『壹』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从十六岁那年,我的衣着就屏蔽了红色,因为那鲜艳的色彩太亮丽,太张扬,太咄咄逼人,而我却喜欢深沉的色彩,至少不要那么妖娆,再说当年的《青春之歌》一身素白旗袍的林道静是我们那一代女孩的梦想。
那年,大哥有了女朋友,母亲专门托人到成都带回两块衣料,一块鲜红色,另一块浅驼底色上有深咖啡底子,母亲让我选一块,面对两块衣料,我选择了沉静的浅驼色带深咖啡格子,母亲见我不肯选红色,叹息了一阵,但依然随了我。
大嫂穿着鲜艳的红色上衣喜气洋洋,不过,她那微黑的肤色让她很乡村,于是,我庆幸自己的选择,却不顾那沉静的颜色很老气,阿姨们对我母亲说,你怎么给你女儿打扮得那样老气呀,母亲摇头,她自己愿意那样。
于是,我穿着浅驼色的衣衫走进花季,夏天白衬衫(那时我们没有白色的棉布裙子)冬季则是母亲藏青色呢子大衣改成的外套。
应该是十九岁那年吧,我已经参加工作在一所乡村小学教书,喜欢文学的我在一本杂志上读到铁凝的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一下激动起来,那时没有电话,更没有手机,我谎称家中有事,向领导请假,跑下山,找到我最要好的也喜欢文学的女孩,一块儿分享这篇小说。
铁凝如诗歌一般优美的文笔让我们陶醉,但让我们更激动,更憧憬的却是那个叫安然的女孩,她穿着一件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像一团火似地向我们跑过来,她因为穿着与众不同的衬衫,因为真实的个性,在她那被右派帽子压得谨小慎微的父亲面前,在古板的老师面前在虚伪的同学们中成了亮点,而我也突然梦想有一件红色的衬衫,而且应该是没有纽扣的。
可是,从小说描写,我们真无法想像那件没有纽扣的衬衫的样式,只知它没有纽扣,背后有一根细细的白色拉链,更不敢想像我穿着大红衣衫怎样的,会不会像我那准大嫂(那女子最终没有成为我的大嫂)那样很乡村。
就在我们已经快把那部小说遗忘时,它被拍摄成电影,改名为《红衣少女》,而电影所衍生的副产品,那件女主角穿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一下在全国走红。
那时正是改革开放之初,我们身边有了个体户,山区小镇有了服装一条街道,街道两边密布着服装摊位,每个携伴都挂着安然穿的红衬衫,并起名叫安然衫,老板们吆喝着:“快来看呀,《红衣少女》中的衣服呀,我从成都刚进的货呀。”
我们一帮女孩纂着刚发的工资跑到服装街看安然衫,可是却觉得没有想像的好,毕竟,那山寨版的安然服质地肯定不能和正宗的相比。
“买吗?”我问女伴。
“太幼稚了。”
另一女伴摸了摸衣衫,摇头说到:“晴纶的呀,不好?”
“怎么不好?”我当时对服装料子不懂,只想选择好看的颜色。
“你摸摸,穿起一点都不舒服。”
我摸了摸,果然,心想,小说中的姐姐怎么给妹妹买这样的衣服?
“不过,只要不贴身穿还是可以,还有,你是娃娃脸,穿起来肯定好看。”
可是,我终于没有选择那件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而是选择一件紫色的套头衫,因为那时我对紫色感兴趣。衣衫上边印着小草帽,很可爱的。
学校另一女孩喜欢时尚,她居然穿着大红喇叭裤到乡村教书,惹了许多年轻人围观,都是当地农村青年,守旧的村支书跑到乡上,找到文教干事告了一状,不知怎么教育局领导知道了,批评那位时尚女孩,女孩被训哭了,只好把大红喇叭裤子压心底,而对于我来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成了梦中的衣裳。
当我24岁的时候,感觉青春飞速离开我,于是,结婚时买了一套大红的裙装,母亲愕然了,她没有想到16岁拒绝穿红的女儿,在出嫁时居然选择红色,她只说了一句:“那么红,下边又是一步裙,将来带了娃娃怎么穿得出去呀。”
不幸让她言中,那套呢裙我只在婚礼中穿过一次,后来便寂寞的挂在柜子里,而且,当时与我撞衫的新娘因癌症离开人世,而我结束了自己的婚姻。只是,我不后悔,因为我用鲜红为我的青春划上了句号。
『贰』 铁凝的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原文哪里有拜托各位大神
本来这里有链接,被删除了,找不到了,看看简介吧《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编辑词条专家发言多义词 参与讨论 目前没有摘要,马上添加 1983年铁凝的第一部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发表。1985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小说奖。根据《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改编的《红衣少女》获“金鸡奖”“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位理事。目录[隐藏] 故事梗概 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 相关联接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故事梗概 安然像个'假小子',有人喜欢她,有人讨厌她,在她身上体现着时 http://www.hudong.com/wiki/%E3%80%8A%E6%B2%A1%E6%9C%89%E7%BA%BD%E6%89%A3%E7%9A%84%E7%BA%A2%E8%A1%AC%E8%A1%AB%E3%80%8B
『叁』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的内容简介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中篇小说,铁凝著,发表于1984年,曾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根据《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改编的《红衣少女》获“金鸡奖”“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铁凝也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位理事。
『肆』 有本小说主角叫安然那本书叫什么名字
《安然如歌》
作者:吴越依然
有人信命,那一切的偶然都是注定
有人不信,那一切的注定都是偶然
我不知道我们的故事算是注定的偶然,还是偶然的注定
我只知道,我遇上了你……
(仅以此文弥补《缘来》的半途而废!这里对曾经追过《缘来》的朋友说声——对不起!)
《我心安然》
作者:双子座尧尧
面对生活,她很坦然:
既来之,则安之,我冷安然从来就不是个认死理的人。
极品渣爹想卖了我升官?我去。
姐握着几千年智慧沉淀的精华,怎么也得为自己姐弟俩挣出一片天来
面对爱情,她两难了:
他:你可不能过河拆桥,用过就扔啊,执子之手,你要对我负责一辈子的……
他:为什么?前世我们擦肩而过,今生难道又要有缘无分?......
《夏之安然》
作者:伊人折柳
程从寒:你可还记得,那片绚烂的蔷薇花;
安然呆立良久,纠结万分,缄口不言;
沈赤风:你远远比我想象的要有趣的多;
安然不语,任由清风,吹乱额前的碎发;
莫晨筱咬牙切齿:安然大妈,你敢不敢再很一点!
安然柳眉倒竖,拍案而起:你再说一遍?!
这个夏天,纷纷扰扰,这个夏天,夏之安然
『伍』 女主叫安然是哪部小说
书名:《没有钮扣的红衬衫》,作者:铁凝,出版:1984年。
内容简介:
安然像个'假小子',有人喜欢她,有人讨厌她,在她身上体现着时代的印迹和未来的光辉。
一场围绕'评三好'引起的思想冲突由学校带到家庭,打破了这个家庭的正常气氛。对于姐姐的窥探、妈妈的责骂,安然自有主张。
尽管评上了'三好',但安然并没有逃脱一场污泥浊水铺天盖地而来的人身攻击,连她身上那件红衬衫也成了罪状。
她感到委屈,而当她得知姐姐安静与韦老师在'评三好'背后所做的微妙'交易'时,她陷入更深的痛苦和思索之中。
生活并不等于冰棍、足球、迪斯科,生活也有猜忌、困惑和冷漠。
这就是生活,既很美,也很累。她,安然也要勇敢地去走,用自己的勇气去拉开人生的序幕。
『陆』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的作者简介
铁凝,女,1957年9 月生于北京。祖籍河北赵县。父为油画及水彩画家,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母亲是声乐教授,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铁凝为长女。
1975年高中毕业,因酷爱文学,放弃留城、参军,自愿赴河北博野县农村插队。同年《会飞的镰刀》被收入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儿童文学集。该小说是铁凝高中时的一篇作文,后被认为是其小说处女作。
1975年至1978年在农村务农4 年,此间写出《夜路》《丧事》《蕊子的队伍》等短篇小说,发表于《上海文艺》《河北文艺》等文学期刊。
1979年调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冬,参加全国儿童文学创作座谈会,会议期间拜望茅盾、张天翼等前辈。
1980年参加河北省文学讲习班。同年,短篇小说《灶火的故事》在孙犁主办的《天津日报》“文艺增刊”发表,《小说月报》转载,并引起争鸣。第一本小说集《夜路》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1982年夏,参加《青年文学》编辑部在青岛举办的笔会,会间写出短篇小说《哦,香雪》(发表于当年第9 期《青年文学》)。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83年《哦,香雪》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第一部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在《十月》发表。
1984年短篇小说《六月的话题》发表于《山花》,并被改编为电视短剧。同年由保定地区文联调河北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并于当年召开的河北省第四次文代会上当选为河北省文联副主席。
1985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和《六月的话题》分别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根据《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改编的电影《红衣少女》获本年度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年初,在中国作家协会第4 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成为该协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位理事。 5月,应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中艺术交流中心之邀,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美国,其间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及国际笔会中心美国会所与美国作家、学者座谈、交流中美当代文学现状。
1986年应邀赴挪威参加第二届国际女作家书展,在该书展专为中国作家举办的“中国作家报告日”做“中国女作家与当代文学”的演讲。同年中篇小说《麦秸垛》在《收获》发表,河北省文联召开铁凝作品研讨会。
1987年应霍英东先生之邀,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香港、澳门。中篇小说《村路带我回家》改编为同名电影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
1988年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在作家出版社大型刊物《文学四季》创刊号以头条位置发表,次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台湾版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由台北新地出版社出版。英文版小说集《麦秸垛》由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西班牙文《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单行本在西班牙马德里教育出版社出版。
1989年2 月,《文艺报》、作家出版社、河北省文联在北京联合召开《玫瑰门》研讨会。同年,中篇小说《棉花垛》在《人民文学》发表。
1990年至1991年,写出《孕妇和牛》《马路动作》《砸骨头》《埋人》等小说,将《哦,香雪》改编成同名电影,由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拍摄,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为首批国管专家,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两年间积极协助当地政府为开发野三坡旅游风景区立项和申请资金。
1992年出版两本散文集《草戒指》(百花文艺出版社)、《女人的白夜》(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3年,发表中篇小说《对面》。获得该年度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庄重文文学奖”。
1994年,长篇小说《无雨之城》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连续4 个月列为上海、深圳、北京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铁凝认为此书并非为了畅销而写。被《女友》杂志评为“中国十佳作家”。
1995年春,应美国政府之邀,参加“国际访问者计划”访问美国13个州,并接受俄克拉何马州“名誉副州长”之证书。夏,应高雄文艺家协会之邀,随内地作家代表团访问台湾,在台北拜会林海音先生。9 月,在北京参加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非政府论坛。日本东京近代文艺社出版铁凝小说集《给我礼拜八》,译者池泽实芳。电视剧《遭遇礼拜八》(上下集)播出。
1996年10月,河北省作家协会从河北省文联中独立分设,铁凝当选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同年年底,在中国作家协会第 5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铁凝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同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5 卷本《铁凝文集》。
1997年秋,应美国国务院邀请,随中国国务院知识产权考察团访问美国。短篇小说《安德烈的晚上》在《青年文学》发表,多家刊物转载,获《小说选刊》年度奖。之后据此改编的同名电影由青年电影制片厂拍摄。被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聘为客座教授。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
1998年2 月,赴香港参加香港作家协会成立10周年庆祝活动。3 月,应以色列希伯莱作家协会邀请,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以色列。5 月,应韩国亚洲美术馆邀请,陪同父亲访问韩国。在河北省第七届文艺振兴奖评选中,获该奖项中的最高奖“关汉卿奖”,即“个人终生成就奖”。被《萌芽》杂志社聘为“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委”。主编10人卷《女作家影记》,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9年初,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在《十月》发表。5 月,在北京参加挪威中国文学研讨会,做题为“无法逃避的好运”的专题发言。9 月,河北文学馆及河北省作家协会新址落成。年底长篇小说《大浴女》脱稿。
2000年初,长篇小说《大浴女》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同时该作品讨论会在北京召开。9 月,参加由中国社科院土办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作品讨论会。
2001年春,由小说《安德烈的晚上》改编的同名电影由青年电影制片厂拍摄并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
2001年4 月,应日本日中文化交流协会邀请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日本。8 月,担任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评选委员会主任委员。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此篇同时亦获首届“老舍文学奖”,《十月》文学奖,《小说选刊》年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北京市文学创作奖等。年末,在中国作家协会第6 次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2002年初,被上海大学文学院和河北大学人文学院聘为客座教授。7 月,应加拿大世界华文写作协会邀请,参加“华人文学——海外与中国第6 届研讨会”。在“文学中的文明与暴力”的主题研讨中,做题为“从梦想出发”的专题演讲。
8 月,在河北省作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艺术随笔集《遥远的完美》脱稿。日本东京近代文艺社出版铁凝小说集《红衣少女》,译者池泽实芳。法文版《大浴女》即由法国比基耶出版社出版。由《永远有多远》改编的15集同名电视连续剧在国内40余家电视台播出。
5 种小说和散文集《谁能让我害羞》《第十二夜》《回到欢乐》等分别由新世界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等出版。
2003年,《遥远的完美》由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
应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之邀,主编5 卷本《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选》。
应新加坡教育部邀请,赴新加坡“写作营”授课。
日文版小说集《麦秸垛》由东京现代文艺社出版。
2004年出版《铁凝日记》。
2006年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其长篇新作《笨花》。
2006年11月14日第七届全国作代会上最新当选为全国作协第七届主席。
『柒』 铁凝曾获什么文学奖
铁凝曾获鲁迅文学奖和老舍文学奖。
铁凝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文学奖,自1983年《哦,香雪》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后;1985年《没有钮扣的红衬衫》和《六月的话题》分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1997年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2002年《永远有多远》获中国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和首届老舍文学奖。
(7)没有钮扣的红衬衫小说扩展阅读:
2005年铁凝的艺术随笔集《遥远的完美》获中国第二届冰心散文奖;1985年电影《红衣少女》(根据《没有钮扣的红衬衫》改编)获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
1991年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另有多部作品获得包括“小说月报百花奖”。
《人民文学》《小说选刊》《十月》《中国作家》优秀作品奖在内的各种奖项40余种。部分作品已译成英、俄、德、法、日、韩、西班牙、丹麦、挪威、越南、土耳其、泰等多国文字。
『捌』 小学时读过一本80年代某期的《中篇小说选刊》,里面有篇文章《街上流行红裙子》...此文的作者是谁
铁凝自1982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引起文坛瞩目,那时她还是一个不满25岁的青年女作家,而经由她的笔,一个16岁的少女安然的形象走入读者与观众。小说被拍摄成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
『玖』 请给我篇《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的评论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2006-04-16 15:55:30
大中小
作家女性主义的题材相当广泛,这正是典型之一,并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作品真实的描写了一个少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体现了纯真美好的品格。
她与妹妹从小亲密,是无话不谈的朋友,甚至亲于父母。两人热爱生活,都以正直诚信为美,追求理想世界。她遇到了妹妹的班主任——她的同学,几经修改后,为其发表了诗作,还赠送内部电影票,不动声色的希望妹妹能当一次三好——这一直是一块心病。妹妹成绩优秀,但因为心直口快又好强,群众基础不好,也不得老师喜欢,所以一直没被选上,很受打击。作姐姐的心疼。但是这一次,尽管给了好处,依然不如意,她的行为被知道真相的妹妹所不齿。两人在此产生了距离,可是又有什么能割断血浓于水的亲情呢?
两姐妹还是家庭矛盾的调和剂。爸妈每次吵架都在两人的劝解下熄火。这样的家庭,生活会累。父母一次大吵后,由于疏忽导致起火,妹妹毅然冲进去关煤气阀门救火而被烧伤。但是家庭关系却意外好转。姐妹在医院坦然和解,母亲因为自责而担起责任,父亲也转为温和,更像一个真正的家,不失为因祸得福。
姐姐与一已婚男子秘密相爱。他的妻子因难产而死,此时唯一的女儿又病危。他也同样需要关爱,尤其困境中,更需要她的扶持。当父母了解之后,没有理解反而愤怒,对于女儿外出加以阻拦。最后,在大火后,在妹妹的鼓励下,她出城去找他。以前,她也一直瞒着妹妹,因为关系极好而约定过。在后来承认的过程中,更拉近了两人的距离。
小说写来似一段生活遭遇,在多事之时偏偏发生更多的事情,“屋漏偏逢连夜雨”。叙述中有暗淡亦有阳光。尤其写到妹妹时,热情、欢快、火红的形象总在眼前不停的闪烁,让人不得不欣喜这般真诚坦率、热爱生活!
『拾』 铁凝的代表作有什么
铁凝主要著作有:《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麦秸垛》《哦,香雪》《孕妇和牛》
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电影《红衣少女》获198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部分作品译成英、法、德、日、俄、丹麦、西班牙等文字。
铁凝,姓屈,女,1957年9月生,籍贯河北省赵县,高中学历,著名作家,河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1984年成为河北省文联专业作家,1986年出任河/北/省文联副/主/席,1996年开始担任河北/省/作/协/主/席,2006年11月出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河北/省作/协/名/誉主//席
。籍贯河北省赵县,生于北京,四岁回保定。父为油画及水彩画家,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母亲是声乐教授,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铁凝为长女。人称文坛“美女作家”,也有人称她是“女性主义”作家。 铁凝曾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06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197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玫瑰门》、《大浴女》、《笨花》等4部,中、短篇小说《哦,香雪》、《第十二夜》、《没有钮扣的红衬衫》、《对面》、《永远有多远》、《一千张糖纸》等100余篇、部,以及散文、随笔等共400余万字,结集出版小说、散文集50余种。1996年出版5卷本《铁凝文集》,200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9卷本《铁凝作品系列》。作品曾6次获包括“鲁迅文学奖”在内的国家级文学奖;另有小说、散文获中国各大文学10余项。由铁凝编剧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以及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部分作品已译成英、俄、德、法、日、韩、西班牙、丹麦、挪威、越南等多国文字。
创作经历
1975年高中毕业,因酷爱文学,放弃留城、参军,自愿赴河北博野县农村插队。同年《会飞的镰刀》被收入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儿童文学集。该小说是铁凝高中时的一篇作文,后被认为是其小说处女作。
1975年至1978年在农村务农4年,此间写出《夜路》《丧事》《蕊子的队伍》等短篇小说,发表于《上海文艺》《河北文艺》等文学期刊。
1979年调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冬,参加全国儿童文学创作座谈会,会议期间拜望茅盾、张天翼等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