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职业危害防护用具清单
根据防护用品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功能和作用,用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个人防护用品主要有以下五类:
(一)呼吸器官防护用品类;
(二)眼、面防护用品类;
(三)听觉器官防护用品类;
(四)皮肤保护用品类;
(五)其他用品类。
② 汗布手套(97%莫代尔3%氨纶)用氨纶手套QB/T1617-1992还是用QB/T1617-1005
第二个应该是第一个的更新版本(应该是2005吧)
在新标准里面会列出对旧标准的更新项目。
具体就看QB/T1617-2005 里面的关于跟新的项目。
③ 浪琴手表时间长了掉色吗
一般来说,浪琴表带是不会轻易掉色的,但使用时间长了,都会有一定程度的褪色。这就需要平时注意保养。
如果您选择的是不锈钢材质的表带,这种表带是不会掉色的(只有某些有涂层处理的金属表带才会有掉色的情况,这类表带通常是低档货。)表面有电镀的表带,在长期使用下,会出现表面锈蚀,严重的会呈现出表面斑驳生出绿锈,这些锈班也能“转移”到手腕上。
浪琴表带褪色绝大多数都是灰尘和汗水造成的,这个具体也看个人的情况,比如工作环境、工作性质、是否个人比较容易出汗,还有佩带手表表带的形式。
使用时注意不要碰到一些化学药剂或者锐器、锐角。这样是基本不会掉漆的。要卖家提供正规机打增值税发票,保修卡,然后收到后,先检查外表后,马上拿到专柜,柜员可以判断机器是否是正品,是否享受全国联保。
(3)汗布手套用什么机器扩展阅读
一般来说,浪琴手表表链是不会轻易掉色的,但使用时间长了,都会有一定程度的褪色。这就需要平时注意保养。
首先需要定期检查表链节之间和壳带之间的销钉以及弹簧栓,防止有窜出或磨损的情况出现,经常窜出的,就要修整或及时更换。
其次,镀金表壳表链的瑞士手表,建议尽量只在夏天佩带,或冬天改换皮带。
第三,表链折扣部分最容易出问题,这也和平时佩带有关,开启闭合的时候动作应该轻缓。
第四,K金或镀金的表链,要避免接触含水银的化学物品,平时备汗布手套,多做表面的擦试。有些白色K金的表链,其表面镀铑,不可做打磨,否则会漏出底色变黄。
最后,如果是钨钢表链,还要防止受到撞击和过大的拉扭力。
④ 办案设备有哪些
办案设备有好多的,笔记本计算机、台式计算机、打字机、复印机、录音笔、摄像机、照相机、传真机;电子指纹采集器、多功能现场勘查灯、强光搜索灯、室内摄影灯具、紫外观察照相系统、高级现场勘查箱(内有多功能现场勘查刀、专用工具盒、铅笔刀、分规(三件套)、镊子、剪刀、卷尺、禁行标志带、硅橡胶、无尘粉笔、定性滤纸、不干胶比例尺、物证标签(1-10)、纸物证袋、塑料物证袋、器械包、汗布手套、一次性口罩、一次性帽子、一次性现场勘查鞋、记号笔、铝合金手提箱等)、足迹提取箱(配置:足迹衬底、足迹检测片、灰尘固定剂、粉笔、汗布手套、静电吸附器、金属镀膜黑塑布、静电板、足迹胶带)等等
⑤ 请问一下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工序流程、工艺是怎么样的
层压
一、准备工作
1. 工作时必须穿工作衣、工作鞋,戴工作帽,佩戴绝热手套;
2. 做好工艺卫生(包括层压机内部和高温布的清洁);
3.确认紧急按扭处于正常状态;
4.检查循环水水位。
二、所需材料、工具和设备
1、叠层好的组件 2、层压机 3、绝热手套 4、四氟布(高温布) 5、美工刀6、1cm文具胶带 7、汗布手套 8、手术刀
三、操作程序
1.检查行程开关位置;
2.开启层压机,并按照工艺要求设定相应的工艺参数,升温至设定温度;
3.走一个空循环,全程监视真空度参数变化是否正常,确认层压机真空度达规定要求;
4.试压,铺好一层纤维布,注意正反面和上下布,抬一块待层压组件;
5.取下流转单,检查电流电压值,察看组件中电池片、汇流条是否有明显位移,是否有异物,破片等其他不良现象,如有则退回上道工序;
6.戴上手套从存放处搬运叠层完毕并检验合格的组件,在搬运过程中手不得挤压电池片(防止破片),要保持平稳(防止组件内电池片位移);
7.将组件玻璃面向下、引出线向左,平稳放入层压机中部,然后再盖一层纤维布(注意使纤维布正面向着组件),进行层压操作;
8.观察层压工作时的相关参数(温度、真空度及上、下室状态),尤其注意真空度是否正常,并将相关参数记录在流转单
9.待层压操作完成后,层压机上盖自动开启,取出组件(或自动输出);
10.冷却后揭下纤维布,并清洗纤维布;
11.检查组件符合工艺质量要求并冷却到一定程度后,修边;(玻璃面向下,刀具斜向约45°,注意保持刀具锋利,防止拉伤背板边沿);
12.经检验合格后放到指定位置,若不合格则隔离等待返工。
层压前检查
1. 组件内序列号是否与流转单序列号一致;
2. 流转单上电流、电压值等是否未填或未测、有错误等 ;
3. 组件引出的正负极(一般左正右负);
4. 引出线长度不能过短(防止装不入接线盒)、不能打折;
5. TPT是否有划痕、划伤、褶皱、凹坑、是否安全覆盖玻璃、正反面是否正确;
6. EVA的正反面、大小、有无破裂、污物等;
7. 玻璃的正反面、气泡、划伤等;
8. 组件内的锡渣、焊花、破片、缺角、头发、黑点、纤维、互连条或汇流条的残留等;
9. 隔离TPT是否到位、汇流条与互连条是否剪齐或未剪;
10.间距(电池片与电池片、电池片与玻璃边缘、串与串、电池片与汇流条、汇流条与汇流条、汇流条到玻璃边缘等)
层压中观察
打开层压机上盖,上室真空表为-0.1MPa、下室真空表为0.00MPa,确认温度、参数
符合工艺要求后进料;组件完全进入层压机内部后点击下降;上、下室真空表都要
达到-0.1MPa (抽真空)(如发现异常按“急停”,改手动将组件取出,排除故障后再试压一块组件)等待设定时间走完后上室充气(上室真空表显示)0.00MPa、
下室真空表仍然保持-0.1MPa开始层压。层压时间完成后下室放气(下室真空表变
为0.00MPa、上室真空表仍为0.00MPa)放气时间完成后开盖(上室真空表变为
-0.1MPa、下室真空表不变)出料;接着四氟布自动返回至原点。
层压后再次检查
1. TPT是否有划痕、划伤,是否安全覆盖玻璃、正反面是否正确、是否平整、有无褶皱、有无凹凸现象出现;
2. 组件内的锡渣、焊花、破片、缺角、头发、纤维等;
3. 隔离TPT是否到位、汇流条与互连条是否剪齐;
4. 间距(电池片与电池片、电池片与玻璃边缘、串与串、电池片与汇流条、汇流条与汇流条、汇流条到玻璃边缘等);
5. 色差、负极焊花现象是否严重;
6. 互连条是否有发黄现象,汇流条是否移位;
7. 组件内是否出现气泡或真空泡现象;
8. 是否有导体异物搭接于两串电池片之间造成短路;
四、质量要求
1.TPT是无划痕、划伤,正反面要正确;
2.组件内无头发、纤维等异物,无气泡、碎片;
3.组件内部电池片无明显位移,间隙均匀,最小间距不得小于1mm;
4.组件背面无明显凸起或者凹陷;
5.组件汇流条之间间距不得小于2mm;
6.EVA的凝胶率不能低于75%,每批EVA测量二次。
五、注意事项
1.层压机由专人操作,其他人员不得进入红;
2.修边时注意安全;
3.玻璃纤维布上无残留EVA,杂质等;
4.钢化玻璃四角易碎,抬放时须小心保护;
5.摆放组件,应平拿平放,手指不得按压电池片;
6.放入组件后,迅速层压,开盖后迅速取出;
7.检查冷却水位、行程开关和真空泵是否正常;
8.区别画面状态和控制状态,防止误操作;
9.出现异常情况按“急停”后退出,排除故障后,首先恢复下室真空;
10.下室放气速度设定后,不可随意改动,经设备主管同意后方可改动,并相应调整下室放气时间,层压参数由技术不来定,不得随意改动;
11.上室橡胶皮属贵重易耗品,进料前应仔细检查,避免利器、铁器等物混入,划伤胶皮;
12.开盖前必须检查下箱充气是否完成,否则不允许开盖,以免损伤设备;
13.更换参数后必须走空循环,试压一块组件。
组件装框
一、准备工作
1.工作时必穿工作衣、鞋,戴工作帽。
2.做好工艺卫生,清洁整理台面,创造清洁有序的装框环境。
二、所需材料、工具和设备
1、层压好的电池组件 2、铝边框 3、硅胶 4、酒精 6、擦胶纸 7、接线盒 8、气动胶枪 9、橡胶锤 10、装框机 11、剪刀 12、镊子 13、抹布 14、小一字起 15、卷尺 16、角尺 17、工具台 18、预装台
三、操作程序
1.按照图纸选择相对应的材料,铝型材,并对其检验,筛选出不符合要求的铝型材,将其摆放到指定位置;
2.对层压完毕的电池组件进行表面清洗,同时对上道工序进行检查,不合格的返回上道工序返工;
3.用螺丝钉(素材将长型材和短型材作直角连接,拼缝小于0.5mm)将边型材和E型材作直角连结,并保证接缝处平整;
4.在铝合金外框的凹槽中均匀地注入适量的硅胶;
5.将组件嵌入已注入硅胶的铝边框内,并压实;
6.将组件移至装框机上(紧靠一边,关闭气动阀,将其固定);
7.用螺钉(素材)将铝边框其余两角固定,并调整玻璃与边框之间的距离以及边框对角线长度;
8.用补胶枪对正面缝隙处均匀地补胶;
9.除去组件表面溢出的硅胶,并进行清洗;
10.打开气动阀,翻转组件,然后将组件固定;
11.用适当的力按压TPT四角,使玻璃面紧贴铝合金边框内壁,按压过程中注意TPT表面
12.用补胶枪对组件背面缝隙处进行补胶(四周全补);
13.按图纸要求将接线盒用硅胶固定在组件背面,并检查二极管是否接反;
14.对装框完毕的组件进行自检(有无漏补、气泡或缝隙);
15.符合要求后在“工艺流程单”上做好纪录,将组件放置在指定区域,流入下道工序。
四、质量要求
1.铝合金框两条对角线小于1m的误差要求小于2mm,大于等于1m的误差小于3mm;
2.外框安装平整、挺直、无划伤;
3.组件内电池片与边框间距相等;
4.铝边框与硅胶结合出无可视缝隙;
5.接线盒内引线根部必须用硅胶密封、接线盒无破裂、隐裂、配件齐全、线盒底部硅胶厚度1~2毫米,接线盒位置准确,与四边平行;
6. 组件铝合金边框背面接缝处高度落差小于0.5mm;
7.组件铝合金边框背面接缝处缝隙小于1mm;
8.铝合金边框四个安装孔孔间距的尺寸允许偏差±0.5mm。
五、注意事项
1.轻拿轻放抬未装框组件是注意不要碰到组件的四角。
2注意手要保持清洁
3.将已装入铝框内的组件从周转台抬到装框机上时应扶住四角,防止组件从框内滑落。
组件清洗
一、准备工作
1.工作时必须穿工作衣、鞋,佩戴手套、工作帽;
2.做好工艺卫生,清洁整理台面。
二、所需材料、工具和设备
1、待清洗的组件 2、无水酒精 3、抹布 4、美工刀片
三、操作程序
1.检查组件是否合格或异常情况(有异常及时向班组长汇报),用刀刮去组件正面残余硅胶,注意不要划伤型材;
2.用干净抹布沾酒精擦洗组件正面及铝合金边框;
3.用干净抹布去除组件反面TPT上的残余EVA 和多余硅胶;
4.去除铝合金框表面贴膜;
5.对清洗好的组件作最后检查,保证质量;
6.清理工作台面,保证工作环境清洁有序;
四、质量要求
1.组件整体外观干净明亮;
2.TPT完好无损、光滑平整、型材无划伤、玻璃无划伤。
五、注意事项
1.轻拿轻放;
2.注意不要划伤铝型材、玻璃;
3.注意不要划伤TPT。
组件测试
一、准备工作
1.工作时必须穿工作衣、鞋,佩戴手套、工作帽;
2.做好工艺卫生,清洁整理台面。
二、所需材料、工具和设备
1、清洗好的组件 2、组件测试仪 3、标准组件 4、绝缘测试仪
三、操作程序
1.按顺序打开总电源开关---计算机电源开关---组件测试仪电子负载电源开关---组件测试仪光源电源开关(机器预热15分钟,目的是让机器稳定一下);
2.打开测试软件,开始校正标准组件;
3.把待测组件相对应的标准组件放在测试仪上,将测试仪输入端红色的鳄鱼夹与组件的正极连接,黑色的鳄鱼夹与组件的负极连接;
4.触发闪光灯(闪光灯是模拟太阳光做的),调整电子负载和光源电压,使测试速度和光强曲线匹配;
5.触发闪光灯,调整电压修正系数和电流修正系数使测试结果与标准组件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数值相一致;
6.校正结束,取下标准组件;
7.将待清洗的组件放上待测组件,取下流程单将测试仪输入端红色的鳄鱼夹与组件的正极连接,黑色的鳄鱼夹与负极连接;
8.检查组件外观是否有不良;
9.触发闪光灯,使测试速度和光强曲线匹配,一般测2~3次,在右侧对话框内输入该组件的序列号,点击保存按纽;
10.取下组件进行绝缘测试,绝缘测试仪的一端将组件的输出端短接,另一端接组件的铝边框,漏电流为0.5mA,以不大于500V/S的速率增加绝缘测试仪的电压,直到等于2400V时,维持此电压1分钟,观察组件有无击穿;
11.在流程单上准确填写测试数据;
12.把组件放置在指定地点;
13.重复步骤7、8、9、10、11、12继续测试;
14.关机时按照步骤1逆向关机(按照机器使用说明书关机)。
四、质量要求
1.正确记入相关参数,按测得功率分档;
2.测试数据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3.无绝缘击穿或表面无破裂现象。
五、注意事项
1.测量不同的组件须用与之功率对应的标准组件进行校正;
2.开机测量前应对标准组件重新校正;
3.测试环境应在T=25±2℃,密闭环境下;
4.测试仪输入端与组件的正、负极应连接正确,接触良好;
5.测试时人眼不可直视光源,避免伤害眼睛;
6.绝缘测试时,手不可触摸组件,以防电击;
7.保持组件表面清洁,抬时注意不要划伤型材和玻璃
8不测时不可以将红色的鳄鱼夹与黑色的鳄鱼夹夹在一起;
组件包装
一、准备工作
1.工作人员必须穿工作衣,鞋,佩戴手套;
2.做好工艺卫生,保持周围环境干净整洁。
二、所需材料、工具和设备
1、包装箱 2、包装带 3、瓦楞纸板 4、标签 5、透明胶带 6、缠绕薄膜 7、美纹纸 8、护角 9、托盘 10、手套 11、打包机 12、打印机 13、剪刀 14、美工刀
三、操作程序
1.将对应的标签贴在距接线盒30cm处,抹平,不能有气泡;
2.将清洗完毕的组件装上引出线,引出线自然弯成弧状,距末端10cm处用美纹纸固定;
3.每个包装箱内装入两块组件,组件之间用瓦楞纸板隔开,组件四个角用护角包住装入包装箱并用透明胶带固定;(装箱之前记录所装入组件的序列号)
4.包装箱抬上打包机工作台面打包;
5.将装箱完毕的组件堆放到指定托盘(按客户要求堆放)并贴上标签;
6.取纸制护角(护角长度为从托盘顶部到最上面一层纸箱的高度)卡在堆放好纸箱的四个角;
7.将PE膜绑在托盘的一个纸筒上,再用PE膜将货物与托盘缠绕在一起,PE膜放出所绕边长的1/2-2/3向上呈45度角均匀,用力拉伸到一个边长,把PE膜贴在纸箱上,从货物的低、中、高三个不同高度分别按三层、二层、三层的层数缠绕;
8.绕完货物后用力将PE膜拉断,使PE膜自身粘接在一起;
9.将缠绕好的一托放在指定地点。
四、质量要求
1.不允许有任何杂物带入包装箱内;
2.包装箱胶带密封整齐,打包规范;
3.标签的粘贴牢固,整齐,美观、无气泡;
4.组件装箱时TPT面向外,玻璃对玻璃。
5缠绕膜缠好后包装箱不可有外漏
五、注意事项
1.轻拿轻放;
2.组件包装箱摆放整齐;
3.引出线插入到位,固定螺丝要拧紧;
4.引出线正负极正确。
5包装后的组件一定要作好记录
⑥ 劳保手套一般用什么材质做的
耐酸碱手套是为了预防酸碱伤害手部的防护产品,此种手套根据材质可以分为橡胶耐酸碱手套、乳胶耐酸碱手套、塑料耐酸碱手套、浸塑耐酸碱手套等。防水手套、防毒手套可用耐酸碱手套代替。耐油手套采用丁腈胶、氯丁二烯或者聚氨酯等材料制成,用以保护手部皮肤避免受油脂类物质的刺激引起各种皮肤病,如急性皮炎、痤疮、毛囊炎、皮肤干燥、皲裂、色素沉着以及指甲变化等。焊工手套为防御焊接时的高温、熔融金属、火花烧灼手的个人防护用具。采用牛、猪狨革或二层革制成,按指型不同分为二指型、三指型和五指型。
焊工手套有严格外观要求。一级品要求革身厚薄均匀,丰满柔软而有弹性,革面绒毛细致、均匀、坚牢、颜色深浅一致,无油腻感。二级品:革身缺乏丰满弹性、革面绒毛粗、颜色略有深浅。防振手套用于接触振动、如在林业、采矿、建筑、交通等部门用手持振动工具(如油锯、凿岩机等)时预防因振动引起振动性职业病“白指症”的个人防护用品。防振手套在结构上,主要是在手掌面添加一定厚度的泡沫塑料、乳胶以及空气夹层等来吸收振动。衬垫厚度越厚,其含空气量越多,减振效果愈好。但掌、指面太厚时又容易影响操作。耐火阻燃手套,传统的耐火阻燃手套由石棉材料制成,分两指式和五指式,有大、中、小三种规格。因石棉纤维对人体皮肤有刺激性,目前已很少使用。现在一般用阻燃帆布或其他耐火阻燃织物制做耐火阻燃手套,适用于冶炼炉前工或其他炉窑工种使用。
⑦ 法穆兰手表金属表带如何清洗
表带配戴久了,囤积在表节接缝处或带面由汗渍和污垢混成的污泥会大大影响手表的美观。当遇到这种情形时,可拿软毛牙刷沾上些许牙膏或清洁剂轻刷表带及接缝处,之后用清水冲洗,以绒布擦拭后可用吹风机将表带吹干。此外K金表戴久了会因氧化而变色,除了交给师傅处理外,也可用牙粉擦拭,效果必定会令您满意。在珠宝表方面,消费者除了平时应注意钻石是否有松脱的迹象外,您亦可用牙刷沾沙拉脱清洁钻石脏污部分,而用珠宝药水浸泡也是好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
1.在清理过程中,不论如何小心,仍会有渗水之余,若因为清理表带而让表身进水可就得不偿失了,如果担心这样的情况发生,还是将爱表交由师傅整理为妙。
2.金属表带若沾湿(水、汗渍等)而未处理容易生锈。金属锈或污垢易由接缝中渗出弄脏衣物,甚至造成皮肤过敏,因此在拆下表或清水洗刷后,请记得用布将接缝处擦干再戴上。另外潜水表上岸后以清水冲洗即可,使用化学药剂反而容易造成伤害。
3.K金材质的表带由于材质较软,遭受撞击或不当触碰时容易造成刮伤,此外生活中的交通废气、泳池氯气或人体汗水等都会让K金表变色。让表带保持干燥,同时小心配戴置放,而标榜高硬度的钛金属或高科技陶瓷表,也须注意避免撞击或掉落,毕竟坚硬不代表无坚不摧。
⑧ 手套的种类大全
手套的种类大全:可以按材料分,按工艺分,按用途分,按功能分,按款式颜色分。
1、根据材料分,乳胶手套、橡胶手套、汗布手套、棉毛手套、尼龙手套、棉纱手套、纱线手套、帆布手套、摇粒绒手套、真皮手套(牛皮手套、猪皮手套、羊皮手套等)、皮革套、丁腊手套、PVC手套(塑料手套)、液体手套、铁手套、钢丝手套等。
2、根据工艺分,浸胶手套、挂胶手套、针织手套、刺绣手套、点塑手套等。
3、根据用途分,保暖手套、医用手套、电焊手套、焊接手套、礼仪套、滑雪手套、航天手套、劳保手套、防护套、拳击手套、微波炉手套、守门员手套、棒球套、寒车手套、骑行套、健身手套、触屏手套、洗碗手套等。
4、根据功能分,电热手套、发热手套、防静电手套、耐高温手套、耐酸碱手套、耐油手套、耐溶剂手套、防滑手套、防振手套、防割王套、阻燃手套、防寒手套、防晒手套等。
5、根据款式颜色分,根据手套的颜色,可以将其分为白手套、绿手套、彩色手套等。根据手套的款式则可以分为长手套、短手套、带护腕手套、露指手套等。
手套什么材质最保暖
1、毛线手套:毛线手套比较经济实用,而且款式风格多样,是冬季最常见的一种保暖手套。
2、羊毛手套:羊毛手套是用羊毛纤维制成的纱线纺织而成的,内里采用细腻丰富的羊绒,贴合肌肤、保暖性佳,也是冬季比较理想的一种保暖手套。
3、真皮手套:真皮手套是由头层牛皮、山羊皮、猪皮和绵羊皮等动物皮革制成的手套,由于是整块皮革裁剪缝制,能够锁住温度,防止温度流失。
4、棉纱手套:棉纱手套是一种棉质纤维机器织造而成的手套,一般工人等生产人员在工作都会配戴,能够起到防护手部的作用,在冬季也有一定的保暖防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