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蒙古族女性戴的圆顶帽怎样制作
蒙古族妇女头饰,是蒙古族服饰中最华彩的部分。当你亲临那达慕大会、敖包祭祀、隆重的婚礼场合时,总能看见戴着华丽头饰的蒙古族女子。特别是每当姑娘出嫁时,新娘子那银光闪烁、珠宝垂面的头饰,总会让人眼前一亮。蒙古族无论属于哪个部落,还是生息繁衍在何地,妇女的头饰都会成为当地的亮点和人文景观。古韵犹存的头饰,融汇了民族的集体智慧,审美意识和生活情趣,也记述了蒙古族的历史和文化。
蒙古族是一个爱美的民族,他们把一些劳动和生活用品加以美化,使之成为服饰的一个组成部分。华丽的蒙古族头饰,是由金银珠宝装饰而成,显然,这与蒙古族的生活习俗有关,除了自然环境、宗教信仰等因素外,也有显示民族个性和自尊心的因素。蒙古族自古就以游牧为主,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他们对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追求。到了近现代,这种生活方式仍然占据着他们的生活,为此,牧民们把自己的主要财富,转换为金银珠宝佩戴在身上,以便保存、迁徙。佩饰在汉文化中是作为服饰的点缀而存在的,而在蒙古族文化中,尤其对女性而言,用浑身披挂形容更为贴切,她们喜欢珠光宝气的装饰自己,并且把头饰看作是财富和美的象征。蒙古族大多生活在高寒地区,以畜牧业为主,与这种生活相适应,头饰也形成了自然古朴的风格。它除了装饰功能外,又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蒙古族妇女头饰,是部族间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其造型自然淳朴,天成一韵。据有关史料记载,在青铜器时代,蒙古高原就有了头饰的制作工艺。从遗存文物中发现的耳环、耳坠、头戴等青铜装饰品,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可见这一时期人们的想象力和审美观,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从匈奴、鲜卑游牧民族出土的实物中可以看到,头饰多数采用金银、蚌、玉石、水晶、玛瑙、金属和赭石等原料制作。其结构和形制类似于近现代鄂尔多斯和察哈尔妇女的头饰,整个装饰纹样,显示了游牧民族的生活情感和爱好。到了蒙元时期,民间手工技艺的发展更趋进步。妇女头饰以多、以大、以重为美,戴大圈耳环,大的宝石项链。宝石种类、工艺造型,图案纹样在妇女的头饰上体现得最为充分,豪华程度可以说是历史上少有。如今,民间流传下来的妇女头饰,大多是清代的遗存。由于清政府对蒙古族地区实行盟旗制,至使部族间经济状况、文化观念和生活习俗愈加的明显,同时也促进了部族服饰文化的快速形成。这一时期头饰的造型,较前趋向更加纤细、复杂和精致。或雍容华贵,或古朴凝重,或精致秀美,或简约大方,呈现出特色鲜明的头饰种类。一个盛装的蒙古族妇女,其头饰轻者有三、四斤,重者达十几斤。这些流传在民间的头饰,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装饰品了,而是植根于蒙古族社会生活中的文化载体,它不仅诠释了蒙古民俗文化的深邃内涵,也是民族手工技艺绝美的见证。
由于蒙古族除了在我区聚居外,还在国内多省区分布,头饰的种类丰富多样,各具特色。不同地区、不同身份、不同年龄,头饰的组合也不尽相同,就是同一部落,也因地域不同而略显差异。有的部落还分为姑娘头饰,新娘头饰和已婚妇女头饰,有的地区在戴法上也有讲究。与头饰组合的饰件更是多达几十种,有簪、钗、发掐、扁方、步摇、吉祥座、耳坠、珠链及各类坠环,银链、装饰性大耳环、金银项圈等饰件,装扮起来可谓珠帘垂面,琳琅璀璨。如鄂尔多斯、土尔扈特、和硕特、乌拉特、喀尔喀、杜尔伯特、巴尔虎、察哈尔、布里亚特、乌珠穆沁、科尔沁等。头饰的结构有石珠链坠式、盘羊角式、簪钗组合式、帽子辫套式、珠链辫套组合式、额箍后帘组合式等几十种。工艺上多采用捶打、编结、錾花、镶嵌、雕纹等技法。饰件图案多以各种花卉、虫草、盘肠、吉祥纹样居多、造型精美
❷ 毛线帽子的顶部是怎么收针
毛线帽子的顶部收针方法如下:
准备材料:棒子、毛线
1、准备好棒子和毛线,来做一个编织示范,把帽子编织到帽子的3分之2处,可以开始帽顶的收针了。
❸ 如何制作藏族的毛毛帽子
多用数片大小不等的圆形绸缎叠压。一般狐皮帽的帽筒分为两种。玉树民歌云这是应于高原牧区的需要而产生的冬帽,前遮眉毛后接领,帽后有开口,两边掩盖耳朵。很象一朵艳丽绽放的花瓣:“狐皮帽子毛儿黄。圆顶帽筒的顶。平时卷起露出蓬松的帽沿,可以根据需要伸拉到肩颈部位。筒高三十厘米:尖顶和圆顶,两边各缀一条彩带,用锦缎缝制
❹ 宝宝圆顶韩版帽子自己在家怎么做
一、帽子的顶端圈织方法: 首先用3.76mm针起8针,然后圈织。 第1圈:1平针,1空针(即加1针),如此重复到最后(16针); 第2圈和所有的偶数圈都是织平针; 第3圈:2平针,1空针,如此重复到最后(24针); 第5圈:3平针,1空针(即加1针),如此重复到最后(32针); 第7圈:4平针,1空针(即加1针),如此重复到最后。(40针); 第9圈:5平针,1空针(即加1针),如此重复到最后。(48针); 第11圈:3平针,向右2针减1针,1空针,1平针,1空针,如此重复到最后(56针); 第13圈:2平针,向右2针减1针,1空针,3平针,1空针。如此重复到最后(64针); 第15圈:1平针,向右2针减1针,1空针,5平针,1空针。如此重复到最后(72针); 第17圈:向右2针减1针,1空针,7平针,1空针,如此重复到最后(80针); 第19圈:锁掉4针,5平针,(1空针,1平针,1空针,4平针,向右2针减1针,3平针)。如此重复括弧内容到最后10针,1空针,1平针,1空针,9针平针。
❺ 毛线帽子如何并针织圆顶
似当年健身卡,很多吗本地酷暑难耐呼吸困难,还是记得你说,可能就写几句,就斯巴达,就是快本吧是爸爸,姑姑吃巨巨巨回家的脚步,贾森基德吧!的脚步斯巴达克,瞬间觉得不对劲,眼袋能继续被逮捕。
❻ 毛线帽子撑大了怎么缩小
1、水洗之后放冰箱冷冻会让毛线收缩,从而使毛线帽子缩小。
2、用70~80℃之间的热水浸泡毛线帽子,也能使毛线帽子收缩过小。
毛线帽子具有轻软、保暖性好、色泽鲜艳、花式繁多、经久耐用、携带方便与随时可以翻新等特点。
(6)圆顶帽子怎么折扩展阅读:
清洗毛线帽子应注意的事项:
1、清洗毛线帽,必须维持折叠状态双手捧持,以免造成帽子严重变形;
2、洗涤毛线帽及针织衫以压洗或抓洗方式为主,切勿用搓揉的方式;
3、晒干时不要用手去拧,用吊架挂着让水滴下,放在通风的浴室中阴干,以免影响毛线帽子的使用寿命。
毛线帽子的种类:
1、帽檐毛线帽:有帽檐的毛线帽是指在毛线帽的前面都多了一个帽檐,这种毛线帽的设计显得佩戴者非常的时尚个性,这种帽子在保暖的同时还可以遮挡阳光哦。
2、球球毛线帽:球球毛线帽与其它毛线帽的区别主要在于,它的帽子顶端有一个毛线的小球球,这个毛线球可以显的佩戴者特别的可爱。
3、圆顶无修饰毛线帽:这种毛线帽的样式比较单一,少量的修饰,其主要是在帽子的编织方法和针织的方式上做不少的文章,有一部分也会在帽子的外部使用一些修饰物,使帽子变得简约而不简单。
❼ 千变万化的帽子怎样与民族融合
千变万化的帽子就是折纸课,与民族融合就是用纸折出有民族特色的帽子。
蒙古族着帽的习俗古已有之,在宋人所绘的《射猎图》中,就画有戴皮帽,著貉袖的北方骑士。在元代已经出现卷檐、圆顶或尖顶的帽子,当时,其帽檐甚窄,帽子的顶部覆以朱英,帽子前面缀有银佛,用毡子或是皮子制成。据说蒙古人戴的帽子最初是是没有檐的,后来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因每年要到上都避暑狩猎,随行的察必皇后看到他狩猎时阳光刺眼,看不清猎物,便将原来的帽子加上了檐,使之能够遮蔽阳光。从此人们便将察必皇后的这一发明延续下来。
从外形和作用上看,蒙古牧人的帽子主要有:圆顶立檐帽,尖顶立檐帽,风雪帽,陶尔其克帽,三耳帽、四耳帽和圆帽等几种。
圆顶立檐帽帽沿有的前高后低,有的则前后一样高。顶部有的有算盘结,为红色。有的垂有两条飘带,有的则没有飘带,以黑毡为之。《呼伦贝尔志略》中有记载说:“帽之形平扁,以毡为之,缘反折而上,亦有绸面尖形者,附以皮耳,顶缀红缨一撮,而圆形缎面饰以金边之便帽,尤喜冠之。”据考古资料发现,牧人所戴的圆顶立檐帽与元代所戴的基本一致。巴尔虎蒙古人和科尔沁蒙古人均有戴圆顶立檐帽的习惯。科尔沁巴林男子在逢年过节、喜庆节日,头戴貂皮或水獭皮红缨圆顶立檐帽,中老年则头戴棕褐色圆顶立檐帽,身穿团花缎吊面皮袍、外套对襟坎肩或马褂,腰系背侧垂以两个活结穗子的腰带,脚登有24个盘花图案的大绒靴子。显得非常精神。此外,乌珠穆沁人在春秋季和夏季也戴前半檐可以上下活动的圆顶立檐帽。乌喇特的新郎戴钉有水獭皮的圆顶立檐红缨帽,春秋季则多戴钉有平绒的圆顶立檐帽。尖顶立檐帽喀尔喀右旗妇女较为常戴。杜尔伯特妇女冬季则戴平顶立檐圆帽,且后边有根飘带。
❽ 毛线帽怎么收针
1、 将帽子织到自己满意的长度后按帽子的宽度留下2-3倍长度的线。(下图仅以小样为例,收针方法都是相同的)
❾ 帽子成桶形怎么整好
桶形的有带一端:
一,带子抽紧 成了圆顶帽。
二,带子下 4厘米左右处将桶口扎紧成一束球状当帽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