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著名的潮牌有哪些
以下潮牌,排名不分先后。
1、亚历山大·麦昆
著名已逝的英国时尚教父,鬼才设计师Alexander Mcqueen创建的时装品牌。
2、纪凡希
Givenchy,来自法国的时装品牌,纪梵希最初以香水为其主要产品,后开始涉足护肤及彩妆事业。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四百一十一。
3、KENZO
KENZO是由高田贤三在法国创立的品牌,结合了东方文化的沉稳意境、拉丁民族的热情活泼,大胆创新的融合了缤纷色彩与花朵,创造出活泼明亮、优雅独特的作品。
KENZO自1970年起开始在时尚界崭露头角,并于1993年加入LVMH集团,自此KENZO旗下的服装、饰品、餐具以及香水均受到更广大的欢迎。
4、superdry
superdry创建于2003年。superdry是纯英国制造,加入日本街头风格及日文,常常让人误以为是日本的牌,以成为一个致力于高质量方向产品品牌。superdry/极度干燥品牌的核心理念是价格公道。同时对细节精雕细琢。由于对于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美洲文化的热爱对英式超凡剪裁技艺的崇尚。
5、MCM
品牌1976年创始于德国的慕尼黑,创始人是好莱坞巨星——Michael Cromer,字母“MCM”分别代表Mode、Creation、Munich。MCM品牌的产品线以服装、服饰和皮具为主,其特点是纯手工打造的背包,已经是现代潮人的必备品。
6、Supreme
Supreme1994年秋季诞生于美国纽约曼哈顿,由James Jebbia创办。Supreme可谓最具话题性的品牌之一。除了每个季度都有定番的联名产品外,Supreme的产品更时常以社会头条事件,或者政治讽刺为题设计产品。
参考资料:网络-潮牌
2. MNBRS是什么牌子
潮牌名字是。Lightning bear中文闪电熊
LNBR
3. 闪电熊烟油怎么样
好。
1、闪电熊烟油成分都是安全的,相比传统香烟,有害成分降低了95%以上,非常的安全。
2、闪电熊烟油不跟其他电子烟漏油,而且装烟油盒子手感好,重量轻、大小适中,方便携带。
4. 卡通来自那个国家
卡通,英文是Cartoon,“Cartoon”一词源自意大利文“cartone”,原意是“绘画速写用的厚纸”。它诞生于1671年,速写绘画往往是简练而夸张的,而漫画的特点即是简练且夸张,“cartoon”一词因此便具有了漫画的含义。这个词的意义相当广泛,既可以表示有讽刺、幽默意味的单幅漫画,也可以代表任何经过简化、夸张和变形之后的漫画形象,如果在前面加上“animated”一词,则表示动画。事实上,“cartoon”可以作为“animated cartoon”的简称而单独使用,也能表示动画,在迪斯尼早期为自己公司打出的广告中可以看到,迪斯尼称自己的公司可以制作“cartoon”,即指动画之意。“Cartoon”作为漫画,可以指那些以讽刺为目的的漫画,也可以指故事漫画中的任何一格画面,还可以代表任何一个在漫画中出现的形象,可谓动漫领域里的“万能”单词。 “Cartoon”音译到中文便是“卡通”一词,这个词也同时可以代表动画和漫画。“Cartoonist”既可以指漫画家,也可以指动画家,但一般是指漫画家。 当然实际意大利语中的漫画写作“fumetti”,原意为一团烟雾,用这个词代表漫画显然是像一团烟雾似的漫画对话框出现以后的事情了。 第一部动画卡通系列影片是由法国动画之父埃米尔。科尔拍摄的,1906年后期,法国人艾米尔。柯尔(Emile Cohl)运用摄影上的停格技术,开始拍摄第一部动画系列影片“幻影集”(phantasmagorie),“幻影集”里一系列的变化影像,散发出特有的魅力,虽然其技巧过于简单粗糙,特别是和稍后的温瑟麦凯(Winsor Mccay)比较,但依旧迷人。
柯尔早年曾经师事政治漫画家安德烈基尔(Andre Gill),受其自由色彩影响以及基尔交往的绘画界朋友启迪,而发展出学院、反理性、反中产的“不连贯”美学特质。科尔后来进入法国高蒙( Gaumont)片厂工作,在编剧之余,制作出一张手绘的“幻影集”。1912年,科尔受邀前往美国加入“伊克莱”(Elair)公司,展开另一阶段的动画创作。在公司安排下,他将当时知名的通俗漫画家麦克马努思(George McManus)的漫画画成动画。在1908到1921年,柯尔共完成250部左右的动画短片。他的动画不重故事和情节,而倾向用视觉语言来开发动画的可能性,如图像和图像之间的“变形”和转场效果。他所秉持的创作理念,将动画导向自由发展的图像和个人创作的路线。此外,他也是第一个利用遮幕摄影(matte photography)结合动画和真人动作的先驱者,因而被奉为动画卡通之父。
5. 求罗志祥的个人资料
罗志祥
中文名:罗志祥
外文名:Show Lo
别名:小猪
国籍:中国
民族:阿美族
出生地:台湾基隆市
出生日期:1979-7-30(农历:闰六月初七)
职业:歌手,演员,主持人
毕业院校:培德高中
代表作品:爱转角、灰色空间、狐狸精、精舞门、撑腰、篮球火、海派甜心
主要成就:MTV亚洲大奖最受欢迎男歌手
主要成就:CCTV-MTV音乐盛典最受欢迎男歌手 台湾金曲奖最受欢迎男歌手 新加坡E乐最具人气男歌手 三次入围金钟奖最佳男主角 全球流行音乐金榜最佳全能艺人 网络娱乐沸点全能艺人
血型:A型
生肖:羊
身高:180cm
体重:66kg
星座:狮子座
罗志祥音乐专辑 影视剧作品
音乐专辑▪有我在▪dante▪生命之舞▪独一无二▪潮男正传▪残酷舞台▪舞所不在▪催眠show▪达人show▪Show Time▪SPESHOW▪舞者为王Remix混音
极选电影作品▪四眼天鸡( 2005)▪神探两个半( 2003)▪苹果咬一口( 2001)电视剧作品▪舞者旋风( 2010)▪酷游记( 2010)▪海派甜心( 2009)▪篮球火( 2008)▪转角遇到爱( 2007)▪嗨!上班女郎( 2006)▪斗鱼2( 2005)▪麻辣鲜师( 2003)▪少年梁祝( 2000)▪女生向前走( 2000)
绰号:小猪、罗主任、国王、罗祥、罗姓少年、蛋仔(DANCER时期)、达浪(海派甜心里叫)、罗诗人(萧亚轩叫)、少爷(小霜叫)罗娘娘
自创角色:惊惊(台语)、惊啥妹、罗球评、MR.PIG、基隆祥、罗小祥、罗主任、Dancingking哥、拳王、铁口直断罗老师、百分百赌神、罗神医、罗娘娘、罗志强
语言:国语、闽南语,部分日语、英语、泰语
罗志祥(13张) 《独一无二》造型
唱片公司:金牌大风gold-typhoon(台湾)波丽佳音PonyCanyon(日本)
经纪公司:百娱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大陆)[1]
三岁天才小鼓手
土法炼钢自炼自修的神奇音乐路
诞生在一个康乐队家庭的罗志祥--原本是个生意很差的康乐队。只靠爸爸的简单乐器和妈妈的歌喉,其实也没什么特色。
那年罗志祥才两岁,每天在康乐队看着叔叔打鼓的他。在家里倒放了两个饼干桶,那就是他的鼓,也没有人注意。直到有天妈妈在家练歌,发现竟然背后传来敲击声,而且准确的敲在歌的节奏上,“三岁的天才小鼓手”--罗志祥就这么被发现啦!从此成了罗家康乐队最招牌的表演节目,成了非常响亮的康乐队。
几个月后罗爸爸想帮康乐队添购一套新鼓,在乐器行林立的商场,3岁还不满100公分的罗志祥,就这么爬上鼓椅,现场试敲了起来,这样的奇景惊动了一群围观的路人。路人里最特别的一个,赶紧递出名片跟罗爸爸认识的美国人,“我跟你签约,这个孩子让我带到美国去训练。保证将来会成为名扬国际的鼓王!”
因为是独子,因为才三岁,罗家最后因为舍不得而没有答应。
罗志祥也许因为这样错失了一个天大的好机会。虽然失去了成为鼓王的机会,但却成就了现在的亚洲舞王。
但他土法炼钢、自炼自修的神奇音乐路,却这样开始了……从来没受过任何正规的音乐训练,跟大多数从小就让父母栽培学正规音乐训练的歌手,罗志祥很不一样。
也许那还是一种血统,一种遗传的特色,非常神奇的,一些原本很复杂的乐理和学说,也许在专人指导下,真的可以省去很多学习的时间。
没有老师教导,除了天分,还要不怕辛苦,更重要的是,要玩得开心。主持节目的罗志祥,对于跟朋友交朋友这件事,也没有因为工作繁重而停止。
那是一个录影的空挡,乐团keyboard老师正好走开,他开始弹老师的keyboard……,“你有学过keyboard喔!”突然回来的keyboard老师在背后对罗志祥说。“没有啊,都是每次录影看你在练习的时候学的啊。”罗志祥的回答让乐团的老师当场就傻了眼。
后来每次只要录影休息,罗志祥都会让乐团老师惊讶一下,“这我又没教过你,你怎么会?!”变成老师经常说的话。
那也许也是一种风格,一种路线,比起那些受过很多专业训练的创作型歌手来说。罗志祥的音乐路线有一种DIY自创的神奇。
边工作边写两首歌:《红线》《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没有办法出唱片的三年,罗志祥并没有因此停滞。“我真的很喜欢唱歌,”罗志祥说。不能发片的日子,他开始写歌,而且他相信有一天他可以把它们唱出来。习惯用手机录旋律,灵感稍纵即逝.当音乐突然从脑袋里跑出来的时候,就哼着赶紧录下来。
《红线》是在香港拍电影的时候写的。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则是随节目在泰国拍外景的时候,在大太阳底下,汗水濡湿了手机屏幕,赶紧哼著录下来的。
他最高兴的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除了得到新时代才女徐若瑄的词,还被柴姐选做他和蔡依林主演的《HI,上班女郎》片尾曲。那真是很大的鼓励和肯定。这两首创作曲,后来也在艾回唱片六百多首侯选歌的严密筛选下,成为《SHOWTIME》里面的歌。
他说已经很开心了,虽然不是主打歌。而且还要继续写,不只是真的唱出来,而且还要写出大家公认的主打歌。
一座金曲奖四个对音乐狂热的年轻人忘记压力100天聊出的好音乐
“艾回唱片的左先生知道我的压力很大。”已经三年没进录音室的罗志祥,坦言自己给自己的标准和压力非常高,“所以左先生只要求我一件事:就是不要有压力。”
三个担纲制作的制作人,阿弟仔、毕国勇和郭连良跟罗志祥最大的共通点,除了都很年轻(那是属于年轻人的音乐),更大的相同点,就是他们都是可以一聊音乐就忘记吃饭忘记睡觉的疯子!
在罗志祥对自己的高标准下、在阿弟仔那座闪耀的金曲奖光芒下,四个年轻人怎么能轻松得起来?
“所以每次当我们觉得工作得很拼的时候,我们就会停下来聊一会。”罗志祥想起那段打拼岁月,眼里都会闪烁光彩。
在那长达100天,跟梦想极限拉扯的时光中,他们一起交出了《SHOWTIME》的专辑母带!掺杂着四个年轻音乐人的汗水和回忆,四个人回想起来,又苦又笑的日子……
罗氏传奇
01.史上第一位登上台北小巨蛋的男艺人。
02.史上第一位MV邀请最多大牌明星(本土明星)出演的艺人。(《撑腰》MV)
03.史上第一位华人包场纽约歌剧院拍MV的艺人。(耗资800万新台币,《爱的主场秀》MV)
04.史上第一位开“3D裸视”演唱会的艺人。(美国团队耗资3000万所打造的12公尺*9公尺的3DLED屏幕,“2010曼哈顿舞法舞天3DWORLDLIVETOUR”演唱会。)
05.华人史上第一位拍3DMV的艺人。(《舞法舞天》MV)
06.又缔造出这个销售榜有史以来榜单上冠军蝉联数的最高纪录,罗志祥的《罗生门》蝉联记录平了在2003年由蔡依林《看我72变》的冠军蝉联数,成为了从前甚至是以后台湾销售榜上都难以破灭的蝉联神话。
07.至今为止第一位与歌迷“结婚”,举行“世纪婚礼”的艺人。
08.台湾小巨蛋第一位24小时开三场演唱会的歌手
09.首位华裔明星代言美国品牌ManhattanPortage
10.《罗生门》专辑达5白金销量,台湾IFPI台北办事处执行长李瑞斌颁发“5白金”证书。(上一次举行白金认证,是1999年刘德华发行的《笨小孩》专辑,相隔了11年10个月。)
11.《罗生门》勇夺2010台湾销售总冠军,总销量达15.4万张
12.2010年度五大金榜销售排行,罗志祥以《罗生门》专辑拿下冠军。
13.史上第一位号召七千人同时跳撑腰舞的人,并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14.独一无二专辑首周即空降G-MUSIC和五大唱片华语榜销量冠军,并分别创下74.6%和78.8%的绝无仅有的史上最高首周销售比例,短短两周时间内就在台湾地区卖出103628张,全亚洲销售突破40万张。
15.史上第一位在机场办庆功宴的艺人。
16.第一位在停车场为歌迷签唱的艺人。
17.台湾第一个在半年内举办5场大型售票演唱会的艺人。
18.“舞法舞天”一万零一夜新加坡演唱会破场馆有史以来人数最多的记录。
stage logo19。华语男歌手唯一横扫北、中、南3地,连开5场万人售票演唱会的纪录保持人!
20.一场签名时间超过12小时,签名张数破记录破24000张!。
21.《独一无二》专辑,在台湾截至4月已热卖145658张,确定成为2011上半年度销售冠军!
22.“舞法舞天系列演唱会”将创下共35场、50万观赏人次、以及超过10亿台币营收的记录!
23.“舞法舞天3DWORLDLIVETOUR”不仅成功征服亚洲、美洲和大洋洲等3大洲,今年更进化为“舞法舞天之一万零一夜ENCOREWORLDLIVETOUR”继续缔造新记录!
爱好:篮球、游泳、睡觉、看电视、上网、打电动
特别专长:爵士鼓、跳舞、钢琴、唱歌、编舞、即兴作曲、表演、主持、模仿、吉他
收集物品:香水、银饰、帽子、手机、Nike鞋、牛仔裤、手表、公仔、墨镜、戒指
圈中好友:蔡依林、小鬼(黄鸿升)、潘玮柏、萧敬腾、曹格、黑人(陈建州)、林俊杰、杨丞琳、萧亚轩、王心凌、张韶涵、蝴蝶姐姐、徐熙媛、徐熙娣、范玮琪、欧弟、五月天、古天乐、韩庚、吴克群、吴建豪、黄立行、王力宏、周杰伦、张栋梁、彭于晏、飞轮海、棒棒堂、黑girl、郑元畅、林依晨、曾恺玹、孙燕姿、张惠妹、张芸京、BY2、唐禹哲、黄靖伦、胡彦斌等
罗主任箴言:舞蹈人人都会跳,真理不见得人人都明了;机会靠左手,努力靠右手,成功靠双手
个性:他是一个既外向,又内向的人。在节目上的他会很搞笑,很夸张,很幽默,很会耍宝。私底下的他,会给人一种很安静很成熟的感觉.
座右铭:坚持比努力更可怕
口头禅:是不是、...的意思是?、有没有、对不对、惨了!OK的.(着急或者激动的时候,哈哈)、好了、....相当的..(讲述自己心情时常说)、谁受得了、屁啦(娱乐百分百里开玩笑时经常说)、飘走~呱呱
喜欢的事:跳舞、买衣服、逛街、打牌、唱歌
讨厌的事:无故被责骂、被误会、见到对父母不尊重的行为
喜欢的食物:红豆冰、红豆汤、卤肉饭、菠萝包、夜市小吃
讨厌的食物:青菜、酸味的
喜欢的水果:西瓜、木瓜
喜欢的花草:玫瑰
喜欢的颜色:红色、黑色、白色、蓝色
喜欢的动物:狗、猫、猪、熊
害怕的动物:蛇、虫子、面包虫、蜘蛛
喜欢的运动:打篮球、跳舞、游泳
喜欢的季节:冬
喜欢的音乐类型:HIP-HOP、黑人音乐、抒情歌
喜欢的女生类型:孝顺、乖巧、有爱心、不啰嗦、不做作、肉肉的、脚趾头漂亮的、可以接受他工作的
不喜欢的女生类型:做作、虚伪、骨感
喜欢的男艺人:迈克尔·杰克逊、刘德华、郭富城、林志颖、木村拓哉
喜欢的女艺人:安室奈美惠
喜欢的电影类型:爆笑、爱情、恐怖、诡异
欣赏的电影:周星驰一系列电影、初恋情人、摩登大圣
喜欢的男演员:金·凯瑞、周星驰
自创品牌STAGE
STAGE(帝猿有限公司)“STAGEHYALINEOFWORLD”
2005年台北《送爱到南亚》赈灾义演
2005-01-14娱乐百分百南亚赈灾募捐活动
罗志祥圣诞献爱心
罗志祥内地宣传献爱心与小朋友轧琴同欢
罗志祥上海献爱心
罗志祥爱心捐助儿童之家
小猪红十字会公益广告 罗志祥参加公益活动2005-11-4为世界儿童日献爱心罗志祥出任爱心大使
2006-12-22罗志祥献爱心与育幼院院童提前过圣诞节
2007-10-31“小猪”罗志祥出钱为老家铺路
2007-11-21罗志祥担任"麦当劳世界儿童日"爱心大使
2008-01-15罗志祥上海旋舞募捐创闪电新纪录
2008-01-13此次罗志祥上海舞所不在专辑签售活动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帮助一所民工子弟学校募集善款,建造爱心图书馆
2008-5-12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地震发生后正在泰国工作的小猪,特别到四面佛拜拜,为灾民祈福。不过搭机返台的飞机上,看到报纸刊登一张张怵目惊心的地震灾后照片,他愣了1小时,动也不动看着照片。他表示,照片上倒塌的房屋,被压在砖瓦下无助的眼神,令他深感难过,同时想着还能为四川灾民做什么。
小猪回台后,先与同公司的蔡依林与杨丞琳合捐100万人民币,后自创的街头潮牌“Stage”及旗下员工再捐200万台币赈灾。小猪除了以品牌的名义捐款,也号召其他的潮牌加入捐款活动,希望集合更多力量。“Stage”也赶制了上千件小尺码的T恤送往四川给受灾小朋友
2008-06-27热心公益的罗志祥,分文不取,替爱点字书教基金会拍公益广告。
2008-09-09罗志祥狗狗节作公益带领艺人献爱心
2008-10-14罗志祥出席爱盲基金会之公益活动,为盲胞贡献自己的一分心力,不仅呼吁大众多多关心盲胞,同时也为爱盲基金会募款。
2008-10-30以爱心大使的身分出席公益活动
2008-12-10-罗志祥与台版《一公升眼泪》的女主角年仅17岁的女粉丝宇婕约会,女粉丝宇婕15岁时被诊断出罹患小脑萎缩症,为了替歌迷圆梦进行1日约会,从101观景台、内湖采草莓到美丽华搭摩天轮,小猪笑说“真是完整又健康的约会”。
2009-01-04罗志祥于台北西门町签唱会上捐出81158台币给北县家扶中心
2009-06-07罗志祥参与新加坡“公益献爱心慈善活动”在现场捐出一万美金做公益
2009-06-25罗志祥赞助八斗橄榄球队出国比赛
2009-08-14罗志祥参加《把爱传出去--88赈灾募款晚会》(撑腰)
参加《想要有个家,八八水灾募款活动》
2010-06-21罗志祥参加贫困家庭募集教育基金,自编“椅子舞”,号召有爱心的朋友一起加入捐款行列,呼吁大家“上学是舞台,上学是未来”。
2010年8月7日,罗志祥“舞法舞天”演唱会上海站完美落幕。然而就在演唱会结束後的22点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灾後第二天,罗志祥将演唱会盈利的百分之四十,悉数捐给了慈善机构。。
2011年3月,呼吁捐款给红十字会,帮助云南日本等受灾区。随后捐款红十字会。
2011年3月19日,罗志祥“一万零一夜”演唱会成功举办,并将唱筹全数捐给红十字会,帮助受灾人民。
2011年6月3日,为福利院免费拍摄宣传广告
广告代言
2011年
2011年飘柔
2011年百事可乐
2011年SoMi冰淇淋
2011年康师傅香辣牛肉面
2011年乐事
2011年全家超面包
2011年巧乐兹(with张韶涵)
201年1德克士
2011年与狼共舞
2010年
2010年全家魔幻迪士尼 “与狼共舞”宣传照(15张)
2010年飘柔
2010年与狼共舞
2010年百事可乐(与古天乐,蔡依林,黄晓明)
2010年屈臣氏
2010年TVBS关怀台湾文教基金会【上学是舞台,上学是未来】
2010年曼哈顿
2010年七色花(with萧亚轩)
2010年全家超面包
2010年巧乐滋雪糕(with张韶涵)
2010年乐事洋芋片(台湾) 罗志祥 代言屈臣氏(19张)
2010年BigTrain牛仔裤系列广告
2010年美克
2010年MORRISK手表
2010年康师傅香辣牛肉面
2009年
2009年爱盲活动代言人
2009年《热力排球》网游
2009年飘柔新婚篇
2009年森马服饰广告青春潮我看
2009年百事可乐夏季群星广告
2009年麦当劳麦乐鸡广告
2009年乐事MAX波乐洋芋片
2009年百事可乐开年广告
2009年麦当劳开年广告
2009年BigTrain牛仔裤系列广告
2009年屈臣氏最贴心的好朋友
2009年康师傅香辣牛肉面代言人
2009年台北FUNHOUSE房地产代言人
2009年MORRISK手表代言
2008年
2008年音乐之声“我要上学”活动主题歌曲《用爱点亮希望》
2008年麦当劳广告
2008年麦当劳慈善活动代言人
2008年华达Q凉糖
2008年森马
2008年GQ杂志封面10月人物
2008年屈臣氏卫生棉
2008年台湾啤酒
2008年街舞大赛
2008年乐事洋芋片代言人
2008年飘柔(后续)
2008年三洋SYM摩托车
2008年百事可乐(08年4月1日正式签约加入百事巨星)
2008年BigTrain牛仔裤系列广告
2008年桂格养气人参鸡精
2007年
2007年乐事广告惊喜篇
2007年《歌舞青春2》中文活动代言人并担任演唱中文活动主题曲《必杀技BetOnIt》
2007年和twins和拍捐血广告(公益)
2007年台湾清茶馆饮料
2007年BigTrain牛仔裤系列广告
2007年台湾沙士饮品
2007年BenQ限量版手机
2007年百事旗下品牌新益代(Soy)
2007年飘柔洗发水广告(08年仍播出)
2006年
2006年宝岛眼镜
2006年屈成氏蕾妮雅
2006年子宫颈癌预防大使(公益)
2005年
2005年格亿奴(内地代言人)
2005年高尔夫线上运动游戏“PangYa魔法飞球”
2005年麦当劳慈善基金会(世界儿童日爱心大使)
2004年
2004年美克运动鞋(内地代言人)
2004年儿福中心爱心大使
2000年
2000年台南市政府2000反毒大使
2000年康是美联合劝募活动代言人
1999年
1999年农李厅鲜乳标章代言人
1999年台北市政府“天然气公车”活动代言人
1999年佐媚朵尔“酒没有”解酒液代言人
1997年
1997年阿奇隆雪糕平面广告
1997年罗慧夫颅颜基金会(用爱弥补公益代言人)
1997年净化海滩环保活动环保小天使
1997年法务部更新保护会(预防青少年犯罪活动法律小战士)
1997年CHACHA50机车/CHACHA90机车
1997年盖奇巧克力
1997年金双氧隐形眼镜清洁液
1997年乘机车带安全帽之交通
2011-09-11美国圣何塞2011“舞法舞天”之一万零一夜世界巡回演唱会
2011-09-10美国拉斯维加斯2011“舞法舞天”之一万零一夜世界巡回演唱会
2011-09-03/04美国新泽西州2011“舞法舞天”之一万零一夜世界巡回演唱会
2011-08-13台湾高雄现代化综合体育馆2011“舞法舞天”之一万零一夜世界巡回演唱会
2011-07-10/11/12香港红磡体育馆2011“舞法舞天”之一万零一夜世界巡回演唱会
2011-05-21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2011“舞法舞天”之一万零一夜世界巡回演唱会
2011-05-14新加波室内体育馆2011“舞法舞天”之一万零一夜世界巡回演唱会
2011-05-07澳门金光综艺馆安可场2011“舞法舞天”之一万零一夜世界巡回演唱会
2011-04-16马来西亚武吉加里尔布特拉体育馆2011“舞法舞天”之一万零一夜世界巡回演唱会
2011-04-08墨尔本墨尔本展览中心2011“舞法舞天”之一万零一夜世界巡回演唱会
2011-04-01悉尼悉尼奥运公园2011“舞法舞天”之一万零一夜世界巡回演唱会
2011-03-19台湾台中2011“舞法舞天”之一万零一夜世界巡回演唱会
罗志祥演唱会2011-03-05广州天河体育场2010“舞法舞天”全球首创裸视3DWORLDLIVETOUR演唱会
2010-11-13北京五棵松体育馆2010“舞法舞天”全球首创裸视3DWORLDLIVETOUR演唱会
2010-11-05杭州杭州黄龙体育场2010“舞法舞天”全球首创裸视3DWORLDLIVETOUR演唱会
2010-10-30澳门金光综艺馆2010“舞法舞天”全球首创裸视3DWORLDLIVETOUR演唱会
2010-08-28成都成都体育中心2010“舞法舞天”全球首创裸视3DWORLDLIVETOUR演唱会
2010-08-07上海上海虹口体育场2010“舞法舞天”全球首创裸视3DWORLDLIVETOUR演唱会
2010-06-26武汉武汉新华路体育场2010“舞法舞天”全球首创裸视3DWORLDLIVETOUR演唱会
2010-05-22新加波室内体育馆2010“舞法舞天”全球首创裸视3DWORLDLIVETOUR演唱会
2010-05-15/16(16号2场)台北小巨蛋2010“舞法舞天”全球首创裸视3DWORLDLIVETOUR演唱会
2010-04-30/5-02香港红磡2010“舞法舞天”全球首创裸视3DWORLDLIVETOUR演唱会
2010-04-24日本涩谷Showonstage“一支独秀”演唱会
2009-11-26美国Showonstage“一支独秀”演唱会
2009-05-02澳门Showonstage“一支独秀”演唱会
2009-02-14台湾淡水渔人码头“幸福不灭”庆功演唱会
2008-12-27广州天河体育场Showonstage“一支独秀”演唱会
2008-02-23/24香港西九龙中心地Showonstage“一支独秀”演唱会
2007-12-29台南舞所不在庆功演唱会
2007-12-18无锡体育馆Showonstage“一支独秀”演唱会
2007-12-01新加坡Showonstage“一支独秀”演唱会
2007-11-17/18台北小巨蛋Showonstage“一支独秀”演唱会《残酷舞台》
2007-06-30南京奥体中心Showonstage“一支独秀”演唱会
2007-06-09上海Showonstage“一支独秀”演唱会
2007-01-06台湾SPESHOW庆功演唱会
2005-11-18台湾麦当劳慈善演唱会‘爱的力量’(台湾小巨蛋第一人)
主持节目
《娱乐百分百》
单飞前唱片
1996年成立四大天王发行首张专辑【恰恰舞池】
1997年四大天王第二张专辑【嘿哪喔啊嘉年华】
1997年四大天王第三张专辑【我喜欢】
1998年四大天王第四张专辑【甜蜜蜜】
1999年罗密欧发行首张专辑【猫叫春】
2000年罗密欧第二张专辑【动起来】
MV作品
个人书籍
《罗辑课》
罗志祥变身补教名师:罗老师。打破逻辑! 史上最有趣的24堂人生智慧课,首度公开,惊世传家宝——罗氏街头教学法。罗妈妈独家研发,用24个街头智慧,轻松破解人生事业、爱情、亲情、友情四大疑难杂症。
《Show on stage罗志祥进化三部曲》
罗志祥 剧照(7张)07年是艺能界的超级人气王罗志祥(小猪)丰收的一年,尤其造成轰动的“Show on stage演唱会”,更为小猪的演艺事业立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本书首度公开过去、现在、未来,超级人气王罗志祥(小猪)的图文作品,超过150张的独家珍贵影像。以360度超广角展现了罗志祥台
前幕后故事,忠实纪录了演唱会的光影。幕后有更多小猪的故事,有感动、有欢笑,让你知道stage之下,小猪的努力,对于人、对于事的看法,分享小猪的温暖故事,是粉丝不能错过,最贴近巨星成长轨迹的一本写真书。
《我爱大明星 惊叹号》
当双王双后聚在一起的时候,开始一定是鸦雀无声,每次是这样的,因为四个大明星都竖起耳朵在听“我爱大明星”又要出什么惊悚的话题……直到第一个惊叹声又喊出来!依林公主使劲瞪了一眼小猪国王,因为他每次都很喜欢讲她;还没有发现丞琳很喜欢陷害Stanley黄立行吧!其实Stanley才是狠角色,他每次的答案都会让公主和丞琳惊讶得睁大眼睛……
《罗志祥猪式会社》
首次揭露罗志祥出道以来奋斗历程和星途内幕,其中还大量曝光了他与娱乐圈众多好友的秘闻趣事。
继2004以《达人SHOW》专辑,在各地华语市场成功开出红盘的罗志祥,在2005年推出一年一度的音乐力作《催眠SHOW》之季,他的图文写真集《罗志祥猪式会社》的简体中文版,也在内地隆重上市。
6. 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有什么不同的风俗习惯
1.彝族——春节期间集会跳“阿细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饭都由男子承担,让妇女休息,以而对她们劳累一年的慰问。
2.苗族——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3.白族——白族人民从除夕开始互拜、赠送礼品。除夕岁守夜。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劳。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美。大家或结伴游览名胜古迹,或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
4.壮族——年三十晚上,家家的火塘上要燃起大火,终夜不熄,叫做“迎新火”。民间习惯包粽子过春节。节日期间还要组织丰富多采的民族文体活动庆祝,唱“采茶”、舞狮龙、跳打扁担舞、闹锣、打陀螺、赛球、演地方戏等。
5.京族——初一要拿上香烛到井边烧拜,叫“买新水”,藏族妇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从河里背回“吉祥水”。认为初一的新水可以带来福音和好运,能保一年的吉利。东乡族——喜欢在春节期间打土仗,以示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热爱之情。
6.羌族——每家每户要做各种油炸面粉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过年要喝咂酒,大家围坛而坐,由最长者唱《开坛词》,然后用约二尺多长的麦管从左至右,依次咂饮。
7.鄂温克族——正月初一,互相拜年,特别是对自己的长辈和亲戚必须在初一那天去磕头拜年。在年初一晚上,男女老幼集合在一个较大的房子里尽情地快乐,一般都由老年人召集这个娱乐晚会,由妇女们先开始跳或唱,接着不分男女大家都跳起舞来。
8.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多聚居于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他们在服饰妆扮、生活起居、文体活动等方面都独具特色。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节假日和喜庆日,朝鲜族群众就会载歌载舞,欢腾雀跃。不论男女老少,不仅都能唱会跳,而且还都十分酷爱传统体育活动。
拓展资料:
英国:英国人在除夕这一天,家里必须瓶中有酒,橱中有肉。他们认为,如果没有余下的酒肉,来年便会贫穷。除此之外,英国还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风俗,人们都争取第一个去打水,认为第一个打水人为幸福之人,打来的水是吉祥之水。
法国:法国人认为元旦这天的天气预示着新一年的年景:刮东风,水果的丰收年;刮西风,捕鱼和挤奶的丰收年;刮南风,风调雨顺的一年;刮北风,则是欠收年。
西班牙:元旦这天,西班牙家长特别“仁慈”,他们会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认为孩子们骂人、打架和哭啼都是不祥之兆。同时,大多数西班牙人身上会携一枚金币或铜币以求吉祥。
比利时:比利时人在元旦清晨要做的头一件事就是给牲畜拜年,走到牛羊以及宠物猫狗身边,郑重其事地向它们问候:新年快乐!
德国:德国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临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钟声一响,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此外,他们还会在钱夹里放几片鱼鳞,因为鱼鳞是新年吉祥物,预示着财源滚滚。
瑞士:瑞士人认为雪是吉祥的,新年时从屋外取些白雪,化成水,洒在地上压尘,然后进行清扫
意大利:意大利人在除夕的夜晚要把家里不需要的物品扔到院子里或干脆扔到野外去,据说这样会在新的一年里给家里带来幸福。此外,人们总是给孩子们讲关于女妖的童话故事,说这个女妖偷偷地从烟囱钻进屋里,给孩子们送来了一些礼物,放在他们的鞋子里。
瑞典:元旦早上,由家中最年轻的妇女,穿上素白衣裙,腰系红丝带,头戴点燃小蜡烛的皇冠,负责分发食物。街道上许多人沿街叫卖用草扎成的小鹿,小鹿里面装了鞭炮和烟花。瑞典人多喜欢买这种小鹿来燃放。
芬兰:姑娘们总是在除夕夜晚把鞋子向上抛出去,如果鞋子落下时鞋尖朝门,就预示着新的一年中要出嫁结婚。
土耳其:土耳其人在除夕晚上,男女老少都要痛痛快快的沐浴,然后穿上新衣裳。在土耳其的一些地方,有除夕借宿的习惯,人们在除夕吃过午饭,把家里整理妥当,便携儿带女前往预先约好的亲友家去借宿。
参考资料:网络:风俗习惯
7. 什么是卡通形象
卡通,是英语“cartoon”的汉语音译。对于这个词的词源,有两种不同说法:其一是说它来自法语中的“carton”;其二是说它源自意大利语中的“cartone”。 中国第一卡通潮牌“兔公爵”DUKE RABBIT从卡通的词源上,我们就能够确切地获知,卡通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最早起源于欧洲。而在近代欧洲,有两个促使卡通出现的重要历史条件:首先,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壮大了市民阶层的力量,导致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其次,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自由开放的艺术理念开始为社会所接受。这两个条件的相互作用,使得传统绘画走下了中世纪的神坛,日益接近平民的审美趋向,给以简御繁的卡通画提供了产生的社会基础。同时,作为市民阶层表达自身要求的手段,卡通画也被赋予了更为广泛的政治内涵。 在十七世纪的荷兰,画家的笔下首次出现了含卡通夸张意味的素描图轴。而以法国人奥诺雷·杜米埃(1808-1879)为代表的讽刺漫画家,更是将政治卡通发展到了艺术的高度。时至今日,政治卡通依然是西方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卡通艺术的发展史上,英国扮演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众所周知,英国是最早建立现代议会民主政治的国家,同时也是最早进入产业革命的国家之一。民主政治的确立,保证了人民言论和出版的自由,为卡通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产业革命的兴起,引发了报刊出版业的繁荣,为卡通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 早在17世纪末,英国的报刊上就已经出现了许多类似卡通的幽默插图,但是由于缺乏专职画家和固定的艺术风格,因此还算不上真正的卡通画。随着报刊出版业的繁荣,到了18世纪初,出现了专职卡通画家,英国卡通的风格也逐渐定型。与同时期欧洲大陆的幽默讽刺画相比,英国的卡通画较多的取材于社会风情,以幽默含蓄见长。 这一时期,比较有影响的卡通画家包括威廉姆·霍格斯(1697-1764)、詹姆斯·吉尔雷(1757-1816)和托马斯·罗兰森(1756-1827)。这其中,霍格斯的代表作有《浪子回头》和《哈洛特漫游记》等,罗兰森则主要是创作了《辛塔克斯大夫一生的旅行》。值得一提的是,霍格斯等人的作品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单幅画,而是发展成为了彼此关联的系列画,具备了连环画的雏形。 1841年,著名的《笨拙》(Punch)画报在伦敦创刊。这本著名的谐趣性期刊,在卡通发展史上占据着显著的地位。事实上,正是这个刊物的供稿人、著名画家约翰·里奇和编辑马克·吕蒙首次将幽默讽刺画正式命名为“卡通”。同时,这本刊物也是传统的卡通画向连环画过渡的重要桥梁。在早期的《笨拙》画报上,就已经连载了许多与连环画的概念相近的作品。而约翰·里奇绘制的《布瑞克先生历险记》,更是具备了众多连环画的构成要素。 二十世纪初,彩色印刷术的出现引发了出版业的一场革命。相应的,彩色漫画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1901年,著名出版商哈姆士·沃思,在并购了几家杂志的基础上,成立了联合出版公司(简称“AP”),先后出版了《小精灵》、《水泡》、《微笑》、《彩虹》、《老虎提姆》周刊和《丛林狂欢》等漫画刊物。另一位出版商亨德森,也推出了《乐趣无穷》(1906)、《漫画天地》(1909)、《精思妙语》(1910)和《火花》(1918)等杂志。其它如“特莱普斯和霍姆士”公司出版的《烟火》和皮尔逊出版的《大汇刊》等,都不同程度的介入了彩色漫画的出版与发行。这一时期,英国漫画期刊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刊物的读者定位由成年人逐渐转向儿童和青少年。而AP公司是这个趋势最大的受益者,他们成功的推出了“老虎提姆”的卡通形象,使其一跃成为孩子们钟爱的卡通明星。它的姊妹作《熊娃娃》也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另外,《老虎提姆》的作者之一福克斯·韦尔还创作了《小虎吉莉》和《河马小姐》等少女漫画作品。 与政治卡通和漫画相比,动画片的发展历程似乎更富有传奇色彩。如前所述,动画艺术是现代影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动画和电影的“史前阶段”,两者却是合而为一的。直到摄影术发明之后,电影和动画才开始分道扬镳。 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最先向公众展示了他们的“电影机”,并放映了《火车进站》、《海水苑》等影片。现代电影就此诞生。而第一部动画电影却是在十年后才得以问世。其中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动画片高昂的制作成本。时至今日,动画片依然是需要高投入的文化产品。 1906年,在爱迪生实验室工作的布雷克顿(J. Stuart Blackton)制作了《滑稽脸的幽默相》(The Humorous phases of Funny Faces),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动画影片。此后,来自法国的埃米尔·科尔(Emile Cohl)进一步发展了动画片的拍摄技巧,并且先后制作了250余部动画短片。同时,他也是第一个利用遮幕摄影的方法,将动画和真人表现结合起来的先驱者。正是因为科尔对于动画片发展的杰出贡献,他也被奉为当代动画片之父。 另一位对早期动画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是美国人温瑟·麦凯。他出生在美国的密西根州,早年曾经靠给马戏团、通俗剧团画海报为生,后来成为了报社记者和漫画专栏画家。1914年,麦凯推出了一部剧情动画片《恐龙葛蒂》(Gertie the Dinosaur)。这部动画片的推出,改变了此前在动画作品中的纯艺术倾向,把故事、角色和真人表演等组织成为互动式的情节,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而憨态可掬的恐龙葛蒂,更是成为了名噪一时的卡通明星。继《恐龙葛蒂》之后,麦凯又制作了《露斯坦尼亚号之沉没》。这是第一部以动画方式制作的纪录片。 温瑟·麦凯的成功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他以自己作为漫画家的修养和积累,开创了一种重视角色的塑造、故事结构和通俗趣味的新型动画创作模式。在麦凯之后,美国的动画家们开始走上了一条与他们的欧洲同行截然不同的道路。一个属于新大陆的卡通时代就要到来了。
[编辑本段]卡通帝国
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卡通艺术的发展水平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而毋庸置疑的是,这种领先是全方位的。 早在1840年,波士顿的DC约翰斯顿公司就发行了名为《克赖斯帕》的单页画报,这可能是最早出现在美国的卡通作品了。此后,随着欧洲移民的不断涌入,原本流行于欧洲的卡通艺术也开始登陆美国。 1880年,美国报业大亨普利策在他的《纽约世界》报上增设星期日特刊,并在其中增加了卡通专栏。此后不久,另一位报业巨头赫斯特也开始在自己旗下的《纽约杂志》和《美国幽默大师》等刊物上定期发表卡通作品。这意味着卡通作品在增加报刊发行量上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上述两大报系的强力介入,无疑是给还处在幼年期的美国卡通注射了一针助长剂,自此美国卡通的发展驶进了快车道。 1895年,著名漫画家奥特考特(R.F.Outcault)创作的系列漫画《黄孩子》(Yellow Kid)开始在普利策创办的《纽约世界》(New York World)上发表。但不久之后,奥特考特带着“黄孩子”一起跳槽到了赫斯特旗下的《纽约杂志》(New York Journal)。《黄孩子》系列最初的名称是“Hogan’s Alley”,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年纪在六、七岁,身着脏睡衣大脑袋,名叫“Mickey Dugan”的小孩儿。其实,这件睡衣在开始的时候是蓝色的。到了1896年,由于一项新技术的应用使人们能够轻易的将纸染成黄色,Dugan也就此换上了黄衣。后来,奥特考特又在漫画里加上故事主人公的对白,使大家更容易理解故事主题。这也使得《黄孩子》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连环画。由于“黄孩子”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精明的商人们便以这个形象为基础,开发了大量有关“黄孩子”的周边产品,其中包括玩具、塑像、广告招贴等。尽管“黄孩子”也经历了许多的波折,但是在它首次面世后的第七年,即1902年,《黄孩子》系列终于出版了单行本。应该指出的是,《黄孩子》的成功不但促进了美国卡通漫画的发展,而且为漫画作品的商业运作提供了经典范式。 在整个二十世纪初, 卡通漫画始终在寻找与美国文化的交汇点。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和令人难忘的卡通形象。不过,直到三十年代初,美国卡通漫画的黄金时代才真的来临。 对于“黄金时代”,有这样一个精辟的描述:美国漫画的黄金时代就是超级英雄在廉价画报上横行的时代。众所周知的,诸如超人(SUPER MAN)、蝙蝠侠(BATMAN)、闪电侠(FLASH)、潜水侠(AQUA MAN)等众多的超级英雄形象都产生在这个时期。这些超级英雄的共同特点就是拥有健美运动员般的身材,常人无法具备的超能力,不断打倒邪恶又强悍的敌人,拯救世界。而其中最具代表性和持续影响力的,恐怕就要算是超人和蝙蝠侠了。 《超人》的主角是一个来自氪星球、具有超能力的外星人克拉克。在他还是一个婴儿的时候,便乘坐太空船从氪星来到地球,并被善良的肯特夫妇收养。长大后,他开始发现自己拥有地球人不具备的超能力。为了掩饰身份,克拉克从偏僻的小镇来到了大都市,并在《星球日报》担任编辑,从而结识了年轻貌美的女记者露易斯。从此以后,每当城市的安全和秩序受到恶势力的威胁时,总会有一个披着斗篷、身着紧身衣的飞天英雄及时显身,拯救那些陷入危机中的人们。不过,大多数情况下,超人的主要任务都是英雄救美。 《超人》系列最先在《动作漫画》(ACTION COMICS)第一期上发表,并迅速风靡全美。1939年1月16日,《超人》开始在报纸上连载。到1941年,已经有超过三百种报纸每日连载《超人》漫画。而以“超人”为主题的动画片、电影和电视剧,更是在此后的半个世纪中层出不穷。毫不夸张地说,“超人”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志。 几乎是在超人取得成功的同时,“黄金时代”的另一位超级英雄蝙蝠侠也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当中。 蝙蝠侠原名叫做昆布西,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富豪家庭。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被歹徒所杀,因而变成孤儿,由管家抚养长大。长大后,他发誓为铲除罪恶而战。于是,他便成为了身着蝙蝠装的蒙面豪侠。除暴安良,制裁法律的漏网者成了他最重要的使命。 蝙蝠侠的故事最早出现在《侦探漫画》(DETECTIVE COMICS)的第二十七期上。与超人相比,蝙蝠侠是一个没有超能力的普通人,这也正是他的魅力所在。而蝙蝠侠用于对抗邪恶的主要工具是各式各样的科技发明,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那辆万能蝙蝠车。 在黄金时代的众多超级英雄中,神奇女侠(WONDER WOMAN)可以说是一个“另类”。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打破了此前男性对于超级英雄形象的垄断,更为重要的是,她的出现彻底重构卡通世界中两性秩序,使得女性角色不再只是男英雄们的附庸,而真正成为主宰故事的主角。因此,当“神奇女侠”系列于1941年底在《全明星漫画》(ALL STAR COMICS)上推出后不久,便受到了众多女性读者的热烈欢迎。 漫画英雄的出现绝非偶然。事实上,它是漫画艺术与美国文化碰撞的必然结果。美国文化的核心就是所谓的“个人主义”。这是一种以崇尚个人奋斗和强调优先保护个人利益为要旨的文化。出于这种文化背景,特别是在三十年代的大萧条和二次大战给美国社会带来剧烈冲击的情况下,人们欣赏和渴望“救世主”式的超级英雄,将他们看作是希望和力量的象征。因为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这样的人物,于是人们便转而在杜撰的世界中寻求精神寄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社会经济不但没有被战争拖垮,反而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和壮大。由于战争而激发出来的爱国主义成为了当时美国文化的主流。于是乎,漫画中的超级英雄们也纷纷投入了保卫国家、反对纳粹的战斗中。“黄金时代”也迈向了巅峰。 随着卡通漫画在美国社会中的影响力日趋增强,美国漫画的发展也逐步走向了多元化,出现了教育漫画、科学漫画、西部漫画等新题材。与此同时,一味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炒作,使得美国漫画中的暴力、色情等不良因素激增,有的漫画出版物甚至赫然标明“儿童不宜”。由此,漫画业成为公众和舆论抨击的焦点,并最终导致了“黄金时代”的没落。 1945年春,弗雷德里克·魏斯曼博士的《引诱无辜》一书出版。魏斯曼博士是一位在当时的社会上相当有影响的知识分子,同时也是政界的知名人士。他始终坚信“充斥着暴力和阴暗内容的漫画,是助长青少年犯罪和社会混乱的根源”。虽然事后的调查表明,魏斯曼博士的绝大部分论断都是缺乏事实根据的,但这本书的出版恰恰迎合了当时主流舆论对漫画业的广泛批评,因此立即得到了各界的支持和肯定。一时间,漫画成为了超级禁书,人们时常用谈论毒品的口吻来谈论漫画。 1954年4月,美国联邦参议院青少年犯罪调查委员会针对漫画对青少年的影响问题举行公开听证会,魏斯曼博士以证人的身份出席。他声称:漫画是玷污儿童纯真,引发少年犯罪的罪魁祸首,相对于漫画而言希特勒只是小儿科。“孩子们往往从四岁开始,就遭受到漫画的毒害。”他甚至要求马上禁止漫画的出售。 虽然,这次听证会没有能够形成一个明确的结论,但是参议院最终还是要求颁发一个检查标准,杜绝漫画中一切可能毒害青少年和败坏道德的内容。这其实就是在舆论上宣判了“黄金时代”的死刑。在参议院听证会后不久,漫画出版商们在1954年10月26日成立了“美国国内漫画杂志联合会”,并制定了“联合会内部检查标准”,还要求在此后出版的漫画封面上明确标明限制等级。 这无疑是一个对美国漫画业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由于这个多少有些矫枉过正的标准,此前畅销的恐怖、警匪类漫画几乎绝迹;西部漫画中的牛仔们也不得不大幅收敛,肉搏和枪战的场面明显减少;甚至于搞笑动物漫画里的“暴力”举动也变得畏首畏尾。许多出版社和漫画刊物因为发行量的急剧下跌而破产,大多数职业漫画家迫于生计压力也不得不转行。当然,像《美国上尉》的作者乔·西蒙这类少女漫画作家,也因为超级英雄的缺席而一度走红。不过,从整体上看,美国漫画业还是因此而元气大伤,虽然日后有所恢复,但终究还是没能重振昔日雄风。 与美国漫画业一波三折的发展历程相比,同时期的美国动画业却始终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而要回顾这段历史,就不能不提到沃尔特·迪斯尼和他的迪斯尼公司。 事实上,在沃尔特·迪斯尼之前,美国已经拥有了不少杰出的动画家,但是作为后来者的沃尔特却是真正促使美国动画业走向飞跃的人。因此,我们有足够理由认为“沃尔特·迪斯尼是动画史上的第一位大师”。 1923年,年仅22岁的沃尔特·迪斯尼告别了故乡堪萨斯,动身前往好莱坞寻求发展。那时的好莱坞是一片创业的热土,而此时的电影仍处在默片阶段,至于动画片也只不过是摆在电影开演前的助兴节目而已。在那里,他白手起家,以仅有的3200美元注册成立了“迪斯尼兄弟动画制作公司”。在沃尔特来到好莱坞的这一年,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动画作品——由真人和动画人物合演的无声动画片《爱丽丝在卡通国》。 在好莱坞的最初几年中,迪斯尼和他的公司渐渐的站稳了脚跟,但是在1927年沃尔特遭受了他事业上的第一个沉重的打击。这年,他创作的第一个广受欢迎的卡通人物“幸运兔奥斯华”被发行公司用欺骗的手段夺走,公司因此几乎陷入绝境。恼火而无奈的迪斯尼踏上了返回故乡堪萨斯的列车。然而,正是在这次返乡的旅途中,沃尔特的头脑中出现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老鼠。后来,沃尔特的夫人给这个崭新的卡通形象取了个响亮的名字“Mickey Mouse”!这就是日后享誉世界,为各个国家的儿童所喜爱的卡通明星——米老鼠。 米老鼠的出现,固然为迪斯尼公司提供了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然而,要使米奇和他的伙伴们成为人见人爱的超级明星,迪斯尼公司还必须有新颖的制作理念。而新理念的核心就是重视剧情的设计和不断创新。 在迪斯尼之前,动画片作为普通电影放映前的垫场节目,往往只看重视觉效果而不太注意故事情节的安排。迪斯尼的米老鼠系列则反其道而行之,在制作的初期就对作品的情节进行周密的安排,让短短七八分钟的小片子变得非常引人入胜,再加上制作精良的画面,迪斯尼的动画片一下子就甩掉了几乎所有的竞争对手。 除了先进的创作理念,对创新的敏感是迪斯尼的另一张王牌。20年代中后期,电影告别了默片时代,有声电影的出现引发了整个电影业的革命。沃尔特敏锐的察觉到了变革的来临,开始尝试制作有声动画片。1928年11月18日,作为电影史上的第一部音画同步的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在纽约市的殖民大戏院隆重首映,并取得成功。到了1932年,迪斯尼又推出了第一部彩色动画片《花与树》(Flowers and Tree)。除了预料之中的轰动之外,它也为迪斯尼赢得了奥斯卡动画短片奖。五年后,即1937年,迪斯尼耗费数年时间精心打造的第一部全动画卡通剧情片《白雪公主》(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上映。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动画片,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因为这部作品所取得的巨大商业成功,使得迪斯尼的制作计划开始向长片倾斜。紧接着,在1940年里,迪斯尼公司连续推出了《木偶奇遇记》和《幻想曲》两部动画长片。其中,《幻想曲》更是被视为现代动画片的经典之作,推出伊始便获得了广泛赞誉。在不断推出新作的同时,迪斯尼的卡通明星阵容也不断扩充,除了米老鼠之外,米妮(Minnie)、布鲁托(Pluto)、高菲(Goofy)和唐老鸭(Donald Duck)等新形象也陆续出现在了迪斯尼的动画片中。伴随着不断涌现的优秀作品和卡通明星,迪斯尼公司终于在40年代初确立了它在卡通帝国中的霸主地位。 对于整个美国动画业而言, 迪斯尼的成功具有巨大的示范和推动作用。由于动画市场的扩展,许多新动画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此时的好莱坞已经是全美、乃至全世界动画业的中心了。凡·伯伦制片厂(Van Beuren Studio)就是这些新动画公司中的一员,在他的旗下同样聚集了一批优秀的青年动画家。在30年代后期,这家公司推出了著名的系列动画片《汤姆猫和杰瑞老鼠》(Tom and Jerry),并获得成功。另一家有影响的动画制作机构是华纳制片公司在1934年创立的动画部,主要作品包括:《猪豆子》(Porky and Beans)、《达菲鸭》(Daffy Duck)、《邦尼兔》(Bugs Bunny)等系列动画片。与迪斯尼的米老鼠一样,它们也都是尽人皆知的卡通明星。 然而,在迪斯尼辉煌的成功里,危机也在悄然孕育着。成立之初的迪斯尼公司,以艺术和创造为信条网罗了大批一流的动画人才。但是,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迪斯尼的艺术风格也逐渐趋于固定,迎合观众和市场的需求成为了节目制作的基础和前提。更重要的是,迪斯尼的员工越来越感到,公司的繁荣并没有给他们带来预期的收入增长,不满情绪开始在迪斯尼的内部蔓延。到了四十年代初,迪斯尼公司属下的动画家们开始筹备成立工会,希望以此来与公司高层对抗,争取提高报酬。可是,高层的态度似乎要比想象中的更为强硬,由此也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口水战”。最终,许多公司的业务骨干负气出走,并合伙成立了“美国联合制片公司”(United Proctions of America,简称UPA)。 虽然经历了许多波折,但是沃尔特·迪斯尼和他的公司依然是那个时代无可辩驳的成功者。今天的迪斯尼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娱乐王国”,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上证明了沃尔特的理想和成功是超越时代的。 总而言之,在这一时期,无论是美国的漫画业还是动画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围绕着卡通产品,美国的娱乐产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商业运作体系,实现了卡通自身发展的良性循环。而“美式卡通”也正是以此为基础,才得以实现它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成为了一股不容小视的文化力量。
[编辑本段]卡通新浪潮
在二战前后,虽然欧美卡通产品依然占据着世界卡通市场的主流,但是由于经济社会和大众文化的变革,卡通艺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全方位、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无可否认的是,一股卡通业的新浪潮正在兴起,并将席卷全世界。 就在美国卡通走上商业化道路的同时,欧洲的漫画家和动画家们似乎依然在坚守着他们固有的艺术理念。但即使如此,这一时期的欧洲卡通也绝不乏经典之作。 在德国,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漫画大师埃·奥·卜劳恩。卜劳恩的原名叫做埃里西·奥塞尔,出生在德国萨克森州的一个偏僻小镇。后来由于工作变动的缘故,埃里西的父亲携全家移居到福格兰特山区的首府卜劳恩市。而埃里西之所以会用“卜劳恩”作为自己的笔名,也是出于对这座城市的怀念。在1921年到1933年期间,埃里西以画家的身份发表了大量的卡通画,还为他的挚友、作家埃里西·卡斯特纳的许多作品画过插图。然而,随着纳粹党的上台,德国的社会政治气候迅速右转。因为不满纳粹党的倒行逆施,埃里西创作了一些以纳粹党为讽刺对象的漫画作品,结果招来了纳粹头子约瑟·戈培等人的忌恨。埃里西的漫画作品一度被查禁。 后来,因为当时的《柏林画报》需要一位能够画连载漫画的画家,负责此事的著名作家、出版家和编辑库尔特·库森贝格博士便找到了埃里西·奥塞尔,希望能够由他来承担这项工作。最终,由于《柏林画报》的积极周旋,纳粹当局解除了对埃里西的禁令,但却附加了一系列苛刻的审查条件,并且绝对禁止他的作品中出现任何与政治有关的内容。 尽管如此,埃里西还是在1934年到1937年期间先后完成了200多套作品,这也就是著名的《父与子》系列漫画。在法西斯横行的岁月里,这套漫画作品宛如人性的绿洲,成为德国人民面对残酷现实生活时最好的心灵慰藉,因而赢得了许多人的喜爱。《父与子》被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其声望很快就跨出了国界。 1929年,比利时漫画家埃尔热开始创作《丁丁历险记》系列。从那时起直到1983年3月埃尔热逝世为止,《丁丁历险记》先后完成了二十余卷。1986年,作为埃尔热生前未能完成的最后一部作品《丁丁和阿尔法艺术》出版,丁丁系列就此完结。评论界普遍认为,丁丁系列的成功应该归结为作者对于将故事主线和真实背景有机结合的充分重视,因此埃尔热也被称为是“漫画新闻记者”。不管怎样,由于融合了纪实风格和幽默风趣的创作元素,丁丁系列成为了漫画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埃尔热也因此而步入了漫画大师的行列。 就在美国的动画家们尽情享受“黄金时代”的时候,欧洲的动画家们却依然执著于试验与艺术化的道路。这从两者对于同步声音技术的运用上就可见一斑。在美国,人物声音主要用来展现角色的特征和个性;而在欧洲,声音效果却被用来作为实验的“素材”。事实上,欧洲的动画家几乎将动画片中的画面和音效之间的配合发挥到了极致。这些有益的尝试与探索,极大地丰富了动画片的表现手法,对动画艺术的发展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动画片毕竟是一种需要高投入的文化产品,如果没有完整的产业链条支撑就很难作大作强。随着美国动画片的大举进入,欧洲本土的实验动画也逐渐的凋敝了下去。 也许没有人会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了欧洲动画业一次“中兴”的机会。由于大战的影响,原本连成一片的世界卡通市场被分割成了若干块,客观上刺激了各国卡通业的独立发展。同时,因为许多国家的政府都把动画片作为战争动员和宣传的重要手段,所以开始出现了以政府投资来扶植本国动画业发展的局面。 在战时的英国,新成立的“哈拉斯和巴契乐”动画公司受英国当局的委托,前后共制作了七十多部支援战争的动画宣传短片。这些短片在英国各地的影院和剧场里放映,对鼓舞英国人民的斗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类似的“战争动画”,也曾经出现在美国、日本这样的参战国家里。战后,虽然不必再将动画片作为战争动员的手段,但是它依然是一种重要的宣传媒介,因而受到政府和民间机构的广泛重视。动画片作为一种媒介被运用在公众关系、企业广告、文化教育,乃至政治竞选等方方面面。这使得欧洲的动画业找到了新的支点。 与西欧国家相比,东欧和前苏联的动画业稍显滞后,但却有着属于自己的风格和体系。亚历山大·巴斯克金、布拉姆帕格姊妹等都是前苏联动画界的杰出代表。其中,布拉姆帕格姊妹在1925年完成《中国烽火》(Chinese on Fire),更是为中国观众所熟知。虽然有的西方评论家认为俄国的动画片过于刻板,但是从总体上看,前苏联的动画家还是从本国的丰富文化遗产中发掘了大量优秀的素材,拍摄出了不少优秀的动画作品。 让我们再回到美国。在“黄金时代”末期出现的多元化的风格被新一代的美国漫画家所继承,从而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漫画作品。 1950年10月2日,美国著名漫画家查尔斯·舒尔茨(Charles Schulz)开始发表他的《花生》系列漫画(PEANUTS)。在那以后的五十年里,花生系列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先后被翻译成21种语言,在75个国家的2600余家报纸上刊登过。漫画的主角小狗“史努比”更是成为了号称拥有“全球三亿五千万忠实读者”的超级漫画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