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这九部关于同性恋的电影,异性恋也值得看看
1.《pride》
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讲述了在英国1984年一次大规模工人罢工运动中,一群男女同性恋为工人群体募集捐款的故事。故事刚开始,工人群体耻于接受他们的捐款,但经过不断的磨合,两个群体从偏见逐渐走向包容,最后形成了强有力的联盟,这也成为英国历史上最感人的篇章。
一句话点评 :多元包容的世界,应该尊重每一个群体的声音。
2.《暹罗之恋》
非常经典的一部同志青春题材的电影。影片发生在泰国曼谷暹罗,讲述的是发生在Mew和Tong身上的纯美爱情故事。《暹罗之恋》是同志青春校园题材电影中非常精彩的一部,不得不说两位男主都是十分帅气的小鲜肉。
一句话点评 :年少时的情感,来的最真,最美。
3.《断背山》
获奖无数,华裔导演李安的作品,可以说是最经典的一部同志电影了。影片讲述了美国20世纪60年代,两个西部牛仔之间质朴而又深沉的爱情。这部电影也算是入门级别的同性恋电影。
一句话点评 :1963年的那个夏天,杰克与恩尼斯的相遇,一场令人心碎的唯美爱情的伊始。
4.《 欲盖弄潮 》
同性恋电影中难得的温情片,结局非常美好。阳光、沙滩、冲浪、两位英俊的恋人,非常的和谐。不过影片中会出现一些羞羞的画面,可能异性恋的你不太适应。但是影片整体还是比较浪漫的。
一句话点评 :因为是你,所以我宁愿被掰弯。
5.《 天佑鲍比 》
《天佑鲍比》是一部同志题材的伦理片,影片改编自真人真事,情节催泪感人。影片讲述了一位信奉基督教的母亲因为不能接受儿子鲍比是同性恋的事实,结果使得鲍比选择轻生。而她则在悲痛欲绝后投身同性恋公益事业。异性恋可以通过这部电影,更深的了解同性恋这个群体无奈和辛酸。
一句话点评 :上帝爱我们本来的样子。
6.《 同心难改 》
影片根据本片的导演谢米姆·萨尔弗所撰写的自传小说改编而成。影片轻松、幽默、充满了异域情调。两位女主都好美,而最让我难忘的其实就是片名“同心难改”这四个字。总之,直男们,赶紧收藏吧。
一句话点评 :每个女人心中都住着一个拉拉。
7.《 平常的心 》
同志题材深度好片,影片根据原作者拉里·克莱默(Larry Kramer)本人的经历改写。讲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纽约同性恋艾滋病人群以及HIV携带者的生活。通过这个影片,你会从新的角度加深对同性恋这个群体的理解。
一句话点评 :平常心,就是最快乐、最自在的心。
8.《 米尔克 》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部影片讲述了曾被美国时代杂志选为20世纪代表人物之一的同性恋政治家Harvey Milk为了争取同性恋者的合法权益从政但最终被保守派刺杀的传奇一生的故事。
一句话点评 :有一天所有柜子的门都将打开,呼吸新鲜自由的空气。
9.《 安妮·李斯特的秘密日记 》
BBC短剧(90分钟),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Anne Lister不仅是约克郡的一个地主、企业家、旅行家和日记作者,同时还是一个女同性恋。尽管在当时的社会需要她最大限度地保守这个秘密,而她则以与同性爱人同居的方式来反抗社会传统观念的故事。
一句话点评 :我们不得不惊叹Anne Lister这个英国19世纪的女人对于生活的魄力。
❷ 男欲天堂的剧情简介
原片名“Hamam”意指土耳其蒸汽浴室。公共澡堂、游泳池和厕所大概是男同性恋者最常发现自我的地方,中外电影皆然。《男欲天堂》的气氛神秘迷人,主人翁来到异乡,寻找梦想国度,又经历性意识觉醒,故事转折多,很有得发挥,音乐动听,技术制作也很认真。
《男欲天堂》的剧情主线与中国大陆电影《洗澡》有雷同之处,都是外地来的男主角被迫接管澡堂。不过张扬导演的《洗澡》没有同性恋副线,注重伦理亲情描写,太过怀旧伤感 ,格局小。《男欲天堂》把故事搬到欧亚交界的土耳其,种族、宗教、性癖混淆的文化,都笼罩在一片迷蒙蒸气里,的确充满隐喻和视觉意象,令人期待,可惜意大利导演奥茨佩特克只是轻描淡写,并无意深入挖掘。 《男欲天堂》的主题模糊散漫,导演拍得有点漫不经心,在表现性觉醒方面又很害羞含蓄,使得片子有时看起来像旅游风光片,悠闲惬意,有时候又充满男女情欲纠葛,颇具悬疑气氛。我看这部片的时候,不禁在想,如果由年轻的贝托鲁奇来拍,一定完全不一样。
这部在土耳其拍摄的意大利片,完成于1996年,在美国和世界各地的同性恋影展上很受欢迎,很有名气。发行商把此片当做同志电影来宣传,本也无可厚非,不过如果你看了海报上引人遐思的两个男人裸背,以及具暗示含意的广告词“他继承的遗产是性觉醒”,就以为会看到一群肌肉猛男在公共浴室里裸裎相见的场面,那就搞错了。 其实《男欲天堂》拍的是一男(男主角)两女(老姨妈和年轻妻子)相隔卅年的追寻梦土旅程,怀旧文艺气息很浓,同性恋角度只是“搭便车”,一点不hard-core,反而很斯文友爱,点到为止,连嘴对嘴接吻都是“借位”,摄影机没有直接拍到。
这是导演奥茨佩特克的第一部剧情长片。他的优点是手法平实,不哗众取宠。他显然对土耳其文化非常熟悉尊重,没有把伊斯坦布尔风情拍成观光客猎奇。从街道海景、美酒佳肴到肚皮舞、男孩割礼,都洋溢奇妙亲切的趣味。看过《男欲天堂》的观众,大概都会忍不住想去伊斯坦布尔游玩。
电影一开始,意大利帅哥亚历山德洛·加斯曼跑到伊斯坦布尔接收文化遗产,心不甘情不愿,不料却被这个古老城市迷上了。他也变成当地人的欲望目标,别人看他,他也看别人。
片中不断有男女对望,频频交换眼神的镜头。导演大概是想从男性注视(male gaze)出发,对照异文化∕本文化和异性恋∕同性恋,不过完全没有经营出来,反而让观众看得迷迷茫茫,只想拨开蒸气重雾见青天。
这种迷惑感也跟男主角的表演有关系。亚历山德洛·加斯曼的老爸维多里亚·加斯曼大名鼎鼎,是意大利五、六十年代小生,有“意大利的劳伦斯·奥力佛”美称。亚历山德洛身材高大,外型俊美,演技却不行,在《男欲天堂》里表情空洞平板,从“直”变“弯”的过程很难让人信服。观众不免要问:意大利不缺俊男,男主角在罗马难道没去过公共游泳池,要等到闯进伊斯坦布尔的男人浴室,才受到启蒙? 有趣的是,西方文学里有很多白种人被异国文化或热带气候改变的名著,电影也拍过很多,最出名的是《情迷四月天》和《窗外有蓝天》那几部喜剧,冰冷、性压抑的英国人跑到意大利度假,脱胎换骨开始享受人生,把意大利描写成回春妙丹,或是解放束缚、寻回自我的乐园。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意大利人自己要去哪里度假充电呢?《男欲天堂》提供一个选择:土耳其。片中老姨妈卅年前就为了享受人生,落脚土耳其。卅年后男主角不知不觉追随她的脚步,他的妻子最后也定居下来,独立小楼,吹着伊斯坦布尔忧郁的海风,衣袂飘飘,成为独立新女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土耳其人自己拍的电影里,例如近年的《太阳旅程》(Journey to the Sun)和《棺材里翻筋斗》(Somersault in a coffin),伊斯坦布尔并不是像《男欲天堂》所呈现的那么平静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