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服装知识 > 民国时长衫搭配什么裤子

民国时长衫搭配什么裤子

发布时间:2025-04-01 04:50:31

❶ 民国时期男子的几种习惯装束

辛亥革命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服在中国开始流行起来,其穿着者主要是官吏,留学归国的革命者、大都市的知识分子等。当时的都市口岸城市中,学生、教师、洋行和机关办事员着西服的最多,最初的西服几乎是清一色的进口货。 1994 年,“王兴昌记”制造出第一套西服,可谓“国产”,其实仅的仿制,样式为小驳头,下摆方里带院,裤管窄小。

西装这种新生事物的流行,表明社会的变革,也成为支持民国的一种表征,当然以后也被人附庸为时髦,于是这种以崇洋为目的的西装者便遭到了批评。“大家都知道了西洋文化的好处,中国人非学它们不可了,于是乎,阿猫阿狗,就都着起了西装,穿上了皮靴,提起了手杖,以为这就是西洋文化的一切。”

中山装
中山装是经过改良的服装,最早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示意,由奉帮裁缝制成的服装,由于民主共和的影响,此服被冠以中山装。穿着者多为革命者和政府公务人员,在南京政府时,中山装成为党政人员的服装,也为苏区领导接纳。最早的中山装领口呈关闭式八字形,前门襟七粒扣,后背有中缝,在衣服正面,各有上下左右四个贴袋,胸前两个明袋还制成可以涨缩的“琴袋”式样,上袋盖作成倒山形笔架式,与中山装配套的裤子为西裤,它是由前后分片组成,腰围有褶裥,有侧袋和后袋,裤脚带折边。

中山装兼有西装的特点,同时也适应国情,充分表现出当时国人新的时代精神。

学生装
最初的学生装,主要是由清末留日学生带回的制服,形制比较简洁,立领,左胸前缀有一袋

长袍、马褂 长袍、马褂依旧是民国时期法定的礼服,一般交际场合多穿此服。民国时期马褂崇尚狭窄,一般多以黑色丝麻棉毛织品为质料,对襟窄袖,长至腹部,前襟钉纽扣五粒。长衫多用蓝色,一般是大襟右衽,长至踝上两寸,袖长与马褂并齐。

民国后期,马褂越来越少,趋于淘汰,不过民国时期是长袍马褂月西装革履并举,穿着上半中半西,亦中亦西者大有人在。长袍西裤、圆形礼帽,脚穿一双乌黑油亮的牛皮鞋,这样的装束的不少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物的时尚。

袄裤
上着衫袄,下着裤,这是一般民间百姓衣着,通常是下层人的穿着。中式裤宽大松垮,头戴瓜皮小帽或罗宋帽,下身穿中式裤,脚蹬布鞋或棉靴,俗称“短打扮”。

大髦
在北方地区,还流行穿大髦,即斗篷,穿着者多为一些军政要员。民国初期北京是当时军政所在地,也是服饰流行的中心。政治中心南移后,则以上海为中心,由于欧美文化对上海的影响,所以 20 世纪 30—40 年代的服饰流行都昂首以瞻上海。

❷ 民国时女扮男装的服饰

p>在民国时期,女性扮男装成为一种独特社会现象,与当时的背景和文化氛围紧密相连。女性通过选择男性服饰,展现了自我意识的觉醒,追求更为自由的生活。

p>衣裤是男性日常穿着的基本服饰之一。女性扮男装时,会选择类似款式,裤子通常是直筒裤,长度到脚踝,搭配布鞋或皮鞋。上衣则为宽松的衬衫或长袍,颜色偏向深色系,如灰色、深蓝色等。

p>马褂是民国时期男性常穿的服饰,女性也会选择穿着。马褂分为长袖和短袖两种,长度在臀部和膝盖之间,颜色多为黑色、灰色。女性穿着时,会搭配同色系长裤或裙子。

p>长袍是民国时期常见的男性服饰,女性扮男装时也会选择。长袍长度通常到膝盖以下,有时还会搭配马褂或西装外套。搭配的裤子通常是宽松的直筒裤或马裤。

p>除了以上男性服饰,女性还会选择改良后的女式西装和中山装。这些服饰设计更加女性化,但仍保留一些男性服饰的特点。

p>女性扮男装的现象反映了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的变化。当时女性地位提高,意识觉醒,追求自由和平等,尝试突破传统性别角色限制。社会风气较为开放,人们对于性别看法相对宽松,为女性扮男装提供了良好环境。

p>在中国历史上,女性扮男装的现象并不罕见。从古至今,都有不少女性选择穿着男装出行或日常生活。这种现象体现了女性反抗性别角色限制和追求自由平等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性别角色认知和态度的变化。

p>总的来说,民国时期女性扮男装的服饰特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氛围和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这些服饰不仅展示了女性的智慧和勇气,也为了解当时的社会和文化提供了重要历史资料。

❸ 民国时男人穿什么衣服

长袍马褂,洋装,中山装,唐装。

长袍马褂的男性造型,其实早在清末就有了,不过民国其实并未因其曾经在前朝广为流行而禁止,相反的,袍褂一直是民国男性的常礼服。

民国18年所定《服制条例》中的“男子礼服”,由于该条例一直到民国92年才废除,而后也没公布新的服制条例,所以在一些需要传统礼服的地方,仍然会穿着袍褂。

民国元年的大礼服(级别高于常礼服袍褂)所采用的就是洋装,并且在常礼服中也可采用洋装,其余各种行政职务的制服,也是采用洋装,民国主流力量对于洋务的推崇可见一斑。

一般来说,民国略有身份的人,至少都是长袍打扮,而短装因为行动便利,一般都是社会下层及劳动人民的装扮。

袍褂不见得非得是名流才可以穿着,但是相对于短装自然是正式了许多。

中山装起源众说纷纭,但是这种极具军装风格的服饰,对于当时处于战时的中国,为了标榜军中职务,常有领导人穿着。如蒋中正,印象中的他一生似乎都是军装打扮,只有在私下生活里才会穿着袍褂,他的西装形象反而极为少见。

(3)民国时长衫搭配什么裤子扩展阅读:

民国时期的服饰风格:

由于当时社会呈现出动荡不定,混乱无序,在这一时期,大量的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随之出现。需要了解着一些社会问题,得应用历史方法,考察当时人民的社会风尚变化。通过生活细节,可以看到大时代背景下的整体社会状况 。

民国初年受清朝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出现了以废除传统服饰为中心内容的服饰改革。男子服出现了从长袍马褂向中山装和西装逐步过渡的趋向,女子服饰变得日益丰富多彩,出现了普及旗袍的趋向。尤其便现在东部沿海港口城市,由于沿海口岸城市较早开放,得风气之先。

以京师宫眷显贵为代表而被全国效尤的传统京派服饰,渐渐失去了领导服饰潮流的优势,转而仿效苏杭、上海。这一现象也表现出了西方文化渗透的方向。全国总体表现在,从东向西男子服饰由大量的中山装和西装向大量马褂长袍的变化。

男子服饰这一变化主要还来源于,清末民初,大批青年出国留学,国内也大办新式学堂,社会上出现了服装西洋化得趋势。各个学堂服饰皆效仿西式。

社会上的西服大致有三类:一类是军服,包括英美式,俄式,日式军服,第二类是驻外使馆文职官员,买办商人,留学生所穿的西服。在一类就是日本式的士官服和学生服装。这些学生装,是大量留学青年带回国的。

这种服装形制简便,给人一种庄重和充满活力的感觉,因此,传入中国后,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风行一时。

中山装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它拜托了中国传统的宽袍大袖,吸收了西装的贴身、干练的风格,但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给人以一种朴实庄重之感。各个阶层皆可以穿,出一定意义上说明了它的活力。

服装上的差别不仅仅是因为审美观的不同,其中还有经济因素和个人生活习惯因素,穿中山装和西服的人,沿海多于内地,城镇多于农村。在一,不论城镇还是农村,沿海与内地,富有者都是衣帽光鲜,穿着入时,穷人则大都维持温饱而已,穿着也没法讲究,以衣御寒。

女子服饰的变革主要表现在:随着清末革命运动和女子解放运动的兴起,一些新型知识分子把服饰变革与女子解放联系起来,认为传统服饰是束缚妇女的枷锁,主张予以改革。民国初年,女子衣着特点:首先是取消了服饰上的等级差别,这一举措无疑不成为妇女解放运动推向成功的讯号。

其次满族妇女的服装遭到摒弃。除此之外,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妇女服装改变了传统的胸、肩、背完全成平直的造型,变得更加称身合体,并能体现女性的秀体之美。于是旗袍的走向了大街小巷,一时成为时尚的代名词。

同时还有各式各样的服装,可以说是百花争艳的服饰大潮流,欧洲国家时尚代表的巴黎各种流行服饰在当时应经到上海。上海的交际市场中女装层出不穷,当时同样在流行时尚推广过程中,女装很安装有同样的问题,这也是主要的社会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我们需不需要有国服 (4)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山装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马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西装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唐装

与民国时长衫搭配什么裤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民国时长衫搭配什么裤子 浏览:673
韩国哪个网站女装版型好看 浏览:662
短尼裙子搭配什么 浏览:634
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另类图片 浏览:340
衬衫出汗没洗发霉了 浏览:965
长貂绒宝宝衣编织法女 浏览:963
金沙回沙旗袍缘酒生产 浏览:430
南昌十中女生校服 浏览:184
江干旗袍协会 浏览:767
花边立领男士衬衫 浏览:357
黑夹克多少钱一平方 浏览:137
京东大码女卫衣外套 浏览:448
脱美女裤子全过程 浏览:959
脸胖的人帽子颜色好看图片 浏览:584
tfboys六周年照片睡衣 浏览:111
中老年女装妈妈装套装 浏览:759
穿三条裤子的女人是什么意思 浏览:568
中长款衣外衣 浏览:999
长款长袖蕾丝连衣裙搭配什么外套 浏览:800
骚男穿女装第几期 浏览: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