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刚成为孔子学生的时候帽子上插着的是鸡毛。孔子和他的学生子路可谓不打不相识。司马迁《史记》记载孔子与子路初次相遇,子路头上插戴着雄鸡的羽毛,身上佩挂着野公猪的牙齿,子路这身行头够威猛、奇异的,也难怪有典籍中称子路为卞之野人。
两人相见,也许是孔老夫子之前从没见过这幅装扮,人群中多看了他一眼,他竟对孔子拳打脚踢动起野来。司马迁用了陵暴孔子四个字来描述打架过程,看来孔夫子明显不是子路的对手啊。两人打架的画面想象都觉得好笑,谁能想到后世被称为至圣先师的孔子会有这样一番遭遇。
出身贫微
仲由少年时,从事各种劳作来维持家庭生活,甚至常吃野菜充饥。拜入孔门之前,《史记》记载,志气刚强,性格直爽,头戴雄鸡式的帽子耍威风,佩戴着公猪装饰的宝剑显示自己的无敌,曾经瞧不起孔子的学说,屡次冒犯欺负孔子。为此孔子设计出少许礼乐仪式慢慢加以引导,后来,子路穿着儒服,带着拜师的礼物,通过孔子学生的引荐,请求成为孔子的学生。
2. 孔子的72个徒弟中有几个戴帽子几个没戴
30个带 42个没带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3. 孔子像雕塑有没有帽子
孔子时代,士人的标准穿戴是冠,包裹发髻,有不同的形制。不同于现代的帽子。
孔子是戴冠的
4. 孔子的帽子叫什么
应该叫冕或冠,以前帽子是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中国据说是华夏始祖黄帝首先发明了帽子。奴隶社会时期帽子一开始只是在官僚统治阶层普遍使用,不是为了防热御热,而是它的装饰和标识作用。象征着统治权力和尊贵地位。这是的帽子应该叫“冠”和“冕”,只有帝王和文武大臣可以戴帽子,标示其地位和权力的大小,形成一种科层官僚秩序,就是所谓的中国古代冠冕制度,《释名》曰“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可见只有士以上的人才可以带帽子,其他平民百姓都没有戴帽子的权利。最初的时候皇帝戴的叫“冕”,士大夫戴的叫“冠”,后来互用,皇帝戴的一律叫“通天冠”当然还有其他细化的规定。春秋战国时期,像孔子,孟子这样的大学者也不能戴帽子,而是用“帕头”裹头,而且教育学生要树立“轩冕之志”,轩是车子,冕是帽子,就是当官走仕途,可见当时坐车子和戴帽子是官员仅有的的特权。一般平民老百姓只可以用“巾”把头发束起来,穷人可以说是披头散发或者用麻绳把头发束起来。
帽子作为统治阶级内部地位和权力的标示和象征,虽经历朝历代的转变,可以一直没有改变过,样式起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标识更加细化,更加精确,直到清朝结束,民国建立才被取消。
5. 孔子一般穿什么衣服都叫什么
孔子一生有大才而不受重用, 游历各国, 也只是穿普通的服饰
身上穿长袍, 头上裹头巾, 脚上穿布履
当时的平民穿戴和孔子差不多.
士大夫当时头上戴冠, 身着锦袍, 腰扎玉带, 脚穿长靴
6. 子路刚成为孔子学生的时候帽子上插着什么
子路刚成为孔子学生的时候帽子上插着的是鸡毛。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有一次,孔子正在教室里给学生上课,突然,一个帽子上插着鸡毛、腰里佩着宝剑的小伙子大叫大嚷地闯了进来。只见他忽地拔出宝剑,狂舞起来,好几次剑头差点刺着孔子。
孔子站着动也不动,笑眯眯地看着他。等他舞完剑,孔子说:“真不错,好剑法!小伙子,我想收你做学生,你愿不愿意?”不料,小伙子一板脸说:“哼,我才不读书呢!我像一根笔直的竹竿,生来就可以做一支利箭,还读书做什么?”
孔子说:“读了书就会有知识,好比竹箭前面安了金属箭头,这样,箭不就更锋利了吗?”小伙子觉得孔子说得很对,低着头走了。后来,这个小伙子便来到孔子门下,跟着孔子学知识,周游列国。他就是孔子一生中最忠实的学生子路。
成就贡献: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
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认为他曾修《诗》、《书》,《礼》 、《乐》,《四书》,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著《春秋》。
是传统的土色布料
8. 古代男子为啥都喜欢戴帽子关于帽子的礼仪都有哪些
帽子对于现代人来说,虽然满大街都是很常见,但主要功能就是装饰品,可有可无,有时候的作用就是防晒、遮住没洗头而已,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但是在古代,帽子可不是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有可无的穿搭,还俨然已经成为一种风潮,是人人必备的物件,是体现“礼的象征”。
在早期的古罗马,帽子甚至成为合法公民的象征,可见头部饰品的重要性。而在古时候的中国,帽子就有了更深一层的意义,它除了装饰作用,又能遮风挡雨防晒之外,更多的时候都是为了辅佐其它意义而出现的。
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子女在观念上有了新一层的增进,虽然贵族阶级社会还是很严重,但是对于当时的风气而言,“礼”的重要性,最终成就了帽子在中国粉墨登场。都知道中国男子在二十岁的时候需要举行冠礼,就要戴帽子,表示自己成年了,那帽子究竟对古人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一、 帽子的发展
“冠者礼之始也。”——《礼记》
帽子的重要性,从中国古代成语中也能体现,比如衣冠楚楚、华冠丽服、怒发冲冠。这其中的冠字就是帽子的意思,当然有时候也可以充当头名的意思,但大多数时候,冠就是帽子的意思。
帽子的种类发展大致就如上,虽然每个时代流行的帽子款式不一样,但是官员们、在乎礼的男子们,生活中几乎都会佩戴帽子。帽子从周朝开始流行,一直璀璨到清朝,是社会风尚的标志物,不得不说影响力之远。
最后,帽子作为一种服饰,一直以来都被我国各个朝代作为“礼”而推广,在周朝之后,帽子的实质意义就不完全是一种装饰品了,更多时候帽子充当的是社交、地位、意义。
除此之外,帽子的功能变化,是在宋朝以后,才有了各式各样,防晒、抵御寒冬、装饰性足的帽子出现。在不断地文化传承中,帽子俨然成为中国古人们的装束规范,礼仪标准,源远流长至今。
从覆满神秘色彩的陶盆到“冠礼”的推崇,帽子在历史片段上就一直占有着独属于自己的发展片段,更有着别样的意义。
在后代的不断改良中,那一块披在肩膀上擦拭汗水的毛巾,最终形成头顶上的四角、草帽等多种样式,帽子也星光熠熠的在历史上,成为历史文化里独特的一员。
9. 为什么柳州的孔子庙里的孔子像是带皇帝帽子的
因为孔子曾被某朝皇帝封为文宣王,他有封建诸侯王的封号,所以他可以带诸侯王的帽子。
10. 几千年前,中国是礼仪之邦。什么美国,英国,法国,德国都是野蛮人。但是现在怎么好像倒个了
变迁的时代与不满的心理
历史时代的途程在于不断地向前推进,而人类在时代的轮转中,却永远不满现实。不论任何时代,青少年固然如此,“迷茫,烦闷,。。。”,老年人们又何尝不是如此,“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不必忧伤,不必感叹,假如我们过去了,太阳照样会从东方升起,历史依旧会演变下去,后一代的人们,也许比我们活得更有趣,更快乐。
在人类的文化史上,过去的道德观念,是基于宗教的因果观念而定;教育的规范由此而教育,思想的习惯由此而思想。现代的道德观念,由于物质文明的发达,工商业快速发展中的刺激反应,它逐渐接近以经济的价值观念而定,下意识的只有价值和无价值的辨别。过去的善恶观念,是以人性本应善良,对于心理和行为的善恶,具有宗教性的报应而定论。现代的善恶观念,由于科学促使物质文明的重要,同时曲解自由而又极度偏向个人的自私,几乎走向以需要与不需要来决定善恶的标准。这样的道德观念,善恶观念,虽然还未真正构成为现代人思想心理的定型,它的对与不对,是与否,实在是非常急切地等待着我们这一代去博学,审问,慎想。
西方文化的影响
从东西双方古代文化的历史哲学来说,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退化和堕落的,那是从宗教性道德观念的立场,看到精神文化的褪色,因此而使人类社会迷失方向,拼命追求物质欲望所生的过患而言(距离自然的境界愈来愈远)。如果从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来说,因为物质文明的日新月异,促进社会的发达,所以便认为历史文明是进步的。
“文艺复兴运动”掀起了西方固有文化思想的自由主义和民主思潮,因而促成了近世西方文化思想中的民主和自由新观念。但是,由此一变再变,民主思想和崇拜英雄心理,互相矛盾。自由主义和自私心理,夹缠不清。于是便又形成历史性反现实的行为,而产生西方历史文化的第一股逆流,“外用强权,内唱公理”。同时又变民主专制为独裁,假借公理的正义为侵略。工业革命促使经济的繁荣,同时派生出剥削和贫富巨差,于是出现第二股反叛的潮流,资本论和共产主义,扩充古希腊的唯物思想。另一路反现实思想,由丹麦医生Kier Kegard研究神学及哲学的结果。他认为机械文明桎梏了人性,为了拯救世人跳出机械文明的疯狂病态中,倡言存在主义思想,配合Freud的性心理学,风靡世界,“外不足以救世,内不足以自救”,反作用较强。
人类心理思想总是那样可怜和可笑,始终是自编、自导、自演的喜剧开场,而后却自造成悲剧闭幕。初由不满现实而反现实开始,最后再把它投向凶神恶煞的怀抱中而自悲自叹。
望子成龙
古代的文化制度,童子六岁入学,先从“洒扫应对”开始学习。以现代语来讲,便是先从生活的劳动教育入手,以养成清洁整齐的习惯;然后施以待人接物的礼貌教育,这便是所讲“应对”的内涵。它的教育精神,是注重在人格的培养,和礼仪的规范,并非先以知识的灌输为教育的前提。
孝和爱
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思想,并不须要过分急于全盘西化或半西化。事实上,一般的思想大体都已洋化。单从教育方面来讲,无论是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乃至社会人心的观念,都以西方文化教育思想中“爱”的教育为重心。“上帝爱世人”和“我爱你”、“父母爱子女”、“师长爱学生”,这许多的“爱”的概念,各有各的范畴,各有各的内涵。在西方,父母对子女的“爱”的教育,自有他的文化思想的习惯和范围,并非一味的“溺爱”。他以“爱”为中心,培养后一代各自独立奋斗的精神。并不象我们“拿到鸡毛当令箭”,因此而产生新式家庭教育,一味地变成“溺爱”和“乱爱”为能事。
与此相对的,作为现代子女的中国青少年们,对于固有传统的“孝道”,必须了解它便是“爱”的延伸,和“爱”的反应。因为大家只从表面去看西方的文化,只看见他们做父母的对子女尽心尽力地付出“爱”,并没有象中国人一样抱着“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心理和目的。所以他们的老年父母,老无所归,“不亡以待尽”地伶仃等死的情景,触目皆是。其实,这是西方文化制度和社会习惯上最大的漏洞,并非是西方人在根本人性上就缺乏“孝”心、缺乏“爱”父母之心。其实,欧美的青年人思念父母之情,绝不亚于东方的“孝”心。
我们一般新式家庭的父母,外受西方文化生活方式的皮毛影响,对欧美家庭教育方式一知半解的崇洋心理的作崇,于是将错就错的仿照那些外国电影,而将不中不西的洋盘思想,奉为金科玉律。但在骨子里,又潜伏着传统文化思想的血液,“望子成龙”与“光耀门楣”的观念,并未完全抛却。于是便造成此时此地,在家庭教育方面,产生了问题儿童和问题青少年的事件。
旧八股与新八股
自孔子“删诗书,定礼乐”修订“六经”以后,纵罗上下三千年来教育之目的和精神,一言以蔽之,纯粹为注重人格养成的教育。“自天子以及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但是这些观念自春秋、战国迄于秦汉之际,“六经”并未受重视。“智、力、勇、辩”之士竞相以“纵横捭阖”、兵谋、杂说、阴阳等学术,取悦人主而自求爵禄功名荣显于当世,并即以此为天经地义的要务。“乃公居马上而得之”
汉儒之学,上面顶着孔子的帽子,内在借题发挥,糅集道、墨、阴阳诸家之所长,从此曲学阿世,大得其势,后世虽屡有变质,虽然或以“词章、义理、记闻”等为儒林学者的内涵;以“君道、师道、臣道”为儒家学问的本质。但不管如何说法,总之,必须要以功名爵禄,入仕用世为目的。“不孝有二,家贫亲老,不为禄士”
当前教育是真的普及了,一般国民的知识水准是真的提高了。但是知识的普及,使得一切学问的真正精神垮了。不但如此,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虽然接受西方文化熏陶而换旧更新,可是我们教育的“暗盘”思想,依然落在二千多年来的一贯观念之中,只不过把“读书做官”换成“教育即生活”。于是,新的“科学八股”的考试方法,但凭“死记”、“背诵”为学问的作风,依然犹如以往历史的陈迹。
从处变自强说起
慷慨赴义易,“决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从容适变难,必须厚积风力,然后“培风”而起飞,“措天下于衽席之上”。
我们青少年的学术思想,以及“见义勇为”、挺身而起“救亡图强”的精神和心理却远不及上一辈的老少年们。因为我们模仿物质文明的进步,促使求安于现实生活的享受逸乐之中,已经心无旁骛。大家却没有看到未来世界的局势,由于自然科学畸形的发达而更发达,进步而更进步的后果,它将促成人文文化的“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的悲惨局面。
六十年来教育的变和惑
郑板桥“教读原来是下流,傍人门户过春秋。半饥半饱清闲客,无锁无枷自在囚。课少父兄嫌懒惰,功多弟子结冤仇。而今幸作青云客,遮却当年一半羞。”
过去是“一席青毡”,罚坐在冷板凳上。现在是一张聘约,罚站在冷柜台。况且一校一系一派,无形中各自形成圈圈,“左圈右圈圈不了,不知圈了有多少?而今跳出圈圈外,恐被圈圈圈到老。”
七十年前八股文的思想与教育
当时严格执教“记诵”的作用,除了为“考功名”时所必要以外,在旧教育的理论上,认为它有一种“反刍”的妙用。因为从童年脑力健全、思想纯洁时开始注入这些经书诗文,虽然当时理解力不够,但一到中年,从人生行为的日用上,和人事物理的经历体验上,便可发生如牛吃草的“反刍”作用,重新细嚼,自然而然便有营养补益的用处了。
值得反省的代差与教育
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东西文化交流、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等等,仍然逗留在将近百年以来的老问题上,到目前为止,并无特别翻新之处。并且由此可知其中根本就没有什么“代差”、“代沟”等的存在。现在青少年所梦想以赴,愤慨以求的,也是上一代所希求的目的;现在青少年们的感受,也正是上一代慷慨悲歌的情形。只是时代环境的不同,彼此面对的景象各别而已。规规矩矩来说,上一代老少年们,由于年龄消失、意志凋逝,精神随体力的衰竭,把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愿望,寄托在下一辈后起之秀的身上。
必然承认新时代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对于开启国民知识和普及教育的效果,的确迥非前代可比。但是知识并非就是“学问”,人格的养成和国家民族文化精神的栽接,并非有了知识就能成功的。尤其对于儿童教育说,问题更为严重。旧式的教育,虽然也没有明文确定是为这一目的而教育,但几千年来的一贯精神,实在是与此目的相契合的。
教育与文化的中空
旧式读书受教育的方法,是“读古文,背经史,作文章,讲义理”,一劳永逸,由儿童时代背诵的“经”、“史”和中国文化等基本的典籍以后,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现在除了学生背考试题目、老师教“考”之外,就不知道什么叫教育了。而且功课的繁重,根本没有时间多读课外的书。
旧式考试考“思想”,现在考试考“记诵”。《礼记》有言:“记诵之学,不足为人师”。
尊师重道
“尊师重道”,是人类文明共通德性,在五千年来中国文化传统中,“师道”的尊严,俨然已与“君道”互相对对峙,构成“政”,“教”互助大特质。“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事实上,自宋明以后,“师道”的尊严,并非只是对学生的要求,是师生互相尊重的礼仪。“不敬师尊,天诛地灭。误人子弟,男盗女娼。”
“六亲不和有孝慈”,如今“师道”沦夷,因此才重新号召。虽历年提倡和号召,却并未改进。由此可知一种优良的礼仪风气,绝非制度或规定所能养成。它的基本根柢,仍然有赖于教育和学风的改正,以及整个社会风气和全民思想的培植。
过去的“尊师”,因为由于某一个人“传道、授业、解惑”之关系,所以对于传授精神生命学问的老师,终身视之如父。现在是以“母校”为标榜,一切的荣誉归之于学校,教师们只是学校中的一分子。所谓上课也者,也便是出卖知识而已。品行与人格的教导,当然由训导处去负责,何必多事。学店的观念和只要有学历的思想,便普遍流行,谁还管你老师的好不好呢!
“学而优则商,商而不优则仕,仕而不优则教书”。
武侠小说与社会心理教育
从文化的立场来说,学术思想为整个文化的中心。文学是文化的骨干。而包括在文学范围内的小说,又是人文思想和文学境界互相结合的前趋。“历史的内容是小说,小说的内容是历史”。
中国“武侠”,正式见于传记的,是从司马迁的《史记·游侠列传》开始。“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旧时武侠小说,人物的邪和正以及人情事故的是和非,个人品行的善和恶,都是泾渭分明,一目了然,它的终结不外是注意正邪善恶的果报。一面籍此宣泄心中不平,一面以此敦正人心,并宣扬“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的信念。
倘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则正好反映出十九世纪以后,东方“止戈为武”与西方“尚武好斗”。西方文化以物质文明为本,所以便发展为枪炮机械。中国文化是以人文为本位和个人的精神为基础,所以便把技击(唐宋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处处进入艺术的境界,武功技击便成了武艺)进入以气驭剑,或心剑合一的幻想境界。
目前武侠电影流行,所有舞弄刀枪剑棒的武术技击,一半以上都是东洋日本的武士道手法。可是这一流的电影不但大受男女老幼的欢迎,而且多少学者教授们,也都醉心欣赏,而大为赞赏。这不仅是中国文化中“武艺”的悲哀,而且还应该说是中国文化真正衰落的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