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帽子知识 > 古代遮脸的帽子是什么

古代遮脸的帽子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12-10 00:22:50

『壹』 武侠风小说里,那种侠士带的帽子,圆顶,轻纱围一圈的,把脸遮住,那个叫什么帽子啊

斗笠加层纱罢了,没什么特定名字。

『贰』 古代里能遮住脸的帽子叫什么

帷帽【wéi mào】
原属胡装,最开始的样式叫幂篱,一般用皂纱(黑纱)制成,四周有一宽檐,檐下制有下垂的丝网或薄绢,其长到颈部,以作掩面,至隋唐把四周的垂网改短,亦称“浅露”。
据说昭君出塞戴帷帽,亦名昭君帽,据记载帷帽为晋代所创,汉代并没有帷帽,宋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已经指出,但阎立本所创的昭君出塞影响很大,因而历代也错称为昭君帽,一直延续至今。

『叁』 古装片上,头上一顶帽子,帽子垂下面纱遮住脸.这叫什么啊

帷帽

也叫幂蓠,浅露,又称昭君帽

『肆』 古代女子出门时遮脸的,像斗笠一样的叫什么名字

帷帽

从西域传来,最开始的样式叫幂蓠,一般用皂纱(黑纱)制成,四周有一宽檐,檐下制有下垂的丝网或薄绢,其长到颈部,以作掩面,至隋唐把四周的垂网改短,亦称“浅露”。


『伍』 古人戴在头上的用来遮掩容貌的帽子叫什么,就是武侠片里,带了个帽子上面还有黑纱垂下的那种。

帷帽,古代防风沙之帽,又称席帽。

『陆』 什么年龄的女子要带帷帽

在古代女人可以说不戴帽子的,女子十五岁便束发戴笄,用“巾帼”在后面挽头发或者把头发包扎定型。
古代戴帽子的女人有两种一时皇后贵妃和公主之类的贵族妇女,有戴“凤冠”“花冠”之类的特权。还有一些有官位的侍女也戴帽子,也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唐朝时曾在上层贵族妇女中流行过从胡人那儿传过来经过改进的帽子叫“帷帽”,四周有纱缦围绕,用来防沙,“遮脸”,防止陌生男人偷看自己的“女人”,相当于今天的伊斯兰地区妇女的黑纱。
中国女人普遍带帽子的传统是从清末开始的,是学习西洋女性的,各种凉帽,挡风帽,起初也可以说是一种地位的象征,后来体现的便是彻底的装饰品和实用价值。
斗笠也叫帷帽,是古代闺阁女子出门时所戴的一种可以遮住面容的帽子,作用就如同现在的口罩,头戴着斗笠当微风吹拂薄纱露出若隐若现的脸庞,那美丽的面容惊鸿一瞥让人怦然心动的感觉,而且古代的女子都是非常讲究礼仪的,一举一动都极为讲究,回眸一笑百媚生,就是形容古代美丽的姑娘。
古代贵族带的有纱的斗笠是因为戴斗笠可以遮蔽自己的容颜,一般大家闺秀会讲究内涵,不抛头露面,所以才会带斗笠。

『柒』 唐朝女子的帽子究竟是如何演变的

『捌』 古代,无顶的草帽,帽檐下一圈纱,这种帽子的名字

罩面,又叫黑纱斗笠。

『玖』 谁知道秦始皇头上戴的帽子叫什么吗

那是平天冠,上面垂下几排珠子,遮挡住脸,让下面的人看不出自己的脸色,因此没有人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伴君如伴虎就从此而来.

『拾』 楚汉传奇,古代皇帝:皇帝头上带的是什么啊,为什么要挡住脸面啊

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在举行祭祀等大典时所戴的大礼冠。外黑色,里朱色。冕顶有长方板,称为延,後高前低,略向前倾。延之前端缀有数串小圆玉,谓之旒。冕加在发髻上,要横插一长笄(簪),以别住冕。笄的两端绕颔下系一小丝带,谓之紘;又各用一条名叫枕的丝绳挂下一个绵丸,谓之纩,纩下端饰玉,谓之珎。因两珎正当左右两耳,故又名充耳、塞耳。旒、松、纩都是冕的部件。天子的冕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
冕的顶部叫“綖板”,綖板前圆后方,比喻天圆地方,表示博大之意;綖板涂黑漆,以示庄重。板前后系垂旒,表示帝王不视非,不视邪,是非分明。板下有玉衡,连接于冠上两边凹槽内;衡两端有孔,两边垂挂丝绳直到耳旁,至耳处系着一块美玉,好像塞住了耳朵,即所谓“充耳”,寓意帝王不听谗言,求大德不计小过,有所闻,有所不闻,从而衍化出一个成语“充耳不闻”。 九旒冕是黑色的,黑色是明代帽子中的流行色,与其他朝代的帽子有明显区别。除了竹、藤篾制成的,由于明代官帽有不少是用染成黑色的纱作的,所以也称“乌纱帽”。当了官叫作“戴了乌纱帽”,革职的称“摘去乌纱帽”,这些说法就源于明代,其他朝代的官帽不限于黑色,“乌纱帽”是明代特有的。
传说“黄帝造冕垂旒”,虽难以考证,但到了周代,孔子说过“服周之冕”的话,可以相信当时冕服制度已经比较完备。后经历朝各代,都以冕服为最高礼仪之物。朱元璋做了皇帝后,更是强调“复汉官之威仪”,朱氏王朝持续了276年,冕冠冕服的崇高地位也保持了276年,直到爱新觉罗氏入主中原,冕服制度才被废止。
历代之制大略相同。南北朝以後,只有帝王可以戴冕,因用以专称皇帝的礼冠。
《淮南子.主术训》:「古之王者,冕而前旒。」
高诱注:「冕,王者冠也。」
唐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之礼帽、其中天子冕十二旒、诸侯九旒。冕冠由冕板、冕旒、笄、纮、充耳等组成。冕冠与冕服、赤舄、佩绶等同时在祭祀等大典时穿用。
冕:《说文》有解:“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旒统纩。”
古之王者,冕而前旒。——《淮南子·主术训》
天子玉藻,十有二旒。——《礼记·玉藻》
郑玄 注:“天子以五采藻为旒,旒十有二。”
孔颖达 疏:“天子前之与后各有十二旒。”
《蔬》:“天子玉藻者,藻谓杂采之丝绳,以贯於玉,以玉饰藻,故云玉藻也。”
《后汉书·舆服志·冕冠》:“冕冠,垂旒,前后邃延,玉藻。”
《玉藻》是我国古典著作《礼记》中的一篇。在后代文献的注解中时常引用《玉藻》篇中的内容,如《春秋左氏传》。
延又写作綖,最上面的木板,又称冕板,前圆后方,象征天圆地方之意。后面比前面应高出一寸,使呈向前倾斜之势,即有前俯之状,象征国王应关怀百姓的含义,冕的名称即由此而来。旒,冕板两端下垂的玉串。
旒就是用五彩的缫(丝绳)12根,每旒贯12块五彩玉,按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每块玉相间距离各1寸,每旒长12寸。
汉代冕服的垂旒却不限于五色,根据后汉书·舆服制的记载,十二旒为白玉串珠。帽卷 即帽身,图中没有标出。帽卷夏用玉草、冬用皮革作骨架,表裱玄色纱,里裱朱色纱做成。
玉笄插在帽卷两边的纽孔中,用于固定头发。
武帽卷底部的帽圈,用金片镶成。
缨,冕板左右垂下的红丝绳,在颔下系结,用于固定。
纩是系在冠圈上悬在耳孔外的两块黄玉,叫做瑱,俗名充耳。因悬挂于两耳边,象征君王不能轻信谗言。
紞是垂在延的两侧用以悬纩的彩绦。唐代进行改制,创造了天河带,并使用二十四旒。但明时又恢复古制。
天河带,冕板上垂下来的一条红丝带,长度可以垂到下身,天河带多出现在隋唐以后的画中,宋代才有明确的定制。
冕冠的旒数按典礼轻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区别,按典礼轻重来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衮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鷩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贯玉3颗。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衮冕用12旒,每旒贯玉12颗。
公之服只能低于天子的衮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侯伯只能服毳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区别,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没有后旒。
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于规定的礼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许越位穿高于规定的礼服,否则要受到惩罚。天子为十二旒,周之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后来旒渐渐只限于帝王,于是“冕旒”则成了帝王的代称。同时也是帝王的象征。
目前能见到的冕冠实物均为明墓出土,如北京明定陵的两顶十二旒冕冠、山东鲁荒王墓、江西宣益王墓、湖北梁庄王等墓出土的明朝皇太子、亲王等级的九旒冕冠(其中,鲁荒王墓的保存较好、宣益王墓的出土时已破碎、梁庄王墓的出土时仅剩冠上构件)。

与古代遮脸的帽子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裤子和衣服连体的袜子 浏览:574
羽绒服上沾上颜色 浏览:713
90厘米买多大的裤子 浏览:183
大学生衣品牌 浏览:11
南雄游玩帽子峰 浏览:817
必备各式裙子该如何穿搭 浏览:114
老婆的衬衫 浏览:974
税务制服夏装裤子颜色是几号蓝 浏览:433
卫衣里加什么绒最保暖 浏览:345
山东德州帽子厂家直销 浏览:906
翼领衬衫怎么配 浏览:543
离心风机的皮带松怎么办 浏览:349
民族裤子夏季女 浏览:938
衬衫反面洗涤杂洗 浏览:385
burberry的风衣搭配 浏览:746
皮衣子母纽扣如何钉 浏览:202
羽绒服库存6年可以买吗 浏览:112
jeep男装防风外套 浏览:751
亮色外套什么品牌 浏览:712
战术手套型号怎么区分 浏览: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