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代帝王的帽子,各个朝代大有不同,那清朝帝王的帽子象征了什么
清朝皇帝的皇冠称之为“朝冠”,来自于女真蒙古族传统贵族冠帽(造型来自于女真族蒙古族人民常带的斗笠),后经美化改造,美化造型来自于清朝的前身后金政权皇宫崇政殿(今沈阳故宫崇政殿),象征着后金王权。
清朝和后金皇帝朝冠,分冬、夏、春秋三套。冬朝冠内为圆顶,上扎赤色缨7层长5寸。中立9龙镂空金顶7层,每层镶4分大东珠不等,共19颗。外环檐镶黑色貂熊皮毛,檐下为明黄缎搂海带。春秋朝冠与冬朝冠略同,为外檐改用黑尼。夏朝冠内以长白山青藤为框外裹白绫做斗笠状,上以金丝锦扎赤色缨15层长7寸,顶与冬朝冠同。为前后檐首有别,前檐为镂雕小金佛一尊外镶东珠莲座与八宝佛光,后檐为金制胥弥座上设金制神火文镶大东珠15颗,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其实说白了就是个豪华斗笠,
⑵ 皇帝的帽子有什么寓意啊
冕旒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参加重大祭祀典礼时所用的冠帽,是礼冠中最尊贵的一种。外面黑色,里面朱红色,冠顶有版,称为延,后高前低,略向前倾。延的前端垂有组缨,穿挂着玉珠,称旒。天子的冕十二旒(即十二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历代之制大略相同,南北朝后只有皇帝用冕。 据说,置旒的目的是为了“蔽明”,意思是王者视事观物,不可察察为明,也就是说,一个身为领袖的人,必须洞察大体而能包容细小的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