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997年,携5w上门端茶道歉王朔,被拒绝后冯小刚沦为“冯裤子”
谈到 娱乐 圈的导演们,冯小刚是躲也躲不过去的,作为国内的知名导演,冯小刚长居一线,和陈凯歌、张艺谋三人并称为中国电影行业的三驾马车,而回首冯小刚的成名之路,他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王朔。
1958年3月,冯小刚出生在北京大兴区东冠英胡同里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教书先生,母亲是印刷厂的一名保健医生。
尽管父亲非常疼爱这个聪明机灵接地气的儿子,但是冯小刚的出生还是没有挽回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没过多久,冯小刚的父母就离婚了。
从此身体不是很好的母亲就单独抚养着一对儿女生活,那个时候家里条件非常差,一家人经常食不果腹,开水泡饭都能当上姐弟俩的美味佳肴。
虽然日子很苦,但是母亲很是坚强,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子,母亲在冯小刚身上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她常常鼓励儿子:
这句话,深深地扎在了冯小刚的心里,从此以后“出人头地”,就成了他一生奋斗的目标。
1978年,年仅20岁的冯小刚在高中毕业以后就进入了北京军区文工团,成为了部队文工团美工组的一名文艺小兵 ,这对于热爱画画的冯小刚来说开心至极。
之后冯小刚开启了长达7年的服役生涯,在此期间他曾结识了一群年轻貌美的文艺女兵,也是后来电影《芳华》里的原型,冯小刚还爱上了其中一个姑娘可惜人家没有看上他。
1984年,国内迎来了大裁军的浪潮,冯小刚也在其中,跟着退伍转业了, 退伍之后被分配到了北京城建开发公司做工会的文体干事 ,也是在这个时间,他结识了当时大红大紫的导演兼制片人郑晓龙。
那个时候郑晓龙正在电视剧艺术中心掌管人事大权,在大力地抓生产,面对眼前这个大院子弟,冯小刚是又崇拜又羡慕,所以对郑晓龙也是惟命是从,十分会来事,还有眼力价儿。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郑晓龙发现这个孩子还不错,便把冯小刚调到了电视剧中心来做美工。
但这“美工”并不是真正的美工,只是给打个下手,做场记、剧务、杂务之类的工作,偶尔还充当一下群演。
之后在拍电视剧《凯旋在子夜》的时候,剧中有一个越南军官的角色,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反派,那个时候剧组的人都在跟冯小刚开玩笑说:
冯小刚听了这话也没有生气,而是顺着大家的意思直接走到镜头前去调戏妇女了,虽然角色是有点丑,但是这也是他第一次登上荧屏。
后来有一次在剧组里,冯小刚看见郑晓龙正在看一本书,还边看边骂,十分好奇的冯小刚就走过去想要一探究竟,什么书这么招人乐呵。
回去之后冯小刚带着好奇心把王朔的书看了个遍,顿时对这位“京圈才子”佩服得五体投地,从此冯小刚就成了王朔的小迷弟。
这还不够,当得知郑晓龙和王朔认识的时候,冯小刚就一再请求郑晓龙给他俩搭上线,于是在1986年,冯小刚做东,请郑晓龙和王朔一块在燕京饭店吃了个饭。
从此以后冯小刚弃暗投明开始追随着王朔的脚步了。
虽然和郑晓龙一样出生于大院,但是这个从小在南京长大的王朔对北京文化一直谈不上喜欢,所以对于冯小刚开始的时候也非常不喜欢,可是冯小刚有办法啊。
天天跟在王朔屁股后边“王老师,王老师”地叫,显得自己特别卑微。
王朔虽然在圈里也是十分傲气,而且特别重情义,但是也抵不过这软磨硬泡的冯小刚,时间一长,也渐渐熟络了,就把冯小刚领进了自己的圈子里来了。
不得不说冯小刚看人还真准,跟了王朔,可以说是冯小刚这辈子最正确的选择。
1990年,郑晓龙和王朔共同策划了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王朔也把冯小刚带进了编剧组。
这剧的主编一直都是王朔, 但是工作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发现剧本弄丢了 ,导致把其他合写的人全都刷掉了。
时间越来越紧张,王朔正为此事发愁的时候, 冯小刚却找来了,并表示愿意重新写剧本,执笔的还是王朔,但与之前的不同的是这一次在最后签上的是两个人的名字。
而且就在此期间,冯小刚多多少少也学到了王朔的写作手法。
从此冯小刚紧紧地抱着王朔的大腿,后来还 凭借王朔写的小说《空中小姐》改编成了自己的处女作《永失我爱》。
之后冯小刚就开始在影视圈崭露头角, 跟着王朔在一起还认识不少当时有名的导演,比如刘振云、叶京、赵宝刚等人,刚刚出入影视圈的冯小刚硬是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在圈里混了起来。
1994年,已经大红大紫的王朔和冯小刚一起成立了“好梦电影公司” ,但也是在这年,王朔婚内出轨和徐静蕾混在一起的事闹得沸沸扬扬,最关键的是这年王朔被文化界打压封杀了。
而冯小刚刚拍完的《情殇》和《一地鸡毛》等作品在市场上也没有特别好的效果, 为了不连累公司和冯小刚,王朔决定前往美国去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冯小刚自己都后悔的事。
王朔去美国之后,作为腿部挂架的冯小刚慌了,之前都是指望着王朔才能出作品呢,现在王朔也不在身边,手里没了剧本怎么办?
一大活人还能被尿憋死不成,机智的冯小刚开始抱着王朔之前的作品去改,于是在王朔不知情的情况下,冯小刚把他的作品《你不是一个俗人》改编成了剧本,这就是后来火遍大江南北的《甲方乙方》。
而由于王朔被封杀了,为了不影响市场, 冯小刚索性把编剧王朔换成了自己。
待王朔知情回国后,心里不安的 冯小刚揣着5w块钱找王朔登门谢罪,王朔一个子都没收,从此冯小刚就落下了个“冯裤子”的绰号 ,虽然后来冯小刚通过找王朔好友叶京,在叶京的劝说下冯小刚还是获得了王朔的原谅。
虽然原谅了冯小刚,但是不代表王朔心里没有这道坎,果然之后王朔和好友叶京执导的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问世了,而其中有一个长相丑陋、溜须拍马、见利忘义、欺软怕硬、卑鄙猥琐,最后费尽心思混成了导演的小人物“冯裤子”出现了,这原型就是冯小刚。
而且还很有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就是改编自王朔的小说《玩的就是心跳》。
而如今看来,王朔混的已经远远不及冯小刚,但是他对于冯小刚一路走来却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B. 冯裤子什么梗
那是讽刺冯小刚的。
早年的冯小刚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小人物,但是不可否认冯小刚是有才华的。后来冯小刚认识王朔后,人生开始发生了巨大的飞跃,王朔有才,而且是北京大院里长大的孩子,有人脉。这让冯小刚有了靠山,在王朔早期的朋友圈里,冯小刚是最末席的人,而冯小刚可以说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是一个可以付出一切的人,放下架子的人,为了让王朔开心,冯小刚做了不少努力。
冯小刚整天围在王朔的身边,一心要想抱住王朔的大腿,所以冯小刚有了冯裤子的说法。
(2)为什么称冯小刚为裤子扩展阅读:
冯裤子影视化
叶京导演也有一部戏叫《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面的原型叫冯裤子,据说就是以冯小刚为原型的,这也是冯小刚冯裤子的由来。叶京也毫不讳言的说:“我戏里的冯裤子,动不动就哭,这个细节就来自冯小刚。多少次他都在王朔面前痛哭,光在我面前就有好几次。”
冯裤子这个角色在电影中的设置的性格是不好的,懦弱,爱哭,电视剧里是极尽所能丑化冯裤子,既丑又穷还不爱干净贪生怕死见色忘义,毫无优点可言。
C. 起底冯小刚与王朔的恩怨始末!冯小刚被叫“冯裤子”的原因是什么
冯小刚有个外号叫冯裤子,起源于一部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导演叫叶京,王朔的铁哥们。
D. “冯裤子”的称号从何而来
“冯裤子”这个名字是由叶京取的,这个角色来自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面的冯裤子很像冯小刚。
还有一种说法是,早年的时候冯小刚孤身一人混迹北京,虽说有点才华,但没有伯乐指点终究成不了气候。后来冯小刚认识了在北京大院长大的王朔,王朔毕竟是在北京长大的孩子,有人脉有见识。冯小刚认识到,自己要发展,必须得依靠王朔这根搭桥线,于是想尽各种方法巴结讨好王朔,想抱王朔大腿,就像穿在王朔腿上的裤子,于是就有了冯裤子的称号。
人物介绍
冯小刚,1958年3月18日出生于北京市大兴区,祖籍湖南省湘潭市,中国内地导演、编剧、演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
1984年担任剧情片《生死树》的美术助理,从而进入电影圈。
1998年执导的电影《不见不散》成为中国内地电影年度票房冠军。
E. 冯小刚为什么叫冯裤子
其实冯裤子是叶京执导的32集电视连续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中的人物,油佟磊饰演。佟磊长相上样跟冯小刚很像,事实上冯裤子暗指冯小刚,就是没成名前的冯小刚,是导演叶京根据冯小刚的—些事情塑造出来的人物,因此冯小刚被叫冯裤子。
人物信息:
冯裤子(男)是一个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生于五十年代末;七十年代中末期参军入伍;告别军旅生涯后来到广州,在女朋友夏红的帮助开始在北京、广州两地之间作些倒买倒卖的勾当;在经历了成功、失败和朋友间的帮助、欺骗后仍然选择在广州淘金。
在北京莫斯科餐厅的饯行聚会中遇见高洋的女朋友李白玲并被其外表吸引;其非分之想被李白玲严词拒绝,对李白玲的爱慕对象方言心存嫉恨;后与广州女孩夏红成为男女朋友。
F. 冯小刚外号为什么叫裤子
冯小刚外号叫裤子原因是,在与青春有关的日子,这部电视剧里面一个角色冯裤子是个油嘴滑舌、阿谀奉承、唯唯诺诺的形象,像极了一条粘着别人大腿的裤子,这个扮演者佟磊跟冯小刚在相貌上比较相似,因此打这部剧播出以后,冯小刚便多了个外号就叫冯裤子。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本来就是出自作家王朔之手,也都是怀恋小时候的那些童年往事,这在后来的叶京口中得到证实,当时叶京讲冯裤子有一部分是儿时的小伙伴冯小刚的原型。
冯裤子来源:
这个“冯裤子”出于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改编自作家王朔的小说《玩的就是心跳》,叶京担任导演与编剧,“冯裤子”就是这部剧里面的一个角色。
冯裤子(男)是一个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生于五十年代末,七十年代中末期参军入伍,告别军旅生涯后来到广州,在女朋友夏红的帮助开始在北京、广州两地之间作些倒买倒卖的勾当,在经历了成功、失败和朋友间的帮助、欺骗后仍然选择在广州淘金。
在北京莫斯科餐厅的饯行聚会中遇见高洋的女朋友李白玲并被其外表吸引,其非分之想被李白玲严词拒绝,对李白玲的爱慕对象方言心存嫉恨,后与广州女孩夏红成为男女朋友。
总之剧中这个完全自然主义的冯裤子,卑鄙、龌龊、鸡贼、怯懦,他就是一股无节制的欲望,他对身边所有的女青年都动手动脚,以爱情的名义,却无一例外地遭到唾弃,他深深地自卑,动不动就刘备哭荆州。
而对于冯小刚这个“冯裤子”的来历也是有说法的,说有天一个熟人打电话给叶京,让他看央视的《非常6+1》节目,打开就看见酷似冯小刚,正在神气活现地表演。
G. 裤子是谁的外号
裤子是冯小刚的外号。
早年冯小刚还没出名的时候,可能是北漂的原因,导致体型十分的瘦小,但是平时他却喜欢穿一条比较宽松的裤子,显得很不搭,所以有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冯裤子”。
演艺经历
1984年担任剧情片《生死树》的美术助理,从而进入电影圈。
1985年在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担任美工师。
1994年凭借执导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获得第12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长篇连续剧奖。
1997年执导中国内地首部贺岁电影《甲方乙方》,该片奠定了冯小刚黑色幽默的电影风格。
H. 冯小刚和王朔当年恩怨重重,“冯裤子”的称呼究竟是从何而来的
说起冯裤子这个称号,其实外界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冯小刚在年轻时候家里条件困难,身上穿的裤子似乎都是家里长辈的裤子,又肥又大丝毫不合身,所以被称为冯裤子。另一种说法是冯小刚当年与王朔之间的关系比较扑朔迷离,冯小刚就像连体裤一样跟在王朔的身后。毕竟毫无背景的冯小刚如果不是有背景、有才华的王朔帮助,可能根本成不了大导演。至于这两种说法是真是假,大家自行判断。而我们接下来要聊的就是冯小刚与王朔之间的恩怨。
尽管后来因为利益问题两人决裂,直到2004年之时两人之间的关系才有了缓和之际,但可以说,王朔在冯小刚的出名之路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毕竟千里马虽好,没有伯乐也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