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就开始穿裤子了,那时候的赵国赵武灵王改革国家的军事力量,就是通过胡服骑射!就是改穿裤子,那时候游牧民骑马穿裤,骑马有优势,所以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开始穿裤子了!
网上摘录:
我曾经多次提到咱们是古人不穿裤子的。这把许多人吓了一跳:不穿裤子咋办?就像现今皇城跟儿的“膀爷”,他可以不着上衣,人家那叫爷们,但裤子他再牛比也绝不敢不穿呀。
裤子这玩意在中原地区出现的比较迟,那么这个汉字出现的肯定也比较迟。以“裤”这一字音字型来命名裤子这一物品,肯定是有来历的。
“裤”是个形声字,“衣”形“库”声。“衣”是表示它与衣服有关,那这个“库”是否还有其他的意义呢?为什么“裤”这种衣服出现后不称别的名号,单叫“裤”呢?
先秦时中原地区的人们只穿长袍,天凉了就再加一件,再凉再加,还是长袍。今天看来,如此穿着行动多有不便,但那时的人们只有那个层次的思想,咱不能拿现在的境界去要求古人对不对?当然,也有聪明人,为了行动方便快捷,就发明了“带”这东西系在腰间。那屈原就是“峨冠博带”的打扮:头上高耸的帽子(叫“头衣”才恰当,因为这“冠”并非今天意义上的帽子,而是显示身份的装饰性很强的物品),腰里系着宽大的带子。那屈原走起路来高视阔步,仰面正身,一派“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望之令人顿生敬畏之心。
“裤”一个正宗的本字是“衣立旁”加一个“夸”字,就读作“库”。这是个啥东西呢?它是一种“胫衣”。胫,就是大腿;所谓“胫衣”,就是套在两条腿上的两个布帛制做的筒子,不是现在还有加了裆部的裤子。由这“裤子”最早的雏形看来,咱们的先辈并不看重那关系到子孙万代的要害之处啊。
有了“胫衣”,行动方便了,但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一是因为它没有裆部,人们的起居习惯无法改变;二是光着屁股骑马,对皮肤的伤害很严重,出行或打仗仍然不适合穿着。怎么办?
这就要谈谈这“裤”字的另一个来历。说起“裤”的这一个来源,却与军事有关。它的本字写做“衣立旁”加一个“军”字,读如“昆”,是军服及行旅之服,后来又讹转作“裤”了。细细打量,这俩字还真有点儿相象,这种推断应该是很准确的。
也许讹写做“裤”的这人,以为裤子是可以装填两条腿的东西,而这个字又与“裤”相似,所以就干脆这样写了。后来的人们也认为这样写很有道理,也就因错就错写下去了。这真是“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啊。再说了,那“库”本来不就是存放物品的所在吗?
至于这俩字是啥时候、为什么、怎样统一成现在这个“裤”字的,我也不甚了了,也不敢谈下去了。
“战国七雄”中位于正北方也是最北方的,是赵国。赵国可真不容易,既要与中原诸国争霸,又要防着北方胡人的入侵,年年代代都忙啊累啊的。不是说“内无法家拂士,外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吗?人家赵国就在这种四面皆敌的环境里生存并发展着,凭借春秋末期“三家分晋”时,一个诸侯国的三分之一大小的国土人口,一直支撑到战国末年,是秦始皇最后灭掉的诸侯国,真是太不容易了。
有点儿跑题,还回到话题上来。北方胡人是游牧民族,骑马射箭,来往倏忽,防之不及。你赵国驷马战车固然声势壮伟,可人家胡人却不跟你列阵撕杀,没办法,赵国的历代国君就不停地修长城。修啊修的,还是挡不住胡骑。与赵国处于同一纬度又靠东些的是燕国,它也面临着与赵国相同的问题,也就修啊修的修长城。其后秦始皇统一中国,征用民夫去修长城,只不过是把以前的燕赵长城略加整理连接一下而已。今天一提到长城,就把功劳记在秦始皇名下,我很愤愤且为燕赵抱不平。
你以为那时修的是现在我们在八达岭、山海关见到的砖石长城?那你就大错特错了。秦及先秦所修的长城现在几乎看不到了,有一些遗迹也都不被咱这些外行人所能辨识。历史沧桑中,那些夯土而建的长城已“被雨打风吹去”了。
再早几百年,把自己的西周王朝埋葬的周幽王,为博褒姒千金一笑而“烽火戏诸侯”时,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的威胁就已经很严重了。周凭举国之力尚被逼得很狼狈地迁都了事,那燕赵小小诸侯国更是给闹得困苦不堪。一代代赵王都在苦苦思索着:怎样才能消弭来自北方的边患?
终于,一代英豪赵武灵王横空出世了。是他,就是他,给咱们中原人穿上了裤子。
裤子啊!如果没有赵武灵王,我们中华民族还要在没有裤子的黑暗中摸索很多年。也许十年,也许百年,也许两千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大家都还不穿裤子乱跑呢。不,如果没有赵武灵王给咱古中原人穿上裤子,恐怕他们早就被穿着裤子的胡人给灭了,哪里还会有今天的我们呢?所以,说赵武灵王是中华民族的大救星,绝不为过。
赵武灵王顶着巨大的压力“胡服骑射”了。从此,中原人在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冲突中,再不用驾着笨重的战车嘎吱嘎吱地驶了,再不用穿着臃肿的长袍屁颠屁颠地跑了。咱们有了裤子,咱们也可以骑上轻捷快速的战马;咱们又有了“箭袖”这一紧身上衣,咱们也可以灵巧地拉弓射箭了。从此以后,咱们在与胡人争夺生存资源的较量中,从军事装备方面处在了同一水平线上了。就如当今太祖曾经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的那样,咱们的古中原人“从此站起来了”!
❷ 古代人穿开裆裤吗
这问题问得多巧妙啊,古人穿开裆裤,但是也穿着长袍的嘛,想歪了的朋友赶紧摆正思想啊,这个很危险的。其实我们应该追究的是古人为什么不穿个小巧又可以遮羞的小内裤呢?不穿内裤不是我国古人的习惯,西方人也不怎么愿意穿。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卫生条件不行啊,不穿内裤通通风不会滋生细菌,还有一点就是上厕所的时候比较方便了,不用解好多层衣带。
易经之中记载了黄帝、尧帝、舜帝是“垂衣裳天下治”。我们的老祖宗男性是上衣下赏,女性就是一件长袍。当然三皇五帝不是撩起裙子就露出大腿毛那样的不雅汉子,人家裙子里还是要有衬裤的,叫做“胫衣”,这个感觉很像是现在的吊带袜,就为了挡住两条小腿。
至于说女子们被迫穿开裆裤就是为何男人更好办事儿的说法,特别是宫女和妃子啦,听起来还真有那么一点道理。真的假的暂且不论,毕竟胫衣这玩意儿真的看起来挺性感的。
❸ 内衣没发明之前,女子贴身穿肚兜,那下身穿什么
人们穿上内衣,也才是近代以来的事情,在我国古代很长一段时期,是不穿所谓的内裤的,后来才逐渐穿上内裤,也称作亵裤。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段时期各民族大融合,受胡服影响,这个时期中原的士庶百姓也开始以穿裤子为时尚,包括部分女性。不过,这个时期,女人们即使穿了外裤,里面也是不穿内裤的,而且外裤外通常要套件裙子。
古代女子内裤的正式流行大概是唐宋以后了,随着社会以及思想文化的发展,女子有条件在经期会多穿一条短一些的旧裤在内,以避免弄脏外面的衣服。后来这种逐渐成为常态,因为内裤是一种在古人看来比较猥琐和轻慢的衣服,不可轻示与他人,所以这种内裤也称之为亵裤。
❹ 古代人民男生穿的裤子是什么
类似绑腿的两个套腿,两个管在外面长衣里面,在外面看不见。
❺ 为什么古代人不论男女都穿开裆裤
春秋战国时,人们就已穿裤子,它在古代写作“纨”,那时的裤子不分男女,只有两只裤腿,类似“开裆裤”。穿这样的裤子,外面不遮掩的话,很容易走光。裤子真正成为常服,要等到宋朝。所以,古人在“开裆裤”的外面,往往穿一件服饰,这就是“裳”。
穷人则完全不穿“开裆裤”。《三国志》记载,曹丕时任豫州刺史,曾修水利的贾逵,年轻时因贫穷,寒冬腊月都不穿“开裆裤”,夏天就更不用说了。富贵之家的“开裆裤”皆用丝制成,我们今天称衣着华丽、不学无术的年轻人为“纨裤子弟”,就由此而来。
在中国古代,因为“开裆裤”的缘故,人们在正式场合下,应采用跪的姿势来坐,臀部放在两脚的脚跟上。如果是两腿伸向前坐着,叫作箕坐,是个很不礼貌的坐法,两腿盘起来坐也是不合适的。
在三国、晋朝及稍晚一些时候这种坐姿仍是在正式场合所必须采用的。在一些比较严肃的古代影视作品,如《三国演义》中,是可以看到在上流社会正式场合,特别是对其它在座的人尊敬的话,一定要采用跪姿坐。
(5)以前穿的是什么裤子扩展阅读:
上衣下裙,也就是古代所说的“上衣下裳”。衣,依也,人依以庇寒暑;裳,障也,人依以自障蔽。这是中国人上古时期的常服,不论男女。
事实上中国人穿裤子的历史并不久,中原地区的人一直到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才开始穿裤子,而事实上,那还不能完全叫裤子,那叫“胫衣”,其实就是两只裤管,往小腿上一套,用带子系于腰间。
很显然要害地方没东西遮挡,就跟现在娃娃们穿的开裆裤似的,其目的是便于私溺。所以还得在外面穿条裙子,这样才不会走光。
东晋的《拾遗记》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战国时的张仪和苏秦“同志好学”,外出时看到什么典故,就马上记下来。当时纸还没发明,他俩手边也没有木简,所以在手掌上和大腿上记录,回到家里后就将这些字抄写下来。
到了夏天,穿绔就太热了,人们就只穿衣裳。不过,对于有钱人来说,绔可以不用粗陋的麻布做,完全可以用轻柔的丝织品啊,这才出现了“纨绔”,在当时社会上被公认为奢靡之服。
我们今天称衣着华丽、不学无术的年轻人为“纨绔子弟”,就由此而来。这种“胫衣”一直到了汉朝才有了裆,这才算有了真正意义上“裤子”的概念。
❻ 中国的古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穿内裤的此前都是开裆裤吗
中国早期内裤的雏形应该是在汉朝,古人称其为“穷绔”。它的发明者是大将军霍光,令人颇感意外的是,一个日理万机的大老爷们,竟然研究起女人应该穿什么样的内裤,他是变态吗?
其实不然,霍光发明“穷绔”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外孙女上官皇后能诞下龙嗣,同时也为了防止汉昭帝跟后宫其他女子暧昧,乱搞男女关系。
而且在当时,穷绔还是个“双标”产品:除了皇后以外,就连宫女都必须穿这种内裤。
据《汉书》记载:光 ( 霍光 )欲皇后擅宠有子,帝时体不安,左右及医皆阿意,言宜禁内,虽宫人使令皆为穷絝,多其带。
所谓穷绔,现在泛指裤裆,但又不是指开裆裤,因为穷绔虽然也有前后裆,却系了很多的带子,唯一的缺点就是不方便解开。
说到内裤,就不得提下1932年12月,日本白木屋百货店因为电线故障发生了一起重大火灾。
当时在楼上的人通过绳索滑下来,但还是摔死了十几个人,大部分是女性。而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的日本也是没有穿内裤的习惯,为了防止走光,女性店员力不能支。
《羞耻心的现代史》:因为穿和服的女店员攀着绳索往下滑,被风一吹,和服便翻卷起来下身走光,所以感觉羞耻的女人们被迫用一只手按住衣服,导致无法单手支撑体重,活活摔死。
最后想说的是,如果非要较真,到底是谁发明了内裤,可千万不要说是欧美人,因为“裈”作为内穿的合档短裤,在中国很早就有了,不论在历史的久远性还是实用性方面都更胜欧美一筹。
❼ 裤子起源介绍
女 裤
裤子,本来是专指男性的下衣而言,但是经历了各个时代而逐渐也被女性采用,这是因为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契机,女性加人了社会生活,随警外出活动的增多,意识到裤子能带来很大的行动便利。女裤最初出现时,是较为宽大的西裤,后来又从长裤演变到现在的裤子。以时装的姿态出现时,距今已有30年的历史。最初时,在男子气中透出些女性美,由于它的轻快与活动性,诱惑力极强。现在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服种之一。更进一步说,它同裙子已不可区分地被人们所用。
裤子随着它时装性的不断增强,在形状、长短等细节的设计上也发生了多种多样的变化。在80年代的初期,是裤子发展的最高峰。一般人们都倾向于机能性较好、符合于生活方式的宽松型。无论是日常服或是晚礼服,如果能有效地运用个性进行服饰搭配的话,那么在很大的范围内,裤子对于表现女性的手法,就会有一个新的突破。
女裤以形态区分的名称见图4—1—1。
女式基本型裤子
设计说明
这是裤子的基本型,可以说任何人都能穿。根据爱好的不同,前片的活褶可以变化为抽褶等。
面料:可以使用一般的毛料、棉、麻织物和化纤布料等。颜色如果使用黑、灰、藏蓝、茶色等,那么同上衣搭配组合就较为容易:素雅、纤细的条癫剂弦部梢浴?/font>
使用量
表布140cM幅宽110cm(裤长十10cm-15cm)
90cm幅宽210cm(裤长×2+15cm-20cm)
制图(图4—2—1)
从前片开始。
从前后中心加放出来的厚度,是按臀围 尺寸的比例计算出来时,较胖体型的加放量可以稍多些,较痪的可以少一些。
膝高线可以按制图的位置决定,如果裤长在脚跟骨以下较长、脚口较宽的裤子,那么膝高线就要再抬高一些,这样裤形比较好看。
后立档线的倾斜度,是考虑了机能性而决定的。即倾斜度越大,后立档线越长。样板的前后立档长之和,与测量到的立档净尺寸之差,就是余量与运动量。在正常情况下,这个差在2cm~3cm比较适当。多余或不足时,在横裆线上和后立裆线的上端增减。在特体的情况下,差值还是较大些比较好。
制图完毕后,把前后下裆线拼合在一起,校对一下立裆弧线是否自然圆顺,如有偏差,需订正制图和样板。
裁剪要点(图4—2—2)
利用布料的光边取腰头,剩余部分双折后,把前后片穿插裁剪。有倒顺顺和光泽的布料,要把前后片排成同一方向裁剪。图例的前开口,因为是同裙子绱拉链方法相同的,就把缝头加宽了,如果要使用贴边的话,也要排出贴边样板。
试穿补正(图4—2—4~图4—2—7)
着装后,以轻松的姿势站立。看裤线是否笔直下垂,各部位的余量是否适宜,立裆与裤长是否合适等。如有需补正的地方,请参考下例修正样板。
前后厚度大的体型[图4—2—4)
前后裆弯打褶,这是立裆弧线量不足而造成的,在前后下档线和立档线上追加不足量。
臀部突出的体型[图4—2—5)
由于臀部突出,朝侧缝方向打斜绉,后档便也起皱。把臀围的不足量,从侧缝和后中心放出,在后立裆倾斜度加大的同时,增加横档的宽度。其次加大省量,加大部分的量在侧缝放出。
臀部扁平的体型(图4—2—6)
因后立裆过长,在裆弯处出现余褶。把后立档的倾斜度变小,并减少横档宽度,重新连结立裆弧线。移动省缝位置。在侧缝线上减去立档向外的移动量。
大腿部向外突出的体型[图4—2—7)
因大腿部外突出较强,朝侧缝的方向出现斜皱裤线也偏斜;在侧缝线上追加不足量,把由此而增加的腰围尺寸平分到两个省缝中。大腿部的前边突出情况也很多,那样要把下裆线也追加不足量。
马 裤
设计说明
图例是马裤的一种变化形式。臀部向两侧凸起,从膝下到脚腕较为贴身,使腿部显得细长。下侧的开权不仅具有机能性,还宵把握整体的效果。
使用量
表布 140cm幅宽 120cm
制图[图4—4—2)
一般情况下,裤子的下档是以裤线为中心左右对称的,但是马裤从膝到脚腕比较瘦,为了使上侧缝凸感强烈,下裆的下半部就要比侧缝稍松些,加出0.5cm的弧度。
在后片的(W/4+o.5)中,o.5cm是制作时的吃量;在前片的(W/4+o.5)中,是为了增加在收褶时,由于布的厚度而减少的腰围量。
裤脚旁开衩的制作方法(图4—4—1)
①②合下裆后,在后片上掩襟。
③缝合前后侧缝至开口止处。
④从表面向贴边压明线。
⑤钉子母扣。
灯 笼 裤
设计说明
长度在膝下左右的宽松式褥子。脚口的束带可以扎出“灯笼”形。比起直筒裤来更富有女性美,因穿警感觉又具有裙装的特征,更能满足不适宜穿裤子的人。
面料除水洗棉布;麻、生丝、化纤、毛料、针织布以外,还可使用塔夫绸和天鹅绒等作为宴会服。
使用量
表布 140cm幅宽 120cm
制图(图4—5—2)
因臀围的余量较多,为掌握围度与长度的比例,就把立裆深向下加深了1cm。脚口束带的长要先侧量束带位置腿的周长,再加4cm的余量。
斜插袋的制作方法(图4—5—1)
①袋布用面料裁剪。如果面料较厚的话,袋布B就使用棉布或里布。
②在袋口铺袋布B。
③在袋口压明线。之后把袋口缝头固定在袋布上。
④让开袋口缝合袋布A。
⑤⑥钩袋布,缝合前后侧缝、劈缝。
参考设计
(1)在裤口旁边扎有柬带的灯笼裤。
(2)对裥褶式的灯笼裤。
(3)高腰束带式灯笼裤。
男 裤
男裤的名称很多,从形状上可以分为筒裤、喇叭裤、锥子裤、宽松裤等四种(图4—6—1)。裤子有各种设计与机能性,穿着方法也多种多样。仅作为旁开袋与后开袋就有很多种(图4—6—2)。
裤前片的设计也根据穿着目的而不同,如活褶的有无与多少等。脚口的设计通常有翻裤脚和平裤脚两种,但是,也有像马蹄脚那样特殊的脚口(图4—6—3)。因裤子的设计多种多样,所以,同上衣等的搭配非常重要。
男式基本型裤子
设计说明
一般式单褶西裤。不分年龄和职业谁都可以穿用。
可使用一般毛料、棉、麻和化纤等。
使用量
表布140cm幅宽150cm,90cm幅宽250cm
袋布90cm幅宽80cm
粘合衬90cm幅宽50cm
制图(图4—7—1)
前片 从前片开始制图。臀围线取立裆的1/3,作为围度的余量,在H/4中加2cm—3cm。
在横档线上,把臀围量4等份,向左延长1/4的厚度(前窿门宽)。裤线过横档线的中点向下取下裆长,画脚口线。膝线的下裆长向上5cm处。脚口宽度是以裤线对称两边各取11cm。
一般情况下,在前中心的腰围线上向里进0.5cm—0.7cm后,连结立裆弧线,但在特体的情况下,因为有肥胖量的计算,前立裆线还要偏离前中心再向上抬高。腰围线取W/4+3cm~4cm,过臀围线画弧形侧缝线,把侧缝线向上延长0.5cm后,重新画腰围线。腰上的活褶从裤线向侧缝取3cm—4cm,向膝线与裤线的交点画线。下档部分的侧缝线,是先连接脚口与横裆线,在膝线上向里进1cm后画弧线。把侧缝这边的膝线宽向前侧取相同宽度画下裆线。
后片以前片为基础制图。在横档线上从后中心向里进1cm,腰围线上向里进“●”尺寸,连结这两点,向上延长3.5cm。后片的厚度(后窿门宽)比前片追加2.5cm,画后立档弧线。腰口线取W/4加2cm的省量,向上o.5cm后重新画腰口线。膝线和脚口的宽度向两边各扩大1cm。侧缝线经过腰口线和臀围线上的“口”尺寸向下画弧线。下裆线是从横裆线下落1cm,经过膝线与脚口相连。
裁剪要点(图4—7—2)
把布幅双折后比好纱向,前后片穿插裁剪。有方向性和有光泽的布料,要向同一方向裁剪。要是翻脚口的一定要注意留够翻折量。图中的虚线部分的裁片,表示在试穿补正后裁剪。括弧内标注的尺寸,是正式制作时缝头的大小。
男西式短裤
设计说明
西式短裤,裤长在膝围以上,根据年龄、穿着习惯而定。着用后庄重、大方、舒适,是夏季男士们最受欢迎的下衣。
可使用一般薄形毛料、棉、麻、化纤料等。
使用量
140cm幅宽裤长+12cm
90cm幅宽 裤长*2
测量与加放
裤长一般在膝围以上,要根据年龄、穿着习惯而定。
臀围 围量臀部最丰满处一周放12cm—16cm。
腰围 围量腰部最细处一周放 1Cm~2cm。
裤口要根据长短进行测量,长短不同,裤口也不一样,或者是用公式推算。
制图要点
1.裤口的确定
(1)要根据年龄确定。
(2)要根据裤子长短确定。
(3)要根据臀围的大小确定。
2.落裆的确定
落裆深是指后片横裆线低于前片横裆线的尺寸,一般长裤的落裆深总稳定在1cm左右,而西短裤的落裆深可在1cm—3cm内进行波动。出现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如下:
如果在西裤的后裤片自膝围线开始,向上画几条不同位置的横向线,会发现横向线自膝围线向上与后下裆缝的夹角会越来越大(90 作起始角度),如(图4—9—1)所示。这主要是由于后下裆缝太斜且带弧度所致。由于前片下裆缝的斜度较小,因此,在前片上身自膝围线往上的横向线与前下裆线的夹角几乎是90,如(图4—9—1)。一旦前后下裆缝缝合,则下裆缝处脚口必然出现凹角,如果将后裤片的裤口画成弧状,使其与下裆缝保持90。夹角,就可以消除这种现象。但是修正后的后下裆缝将会长于前片下档。很显然,唯一解决的办法只有增加落裆深。
落裆深的尺寸大小与裤口大小有关,与裤子长短有关,与裤子肥瘦有关。
瘦型男裤
设计说明
从腰部到脚口较为贴身、瘦型的裤子.比起有裥褶的裤子来更显得年轻些:
一般毛料、化纤等较为适合。
使用量
表布 140cm幅宽 l 30cm。90cm幅宽 230cm
粘合衬90cm幅宽 50cm
袋布90cm幅宽 30cm
制图(图4—10—1)
从前片开始制图,制图要领与“基本型裤子”基本相同,因较为贴身。臀部的余量就减少至0.5cm—1cm,考虑到机能性。把裤线的位置从横档的中点向侧缝移动了1cm。
为了使前面的袋口使用方便。在袋口中加入了2cm的余量。
牛 仔 裤
设计说明
牛仔裤 男女没有区别, 应用非常广泛。它起源于劳动装,具有很高的机能性。较为适合的有粗斜纹棉布、皮革、合成皮革和化纤等。
使用量
表布 90cm幅宽 210—220cm
粘合衬90cm幅宽 50em
制图(图4—11—1)
从前片开始前窿门宽放出了5cM,这个尺寸可以根据体型而增减。因是贴身型的裤子,前中心在腰围线上向里进了1.5cm,但是如果侧缝线弧度太强的话,这个尺寸还可以进到2cgn左右。
后片的过腰为了适合臀部的圆度,使之交叉0.5cm。贴袋的形状,可以根据爱好进行各种变化。
抽 褶 裤
设计说明
在裤腰中穿入松紧带的裤子。在前贴袋的设计中。右边绱有袋盖,左边绱的是拉链。臀部较宽松,穿脱方便。较适宜的有棉、化纤、合成皮革等。
使用量
表布 90Dm幅宽 230—250cm
粘合衬 (裤腰量)少许
制图(图4—12—13
从前片开始,把前片的臀围尺寸延伸至腰口线,腰头宽取4cm。袋布长从腰口钱开始到横裆线以下20cm处,右前在单开线袋牙上用袋盖分成两段,左前用拉链分成两段。
后片的腰围尺寸是:首先在水平的腰围线上把中心线到裤线2等分,与横裆线上的中心点连结向上延长3cm,再与侧缝线上的1cm与“▲”的连线延长线相连。
❽ 几十年前就流行阔腿裤、喇叭裤、工装裤,时尚为何总是一个轮回
因为时尚圈本来就是轮回的呀,很多年前就流行阔腿裤,那种宽松的裤子现在也很流行。
❾ 棉裤是什么时间出现的哪个朝代有人说古代人根本不穿厚裤子的,真的吗
1. 棉裤最早出现在唐朝末期。
2. 古人的穿着并非因为不愿意穿厚裤子,而是因为经济条件限制。在唐朝初年,富人穿丝绸,穷人穿苎麻。
3. 唐朝后期,中原地区开始引进棉花,并逐渐在新疆地区种植。工匠们开始用棉花织布,一些贫困的织工为了抵御寒冷,将棉花填充在胡裤内。
4. 这就是最早的棉裤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