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清朝为什么带斗笠
1. 清朝时期,人们通常不称之为斗笠,而是“礼帽”,它是每朝每代都存在的官方帽子,但在清朝,帽子制度有所改变,被称为“冠”。
2. 礼帽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仅有两种,通常不为普通人所佩戴。
3. 第一种礼帽,形状为圆形,边缘有一圈檐边,材质多样,如皮、呢、缎、布,颜色以黑色为主。帽子中心有红色帽纬,顶部有顶珠,材质通常为宝石,颜色有红、蓝、白、金等。
4. 顶珠的品级从高到低分别为:红宝石、珊瑚、蓝宝石、青金石、水晶石(亮白色)、砗磲、素金、阴纹缕花金、阳纹镂花金。无顶珠者表示无官品。
5. 第二种礼帽是凉帽,无檐,呈喇叭式,初期较大而扁,后期则小而高。材质为藤、篾席,外裹绫罗,多为白色,也有湖色、黄色。顶部装饰有红缨顶珠。
6. 清朝的礼帽在帽子后部插有翎管,材质为白玉或翡翠,翎枝分为蓝翎和花翎。蓝翎由鹖羽制成,花翎由孔雀羽制成。翎上的圆圈状花纹称为眼,根据眼的数量分为单眼、双眼、三眼。
7. 蓝翎赐予六品以下在皇宫和王府当差的侍卫官员,以及有军功的低级军官。
8. 三眼花翎最初由清初的皇室成员佩戴,后来亲王、郡王、贝勒也开始佩戴。
9. 二眼花翎由清朝宗室和藩部中被封为镇国公或辅国公的亲贵、和硕额附佩戴。
10. 单眼花翎由五品以上的内大臣、前锋营和护军营的各统领、参领佩戴,这些职务的人必须是满洲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这上三旗出身。
11. 清初时,有资格佩戴花翎的亲贵需在十岁时通过骑射两项考试,合格后才能佩戴。但中后期,由于佩戴人数增加,考试被取消。
B. 为什么影视剧中的清朝官员的帽子都不同
正所谓人靠衣冠马靠鞍,清朝几万名公务员,谁也没有把我全都认识清楚。所以在服饰和穿戴上,对不同等级官员进行区分就十分必要了,此外也可以通过规范化等级礼仪制度,来凸显皇帝对有功之臣的恩宠。花翎便是其中一种。
其中皇室成员中亲王、郡王、贝勒的贝子和皇后所生公主的驸马才有资格享戴三眼花翎(乾隆朝开始),
三眼花翎基本都要与皇帝有很近血亲的。
当然凡事皆有例外,在康熙朝收复台湾时,施琅就曾因为立有大功被授予花翎,开了因功受赏花翎的先例。再比如御前侍卫出身的权臣和珅就被赐过两眼花翎。
物以稀为贵,正是因为花翎的稀缺性,所以其所代表的恩宠含金量就很高,自乾隆朝廷开始到灭亡,被赐过三眼花翎的外大臣只有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七人,稀缺如斯可见一斑。
C. 为什么清朝士兵戴那样的帽子,打仗方便吗
因为那样的帽子是满族人的传统装束,貌似就折射出了他们的风俗习惯,必须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