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女生遭校园欺凌,不断说:很疼,她们扒光我衣服还拍视频,你怎么看
校园霸凌的残忍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对施暴者而言,不仅是身体上的伤害,也是心灵上的摧残。很多受害者往往走不出来,并且伴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影响学习,严重者造成身体残疾,再也无法面对生活结束生命。
面对施暴者,我们要勇敢的报警处理。我们既不是天生的受害者,也不可以成为冷漠的旁观者。朋友、家长和老师都应该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将校园霸凌彻底的铲除。
B. 你听过哪些校园霸凌事件
校园霸凌事件遍布大小年级,并非鲜见,并且形式多样,我了解到的校园霸凌事件主要有三起:
1.南通崇州区教室体罚多名学生。2017年6月,南通市崇川区一家幼儿园有家长报料称,自家孩子班上一名女教师体罚多个孩子,除了掌掴背部、尺子抽打手心等方式外,还包括让孩子头顶板凳、扒掉孩子裤子等具有侮辱性质的行为。事发后,网上有传言称这名女教师已被园方开除。现代快报记者当地教育部门核实此事时,并没有得到关于这一点的回应,教育部门表示目前正在调查中,具体详情未作过多透露。
校园就是一个小社会,要想杜绝校园霸凌事件,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C. 初中生在校被几个同学扒裤子和拳打脚踢应该受到什么处置
校园暴力,一定要让家长和学校领导知道,让大人去解决,不然有可能出大事。
D. 初中生被同学欺负脱裤子怎么处理
摘要 1、如果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有勇有谋地保护自己。争取有机会求救。
E. 女大学生炫耀性侵,女子被色狼扒光蹂躏后竟很自豪,理由难以服人,咋看
考上了大学之后,学生会经历人生中无数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竞选大学的学生会干部,或者第一次交往男女朋友,都是弥足珍贵的回忆。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把大学生活过得更加充实。
可是如果我们上了大学之后,依然没有学会独立思考,或者用成年人的视角去解决问题,就特别容易踩坑,或者走入雷区。因此大学生活也并不完全是美好的,稍有不慎就会吃亏。比如有一些女同学在大学校园里受到了物质观念的影响,导致自己过于的拜金,甚至忽略了自己本该放在第一位的学业,闹出了不少令人尴尬的笑话。
近年来,高校女大学生遭受性骚扰或性侵的事件常有发生。大学导师是她们的学业指导者,和受害女生再熟悉不过了。一些女生就是被这些熟悉的人性骚扰或性侵。色狼使用手段各式各样,防不胜防,令人愤怒!
一系列女大学生性侵案中,女生面对导师教授侵害不敢声张,生怕学业受阻,毕业无望,不敢报警,选择了沉默,使侵害者更加变本加厉,肆无忌惮!总之,在校的大学生女生们要注意,提高自己的警惕,敢于对不法之徒说不,保护好自己。
F. 2016年校园欺凌事件有哪些
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常有发生,让人触目惊心,而且愈演愈烈,这种暴力倾向已经严重影响了学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身心健康也受到严重威胁,更削弱了学校的教育成果,甚至引起了国家的关注。下面就说说2015-2016年都发生了哪些校园欺凌事件(闹得比较大的,引起社会反响的)
女生太邋遢引公愤遭群殴
重庆荣昌区法院审理了一起健康权纠纷案件,一初中女生兰兰在住校期间太邋遢,引起宿舍其他女生的“公愤”,5名女生对兰兰打耳光,想要“教育”兰兰,不料竟将其打成10级伤残(十级伤残最轻微)
这些还都是被披露出来的。不难想象到底还有多少学生在遭受着校园欺凌。
触目惊心。
G. 小学生被同学扒下裤子用开水烫校长被怎么处理了
俩小学生被6名同学扒下裤子用开水烫,校长被免职。
据7日报道,上述事件发生于11月28日,两名被伤害的小孩分别小龙和小航,就读建水县青龙小学三年级。小航的母亲说,“5个孩子打他,绑住他的手脚,用枕头压住他的头,一个学生脱了他的裤子,用开水烫。”该说法得到班主任杨萍的证实。
杨萍表示,她从教22年,第一次见到如此触目惊心的校园暴力。
7日晚,建水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发来最新通报称,经建水警方查明,11月28日,建水县青龙镇青龙小学三年级学生李某以在食堂处洗碗和同班同学白某某发生纠纷为由,邀约同班同学高某、赵某某、吴某、李某及六年级学生舒某某等人于当日16时20分许,将白某某带至该校男生宿舍楼405室,采用向其身上淋开水的方式进行欺凌,造成白某某身体不同部位受伤。11月29日,高某等人再次寻求刺激,以同样方式在该校男生宿舍楼405室对同班同学卢某某进行欺凌,造成卢某某身体不同部位受伤。
通报表示,建水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成立工作组进驻医院、学校开展工作。目前,建水县已对青龙中心校分管校园安全的副校长彭某某及青龙小学校长李某某作出免职处理。下一步还将倒查责任,依规依纪严肃处理有关责任人员。县教育局已全面加强校园矛盾纠纷排查,防范校园欺凌等安全事故的发生。涉事学生家长已向受伤学生及家属真诚道歉。
校园暴力应该引起重视了!
H. 我是女生,在打架的时候被男同学扒裤子了,怎么办
额 那男的也太无耻了 和女的打架就算了 还。。。
下次注意了 能好好解决的千万别动手
事已至此 别放在心上
I. 福建一职校15岁女生遭同学扒衣欺凌,警方:施暴者已到案,到底是谁
导语:在生活中,孩子就是我们的心头肉,谁都不会忍心去打自己的孩子,随着孩子的长大,家长都会选择一个好一点的学校让孩子去学习,有的孩子考不上好的学校那么只能选择职校,然而还要背井离乡,到了新的学校不能靠父母,只能依靠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所以一般学校都会对每个学生的安全负责,一旦发生意外那么学校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现在随着未成年犯罪率的提高,校园霸凌事件的频繁发生,这些也跟家庭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昨天福建一职校15岁女生遭同学欺凌事件引起网友的热议,到底怎么回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现在学校频频发生校园霸凌事件和学校有很大的关系,同时那些施暴者的家庭教育做得不到位才导致自己的孩子走向犯罪的道路,然而那些受害的孩子他们受到了校园霸凌之后,他们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阴影和创伤,甚至一些孩子很难走出这个阴影,陪伴他们的将是一辈子。在很多人的眼里未成年一直都是我们需要保护的,但是现在有些未成年已经把这个原本美好称号变成了“施暴者”。
小编认为,未成年暴力事件应该得到大家的重视,同时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往好的地方走,教育孩子要和同学老师相亲相爱,当我们遇到困难或者危险的时候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和学校,在这个事件中小小接连2天被施暴者殴打,小小也有过错,她本应该在第一天就把事情告诉老师或者父母,这样就避免了第二天的伤害,同时也能让那5名施暴者早日得到惩罚,不要害怕她们的威胁。每个人出生之后都是善良的,孩子变坏是因为父母没有给孩子一个正确的道路,溺爱孩子不管孩子也不教育孩子,任由其慢慢的走向犯罪的道路,这是作为父母的失职。
J. 校园有哪些暴力其应对方法
少年围殴同学招招狠冷漠女生手机拍照2005年07月22日
网友上传东莞校园女生群殴视频(组图)2007年04月11日
中学生暴力视频续:打人女生已离家出走2007年04月28日
广东汕头中学女生校园内被扒衣服毒打(组图)2007年05月22日
广州校园暴力视频现身网络十余人围殴两同学2007年06月15日
厦门中学女生自拍围殴视频上传至网络(组图)2007年10月06日
职校女生遭同学围殴被当众脱裤子(图)2008年01月16日
女大学生凌辱围殴同学遭网友讨伐(视频)2008年01月25日
6名初中女生围殴同学45分钟自拍视频(组图)2008年02月02日
女生遭暴打遭扒衣裸露上身视频截图上网(图)2008年04月22日
小学生数学课做英语作业遭老师铁管暴打(图)2008年04月22日
清华学生到北师大健身被拒暴打老师(图)2008年06月20日
中学女生被轮/奸遭凌辱视频在网上流传(组图)2008年07月10日
(特别说明:标题后的日期均媒体报道日期)
以上是笔者整理的一部分关于校园暴力的报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校园暴力在有增无减,手段恶劣,触目惊心,令人发指。校园一时间成为了暴力的集中地,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80%以上的校园暴力都集中在中学校园。中学,恰恰是每一个人最为关键的年龄段,甚至影响到学生的一生。试问,如今我们如何应对?这是每一位家长,以有学校与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得面对现实,面对形形色色的信息共享,面对我们的道德观念丧失,面对人情淡漠,面对社会上的三流九教……社会的复杂性让我们防不胜防。我们生活的圈子里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和谐,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因素,你得时时提防被他人陷害,处处留意他人动机不纯。难怪有感叹,做个好人不容易,说不定有一天你就是别人的垫背。所以,人与人的交往猜疑多,诚信少,于是拉帮结派、欺少辱弱、标新立异、无所不能。
有人坚信这个社会没有友情,没有好人。这些人习惯于网络的蛊惑,习惯于某些人的豪言壮语,久而久之便产生了一种极端思想,而这种极端思想慢慢累积便希望得到发泄,寻求一种快感和刺激,校园暴力就是这样一种心理在作怪。
其次,当诸多不利于学生成长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时,我们的学校是否作出了正确的引导,特别是平时的观察是否到位,从而有效阻止有暴力倾向的学生?暴力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对于这些群起而攻之的场面更能说明暴力的“集体”性,它一定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中学女生被轮/奸遭凌/辱视频在网上流传就此新闻而言,“七姐妹”能臭味相投直至群殴同龄同学,这个过程有谁发现了她们,并开导过她们?
学校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可低估的,我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更希望接受做人的道理,以及如何应对和适应社会的种种变数。也许有人说,学生只要学习就行了,这种思想是非常错误的,如果我们的老师也有此思想的话,只一个劲地追求所谓的成绩分数,以提升自己的名气和撑鼓自己的腰包,那么就等于逼着一些意志力和辨别力不强的同学向暴力方面发展,直到依烂为烂、破罐破摔。
笔者觉得,学校应正确和客观地引导学生面对社会现实,不回避,不掩饰,不夸大。经常开展一些社会道德问题的大讨论,让学生早一点融入这个社会大家庭之中,学会辨别是非,保护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三,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父母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事、言传身教以及家庭和睦、夫妻恩爱等等,这些对自己的孩子成长影响很大。就目前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中,笔者注意到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得到父母的正确教育,或疏于教育,或偏激教育,任其发展,最终酿成大错。
外面的世界太精彩,父母必须以身作则,这是前提。工作忙更不是理由,创造一个良好家庭氛围是我们做父母必须做到的。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会提及的一句话:我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你吗?!但是,你有没有想过,除了金钱之外你了解自己的孩子正真需要什么吗?另外,我们有些父母喜欢搞“家长主义”,采用强制教育手段,望子成龙心切,不理解自己的孩子,这同样可能造成孩子的叛逆心理。
告诉自己的孩子,要做一个强者,一个有德有才的强者。告诉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待人接物,学会维护正义,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碰到问题不是一味地忍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强者生存和适者生存的道理。
其四,素质教育不能成为高考的陪葬品!我们有一个共同关注的问题,那就是唱了数年的素质教育,为什么暴力事件屡屡发生?我们可以肯定地讲,整个素质教育失败的,“德”在失衡,而“得”却受宠。后者的地位越来越受人青睐,我们可以从年年均有的“高考作弊”案窥得一点信息。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看不见的,而成绩(分数)教育是看得见的,见效快的,它可以提升老师和学校的声望。
多少年来,我们的教育就是为了考试,考试成为检验教育成与败的唯一标准,这其中又集中体现在高考。有人说,国家现已计划在高考中采用3+X的方式重视素质教育。可是,我们的收效又如何?横某人以为,如果我们的素质教育只局限于学校,只局限于考试,只局限于分数,那么这样的素质教育是经不风吹雨打的,素质教育大打折扣。“德才兼备”与“品学兼优”这两个词把“德”及“品”放在第一,个人如此,学校如此,社会如此,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才能真正上升一个台阶,立于不败,换句话说,“高考不能成为素质教育天敌!”
其五,中国学生的个人价值取向发生巨变,这是暴力事件的主观性。“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家……”用这句话来比较我们那些有暴力倾向或做过暴力事件的学生,令人汗颜。尽管这是一少部分,甚至我们可以说是极可个别现象,大可不必大惊小怪,但是,“千里之堤溃于蚂穴”中的蚂蚁为什么有如此强的破坏性?道理也就如此。
损人利己已经成为一部分学生的追求,当他们在学习方面得不到认可的时候,损人的欲望表现极其强烈,于是酗酒、抽烟、赌博、打架、抢劫、小愉小摸、打击报复、乱搞男女关系等等时有发生。他们强调的是快感和刺激,取悦于人成为他们人生一件大事,在“德”丧失而“法”缺失的中学生年龄段,由于判断力相对低,很容易破罐破摔、随波逐流、追赶时髦,个人价值取向发生巨变是情理之中。
为了获得某满足,体现自己的价值观,他们总会出人意料、与众不同……再有家庭暴力、游戏暴力以及社会中各种形形色色的暴力事件无不为他们提供了对照!
其六,正确对待校园暴力事件。坦然讲,校园暴力不是什么新鲜事,打架也是人之常情,谁敢保证自己的一生中没有打过一次架?记得有一次,两个别班的同学把本班一个老实的同学欺负了,班上同学听说之后火冒三丈、忿忿不平,决定收拾那两个……最终结果打人者和被打者均学校记过处分。
而今,由于受到网络诱惑,为了炫耀自己的“战利品”,他们有人无意和无意地进行校园暴力。现是信息和科技普及的时代,给每个人都提供了一平台,对于那些热衷刺激的人,自导自演校园暴力也时有发生,他们以此为荣,以此为乐。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及的一个现象,校园暴力女生多过男生?在上述整理的报道中,出手恨,性质劣,完全不亚于男生,试问,她们的野性从何来?
坦然讲,暴力事件抑或校园暴力事件是杜绝不了的,这是社会诸多因素所决定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抑制校园暴力事件频繁发生,试问,我们的教育部门该如何对症下药!最后,本人套用黑格尔的“存在即合理”以及因果关系,所有一切的暴力都待我们去反思,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制度,特别是生存于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