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关于墨西哥.~
有关墨西哥的概况 你可以在网络和科印网里看看
http://ke..com/view/10169.htm
http://wiki.keyin.cn/index.php/%E5%A2%A8%E8%A5%BF%E5%93%A5#.E5.9C.B0.E7.90.86
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高原风情和人文景观以及漫长的海岸线为墨西哥发展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居拉美第一的旅游业已成为墨西哥主要创汇来源之一。2001年的旅游收入达84亿美元。墨西哥城、阿卡普尔科、蒂华纳、坎昆等均为著名旅游胜地。
下面回答你的几个问题:
1. 地理位置:位于北美洲南部,拉丁美洲西北端,是南美洲、北美洲陆路交通的必经之地,素称“陆上桥梁”。北邻美国,南接危地马拉和伯利兹,东濒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西临太平洋和加利福尼亚湾。
2. 气候环境:墨西哥气候复杂多样。沿海和东南部平原属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5—27.7℃;墨西哥高原终年气候温和,山间盆地为24℃,地势较高地区17℃左右;西北内陆为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全年分旱、雨两季,雨季集中了全年75%的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西北部不足250毫米,内地为750—1000毫米,墨西哥湾沿岸中部与太平洋沿岸南部为1000—2000毫米。因墨境内多为高原地形,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万木常青,故享有“高原明珠”的美称。
3. 人文景观:位于古老圣迪戈要塞阿卡普尔科历史博物馆、座落于犹卡坦半岛(Yucatan Peninsula)东北部的杜伦古城(玛雅文化后期的重要遗迹)、阿卡普尔科-德华雷斯(Acapulco de Juarez)城的圣迭戈古堡、位于墨西哥城查普尔特佩克公园内的墨西哥的人类学博物馆(Anthropological Museum拉丁美洲最大和最著名博物馆之一)
4. 风土人情:城市居民的衣着已基本欧化,但仍可看到传统文化的痕迹,如男子的白衬衫衣襟上仍绣有花纹图案。农村男子平时上着白色衬衣,下穿白色或米色长裤,头戴草帽,脖系红绸印花领巾(有时亦系于腰间),脚穿牛皮凉鞋。妇女则常穿色调鲜艳的绣花长裙和衬衣,图案和款式变化多样。
三王节每年1月6日,这一天为传说中东方三王向圣婴耶稣献礼的日子。故而在这一天,父母要向未成 年子女赠送礼品。晚上亲友团聚,分食"三王面包圈"。大的面包圈内藏几个象征圣婴的塑料小人或瓷器小人,最先吃到"小人"者,须于"圣烛节"(2月2日)请客。
圣船节地区性的民间宗教节日。主要流行于纳亚里特州的斯卡尔蒂坦岛。每年6月29日这一天,当地渔民举行象征性的"圣徒"划船比赛。晚上人们纷纷游行集会,庆祝载有圣彼得和圣保罗像的"圣船"比赛的胜利。
瓜达卢佩圣母节墨西哥最重要的宗教节日。每年12月12日这一天,天主教会在特佩亚克山下的瓜达卢佩圣母大教堂举行盛大的宗教仪式,数百万信徒扶老携幼、长途跋涉,赶来参拜瓜达卢佩圣母原像。境内各地教堂也举行宗教仪式。节日前后,印第安族教徒还要表演传统的民族舞蹈,按自己的方式祭祀圣母。庆祝活动要持续一个月左右。
客店节和圣诞节(12月16~25日)传说"圣灵怀胎"的贞女玛利亚随父到祖籍登记户口,因城中客店客满,结果在客店的马棚中生下耶稣。客店节是圣诞节的一部分。圣诞节前夜(12月24日),各家都摆设经装饰的圣诞树和模拟耶稣降生场面
5. 华人分布:据记载,华侨移居墨西哥始于1565年,当时主要是一些华侨海员。19世纪末,一批开发美国西部的华工转进墨西哥。1899年中墨政府签定《海上通航友好协定》,该协定规定中墨两国公民可自由出入对方国家并自由就业。1902年,中墨正式通航后,中国人成批进入墨西哥从事商业和农业生产。早期抵墨的华侨多为广东籍人。近20年来,港、台投资移民和大陆投亲靠友者陆续进入墨西哥。据估计全墨华侨华人总数约7万人,主要居住在蒂华纳市、墨西哥城和墨西卡利市。
早期到墨西哥的华侨华人,多为华工主要受雇于筑路、矿产公司和农场。随着华侨华人结构的变化,逐渐转向商业和服务性行业。近2、30年来,墨华侨华人经济开始由传统的服务性行业扩大到制衣、制鞋、玩具和食品加工等轻工业。新一代华人受教育良好,他们愿意进入墨军、政界任职,或从事大学教授、医生、律师、工程师等职业。
6. 教育制度:
a. 初等教育:
墨西哥现行教育制度是以1917年宪法和1973年联邦教育为根据的。全国教育体系是由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 育两个系统组成。非正规教育与正规教育一样,有从初等教育直至高等教育的各级各类教育,不同的是,后者 在校内受教育,前者一般利用业余时间在校外机构受教育,主要是为农村地区、土著居民地区以及其他没有机 会受到正规教育的人设置的。墨西哥的初等教育被视为教育的基石,包括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又包 括始初教育和学前教育两个阶段。
从1个半月的婴儿到4岁的幼儿这一阶段的教育称始初教育。进行始初教育的机构有幼儿发展中心、保育学 校和托儿所等,由公共教育部联邦区政府、社会保险协会、公共卫生福利部以及其他公、私立机构等众多部门 举办,公共教育部负责给各种始初教育机构提供技术服务和教学方法方面的指导,并对这些机构的工作进行监 督和评价。
始初教育阶段之后就是学前教育阶段。学前教育的对象是4到6岁的儿童。在墨西哥这个阶段的教育不属于 义务教育,从1983年开始,学前教育阶段的最后一年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墨西哥教育界人士认为,幼儿教育阶 段是对儿童智力发展和个性形成有深远影响的阶段,是奠定基础的阶段。因此公共教育部要求这个阶段的教育 既要重视儿童的智力开发,又要促进儿童身体、情感、道德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突出一点是比较强调培养儿童 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参与意识。同时通过游戏、唱歌、跳舞、儿歌等方式学习社会知识、动物和植物知识、家庭 和学校知识及所有社区的风俗等知识,利用活泼的形式和丰富的知识去开发儿童的智力,使他们顺利进入小学 。
墨西哥的小学教育和整个教育系统的一样,分正规小学教育和非正规小学教育两大类。正规小学教育是墨 西哥小学教育的主要形式,凡是6周岁的儿童都必须上小学,学制6年。因为小学教育属免费的义务教育,儿童 上学不仅不需缴纳学费,而且也不用缴纳课本费,课本一律由国家费供应。非正规小学包括为土著居民开办的 双语和双文化小学、为残疾儿童开办的特殊教育学校和为12岁以上没有受到应有教育的儿童开设的各种形式的 开放小学。墨西哥的法律规定,凡企业所在地离居民点两英里以外而职工子女中学龄儿童超过20人者,企业主 必须为他们办一所小学。
总的来说,墨西哥的初等教育的发展在发展中国家中是比较迅速的。据1991年统计,墨西哥有73%的5岁儿 童和59%的4岁儿童受到学前教育,幼儿学校学生达2839255人,小学注册学生已超过6600000名儿童,城市基本 普及了小学教育。但问题的存在还是相当大的。例如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仍有1,500,000人没有机会受学前教 育,在偏远和生活条件极恶劣的地区,大概有300,000名儿童还没有机会进入小学学习,使所有的学龄儿童都入 学仍然是摆在墨西哥政府面前的一个难题。
(http://ebio.wjszzx.cn/html/2004-04/1017.htm)
b. 高等教育:
墨西哥的高等教育由三部分组成:大学、工业学院和师范学院。这三类都有公立和私立之分,但公立院校为数较多且一般规模较大,80%的学生进入公立大学和学院学习。
每个州最少都有一所公立大学,这些大学的校园通常分布于不同的城市。墨西哥国家自治大学(Universidad Nacional Autonoma de Mexico-UNAM)位于墨西哥城,是墨西哥最大的公立大学,在校学生100,000多名。在1994年,90多所工业学院的学生占高等学校学生的17%。师范学院与普通学校相分离,学制一般为四年。有14个州的大学设立了研究生学位,1991年有2800多名学生考取研究生,1250多名学生加入博士生的行列。
大学在高等教育中占的比重最大,其数目是全部学院数的60%,学生人数是高校学生总数的70%。虽然公立大学的总数(共40所)相对于私立大学来说相当少,但它们规模大,因此拥有的学生人数占很大的比重(80%)。在1995年,有140万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到2000年人数将达到180万。
现有114,724位教授从事墨西哥的高等教育事业,他们在1,309所大学和技术学校中教学,包括公立和私立的学校。近年来,研究生在科学、人类学和技术领域中的研究取得了进步。
大学与高等教育学院国家协会(ANUIES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 and Higher Ecation Institutions)发行了"La Ecation Superior en el Siglo XXI"的电子版本,该书的内容包括协会的官方情况和对墨西哥将来的高等教育政策的建议。
开放式教育和远程教育
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里,开放式教育和远程教育已成为扩大墨西哥的教育覆盖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有50所学院提供这一形式的教育,包括基础水平、研究生水平课程、教师培训和工作技能训练。
国家成人高等教育学会(INEA)在全国范围内为成年人提供初等和中等水平的教育。大学和私立学院也为所在的地区的成人提供高中和高等教育。1994年约300,000人受益于开放式教育体系。
1997年,墨西哥有2790万人在学就读,比1996年增加了160万,其中90%在公立大学学习。
(http://www.earthe.com/CountryInfo/Mexico/ESystem/200704/20070429161322.shtml)
嗯嗯。。那么多我想你也够了 再推荐你一个关于墨西哥旅游的网站吧
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59687.html
我可是从头到尾把墨西哥研究了一遍啊 汗= =111
B. 墨西哥的风土人情
墨西哥概况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7∶4。从左至右由绿、白、红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白色部分中间绘有墨西哥国徽。绿色象征独立和希望,白色象征和平与宗教信仰,红色象征国家的统一。
国徽: 为一只展翅的雄鹰嘴里叼着一条蛇,一只爪抓着蛇身,别一只爪踩在从湖中的岩石上生长出的仙人掌上。这组图案描绘了墨西哥人的祖先阿兹台克人建国的历史。相传在很久以前,太阳神为了拯救四处流浪的墨西哥人祖先阿兹台克人,托梦给他们,只要见到鹰叼着蛇站在仙人掌上,就在那地方定居下来。居住在墨西哥北部地区的阿兹台克人在太阳神的启示下,找到图案中所描绘的地方定居下来,建立了墨西哥城。仙人掌是墨西哥的国花,象征着墨西哥民族及其顽强的斗争精神。图案中下方为橡树和月桂树枝叶,象征力量、忠诚与和平。
国鸟:雄鹰。墨西哥人将“雄鹰”视为祖国的象征,墨西哥的国徽图案为一只嘴里叼着蛇的雄鹰伫立在仙人掌上,它的国旗中间有一雄鹰,它的硬币上也是雄鹰的标志。
国花:仙人掌、大丽菊
国石:黑曜石
自然地理:面积1,964,375平方公里,是拉美第3大国,为中美洲最大的国家。位于北美洲南部,拉丁美洲西北端,是南、北美洲陆路交通的必经之地,素称“陆上桥梁”。北邻美国,南接危地马拉和伯利兹,东濒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西临太平洋和加利福尼亚湾。海岸线长11122公里。其中太平洋海岸7828公里,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岸3294公里。有300万平方公里经济专属区和35.8万平方公里大陆架。著名的特万特佩克地峡将北美洲和中美洲连成一片。全国面积5/6左右为高原和山地。墨西哥高原居中,两侧为东西马德雷山,以南是新火山山脉和南马德雷山脉,东南为地势平坦的尤卡坦半岛 ,沿海多狭长平原。全国最高峰奥里萨巴火山,海拔5700米。主要河流有布拉沃河、巴尔萨斯河和亚基河。湖泊多分布在中部高原的山间盆地中,最大的是查帕拉湖,面积1109平方公里。墨西哥气候复杂多样。沿海和东南部平原属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5—27.7℃;墨西哥高原终年气候温和,山间盆地为24℃,地势较高地区17℃左右;西北内陆为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全年分旱、雨两季,雨季集中了全年75%的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西北部不足250毫米,内地为750—1000毫米,墨西哥湾沿岸中部与太平洋沿岸南部为1000—2000毫米。因墨境内多为高原地形,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万木常青,故享有“高原明珠”的美称。
人口:1.06亿(2005年),在拉美仅次于巴西,居第二位,位居世界第八位。其中印欧混血种人占90%,印第安人占10%,还有白人等。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有8%的人讲印第安语。居民中92.6%信奉天主教,3.3%信奉基督教新教。
经济: 墨西哥是拉美经济大国,国内生产总值居拉美第一位。全国约19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六分之五是高原和山地。矿业资源丰富,地下天然气、金、银、铜、铅、锌等15种矿产品的蕴藏量位居世界前列,主要有石油、天然气、金、银、铜、铅、锌、砷、铋、汞、镉、锑、磷灰石、天青石、石墨、硫磺、萤石、重晶石、氟石等。其中白银的产量多年来居世界之首,素有“白银王国”之称。铋、镉、汞产量占世界第二位,重晶石、锑产量居世界第三位,碘、水银居第四位。已探明石油储量为453.76亿桶(截至2007年1月1日)。天然气储量为700亿立方米,是拉美第一大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居世界第13位,在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森林覆盖面积为4500万公倾,约占领土总面积的1/4。水力资源约1000万千瓦。海产主要有对虾、金枪鱼、沙丁鱼、鲍鱼等,其中对虾和鲍鱼是传统的出口产品。墨的工矿业门类比较齐全,但发展不平衡。制造业占重要地位,原先不景气的建筑、纺织、服装业开始恢复,运输设备、水泥、化工产品、电力各业持续增长。石油产量继续保持世界第四位,墨西哥是世界主要蜂蜜生产国,年产量达6000万公斤,居世界第四位。生产的蜂蜜90%用于出口,每年此项外汇收入约达7000万美元。
C. 英国古代服饰及礼仪(尤其要十九世纪的)男女都要 要图片啊要图片!
一般礼仪
1.鞠躬礼
鞠躬礼系下级对上级或同级之间的礼节。行礼时须脱帽,右手(如右手持物可用左手)握住帽前檐中央将帽取下。右手垂下后身体对正,用立正姿势,双目 注视受礼者,身体上部向前倾斜约十五度,尔后恢复原状。脱帽时所用之手和敬礼方向相反,即向左边的人敬礼,以右手脱帽;向右边的人敬礼,以左手脱帽。
2.点头礼
点头礼系同级或平辈间的礼节,也须脱帽。如在路上行走间相遇,可在行进中施礼;如在路上遇见长官或长者,则须立正行鞠躬礼,但长官对部下或长者对幼者的答礼,可在行走中点头答之或伸右手或手触帽檐答之。
3.举手注目礼
举手注目礼系军人礼节。敬礼时举右手,手指伸直并齐,指尖接触帽檐右侧,手掌微向外,上臂与肩齐高,两眼注视对方,待对方答礼后方可将手放下,对长官或长者每次见面都应照常行礼。
4.握手礼
握手礼是欧美最常见的礼节,在世界许多国家都通行。行礼时距对方约一步,上身稍前倾,伸右手,四指并齐,拇指与之分开伸向受礼者。饭店客房服务中 须注意,客人先伸手时,方能握之,切忌一脚门里一脚门外与人握手,尤忌四人交叉握手。和初次见面的女人通常不握手,只行鞠躬礼。同男人握手越紧,表示友情 越深,和女人握手则须轻些。
5.吻手礼
吻手礼是流行于欧美上层社会的一种礼节。和上流社会贵族妇女或夫人见面,若女方先伸出手做下垂式,则将指尖轻轻提起吻之。但女方如不伸手,则不吻。行吻手礼时,若女方身份地位较高,要支屈一膝作半跪式后,再握手吻之。此项礼节英法社会最重视。
6.接吻礼
接吻礼是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朋友、夫妻之间表示亲昵、爱抚的礼节。通常是在受礼者脸上或额上轻吻一下。遇到高兴的时候,或有喜事或悲伤的时候,一般也行接吻礼,表示亲热和慰问。
7.拥抱礼
拥抱礼是欧美各国熟人、朋友之间表示亲密感情的一种礼节。他们见面或告别时互相拥抱,表示亲密无间。拥抱礼通常和接吻礼同时进行。
二.就餐礼仪
法国人就餐非常讲究礼仪,一般用长条型餐桌,男女主人各坐餐桌两头,家中其他成员或客人在餐桌两旁按从女主人一侧向男主人一侧重要程度递减方式排 列,餐具使用各种不同形状的餐刀、叉子和勺子,用餐盘就餐,桌面上只能存在一道菜,撤去前一道才能上第二道,但餐具根据本次用餐情况全部摆放到就餐人餐盘 两侧,从外到里使用。一般第一道菜是开胃浓汤(soupe),然后是冷盘(hors-d`œuvre),接着才是主菜 (plat de résistance),最后是甜点(dessert),面包随时取用,比英美人消耗多。餐前喝利口酒,餐中水产和禽类菜配干白葡萄 酒。肉类菜配干红葡萄酒,法国人消耗葡萄酒较多,几乎每餐必备,和英美法律也不同,未成年人也允许饮用葡萄酒。到法国人家中作客,则不能像到英美人家中作 客一样,用一瓶酒和鲜花作礼物,等于讽刺主人家没有足够的酒,只能用一盒巧克力做礼物。法国人的就餐礼仪已经成为西方宴会的经典模式。
法国餐馆以其豪华的礼仪和风味著称,世界各大城市中最豪华昂贵的餐馆几乎都是法国餐馆,曾有英国人抱怨说:乘协和式飞机从伦敦去巴黎吃一顿饭,再乘机返回,所有旅费加到一起,也比在伦敦的法国餐馆吃一顿饭便宜。
法国是世界著名的饮食文化大国,在法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色美食。由于法国人相当地重视美食,所以吃法国菜时所需要的餐具也是非常多的。
1、肉类料理排餐的吃法
(1)从左边开始切。
法国料理中所使用的肉有牛、猪、羊、鸡、鸭等等,种类相当多,又依调理方式分为烧、烤、蒸、煮等各式各样。一打开菜单,烤小羊排、烤鸭、焖牛肉等等各样的肉类料理 名称琳琅满目地排列在一起,而且吃法千奇百样,令人垂涎三尺。
首先必须记住的是排餐的用餐方法。排餐可说是自古至今的肉类料理代表,排餐的吃
法自然也就成为其他肉类料理的基本形式,所以最好下点功夫研究。点用牛排时,首先服
务生会询问烧烤程度,可依你所喜欢的料理方式供应。
用餐时,以叉子从左侧将肉叉住,再用刀沿着叉子的右侧将肉切开,如切下的肉无法
一口吃下,可直接用刀子再切小一些,切开刚好一口大小的肉,然后直接以叉子送人口中。
(2)重点在于利用刀压住肉时的力度。
为了轻松地将肉切开,首先就要松肩膀,并确实用叉子把肉叉住。再以刀轻轻地慢慢
地前后移动。用力点是在将刀伸出去的时候,而不是将刀拉回时。
(3)将取得的调味酱放在盘子内侧。
点排餐时,会附带一杯调味酱。在正式的场合中,调味酱应是自行取用,而非麻烦服
务生服务。
首先将调味酱钵拿到盘子旁边,以汤勺取酱料时要注意不要滴到桌巾。调味酱不可以
直接淋在牛排上,应取适当的量放在盘子的内侧,再将肉切成一口大小蘸酱料吃。
调味酱的量约以两汤匙为最适量。取完调味酱后,将汤勺放在调味酱钵的侧边,并传
给下一个人。
(4)不可一开始就将肉全部切成一块一块的,否则好吃的肉汁就会全部流出来了。如
果用叉子叉住肉的左侧却从肉的右侧开始切;会很难将肉切开。因左手拿叉子,所以从左
侧开始切才是基本。
千万不要从右侧开始切。如果太用力切,在切开时会因与盘子碰撞而发出很大的声音。
身体向前倾的姿势很难使用刀子。
(5)点缀的蔬菜也要全部吃完 放在牛排旁边的蔬菜不只是为了装饰,同时也是基于营
养均衡的考虑而添加的。国人大都会把水芹留下,如果不是真的不爱吃,最好不要剩下。
利用汤取酱料并放在餐盘内侧,放在旁边的蔬菜与肉互相交替着吃完。
中世纪时期贵族礼仪基本是法国人和法国宫廷倡导,并为其他各个宫廷所普遍效仿的。
贵族无论是敌是友,在见面时候必须相互致意,男子(如果不穿全身铠甲)规定为左手扶右胸,右手脱帽,身体稍微前躬同时点头。女子规定为双腿略微曲膝同时两手稍提裙摆两侧,点头致意。双方如若在马背上,男子礼节不变,女子只需点头。
服饰习俗
服饰是文明的标志之一,服饰习俗体现着民族文化特色,反映着一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特点。中世纪欧洲是基督教统治时期,基督教对欧洲服饰影响巨大。由于基督教教义鄙视钱财,反对豪华,“中世纪下层民众的服装以简洁朴素为尚,妇女不事打扮,而且把珠宝捐给教会,常服只以白色的肥大长衣和连袖外套为主,色彩素淡”(《古今中外服装珍闻趣事》)。
中世纪宗教统治下欧洲服装的颜色、式样都很单调,颜色尚黑、灰、白三色,衣服式样以拖地长袍为主。古罗马豪华的拖加袍被废弃了。
中世纪初期,欧洲人服装简朴,平民贵族衣式相同。八、九世纪男式服装有内衣外衣,衣式颇似我国古代的袍,但较紧身。裤长可将脚套进,裆短,裤带系于脐下。脚穿长筒或短筒袜,有时脚到腿都裹上布条。贵族及上层人士上衣外披一件长方形或圆形斗篷,斗篷固定于一肩,或系于胸前;劳动者上衣较短。法国查理大帝“只披法兰克人之衣服——用带束紧之麻布裤,用带系住之羊毛衫及大衣”(《中古及近代文化史》,商务印书馆1935 年版53 页)。冬天穿水獭皮或貂皮上衣,外面披一件斗篷。贵族腰间有宽大饰带,用以束紧衣服和佩戴宝剑,平民不准佩剑;衣料以麻布,毛织物为主。东方丝绸价格昂贵,以等量黄金计价,只有少数贵族能穿。《罗兰之歌》(法)、《亚瑟王之死》(英)有所记述。服装的等级差别主要表现在衣服质地和产地不同,贵族穿细麻布,穿意大利产的羊毛斗篷,冬天有貂皮等贵重毛皮;平民只穿粗麻、粗毛织物。女式服装为长至脚踝的紧身长衣,两袖长而窄,外面穿一件宽松长袍,袖短于长衣。长衣领口较宽大,领口衣袖衣缝可有各种装饰镶边。斗篷从头顶披下来。
10 世纪男服变得更为贴身合体。英国男子的紧身衣上半贴身合体,下半象长至膝部的衣裙,宽松而舒展。紧身衣为套头式。紧身衣外披一件斗篷,并用一个大饰针别在胸前。这时女式服装变得宽大,衣袖加肥加长,头发蒙在披巾里边,身体被斗篷蒙起来。她们的内衣很长,直拖到地面,外衣到膝盖。圆口衣袖,衣服装饰华丽,很受拜占庭的影响。她们的头发用一块面纱蒙起,其端点重于背后直拖至地面。至12 世纪宽松的衣服变得瘦窄,使身体曲线得以突出。并于身后系带,衣袖逐渐宽大,袖口可垂至膝部。
12 世纪出现了圆饼式头饰,它可以遮阳保护眼睛隔热,主要为十字军所戴。上衣流行前开襟式,将前襟分成两片。女式衣服为系带紧身衣,上衣紧贴身体,下面是宽大的衣裙,两部分之间用线缝起,两袖宽松拖长,其剪裁方法是上下衣分裁后缝合,与以前使用
一块大布不同。
13 世纪男女服装趋于一致,男服还有紧身衣及各式各样的外衣,圆饼头饰,帽式装饰衣袖,敞胸披肩。下面有长筒袜、靴鞋。男子戴一顶中亚式小帽。这时护身外衣流行,适合旅行穿用,这种外衣是一件敞胸大披肩,旁边有缝,手臂可以伸出来活动。另外这时期流行封闭式马甲式外衣,上身如马甲,下面可长至膝下,这种无袖长衫,肩部向两侧延伸加长,就成帽式装饰衣袖了。13 世纪劳动者的长衫长短不等。男子上衣至膝,衣袖短小,脚下有无跟鞋,裤子于脚跟处有一圆洞,以便穿脱。夏天穿宽敞麻裤,上身裸露,
冬天穿短外衣和无袖套头衣。妇女穿长袍,中间有缝,可便于劳动,收获时裙子口袋可装农作物。当时禁止农民穿好料子及颜色华丽的衣服。
14、15 世纪后,欧洲服装开始有了变化。由于经济繁荣,农业、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往来,东方文明的影响,欧洲服饰发生了许多变化,贵族男女追逐时尚,贵族妇女争奇斗妍,男子不拘礼节;贵族与平民的服装有了更明显的不同;衣服式样变化,衣料品种增多。《巨人传》载中世纪衣料有绸缎、丝毛混纺、呢绒、大马士革呢、条呢、金线缎、各种皮毛。衣服有大衣、外套、外罩、上装、短装、衬衫、短披,女人有连衫长裙、晚礼服等。饰物有念珠、指环、链条、宝石、钻石、翡翠、珍珠、玛瑙等。服装力求摆脱古老习俗,追求时兴。东方服饰中的装饰和纽扣被欧洲人吸收,男人外套上排一列纽扣或宝石,甚至内衣纽扣也用宝石和纽扣装饰。
14 世纪男士的夹衣流行,夹衣两层,十分贴身,衣袖设计合理,可以自由活动手臂,便于全身活动。夹衣上有十几个扣子,夹衣衬里有细带可将瘦腿裤上端与之相连接;紧身外衣穿在夹衣之外,高领外衣兴起于14 世纪末;衣领将两耳覆盖,颈后衣领盖过后脑,下部裙衣拖至地面;这时期的斗篷用一组扣子固定在身上,外观为圆弧形,又长又宽。妇女服装主要是带袖紧外衣和无袖长衫。由一块布作成,领口宽,衣领偏低,这就是14 世纪欧洲妇女流行的袒领衫,领口有圆形、角形、方形,领口开得很大,露出胸的上半部,上身有无袖、短袖的,臂膀裸露,腰带提得很高。男女服装都讲究装饰。男裤与鞋连成一体,脚掌以皮革为底,脚下还穿无底长靴,靴上带有马刺。紧身男裤是两条裤管分开穿着,前后有长外衣遮挡。后来上衣越来越短变成夹克式外衣,15 世纪外衣更短,成为不能遮羞的服饰。妇女的袒领晚礼服与男人的短外衣服装遭到神父的反对。15 世纪宗教改革家杨.胡斯指出“由于女人穿着脖颈大开特开的服装,所以任何一个人都能直接看到她们闪烁光辉的肌肤直至裸露的半个乳房。”(《羞耻心的文化史》施莱贝尔著三联书店)
男人服饰的变化也被人认为是不文雅。1390 年在召开宗教会议的康斯坦茨地方市议会颁布了告示:“仅穿短上衣出入舞会或上街的人要格外留意,要将身体前后遮盖好,不要露出耻部。”(《羞耻心文化史》83 页)告示发出不久短裤加长,并且与类似袜子的脚部的装饰缝在一起,后来又出现了用结实布料缝制的股袋,用以遮住耻部。
英国议院对于平民、普通骑士,穿的衣服与贵族穿着相同不能容忍,对于服饰上的追求刺激也极力反对,爱德华四世时,英国下院提出了这样的文件:“不允许勋爵等级以下的任何骑士 .或任何普通人,使用并穿戴任何大礼服、夹克衫、大氅。但衣着必足以下长度:当他直立时,衣着能遮盖住其阴部和臀部。勋爵或任何更高一级的贵族,则不受此限制。”(布雷多克著《婚床》,三联书店)。
14 世纪时兴一种染色服装,上衣左边一种颜色,右边一种颜色,裤子左右腿各为一种颜色,全身上下左右分四部分分别染色。15 世纪初见习骑士的服装从帽子至靴子都用黑、白、浅绿三色互相组合而成。一般流行的是红、黑、绿、紫几种颜色。裤、鞋、帽、背心都可如此分。裤子可以内侧为紫,外侧为黑。(引《世界风俗.衣住篇》)
中世纪衣服上绣的花纹以家徽为最常见。家徽本来是十字军东征识别敌我的记号,后来成为大家庭和一般市民家庭的记号。14 世纪盛行尊重身分和家族之风,妇女衣上多绣大型家徽图案,已婚妇女把婆家娘家的家徽分别绣在衣服左右。
15 世纪妇女服装向男装靠近,宽松的长衣腰间系带,外衣用宽大彩带束腰,上挂有短剑,头戴男士小罩帽,脚穿尖头鞋。
中世纪妇女发式及帽式。12 世纪妇女习惯地把头发梳在后面,扎两个辫子顺两颊垂下。13—14 世纪妇女以方形白麻布包头,在头顶打结,或在耳际用发夹别住,只露出面部。中世纪头巾式样很多,有的与现代修女头巾相似,一直围到颈部以下。年轻姑娘可以在节日戴上花冠,已婚者是不允许的。15世纪在哥特式尖顶建筑的影响下,产生了相似的审美观的服饰,V 字领、尖鞋、希南帽。希南帽呈圆锥形,内部用铁丝或浆糊使其成型,尖为40 度角,高九英寸至三英尺,帽子上垂着薄纱(用高级麻布作),帽有圆环固定,前沿还可加天鹅绒。帽子价格昂贵。帽子有一个角的也有两个角的,有的呈展翅形。
中世纪的鞋种类很多,有皮、长统靴、短筒靴、便鞋、拖鞋等。腿带、腕带用皮革、麻羊毛织品制作。农民常穿木鞋。贵族穿尖头鞋,有时鞋尖极长,鞋尖长度代表穿者的地位。一般规定为六英寸,绅士十二英寸、贵族十四英寸、王族不限制、贫民不准穿。
中世纪男子留长发,骑士都披长发。
神父一直穿黑色长袍戴风帽;但发式有变化。8 世纪开始为修士剃发,其仪式为“削发式”,希腊或东欧的削发式样是把头发全部剃光或剪得很短,称为“圣保罗式”,罗马削发式样是在头上剃掉圆圆一片,四周仍留发,称为“圣彼得式”。修士剃发是代表对上帝的谦恭及献身的标志。`
14、15 世纪欧洲的统治阶级追逐奢华和享乐,无视宗教戒律,在服装方面表现尤为显著。“无论贵人、贵妇,皆如儿童之喜着新衣,喜戴首饰。此为善奢侈浪费之时代,男子穿尖头鞋,而女子戴高一尺之圆锥帽。此时人用三千头松鼠之皮以制一件外衣,而奥而良公爵竟用七百粒细珠以绣一首诗歌于襟袖之上。”(《中古及近代文化史》)
中世纪基督教统治,人们对于服饰的正当的美的追求被看成是轻狂的行为,禁欲和反禁欲的斗争也表现在服装方面。人们按照美的标准不断地推进着服装的前进,直至文艺复兴,服装发展才有了一个较大的变化。
拜占庭从远东经波斯运来丝绸衣料,或以丝线原料加工成薄绸,制成衣服。男式服装有紧身衣,有衣袖,前身有衣锁服饰做为装饰,衣长过膝,衣袖长短不一。腰间系有腰带。长身斗篷为正式庆典服装,斗篷前后镶有美丽的彩色垂片。披肩,是一块有褶的长形布块,固定于双肩。
女式服装有斗篷,还有披肩(王室皇后专用)长外衣,是由基督教法衣演变而来。女外衣短至臀部,长至脚踝。户外服装是长斗篷,从头部垂落覆盖全身。贵族妇女服镶嵌金银宝石、珍珠玛瑙,劳动妇女穿无袖或短袖上衣,衣身到腰。从查士丁尼皇后的画像看,其服装华贵无比,身穿一盖住脚面的长衣,衣制下摆很宽,似裙状,衣袖瘦窄至腕,袖口束紧。腰间系各种丝带,衣服上装饰各种宝石,胸前挂着各种珍珠宝石饰物,头戴帽,帽上饰着各种宝石,耳环垂下。其服装式样有的为欧式,其丝织面料与宝石饰物产于东方。
图片没找到 但是你可以看点电影 譬如傲慢与偏见
接下来是十九世纪的:
1789年,法国大革命中的革命者把长裤“庞塔龙”作为对贵族那紧身的半截裤“克尤罗特”的革命来穿用,最初庞塔龙的裤长只到小腿肚,后来逐渐变长,1793年长到脚面。到十九世纪前半叶,裤腿时而紧身,时而宽松,与传统的半截裤并存。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男裤完成现代造型。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上层社会,有许多礼仪讲究,特别是夜里的社交活动,男士必须穿燕尾服,需举止文雅谈吐不俗。晚宴过后,男士们可以聚在餐厅旁的休息室小憩,只有在这里,才可以抽烟、喝白兰地、开玩笑,也可以在沙发上躺卧,这时那笔挺的紧包身体的燕尾服就显得不和时宜。于是,一种宽松的无尾茄克就作为休息室专用的衣服登上历史的舞台,这就是“拉翁基·茄克”,约产生于1848年前后。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这种茄克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只限于休息或郊游、散步等休闲时穿用。十九世纪后半叶,这种茄克上升为男装中一个重要品种,当时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学生穿的牛津茄克、剑桥外套也都是这种造型。
对了,我网络到一个,你自己也可以看看。。专攻19世纪的。。http://wenku..com/view/64ae5ec4aa00b52acfc7ca60.html
D. 学院风的风格发展
“学院风”代表年轻的学生气息、青春活力和可爱时尚,是在学生校服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良。时尚圈里盛行的“学院风”让人重温学生时光。“学院风”衣装以白百折式及膝裙、小西装式外套居多。近年流行的英格兰“学院风”以简便,高贵为主,以格子的明显图纹为特点。格纹短裙搭配帆布鞋、休闲靴,很美。
不退流行的“学院风”一直深受女孩喜爱。大明星Paris Hilton和范冰冰都为“玩清纯”而拍摄“学院风”写真。“学院风”男装也成为时尚,周杰伦、桂纶镁借电影《不能说的秘密》以“学院风”穿回清纯十八岁。
当然,“学院风”并不局限于穿着,而是涵盖了时尚生活方式,不然会辱没这一身行头。
中国学校的校服一直贫乏,很多人小时候的惨绿记忆是每逢六一儿童节就要被逼穿上白衬衫蓝裤子白球鞋,男女不辨,让人厌烦。之后看到电影里的日本女生校服,才知道小学女生中学女生都可以这样美,及膝袜短裙种种,随便一穿就可以成美少女,让人心声艳羡。翻中国的校服史,民国时的新潮文艺女们似乎都曾有一张让人难忘的清新校服照,可见不是没有过好时光,只是时代转变让有些美一度销声匿迹。几个月前在香港看的旗袍史时,也曾看到内地校服断层的时期,它在香港如何依然以不同的面貌出现和持续,很多学校秉承传统,继续以旗袍为校服,使得香港人对这个传统服装仍一直保留着鲜明的印象。在旧照片里看到一直延用至今的培道中学女生在1970年时的白色旗袍校服照和圣保罗中学、英华中学女生夏季蓝色校服照,都别有一翻清丽,比之日本校服女生们,学院气质不知高过几个级数。
西方的校服款式里,由以英伦风为代表,《哈里波特》里的赫敏式,《成长教育》里的珍妮式,都十分有代表性的优雅清新,只是稍稍有点一成不变的老式腔,仿佛沉溺在过去好时光里迟迟不肯醒转来的老派英国人。不比这几年来因一部《绯闻女孩》而吹起的那股美式学院风来得活力动感。这样的学院风(Preppy Look)指的是来自哈佛、耶鲁、普林斯顿这些常青藤联盟名校的学生着装风格,这个词最早出现是在1970年的畅销小说和电影《Love Story》,代表着干净、斯文、低调内敛、有品位的特质,追求的是一种不张扬的知性魅力。标志性的单品包括西装外套、卡其裤、针织背心、Polo衫、格纹衬衫、胶框眼镜等等。 传统的学院风品牌包括了Ralph Lauren、Lacoste、Tommy Hilfiger等,尤其是作为学院风之父的Ralph Lauren,多年来的设计中,从来不曾离弃过绣花胸章的西装、V领针织衫、领带、牛津纺恤衫等这些很学院派的简单清新款的衣服。1970年代伍迪爱伦的电影《Annie Hall》里男女主角的装扮就是出自Ralph Lauren之手,此片成功的为该品牌建立了一种美式怀旧和上流社会文化格调,时装界则为Ralph Lauren冠上了Preppy Look之名,令其红遍时尚圈。
而这股源自70年代的学院派风潮,在秋冬的T台上也被演绎得令人耳目一新。英伦派代表的Burberry Prorsum的双排扣小西装,是若是搭配上校园气的徽章就是最类似校服的制服上衣,搭配同样英式自然田园风的Paul Smith的及膝百褶裙,最能表现校园女生的清纯淑女气质;意式Salvatore Ferragamo或者是Sportmax质地良好的针织背心,搭配法式简洁的Celiné白衬衫和Chloe蝴蝶领结,都是淳朴的学院派的首选单品;以及必不可少的Ralph Lauren格纹衬衫和Lacoste的全棉Polo衫,自然更是演绎完美学院风的最佳利器!
E. 墨西哥的文化
太多了,更多看这里
http://www.6kee.com/chujing/tour/405/
墨西哥的饮食文化
--------------------------------------------------------------------------------
墨西哥是中美洲的文明古国,除了古迹多多,其加勒比海的优美景色更令人向往,而饮食更是丰盛。因为曾被西班牙统治过,而受到古印第安文化的影响,菜式均以酸辣为主。而辣椒,成了墨西哥人不可缺少的食品。墨西哥本土出产的辣椒估计有过百款之多,颜色由火红到深褐色,各不相同;至于辛辣度方面,体形愈细,辣度愈高,选择时可以此为标准。
墨西哥的早餐可以用“醒神”来形容,各式食物都以辣为主,连松饼都是以辣椒来焗制,正宗的墨西哥菜,材料多以辣椒和番茄主打,味道有甜、辣和酸等,而酱汁九成以上是辣椒和番茄调制而成。
墨西哥菜分前菜、汤类、主菜和甜品,其中以汤类较为清淡,用以突出主菜的酸辣特色;墨西哥菜不拘泥于餐桌礼仪,吃时可只用手,充分反映其民族爽朗豪气的特征。粟米是墨西哥人的主粮之一,也是墨西哥菜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而以粟米制成的副食品举不胜举,像Taco(粟米袋饼)、Nachos(粟米脆饼)等等。而一粟米为次,鲜鱼为主的菜式,沾上牛油制的酱汁的鱼柳香滑鲜美,大粒的粟米则爽甜过人。
墨式沙律奇特无比,其用料配备了与青瓜口感相近的仙人掌和杂菜等材料,在加橙香的酱汁,入口清爽,配以墨式鸡尾酒,更是爽在心头。
墨西哥商务礼仪
墨西哥的商务礼俗,建议穿着保守式样的西装。公私单位往访,必须先订约会。由于墨西哥商人经常旅行,行前一定要心意上订好约会,然后再出发赴墨西哥。中午,公司和政府机构休息3小时。将墨西哥人当作天主教徒交入不会有错,全国有12000多座教堂,如在墨西哥城,几乎每三四条街有一座教堂。墨西哥人的生活习俗除受天主教等影响外,还保留了其独特的传统色彩。
墨西哥商人相当功利现实、精打细算。虽然许多人会说英语,但他却希望你能说西班牙语。如果你接到对方用西班牙文写来的信,而你用其他文字回信,这在墨西哥会被视为相当失礼,墨西哥人认为紫色是不吉利的棺材色,应避免使用。由此而演变出一大忌---向墨西哥人送礼物,不能送紫色类的物品或以紫色包装的礼品。穿紫色系的衣服在访问别人,或招摇过市,一样也不受欢迎。在墨西哥,黄色花表示死亡,红色花表示符咒。
商务活动中要注意,在墨西哥微笑和握手是他们的问候方式。男子绝不能吻一个十分不熟悉的女士的面颊和手。尽管大家都亲吻和拥抱,但这种习惯用于熟人之间。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墨西哥算是一个常稳定的拉丁美洲国家,世界上各国商人都知道和他们做生意。
墨西哥菜以辣为主,内地居民常以龟、蛇、斑鸠、松鼠、石鸡入菜、家常蔬菜要数炒仙人掌、仙人球最富特色。墨西哥人还以嗜酒闻名于世。宾客上门,习惯先以酒招待。
在墨西哥,大部分商人在私下都会抛开人种的意识而亲切交往。但是一旦谈起生意,顿时就会严肃起来,露出自我本位的本性。在墨西哥谈生意首要秘决是:“不慌不忙”---加上“礼多人不怪”。多施小惠,多送点小礼物,一笔简单的生意可花你一星期时间。
墨西哥民风民俗
墨西哥民风民俗
城市居民的衣着已基本欧化,但仍可看到传统文化的痕迹,如男子的白衬衫衣襟上仍绣有花纹图案。农村男子平时上着白色衬衣,下穿白色或米色长裤,头戴草帽,脖系红绸印花领巾(有时亦系于腰间),脚穿
牛皮凉鞋。妇女则常穿色调鲜艳的绣花长裙和衬衣,图案和款式变化多样。三王节每年1月6日,这一天为传说中东方三王向圣婴耶稣献礼的日子。故而在这一天,父母要向未成 年子女赠送礼品。晚上亲友团聚,分食'三王面包圈'。大的面包圈内藏几个象征圣婴的塑料小人或瓷器小人,最先吃到'小人'者,须于'圣烛节'(2月2日)请客。
圣船节地区性的民间宗教节日。主要流行于纳亚里特州的斯卡尔蒂坦岛。每年6月29日这一天,当地渔民举行象征性的'圣徒'划船比赛。晚上人们纷纷游行集会,庆祝载有圣彼得和圣保罗像的'圣船'比赛的胜利。
瓜达卢佩圣母节墨西哥最重要的宗教节日。每年12月12日这一天,天主教会在特佩亚克山下的瓜达卢佩圣母大教堂举行盛大的宗教仪式,数百万信徒扶老携幼、长途跋涉,赶来参拜瓜达卢佩圣母原像。境内各地教堂也举行宗教仪式。节日前后,印第安族教徒还要表演传统的民族舞蹈,按自己的方式祭祀圣母。庆祝活动要持续一个月左右。
客店节和圣诞节(12月16~25日)传说'圣灵怀胎'的贞女玛利亚随父到祖籍登记户口,因城中客店客满,结果在客店的马棚中生下耶稣。客店节是圣诞节的一部分。圣诞节前夜(12月24日),各家都摆设经装饰的圣诞树和模拟耶稣降生场面
墨西哥:太阳神的产物
墨西哥是个五彩缤纷的国度,就像墨西哥民间舞蹈“哈拉维”里姑娘们舞出的裙花,绚丽多彩,眼花缭乱。
墨西哥的古玛雅文化、阿兹别特古文化,与南美洲最具代表性的三大古印地文化。从前,墨西哥还出现过著名的奥尔梅克文化。它距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被视为墨西哥古文化的始祖。古印地安人创造了辉煌的文化,给墨西哥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使今人能够身临其境地畅游历史的长河。
玛雅世界
抵达首都墨西哥城之后,当地旅行社已经为我们安排好了行程,来到酒店,导游已经等在那里了,是位典型的墨西哥姑娘,黑发,皮肤也是微黑的。和我同行的小吴能讲流利的西班牙语,上前和她寒暄了几句,然后兴奋地告诉我:“明天上午她就带咱们去参观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
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位于墨西哥城东北20多公里的山谷盆地中,第二天,坐上旅行车,穿过片片雨林,我们去朝拜玛雅文化。
这两座金字塔是特奥蒂华坎古城遗址的一部分。太阳金字塔建于公元2世纪,高65米,南北长222米,东西宽225米,塔顶曾建有太阳神庙,现在只剩下一个大平太了。四周有台阶通向塔顶,朝西的那面有242个台阶。一口气爬到塔顶,累得我气喘吁吁,出了一身大汗。墨西哥的金字塔同古埃及的不同。古埃及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寝,而墨西哥的金字塔则是印第安人祭天的圣坛。月亮金字塔高46米,塔基宽150米,比太阳金字塔规模要小,但据考证重大的宗教仪式都在它前面的月亮广场举行。特奥蒂华坎古城其他建筑,如太阳宫、蝴蝶宫殿的墙上仍保留着古代壁画,年代虽已久远,看不去色彩还挺鲜艳的。
站在塔顶,极目四望,远处是深邃莫测的山峰古树,近处,特奥蒂华坎古城尽收眼底,宽阔的“黄泉大道”和那一座座排列有序的巨大石头建筑遗址更使人浮想联翩,为古印第安人的聪明才智和巨大的创造才能而叹服。
墨西哥东南部及中美洲北部的热带雨林中也散布着许多古玛雅人留下的古城遗址。当地人给它起了个响亮的名字:“玛雅世界”。玛雅文化存在于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1250年,在墨西哥境内重要的遗址有帕伦克、奇琴-伊查、乌斯马尔等。墨西哥东南部恰帕斯州热带雨林中的帕伦克遗址被视为玛雅文化的精华。它的极盛期大约在公元600年到900年期间。帕伦克是一个规模很大的城,城内分布着许多建筑,有神庙、太阳庙、十字宫、美洲豹宫,球戏场等,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巧妙,令人赞叹不已。
山水明珠
墨西哥是个高原之国,西边是太平洋,东边是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山水兼而有之,风景名胜遍布各地。
在东西海岸,散布着许多世界闻名的海滨旅游城,如加勒比海边的坎昆,太平洋沿岸的阿卡普尔科、马萨特兰等等。那里海水碧蓝,沙细滩平,椰树成荫。
中部高原海拔在2000到2500米之间,有许多峻峭的山峰,其中一些是海拔5000米以上的火山。山间谷地坐落着印第安人聚居的村庄或是仍保留西班牙殖民时期建筑的古镇。由于这个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两侧,又由于海拔高度的差异,许多地方垂直气候变化于一地。我们驱车从墨西哥城到墨西哥海滨,几个小时的路途,一会儿行驶在白雪皑皑的雪峰下,一会儿又钻进茂密的松林中,一会儿看到的是片片玉米地,一会儿迎面而来的又是果实满枝的芒果树和椰子树,郁郁葱葱的甘蔗园和香蕉园。真是大开眼界,大饱眼福!海滨、山峰、农舍、古镇,似一颗颗明珠,把墨西哥装扮得无比靓丽。
边走边舞
无论是在风景秀丽的海滨城市,还是在奇妙恬静的高原小镇,或是在大都市墨西哥城,人们都可以领略墨西哥的独特风情。马里亚契音乐是墨西哥最具代表性的民间音乐,在墨西哥旅游,处处、时时可以听到它动人的旋律。马里亚契乐队一般由3-5人组成,使用的乐器主要是小提琴、吉他、小号。演奏时,乐手们头戴装饰讲究的宽边大帽子,身穿绣着精美花边的紧身“恰罗士”服,站立着一字排开,每人手中一件乐器,边奏乐边引亢高歌,曲调欢快热烈,抑扬顿挫。无论是在大饭店、小酒店、还是在剧院、街心广场、家庭聚会,都会听到马里亚契音乐迷人的旋律。
伴随我们行程的还有那优美热烈的民间舞蹈哈拉维。哈拉维是最富墨西哥民族特点的舞蹈,享誉世界。哈拉维为多组变化的男女对舞,以踢踏舞步为主,但各个地区的哈拉维也有本地区特有的风格。人们经常看到的多为瓜达拉地区风格的哈拉维,男舞者身着“恰罗士”服,头戴宽边大帽子,口中不停地打着唿哨,跳着快速的踢踏舞步,舞台发出清脆有节奏的响声。姑娘们身着色彩艳丽的宽边大裙子,边跳踢踏舞边用双手舞动裙边,抖出令人眼花缭乱的裙花。在马里亚契乐队欢快乐曲的伴奏下,场面热烈豪放,观众陶醉了,不由得边鼓掌边在座位上扭动起来。
斗牛狂欢
每年11月到下一年3月是墨西哥的都牛季节,许多外国游客都赶在这个时候去墨西哥,为的是一睹墨西哥斗牛士的风采。现在世界上大概只有3个国家还有斗牛,墨西哥便是其中之一(另两个国家是西班牙和哥伦比亚)。世界最大的墨西哥城斗牛场,可容纳8万观众。墨西哥人喜欢看斗牛,在斗牛季,斗牛场总是座无虚席。斗牛都是专门饲养的公牛,体重一般在400到600公斤之间,膘肥体壮,勇猛好豆。斗牛士身着华丽的紧身斗牛服,头戴黑色扁形帽,右手握利剑,左手舞动红色斗篷,显出一股天下无敌手的剽勇只气。不过斗牛士与这么大的家伙周旋,最后一剑从颈部刺进牛的心脏把它杀死,那是要冒极大风险的。看台上的人自始至终是提心吊胆的。实际上,斗牛士被牛顶伤顶死的事也是不少见的。但正是在这危险刺激的表演中,观众们才充分领略了墨西哥人粗犷勇敢的精神。
F. 北美洲de传统文化
早在欧洲殖民者到达之前,印第安人已在北美洲繁衍生息。他们主要分布于从圣劳伦斯河畔到佛罗里达的大西洋沿岸、中部平原、墨西哥高原和中美地峡等地,依山傍水而居,以农业和渔猎为生,并曾创造了灿烂的马雅文化和阿兹特克文化。
哥伦布于1492~1504年间 4次率领西班牙船队到西印度群岛探险,4次航行分别到达巴哈马群岛、安的列斯群岛和中美地峡沿海地带。1497年,卡博特父子到达纽芬兰岛并进至圣劳伦斯河口沿岸。约40年后,卡提埃率法国军队沿圣劳伦斯河上溯,到达蒙特利尔一带。欧洲人“发现”新大陆后,相继占领和殖民,对印第安人残酷掠夺、肆意屠杀,并把他们从世居的土地上赶往西部干旱地区。
16世纪中叶,西班牙人首先在美、墨边界以北的大陆主体部分建立了圣奥古斯丁殖民地。17世纪初,法国人在现加拿大东海岸的新斯科舍建立第一个居留地,随后建立了魁北克殖民地,并以此为基地,上溯圣劳伦斯河,越五大湖,顺密西西比河南下,扩张至墨西哥湾沿岸地区。英国从17世纪初才在弗吉尼亚建立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此后,荷兰、芬兰和瑞典在大西洋沿岸地区相继殖民。至18世纪早期,北美大陆的殖民势力基本上是三分天下。英国占领了从新斯科舍到佛罗里达的大西洋沿岸狭长地带;法国占领了从圣劳伦斯河、五大湖到密西西比河流域辽阔而肥沃的中部平原;西班牙占领了佛罗里达、得克萨斯、新墨西哥以及西至太平洋沿岸的广阔的远西地区。英国的殖民活动虽起步较晚,但由于适时地采取了一些有效的移民措施,大批移民,致使其殖民地人口不断增加,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持续发展。1705年英国移民已达法国的20倍,在北美大陆总人数中占绝对优势。18世纪中期起,英国通过战争手段先后夺取了原法国在密西西比河以东和圣劳伦斯河沿岸的大片殖民地。
英国殖民势力在大陆东部扎根不久,英国移民及其后裔举行武装起义,并于1776年脱离英国,建立美利坚合众国。与此同时,一些亲英皇室的反独立者纷纷北迁加拿大安大略和魁北克两省定居。这就是北美大陆两个大国美国和加拿大的雏形。19世纪中叶,美国领土扩张至太平洋岸。1867年加拿大成为自治领,其版图也于19世纪70年代推进到太平洋沿岸。横贯大陆的铁路干线建成后,掀起了开发中西部的热潮。至此,北美大陆主体部分基本上已为英国殖民势力所控制。法国只剩下纽芬兰岛南面的圣皮埃尔岛和密克隆岛两组小岛屿。
格陵兰是欧洲人较早到达的北美岛屿。早期由丹麦和挪威共管,1814年起成为丹麦殖民地,1953年划为丹麦一个行政区。1979年5月1日起正式实行内部自治。
北美大陆南部、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地区,早期西班牙势力占绝对优势。16世纪初,已在海地岛的圣多明各建立正式殖民统治机构;16世纪中叶,西班牙已将今加勒比海沿岸国家至少在名义上沦为其殖民地,并将其殖民统治的重点从大安的列斯群岛转移到墨西哥。英、法、荷等西欧国家从16世纪末开始在西班牙尚未殖民的小安的列斯群岛建立殖民地。美国在其领土扩展到墨西哥湾沿岸后,开始向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扩张,占领波多黎各、控制巴拿马运河区、购买维尔京群岛的 3个小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接管了几个英属殖民地。由此,早期拉丁语系宗主国垄断统治的北美大陆南部、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美国的影响已日趋增长。
由于民族、语言、文化等的不同,美洲的北部和中部常被称为盎格鲁美洲,南部则称为拉丁美洲。
G. 冬季去巴西圣保罗旅游穿什么衣服好
圣保罗冬季平均温度是18~26℃。白天平均26℃,建议穿棉麻面料的衬衫、薄长裙、薄T恤等清凉透气的衣服。夜间平均18℃,建议穿单层棉麻面料的短套装、T恤衫、薄牛仔衫裤、休闲服、职业套装等舒适的衣服。圣保罗冬季日均气温最高的城市是阿拉卡茹(27℃)、阿雷格里港(20℃)、贝伦(32℃)、贝洛奥里藏特(25℃)。圣保罗冬季日均气温最低的城市是阿拉卡茹(24℃)、阿雷格里港(20℃)、贝伦(22℃)、贝洛奥里藏特(19℃)。
H. 十月份去巴西圣保罗旅游穿什么衣服好
圣保罗十月平均温度是15℃~25℃。白天平均25℃,建议穿棉麻面料的衬衫、薄长裙、薄T恤等清凉透气的衣服。夜间平均15℃,建议穿套装、夹衣、风衣、休闲装、夹克衫、西装、薄毛衣等保暖衣服。圣保罗十月日均气温最高的城市是阿拉卡茹(28℃)、阿雷格里港(24℃)、贝伦(32℃)、贝洛奥里藏特(28℃)。圣保罗十月日均气温最低的城市是阿拉卡茹(23℃)、阿雷格里港(15℃)、贝伦(22℃)、贝洛奥里藏特(18℃)。
I. 秋季去巴西圣保罗旅游要注意什么
圣保罗秋季平均温度是14~24℃。白天平均24℃,建议穿棉麻面料的衬衫、薄长裙、薄T恤等清凉透气的衣服。夜间平均14℃,建议穿套装、夹衣、风衣、休闲装、夹克衫、西装、薄毛衣等保暖衣服。圣保罗秋季日均气温最高的城市是阿拉卡茹(27℃)、阿雷格里港(20℃)、贝伦(32℃)、贝洛奥里藏特(25℃)。圣保罗秋季日均气温最低的城市是阿拉卡茹(24℃)、阿雷格里港(20℃)、贝伦(22℃)、贝洛奥里藏特(19℃)。
J. 偏瘦的男生是穿衬衫好还是穿卫衣、T恤、POLO衫好,是衣服和身材的搭配,哪种更适合。
个人觉得卫衣好点儿吧!
其实最主要是应该显的魁梧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