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服装知识 > 如何认识校服行业的未来

如何认识校服行业的未来

发布时间:2023-11-22 21:07:23

『壹』 未来服装行业前景怎样

——原标题:2019年中国服装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服装零售线下线下融合趋势愈加明显

衣服购买量下滑

衣服购买量下滑,一方面人们服装消费频率下降,一方面由于一些品类的价格上涨影响了购买量。这也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服装销量与服装支出变化相吻合。常规的面料与工艺是无法向消费者解释服装上涨的原因的,只有不常见新型面料以及特殊工艺才能让消费者坦然接受服装大幅涨价。

人们购买衣服的确更少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2017年第四季度起,服装和布的销售量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跌。其中服装销售量2018年是540.6亿件,相较2017年的719.1亿件下降了24.8%。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四个季度累计服装销售达到306.9亿件,2017年下降至283.3亿件。2019年上半年,我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服装销量为102.7亿件。

2016-2019年H1中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服装销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备注:2016年零售额增速为6.6%)

其中,男装销售单价上涨4.6%,涨幅较2017年加快2.4个百分点;女装销售单价上涨7.1%,涨幅较2017年提高7.7%;童装销售单价上涨10.5%,涨幅较2017年回落2.1%。

邹志丹分析认为,销量下降对应支出增长,背后一定是单件衣服的销售价格大幅上涨。

时尚、快销、个性等服饰消费观念的流行,改变了整个服装消费市场。以往常出的爆款服装,动辄几万件、几十万件的销量,在现在几乎是不可能的。新一代的消费者是不愿意与别人撞衫的,都希望自己的服装是个人定制、独一无二。

新的消费理念迅速反馈到服装企业,随即生产模式由大而全变成小而精。重视设计原创,追求面料特殊、颜色新颖,已经逐渐成为前沿服装企业的发展准则。服装企业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在新式服装上,但却很难像以前那样大量投产来冲淡创新成本、扩大受益,于是只能通过大幅提高单件服装的销售价格。

这也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服装销量与服装支出变化相吻合。单件服装价格大幅上涨的背后其实还蕴含着一个现象,就是在面料上服装企业会提出新的要求。常规的面料与工艺是无法向消费者解释服装上涨的原因的,只有不常见新型面料以及特殊工艺才能让消费者坦然接受服装大幅涨价。

对于纺织行业来说也应该察觉到这种变化并作出及时调整,要敢于探索创新,而不是在老品种和自己熟悉的领域固步自封。邹志丹说道。

3、未来发展新趋势分析

线上与线下的互融互通已经成为了不可避免的趋势,新零售将成为服装行业发展趋势。

邹志丹告诉记者,服装智慧门店将是服装行业发展新零售的必然途径。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及其消费观念的转变,一方面中国服装零售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起伏不定,另一方面数字化时代消费者的购物方式、交流方式的转变引发了服装零售业态变革,服装零售线下线下融合趋势愈加明显。

服饰零售数字化是服饰未来零售的必由之路,其本质是以消费者为驱动,利用大数据和新技术进行产业链全面数字化升级,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最终实现效率与体验的提升。

在消费者服装偏好方面,新星消费群体崛起的过程中,企业已无法像过去捕捉60、70、80年代消费群体偏好那样对90后00后消费群体标签化。因此,这意味着新一轮消费升级更加多变、多元、多维。

中国服装协会指出,个性化、细分化、差异化的生活形态导致品牌诉求无法统一,众多服装品牌会推出年轻化、风格化的副线品牌,更多小而美的小众品牌受到青睐,年轻化、高端化逐渐成为服装行业转型升级的主流趋势。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服装行业产销需求与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贰』 国内的校服行业发展的怎么

不请自来,但是干货满满~
一、服装行业市场规模
中国居民消费能力稳步提升,2018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其中,服装消费支出达1289元。
中国服装市场2018年GMV达2万零774亿元,同比增长率达7.8%,增长率达到峰值。受消费升级和本土消费者生活水平提 升、收入增长影响,2019年、2020年GMV继续上涨。
就服饰类目来看,女装一直是中国服装市场中份额最大的子版块:始终保持领先份额,保持较高市场容量。
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1-6月,服装行业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13145家,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776.34亿元,同比下降16.3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07个百分点;利润总额235.32亿元,同比下降27.3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6.16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07%,比上年同期下降0.62个百分点。(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
❤️完整版报告,点击下方卡片免费领取↓↓↓
点击免费领取《服装行业报告》
二、女装行业市场规模
在市场饱和的影响下,女装市场虽然保持销售总量名列前茅,但市场逐年有所下滑。
2016年下半年至2018上半年,女装保持了平稳增长的趋势。2018年下半年起,越来越多传统品牌和淘品牌纷纷入局社交电商,基于“小程序+品牌”裂变式运营迎来第一个爆发期。2019年社交直播电商为女装提供 了更完善的“种草式”交易路径,为2019年保持增长提供了基础。
借助社交生态的高频触达特点,图文、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的用户心智培养,社交电商在用户的触达、复购 以及转化上具有先天优势,有赞类目整体的购买转化率均值为7.0%。女装类目以6.6%的购买转化率低于均值, 社交种草式运营能力整体偏弱。值得注意的是,在直播环境“试穿+讲解”场景下,女装直播转化率高达 21.2%,远高于其他类目。
从女装的出货渠道来看,2019年女装商家在直播平台上快速增长,半年内直播渠道渗透率上升至11%,高出大盘均值2倍以上。
另外女装商家在小程序的渗透率上,反应速度快于整体大盘,2018年整体超出大盘并在2019年继续保持。
三、女装用户分析
从用户消费偏好来看,传统上下装仍然占据主要的消费市场,占比高达62%。但配饰类和基础款内衣类在社交电商环境下逐年有上升趋势,值得关注,主要原因为该品类适合社交裂变和分享。
女装细分品类中,销量占比前三名的是T恤、毛针织衫、休闲裤;销售额占比前三名的是羽绒服、毛呢外套、连衣裙。
数据来源:CBNDate消费大数据
健身、工作、婚礼是推动线上女装消费的三大场景。
女装行业主要消费增长驱动力来自中产阶级和年轻群体。年轻人乐于为开学毕业或各类节日精心准备,新中产则更加在意职业与聚会场合的着装,商家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场景化的消费体验。
有赞女装下单用户连续三年环比增长20%以上,呈现爆发式增长,购买力最强的省份为广东省,销量占比达11%。
晚上8点是女装下单的高峰期,订单数高于大盘订单数14%以上。
数据来源:CBNDate消费大数据
年轻人与新中产每年购买5种或以上不同产品的人数占比均高于整体人群,商家可拓充女装服饰品类
年轻人与新中产的女装 “种草渠道”逐渐从传统电商平台倾斜至社交电商平台,社交电商平台的交易占比逐年扩大,且利润率相比传统平台电商高出 25~30%,市场蓝海潜力巨大。
四、服装行业痛点
1)、传统品牌/门店商家
2)、传统电商平台卖家
3)、时尚内容媒体/KOL
以上。
❤️完整版报告以及高清大图,点击下方卡片免费领取↓↓↓
点击免费领取《服装行业报告》
了解更多点击:《2021年服饰行业私域洞察报告》

『叁』 现在校服行业有什么前景吗

据2018年数据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统计)显示:

中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8万所,比上年增加5017所。中国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76亿人,比上年增加539.40万人,增长2.0%。

业内预计,国内校服规模将有1500亿的市场蓝海,未来发展前景一片向好。

『肆』 服装设计专业将来就业前景如何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服装业的发展前景无限广阔,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何时,只能更受欢迎,不会被淘汰,而且服装设计师是潮流的领导者,也是美的创造者,创造符合时代脉搏的服装产品也是服装设计师的追求。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现代时尚设计、制作、表演和一定艺术水平的中级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时尚设计基础、服装艺术、服装绘图、服装工艺、服装设备、服装材料、服装表演、服装生产质量管理、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服装设计应用。
毕业方向:
毕业生通过技能考核后,可获得服装设计制作人。计算机文本输入等级证书,学校推荐企业就业,也可申请个人开业,从事服装经营或承担材料加工,就业前景广阔。也可以报考高校服装设计、工艺美术等专业,升学途径很多。
服装行业专业术语:
大多数学科或专业都有自己的概念和术语。就像制图符号一样,术语也是服装行业经常使用和交流的语言。专业术语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行业人士之间的沟通,增加信息量,扩大业务范围。
术语使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在国家标准中,详细规定了服装术语的基本内容。本标准为推荐标准,在实际应用中,无论其内涵还是外延,都应与时尚流行和行业习惯相对应。有些术语的解释有一定的地方性。服装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构思活动。
在实践中,这项活动贯穿于企业活动的全过程,从市场调研、生产条件、企业战略到艺术理念、结构造型、样衣调整等。狭义的设计主要是指设计师独立从事的工作;广义的设计应该是企业活动的整合效果。国家标准中提到的服装设计术语属于狭义概念。
服装风格style指服装风格,通常指形状因素,是造型元素之一。服装造型modeling是指由服装造型元素组成的整体服装艺术效果。造型元素的划分从具体造型分为风格、配色和面料三个要素;从抽象造型分为点、线、面、形、体、色、质、光等。;从零件上分为鞋帽、外套、外套、内衣、装饰品等。
【服装轮廓silhouette】是服装的背光剪影效果。它是服装风格造型的第一视觉元素,是服装风格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其次是分割线、领、袖、口袋等内部部件造型。轮廓是服装流行发展的重要因素。
风格设计图designdrawing指反映服装风格造型的平面图。
这种形式的设计升吵图纸是服装专业人士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由于绘画简单,易于掌握,是行业表达服装风格的基本方法。服装效果图effectdrawing是指在特定时间、特殊场所展示人体服装效果的图。服装效果图通常包括人体着装图,设计理念描述,采用面料和简单的财务分析。
【服装裁剪图cuttingdrawing】即用曲、直、斜、弧等特殊图形和符号将服装风格分解成平面裁剪方法的图形。国内流行的裁剪制图方法主要有中国比例裁剪法和日本原型裁剪法。
服装结构线structureline是指在服装图案上,表示服装部件的切割。缝纫结构的变化。切割图上的图线根据粗细分为两类:一类是细线(包括制图辅助线、尺寸标记线、等分线等。);另一类是粗线(表示切割制作的结构线)。根据国家标准细线的厚度为0。2--0。3cm;粗线厚度为0。6--0。9cm。
服装分类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根据设计师的系统进行分类,另一种是根据生产组织的系统进行分类。事实上,同一家企业很难同时生产各种服装。
从设计市场定位、原材料组织、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业务渠道和网络、所需设备到营销策略和财务结算务结算模式,在选择生产产品结构时,应充分考虑各产品的生产经营特点。
服装clothing装饰人体的物品总称。包括服装、鞋子、帽子、袜子、手套、围巾、领带、提包、阳伞、发饰等。服装garments穿在人体中起到保护和装饰作用的产品,其同义词有衣服和衣服。中国古代被称为上衣下衣。服装的效果取决于穿着对象。服装造型和穿着环境三个因素。【时尚fashion】在一定时间内,地域内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新颖时尚服巧凯装。假如是尚为一小部分人首先穿新潮时尚。
服装按流行可分为流行时尚和定型服装。定型服装是经过流行筛选相对固定的服装风格,如西装、中山服装、茄克旗袍等。流行时尚周期性强,分为产品孕育期、萌芽期、生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随着社会文化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流行周期将越来越短。同一时尚在一定时期内的价格差异可能很大,所以人们说时尚无常,它日孝笑唤复一日地改变,喜欢新旧,令人困惑,但也最能反映设计师和穿着者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穿着水平。
【成衣ready-to-wear】按照国家规定的号型规格系列标准,以工业量生产的服装称为成衣。服装分解图resolvingdrawing是指表示服装某一部分内外结构关系的示意图,分解图通常用作款式设计的衣服。服装化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服装工业化生产水平和服装消费结构的标志之一。
制服装custom-madeclothes是指根据具体穿着者的个人情况,量身定做的服装。大多数服装服装店都是这样经营的。国外定制服装的经营模式也叫个性化服装设计,通常根据穿着者的个人体型、肤色、职业、气质、爱好等来选择面料设计和颜色。确定服装风格通常收费较高。
在中国,许多客户为了省钱或特殊原因定制服装。目前市场上高档定制服装缺位较大,主要原因是要求操作人员了解一些服装设计知识。面辅料的特性也是企业单列成品的重要依据,因为面辅料定义了企业的供应渠道、工艺特性、市场价格等。
根据表面辅料的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类:
【毛呢服装woolengarments】由纯毛.毛混纺面料制成的服装。
(棉布服装cotongarments)由棉混纺织品制成的服装。
由天然丝、人造丝、合成丝织物制成的服装丝绸服装silkgarments。
由各种化纤织物制成的服装化纤服装chemicalfibregarments。
由皮革或皮革制成的皮革服装fur/leathergarments。
【羽绒服downwear】内充羽绒服。
【人造毛皮服装】由天然或化学纤维仿各种毛皮织物制成的服装。
可分为以下几类:
【男装men;swear】简称男装,是成年男装。
【女装women;swear】简称女装,是成年女性穿的服装。
【儿童服装children;swear】简称童装,是适合儿童穿的服装。包括婴儿服装、儿童服装、儿童服装、中童服装、大童服装等。还包括中小学校园服装。
【职业服装professionalgarments】职业服装是社区或行业成员在社会环境中工作时为了展示整体形象,满足工作者的行动要求,从而达到社区目标而穿的服装。
职业服装可分为邮电服务、铁路服务、海关服务、民航服务、军事服务、税务服务、交通监督服务、工商管理服务、校服等三类;二是劳动保护服,是指为特殊行业员工提供方便、保护伤害的服装。如抗辐射服、潜水服、矿工服、炼钢服、养路工作服、石油工作服、消防队员服等。;三是职业时尚,是指城市职业女性中粉领阶层所穿的非统一时尚职业套装,大部分色彩鲜艳。款式简洁大方,能充分展现职业女性的智慧和能力。
培养目标:
本专业努力培养具有理想、道德、文化、纪律、服装设计、服装结构技术、服装生产经营管理知识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服装设计人才。
培养规范和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服装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我接受了服装设计方法和服装结构技术的基础培训,具备从事服装开发、设计、生产管理和营销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
1、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具有较扎实的人文学科和工程技术基本知识,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和较强的审美能力;
3、掌握服装款式、结构、工艺设计方法和成衣化生产工艺技术;
4、具有独立完成服装设计构思、效果图、基础纸样及确定加工工艺与成衣制作的基本能力,并能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服装辅助设计;
5、掌握主要服装材料的结构性能和特点,具有对服装材料的选择、鉴别、合理使用的能力;
6、具有服装生产管理、市场预测和市场营销的基本能力;
7、熟悉国家和管理部门对服装行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8、了解服装学科和服装行业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9、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实际工作和科研能力。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伍』 校服行业的前景和利润

前景:需求规模巨大。
1、校服是中小学生必不可少的“行头”,也是家长和社会一直关注的焦点。
2、从连续十年我国中小学生在校数量来看,2019年统计数据,我国普通高中、普通中学、普通小学的在校人数分别是0.24亿人、0.48亿人、1.06亿人,合计为1.78亿人。如果将中等职业学校、其他私立学校、贵族学校、国际学校等学校在校生加上,学生人数将更多。

『陆』 未来校服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拒绝现在这种单调,简单做法

『柒』 服装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论文

中国服装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服装产业日趋成熟,国际竞争力也由劳动力成本优势向产品质量创新优势、产品开发创新优势、品牌创新优势、文化创新优势的高层次优势转变。2007年是产业调整升级的关键年,产业的微妙变化都将对我国服装产业的未来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服装产业日趋成熟,国际竞争力也由劳动力成本优势向产品质量创新优势、产品开发创新优势、品牌创新优势、文化创新优势的高层次优势转变。2007年是产业调整升级的关键年,产业的微妙变化都将对我国服装产业的未来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一、中国服装产业深度发展

2007年,中国服装产业的纵深发展将为我国服装产业格局、竞争力格局的变化奠定基础。

(一)中国服装行业用先进技术化解劳工问题。

迫于劳动力紧缺危机,借助于人民币升值换汇优势,新一轮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之风在服装行业悄然兴起。科技贡献的作用在本轮产业升级中彰显出来。成熟的中国服装企业在技术改造中扮演的不仅仅是买家的角色,而是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对工序和工艺进行优化配置的设计者,往往是企业对设备或软件制造商提出要求进行定制采购。提高劳动生产率;化解劳工荒问题;解决熟练技工紧缺问题;解决制造过程中人为因素产生的质量问题;提高制造水平和管理水平是这次技术改造的主要目的。吊挂生产线、电脑缝制设备、电脑控制专业工艺设备、产品信息条码分拣设备、后整理设备、产品检验检测设备等都成为被引进的热门。

(二)中国服装行业内陆省份发展为梯度转移夯实基础。

梯度转移绝不能一蹴而就,大规模转移需要较长的过程。转移的速度取决于内陆地区是否具备承接转移的能力和条件。除了地理位置、交通、土地资源、人力资源、产业链资源等因素外,政策环境、意识观念对转移的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成为各内陆省市吸引产业转移的一大重要手段。内陆地区的服装产业发展迅猛,产业环境和政策环境都在优化。辽宁、吉林、安徽、河南等省相继成立协会。四川、陕西等协会组织也比较活跃。内陆省份的服装产业逐步提升,为承接梯度转移进一步夯实基础。

二、国内服装市场面临“洗牌”

近年来,随着内需不断扩大,价格指数持续上升,内需切切实实成为了我国服装行业发展的原动力。国内企业成熟壮大、国际名牌蜂拥而入,更多海外品牌对中国市场跃跃欲试,国内中小企业在夹缝中找寻生存之道。未来的中国服装市场新一轮“洗牌”时代已经到来,而“洗牌”的孪生姐妹,“市场细分”也将随行而至。2007年,中国服装市场必然好戏连台,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中国服装行业品牌和市场细分时代到来。

伴随着新一轮国内市场重新“洗牌”而来的品牌和市场细分不仅仅局限于品种、档次、区域的进一步细分,更表现在以产品风格和消费群细分为特点的深度细分。主要体现为品牌在市场中的横向细分,即同一品种或相同档次产品层中通过“产品风格”和“消费群”进行的横向再细分。市场被拉平,占据各个市场位置的品牌个数将被摊薄。可以看出,新一轮细分的竞争焦点是“文化”、“创新”和“研发”,最终的目标是“销售收入”和“市场份额”,“差异化”之剑在这一时期格外锐利,缺乏科技投入和市场研发的盲从行为,在这个市场机遇和挑战面前都将十分危险。随着国际品牌加入竞争队伍,细分也成为了民族品牌生存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的运动装市场、时尚休闲装市场的竞争态势就已明显体现出“洗牌”和市场细分的迹象。本轮细分不仅仅为品牌生存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也为企业的多品牌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中国服装行业加工商与经销商进一步分化。

近年来,耐克首创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在中国服装行业大行其道,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加速了“职业经销商”行业的诞生和成长,从而加速了加工商与经销商的分化。“轻资产运营”模式能够实现品牌在短期内获得销售收入的高增长,使品牌迅速扩张市场份额,同时降低企业的库存和负债率,使企业有可能将主要力量投入到“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环节,而对产品制造和零售分销业务的外包则借力于广阔的产业资源,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强大的专业加工队伍,经销商队伍也在迅速发展壮大,以个体经营者为主的经销商队伍中,专业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品牌营销公司”已经浮出水面。

国际品牌运营商也将陆续登陆中国,不论是品牌化运作还是资本化运作,都将为中国服装市场注入国际化经营的新鲜理念。

随着市场细分对海外品牌的需求增长以及国内品牌对国际加工产品的需求增长,专业的品牌和产品进口商团队也将应运而生,特别是具有雄厚财力和丰富外贸经验的专业外贸公司,在国际品牌引进方面将成为一支主力
(三)中国服装行业外销型企业、海外品牌进军国内,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2007年,外销型企业进军国内市场的步伐将明显加快。鉴于土地、人力资源成本一再攀升;原料、原材料价格高居不下;人民币升值压力越来越难以消化;外贸加工费日益透明;国际竞争国迅速成长等原因,常规产品的出口越来越无利可图,加上对出口退税下调的顾虑,外贸加工型企业亟需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于是纷纷把目标指向国内市场。随着GDP快速增长、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等,目前国内服装市场呈现增值增量的成长,物价指数的上升更加有效刺激了外贸型企业转向国内市场,导致品牌个数急剧增多,市场竞争压力加剧,品牌更迭速度也将加快。另外,海外品牌也将成为新进的强有力的竞争者。2005-2006年,海外品牌进驻中国服装市场的步伐加快,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和可借鉴的案例,激发了海外品牌对中国市场的拓展期待。经销商、进口商队伍的发展壮大,也为海外品牌进军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同等重要

国际对于中国服装产业来说,不仅仅意味着出口,“资源”已经被提到了一个重要位置上。国际产业资源存在于设计、研发、生产、营销、管理、推广等各个环节,包括了人、财、物、无形资产等各个领域。国际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是行业、企业的一大新增利润源泉,更是中国产品打开国际市场大门的一把钥匙。

国际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为中国籍服装跨国集团的形成创造出无限可能。事实上,一些有实力、有魄力中国服装企业已经向着这一目标迈出了一步。

(一)“走出去战略”分层次实施,内涵充实。

2005年中美、中欧贸易摩擦将“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被提上议事日程。行业经过两年对“走出去”的探究摸索和深思熟虑,不同的企业已经开始制订不同模式的“走出去”战术部署。“走出去战略”将为“品牌走出去”、“生产走出去”和“采购走出去”等不同模式。

“生产走出去”主要是以规避贸易摩擦、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主要目标国是东亚、东南亚国家,也有一些企业为了承接小批量、快速反应的欧美订单在欧盟附近及南美等地区设厂。

“品牌走出去”是2007年以后的热点,企业也明显在加强海外市场拓展攻势。近几年,我国已经有一批企业实现在东亚、东南亚地区、中东地区国家、澳、新、俄等国的品牌专卖销售。2007年,实现自有原创品牌出口的企业会越来越多,市场区域会越来越广,并能期待在欧美等服装发达市场打开销路的成功案例。

“采购走出去”是中国服装产业的新成长点。“采购走出去”是以跨国采购集团的形式,一只手承接国际市场订单;一只手控制订单流向和产品出口,成为国际流通环节中的一环。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控制国际市场产品流通的渠道,一方面,提高了服装企业在国际贸易价值链上占据的层次,改善了我国服装产业的利润格局;另一方面,握住渠道掌控权,转变了我国服装产业的国际竞争地位。

“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将奏响我国服装跨国集团诞生的序曲。

(二)“调低出口退税”影响和造成行业短期危机。

尽管上一轮的出口退税下调未涉及服装产品,但仍存在下调的可能。经测算,通常类服装产品出口退税降低2个百分点,企业利润降低15个百分点以上。一旦出口退税调整势必造成一定的动荡,特别是以生产大路产品为主、议价能力较低的中小企业将面临危机。出口退税下调,从长期来看,能够优化产业的企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短期内,企业和行业应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三)出口快速增长潜伏危机。

2007年是中欧备忘录的终年,欧盟高度关注中国纺织品服装对欧乃至对全球的出口动向。尽管受到欧盟、美国配额限制,2006年,我国服装出口金额增幅依然超过了2003年,创造了历史新高。欧盟业界在年初就提出要求中国2007年设限期满后采取自限等手段控制出口,美国也在紧密观察中欧动向。欧美业界的反倾销呼声从未间断过,2006年,欧美乃至印度、秘鲁、南非、哥伦比亚等发展中国家相继对我国纺织品展开了反倾销调查、反吸收调查。特别是美国对我国出口的聚酯短纤提起的反倾销案,不仅是中美纺织品贸易历史上最大的反倾销案,更是美国对未来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的一次尝试和预演。服装在贸易保护中属于高危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势必激化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另外,技术壁垒也同样不容忽视,欧盟相继颁布相关法案提高了对进口产品的要求。2006年美国对产自我国的服装产品实施召回频率明显提高,特别是以“安全性”名义对产自我国的童装、婴儿服装及用品的召回十分频繁2007年是我国处理纺织品服装贸易国际关系的关键一年,任何出口非理性增长都将置我国于一个十分不利的地位。政府、行业和企业必须共同努力,在法律法规的大框架下通过有效的手段推行自律,形成政府制法执法、行业监督、企业守法的良好环境

在来说一下未来的趋势 服装行业现在到底处于什么时代?答案是:从制造时代进入商贸时代。

2007年,全国服装和纺织行业70%利润来源于内贸市场;2007年,中国服装内贸增长率15年来第一次超过外贸,外贸增长第一次低于上年,内贸已经成为中国服装的主战场;2007年,中国服装行业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在盈利,有三分之二接近亏损,利润向大企业集中……

2007年,中国服装业出现了新的拐点。

中国的服装行业市场究竟是什么状况?国家外汇储备已经很多,中国服装已不是积极鼓励外贸发展的时代,也不是被动消费的卖方时代,更不是拿着钱和布票买不到衣服的时代了。

服装行业现在到底处于什么时代?答案是:从制造时代进入商贸时代。

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彭桂福说,商贸已经成为服装行业发展最大的瓶颈。这已经成为我们理论界、企业界以及政府部门、行业机构的共识。服装商贸瓶颈要是不突破,行业、品牌、时尚,都无从谈起。

温州服装也是一样。“温州服装业与国内的服装业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发达的服装制造业,相对滞后的服装商贸业,不太成熟的服装消费市场,不够时尚的服装穿着文化。”温州市服装商会会长、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服装商贸委员会首届会长郑晨爱这样描述温州服装现状。他认为,商贸通路是目前温州乃至国内服装业遇到最大的瓶颈,只有解决好商贸通路问题才能够让产业健康发展。

2008年2月16日,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服装商贸委员会成立并落户温州。那一天,服装商贸委员会全体会员联合向全行业发出了加强商贸流通的倡议;那一天,服装商贸委员会为国内100多个服装品牌与国内外1000多位服装代理商进行现场商贸配对,并将设立会员投资拓展基金,常年为会员商贸配对跟踪服务……

现在,温州服装举起了中国服装商贸时代大旗,正在为创造中国服装商贸时代的辉煌而行动。

与如何认识校服行业的未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白色裙子黑色上衣好看 浏览:733
裁裤子视频教程 浏览:793
汉正街哪里批发帽子 浏览:623
派大星女装视频 浏览:904
弹力色丁睡衣 浏览:209
义马代发童装品牌批发市场 浏览:44
ochirly官网旗舰店羽绒服 浏览:132
秋冬穿旗袍适合搭配什么样的鞋 浏览:411
衬衫哪里最重要 浏览:787
国内男士牛仔裤品牌排行榜 浏览:148
无锡大东方百货女装都有什么牌子 浏览:377
北京旗袍女保健 浏览:176
巴萨外套球衣 浏览:332
衬衫潮牌有哪些牌子 浏览:824
威丝曼的女装怎么样 浏览:995
万能腰裤子怎么改裤腰 浏览:217
纸手工旗袍怎么折 浏览:506
意大利斗篷风衣 浏览:90
裤子有皇冠图案是什么牌 浏览:9
品牌棒球领仿皮皮衣品牌及商品 浏览: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