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日本的暴走族穿的特别宽的裤子叫束脚工装裤子。
图片来自淘宝
㈡ 鬼子为什么要穿兜档
这个问题好微妙啊。
其实古代人没有内裤这个东西,众所周知,古代中国人们衣服里面就是什么都不穿的,即便出现了“穷裤”也是开裆的,没出现内裤这种东西。而日本从唐朝开始学习中国服装时,也没有内裤这个概念。
据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人觉得穷人总是不穿内裤很不礼貌。(你看《一休》动画片里,小和尚都是撅着屁股擦地,可见有些工作也是好伏类烂缓似会露出不雅之处),这时有些人提倡穿一些东西比较好,但是穷人们又穿不起长裤(而且穿好了工饥袜模作不方便),所以兜裆这种日本古代“军服”(我看到一些学者考证日本古代陶俑有身着兜裆的,而且士兵一般都穿兜裆)可以作为便宜适用的服饰从而流传下来。
这个是我看到的资料加上个人的臆断,希望能够抛砖引玉,谢谢
㈢ 抗日剧里日本武士穿的那个很大的裤子叫什么名字
袴kù
和裤子的裤同音
起源于汉服,指裙裤,为了方便骑马
㈣ 相扑裤子是怎么绑
首先,日本相扑穿的根本不是“裤子”,而是一整条绕腰间和胯下的“兜裆布”。
这条“兜裆布”日语叫做mawashi。意思是捆绑缠绕用的东西。
汉语里,也有“廻”这个字,读音是 [huí] [解释] 同“回”。 回绕的意思。
廻 的规格:长6m、宽45cm
廻的材质: 帆布
廻的缠绕方法:
首先,相扑选手要将下体用湿的棉花消毒擦洗干净,不穿内裤直接缠廻。
将“廻”45cm的宽度四折,先头展开呈两折互遮挡腹部和阴部。
腰部要八折缠腰
因为“廻”又长又硬,所以必须让他人帮助缠绕,才可以缠绕结实。
廻的保管方法:
按照日本的传统,日本相扑选手的“廻”是不可以洗涤的。
日本 相扑选手信奉“廻”洗涤后会招来晦气。
另外,“廻”是帆布做的,如果多次洗涤后会变软,就不能牢固束身了。
㈤ 电视剧雪豹里十九路军穿的是什么服装还有日本鬼子穿的是什么服装
国民党起初的军装是蓝色的,那个时候的国民党军队大多是地方说的算,其本上中央不能调动地方的国民党部队,有点军阀割据的味道。
但是,国民党彻底消灭军阀掌握了中国真正的控制权的时候,蒋介石的嫡系国民党部队部队为黄绿色的衣服,也就是国民党中央军。但是,抗战时期,国民党各大战区大部分国民党地方部队还是蓝色军装,后来穿黄绿色军服的部队配备了德式装备,所以穿绿黄色军装的部队被称为国民党德式师。
1944年12月,国民党新6军是中国第一支换为美式装备的部队,后来国民党相继换成美式装备,军装也自然变成美式军装,就是解放战争的时候,国民党穿的那身,最好看的那套。
《雪豹》里面属于抗日战争,应该是德式装备的黄绿色军服吧。
20世纪30年代,中国和德国曾有过一段密切的军事合作,德国不仅向中国出售了大量武器装备,还向中国派出了军事顾问,协助中国建成了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通常被称为德式师、德装师或德械师,这支部队可以称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无论装备、训练还是编制、战术诸方面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部队,在抗战初期发挥了中流砥柱般的巨大作用.
中央系德式师的军装分三种,春秋为黄绿色驼绒夹衣常服,夏季为草绿色卡其布衫(又分长裤短裤两种),冬季为棉布。军官配呢军装和呢大衣,质地也就是被称作“甲种呢”的呈斜横纹走向的呢质横织布,军服式样基本就是中山装。
日本的军服我在一个论坛上看到介绍,在这里介绍一下
日本陆军在二战中有好几款军服,主要是跟据的战场环境而更替,最著名的是“昭和5式”和“98式”。
“昭和5式”设有肩章,军衔也体现在肩章上面,领章则是体现兵种,分两叉型,以不同颜色来区分。红色(步兵)、绿色(骑兵)、黄色(炮兵)、黑色(宪兵)、棕色(工兵)、深褐色(工程)、蓝色(军乐)、深蓝色(汽车兵)、青蓝色(航空兵)、白色(军法)、桔红色(参谋)、桔黄色(山地兵)、深红色(装甲兵)、深绿色(药剂)、茶色(司务)、银灰色(军医)、紫色(兽医)。这种军服一直用到1938年,口戴为倒山字型,军纽口为铜制,很大很显眼,质地为昵子,在1937年攻打南京的日本陆军就是穿的这种军服。
“98式”军服特征是军衔表现在领子上,领章块很小,远处不易查觉。原因是“昭和5式”的军衔设在肩上,陆军将官金色肩章很显眼,由于在中国战场上游击战很频繁。日本军方担不少上战场视查或督战的陆军高级将领会成为中国游击队或狙击手的靶子,所以改穿这种“98式”,兵种表现为“M”型胸章,一般别在右胸,颜色和上述“昭和5式”一样。
总的来说,二战时日本陆军的军服也不止上述两种,还有些寒冷地区,如在中国东北和西伯利亚使用的冬装。还有在东南亚和缅甸使用的“40式”热带作战服,有那种敞开领子和带白寸衫领子的。
根据这些历史记录和片子里面的时间跨度,大概都能推断十九路军和日军的服装了吧
㈥ 二战期间,日本军队穿的那裤子叫什么
开裆裤~~小日本~~~
㈦ 历史上的日本人为什么会穿三角布
作为内裤外,兜裆布还有三个额外的用处。
第一个额外的用处就是如果投降,可以当作白旗使用。
在日本人看来,解下了下半身的兜裆布,就相当于解除了武装,所以,在战争后期,日本兵投降美国军队的时候,只要听见美军喊:战争结束了,投降吧!日本鬼子就会脱下白色的兜裆布,撕成三角形,系在树枝上,高举过头顶,投降。
兜裆布的第二个用处是:洗澡的时候当作毛巾用。
我们都知道,日本人爱洗澡,尤其喜欢泡在池子里或者木桶泡澡,日本鬼子来到中国后,也保持了这一习惯,在日本战犯冈村宁次的日记中,就记载了,他要求军官在驻地,一定要给士兵准备洗澡的场所。
在泡澡的时候,日本鬼子就解下兜裆布当作擦背的毛巾使用,一举两得。
日本鬼子兜裆布的最后一个用处是:可以换粮食,在中国的东北战场,日本关东军被苏联红军击溃后,被俘虏到西伯利亚做苦力,饥寒交迫,日本俘虏就曾经拆掉兜裆布的带子,冒充手巾跟苏联人换面包吃。
㈧ 日本相扑穿的裤子是怎么绑的
1、将“廻”45cm的宽度四折,先头展开呈两折互遮挡腹部和阴部,如下图所示。
(8)日本鬼子裤子是什么样子扩展阅读
比赛流程:
相扑比赛在40~60厘米高、727厘米见方、四边斜度为40°~ 50°的土台(日本称为“土表”)上进行,土台中央比赛场地是圆形的,直径为455厘米,场地北面为正面。场上有顶篷,四角悬挂黑(西北)、蓝(东北)、红(东南)、白(西南)4 种颜色的彩布,象征四季。赛前,需要进行体格检查,20岁以上者身高要超过1.75米,体重在75公斤以上;20岁以下者身高要超过1.70米,体重在70公斤以上。
运动员梳好发髻( 3段以下的运动员不结发髻),系好腰带和兜裆(运动员裸身,只系宽大的腰带和兜裆),在台子东西两侧专门放置的水桶内取“力水”漱口,润喉,意思是水能增加力量,所以称为“力水”。然后用“力纸”擦试身上的污秽,象征着清净心灵上的污点。抓些盐撒在比赛场上,以便使场地清洁,皮肤擦伤不易感染,并祭祀天地,祈求安全。
在裁判员鼓打香尺,号召相扑力士出场比赛后,双方上台,走到中央相距60厘米处,相对站立,各自作抬腿踏脚,搓手拍掌等准备活动。再两手接触地面,调节呼吸,准备进入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