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医务人员在什么情况下不得戴手套
护士在操作时应戴手套(主要是在需接触操作、需隔离性操作时);
但在一些诸如巡视类工作时不易带,具体需按规范办(包括口罩)。另,什么时候戴于不戴也需人性化一些,目的要“贴近”病人;
但,在明知可能出现感染、交叉感染时必须戴。为他人,也为自己;
这是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制度与规范。
接触各种体液及病人排泄物,各种依靠接触传播的传染病病人应该戴手套
㈡ 医护人员一二三级防护标准
医护人员一二三级防护标准是有一级防护标准、二级防护标准和三级防护标准,具体如下:
1、一级防护标准,指的是日常工作防护,医护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一次性使用手套、戴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等;
2、二级防护标准,指的是常见传染病防护,医用防护服或穿工作服外罩一件医用防护服、戴一次性使用手套、穿一次性使用鞋套;
3、三级防护标准,指的是烈性传染病防护,换为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更高级别带电动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
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对医疗机构内传染病预防工作进行指导、考核,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第二十二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实验室和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对传染病病原体样本按照规定的措施实行严格监督管理,严防传染病病原体的实验室感染和病原微生物的扩散。
防护措施注意事项有哪些
1、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
2、正确穿戴防护用品,戴帽子、医用外科口罩、手套、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靴套、护目镜、面罩等;
3、遵循呼吸道卫生,患者佩戴外科口罩、距离超过1米、纸巾或肘部衣袖遮口鼻、手卫生;
4、诊疗器械消毒及保证物品安全,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5、安全注射,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6、医疗废物规范处置。
㈢ 护士能不带手套上班吗
看情况了,正常的护理和为患者提供帮助是不需要戴手套的,一些特殊护理,还是需要的,比如给患者注射、插导尿管等,就是一个时间段的问题,不是硬性地随时随地戴手套。
㈣ 医用手套有哪些注意事项
医用手套使用时应注意:
(1) 医用手套应在实验室工作时使用,不得戴着医用手套离开实验区域;
(2) 在接触感染性物质(血液、体液、分泌物、渗出液)时,必须戴医用手套;
(3) 医用手套被污染或破损后,应尽快脱下更换;
(4) 一次性医用手套不得重复使用;
(5) 戴医用手套的手避免触摸颜面部和避免触摸或调整其他个人防护用品;
(6) 戴医用手套的手不能触摸不必要的物体表面如灯开关、门把手等。
㈤ 为什么医院里,不允许人们带着手套按电梯
因为手套可能刚刚使用过,上面会有细菌,如果戴手套触碰按钮的话,其他人再按按钮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所以不让带手套按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