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满族的服装特点
满族念游服饰的服饰特点 服饰特点
满族男女都喜爱在腰间或衣服的大襟上挂佩饰。男子有火镰、耳勺、牙签、眼镜盒、扇带。女子有香囊、荷包等。大多用绸缎缝制,花色品种繁多,制作精美。入关以后,满族旗袍已在中国妇女中通用。旧时满族男子留发束辫,穿马蹄袖袍褂,女子穿宽大直筒旗袍。
主要有四种形式:旗装、马褂、坎肩、套裤。旗装不分季节,男女均可以穿。马褂则为有身份地位的富裕男人在春秋、冬季时穿着。坎肩是女人的外套衣。套裤是无裤腰的棉裤筒,以两条背带固定,多为老年妇女冷天的穿着。满族人穿长裤与其它民族不同的是必须扎系的腿带,以便出行。满族的服饰多样性分为平民旗装,贵族旗装。
平民服饰
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
女子服饰
女子喜穿长及脚面的旗装,或外罩坎肩。服装多用各种色彩和图案的丝绸、花缎、罗纱或
棉麻衣料制成。有的将旗袍面上绣成一组图案,更多在衣襟、袖口、领口、下摆处镶上多层精细的花边。脚着白袜,穿花盆底绣花鞋,裤腿扎青、红、粉红等各色腿带。盘头翅、梳两把头或旗髻。喜欢戴耳环、手镯、戒指、头簪、大绒花和鬓花等各种装饰品。
贵族服饰
礼服
清代皇帝的服装基本上分为礼服、吉服、常服、行服、雨服和便服几大类。其中礼服包括朝袍、端罩(一种外褂)和衮服(既可与朝袍套穿,也可与龙袍和常服袍一起穿的衣服);吉服包括衮服、龙袍;常服则是介于礼服和便服之间的一种服装;外出或打猎穿行服,雨雪天穿雨服。按清朝《大清会典》规定,皇帝的朝服一般“色用明黄”,还用于御殿朝贺及地坛祭地、先农坛和祭太庙等场合。至于其他颜色朝服的穿用,则在祭天和天坛祈谷时用蓝色,日坛朝日用红色,月坛夕月时用月白色,即浅色蓝。
吉服
吉服主要用于吉庆节日、筵宴迎銮等场合,装饰华丽,又称为“彩服”、“花衣”。
常服
常服是在一般性正式场合穿的服装。褂是圆领对襟长褂,穿在袍外。与礼服的箭袖不同,常服褂为平袖,四面开叉,身长到股,颜色多为石青,花纹也无特别规定。后妃常服以袍为主,纹饰多样,有龙凤呈祥、彩凤双飞、丹凤朝阳和百蝶等等。
便服
便袍或素,或暗花,或织绣各式花纹,丰富多彩。坎肩中一种名为一字襟,满语称为“巴图鲁”,即勇士的意思,朝廷要官多穿此坎,又称“军机坎”,俗称“十三太保”,因为这种马甲,四周镶边,在正胸钉一横排纽扣,共十三粒。
满族民族的服饰特点 帽子底部有动物的皮毛形成的一圈
衣服:男性窄袖衣服长至膝族高顷盖处,多是动物皮或布制成,褂子男女无差别(除了黄马褂)
鞋子:男性是用动物皮做成的靴子,女性是在鞋子底部中间的位置有个像倒过来的花瓶的东西
满族的特点 满族,全称满洲族,辛亥革命后被称为满人、满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满族散居中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的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山东等省区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广州、银川等大、中城市。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点。现在的主要聚居区已建立岫岩、凤城、新宾、青龙、丰宁等满族自治县,还有若干个满族乡。2000年统计的满族人口数为1,068万。
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其后裔一直生活在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上游、乌苏里江流域。1644年清军入关,统一了中国,形成满汉长期杂居的局面。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满族有自已的语言、文字,满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文创制于16世纪末,是借用蒙古文字母创制的。17世纪四十年代,满族大量入关后,普遍开始习用汉语文。
满族自古好歌舞,古代舞蹈多由狩猎、战斗的活动演化而来。历史上满族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袍马褂,头顶后部留发梳辫留于脑后,戴圆顶帽,下穿套裤。妇女则喜欢穿旗袍,梳京头或“盘髻儿”,戴儿环,腰间挂手帕。满族入关后,其服装与汉族服装趋于一致,但旗袍却以其独特的魅力流传下来,成为中兆陆国妇女的传统服装。
习俗
满族人孝敬长辈,注重礼节,在路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再行;不但晚辈见了长辈要施礼,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要施礼问候。亲友相见,除握手互敬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过春节时要拜两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叫迎新春。
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忌讳: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人和堆放杂物;忌打狗、杀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 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婚俗
满族婚礼既带有本民族浓厚的特点,又融合了不少汉民族的风俗礼节,一般地讲要经过以下程序: 订婚:满族青年男女订婚有两种形式。一是男女青年的家长是熟人或朋友,相互了解,有意做亲,便 托媒人给子女许订终身,有的是男方向女方求婚,有的是女方向男方求婚。另一种是男女双方互不认识,托媒人为子女订婚,并由媒人转交双方的门户贴,开具双方的旗佐、履历、姓氏、三代。此外,还要互相检验生辰八字。
放定:即递财礼。分放大定和放小定两种。放小定是未来的媳妇拜见姑母兄嫂等男方家至亲时,得到财物。放大定叫做“过大礼”,俗称“下大菜”,就是选择吉日,男方将聘礼送到女方家。 结婚前一日,送亲的要喝“迎风酒”。新娘则离家到男方借好的寓所住宿,俗称“打下发”。次日清晨,女方家用彩车送亲,由其哥哥护送。彩车到新郎家时,洞房门前的地上放有一火盆,让喜轿车抬着新娘从火盆上经过,俗称过火避邪。为赶走或杀死随轿而来的鬼怪,新郎要向轿门虚射三箭;也有实射的,但一般都是朝轿底射,以免伤着新娘。接着,新娘被人扶出轿来到天地前,同新郎一同向北三叩首,俗称“拜北斗”。拜完北斗后举世闻名行“撇盏”仪式。即头戴红盖头的新娘和新郎,面朝南跪在院中神桌前,桌上供猪肘一方、酒三 盅、尖刀一把,萨满单腿跪在桌前,一面用满语念经,一面用尖刀把肉割成片抛向空中,同时端酒盅齐把酒泼到地上。主要目的是乞求上苍保佑新婚夫妇,使他们子孙满堂,白头偕老。举行完以上这些仪式后,新娘由全科人(即父母子女俱全的人)搀进洞房。新娘过门坎时,在门坎上放有一副马鞍,新娘必须从上面跨过去。新房的床铺必......>>
满族人衣服的特点 服饰
满族先民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为长期适应寒冷气候而选择了包暖性较好的袍装作为日常服饰。在明朝中期满族吸收中原汉族的袄式服装,改进成具有其民族特色的“旗装”也称“旗袍”。清朝建立后由于满周贵族统治者的强制性推广,旗装在全国通行,但很快与汉族传统服装相融合。到民国时期又加入了现代西方时装成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现代旗袍。
二十世纪以来,满族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传统的服饰已十分鲜见了。但从电影、电视和博物馆里,还可以看到往日旗装的模样。其中妇女头上又宽又长、似扇非扇、似冠非冠的头饰�D�D发冠。
过去,满族妇女重视发艺。满族女孩幼年时同汉族女孩一样,多梳成两个小辫,俗称丫头。直到成年方改丫头为盘发。婚后则开始绾大盆头、架子头、两把头、双喜福头 等发式,其中以两把头较为典型。两把头就是把头发束在头顶,分成两绺,各绾成一个发髻,然后再将后面的余发绾成一个燕尾式的长扁髻,满语称为“答拉赤”。平时,发髻上横插长二三十厘米、宽二三厘米的被称为大扁方 的头簪,喜庆吉日或接待贵客时便要戴上发冠了。
旗头
发冠是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的长约三十多厘米、宽约十多厘米的扇形冠。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之上即可。上面还常绣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此头饰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发冠,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之身体挺直,再加上长长的旗袍和高底旗鞋,使她们走起路来纤纤碎步,分外稳重、文雅。
满族先民是游猎民族,在理发技术尚不发达的时代,为了适应长期游猎跋涉的生活,满族男子选择了辫发作为发式。其做法是先将额前部的头发剃光,以避免遮挡视线,便于射箭或格斗。后部的头发不作发籍而是梳成发辫,以适应骑马颠簸。这种发式曾在清代为统治者利用政治手段在全国强制推行,辛亥革命后封建帝制被推翻,满族人民也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采用了现代西方的文明发式,体现了新时代的风貌。
马蹄底鞋
除旗袍、发冠外,满族妇女的旗鞋也极富特色。过去满族女子的审美情趣不同于汉族女子,她们没有缠足的陋习近代文人曾称赞“金头无玉脚、旗女皆天足”,因此她们可以穿着木底高根极具艺术装饰性的鞋子。这种绣花的旗鞋以木为底,史称高底鞋,或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和马蹄底因此而得名,又统称高底鞋。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现在除了少数节日庆典活动外,平时基本已 *** 了。
满族自古就有削木为履的习俗。关于这种高底鞋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过去满族妇女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为防虫蛇叮咬,便在......>>
满族服装有什么特征? 清代服饰 清代男子服装主要有袍服、褂、袄、衫、裤等。袍褂是最主要的礼服。其中有一种行褂,长不过腰,袖仅掩肘,短衣短袖便于骑马,所以叫“马褂”。马褂的形制为对襟、大襟和缺襟(琵琶襟)之别。对襟马褂多当礼服。大襟马褂多当作常服,一般穿袍服外面。缺襟(琵琶襟)马褂多作为行装。马褂多为短袖,袖子宽大平直。颜色除黄色外,一般多一天青色或元青色作为礼服。其它深红、浅绿、酱紫、深蓝、深灰等都可作常服。本土为戴暖帽、穿马褂、行袍的男子。 清代服饰 清代男子服装主要有袍服、褂、袄、衫、裤等。其中一种为“马甲”或称“坎肩”,男女皆着。样式有大襟、对襟、琵琶襟等。一般穿在里面,样式也比较窄小。清末时,有把马甲穿在外面的。还有一种多钮扣的马甲,称“巴图鲁看坎肩”( 巴图鲁是满语,是“勇士”之意)。这种马甲,四周镶边,在正胸钉一横排钮扣,共十三粒,俗称“一字襟”马甲,或称“十三太保”。先在朝廷要官服用,故称“军机坎”。以后,一般官员也多穿着,成为一种半礼服。 清代服饰 清代男子服装主要有袍服、褂、袄、衫、裤等。袍褂是最主要的礼服。清代礼服一般无领,穿时需在袍服上另加一硬领。春秋季节,用浅湖色缎,冬季用绒或皮,这种领子,又称“领衣”,又因形似牛舌,故俗称“牛舌头”。质料用布或绸缎,前为对襟,用钮扣系之,束在腰间。还有一种披肩。形似菱角,上面绣以纹样,多用于官员朝服。本土为领衣实物。 清代服饰 清代妇女发饰,分为满汉二式。初期还保留各自的原有形制,后在相互影响之下,都有明显的变化,而且各地风俗也不一样。清朝中叶,汉族妇女模仿满族宫女发饰,发饰品种繁多,各个时期流行的发式也各不相同。汉族妇女服饰,初期仍如明末之旧。经过不断的演变,终于形成一代特色。凡后妃命妇,用凤冠、霞帔。普通妇女除婚嫁及入殓时“借穿”一下这种服饰外,其它场合以披风、袄裙作为礼服。袍衫(旗袍)为满族妇女的主要装束,也深受汉族妇女的喜爱,不过满族的女装没有汉族的宽大。满族女装一般为窄而瘦长,多在外面加坎肩。此图为梳旗髻、穿旗袍及梳平髻、穿袄裙的妇女。 清代服饰 清代妇女发饰,分为满汉二式。初期还保留各自的原有形制,后在相互影响之下,都有明显的变化,而且各地风俗也不一样。汉族妇女的发式,在清代中叶模仿满族宫女发式,以高髻为尚。以后还流行过平髻、圆髻、如意髻等样式。清末,崇尚梳辫,初在少女中流行,以后逐渐普及。满族妇女发式,大多以为钿子为饰。钿子以铁丝为骨,也有用藤丝的,外面裱以黑纱,上面饰有翠翟。普通满族妇女,多为“叉子头”式,也称“两把头”、“把儿头”的。后来,受汉族影响,一般都将发髻梳成扁平的形状,俗称“一字头”。到了清末,这种发髻越来越高,逐渐变成“牌楼式”的固定装饰,只需套在头上,再加一点花朵即可,名为“大拉翅”。汉族妇女服饰,初期仍如明末之旧。经过不断的演变,终于形成一代特色。凡后妃命妇,用凤冠、霞帔。普通妇女除婚嫁及入殓时“借穿”一下这种服饰外,其它场合以披风、袄裙作为礼服。而满族妇女的主要装束为袍衫(旗袍),不过满族女装一般为窄而瘦长,多在外面加坎肩。
满族女性的特色服饰是什么 女子喜穿长及脚面的旗装,或外罩坎肩。服装喜用各种色彩和图案的丝绸、花缎、罗纱或棉麻衣料制成。有的将旗袍面上绣成一组图案,更多在衣襟、袖口、领口、下摆处镶上多层精细的花边。脚着白袜,穿花盆底绣花鞋,裤腿扎青、红、粉红等各色腿带。盘头翅,梳两把头或旗髻。喜戴耳环、手镯、戒指、头簪、大绒花和鬓花等各种装饰品。满族男女都喜爱在腰间或衣服的大襟上挂佩饰。男子有火镰、耳勺、牙签、眼镜盒、扇带。女子有香囊、荷包等。大多用绸缎缝制,花色品种繁多,制作精美。
帽饰
满族女人无帽,男人有帽,分礼帽、便帽、风帽、毡帽、坤秋帽(女子冬季御寒);
服饰
主要有四种形式:旗装、马褂、坎肩、套裤。旗装不分季节,男女均可以穿。马褂则为有身
份地位的富裕男人在春秋、冬季时穿着。坎肩是女人的外套衣。套裤是无裤腰的棉裤筒,以两条背带固定,多为老年妇女冷天的穿着。满族人穿长裤与其它民族不同的是必须扎系的腿带,以便出行。鞋饰男人的鞋为布底纳绑,鞋脸镶嵌双皮条。冬天穿猪皮或牛皮靴,年迈老人多数穿高腰毡鞋。女人穿鞋下窄上宽、鞋脸尖端突出上翅、两侧绿花、形似小船的木底高桩鞋。具体有马蹄底鞋、花盆底鞋、平底鞋、方头鞋、尖头鞋。佩饰满族人佩带的饰品分骨饰、石饰、珠饰、金银饰等。选戴哪一种首饰要根据地位身份,一般说首饰的好坏可以看出地位的高低、家庭的贫富。
满族的衣服叫什么? 满语称“衣介”,分单、夹、皮、棉四种。满族男子喜穿长衫、长袍、外套马褂,有“长袍马褂”之称。女旗袍讲究装饰,领口、袖头、衣襟都镶有不同颜色的花边,多至十几道花边,穿起来美观、匀称、婀娜多姿。随着社会的发展,男长袍渐弃,女旗袍也不断更新。女旗袍由原来的宽腰身直筒式向紧身合体的曲线、流线型款式发展。改革开放中兴起来的“旗袍热”,使旗袍不仅成为满族妇女的着装,而且深得汉族妇女及东南亚广大妇女的青睐。
旗袍是满族妇女传统服饰工艺品。满族人称“旗人”,衣着称“旗装”,妇女之袍谓“旗袍”。古旗袍有琵琶襟、如意襟、斜襟、滚边或镶边等。旗袍讲究色彩线条,做工精细,穿来婀娜多彩、摇曳生姿。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经改进,腰身宽松,袖口宽大,长度适中,便于行走。已成为中国妇女较通行的服装。三十年代初受西方短裙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长,两边开高衩,突出了妇女体形的曲线美。四十年代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用料广泛,棉、毛、丝、麻和各种化纤衣料均可。旗袍具有东方色彩,能充分显示仪态雍容文雅。
女式旗袍基本与男式相同,只是多一些装饰而已。女式旗袍除也是直立式的宽襟大袖长袍外,下摆及小腿,有绣花纹饰。满族妇女往往在衣襟、领口、袖边等处,镶嵌几道花纹或彩牙儿,俗称“画道儿”或“狗牙儿”。根据季节变化,还可分为单、夹、棉、皮等几种。随着社会的发展,男旗袍逐渐废弃,女旗袍则不断演化,由宽腰直筒式逐渐变成了紧身合体的曲线型、流线型,成为代表中华民族的一种女式服装。
少数民族的共有服装特点是什么? 1、傣族服饰:傣族是云南省物有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南部和西部的河谷平坝地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傣族主要的居住区。傣族生活的地方,都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那里气候温热,山林茂密、物产丰富。傣族服饰也就充分体现了这些地理特点。傣族服饰不仅给人一种强烈的美感,又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傣族服饰中男子的服饰比较朴实大方,上身为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净色长裤,多用白色、青色布包头。这种服装在耕作劳动时轻便舒适,在跳舞时又使穿着者显得健美潇洒。傣族女子的服饰则绚丽多彩,充分展示了她们的活力与性感。傣族女子上身着各色紧身内衣,外套浅色大襟或对襟窄袖衫,下身着花色统裙,裙上织有各种图纹,傣族女子喜将长发挽髻,在发髻上斜插梳,簪或鲜花作装饰,并喜欢佩带金、银饰品,在小蛮腰上系一根精致银腰带。这样的服饰把她们装扮得妖美玲珑,婀娜多姿。她们仿佛一只只美丽的孔雀,优雅娴静。
2、布依族服饰:布依族服饰多用青、蓝、白几种颜色。建国前,男子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衫及长裤。老年人多著长衫。近来男子服饰与汉装无异。妇女服饰多种多样,镇宁、关岭、普定、六盘水一带是目前保存布依族最古老服饰的地区,妇女着大襟短衣,领口、盘肩、衣袖和衣脚边沿,皆用织锦和蜡染各色几何图案镶制。下穿百褶长裙,用白底蓝色蜡染花布缝成。自制的织锦和蜡染是布依族服饰的主要特点。只有老年人为了庄重,才用赫红布作裙身,上面再接一段蜡染花布。每位妇女通常有十几套衣裙,多则几十套。节日里都习惯于穿6件上衣,9条裙子,系1条青色或蓝色绣花腰带,显得更加娇姿艳态。同时非常讲究头饰,婚前头盘发辫,戴绣花头巾;婚后须改用竹笋壳作“骨架”的专门饰样,名曰“更考”,意为成家人。镇宁、关岭地区,姑娘喜拢高髻,形如拱桥,发上插着长约尺许的银簪,配上短衣长裙和绣花布鞋。其他地区则多著短衣长裤,或在衣襟、哗口少裤脚镶上蜡染或刺绣花边。黔西南安龙、兴仁一带妇女喜用白布作头巾,系各色绣花围腰,朴实无华,典雅大方。同时还喜戴银、玉手镯、发簪和戒指、项圈,样式别具一格,颇有特色
3、白族服饰:白族女子穿浅色大襟上衣,外罩黑色或紫色丝绒大襟坎肩,下着镶花边长裤,系绣花围腰,腰带刺绣精美,脚穿翘头绣鞋。头上顶一块花帕,未婚女子梳独辫子盘于头顶,压在花帕上,饰彩色绒球,耳侧垂长线穗。已婚妇女将长辫藏在花帕里。喜欢佩戴各种银饰和珐琅饰品。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为尊贵,体现在男子的服饰上,男子的包头帕、上衣、裤子、绑腿等都喜用白色。其身着立领对襟衣,宽大中式长裤,鹿皮对襟坎肩,绣花肚兜,包头帕、打绑腿、穿剪口布鞋或草鞋,在云南洱源县西山区,每个成年后的白族男子都身挎一个小巧玲珑的绣花荷包,荷包上绣着“双雀登枝”、“鸳鸯戏水”等纹样,这是爱情的象征,它是白族姑娘聪明智慧的结晶。白族女子善于绣染,其服饰上多有精美的刺绣、挑花、镶滚、扎染等手工艺。 白族服饰用色大胆,浅色为主,深色相衬,对比强烈,明快而又协调;挑绣精美,一般都有镶边花饰,装饰繁而不杂。白族服装越往南显得越艳丽饰繁,越往北越见素雅饰简;就山区与坝区比较,山区白族穿着较艳,坝区白族相对较素。青年女性的衣饰,主要有头帕、上衣、领褂、围、长裤几个部分。上衣多用白色、嫩黄、湖蓝或浅绿色,外套黑色或红色领褂,右衽结钮处挂“三须”、“五须”银饰,腰系绣花或深色短围腰,下着蓝色或白色长裤,或上下一体,色调一致,或衣、褂、裤、围腰各为一色,于多色块对比中求和谐。有的以嫩黄色上衣,配同样颜色的长裤,点缀大红丝绒的领褂,有的以湖蓝色或绿色上衣,配上黑色丝......>>
满族服饰的介绍 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另外,在内蒙古、河北、山东、新疆等省、自治区以及北京、成都、兰州、福州、银川、西安等大中城市均有少数散居满族。满族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述到7000年前的肃慎新开流文化和茶啊冲文化时期,1其后裔一直生活在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上游、乌苏里江流域。至本世纪30年代,满族男女都穿直统式的宽襟大袖长袍。女性旗袍下摆至小腿,有绣花卉纹饰。男性旗袍下摆及踝,无纹饰。40年代后,受国内外新式服饰新潮的冲击,满族男性旗袍已废弃,女性旗袍由宽袖变窄袖,直筒变紧身贴腰,臀部略大,下摆回收,长及踝。2所谓的京派旗袍,就是我们所说的早期满族妇女穿的旗装。32007年,满族旗袍制作工艺被列入吉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满族服饰被列入第二批内蒙古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明松峰被列为传承人。52011年,刘淑芬、陈玉秋被评为满族旗袍制作工艺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㈡ 清朝官服都采用哪些工艺
清代朝冠
清代官服中的礼冠,名目繁多,用于祭祀庆典的有朝冠;常朝礼见的有吉服冠;燕居时有常服冠;出行时有行冠,下雨时有雨冠等。每种冠制都分冬夏两种,冬天所戴之冠称暖帽,夏天所戴叫凉帽。皇帝朝冠,冬天的暖帽用熏貂、黑狐。暖帽为圆形,帽顶穹起,帽檐反折向上,帽上缀红色帽纬,顶有三层,用四条金龙相承,饰有东珠、珍珠等。凉帽为玉草或藤竹丝编制而成,外裹黄色或白色绫罗,形如斗笠,帽前缀金佛,帽后缀舍林,也缀有红色帽纬,饰有东珠,帽顶与暖帽相同。皇子、亲王、镇国公等的朝冠,形制与皇帝的大体相似,仅帽顶层数及东珠等饰物数目依品级递减而已。皇帝的吉服冠,冬天用海龙、熏貂、紫貂,依不同时间戴用。帽上亦缀红色帽缨,帽顶是满花金座,上衔一颗大珍珠。夏天的凉帽仍用玉草或藤竹丝编制,红纱绸里,石青片金缘,帽顶同于冬天的吉服冠。常服冠的不同处是帽为红绒结顶,俗称算盘结,不加梁,其余同于吉服冠。行冠,冬季用黑狐或黑羊皮、青绒,其余如常服冠。夏天以织藤竹丝为帽,红纱里缘。上缀朱牦。帽顶及梁都是黄色,前面缀有一颗珍珠。
文武官员的朝冠式样大致相同,品级的区别,一是在于冬朝冠上所用毛皮的质料不同,而更主要的区别是在冠顶镂花金座上的顶珠,以及顶珠下的翎枝不同。这就是清代官员显示身份地位的“顶戴花翎”。顶珠的质料、颜色依官员品级而不同。一品用红宝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石,六品用砗磲〔chēqú车渠,一种南海产的大贝,古称七宝之一〕,七品用素金,八品镂花阴纹,金顶无饰,九品镂花阳纹,金顶。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更定官员冠顶制度,以颜色相同的玻璃代替了宝石。至干隆以后,这些冠顶的顶珠,基本上都用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称作亮顶、涅顶的来代替了。如,称一品为亮红顶,二品为涅红顶,三品为亮蓝顶,四品为涅蓝顶,五品为亮白顶,六品为涅白顶。至于七品的素金顶,也被黄铜所顶替。顶珠之下,有一枝两寸长短的翎管,用玉、翠或珐琅、花瓷制成,用以安插翎枝。翎有蓝翎、花翎之别。蓝翎是鹖羽制成,蓝色,羽长而无眼,较花翎等级为低。花翎是带有“目晕”的孔雀翎。
“目晕”俗称为“眼”,在翎的尾端,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以翎眼多者为贵。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曾对花翎作出规定,即亲王、郡王、贝勒以及宗室等一律不许戴花翎,贝子以下可以戴。以后制定:贝子戴三眼花翎;国公、和硕额驸①戴双眼花翎;内大臣,一、二、三、四等侍卫、前锋、护军各统领等均戴一眼花翎。
清初,花翎极为贵重,唯有功勋及蒙特恩的人方得赏戴。康熙时,福建提督施琅以平定台湾功第一,沼封靖海侯,世袭不变。而施琅却上疏辞却侯爵,恳请依内大臣之例赐戴花翎。经部议,在外将军、提督没有给翎先例。最后,还是由康熙帝特别降旨赐戴。以世袭侯爵换取一翎,足见当时花翎之贵重。而“顶戴花翎”也就成为清代官员显赫的标志。到清中叶以后,花翎逐渐贬值。道光、咸丰后,国家财政匮乏,为开辟财源,公开卖官鬻爵,只要捐者肯于出钱,就可以捐到一定品级的官衔,穿着相当的官服,荣耀门庭,欺压地方。清代小说《红楼梦》写秦可卿死后,贾珍因贾蓉不过是个“黉〔hóng洪〕门监生”,写在灵幡上不大好看,就用1000两银子为贾蓉捐了个五品职衔的龙禁尉,使葬礼风光了许多(《红楼梦》第十三回)。清初极为难得的翎枝,此时也明码标价出售。开始是广东洋商(专营对外贸易的商人)伍崇耀、潘仕成捐输十数万金,朝廷无可嘉奖,遂赏戴花翎。以后,海疆军兴,捐翎之风更盛,花翎实银一万两,蓝翎5000两。以后又援照捐官之项折扣,数目很少,捐者遂多。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时,条奏捐翎改为实银,不准折扣,花翎7000两,蓝翎4000两。此时的顶戴花翎其实已变了味道。但其象征荣誉的作用依然存在。直至晚清,李鸿章因办洋务有功,慈禧赏他戴三眼花翎。
二、清代官服
清代官服制度,同样反映了清代社会政治制度的特点。清统治者是以骑射武力征服了腐朽的明王朝,要维持统治,巩固政权,就要不忘这一根本。反映在服饰的典章制度中也是以“勿忘祖制”为戒。清太宗皇太极崇德二年(公元1628年),就曾渝告诸王、贝勒:“我国家以骑射为业,今若轻循汉人之俗,不亲弓矢,则武备何由而习乎?射猎者,演武之法;服制者,立国之经。嗣后凡出师、田猎,许服便服,其余悉令遵照国初定制,仍服朝衣。并欲使后世子孙勿轻变弃祖制。”(《清史稿·舆服志》)作为载入史册的清代官服定制,是干隆皇帝所定,距清定都北京已近百年。直至清末,官服制度再无大的变动。这是一套极为详备、具体的规章,不许僭越违制,只准“依制着装”。上自皇帝、后妃,下至文武官员以及进士、举人等,均得按品级服用。
三、蟒袍
蟒袍,也叫“花衣”。蟒与龙形近,但蟒衣上的蟒比龙少去一爪,为四爪龙形。蟒袍是官员的礼服袍。皇子、亲王等亲贵,以及一品至七品官员俱有蟒袍,以服色及蟒的多少分别等差。如皇子蟒袍为金黄色,亲王等为蓝色或石青色,皆绣九蟒。一品至七品官按品级绣八至五蟒,都不得用金黄色。八品以下无蟒。凡官员参加三大节、出师、告捷等大礼必须穿蟒袍。
四、黄马褂
清代还有一种黄马褂,是较受荣宠者的服装。巡行扈从大臣,如御前大臣、内大臣、内廷王大臣、侍卫什长,都例准穿黄马褂,褂用明黄色。正黄旗官员的马褂用金黄色。清代皇帝对“黄马褂”格外重视,常以此赏赐勋臣及有军功的高级武将和统兵的文官,被赏赐者也视此为极大的荣耀。赏赐黄马褂也有“赏给黄马褂”与“赏穿黄马褂”之分。“赏给”是只限于赏赐的一件,“赏穿”则可按时自做服用,不限于赏赐的一件。如干隆时曾给提督段秀林赏穿黄马褂。段秀林为官古北口,一次随驾扈从热河,干隆帝召见时,见他须发皆白,便问他尚能骑射否?段秀林答:“骑射乃武臣之职也,年虽老,尚能跨鞍弯弧,为将士先。”干隆帝遂在宫门前悬鹄一只,令段试射。段秀林一箭中鹄,干隆大喜。为奖励其武功,便赏穿黄马褂。到清代中、晚期,得此荣耀者为数较多,僧格林沁、左宗棠、李鸿章等均蒙恩赏穿。
五、贵妇冠服
妇女服饰中的最高等级是皇后、皇太后,亲王、郡王福晋(满语“妻子”,译为“夫人”),贝勒及镇国公、辅国公夫人,公主、郡主等皇族贵妇,以及品官夫人等命妇的冠服。它与男服大体类似,只是冠饰略有不同。冠有朝冠、吉服冠,分冬夏二种。皇太后、皇后朝冠,极其富丽。冬用熏貂,夏用青绒,上缀红色帽纬,顶有三层,各贯一颗东珠,以金凤相承接,冠周缀七只金凤,各饰九个东珠,一个猫睛石,21颗珍珠。后饰一只金翟,翟尾垂珠,共有珍珠302颗。中间一个金衔青金石结,末缀珊瑚。冠后护领垂二条明黄色条带,末端缀宝石。皇后以下的皇族妇女及命妇的冠饰,依次递减。嫔朝冠承以金翟,以青缎为带。皇子福晋以下将金凤改为金孔雀,也以数目多少及不同质量的珠宝区分等级。冠饰还有金约、耳环之类的饰物。金约是用来约发的,戴在冠下,这也是清代贵族妇女特有的冠饰。金约是一个镂金圆箍,上面装饰云纹,并镶有东珠、珍珠、珊瑚、绿松石等。耳饰,按清制规定:“左右各三,每具金龙衔一等东珠各二。”原来满族妇女的传统习俗是一耳戴三钳,与汉族妇女的一耳一坠不同。就是说,满族妇女小时即需在耳垂上扎三个小孔,戴三只耳环,一个小小的耳垂负担三只耳环,其苦可知。而皇后耳饰的重负,无异于一种刑罚。但满族统治者却乐此不疲,一再强调,不许更改。干隆皇帝特为此事下过诏渝:“旗妇一耳戴三钳,原系满洲旧风,断不可改饰。朕选看包衣佐领之秀女,皆带一坠子,并相沿至于一耳一钳,则竟非满洲矣,立行禁止”(徐珂《清稗类钞》)。以至到民国时期,满洲妇女中仍有沿此陋习的。
六、清代男服
一般男服有袍、褂、袄、衫、裤等。长袍,又称旗袍,原是满族衣着中最具代表性的服装。清兵入关后,全国军民在必须“剃发易服”的命令下,汉族也迅速改变了原来宽袍大袖的衣式,代之以这种长袍。旗袍于是成为全国统一的服式,成为男女老少一年四季的服装。它可以做成单、夹、皮、棉,以适应不同的气候。旗袍的样式为圆领、大襟、平袖、开褉。随着社会的发展,旗袍也在演变,尤其是妇女的旗袍,变化较多。总的趋势是更加符合人们实际生活的需要。到民国时期,这种长袍仍是一些正式场合的服装。与长袍配套穿着的是马褂,罩于长袍之外,原是骑马时常穿的一种外褂,因便于骑马,故称“马褂”。其式为圆领,有开衩,有扣襻,长仅及腰。
马褂亦有单、夹、皮、棉之分。满族进关之初,马褂仅限于八旗士兵穿用。康熙(公元1662-1722年)末年,富家子弟开始穿着。雍正时(公元1723-1735年),穿者日多。以后传至民间,不分贵贱,逐渐作为一种礼服。马褂有对襟、大襟、琵琶襟等式样。其中一种叫得胜褂,对襟方袖,最初仅用于行装,自从傅恒①征讨大小金川回京后,喜爱它的便捷,平时经常穿着,随即风行一时。翻毛皮马褂,是达官贵人们的服装。坎肩,或叫马甲、背心,清代很时兴。坎肩是由汉族的“半臂”演变而来,无领、无袖、对襟,穿脱方便,有的还套在长袍外面起装饰作用。清代坎肩在用料、做工上十分讲究,式样变化也多。“巴图鲁”坎肩,比较特殊。“巴图鲁”是满语“勇士”的意思。其式样如南方的“一字马甲”,在一字形的前襟上装有排扣,两边腋下也有纽扣。当时在京师八旗子弟中甚为流行。后来在它两边的袴褴〔lán兰〕处加上袖子,称作“鹰膀”。
《红楼梦》中写贾宝玉与众姐妹相约到芦雪庭观雪景,宝玉就“穿一件茄色哆啰呢狐狸皮袄,罩一件海龙小鹰膀褂子”(《红楼梦》第四十九回)。八旗子弟骑马时常穿这种“鹰膀褂子”以显威风。坎肩既有装饰作用,又有实用价值,至今仍是人们喜着的衣服。长衫、袍褂是清代男子的主要礼服,官吏所穿的开两衩。另有一种冬季穿的不开衩的长袍称“一裹圆”,是市民百姓的服装,官绅人家也常以它作为日常便服。清代服装的颜色,比较丰富,民间除不准使用黄色、香色(介于黄、绿之间的颜色)外,朝廷限制不多。然而人们的喜好和社会的时尚,各时期不同。清初,流行蓝色,人们取其清淡、明快,于是天蓝、宝蓝等色受到人们喜爱,甚至影响到皇宫内院;干隆中期,崇尚玫瑰紫,人们爱其“红火”,于是围绕红色的大红、真红、枣红、粉红等又成为男女老少服装首选的颜色;干隆末年,福康安①喜穿深绛色,人们争相仿效,称为“福色”。“福”既代表绛色,又蕴含福气,人们愿借“福”色衣获得幸福,故绛色又风靡一时;至嘉庆(公元1796-1820年)末期,又一反绛色的深暗而追求鲜亮洁净的浅灰、亮灰、银灰等色彩。
清代男子不分长幼,一年四季都要戴帽,这可能与满族的习俗有关。帽有礼帽与便帽。礼帽分暖帽与凉帽两类。暖帽用于寒冷季节,是缎子或呢绒、毡子做成的圆形帽,四周卷起约二寸宽的帽檐,依天气冷暖分别镶以毛皮或呢绒。凉帽,形如斗笠,一般百姓的凉帽是用竹、藤丝编织的。便帽,最常见的是瓜皮帽,帽由六瓣缝合而成,上尖下宽,呈瓜棱形,圆顶,顶部有一红丝线或黑丝线编的结子。为区别前后,帽檐正中钉有一块明显的标志叫做“帽正”的。贵族富绅多用珍珠、翡翠、猫儿眼等名贵珠玉宝石,一般人就用银片、料器之类。八旗子弟为求美观,有的在帽疙瘩上挂一缕叫做“红缦”的一尺多长的红丝绳穗子。这种形制,也有变化。咸丰(公元1851-1861年)初,“帽正”已为一般人所不取,为图方便,帽顶又作尖形。帽为软胎,可折迭放于怀中。一般市贩、农民所戴的毡帽,也沿袭前代式样。冬天人们多戴风帽,又称“观音兜”,因与观音菩萨所戴相似而得名。清代男子着便服时穿鞋,着公服时穿靴。靴多用黑缎制作,尖头。清制规定,只有官员着朝服才许用方头靴。
七、女服
清代妇女服饰,有满、汉两种。满族妇女一般穿长袍;汉族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主。清中期以后也相互仿效。满族妇女的长袍,圆领、大襟,袖口平大,长可掩足。外面往往加罩短的或长及腰间的坎肩。贵族妇女的长袍,多用团龙、团蟒的纹饰,一般则用丝绣花纹。袖端、衣襟、衣裾等镶有各色花绦或彩牙儿。满族妇女旗袍还时兴“大挽袖”,袖长过手,在袖里的下半截,彩绣以各种与袖面绝不相同颜色的花纹,将它挽出来,以显示另种风致和美观。领与袍分离,是清代初期旗袍的又一特色。妇女穿旗袍时也需戴领子。这是一条迭起约二寸左右宽的绸带子,围在脖上,一头掖在大襟里,一头垂下,如一条围巾。至同治、光绪时期(公元1862-1908年),逐渐出现带领的袍、褂,至坎肩也有领子。领的高低也在不断变化。民国以后,已经没有不带领的袍、褂了。这种长袍以后演变为汉族妇女的主要服装-一旗袍了。
八、清代满族女服
满族妇女的鞋极有特色。以木为底,鞋底极高,类似今日的高跟鞋,但高跟在鞋中部。一般高一二寸,以后有增至四五寸的,上下较宽,中间细圆,似一花盆,故名“花盆底”。有的底部凿成马蹄形,故又称“马蹄底”。
鞋面多为缎制,绣有花样,鞋底涂白粉,富贵人家妇女还在鞋跟周围镶嵌宝石。这种鞋底极为坚固,往往鞋已破毁,而底仍可再用。新妇及年轻妇女穿着较多,一般小姑娘至十三四岁时开始用高底。清代后期,着长袍穿花盆底鞋,已成为清宫中的礼服。汉族妇女的服装较男服变化为少,一般穿披风、袄、裙。披风是外套,作用类似男褂,形制为对襟,大袖,下长及膝。披风装有低领,有的点缀着各式珠宝。里面为上袄下裙。裙子初期还保存明代遗风,有凤尾裙、月华裙等式样,以后随时代推移,裙式也不断发展,创制不少新式裙样,如一种“弹墨裙”,也叫“墨花裙”,是在浅色绸缎上用弹墨工艺印出黑色小花,色调素雅,很受妇女喜爱。以后也有在裙上装饰飘带的,有在裙幅底下系小铃的,还有一种在裙下端绣满水纹的,裙随人体行动,折闪有致,异常美观。
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时兴的“鱼鳞百褶裙”,是对传统百褶裙的发展,即在裙子折裥之间用丝线交叉串联,裙在展开时犹如鱼鳞一般,新颖多彩。裙、衫的长短搭配也时有变化。清初时仍沿袭明嘉靖以来的遗风,上衣较长,裙子露出较短,不遮双足;晚清以后,衣与裙渐短,衣长至胯,裙在脚面以上;辛亥革命后,变化更大,尤其知识妇女多着圆翘小袄,配以长褶裙,颜色协调,显得端庄大方,清秀淡雅。清代后期,南方又流行过不束裙而着长裤,裤多为绸缎制作,上面绣有花纹。另外,还有背心,长可及膝下,多镶滚边。冬季所穿皮衣,有的将里面的毳毛露在外面,叫“出锋”。清代中期以后,妇女冬季流行披斗蓬,还有采自西式的大衣,也有沿用明代云肩的。
九、梳妆
满族妇女的发式变化较多,孩童时期,与男孩相差无几。《红楼梦》描述贾母八旬大寿时的排场,“邢夫人王夫人带领尤氏凤姐并族中几个媳妇,两溜雁翅,站在贾母身后侍立,……台下一色十二个未留头的小丫头,都是小厮打扮,垂手侍候”(《红楼梦》第七十一回)。这未留头的小丫头就是男装打扮的女孩子。女孩成年后,方才蓄发挽小抓髻于额前,或梳一条辫子垂于脑后。已婚妇女多绾髻,有绾至头顶的大盘头,额前起鬅〔péng朋〕的鬅头,还有架子头。“两把头”是满族妇女的典型发式。这种发式,使脖颈挺直,不得随意扭动,以此显得端庄稳重。梳这种发髻者多为上层妇女。一般满族妇女多梳如意头,即在头顶左右横梳两个平髻,似如意横于脑后。劳动妇女,只简单地将头发绾至顶心盘髻了事。以后受汉髻影响,有的将发髻梳成扁平状,俗称“一字头”。清末,这种发髻越增越高,有如牌楼,名“大拉翅”。汉族妇女的发髻首饰,清初大体沿用明代式样,以后变化逐渐增多。清中叶,模仿满族宫女发式,以高髻为尚。将头发分为两把,俗称“叉子头”。又有的在脑后垂下一绺头发,修成两个尖角,名“燕尾式”。后来还流行过圆髻、平髻、如意髻等式样。此外,还有许多假髻,什幺蝴蝶、罗汉、双飞燕、八面观音等等。清末,又有苏州厥、巴巴头、连环髻、麻花等式样。年轻女孩多梳蚌珠头,或左右空心如两翅样的发式,或只梳辫垂于脑后。以后梳辫渐渐普及,成为中青年妇女的主要发式。头饰,北方妇女冬季多用“昭君套”,是用貂皮制作覆于额上的。《红楼梦》中写刘姥姥见到“那凤姐家常带(戴)着紫貂昭君套,围着那攒珠勒子”(《红楼梦》第六回),就是这种打扮。江南一带还时兴戴勒子,上缀珠翠,或绣花朵,套于额上掩及耳间。髻上饰物还有簪,用金、银、珠玉、翡翠等制作,有的做成凤形而下垂珠翠,有如古代的步摇。还有的做成各种花形,行走时轻微摇动,华丽而动人。
㈢ 古代朝靴,玉带,官帽是什么样子
古代朝靴,玉带,官帽是什么样子
摘自网络:5000年的服饰花色繁多,变化万千,数不胜数,应从哪里说起呢?我们就从在中国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成为贯穿数千年来礼仪制度主要成分的帝王官员礼服谈起。 商周时期的礼服,代表当时最高级的服饰式样。
衣服有长及足部的长袍,也有分为两截的上衣下裳。衣,一般是窄袖、紧口、领子缘有宽边,以对襟为主,也有偏衽的式样。裳是长齐小腿的裙子。腰间束带。腹前悬挂一块长方形的"黼黻"。当时没有裤子。只在小腿上缠绕裹腿,古人叫作"行滕",或"邪幅"。
脚上穿各种质料制的鞋子。头上戴的,是贵族男子专用的冕、冠、弁等"头衣"。 在寒冷的冬天,人们要加穿各种兽皮制成的皮裘。贵族的礼服大多是狐皮裘袍,特别是白色的狐裘,极为珍贵。贵族们为显示礼仪,就在毛裘外面罩上丝织的锦衣,叫作"裼"。
有时在裼衣上还可以再加上一层外衣,叫作正服,这是在重大礼仪中穿的礼服外衣。西周宗法礼仪制度的形成,不但确定了尊卑上下各个等级的不同服装式样。而且要求随着不同的礼仪换用不同的服饰。 周代的帝王礼服由衮、冕、黻、带、裳、幅、舄、衡等服饰组成。
衮,是绘制上或刺绣有各种图案的彩色上衣。冕,是帝王戴的顶上有平版的冠帽。黻,又叫蔽膝,是腹前悬挂的长方形织物。带,指用皮革制作或丝线编织的腰带。裳,是下身穿的长裙。幅,又叫邪幅是缠在腿上的布带。
舄,是金线和红线编织的厚底鞋。衡,是用来固定冠冕的头饰。 帝王礼服的装饰品和专用花纹,大概也是从周代开始有了具体规定。帝王的服装花纹共分成12种。如有龙纹、山纹、华虫纹、宗彝纹、藻纹、火纹、粉米纹、黼纹、黻纹。
这些花纹,只有在天子的服装上才会全部出现。诸候们只能使用龙以下的纹样,士用藻纹与火纹。大夫的服装上可加上粉米纹。 经过动荡不安的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废除了原有的六种冕服,仅留下一种黑色的玄冕供祭祀时使用。
因为秦人根据五行学说认定自己符合水德,水与黑色配合,所以秦代尚黑,从帝王到平民都穿用黑色服装。秦始皇对旧礼制进行了彻底破坏,使得到了汉代初年仍没有统一的礼服、制服。 西汉的官服,只不过是一种长袍而已。
而且是一年到头都穿黑色的袍服。官服相同,只能靠冠帽来区分官职的不同和高下。不同的官员佩带的冠不同。加上自周代开始,官员们就要佩带绶带。这种官绶制度在汉代被严格执行着。 魏晋南北朝时期,帝王百官的礼服官服基本上沿袭汉代的式样,直至隋唐时期才有了一个重大改变。
隋唐的帝王官员礼服制度也是十分完备的,形成了个等级森严的等级制度。隋开皇年间改革了北周的冕服形式后将它定型,唐代则因循了隋代的定制。唐武德四年,颁布衣服诏,规定了皇帝的服装共12种,其中冕服依照周制定为6种。
群臣的礼服有10种。大臣们穿礼服时,除冕以外,还使用其它4种冠服。这些冕服只在盛大的典礼中穿。在其它的日子里,皇帝百官都另外穿统一规定的朝服、公服及常服。朝服,是朝见时穿的服装,只限七品以上的官员穿用。
公服又叫省服,它与朝服基本相同,但更为简便一些。常服以襕衫为主,是一种圆领窄袖,左右开衩的长袍。 在隋代末年,隋炀帝下令用颜色来区分官员和平民的衣着,限定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穿紫袍,六品以下的官员分别用红、绿两色,小吏们用青色,平民用白色,屠夫商人只许穿黑色衣服,士兵穿黄袍。
宋朝统一全国后,在宋太祖建隆二年,颁布了新的服饰制度。宋代的官服仍分为祭服、朝服和常服三种。祭服维持唐代的式样,但各种的等级略有降低。宋初,朝服的式样仍与唐代朝服相同,仅将进贤冠的梁数做了改变,由二梁开始,直至五梁。
到元丰二年,宋神宗废除了隋唐以来依照官员品级确定冠绶的规定改由官员职位决定服饰,共分为七等冠绶。从宋代开始,官员穿朝服,必定在脖子上套一个上圆下方的饰物,叫作方心圆领。宋代的常服继承了唐代的衣式,并和唐代一样,常服靠颜色来区别品级。
宋代官服中变化最大的是头的幞头。唐代的软幞头在宋代变成了硬胎硬脚的一种帽子,有了固定的形状。胎架用铁丝和竹篾制成,外面罩漆纱。官员最常戴的是直脚幞头,脑后有两根直尺一样的脚,水平伸出。开始较短,后来越伸越长,甚至有一丈长。
至于低级吏员和皂隶,服装较为简单,衣裾较短,衣袖较窄,戴的多是脚向上弯起的交脚幞头。 辽国在北方与北宋并峙,所以辽国的官员服制就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辽代官员分南北两班,太后和北班契丹大臣们穿用契丹本族的服饰,而国王和南班汉族大臣们使用汉服,就是沿循唐代官服制度的后晋服式。
它由圆领长袍、玉带和裤、靴所组成。 继辽国之后在北方兴起的金国,自天眷三年正式宣布冠服制度。这种制度较多吸收了唐宋时代汉族帝王官员服饰的特点,只是比较简单一些。皇帝的祭祀礼服采用通天冠、绛纱袍;朝服是淡黄袍,腰束乌犀带。
官员们的朝服为红色大袖罗衣、红罗裙、戴进贤冠;公服采用襕衫。 蒙古族入主中原后,建立了元朝。在元代中叶,元仁宗在保持蒙古人固有衣冠的基础上,下令中书省规定服色等级,严格了衣冠服饰制度。在唐宋官服式样的基础上确定了和它们大致相似的冕服、朝服、公服。
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后,帝王官员的服饰制度达到了最完备、最繁缛的地步。帝王服装上增加了团龙纹,这是明代才开始形成的礼仪制度。龙纹成了帝王的专用徽记。这种绣龙的帝王常服,是明代皇帝最常穿的服装,是明太祖在洪武三年正式制定的。
除了织有金盘龙纹的圆领窄袖黄袍外,还有折角向上巾,玉带和皮靴几种成分。明世宗嘉靖七年,曾经规定了一种皇帝的新常服,叫燕弁服,由乌纱弁帽、玄色袍、玉带和白袜黑履组成。明代给每级官员都设计了一种动物图案作标志,把它绣在两块正方形的绵缎上,官员常服的前胸后背各缀一块,这种就是补子,这种官服就叫补服。
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法令规定:文武百官的朝服都沿袭唐宋朝服的式样,外穿红罗上衣、下裳和蔽膝,内穿白纱单衣,足登白袜黑履,腰束革带和佩绶,头戴有梁冠。官员的等级通过冠的梁数和绶带的不同纹饰表示。
明代官员们在重大朝会的场合要穿公服。公服由展脚硬幞头和盘领宽袖长袍组成。袍服的颜色根据官品而定。 由东北关外的女真民族建立的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专制王朝。清朝的官服突出了满族的民族特色,彻底改变了延续几千年的汉族官服面貌。
这些服式的满族特色突出表现在冠帽、马蹄袖、袍褂和长裤上。 清代官员的礼帽十分特殊,就是人们很熟悉的拖着羽毛长翎的圆顶大帽。它分为两种:一种是从8月戴到来年2月,叫暖帽,另一种在3月至8月戴,叫作凉帽。
暖帽为圆形,中间圆顶,周边有一道宽折檐,用黑色的呢料、绒布或绸缎制成。帽檐是貂皮、海龙皮、狐皮等名贵皮料做成。帽子顶上缀有红色的帽纬,中央装着顶珠。顶珠用宝石、珊瑚、金、银等制作,是区分官品高下的重要标志。
凉帽是一个圆锥体的笠帽,用玉草或藤丝、竹丝编成。外面罩上罗纱,缀有红色帽帏,加有顶珠。皇帝的帽子最为华贵,有3层帽顶,上面嵌有金龙。冠顶用金丝嵌制,上镶4条金龙,每条龙都口衔宝珠,冠顶中央嵌1颗大珍珠,周围也嵌有珍珠宝石。
马蹄袖,本名"箭袖",是武士射箭时挡在手部的防护衣物。外形酷似一只马蹄。它装在清人常穿的开衩箭衣袖口上,平时可以翻起,行礼时放下来盖住手。它是清人特别看重的满族民族服饰。 满族袍褂是最主要的礼服,它与汉族袍服明显不同,上身紧窄贴身,袖子较细瘦,下身的前后左右开衩,这也是有等级限制的。
皇室袍子开四衩,官员百姓的袍褂只许在前后开两衩。袍子均为圆领,右衽。皇帝的礼服袍子用明黄色,绣有龙纹。官员和命妇们穿绣有蟒纹的袍子。 在袍服外面加穿外褂,是满族服装的一大特征。外褂比袍子短,一般是对襟、圆领、袖子较宽松,袖口平齐。
马褂是一种非常短小的外褂,长不及腰,袖子不过肘部。对襟马褂也经常被当作宫中礼服穿用。黄色的马褂最为尊贵。与马褂相近的还有马甲,这也是由骑射生活决定的衣服式样。马甲没有袖子,主要贴穿,用以保暖,后来逐渐成了外衣。
清代的官服 文官为: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雁,五品白鹇,六品鸬鹚,七品鸿漱,八品鹌鹑,九品练雀。 武官为:一品麒麟,二品狮,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是犀牛,九品海马。
另外,御史与谏官均为獬豸。
㈣ 男帽世界(2)- 礼帽篇
男帽世界第二篇,这篇文章主要介绍礼帽。
Fedora 是经典电影好莱坞的标志性配饰,不难看出原因。由羊绒或羊毛制成。Fedora是主角的外观。自信满满戴着帽子,帽子风格也能为自己说话。找到适合你的Fedora帽子,考虑保持一个更中性的格调。这是一顶发表声明有历史的帽子。
Fedora 是一顶带柔软帽盆边缘和缩进帽身的帽子。它通常沿着帽身折痕,并在两侧的正面有个凹陷。Fedora帽子的帽身也有其它例如泪滴型、钻石型等凹陷形状,凹陷(用手拿捏)的定位可能有所不同。典型的帽身高度是11.4厘米(约4.5英寸)。早在1891年,美国就已使用这个词。它的受欢迎程度发展很快,最终不再会有人介意帽子看起来像汉堡。
Trilby帽可能与 Fedora 有很多共同之处,经常被误认为是同一风格,但Trilby帽更多的是关于时尚而不是功能,因此在 21 世纪初,它在男孩乐队表演者中很受欢迎。Trilby帽在历史上被称为富人戴的帽子,经常出现在赛马和其他富豪活动中。如果你确实戴着你的比赛,带上你的太阳镜。Trilby帽在温暖的季节是轻量级和舒适的,但传统上磨损在头上,不会提供太多的防磨保护。
传统的伦敦帽子公司 Lock 和 Co. 将Trilby帽描述为"较短的边线,正面倾斜,后部稍微向上倾斜",而 Fedora 的"边更宽,更平"。Trilby帽的帽身也比典型的 Fedora 设计略短。
带着一顶复古风格的圆顶礼帽,将你的目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也被称为德比帽子,圆顶礼帽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英格兰和伦敦的帽子制造商托马斯和威廉鲍尔。虽然历史上中上层阶级都穿着它,同时作为半正式和非正式的服装配饰,圆顶礼帽往往为服装增添了高档的美感,考虑搭配经典马甲。
一顶现代复兴的高顶礼帽,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水平。高顶礼帽是一个标志性的作品,不难看出原因它一直作为豪华和晚装礼服的象征延续了几个世纪。21 世纪男士,当您在夜晚约会或未来某个正式活动,想添加一些特别的东西。高顶礼帽非常匹配您独特风格,最合适的现代美学的帽子。
当你戴上派礼帽时,你将加入一种时尚潮流,这种潮流已经以某种形式保持了几个世纪。像布斯特·凯顿这样的著名演员在大银幕上戴着这个经典的帽子,派帽是19世纪中叶女性戴的第一顶帽子。帽子又小又圆,边窄得多,卷曲在边缘。很多时候,它装饰着丝带或其他别致的点缀品,这给了你机会,使这个看起来就是你自己的风格。
我的几点看法:
1.排序:原作帽子出场好像没有什么顺序,因此按照我自己的逻辑做了一个排序。继前天介绍5款球帽之外,今天继续介绍5款适合男士的礼帽系列。
2.工艺:从帽子工艺的角度来说,礼帽和棒球帽的工艺完全不相同。礼帽是先使用羊毛毛毡做出来帽胚,把帽胚套在金属模具上,再通过铜模热压制定型而成的。而棒球帽是将面料裁剪成若干片帽片,通过缝制而成的帽子。
3.译名:在英文里帽子的名称不能直接翻译成中文,例如
Bowler直译碗帽,实际翻译为圆顶礼帽;
Tophat直译高帽, 实际翻译为高顶礼帽;
Pork pie直译猪肉派帽子,没有找到对应的中文名字,我暂时命名为派礼帽。因为帽子外形就像下图中某种西餐里面的派。
4.区别:5款帽子里面,很多帽子从外观上看上去差异不大,所以不太容易能看出来区别。这是正常的!甚至叫错帽子名称也没有关系。毕竟毡帽类型的各种礼帽起源于欧美,需要有一定程度了解欧美历史和文化背景,我们才能准确判断出过去哪些礼帽是对应哪些人群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