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帽子知识 > 东北老四耳帽子

东北老四耳帽子

发布时间:2022-05-30 23:49:02

Ⅰ 冬天解放军们戴的帽子什么名字啊!

冬天解放军们戴的帽子是中国人民解放军55式冬常服中的棉帽。因雷锋而出名,又叫雷锋帽。

雷锋帽仿制于苏联红军于1939年冬季战争后仿照芬兰军以取代布琼尼帽而配发的冬帽“ушанка"。军官的帽子通常由毛料制成,士兵的则由长绒棉或合成纤维制成。

在寒冷的冬季,雷锋帽能对士兵进行很好的防风、保暖作用,是士兵的不二选择。

(1)东北老四耳帽子扩展阅读:

1955年9月16日,国务院召开第18次国务院会议,通过了关于军衔服装的报告,并确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衔服装从10月1日起实行。全套军衔服装定名为55式服装。

55式军衔服装是解放军军服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将校呢、大檐帽、肩章、武装带等给老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55式军衔服装分礼服和常服两类,首次突破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单一制式军服的历史。

Ⅱ 帽子的种类有哪些

1、风雪帽

现代帽类名称,又称“罗宋帽”,是一种保暖性能特好的男式冬帽,尤为老年人所喜爱。用双层骆驼绒制作,帽墙成三翻式,把帽墙翻下,前面脸部只露出一蛋形圆孔,耳朵、后脑、脖子等都可罩去。

Ⅲ 千变万化的帽子怎样与民族融合

千变万化的帽子就是折纸课,与民族融合就是用纸折出有民族特色的帽子。
蒙古族着帽的习俗古已有之,在宋人所绘的《射猎图》中,就画有戴皮帽,著貉袖的北方骑士。在元代已经出现卷檐、圆顶或尖顶的帽子,当时,其帽檐甚窄,帽子的顶部覆以朱英,帽子前面缀有银佛,用毡子或是皮子制成。据说蒙古人戴的帽子最初是是没有檐的,后来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因每年要到上都避暑狩猎,随行的察必皇后看到他狩猎时阳光刺眼,看不清猎物,便将原来的帽子加上了檐,使之能够遮蔽阳光。从此人们便将察必皇后的这一发明延续下来。

从外形和作用上看,蒙古牧人的帽子主要有:圆顶立檐帽,尖顶立檐帽,风雪帽,陶尔其克帽,三耳帽、四耳帽和圆帽等几种。

圆顶立檐帽帽沿有的前高后低,有的则前后一样高。顶部有的有算盘结,为红色。有的垂有两条飘带,有的则没有飘带,以黑毡为之。《呼伦贝尔志略》中有记载说:“帽之形平扁,以毡为之,缘反折而上,亦有绸面尖形者,附以皮耳,顶缀红缨一撮,而圆形缎面饰以金边之便帽,尤喜冠之。”据考古资料发现,牧人所戴的圆顶立檐帽与元代所戴的基本一致。巴尔虎蒙古人和科尔沁蒙古人均有戴圆顶立檐帽的习惯。科尔沁巴林男子在逢年过节、喜庆节日,头戴貂皮或水獭皮红缨圆顶立檐帽,中老年则头戴棕褐色圆顶立檐帽,身穿团花缎吊面皮袍、外套对襟坎肩或马褂,腰系背侧垂以两个活结穗子的腰带,脚登有24个盘花图案的大绒靴子。显得非常精神。此外,乌珠穆沁人在春秋季和夏季也戴前半檐可以上下活动的圆顶立檐帽。乌喇特的新郎戴钉有水獭皮的圆顶立檐红缨帽,春秋季则多戴钉有平绒的圆顶立檐帽。尖顶立檐帽喀尔喀右旗妇女较为常戴。杜尔伯特妇女冬季则戴平顶立檐圆帽,且后边有根飘带。

Ⅳ 帽子有几种分别叫什么

帽子的种类帽子的品种繁多, 按用途分:有风雪帽、雨帽、太阳帽、安全帽、防尘帽、睡帽、工作帽、旅游帽、礼帽等;接使用对象和式样分,有男帽、女帽、童帽、幼儿帽、少数民族帽、情侣帽、牛仔帽、水手帽、军帽、警帽、职业帽等;

按制作材料分,有皮帽、毡帽、毛呢帽、长毛绂帽、绒绒帽、草帽、竹斗笠等;按款式特点分,有贝雷帽、鸭舌帽、钟型帽、三角尖帽、前进帽、青年帽、披巾帽、无边女帽、龙江帽、京式帽、山西帽、棉耳帽、八角帽、瓜皮帽、虎头帽等等。

帽子的大小以“号”来表示。帽子的标号部位是帽下口内圈,用皮尺测量帽下口内圈周长,所得数据即为帽号。“号”是以头围尺寸为基础制定的。

帽的取号方法是用皮尺围量头部(过前额和头后部最突出部位)一周,皮尺稍能转动,此时的头部周长为头围尺寸。根据头围尺寸确定帽号。

(4)东北老四耳帽子扩展阅读

帽子的由来:

原始人把兽皮、树叶盖在头上以保护头部,产生了帽子的雏形。《后汉书·舆服志》有“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皮”的记载。中国古代的帽,主要有冠、冕、弁、巾帻、幞头、盔等品种(见图)。世界各国帽的历史也很悠久。

欧洲古代男子多戴兜帽和无边帽,女子多戴面纱和头巾。古代欧洲和小亚细亚农村,习惯戴家庭制作的草帽或其他植物纤维编的帽。雅典和罗马的传统手工艺者常戴椭圆形帽顶的毡帽。

在罗马,这种帽子是庶民的一种标记。海狸皮帽14世纪在弗兰德斯流行,以后流传到法国和英国等地。英国的圆顶硬礼帽,创始于1850年。

19世纪后半叶美国流行软毡帽。在拉丁美洲和美国西部流行阔边帽,它是一种帽边在边缘处向上卷起的高顶毡帽或草帽。

地中海东南岸一带流行土耳其帽,其形制是平顶,无帽檐,圆锥形。阿拉伯人传统头饰是色彩鲜艳的穆斯林头巾。日本有传统的丝质涂黑漆的坎墨雷帽。在热带地区,人们戴软木盔以免日晒。

Ⅳ 为什么蒙古人的帽子都带尖

这是由过去的风俗习惯遗留下来的。
据说蒙古人戴的帽子最初是是没有檐的,后来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因每年要到上都避暑狩猎,随行的察必皇后看到他狩猎时阳光刺眼,看不清猎物,便将原来的帽子加上了檐,使之能够遮蔽阳光。
从外形和作用上看,蒙古牧人的帽子主要有:圆顶立檐帽,尖顶立檐帽,风雪帽,陶尔其克帽,三耳帽、四耳帽和圆帽几种。

Ⅵ 为什么东北军都是带狗皮帽子

东北军带狗皮帽子主要用于头部保暖。

东北的冬天是非常寒冷的,还经常刮西北风,风刮到脸上就如同刀子割一般的痛,所以头部保暖是重要的事,而头部保暖最好的东西就是狗皮帽子。

狗皮的毛暖和,结实耐用,防潮性能极佳。狗皮帽子戴在头上厚重、舒服,压风。同时狗皮经济便宜,几乎家家养狗,狗皮主要是用于做帽子,节约成本,货源充足。

(6)东北老四耳帽子扩展阅读:

因为地域的不同,东北军冬装的军帽与其他解放军部队冬装的帽子不同,是狗皮帽子。因此,狗皮帽子成为东北军的一大明显特征。

在东北,冬天天冷,一般都用动物的皮毛做成的帽子来保暖,好的有狐狸皮帽、貉子皮帽,但价格高昂,老百姓负担不起。

战斗特殊时期,经济条件不稳定,负担不起士兵昂贵的帽子,狗皮价格低廉同时资源充足,为节约成本和保护士兵,故通常都是戴狗皮帽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东北八大怪(狗皮帽子)

Ⅶ 满族男子常戴什么帽子

暖 帽

暖帽,秋冬时戴的礼帽。一种用缎子、呢绒或毡子做成的圆形帽子,周围卷起约二寸宽的帽檐。帽檐为上仰形,可按居地的天气凉暖分别镶以毛皮、呢子或青绒。檐上镶的皮子,贵者多用貂、水獭皮,贫者多用青鼠、狍皮。后世满族在礼帽上缀以红缨,是对女真古俗的承袭。清入关后,仅官兵帽上带红缨。

凉 帽

凉帽,春夏时戴的礼帽。无檐,形似东北盖酱缸的酱斗篷,为“”形,有人形容它为“覆釜”。多用草编成。

瓜皮帽

瓜皮帽,也叫“便帽”、“小帽”,由明代演变而来。《三才图会?帽子》载:“帽者,冒也。用帛六瓣缝成之。其制类古皮弁,特缝间少玉石耳。此为齐民之服。”清士大夫燕居时多戴此帽,后民间逐渐流行。瓜皮帽是最常用的,老少皆宜。冬春一般以黑素缎为面,夏秋多用黑实纱为面,颜色和纹饰常与身穿袍褂配套。这种帽子的形状,为六瓣缝合而成,上锐下宽,底边上有的镶以一寸小檐,有的无檐,用织金缎包个窄边。在帽顶上缀一个丝绒结成的“大疙瘩”,俗称“算盘结”,黑红不等。在帽檐靠下的地方正中,有用珍珠、美玉、翡翠、玛瑙、猫花眼等宝石或用烧蓝、玻璃、银片制成的帽石,这是满族先民灵石崇拜的遗风。

Ⅷ 东北八大怪是什么东西,冬天皮袄为什么要反穿

“东北八大怪”不是说东北的八个怪物,指的是东北特殊的气候和人文环境造成的特殊习俗,冬天皮袄反着穿则属于东北八大怪的第六怪。

一怪,窗户纸糊在外。东北天气寒冷,冬天有雪,如果糊在窗户内,很容易被积水弄坏,所以糊在外面,用油刷一遍,干了之后的窗户纸就会结实还防水。

七怪,草皮房子篱笆寨。早年,东北的建筑材料不发达,缺少砖瓦,便用一种叫“羊草”的光滑植物覆盖在房顶上,可以防止雨水和大雪。将树木劈成两段,围起来作为围墙。

八怪,狗皮帽子头上戴。在东北的冬天,天气十分冰冷,如果不戴帽子耳朵可能会冻伤。狗皮帽子最为经济实用,普通老百姓也用得起。

Ⅸ 古代有两个耳朵的帽子是什么朝代的

长翅帽的发明人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他坐上龙椅后很不放心当年一起闯天下的同僚。尤其讨厌文武大臣在朝堂中交头接耳,评论朝政。一天,赵匡胤上早朝,在听取某个大臣奏章时,发现两侧有不少官员窃窃私语,很不礼貌。赵匡胤心里有点恼火,但不露声色。退朝后,他想出个办法,传旨属官在幞头纱帽后面分别加上长翅。长翅用铁片、竹篾做骨架。一顶帽子两边铁翅各穿出一尺多(以后越来越长)。这种帽子除了朝堂和官场正式活动时须戴上,一般场合是不戴的。因为戴上它,在街上行走极不方便。官员只能面对面交谈,要并排坐着谈就困难了。从此大臣上朝,也就很难排列在一起交头接耳,影响朝堂严肃性了。

Ⅹ 有谁知道各少数民族的帽子,图片和文字介绍,谢了

中国各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以及节庆礼仪场合穿用的民族服装。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着装,由于地理环境、气候、风俗习惯、经济、文化等原因,经过长期的发展,从而形成不同风格,五彩缤纷,绚丽多姿,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看中国少数民族服装图片,这两个网站不错,数量多,清晰度也不错.而且很有生活味儿.直接在画面上点,就可以滚到下一张,方便阅览,不错不错. http://www.6lu.cn/id06/a02/html/image1.html
http://list.china.alibaba.com/buyer/offerlist/1034227-p10.html

简单解说我国少数民族服装:

阿昌族 女子穿统裙,以青布包头;未婚者穿长裤,盘辫簪花。男子着黑衣裤,背通帕(挂袋)、阿昌刀。阿昌刀属长刀类,为滇缅边境各民族所喜爱。

白族 女子穿白上衣、蓝裤、黑紫丝绒背心,扎绣花围腰,用花包头、银首饰,着百节鞋(翘头绣花鞋)。男子为白衣裤、黑背心、白或蓝布包头,绣花挂包;高寒地区常穿羊皮披肩。

保安族 女穿高领大襟花短衣、镶花边长背心,罩盖头,穿双梁鞋。盖头还是回、东乡、撒拉等族的女子头饰,通常披垂及腰,婚前用绿色、婚后黑色、老年白色。男子冬季穿斜襟皮袄、春夏为白衬衫,黑背心,白布便帽,挂保安刀。保安刀挂于腰左边,刀把叠嵌“十样景”图案。

布朗族 女穿黑色或红绿纹相间的统裙,扎大包头。男穿无领上衣、黑色宽大长裤,黑或白布包头。

布依族 女穿大襟上衣、长裤、绣花围腰,或蜡染百褶长裙;黔南地区穿传统栏干服。栏干服是衣裤套装,衣襟、领口、衣袖、裤脚均镶花边。男子为对襟衣或大襟长衫,蓝或白地蓝方格头巾。

朝鲜族 尚素白,有“白衣民族”之称。女子穿传统的襦裙套装,上襦称则高利,为小灯笼袖斜襟短衣,以花结襻带系合;下裙称契玛,是高腰长裙,少女为统裙式,婚后缠裙式;配穿鞋头尖翘的船形鞋。男子穿无纽扣上衣、深色背心、灯笼裤(称佩吉),戴漆纱围檐圆顶高帽。

达斡尔族 女穿蓝袍、绣花鞋、白布袜,胸佩银饰。男子穿高领袍、皮靴(称奇卡米)、白布包头。节日多穿各色绸袍。

傣族 西双版纳地区女子为窄袖对襟短衣、统裙、银腰带;德宏地区女子婚前穿大襟短衫、长裤、小围腰,婚后是对襟短衫,黑统裙;新平、元江一带,女上衣的腰际处和裙腰处常绣花、饰银泡银穗,故有“花腰傣”之称。男子一般为小袖短衫、长裤,白或青布包头,冷天习惯披毛毯。

德昂族 女子上为对襟短衣,下着饰横条图案的长统裙,并装饰藤腰箍。男子穿圆领大襟衣和肥短裤,打裹腿,男女均用白或黑布包头、男子还饰绒球。

东乡族 女子穿大襟衣、绣花背心、长裤,罩盖头。男子穿长袍,束带,佩小刀等;或穿对襟衣、黑背心;戴黑或白色平顶软帽。

侗族 女子为无袖上衣、宽脚裤或百褶统裙,佩带银饰。男子为无领短衣、统裤、侗帕(大头帕)。多用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

独龙族 穿用披毯:将麻布毯披于衣外,由腋下抄向胸前结角(男左结、女右结)。此外,女子用头巾,男子佩砍刀和箭包。

俄罗斯族 女子穿布拉吉(连衣裙)或褶裙,戴艳丽的头巾。男子穿西装和白色绣花边的套头衫。

鄂伦春族 穿皮袍:大襟,开二衩或四衩,领、袖、襟处镶异色皮边,衩处补绣团花图案。此外,女子戴毡顶皮帽;男子为狍头皮帽、皮裤、皮靴。

鄂温克族 女穿大翻领连衣裙,或大襟连衣裙式长袍。男为深蓝长袍、圆锥形帽、皮靴。冬季习惯穿兽皮衣。

高山族 女子一般为对襟长袖上衣或大襟窄袖上衣,各式裙,黑或红布包头。男子通常上穿对襟长袖衫和长短不一的背心,下着缠腰裙或前裙。高山族在节日里注重装饰,并穿贝珠衣(以贝壳、珍珠编织的贝衣、珠裙)。

仡佬族 女子穿套头式无袖袍,前短后长并绣花;穿三段式统裙,中段为红色羊毛织物,上下段为青白相间条纹图案的麻织物;缠包头,同时缠3条长帕,后垂6穗,饰海贝;穿勾尖鞋。男子为无领琵琶襟衣、长裤,青布包头。

哈尼族 女子穿无领上衣、银胸饰,着长裤或裙,系围腰(以不同颜色标识未婚已婚),戴小帽,饰银泡;节日穿绣花尖鞋。男子用黑或白布缠头(节日插羽毛),系绣花腰带。尚黑色,多用自织自染的棉、麻布。

哈萨克族 女子穿连衣裙、绣花背心、绣花套裤,戴吐麻克或白布盖头,并加大披巾。吐麻克是一种小圆帽,饰有猫头鹰毛。男子穿不挂布面的翻领皮大衣,扎镶花皮腰带,佩小刀,戴三叶帽(夏天为三角布头巾);春夏穿袷袢。袷袢是无领对襟袍,无纽扣而系腰缠(腰带),维吾尔、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民族也穿用。

赫哲族 习惯以鱼、兽皮制衣,冬季穿套裤,传统穿袍。女袍类似旗袍,采用镶绲工艺,并缀贝、币或铜铃;男袍为右大襟、前开衩。此外,女子穿绣花鞋或皮靴,男子穿靰鞡。靰鞡为布靿、皮帮底的纳褶防寒靴,内絮乌拉草。

回族 女子穿大襟短衣,戴盖头。男子穿白色对襟衫、黑背心,戴白或黑小圆帽。散居各地的回族穿汉族服装。

基诺族 女子穿无领无扣短褂、镶七色纹饰,佩绣花兜胸,着黑白相间的短裙,戴白底彩条尖顶风兜帽。男子为棉布上衣(无领、对襟、无扣、背后绣太阳花)、白棉布大裤,裹腿,蓝布包头。男女均戴耳环。

京族 女子为无领对襟短上衣、菱形遮胸布、黑色大裤、旗袍式白色长外衣,戴斗笠。男子为及膝窄袖袒胸衣、大裤,束带。

景颇族 女子穿黑色短上衣、枣红色自织羊毛花围裙,使用腰箍、护腿及各种银饰物。男子为黑色衣裤或白衣黑裤,白布包头上绣花并缀绒球,佩长腰刀,背挂包。

柯尔克孜族 女子穿连衣裙、黑背心,戴头巾;青年戴红丝绒圆顶小帽或大红色水獭皮帽,缀羽毛或缨穗。男子穿袷袢、绣花圆领衬衫、灯芯绒大裤,束皮带、左佩小刀,戴高顶卷檐毡帽或护耳式帽。

拉祜族 女子为高开衩长衣(镶嵌彩色几何纹布块),黑布头巾(长3m以上,中端垂及腰际)。男子为无领大襟衫、宽脚长裤、黑头巾或分瓣小帽(缀彩布条)。

黎族 女子穿青色开襟上衣、及膝织绣花统裙,盛装时佩带大耳环等首饰。男子穿无领对襟衣,缠包头、插雉尾,有的戴耳环。多用自纺自织自染的棉、麻布。

僳僳族 女子穿短衫、黑背心、多褶长裙,戴花包头或欧勒(珠珠帽,以红、白色珠或贝壳串成);青年女子佩拉白里底(佩带于胸前的玛瑙、海贝或银币串)。男子为长衫、及膝裤、黑包头,佩砍刀、弓弩。

珞巴族 女子穿短上衣、毛呢及膝统裙,腰悬缀成球状的白色贝壳(以数量标识财富);盛装时披红披肩,佩多串项珠。男子穿氆氇长袍、羊毛毡套头背心,披野牛皮,戴藤条圆盔,套熊皮圈。

满族 女子穿旗袍、高底花鞋(称花盆底)。男子穿箭袖开衩袍褂,束腰带。

毛南族 女子穿大襟上衣、绲边裤,戴顶卡花。顶卡花是一种斗笠,以竹篾编织精致图案。男子穿蓝、青色对襟衣、衣裤。

门巴族 传统穿红氆氇袍,佩砍刀。此外,女子穿白氆氇统裙,披犊皮,颈饰彩色串珠。男子扎赭色腰带,戴拔耳甲。拔耳甲为山字形小帽,褐顶、橘黄边,前檐留缺口。

蒙古族 男女老幼皆穿用蒙古袍,有红、黄、紫、深蓝等色,传统式样为身宽袖长、下摆不开衩、襟和摆采用镶绲装饰,束彩腰带。此外,女子缠红、蓝头巾,穿皮靴,盛装时戴冠、缀银饰;男子缠红、黄头巾或戴蓝、黑、褐色帽,穿高靿皮靴。

苗族 女子穿大领对襟短衣、长短不同的百褶裙,打裹腿,或为大襟短衣、宽脚裤、围腰,采用多姿多采的头饰;节日盛装,常采用刺绣、蜡染等工艺装饰服装,以及多种传统银饰,如项圈、手钏、银衣(银饰钉于衣上)。男子为短衣长裤,或穿对襟麻布长衫、披羊毛毡(上有几何图案)。

仫佬族 女子穿大襟上衣、长裤或统裙,束围腰(上有几何图案)。男子穿无领琵琶襟衣或唐装(类似汉族的衫、袄、裤)。尚青色。

纳西族 女子穿黑、蓝、白色大褂,背心,长裤,多褶围裙,披七星羊皮披肩(上绣日月、下缀七星图案,俗称“披星戴月”,象征勤劳),戴圆的纱头帕或蓝头巾;宁蒗等地为短衫、百褶长裙,束腰带,蓝、黑布包头。男子穿大襟长衫,围羊皮兜腰,披羊皮披肩,打裹腿。

怒族 女子穿背心、多褶长裙,习惯以竹管穿耳,珊瑚、贝壳饰胸,藤环缠头、腰、踝;贡山地区以麻布片为前后裙。男子穿长衣短裤,缠包头,腰左佩砍刀、右肩背弓箭。

普米族 女子穿大襟衣、百褶长裙,束宽大的彩腰带,披羊皮,缠大包头,饰银环耳坠。男子穿麻布短衣、大裤、白羊皮背心,打裹腿,佩腰刀。

羌族 传统穿用皮褂褂,即罩于麻布长衫外的羊皮背心。此外,女子用绣花围腰、头帕及耳环、手镯、银牌等饰物,穿勾尖绣花鞋。男子缠包头,束腰带,裹腿。

撒拉族 女子穿对襟衣或大襟袍、花背心、绣花布鞋、布袜,罩盖头,饰长耳坠。男子为白色对襟衣、黑背心、白或黑色平顶圆帽;冬季穿皮袄或褐子(羊毛织成的衣服)。

畲族 女子穿大襟绲边上衣、短裤,打裹腿,以红绒线束顶髻,戴细篾斗笠;结婚时戴凤冠银簪。男子为对襟上衣(老年大襟)、长裤。习惯用青、蓝色自织麻布。

水族 女子穿无领大襟半长衫、绣花围兜,缠包头(少女戴缠绕红线的头圈),佩银首饰。男子为无领大襟宽袖长衫(青年对襟长衫)、青布包头。尚青蓝两色。

塔吉克族 女子穿无领长袖衣和曳地长裙,或穿连衣裙,戴圆顶绣花帽(缀后帘)、加白黄红色头巾。男子穿袷袢,戴黑绒圆高帽。男女皆习惯穿野羊皮高靿靴和毡袜。

塔塔尔族 女子穿连衣裙、深色背心,戴镶珠小花帽,披纱巾,着花靴(上绣动物图案)。男子为绣花白衬衫、黑色背心或对襟长衫、黑裤,戴绣花或黑色小帽,着长靴。

土族 女子穿镶花边的大襟袍(配五色布拼成的袖套),镶花边的背心,束绣花宽腰带,佩挂手帕、钱袋、荷包、小铃。男子为小领大襟长袍、大裆裤、黑或红色背心,上黑下白的裹腿,云纹布鞋;冬季穿大领白板皮袄。男女都戴翻檐毡帽或礼帽。

土家族 女子传统的服装为左开襟大袖绲边短衣、八幅罗裙,现一般为右开襟上衣、镶边统裤,青布包头,绣花鞋,银饰品。男子为对襟或琵琶襟短衫、长裤,青布包头。多用溪布、峒布,即自织自纺青、蓝色土布或麻布。

佤族 女子穿黑色无领短衣、黑红条纹相间的统裙,头、颈、腰、臂、胫用箍饰物。男子为无领对襟短衣,红、黑、白布包头,以黑、红线穗作耳饰。

维吾尔族 女子穿艾得丽斯绸连衣裙、衬裙,深色绣花背心,系鲜艳的头巾(老年白纱巾或大幅白盖头)。男子穿袷袢(以方巾束腰),套头大衬衫。男女老少喜戴尕巴(四棱绣花小帽),着高靿靴(女子内着长统袜)、加套鞋。

乌孜别克族 女子穿魁纳克(宽大多褶的连衣裙),戴各式小花帽,着绣花靴。男子穿托恩(对襟袍,类似袷袢,以方巾束腰),绣图案的衬衫,戴小花帽,着皮靴、浅帮套鞋。

锡伯族 女子穿袍(青年的袍腰部打褶象连衣裙)、背心、肥裤(扎裤脚)。男子穿箭袖前开衩长袍,或短袄、长裤。东北地区锡伯族着当地汉族服装。

瑶族 女子服装注重绣花、蜡染,通常穿琵琶襟或大襟上衣、长裤、短百褶裙,打裹腿,采用多种样式的头巾、帽及银饰。男子穿对襟无领短衫、长裤或过膝短裤;广西南丹一带沿用白色裤,裤脚绣花;广西连南一带缠红布包头,插雉尾。多用青、蓝土布。

彝族 大小凉山男女老幼四季披用白、灰、青三色羊毛线织成的擦尔瓦(即披风),上织有花纹,有的下端密集长流苏。擦尔瓦始用于汉、晋;白天御风雪,夜可作被。此外,女子穿大襟上衣(绣花或绲边)、多节多色的曳地百褶裙或长裤、围腰,着瓦式方头帕或青布包头;云南少女戴鸡冠帽、缀银泡,在赛装会、插花节上穿刺绣服装。男子为大襟或对襟衣、多褶裤(裤脚宽窄不一,宽者1m),青或蓝布帕包头(右前方突出细长锥形“英雄结”),左耳戴大耳珠、缀丝穗;老年穿长袍,戴瓜皮帽。

裕固族 女子穿高领长袍,束红、紫、绿色腰带,戴喇叭形红缨帽(未婚加一圈绿珠穗),挂头面,戴胸饰“寄命锁”,穿长靴。头面是标识妇女已婚的带形饰物,佩在发辫上,共3条,一条垂胸前、两条垂背后,上镶银牌、珊瑚、玛瑙、珠贝等。男子为高领左大襟箭袖袍,束红、蓝色腰带,挂腰刀和烟袋,圆平顶翻檐白毡帽或礼帽,左耳饰大耳环,穿皮靴。

藏族 传统穿用藏袍,是敞领口、右大襟、系腰带的大袍,用氆氇、毛皮及其他面料制作;牧区羊皮袍不挂袍面,以腰带系结底襟可作被袋用;农区妇女夏秋为无袖袍;男子穿袍时习惯褪右袖以便活动;女袍的内衣襟短袖长,前系邦单(又称邦垫,为饰有横彩条的氆氇围裙);配穿靴,男子戴礼帽或皮帽。此外,西藏山南一带女子穿背夏,是一种对襟无扣长背心,多用黑氆氇制作。

壮族 女子传统装束为大襟或斜襟上衣、褶裙或宽脚裤、绣花围腰。男子着唐装,包头。三月三节,着节日盛装。

与东北老四耳帽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3新款冬衣品牌外套 浏览:656
黑色呢子大衣配什么围巾男 浏览:986
好看的卫衣排行榜 浏览:771
忘不了男装加盟要多少钱 浏览:298
部队帽子怎么捏 浏览:845
风衣正装 浏览:195
男士皮鞋和裤子的搭配 浏览:150
米色板鞋配什么衣服裤子好看吗 浏览:276
武汉制服服装批发 浏览:162
黑色衣服配颜色帽子图 浏览:595
新款韩版衣男装 浏览:692
日本儿童潮牌衣服品牌 浏览:717
搜长袖衬衫裙和百搭 浏览:257
男士黑色风衣搭配什么颜色内衣 浏览:948
小个子穿运动风衣 浏览:575
保暖又修身内衣什么面料好 浏览:558
黑裤子配什么衣服和外套好看 浏览:719
破碎机皮带盘怎么处理 浏览:415
淘宝买的衣是湿的怎么回事 浏览:682
灰色格格的围巾配什么衣服 浏览: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