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男装百科 > 真空穿衬衫野战

真空穿衬衫野战

发布时间:2025-02-18 09:50:53

① 二战期间关于德国的资料

德国 大量囤积战争物资,到开战时,德国已经储备了足够全国食用两年多的粮食、糖,27万吨猪油、腌肥肉和黄油,以及大量的饲料用燕麦、玉米。还囤积了很多皮革、布匹和丝绸(可以用来制作降落伞等战争物资)。
1939年10月1日德国:面包和面粉配给制度开始实施德国品尝食品配给的滋味
尽管德国人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他们在国内却面临限制。食品配给卡在8月28日开始使用,现在范围包括肉类,奶制品、糖、蛋、面包、谷物和水果。对于不同类型的食品有不同颜色的卡片。

利用可资利用的东西来好好持家是帝国食品和农业部给德国消费者的信息。纳粹急于避免上次战争中遇到的食品短缺;从1939年8月宣传就集中于自给自足,农民被告知尽量利用土地和家畜,户主们被力劝种植蔬菜而不是花卉。配给(大约每人每星期16盎司肉和10盎司脂肪)已经导致黑市商人出现,对此从上年 9月份开始严厉惩罚。

1939年3月希特勒同罗马尼亚卡罗尔国王达成协议,德国将从罗马尼亚丰富的普洛耶什蒂(Ploesti)油田获得供应,而1940年5月27日卡罗尔同意进行甚至更紧密的合作。德国的地位因在1939年同斯大林达成的协定而得到进一步保障,根据该协定它将从俄国的高加索获得石油。德国也大量生产合成石油。
尽管盟国计划中的轰炸高加索油田因害怕政治复杂化而放弃,而攻击罗马尼亚在这个国家仍保持非交战状态时不能作为一个选择,但对德国的海军封锁正阻止德国从其他地区输入石油。

德国同英法开战后,虽然市面物价并不十分腾贵,但普通的日常用品大多需要按户口配给的购物券或购物许可证才能买到,如果要购买超过许可证数额的食品,就要付出加倍的价钱。从1939年夏天开始,柏林人每人每周的配给量是面包2250克、肉700克、人造黄油280克、糖280克、人造果酱110克、豆子150克、人造咖啡63克、奶制品、脂肪和油420克、牛奶1.4升(只有孕妇和儿童可以购买全脂牛奶)。德国人的饮食本来像其他欧洲人一样以肉类为主,每周只配给700克的话,做熟之后只有薄薄三四片而已,新鲜蔬菜和鱼也很难看到。在肉铺和地货铺的门前,常常可以看到排着长队、手持菜篮的主妇。如果看见妇女带了孩子在某家店前等候,这家店一定是有糖果出售;烟纸店前则是衣冠楚楚的男士们,他们排上一两个钟头的长队,只是为了买几支雪茄或者一听香烟。要是这些瘾君子们运气好,买到了想要的商品,想进酒馆喝杯啤酒透透气,那么他们除了酒钱外还要再加一种“战时附加税”。
柏林街头的公共汽车是难得看见了,电车也大多改成了女司机,其中有不少妙龄少妇,因此搭车的男人们突然增多。女人们都放弃了皮鞋,改穿木底布面的女鞋,走在人行道上“踢拖踢拖”好像日本女人的木屐。拜战神之赐,在街上牵狗而行的女人也少见了,所以柏林街道上著名的狗屎也少得几乎没有了,因此大受清道夫欢迎。

柏林,39年11月12日下发了衣服配给卡,可以看到许多德国人的脸都拉长了。男人、妇女、男孩、女孩和婴儿的配给卡都各不相同。除了婴儿的配给卡外,每个人的卡上都有100点。买一双短袜或长袜只花5个点,但是你每年只能买5双袜子。一套睡衣要花30点,几乎相当于配给卡总额的三分之一,但如果你买睡袍的话,就可节省5点。一件新大衣或西服套装将花掉60点。普通成年人衣服配给卡(购买衣服还要受季节限制),从12月1日到4月1日可以购买:两双短袜,两条手绢,一条围巾和一副手套。从4月1日到9月1日:一件衬衫,两副衣领和一套内衣。在一年的其他时候:两条领带和一件汗衫。从此以后婴儿也必须使用服装配给卡。当一个国家连尿布也短缺时,它的经济确实是够紧张的

40年圣诞节,德国政府在圣诞节对配给制也稍微放松了一些。每人可得到四分之一磅奶油、100克额外的肉,在圣诞节这一周可得到4个鸡蛋,而非以前的 1个鸡蛋。——额外26盎司(750克)大米和蔬菜,加上刚过1磅(500克)的糖、果酱和咖啡。但是额外配给不能阻止黑市上不断出现的食品和礼品交易,多特蒙德(Dortmund)的党卫军本月的一份机密报告说:“追捕野味和家禽在一段时间之前就开始了,并且高价出售”。每磅鹅肉要花费10个帝国马克。

圣诞树开始出售了,但立即被人们抢购一空。所有地方的人们都地企图使这个圣诞节看上去与和平年代一般无二。在橱窗里摆着那么多好东西,但是人们却不能买,因为按照政府的命令,将它们摆在那里只是为了展览。德国人在圣诞节往往会相互馈赠衣饰、肥皂、香水、糖果等礼品,但今年这些东西都实行了配给,他们必须送别的东西。今天在拥挤不堪的商店里,他们大多是购买书籍、收音机、留声机、唱片和珠宝。
40年的元旦,希姆莱突然决定取消允许咖啡馆和酒吧在新年夜通宵营业的决定,而且警告公众在那天晚上不得过量饮酒,所有人都必须在新年夜凌晨1点前关闭店铺。

40年的冬天寒气逼人。窗户外气温低到零下15度。德国一半的人口都在家中、办公室或工厂里挨冻,因为没有煤。街上那些可怜的人们,用童车推着或肩膀扛着一袋煤回家。每个人都牢骚满腹。没有什么会像持续寒冷这样消磨士气。实际上半年的配给制度和物资短缺,已经极大打击了德国民众的士气和对纳粹政权的忠诚度,如果不是40年德国在西欧的闪电战的胜利大大丰富了国内供应,德国的士气才重新得以巩固。
1940年德国占领丹麦后,柏林市场倒是繁荣了一阵,大量原本销往英国的鸡蛋、牛油、炼乳和咸肉被运往德国,其价值达8000万克朗之巨;再加上从挪威运来的青鱼,大大缓解了柏林的食品危机。从9月底开始,每周又平均有2.5列火车满载荷兰的农产品在柏林郊区的几个车站卸货。通过抢劫富得流油的西欧和北欧国家,希特勒保证了首都的老百姓餐桌上看上去不那么寒酸。
法国的投降令柏林人很是兴奋了一段时间,人们纷纷议论说同英国的和平大概也要实现了。
事实上,与英国在1940年窘迫的处境相比,德国人民的生活在该年达到了战时的最高水平。从被占领国家运来的大量农产品、肉类和奢侈品繁荣了德国的市场,被占领国家支付的巨额占领费更使得德国得以将这些国家的消费品市场搜刮一空。

希特勒午餐吃得很简单,往往是一份炖蔬菜或蔬菜煎蛋卷。他当然得算是素食主义者、禁酒主义者和禁烟主义者。他往往会邀请一个小圈子里的人共进午餐,包括三四名副官、赫斯、新闻官迪特里希博士,有时也包括戈林。在这种宴席上,会摆上一种专门为希特勒酿制的酒精度仅1度的啤酒,有时也会摆上一种用酸白菜酿制的叫作“赫尔夫”(Herve)的饮料,其中加了一点摩塞尔河(Mosel)葡萄酒调味。

记者威廉·夏伊勒在940年12月回忆:

德国已经被封锁了一年半了,但是封锁既没有给德国国内带来饥荒,也没有影响德国的战争机器的运转,德国人的伙食还是勉强过得去的,虽然也许在美国人看来这样的伙食难以下咽,但是由于一个世纪的磨练,德国人已经习惯了以土豆、卷心菜和面包为主的饮食结构,而这些食品的储备还是相当充足的。他们所缺乏的是肉类、脂肪、黄油和水果,现在他们每个星期只有一磅的肉类,四分之一磅的黄油或者人造黄油的配给,没有和平时期多,但是他们还是可以接受,只是富含维他命的水果短缺的矛盾比较尖锐,去年冬天的严寒摧毁了德国大部分的水果作物,现在市面上唯一能买到的水果只有苹果,而且还都是为小孩、病人、孕妇们预留的,去年冬天我们根本没有见过香蕉和桔子,这个冬天看来也不会有这些东西,所以劣质的维他命药片就配备给了军队和孩子。德国人没有咖啡、茶、巧克力和水果,每个星期他们只能吃一个鸡蛋和很少的肉类和脂肪,但是除此之外他们什么都补缺,所以在可以遇见的未来,德国也不会发生饥荒。
如果战争会持续很长时间的话,那么衣物将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德国的羊毛制品以及棉花几乎都是全部依赖进口的,现在德国对于衣物的分配是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上的:所有德国人的衣柜里储备衣服都足够坚持到战争结束和封锁解除的时候。丝织品的短缺不但普通的民众有切肤的体会,就是军队也感到情况吃紧,每到冬季军队为士兵准备的防寒外套总是不够用,希特勒的劳动服务组织穿的都是从捷克缴获的制服,这个叫做“托特 ”的组织里有几千人从事的工作都是本来应该军队里的劳动部门承担的工作,而他们甚至连制服都没有,夏天我在前线看到他们的时候,他们穿的都是由粗麻布制成的平民服装。为了缓解原材料的紧缺,绝望的德国人研发出了人造丝织品,特别是由纤维素制成的丝织品,德国号召家庭主妇捐献不需要的破布和衣服用以再利用。这样它们就可以被用来制造再生毛和棉絮——两者都可用于人造纤维和人造丝的生产。
但是我却不相信他们能让8000万德国人都穿上用木料制成的衣服。
至于那些进行战争所必须的原材料,情况是这样的:德国的铁矿含量丰富,从南斯拉夫和法国德国也能取得足够的铝矿来满足巨大的飞机生产的需要,但是铜和锡却非常短缺,但是德国有希望从巴尔干和俄国来密布这一短缺的现状。
至于石油,德国主管石油事务的Schell将军说他对此一点都不担心,当然即使他担心也是不会承认的。但是我们必须知道以下事实:
1. 德国空军所需要的燃油是完全不依赖进口的。所有德国飞机的发动机在设计的时候就是为了使用合成燃料的,合成燃油是德国以煤为原料自己生产的,现在德国的合成燃油的年产量大概是400万吨,大大超过了德国空军所需的燃油数量。英国如果要使德国陷入危机,那么就可以攻击这些把煤加工成燃油的工厂,事实上英国也正在尝试,他们击中了莱比锡附近和斯德丁的石油加工厂,但是这样的破坏程度远远不足以瘫痪整个德国的人造石油工业体系,甚至连实质性的影响都没有达到。
2. 德国已经控制了罗马尼亚用于进行石油出口的油田,而且还和苏联达成协议,至少每年可以从俄国进口100万吨石油,但是我怀疑在战争开始之后,苏联是否真的向德国输送了这么多石油。

3. 在战争开始之前,德国本身就拥有大量的石油储备,而且挪威、荷兰和比利时的陷落也使德国在石油上拣了大便宜。

4. 民用石油的用量几乎被削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私人轿车和没有实际运载能力的卡车是不允许开动的,而且当局严格禁止使用石油进行取暖。

据我个人的猜测,德国的石油是够用的,而且他也有能力获得足够的石油来满足军事上的需求,至少在两年之内,德国不会出现石油短缺的现象。农民不受配给制度的限制而矿业工人由于是“重体力劳动者”得到的量比较大。燃油也是从战争开始就进行配额限制,反映出德国很关注其在盟军海上封锁下贸易航路的脆弱性。
1939年底平民每天的食品配给:
340克面包(普通平民)或685克面包(重体力劳动者)。
70克肉类(普通平民)或170克肉类(重体力劳动者)。
50克脂肪(普通平民)或110克脂肪(重体力劳动者)。
每日所需热量折算:
普通平民:2570大卡
重体力劳动者(如建筑工人):4652大卡
国防军士兵:平均3600大卡,战时4500大卡(德国联邦国防军野战食品迄今仍沿用这个热量配给标准)。
各个被占领国家和卫星国在向德国提供原料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1943年德国使用的原料中,55%到100%的铁矿石、硫、硅、氮都来自被占领国家。从1941年开始,德国有规律地用火车将在苏联缴获的战利品运回国内,以保持他们的生产速度。在德国人建立的“欧洲新秩序”下,欧洲每个国家都要为供养庞大的德国而耗尽力量。

俄罗斯提供劳动力和各种原料,乌克兰提供小麦玉米和肉类,丹麦和荷兰提供奶酪、肉类和黄油,挪威提供电力,和对生产装甲钢至关重要的钼矿.瑞典提供铁矿石,瑞士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匈牙利提供铝矾土,罗马尼亚提供石油和小麦,捷克斯洛伐克提供军火,比利时提供钢铁和机器,西班牙和土耳其提供钨,铬等战略金属.法国则提供从粮食、酒类到钢铁、铝、武器、引擎、汽车……当然,与战争无关的私人小汽车、电冰箱、真空吸尘器和钢琴等消费物品在战争结束前,都不准再生产。

使用配给卡的平民的每日热量配给标准从1942年底开始降为2078大卡,食物配给的不足已经开始影响1924年以后出生的士兵的体能水平。
1943年底降为1980大卡,1944年底降为1670大卡,德国投降后的1945年底降至最低,1412大卡。1942年底,食物配给的不足已经开始影响1924年以后出生的青年的体能水平。
1943年底欧洲德国占领区平民的每日热量配给:
巴尔干地区:1305大卡
比利时:1320大卡
法国:1080大卡
荷兰:1765大卡
波兰:855大卡
荷兰的每日热量配给之所以较高,除了因为与德国同属日尔曼民族,更重要的是荷兰在战争中为德国提供了大量兵员!
德国占领下的法国,对美食的热爱因新颁布的有关什么可以吃喝的限制而受到打击。在宾馆和餐馆里进餐被限制在两道,其中只有一道可以是肉菜,而且酒的销售将被限制在每星期四天。为防止囤积,在销售的罐头上用钉子打孔。在家里吃饭也不例外:配给卡将开始使用,包括面包、法式糕点和巧克力在内的食品或者被限制,或者干脆被禁止销售。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在不做激烈运动的前提下,每天消耗1800大卡热量,因此,德国占领区平民的每日热量配给不能维持人的基本生存需要,于是,欧洲黑市猖獗,人们只能以10倍于正常的价格购买必须的食物.饥饿和因为营养不良造成的疾病肆虐欧洲大陆!
肉食品的生产特别受到影响,欧洲的消费肯不得不越来越依赖素食。饥饿的现象出现了,有些地方甚至有人饿死,但是在1945年以前,这种情形只限于欧洲的非日耳曼人。德国不顾占领区粮食的匾乏,征收了大量的粮食,不是运到德国去,就是供应占领军。
战争爆发时,德国必须养活将近八千万人。在战争过程中,有一千二百多万人被动员入伍。这些人虽然对工业或农业生产没有贡献,却必须配给他们从二千七百五十至三千五百五十卡路里的口粮。应征入伍的人中,有七百万人由外国工人和战俘所代替。他们虽然多半只靠劣质的和单调的饮食来糊口,可是如果要他们到工厂和农场去干重活,那就不得不给他们足够定量的淀粉质食物。因此,在战争期间,平民和军队所需要的粮食总数比战前的水平至少高出了百分之二十。国内供应量和总需要量之间的差额全靠在占领区大肆征粮来弥补。

最受歧视的是犹太人。1942年9月以后,犹太人不准获得任何肉类、肉制品、蛋品、糕饼、白面包、全脂牛奶、脱脂牛奶或任何不经特别许可而分配的食物。发给犹太人的面包证只准购买黑麦面包。犹太儿童和青少年只获得一般消费者的面包配给量,他们没有人造蜂蜜,没有可可粉,没有额外配给的果酱,他们也没有资格获得全脂牛奶。凡是德国人有权享受的所有其他补充配给,同等身分的犹太人则一概没有。

1943年以前,德国国内对所有消费品实行严格的配给,再加上被占领国家源源不断的贡款,以及卫星国的进贡,德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对其他欧洲国家还是比较高的,仅次于美国,德国人民的饮食也是在战争进入了1944年后才逐渐变坏。

随着战争局势进一步恶化,柏林的供应再度变坏,而且家庭妇女们还受到号召,交出家里的“多余”衣物、废铜烂铁、铝锅铝盆。甚至连勃兰登堡门也不能在战时征集活动中幸免:1943年2月,一群柏林消防队员爬上门顶,将勃兰登堡门的铜皮屋顶全部拆下来送去熔化。

德国被迫将动物蛋白质改为植物产品。德国人的总的食品消费量中只有百分之三十来自荤食品,而在其他工业国家里则有百分之四十。德国人的大部分蛋白质消费量来自素食品,而在其他工业国家里大部分蛋白质则来自荤食品。

,德国为了解决粮食的严重不足,就开始研究利用培养酵母菌来生产蛋白质.其方法是将木材和造纸废水转化为糖,由于这种酵母蛋白经压榨后很像猪肉和牛肉,所以被誉为"人造肉"年产量最高达50000吨,
与此同时,在牛奶的利用方面也厉行节约。由于全脂牛奶的消费限于儿童、母亲和从事有害健康的工种的工人,因而出产的牛奶大部分可以用来制造黄油。尽管这样做并没有改变牛奶中含有的脂肪总量,却增加了可以得到的脂肪的供应,从而在战争时期一直维持了令人相当满意的脂肪配给。

油料作物、土豆、蔬菜这些适于种植的农作物的增产,影响了德国牲畜的总数,尤其因为海外供应的浓缩油被封锁切断了,而国内供应的敖皮也由于出粉率高而有所减少,在战争的五年中出粉率由百分之七十七提高到百分之九十和百分之九十以上。奶牛主要靠家庭的饲料喂养,因此牛奶的供应保持在高水平上,但是猪的总数不得不减少。到战争结束时,总数下降到战前水平的大约百分之六十。猪肉和猪油的产量下降得比猪的总数甚至还要多,因为缺少谷物和土豆作饲料、屠宰下来,猪肉重量和猪油含量都减少了。

43年后的面粉供应开始紧张,必须在国民吃的面包中掺用大麦粉和土豆粉以及其他成分,食品生产在德国就无法跟人口的增长同步,因此在战争开始时它马上就陷人了供应不足。从1914年10月起,所有德国的磨坊都必须加紧碾磨谷物。面包师必须在白面包中添加一定量的黑麦。黑麦面包中则经常掺入土豆粉。战时面包的常用缩写为“K面包”,不久以后,就有一批规定协调这种面包的生产。这时,白面包中必须含有至少10%的黑麦面;黑麦面包中又必须至少掺5%的土豆粉或淀粉。尽管如此,面包供应依然很紧,在战争进程中越来越不足。

当时留学德国的季羡林先生回忆:我们中国人本来吃肉不多,我们所谓‘主食’实际上是西方人的‘副食’。黄油从前我们根本不吃。所以在德国人开始沉不住气的时候,我还优哉游哉,处之泰然。但是,到了我的“主食”面包和土豆限量供应的时候,我才感到有点不妙了。面包少且不说,实质更可怕。完全不知道里面掺了什么东西。有人说是鱼粉,无从否认或证实。反正是只要放上一天,第二天便有腥臭味。而且吃了,能在肚子里制造气体。”

德国的消费品配给严格而有效,不仅食品列入配给,从衣服,鞋帽,香烟和烈酒都列入配给名单.
德国每人都有一本供应卡,例如,在餐馆就餐,点菜后除交纳现金,还需要从供应卡扣除饭菜已经明码标定的食油,肉和蛋的定量,在购买衣服,鞋帽时也是同样,例如,每年供应两件衬衣,那么,在付款时必须有供应卡的布票,但是,买30马克的高级衬衣还是15马克的衬衣有选择的自由.
由于德国缺乏橡胶,因此从军靴靴底到军帽帽檐一律改用皮革制造,省下宝贵的橡胶制造轮胎!
德国士兵在回国休假时使用特种食品供应卡。面包证和食品供应卡一起印刷在一张硬纸片上,需要多少面包就用剪刀剪下多少克的面包证,和士兵证一起使用就能享受对战时探家士兵的免费食品供应。
41年的冬天,德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在莫斯科城下的冰天雪地破灭了,此时,德国国内,人民的日子也不好过,除了要响应政府的号召为军队捐献过冬衣物,还不得不忍受冬季取暖煤炭供应的削减,为了战争消耗,德国人开始体验节衣缩食,挨冷受冻的滋味!
当盟国一知道德国在俄国作战的第一个冬天严重缺乏寒衣的情况后,就开始大规模地采购寒衣。在1942年中,以一千万英镑的价值买迸了总数近二万五千吨的物资,采购范围从羊皮外套和羊皮衬里的手套到羊毛旧衣和牛毛。德国抢购这些商品被认为是它的储存减少,处境日益困难的明证。
经济作战部的意见是,虽然在它早先对德国物资匾乏情况所作的估计有时过于乐观,但无疑已发现这时德国在对俄战役中的衣着供应上是真正穷于应付了。

德国政府告诉每一个家庭,土豆现在应当只以带皮的形式上桌,”它说:“最重要的是,在饭馆和餐厅里,不可使用土豆削皮器。”

43年,意大利退出战争,橙子从此在德国人的餐桌消失了.
44年底,苏联几乎收复了包括乌克兰的全部国土,法国也为盟国解放,于是,肉,鸡蛋和葡萄酒从德国人的餐桌上大大减少了!

从41年到45年盟国对德国城市毁灭性的轰炸,使得50万德国平民丧生,数百万人房屋被毁,无家可归,纳粹德国政府表现出非常的高效率,每当大轰炸刚刚结束,那些情绪低迷饥肠辘辘的难民,很快会看到,废墟和瓦砾得到快速的清理,伤员受到妥善救治,政府的卡车迅速运来大桶的热汤,抹着厚厚黄油夹着鸡蛋和香肠的三明治,以及各种衣物,甚至还有儿童玩具,这坚定了德国人民在整个二战期间对政府的信心.

德国人43年工作周的平均工时从47小时增加到了49.2小时,数量不断增加的外国劳工以及战俘将被迫在德国工厂工作。军工仍居于最优先的位置,纳粹当局以烟草或者白兰地的形式向军工工人提供生产效率津贴,并承诺为参加工作的母亲们改善条件。但在生产率驱动中也有更严厉的一面:劳动力也被包括转移到集中营在内的对“懈怠”进行惩罚的多种威胁所驱动。

1944年的德国配给标准,普通平民每人每星期
面包2000克,
肉食或香肠900克
食糖140克
油脂140克
奶油80克
咖啡30克
鸡蛋1个
香烟20支或雪茄10支.
1945年的4月20日希特勒生日,对于许多柏林人是难忘的,主要是在这天发放的额外配给
香肠500克,大米500克,豌豆250克,蔬菜罐头一个,黄油50克,咖啡50克-----
要知道如果没有这些额外的配给,是无法坚持到10天后柏林战役结束的!
在战争的头五年里,德国人的饮食一直是单调的和不太可口的。它充斥着体积大、长气力的食物,而缺乏高质量的蛋白质和矿物质,不过并不严重缺少任何重要的质下降到战前水平的四分之三,可见的和不可见的脂肪下降到三分之二。对一般消费者的供应量始终就不十分充足,但是对家庭作为一个整体来说,饮食通常至少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最低营养。

德国人民的健康并没有由于缺少食品而受到损害。工厂中生病和缺勤的比例并不过高。在出现这种情形时,主要是由于工作过度和在猛烈的空袭下生活条件普遍恶化,而不是由于营养不良。在1943—1944年的冬天,流行性感冒席卷了德国,而到战争结束时,还出现了某些轻微的皮肤病。在其他方面,德国人民的健康和营养情况,在战争中自始至终都保持得非常好。甚至在德军最后崩溃而带来的苦难时期,多亏了地方紧急配给,人民还是得到了最低限度的食品供应,从而避免发生骚动。

德国在希特勒的领导下,1940经济总量达到561亿美元,基本度过了经济危机,当然有占领下西欧的经济支持,军火工业生产开始全面的运转,其军火产量在 1939年就已经超过英法之和,以坦克生产为例,,1943年达到了7600余辆,随即就有3000多辆开往库尔斯克,后来多生产虎豹坦克,数量有所下降,质量却在上升,二战期间共生产24000辆坦克。由于盟军的轰炸和资源短缺,军事上寡不敌众,德国经济在1945年开始出现崩溃.

45年,德国战败了,德国仿佛是被纳粹和希特勒催眠率领着经历了一次,绚烂辉煌而又结局黯淡惨烈的梦,当一切结束的时候,德国才发现,在挥霍了日尔曼的狂想,复仇,激情和努力后,收获的仍然是贫穷饥饿与残垣瓦砾。45年底德国人每天的食品热量只有1400大卡,是1942年的一半!普通人连吃饱一顿黑面包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奢侈,曾经帮助中国救护南京大屠杀中的难民的德国友人拉贝博士,此时,也在德国忍受着饥饿的煎熬,知恩图报的国人为拉贝博士寄去了炼乳,巧克力和罐头,以解燃眉之

② 有当代德军制服详解吗

陆军

炮兵尉官绿野灰(原野灰)色上衣,衣领是墨绿色而非黑色,白色权杖型条纹领章,中间颜色为兵种色

坦克兵黑甲克。装甲部队的领章图案为骷髅图案,沿袭了一战坦克兵的标志

乐队下士礼服,步兵突击勋章

炮兵礼服后摆,可扣起,腰部的两扣为固定腰带所用

装甲兵热带服。前期棕绿色。佩一、二级铁十字勋章,坦克突击勋章、银质战伤勋章

炮兵少尉半礼服,正式服装和作战服装除了体现在面料上的选择外,衣扣数量也不同,前者为八粒,后者为六粒或五粒(后期)或四粒(热带制服)

军政官M36军服。军队里的政务官所采用的领章、肩章和其他人员不同

军政官少将军礼服,陆军军政识别色为墨绿色

非洲军中将服,佩1914版的一级铁十字勋章,坦克突击勋章、银质战伤勋章。非洲军袖标

M43士兵夏季野战服,粗劣的面料,连口袋的条层也去掉了,佩步兵突击章

步兵军官野战服,扎方扣皮带

骑兵下士礼服,礼服是十九世纪军服的进化,故虽然衣领改为翻领,但军士银色镶边依然向上

上尉医官常服,肩章上的医护标志蛇杖图案源于欧洲传说

装甲上校常服,扎礼服用白色武装带,铁十字勋章,步兵突击章

劣质面料的M43装甲掷弹兵野战服

装甲下士礼服,礼服一般八粒扣

军官保暖皮衣,双排扣

防水皮夹克,黑色,一般U艇军官使用

褐色热带外套,已褪色,这是跟随非洲军出征的海军人员,由于使用陆军衣服,所以更换了衣扣

空军伞兵下士热带制服,佩一、二级铁十字勋章,布制空降章

空军步兵团中尉军服

戈林师步兵团士兵军服

热带短袖衬衫,非洲军常用

空军灰色山地帽

将官帽、金色帽徽、风带

戈林师校、尉官帽

高炮部队士官、士兵帽

空军绿色野战帽,一般为地面人员佩戴

军官白色夏季帽

热带防风帽,后面有披帘

M36便帽

非洲军便帽

党卫军

冬季大衣,在寒冷气候和地带配发

M43军服

三级集团首领白制服,较少见,限于元首卫队中的勤务人员穿着

SS少尉工作服。战争后期配发。近战突击章、1914年一级铁十字勋章、步兵突击章和铜质战伤章

SS下士工作服。佩二级铁十字勋标,袖标是希特勒旗队特有的标志,前襟的大口袋为后来所加

SS上士制服。一级铁十字勋章、步兵突击章和铜质战伤章

海外志愿师北欧师M40常服。粉红色的肩章边表明是装甲步兵,在NORDLAND的袖标上有丹麦十字旗的标志

二级下士迷彩服,佩SS小组长军衔

SS旅队长常服,1942年肩章由前期的SS特有编花改为陆军将官相同的金色大肩章

骷髅师一名宪兵M43军服,橘红色的肩章边沿和左袖条是SS宪兵的标志

第一装甲师下士坦克服,武装SS专用的40型,和陆军40型的样式不同,SS的下襟短粗而且衣褶基本没有倾斜度

炮兵绿野灰工作服,下士军衔

皮大衣,供特别行动队(灭绝营)穿,有时也作为宪兵的装备

M1930式少校大衣,一般在战前穿着,后来仅见于阅兵场合

M-44制服

M43热带制服,在南欧、意大利一带常用

山地部队两面穿防风甲克,国防军也穿着

SS冬季防寒服,毛皮里,附头套

装甲工作服,棉麻混纺面料

青年师皮衣,原为潜艇部队所用

③ 有关于二战德国制造生化战士的资料

战后发现并公开的资料里没有发现此类计划

④ 请问优秀士兵徽章佩戴在军装的哪一个位置应该如何佩戴

优秀士兵证章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颁发给被评定为优秀士兵的模范士兵佩带的、用以证明优秀士兵身份的荣誉徽章。优秀士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层开展争创先进连队和争当优秀士兵活动评选出的模范士兵。分优秀士兵、优秀士官、优秀学员三个类别。[1]
优秀士兵证章于1996 年8月1日中央军委决定颁发,其质基为铜质镀金,主章图案由军徽、常青叶、五角星和光芒组成,象征着优秀士兵在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茁壮成长,层出不穷。在深红色的横条略章上,镶嵌着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题写的“优秀士兵”四个金黄色字。背面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制 优秀士兵证章”的几个凸起简体汉字。
中文名
优秀士兵证章
颁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
时间
1996 年8月1日
组成
军徽、常青叶、五角星
颜色
红色
快速
导航
相关奖励法律规定
相应条件
《军队建设基层纲要》明确规定:“优秀士兵的基本条件是:政治思想强,军事技术精,作风纪律严,完成任务好。评定优秀士兵,由军人委员会组织评议,基层党组织评审和推荐,旅、团级单位政治机关审批,颁发证章证书,给其家庭寄发喜报,填写登记表归入本人档案。入党、提干、考学、保送入学、班长配备、士官选取的对象,应从优秀士兵中产生。

⑤ 男士春季搭配有哪些外套选择

春天的外套可以选择夹克衫,也可以选择风衣,例如长款或者是半款的都可以。初春的季节,如果偏冷的话,也可以选择毛呢大衣搭配,或者是棉服都可以。

⑥ 俄军最新的VKPO(VKBO)全季基本制服套装对我们的启发

VKBO(全季基本制服套装)是俄罗斯军队采用的新型野战制服,包含18件装备,适用于从-40°C到+15°C的温度范围,适应寒冷、风、雨、温暖的天气环境。设备分为8个级别,旨在提供多层防护,确保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士兵的舒适与安全。以下是对这套制服各层特点的详细解析。

第一级装备包括短款或长款引流内衣,短版与长版设计根据不同温度模式提供适宜的保护。短版采用经典的tЦ衬衫搭配短袖和内裤,而长版则为保暖内衣。这一层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空气交换和水分吸收与排除来调节身体水分,使用100%涤纶制成,提供高水平的天气保护、耐磨性与易于护理。

第二级装备为BWC中的内衣抓绒,作为主要保暖层,在寒冷条件下提供高质量的空气交换和水分去除。材料成分主要为93%聚酯纤维和7%弹性纤维,确保穿着的舒适与保暖。

第三级装备是BWC中的抓绒外套,不仅作为装备的补充,也适用于日常穿着。此层采用Varsana表面,能够保持身体温暖,并具备空气交换、快干和弹性的特点,但该层在2018年后已不再使用。

第四级装备为夹克——风衣,采用迷彩“EMR Leto”设计,能有效抵御风和小雨。使用98%聚酰胺和2%氨纶的面料质地,在积极运动时提供舒适感。

第五级装备是西装外套,设计着重于保护士兵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包括防水功能。这款西装专为军队需求设计,同时受到户外活动爱好者如猎人、游客的赞赏,易于护理,便于清洁和快速干燥。

第六级装备为防风服,由100%聚酰胺制成,带有薄膜,适合更恶劣的气候条件。肘部、膝盖和背部的额外加固织物提高了耐磨性。

第七级装备是绝缘背心,搭配其他级别服装使用,由100%聚酰胺织物制成,带有一层薄膜,提供隔热、防水和防潮功能。

第八级装备是冬季套装,适用于低温环境,由100%聚酰胺面料制成,防潮、防雪、防风。同样具备高质量的绝缘材料,不会吸收水分,保持热量。

除了上述防护装备外,这套制服还包含了夏季套装,受到户外活动爱好者的高度评价,尤其是气枪运动员。夏季套装采用65%棉和35%涤纶制成,高棉含量确保穿着的舒适与耐用性。面料采用防撕裂技术,增强螺纹,提高耐磨性和强度,适合军用休闲服,肘部、膝盖和背部得到加强,织物经过防蚊处理,有效驱虫。夏季套装还包括配套的鞋子和帽子

头部防护装备包括可调节尺寸的带系带的围巾管、头部保护帽和Balaclava帽罩。这些防护帽采用70%羊毛和30%聚酰胺材料制成,提供头部保暖和保护,应对恶劣天气。绝缘套装还包括100%聚酰胺的帽耳罩。

手部防护装备采用羊毛手套和LPG绝缘手套,分别位于袖子上,适用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使用。手套设计灵活,允许在半夏时节取下绝缘层,以适应变化的天气。

这套全季基本制服套装展现了俄罗斯军队对士兵舒适性和生存能力的高度重视,通过多层设计和选用高质量材料,确保了士兵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的安全与高效执行任务。

与真空穿衬衫野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深圳潮牌服装尾货批发市场 浏览:483
永康女装批发 浏览:439
男生黑色衣服裤子搭配什么鞋子 浏览:138
下水的沙滩裤子 浏览:677
旗袍打板纸样图 浏览:870
有一个n字母的帽子牌子 浏览:607
喜欢穿西装马甲的男人 浏览:844
女装类目如何测款 浏览:27
羽绒服西门子洗衣机 浏览:736
金华卖旗袍好看的店 浏览:154
既可当衬衫又可当外套 浏览:597
藏青色配红色围巾好看 浏览:859
金豹皮带一般多少钱 浏览:847
米色衣配什么裤子好看 浏览:430
什么牛仔男外套好看图片 浏览:383
柳岩用粉色一字肩搭配牛仔裤 浏览:124
女装领带怎么系的 浏览:99
带胶手套长包水手脱皮怎么办 浏览:582
皮带电子秤不显示压重怎么办 浏览:878
水貂绒如何搭配裤子和鞋子 浏览: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