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外贸店
“外贸”货是个什么样子呢?
还得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说起。那个时候,一些曾经从事外贸工作的人员利用自己的便利渠道,
组织国内一些原本是为出口加工,但终因质量不过关或其他原因而被退
回来的服装等商品进行二次销售。当时,市面上的普通服装无论在款式
、做工还是品质等方面,都还不够丰富、漂亮、讲究,可供挑选的余地
比较小。而那些“出口转内销”服装由于是给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做
的,无论在款式、质地还是做工上,都优于市面上的大多数服装。而且
,由于是从出口市场上退下来的货,厂家一般都会以极便宜的价格处理
,到了街面上的“外贸”商店时,其价格一般也低于市面上的同类商品
。
不过,那时的“外贸”商店很少,,一般都设在服装进出口公司的门面房里,闹市区根本见不着。正是由
于这个原因,那时的人们常以买到“出口转内销”商品为荣。而能买到
这些货品的,要么是有一定关系和社会地位的,要么是有一定文化素养
和美感的。与此同时,“外贸”也在人们心目中成了质量好、做工精、
价格便宜的代名词,并拥有了一批忠实的消费者。
克隆“外贸”仍有固定消费群
“外贸”商品的威风,商家当然也是感受到了的。在越来越多的消
费者懂得寻觅“外贸”货品的时候,精明的商家就开始克隆“外贸”牌
了,街上的“外贸”商店于是日渐多起来,以至于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
见。但当年忠实的“外贸”消费者却多已掉头他去。
真正的“外贸服装”大都采用棉、丝、毛等天然面料,做工精细,式样简单大方,
那种风格在国内普通市场上根本见不到,价格还便宜。
过去那种品质的“外贸”货是寥若晨星,偶尔发
现一件好的,也是价格奇高,根本划不来买。而市面上的商品已是如此
丰富,什么品牌的都有,根本无需再追捧“外贸”二字了。
如今的“外贸”店到底在卖些什么?为了搞清其庐山真面目,近的一家外贸店里陈列的货品多为棉麻质衬衣、牛仔裤以及其他一些休
闲衣物,做工看上去都还不错,款式倒也平常,价格大都在一二百元以
假“外贸”、洋垃圾搭上顺风车
市场上的“外贸”服装到底有几分真几分假?曾在省外贸系统从事
过服装进出口工作的温先生肯定地告诉记者,绝大部分是假的。真“外
贸”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外贸企业委托国内厂家生产的出口服装,另一
类是外国品牌在国内设立的生产厂家生产的服装。这两类服装都是根据
国外公司规定的样式、款型生产的,有些被委托的服装厂会多做一些预
备,或做出了一些不符合外商要求的服装,但不一定是不合格产品,这
些产品最终会出现在国内市场。但生产厂家毕竟要注重声誉,不可能天
天有退货、时时大量出口转内销。南方一些加工厂看中这一点,便找来
出口服装样品照猫画虎,假冒“出口转内销”。有的商家则干脆从像康
复路、浙江村等批发市场挑选一些样式、面料、做工都比较好的服装,
作为外贸产品来销售。
对于外贸服装的质量,温先生说,如今的外贸服装由于出口对象不
同,已不完全等于高质量。比如,出口给欧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
的服装,由于对方要求高,在质量、样式、款型方面有一点优势。但出
口到一些要求较低国家(像越南等)的服装,在质量、样式等方面就不
一定有优势,有的还会比国内服装水平低。市场上有些外贸服装还是检
验不合格的产品,质量也一定高不了。有些所谓的外贸店里销售的还可
能是经过改头换面的洋垃圾服装。
可见,所谓的外贸商品已是鱼龙混杂,消费者万不可再抱有外贸就
是优质、新颖、低价的观念,消费时一定要擦亮眼睛。
沿海一些服装厂专门按洋品牌服装“依葫芦画瓢”批量生产,再贴上洋标签,就成了所谓的外贸服装。虽然跟真的一模一样,不过只卖几十元一件。
据介绍,外贸服装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是近年来服装出口遭遇欧美、日本等国的“绿色壁垒”,回销数量激增,其中很大部分达不到进口国的环保卫生标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质监处工作人员称,消费者一般都晓得洋垃圾服装带有病菌,但国内一些服装厂商在生产中,也使用染料和中间体及辅助剂,含有铅等重金属服装的附件等,这些物质和人体接触,轻则引起皮肤病,重则有致癌危险。据悉,这些服装一旦无法顺利出口,国内厂家通常都不会销毁,而是“出口转内销”。
2. 外贸原单,外贸尾单是什么意思
外贸尾单货因其的面料做工讲究,设计新颖,性价比高现在在国内市场特别是年轻时尚一族特别受欢迎。可是也因为这个吃香,所以以次充好,挂羊头卖狗肉的商家也越来越多。
现在在论坛里经常看到有人说网上有人有外贸尾90%是扯淡,他们观点是现在哪有那么多的外贸尾单货。呵呵,也许也是他们不大清楚尾单是怎么产生的吗?其实大部份人都不清楚。像我因为以前职业关系,对外贸服装类的生产也略有所知,今天我就来向大家讲讲尾单到底是怎么产生的,以便大家明白尾单是怎么来的。(当然我不是说网上所有外贸尾单货都是真的,也有些人是挂羊头卖狗肉。当然大家还是要多懂一些外贸产品的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分辩哪些是外贸尾单货,不要被骗的好!)好了,好了,废话就不多说了,下面开始我的演讲!
为什么说出口国外的外贸服装厂必然会出现尾货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外贸服装厂的工作流程:
1.国外客户传来传真或是EMAIL来确定订单。
2.工厂根据传来的资料做样品并报价。
3.根据国外客人的要求来对样品进行一系列的样品确认事宜。当然这中间包括:初样,确认样,试穿样(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会些客户要求做小批样市场销售样)再到最后的修改样品价格等事宜等待客户确认。
4.厂家根据要求买棉纱(不同支的)织布。
5.染色(必须一次染够,否则容易出现色差,这个过程就要做超订单量的预算)。
6.剪裁。
7.印染或刺绣。
8.上机制作。
9.剪线头,挑选,熨烫,包装。
10.装箱发货。
以上就是一张外贸订单的大体流程,这中间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比如织布中出现破洞、印染错误、上机中开线/出现污渍/针线不对等问题。这样工厂开始时就要预先留出一定的备用。比如定单为1万件,计算需要布匹为1万匹,那么织布时就要织1.2万平米左右,而如果控制得好或运气好,则这1.2万平米的布可以做出1.1万件成品。(控制的再好也不可能做得出1.2万件成品的,肯定会在哪个环节出现些小问题的,还有工人捎走块布头等等)而国外是严格按照定单数量来收货的。那多出来的1000件就是尾货。尾货中也有一小部分瑕疵,但绝大部分是好货。因为大的瑕疵在生产过程中以过质检等相关部门就直接被甩出来了。而等到包装完工后成品货被甩出的,基本上是不影响穿着的。外贸尾单货就是这样产生的,而生产厂家因为生产的外贸服装越来越多,尾货也越积越多,大的工厂一年的尾货都会有一万件左右。
如此之多的尾货厂家当然不可能就此搁在仓库,因为即使是尾货在品质和设计上都是优于国内同类产品,为了及时回笼资金,减少场地占用。厂家都会以极低的价格(当然是指比成本低的多的价格)比如国外零售为10美元(标牌上一般都有标明)订单价格是10元人民币(打比方)成本为9.5RMB,处理起来可能就是以3-5元的价格(全清)就可以拿走。有的外贸服装厂一般不熟的人不卖,也有的外贸服装厂也会以少量的数量让人拿走,但一般价格都比较高。现在在国内这类的外贸服装厂大部分集中在广东,江浙等地。
所以说尾单不是人们想像中的那么少,也不会是现在到处都是尾单货那么多。大家还是有机会要多和厂家或是懂外贸服装的朋友探讨,那样在实际交易过程中才能更好地辨别哪些是外贸尾单货,哪些是跟单货,哪些是仿单货。
另外在此总结一下什么叫外贸尾货,到底有些什么特点:
简而言之外贸尾货就是正式定单的多余货品。一般我们都知道,外商在国内工厂下订单时,一般工厂会按5-10的比例多生产一些,叫备次率。这样做是为了万一在实际生产教程中有次品的话(外商检验非常非常之严格,不得有一点点瑕疵)就可以拿多生产的数量来替补,这样我下来的数量就是我们常说的外贸尾单货了。
外贸尾单货有个优点就是性价比高,通常我们所卖的几十块钱的产品出口都是几十美金或是更高的价格。但有个缺点也是优点也是特点的地方,就是:颜色和尺码有的不成比例。不能按内销厂家的货品那样齐码齐色。所以一般这样都价格比商场或其它地方来的便宜,但市场不会造成雷同。
3. 外贸货跟专柜正品有什么区别
1、性质不同:外贸货在以前叫做出口转内销,即本来的出口外贸货由于某种原因由出口转为内销。专柜正品就是按正常轨道上市和在专卖店买的是一样的,意思就是告诉用户这个产品是绝对的正品货,不是假冒伪劣的。
2、特点不同:外贸货由于货物已经生产,且外贸产品一般不在企业库存之列,因此往往会低价抛售兑现。专柜正品选料上乘,做工精良,绝对配得上国际品牌的质量和价格。
3、流向不同:专柜正品即使是过时或过季的款式,品牌商也会统一拿到OUTLET清掉,不会轻易流到市面上一般的外贸店里。外贸货则相反。
注意事项:
1、清仓活动一般持续2天,下架后不可下单。库存数量有限,好款式常常被秒抢完,喜欢的款速度入。
2、如果暂时没有喜欢的不要紧,后面还有很多,每天开播上百个品牌,总有一款适合。
3、大部分产品发货慢,由于出货量大,一般一周内发货,大部分三天内发货。
4、有些品牌款式是剪标的,为了保护品牌利益。介意者慎拍。
5、下单时请一定参考尺寸表哦,上衣参考胸围和肩宽,裤子参考臀围和腰围。
4. 外贸“黄金月”被迫按下暂停键,外向型企业如何转向内销市场
3月中旬以来,中国服装厂老板们经历了从无法复产复工,到订单取消的跌宕起伏。浙江一家家纺面料厂的老板感叹,外贸圈的老板们都在感慨,与疫情抗争,“国内打上半场,国外打下半场,外贸人要打全场。”
随着欧美国家成为新冠肺炎重灾区,外贸市场出现了180度的转变。1月-2月中国疫情严重、无法生产,海外客户急催订单。现在欧美消费市场走向低迷,品牌客户变得谨慎,纷纷取消、推迟3月-6月的订单,6月之后的行情也尚难判断。
为了积极“自救”,在高速增长的内需消费的背景下,不少外贸企业已经开始采取出口转内销的方式,包括直播“带货”、尝试在电商/社交平台上销售、接国内的订单等。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或许是外贸工厂的新机会。
宁波优品馆在电商平台拼多多上线,未来宁波将有包括外贸企业在内的超15000家企业上线销售,预计实现外贸转内需市场订单超200亿元。宁波市人民政府与拼多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出“宁波优品・云购甬行”系列活动,围绕帮扶企业拓订单、稳产能、稳就业,以及推动外向型产能转内需市场等目标,出台一揽子行动方案。
双方将围绕宁波企业的智能化生产、数字化营销以及人才培育实施一系列创新举措,并重点帮扶一批外向型企业转型内销市场,帮助企业重回发展快车道。宁波企业对于加快出口转内销、深挖农村市场有着迫切需求,而拼多多拥有5.85亿消费用户,特别是在农村网络消费市场具备较大优势。
线上方面,拼多多将依托其5.85亿消费者的规模优势,推出“宁波优品馆”,打造面向全国消费者的大型线上展销会。数字化营销方面,双方将充分利用当前电商直播的优势,打造宁波县域区域品牌的专属直播展厅。智能化生产方面,拼多多将通过“新品牌计划”,向宁波企业全面开放数据支持、研发建议以及流量资源等帮扶措施。
作为中国线上内需市场的主要增长源,拼多多是目前外贸企业转内需的主要通道之一。2018年底,拼多多推出聚焦中国企业成长的“新品牌计划”,来自宁波的三禾厨具是其中之一。经过1年的发展,截至2019年底,三禾在拼多多平台的月销售额已经稳定在300万元,凭借优质优价的商品,三禾也迅速发展成为国内锅具的代表性品牌。
三禾董事长方成表示,拼多多的“新品牌计划”为三禾提供了完全不同以往的生产、研发和开拓市场的模式。作为首批在拼多多平台开通每日店铺直播以及长时直播的锅具品牌,受益于此,三禾拼多多旗舰店的日销从二月中下旬开始到现在,已经达到了100%以上的增长。
拼多多副总裁涌泉表示,拼多多将和宁波“一起闯、一起拼”,共同推动消费回暖、释放新型消费潜力,帮区域产业经济尽快复苏,实现更高质量的稳定发展!
面对2020年外贸市场的变化,拼多多通过“新品牌计划”方式,帮助企业转型内销市场,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优势,让过去存在于营销环节的价值,回归制造业本身;让更多曾属于国际品牌的附加值,回流中国制造;让更多的外贸企业,得以在这个特殊时期存活并发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