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帽子知识 > 古代皇帝戴的有珠子的帽子

古代皇帝戴的有珠子的帽子

发布时间:2022-06-19 21:41:13

㈠ 古代帝王头上带的前后都有珠帘的东西叫什么

叫做旒。

那些珠子都是玉质。形制不同的朝代有所变化,不同的场合也有变化。从12串到5串不等,通常是五串,每串上面有九个珠子,象征“九五之尊”。冕旒象征着古代奴隶制或封建制君主的无上权力和顺天应人的政治理念。最初意思是让人记住不该看的不看,不要被眼睛蒙蔽。

皇帝的皇冠叫做“冕旒”。“冕”就是帽子和上面的平板,象征着头顶着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的权威。前面和后面的珠穗叫做“旒”。冕旒象征着古代奴隶制或封建制君主的无上权力和顺天应人的政治理念 。

(1)古代皇帝戴的有珠子的帽子扩展阅读

起源

冕旒,古代中国礼冠之一种。相传,冕制起于黄帝,至周代时始完备。古时帝王、诸侯、卿大夫参加盛大祭祀所服,冕旒为礼冠中最贵重者。

旒就是用五彩的缫(丝绳)12根,每旒贯12块五彩玉,按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每块玉相间距离各1寸,每旒长12寸。汉代冕服的垂旒却不限于五色,根据后汉书·舆服制的记载,十二旒为白玉串珠。

冕冠的旒数按典礼轻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区别,按典礼轻重来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衮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贯玉3颗。

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衮冕用12旒,每旒贯玉12颗。公之服只能低于天子的衮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

侯伯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区别,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没有后旒。

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于规定的礼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许越位穿高于规定的礼服,否则要受到惩罚。天子为十二旒,周之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后来旒渐渐只限于帝王,于是“冕旒”则成了帝王的代称。

㈡ 皇帝上朝头上戴的冕旒,有什么来历

在古装影视剧中我们常能看到皇帝头上戴着挂有许多珠帘的帽子,其实这个帽子有个正式的名字,叫做“冕旒”。属于礼冠的一种,但却是最高规格的。而且那东西很重。

因为戴上这东西,走路太急,旒串就会前后摆动打脸;如果行姿七扭八歪,垂珠就会在帝王眼前左右乱晃;而如果坐在那里,不挺胸抬头,重心不稳,冕旒也会滑落。所以久而久之,就迫使佩戴者养成挺胸抬头,沉着冷静,器宇轩昂的风度。

这顶冠冕上下都充满了学问。冕板代表着天圆地方。十二串玉旒,代表皇帝的最高地位。玉旒遮面,提醒皇帝有些事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同时由于玉旒一晃动起来便容易杂乱交错,所以也提醒着皇帝要保持庄重威严。塞耳提醒皇帝不可轻信谗言且该装聋时装聋。帝王之道、为君哲学在冠冕上充分体现了出来。

㈢ 秦始皇的帽子都垂着珠帘,这些珠帘都有什么意义

谓之纩,纩下端饰玉,谓之珎;因两珎正当左右两耳,故又名充耳、塞耳,意思是提醒皇帝勿听信谗言,要有所闻、有所不闻,也就是充耳不闻的来历。是为了提醒皇帝面对文武百官的时候可以宽容一点,没必要所有的事都跟大家斤斤计较,有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是一件好事。这样皇帝跟百官才能团结一致,安邦定国。什么不让别人看清自己的脸。功能二是约束皇帝的仪态的,皇帝行坐都要如泰山般沉稳,怎么让自己稳,戴上那破帘子就知道了,妥妥的落枕状态,头都不能转快了。

㈣ 为什么古代皇帝戴的帽子前后都有几串珠子

古代皇帝戴的帽子叫冕,前后的珠子叫旒。

冕旒的作用是:把眼睛遮住,叫蔽明——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看清楚,水至清则无鱼;而且,冕旒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让皇帝保持坐姿端正,一旦摇头晃脑,冕旒就会哗哗作响,有失威仪。

冕旒,古代中国礼冠之一种。相传,冕制起于黄帝,至周代时始完备。古时帝王、诸侯、卿大夫参加盛大祭祀所服,冕旒为礼冠中最贵重者。

旒就是用五彩的缫(丝绳)12根,每旒贯12块五彩玉,按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每块玉相间距离各1寸,每旒长12寸。汉代冕服的垂旒却不限于五色,根据后汉书·舆服制的记载,十二旒为白玉串珠。

(4)古代皇帝戴的有珠子的帽子扩展阅读:

其实皇帝头上的叫“冠”,一般冠还要配上“冕”。而最上面长方形的东西就叫做“廷”了,像门帘一样的玉珠串叫做“玉旒”。在耳朵上面还有东西,有着玉做的两块“黈纩”,但是特别小,就是一个小的圆珠子,大小刚刚够堵住耳朵。

不仅皇帝是“挂珠帘”,一些朝代的诸侯也会带着相似的装饰。然而上面的珠数不一样,帝王所带的冕旒,一般是前后各12串,每一串上有12颗玉石,周朝时诸侯王公所戴的冕旒数量次于帝王。

发展到后来,冕旒成为帝王的专属了。虽然冕旒上的冕板的大小可以不一,但有基本的形式,就是前低后高,寓意着谦恭勤勉。

㈤ 皇帝帽子前面垂下的珠子起什么作用呢

皇帝帽子前面垂下的珠子为旒,标准的科学称谓叫玉藻。

旒的作用:

1、“蔽明”,意思是王者视事观物,不可“察察为明”,也就是说,一个身为领袖的人,必须洞察大体而能包容细小的瑕疵。

2、冕旒的多少和质料的差异,是区分贵贱尊卑的标志。珠帘的根数是有讲究的,天子的冕十二旒(一说前后各有十二旒,那就总共二十四旒)。诸侯九旒(共十八旒),上大夫七旒(共十四旒),下大夫五旒(共十旒)。



(5)古代皇帝戴的有珠子的帽子扩展阅读:

1、冕冠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冠式,始于周代,也称“旒冠”,俗称“平天冠”。与冕服、赤舄、佩绶、玉圭等同时在祭祀等大典时穿用。冕:《说文》有解:“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旒紞纩。”是帝王、王公、卿大夫在参加祭典等典礼活动时所戴的等级最高的礼冠。

2、冕冠主要由延、旒、帽卷、玉笄、武、缨、纩、紞等部分组成。周朝礼仪规定,戴冕冠者都要身着冕服,冕冠的基本样式以及这套冕冠制度也一直被后代所沿用。唐代进行改制,使用二十四旒。明灭以后,在满清主导的剃发易服下,冕冠也随之消失,代之以朝冠。


㈥ 古代皇帝戴的帽子上垂下的小珠子到底有什么作用

其实,皇帝冠冕上的这一排排垂珠有个官方名称,叫做“旒”,置于冠冕之上,称为“冕旒”,这种帽子是古代中国礼冠之一种。相传,冕制起于黄帝,至周代时始完备。古时帝王、诸侯、卿大夫参加盛大祭祀所服,冕旒为礼冠中最贵重者。

皇帝的冕顶部前圆后方的板状叫做“延”,通常是前圆后方,代表着天圆地方,一般为黑色,表示庄重和威严。延板前后垂挂旒,旒的数量也有讲究,帝王为九,加上天地人,为玉珠12串,代表帝王地位。皇帝的冕顶部前圆后方的板状叫做“延”,通常是前圆后方,代表着天圆地方,一般为黑色,表示庄重和威严。延板前后垂挂旒,旒的数量也有讲究,帝王为九,加上天地人,为玉珠12串,代表帝王地位。


天子的垂珠为12串,称十二旒,依次往下诸侯的是九串,上大夫为七串等等。地位越高头上戴的旒的珠子的排数越多,清朝诗人黄遵宪曾在《西乡星歌》里写道:“上有一人戴旒冕,是为日神之子天帝孙。”所以垂旒的玉珠对于皇帝来说非常重要。

㈦ 为什么君王的帽子前面吊着12根玉石珠串

这象征着皇帝的权力,征着古代奴隶或封建君主的最高权力和政治思想。原意是提醒你不要看,不要被眼睛蒙蔽。当然这12旒玉石珠串同时也经历过朝代的变化。

12根玉石珠串是为了保持君王的威严以及提醒君王的义务。据《明史》记载,明朝天子之冕前后分别垂着12道旒,每道旒上有赤黄青白黑共12颗玉珠。不同的朝代在形制和场合上都发生了变化,从12旒改为5旒,通常是5旒,每根有九颗珠子,象征着“九五之尊”。同时按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衮冕用12旒,每旒贯玉12颗。公之服只能低于天子的衮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侯伯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因此这也是有严格的等级之分的。

㈧ 古装剧里君王上朝总会戴上有珠帘的帽子,这帽子如何称呼

古代君王上朝时总带有珠帘的帽子称为冕。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一个成语冠冕堂皇,其实冠和冕都是帽子的一个称呼,代表的是这个人光鲜亮丽拥有着很高的权利。爱看古装剧的小伙伴可能会发现皇上上朝的时候总会带一个有珠帘的帽子,不是为了遮阳其实就是有很深刻的儒家寓意。首先给大家讲一下什么是冠,也就是说当古代的男子成年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加冠礼,也就是说代表这个人已经长大成熟了,冠是普通人就能够戴的,而冕就不一样,必须是有官职的人才能够带的帽子,如果普通老百姓也带冕的话,那将引来杀头之罪,接下来就给大家好好的讲解一下这个故事。
对于这些事情你要有什么好的想法,欢迎写在评论下方,我们一起讨论吧。

㈨ 皇帝的帽子前垂下的珠子有什么作用

皇帝的帽子前垂下的珠子叫做旒,也叫作玉藻,其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身份象征;二是“蔽明”(屏蔽眼睛)。

一、身份象征

冕冠的旒数按典礼轻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区别,按典礼轻重来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衮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贯玉3颗。

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衮冕用12旒,每旒贯玉12颗。周之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后来旒渐渐只限于帝王,于是“冕旒”则成了帝王的代称。

二、“蔽明”(屏蔽眼睛)

对于旒蔽明的作用,东方朔有一个很好的解释。他讲:“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

(水太清澈了就没有鱼了,一个人过于苛求明白就会曲高和寡少了信徒和朋友。——这是理论思想基础。所以,作为统治万民的帝王,头上戴个特制的帽子,帽子前面坠上珠帘,正是用来适当遮挡视线的,两耳旁边堵上玉块,正是为了适当降低听觉的。)

(9)古代皇帝戴的有珠子的帽子扩展阅读

明代鲁王朱檀九旒冕出土

1971年,明代鲁王朱檀墓出土的九旒冕,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件保存完好的明初亲王冕冠实物。冕冠通高18厘米、 板长49.4厘米、宽23.5厘米、筒径18.5厘米。为藤蔑编制,表面敷罗绢黑漆,镶以金圈、金边。

冠的两侧有梅花金穿,贯一金簪。板下有玉衡,连接于冠上两边凹槽内。衡两端有孔,两边垂挂丝绳直到耳旁,至耳处系着一块美玉,好像塞住了耳朵,即所谓“充耳”。鲁荒王这个九旒冕前后共垂着9道旒,每道上9颗五彩玉珠,共用珠162颗,垂悬九旒正是明代亲王冠冕的定制。

㈩ 古代皇帝头上戴的帽子(前面有许多珠子)用现在的名词来说叫什么

皇帝的帽子称为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参加祭祀典礼时所戴礼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冕冠的顶部,有一块前圆后方的长方形冕板,冕板前后垂有“冕旒”。

冕旒依数量及质料的不同,是区分贵贱尊卑的重要标志。汉代规定,皇帝冕冠为十二旒(即十二排),为玉制。冕冠的颜色,以黑为主。冕冠两侧,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与发髻拴结。并在笄的两侧系上丝带,在颌下系结。在丝带上的两耳处,还各垂一颗珠玉,名叫“允耳”。不塞入耳内,只是系挂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听信谗言。后世的“允耳不闻”一语,即由此而来。按规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绘有章纹。此外还有蔽膝、佩绶、赤舄等。组成一套完整的服饰。这种服制始于周代,历经汉、唐、宋、元诸代,一直延续到清代,绵延两千多年。

冕旒,帝王头上的流苏。帝王戴的冕冠,其顶端有一块长形冕板,叫“延”。延通常是前圆后方,用以象征天圆地方。延的前后檐,垂有若干患珠玉,以彩线穿组,名曰:“冕旒”。冕旒的多少和质料的差异,是区分贵贱尊卑的标志。据说,置旒的目的是为了“蔽明”,意思是王者视事观物,不可“察察为明”,也就是说,一个身为领袖的人,必须洞察大体而能包容细小的瑕疵。

与古代皇帝戴的有珠子的帽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女风衣下面搭配什么鞋子好看图片 浏览:665
中年妇女穿哪个品牌的裤子 浏览:145
呢大衣马丁鞋搭配什么裤子好看 浏览:107
羽绒服领掉怎么洗 浏览:239
成人套头马甲编织方法 浏览:804
几个羽绒服做一个羽绒被 浏览:85
牛仔裤弄上乳胶漆怎么洗掉 浏览:395
鸡心领怎么搭外套 浏览:247
男生圆头皮鞋搭配什么裤子好看 浏览:901
衣和打底袜起静电怎么处理 浏览:768
衣你是喜欢尖领 浏览:517
外套硬腰带背后怎么系 浏览:260
深灰色外套怎么搭 浏览:685
超薄保暖内衣品牌男 浏览:248
浅咖色裤子配什么颜色衣服好看 浏览:873
最新衣编织图解 浏览:675
貂绒衣外套洗了缩水如何办 浏览:12
带扣风衣腰带后系法图 浏览:467
汕头衣童装批发市场 浏览:607
g2000职业女装女寸衫怎么样 浏览: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