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数+7=码数
34码-7=27 就是2尺7
28号裤子:2尺5寸,
29号裤子:2尺2寸,
1、如何测量裤侧长: 从腰部开始测量一直到脚裸的长度就是裤侧长。如何测量腰围: 经脐点(cm)的腰部水平围长。
2、标准腰围计算方法:腰围=身高的1/2减19厘米(如:身高160cm的标准腰围=160cm /2-19=61cm )
3、测量臀围: 先将软尺放到臀部最隆起的地方,然后将其两端分别朝着腹部最突出的方向,交叉两端测出臀围。
4、市寸换厘米——1市寸=3.3厘米 (2 市寸X3.3 厘米=66厘米) 常见的腰围换算:
如何确定自己的裤子尺码尺寸。
28号-----腰围2尺1寸 臀围2尺8
29号-----腰围2尺2寸 臀围2尺9
女裤尺码:
(1)裤子尺码腰围扩展阅读
裤子尺码的类型
(1)常见服装有两种型号标法:一是S(小)、M(中)、L(大)、XL(加大);二是身高加胸围的形式,比如160/80A、165/85A、170/85A等。第一种标注不规范。不管是国产服装还是进口服装,必须按中国的服装型号标准GB/T1335标注型号,英文字母只能作为辅助代码标注。
(2)国家标准GB/T1335中,女装上衣S号(小号)的号型是155/80A;M号(中号)为160/84A;L号(大号)为165/88A。“号”是指服装的长短,“型”是指服装的肥瘦。
⑵ 裤子腰围尺寸跟码数怎么算
24代表腰围为:“1.7尺”
25代表腰围为:“1.8尺”
26代表腰围为:“1.9尺”
27代表腰围为:“2.0尺”
28代表腰围为:“2.1尺”
29代表腰围为:“2.2尺”
30代表腰围为:“2.3尺”
31代表腰围为:“2.4尺”
32代表腰围为:“2.5尺”
33代表腰围为:“2.6尺”
34代表腰围为:“2.7尺”
36代表腰围为:“2.8尺”
38代表腰围为:“2.9尺”
40代表腰围为:“3.0尺”
42代表腰围为:“3.1尺”
44代表腰围为:“3.2尺”
50代表腰围为:“3.4尺”
拓展资料:
服装尺码标准,是表示人体外形及服装量度的一系列规格参数,是为了规范厂商生产及方便顾客选购而形成的一套量度指数。
尺寸的测量
(1)所有服装测量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但是对不同的客户来说,其测量方法会稍有差异。因此在测量尺寸时,一要注意客户的尺寸规格表是否有测量方法的提示,二是在生产前就要去了解客户的测量方法,三是在确认样品和产前样的测量中,如果发现和客户的测量结果有较大的差异时(超出允差),也许测量方法不符合客户的测量方法,这时应该及时的和客户去沟通有关尺寸的测量方法。
(2)在测量前,最好做一个适合记录测量结果的尺寸表。做好记录可以方便你对所测的尺寸做分析。如果尺寸不符,可以此为依据,要求生产部门进行改正。
(3)被测服装必须平整,很难想像一件皱巴巴的成衣能让检验员正确的测量。被测服装的纽扣、拉链必须扣上。被测服装在测量前或测量中不得拉伸或卷曲,特别不能因为尺寸达不到而对被测服装进行拉伸或卷曲。
(4)在测量时,需将被测服装平放于检验台上,检验台的尺寸必须足够能平放整件成衣,还必须平坦、干净。测量需要在明亮的光线下进行,一般要求不低于 750 lx。尺是最常用的测量工具。建议使用不易变形的、柔性的尺,并且能精确到 1/8英寸。由于尺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受到外力的作用,经常校准尺很有必要,建议每个星期应校准一次。
(5)测量时,要保证每一个尺码都被测量到。为了保证测量的正确性,一般随机测量 2耀 3件,也许根据需要,会随机抽查更多的数量。如果被检验的某款有几个颜色,这时应该保证所有的颜色被抽查到。测量时,如果发现其制造尺寸超过规格尺寸规定的允差,这时也许需要连续测量 10件、15件,以判定其不合格的比例,然后给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参考资料:服装尺码标准_网络
⑶ 裤子尺码是24或25的话,腰围是多少厘米
裤子尺寸的换算公式为:厘米x0.03=尺;尺x10+7=码;;厘米x0.3+7=码。
所以,根据换算可以得到:
25码的裤子,腰围66厘米,也就是1.8尺。
24码的裤子,腰围63厘米,也就是1.7尺。
(3)裤子尺码腰围扩展阅读:
正确的腰围测量方法
腰围是经脐点的腰部水平围长或肋最低点与髂嵴上缘两水平线间中点线的围长,用软尺测量,在呼气之末、吸气未开始时测量。
最小腰围是在肋弓和髂嵴之间腰部最细处的水平围长。在呼气之末、吸气未开始时测量,用软尺测量。
此外,测量腰围要用一根没有弹性、最小刻度为一毫米的皮尺,放在被测胯骨上缘与第十二肋骨下缘连线的终点(通常是腰部自然最窄部位)。
沿水平方向围绕腹部一周。测量时、皮尺要紧紧的贴在皮肤上,但不能勒着皮肤;在正常呼气末尾测量腰围的长度,精确至毫米。最好请家人帮助测量,以避免视觉误差。
⑷ 裤腰尺码怎么计算
标准腰围计算方法:腰围=身高的1/2减19厘米(如身高160cm的标准腰围=160cm /2-19=61cm)。
(4)裤子尺码腰围扩展阅读:
裤子尺码测量注意事项:
1、体重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测量体重,MM最好不要穿太多衣服,因为这样最终会影响测量数据。一般,测量时,穿背心短裤最好,然后平稳地站在体重计上。如感觉有误差,再测量两次,求平均数。
2、脂肪厚度:测量时,脂肪厚度也是要注意的,建议将肩胛骨下角皮肤和皮下脂肪捏起,再用尺子量。
3、大腿围:测量大腿围,两脚要分开站立,用皮尺量大腿收缩和放松时最粗部位的围度。
4、膝围:测量膝围,两腿分开站立,保持膝盖肌肉放松,用皮尺在骸骨中间进行测量。
5、小腿围:两腿直立,体重均匀分布在两腿上,用皮尺量出小腿腓肠肌最粗处的围度。
6、踩围:两腿直立,体重均匀分布在两腿上,皮尺在内跟上方约5厘米处测最细部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尺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腰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基本尺寸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服装尺寸
⑸ 男裤36码腰围多少厘米
男裤36码是2尺75,腰围92.5厘米。腰围(WC),指的是经脐点(om)的腰部水平围长,是反映脂肪总量和脂肪分布的综合指标。
男裤尺码对照表:
换算公式:
英寸换厘米——1英寸=2.54厘米(26英寸X2.54厘米=66厘米)
市尺换厘米——1市尺=33厘米
标准腰围计算方法:
男性:身高(cm)÷2-10(cm),女性:身高(cm)÷2-13(cm),±5%为正常范围。
所测人群的腰围只要在公式计算的正常范围内,体重指数几乎都在正常范围,腰围低于或超出正常值范围的百分数和与之相应的体重指数降低或升高的百分数也基本相符。
⑹ 裤子的尺码是不是腰围
不是,裤子的尺码减掉7=腰围。例如:32指腰围是2.5尺。
26号裤子:1尺9寸,臀围:2尺6;裤长:一米零三(厘米);
27号裤子:2尺0寸,臀围2尺7;裤长:一米零五(厘米);
28号裤子:2尺1寸,臀围2尺8:裤长:1米零八(厘米)
26-28号牛仔裤是比较多人适合的尺码。
29号裤子:2尺2寸,臀围2尺9;
30号裤子:2尺3寸,臀围3尺;
31号裤子:2尺4寸,臀围3尺1 ;
32号裤子:2尺5寸,臀围3尺2;
33号裤子:2尺6寸,臀围3尺3
裤子尺码对照表1:
29码=2.2尺腰=73.5cm
30码=2.3尺腰=77cm
31码=2.4尺腰=80cm
32码=2.5尺腰=83.5cm
33码=2.6尺腰=87cm
34码=2.7尺腰=90cm
36码=2.8尺腰
38码=2.9尺腰
40码=3.0尺腰
裤子尺码对照表2:
26号------1尺9寸臀围2尺6
32号------2尺6寸臀围3尺2
27号------2尺0寸臀围2尺7
34号------2尺7寸臀围3尺4
28号------2尺1寸臀围2尺8
36号------2尺8寸臀围3尺5-6
29号------2尺2寸臀围2尺9
38号------2尺9寸臀围3尺7-8
30号------2尺3寸臀围3尺0
40号------3尺0寸臀围3尺9-4尺
31号------2尺4寸臀围3尺1
42号------3尺1-2寸臀围4尺1-2
⑺ 裤子尺码和腰围
裤子一般比腰围大一点点没事,要先量下自己的腰围,小了穿得不舒服,大了至少还可以改小,总之大了比小了好,前提是自己量了腰围的情况下再决定
⑻ 裤子的码数和腰围的精确换算
具体内容:
1、身高-腰围厘米法:比如165/70A,这说明是给165高,腰围70厘米的人穿的。70厘米就是2尺。一般棉布裤子,正装裤子这样编.那个A表示一般的编法,有时候会有165/70B,就是短而肥的特号。(很少见)
2、臀围法:比如说的28号,28号指臀围2尺8,一般休闲裤子这样编,这个确实是不看腰围的,它们的裤子都有一个确定的腰围和臀围的匹配关系,一定的臀围就对一定的腰围。
3、号码法:一般是36 38 40 42这样编,就是传说中的欧码。
4、字母法:就是S,M,L,XL等等,一般M都对应165/66A。
拓展资料:
1、大多牛仔牌子用英寸计的,另外买牛仔裤长短一般以内长为主。
2、因为腰有高底,裤子的外长受腰头的高低影响,裤腿的长度容易不合身,但是所有的内长度量准了,裤腿的长短就一定适穿。
⑼ 29的裤子是多少的腰围
二尺二,大约是74厘米的腰围。
腰围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人们很关注体重,其实更应该关注腰围。欧洲科研人员对超过35万人进行的一项大规模医学调查发现,一个人的腰围如果过大,不仅不美观,还暗藏健康隐患:大腰围的人过早死亡的风险最高可达到正常人的两倍。
(9)裤子尺码腰围扩展阅读
男性:身高(cm)÷2-11(cm)
女性:身高(cm)÷2-13(cm),±5%为正常范围。
所测人群的腰围只要在公式计算的正常范围内,体重指数几乎都在正常范围,腰围低于或超出正常值范围的百分数和与之相应的体重指数降低或升高的百分数也基本相符。结论:公式能较正确地计算出中国成人正常腰围值,既准确又方便、实用性优于体重指数,能够监测对早期预防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等疾病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