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蒙古帽啊
② 成吉思汗的帽子叫什么
据人类学家研究,帽子起源于巾。巾原是人们在劳动时围在颈部搽汗的布,由于大自然的风、沙和太阳对人类头部的袭扰,人们将巾从颈部移往头上,裹住头以防风沙,挡寒遮晒,渐渐地演变成今天各种各样的帽子。蒙古人的祖先发明和使用帽子也不例外,高原四季分明的气候环境,使帽子成为了蒙古人不能或缺的生活用品,其功能和样式更加丰富,凝结为一种蕴含深邃的文化载体。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帽子的功能超出了使用价值范畴,上升为审美个性,社会身份的标志物。不同时期和不同款式的帽子,能够折射出蒙古人的物质生产、加工工艺、精神境界、艺术水准。
蒙古先民最早是用貂皮、狐皮、羊皮等兽皮制作帽子的。后来逐渐有了棉、麻、丝等制作材料。其材料主要来自周围的农业地区。虽然说头巾的产生早于帽子,蒙古人一直把巾、帽并用至今。只是男士系扎头巾的方法、样式与妇女有所区别,而且一般不戴颜色鲜艳的头巾。
蒙古帽子大体上有冬、夏两种类型。在12~13世纪,蒙古男士在帽顶插上海青鸟或游隼的羽毛,把款式设计成猛禽形状,这就是后来称其为栖鹰冠的帽子。栖鹰冠的由来与蒙古某些部落把海青鸟当作自己的祖先_——图腾有关。当时的蒙古成年男子戴尖顶或圆顶栖鹰冠,贵族或汗(部落首领)的栖鹰冠还要讲究质地,夏天用上等锦缎,冬天用狐、貂皮制作,并配以金、玉顶珠。贵妇人则戴宝革卡(宝革涂革或罟罟)帽。
蒙古帽子原先分为男女、礼仪、官吏、军戎、僧侣等不同的种类。在古代社会里,蒙古人的帽子是表明社会身份的最明显的标志之一,因此有贵族与贫民、黄金家族与百姓之区分。在不同服饰中帽子的象征意义最重要,所以蒙古族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有关帽子的内容丰富的风俗文化。
器重帽子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在人体器官中,头颅被蒙古人认为是身体的代表部位,是灵魂的寓所这种信仰有关。古代中亚或北亚草原民族有祭奠重要人物头颅的风俗。《蒙古秘史》中就有王汗(人名)死后,别的部落贵族找到他的头颅进行祭奠的记载。蒙古语里,把社会地位高的首领人物称之为“陶劳概奇”(相当于汉语的头儿),口语中“人群有头儿,衣服有领儿”等意思的谚语比比皆是。人的头颅是非常重要的,它已经超出了生理范筹的意义,具有了社会的特殊属性,从字面理解的“没有脑袋”的蒙古语意思是说没有主见的人,“不知脑袋”是指自己做不了主的人。
蒙古人正因为如此看重脑袋——头颅,所以与头颅有关的一切,诸如五官、头发、眉毛、胡须等是不许让别人随便触摸的。自然,脑袋上戴的帽子也得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它代表的是作为人的一切及其尊严。如果别人无意中碰到自己的帽子,就被认为可能要遇到倒霉的事,故意让人碰到帽子则意味着受到侮辱,有尊严的人当场就会做出反击。
在古代,可汗去世后,夫人们哀悼的方式之一就是取下帽顶之修饰物,以示失去尊严或恶运之降临。蒙古人有时用同样的方法对付敌人(对手)。对待俘虏的首要措施是把他的帽子和腰带取下来,其意相当于今天的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对方尊严的一种“程序”。成吉思汗惩罚他的弟弟哈斯尔时也是采取了这种措施。在蒙古人的意识中,帽子和头颅同等重要,甚至帽子有时就是其主人的代替物。“牲畜好赖,要看是谁放的,帽子如何,要看是谁戴的”(直意:畜随主,帽随颅)。“二人行,长者为上,一人行,帽子为上”。如果两个人到人家做客,岁数大的人必须坐在上面,另一个则把帽子放在高处,自己找一位置坐下。这样主人马上就明白你是一个懂礼貌、有修养的人。这时就可以说“放下帽子是我家,明天走了又是你家”。这句话,表明既然来了就不要客气等人际交往方面的直率共识以外,也强调了帽子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在任何重要场合蒙古人都注意帽子及其戴法。迎接客人时不论男女也要戴好帽子出来见面。这有双层意思,一方面证明自己的体面,另一方面也要尊重客人。尤其是古代,女人如果没有帽子或来不及戴帽子就不能出现在陌生人面前。到了近、现代之后,蒙古社会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贫、富差别,但是再穷的人家也要想尽办法置办好出嫁姑娘的头饰。这与蒙古人尊重帽子的习俗不无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在蒙古风俗文化中有个别极端的例子。如拜见特别重要的人物或举行祭奠活动时,反而要摘下帽子。祭奠天地、向佛祖磕头、见德高望重的长辈时都是如此。在史书中明确记载,成吉思汗小时候,逃脱了三姓蔑儿乞惕的追杀,躲进不儿罕山之后,摘下帽子,揭开腰带,向这座圣山磕了九头,行了长跪礼。所以磕九头行长礼是蒙古人最虔诚的礼节。
蒙古人虽然特别看重帽子,但要忌讳捡起别人丢下的帽。认为,口子朝下的物品盛不住好运气,或者把自己的人气遮住。而且不能帽子套帽子——叠加帽子戴。这种戴法预示着将受制于很多官人。可见历史上蒙古人不喜欢官儿多。有些地方的民俗中,如果妇女戴双层帽子就可能嫁两次男人等等说法。有些部族的人们也捡口子朝上掉地下的帽子或用脚踢三次以后口子朝上落地的帽子。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无意中谁的帽子掉下就不捡它,这是恶运离开的预兆,是好事儿。同样的道理,丢帽子的人也不会专门去寻找帽子的。
正常人必须把帽子戴正。小孩或顽皮的孩子,无疑中歪戴或反戴帽子也要受到大人们“这孩子没有朝气……”“象俘虏兵……”“连帽子都戴不好,长大能干啥……”等等训斥话。同龄年轻人则用“老人骂你了?老婆不要你了?”等言语讽刺一番。蒙古人特别小心不让帽子掉地下。如果无意中掉了地下,就用右手轻轻托起,亲吻一口再戴起帽子。如果别人踩踏或跨过帽子的话,用火“净化”后才能戴帽子。摘帽子放下时,必须搁置高处或者折叠好的衣服之上。男人的帽子不可以放在女人衣服之下。
蒙古人在所有的服饰中最珍惜和尊重帽子,所以遇到特别忙乱或事情的紧要关头,总会听到“没有时间捡起帽子”(没有机会跟你说话)等言语。对蒙古人来说,帽子代表着他们的人气、人格以及尊严。
③ 古代皇后妃子戴的帽子,旧时女子出嫁时戴的礼帽叫什么冠
古代帝王的礼冠和礼冠前後的玉串,叫冕旒,也用作皇帝的代称冕(corona)。
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在举行祭祀等大典时所戴的大礼冠。外黑色,里朱色。冕顶有长方板,称为延,後高前低,略向前倾。延之前端缀有数串小圆玉,谓之旒。冕加在发髻上,要横插一长笄(簪),以别住冕。笄的两端绕颔下系一小丝带,谓之紘;又各用一条名叫枕的丝绳挂下一个绵丸,谓之纩,纩下端饰玉,谓之珎。因两珎正当左右两耳,故又名充耳、塞耳。旒、松、纩都是冕的部件。天子的冕十二旒(一说前後各有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历代之制大略相同。南北朝以後,只有帝王可以戴冕,因用以专称皇帝的礼冠。
皇后是凤冠。但不是皇后妃嫔戴的那种有凤龙图案的冠。而是彩冠,即花冠等(女子的一种冠饰),上头有假花或其他吉祥图案。肯定有。但凤龙图饰的,只能是贵族富家。戴冠,所受重量可不轻,虽然如此,依旧很是讨女子喜欢。到了明代,更是流行,而新娘戴的冠也被称为“凤冠”。
旧时富家女子出嫁时的头冠叫凤冠,服饰叫霞帔,以示荣耀。也指古代贵族女子和受朝廷诰封的命妇的装束。
凤冠:古代贵族妇女所戴的礼冠。明清时一般女子盛饰所用彩冠也叫凤冠,多用于婚礼时。
④ 古代商人头上戴的圆形帽子叫什么
是瓜皮帽吗?
瓜皮帽为创立于明朝、流行于清朝的一种男式帽子。相传来源为明太祖所创的六合帽,取六和一统、天下归一之意。在清朝广为流行。分成六瓣,半形状如半个西瓜皮。无檐、窄檐或包有装饰窄边,多为黑色的绸、呢绒或纱制做。顶上可饰有各种颜色和材料的结子,前面钉饰物以辨别前后。
⑤ 像以前英国贵族穿的那种裙子,戴的那种帽子叫什么啊
不仅是英国贵族,几乎以前所有的欧洲贵族女子都穿这种裙子,我记得叫“鲸骨裙”。张爱玲在《连环套》里说:“西洋女人的腰是用钢条跟鲸鱼骨硬束出来的。细虽细,像铁打的一般。”据说是法国太阳王路易十五的情妇发明的——欧洲古代的所有引领贵族时尚的潮流几乎都是这位太阳王或他周围的人物发明的...
至于帽子,没有特定称呼,因为就叫帽子,为了和现在的各种帽子区别,一般描述为:古代贵妇的大沿帽——这个我以前问过英国房东太太,结果老太太的解释就是:古代女子戴的大沿帽,上面羽毛越多表示身份越高贵,她也找不出专有名字来指代这个帽子,就是帽子了...
后来听说是coco香奈儿在法国开创了简洁时尚的先锋,简单的当代帽子才开始从上流社会开始流行。在她之前英国也好法国也好,都流行那种非常华而不实的大大大大帽子,很多很多羽毛...
⑥ 元朝皇帝还戴旒冕(就那个带帘子的帽子)吗
自唐代以后的历朝帝王,就多已不带旒冕了。
元朝亦然,元代是由蒙古人统治,所以元代的服饰也比较特别。元朝皇帝多把额上的头发弄成一小绺,像个桃子,其他的就编成两条辫子,再绕成两个大环垂在耳朵后面,头上戴笠子帽。
⑦ 日本古代官员和贵族戴的帽子(不是乌帽子)叫什么,就是那种头顶像一张圆饼,脑袋后边吊一个类似唐朝官帽
⑧ 这种帽子叫什么
1)希南帽是圆锥形里面用铁丝之类做成型的帽子,也就是骑扫把的女巫戴的那种帽子。
2)你说的这种在中国统称为“女士圆顶礼帽”,有宽檐和窄檐之分,窄檐更淑女一点,而中世纪欧洲贵妇或皇室成员戴的大都是宽檐的。
3)西方一直以来都有这样的认为:每一顶礼帽下边,其实都掩藏着一颗女人爱美天性的如花灵魂。因为有了灵魂,美丽的轮廓线就拥有全景式3D一般的面貌,她们才会从容行走在美的光彩中……
PS:我也喜欢宫爷爷的动画。
⑨ 元朝人戴的是什么帽子啊感觉和越南人的那种帽子很像有什么来历吗
叫笠子帽
元代是由蒙古人统治,所以元代的服饰也比较特别。蒙古人多把额上的头发弄成一小绺,像个桃子,其他的就编成两条辫子,再绕成两个大环垂在耳朵后面,头上戴笠子帽。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质孙服」是较短的长袍,比较紧、比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这种衣服很方便上马下马。
元代的贵族妇女,常戴着一顶高高长长,看起来很奇怪的帽子,这种帽子叫做「罟罟冠」。她们穿的袍子,宽大而且长,走起路来很不方便,常常要两个婢女在后面帮她们拉着袍角,一般的平民妇女,多是穿黑色的袍子。
⑩ 古代女子戴在头上的斗笠还有一块纱巾叫什么
帷帽。原属胡装,最开始的样式叫幂蓠,一般用皂纱(黑纱)制成,四周有一宽檐,檐下制有下垂的丝网或薄绢,其长到颈部,以作掩面,至隋唐把四周的垂网改短,亦称“浅露”。
据说昭君出塞戴帷帽,亦名昭君帽,据记载帷帽为晋代所创,汉代并没有帷帽,宋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已经指出,但阎立本所创的昭君出塞影响很大,因而历代也错称为昭君帽,一直延续至今。
唐代永徽年间妇女戴起了“帷帽”。式样为一种高顶宽檐笠帽,在帽檐一周带上薄而透的面纱。十分有趣的是现代闽南的惠安女头上的笠帽及装束都与那时的相似得很,真是令人叫绝。西方妇女对带帽罩面纱的习俗也有了认同。
唐彩绘釉陶戴笠帽骑马女俑,带的就是帷帽。唐彩绘釉陶戴笠帽(帷帽)骑马女骑俑圆脸、阔眉、朱唇,头戴紧裹髻发的帷帽,帷帽之上加一顶时髦的笠帽,乳白色上衣外套带花边的黄色半袖,下着淡黄色条纹长裙,足穿尖头鞋,骑在一匹红斑纹黄马上,勒缰前视,神情悠然,高贵文雅。
窄袖袍服和间裙都是受胡风影响产生的装束,尤其便于骑马出行等活动,而帷帽是唐初非常流行的出行装备。可以说这尊戴笠帽骑马女俑是初唐时期仕女出行的真实写照。
唐朝时一个宽容、开放、自由的时代,妇女摆脱了立交的羁绊,可以经常外出,抛头露面,到郊外踏青游玩。听戏、看球、逛庙会,尽情玩耍,而且穿着、婚姻、表达感情都甚少受限制。
唐代,尤其是中唐以后,妇女出门已经不再坐在轿子里,而是很神气地骑在马上,扬鞭策马,在街市奔驰穿行,享受自由的快乐。考古发掘中出土的众多骑马女俑形象正是唐代女性自由生活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