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作文素材 旗袍
【旗袍文化概說】 旗袍是民國的旗人之袍,誕生於20世紀初葉,盛行於三四十年代。行家把上個世紀20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點,三十年代它到了頂峰狀態,很快從發源地上海風靡至中國各地。當時上海是上流名媛,高級交際花的福地,她們熱衷於游泳、打高爾夫、飛行術、騎馬,奢華的社交生活和追趕時髦,註定了旗袍的流行。由於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以致後來出現了「改良旗袍」,從遮掩身體的曲線到顯現玲瓏突兀的女性曲線美,使旗袍徹底擺脫了舊有模式,成為中國女性獨具民族特色的時裝之一,但是並非漢族的民族服裝,這是一直存在的一個誤區。
旗袍以其流動的旋律、瀟灑的畫意與濃郁的詩情,表現出中華女性賢淑、典雅、溫柔、清麗的性情與氣質。
旗袍追隨著時代,承載著文明,顯露著修養,體現著美德,演化為天地間一道絢麗的彩虹。願旗袍連接起過去和未來,連接起生活與藝術,將美的憧憬、美的風韻灑滿人間。
【旗袍文化故事】 辛亥革命後,時裝流行的中心由蘇州、揚州轉至上海。上海是婦女尋求解放的前沿陣地,掀起了女權運動浪潮,尋求解放的社會大氣候盪滌著服飾妝扮上的陳規陋習,趨向於簡潔,大方,色調力求淡雅,注重體現女性的自然美和健康美。當時上海的女學生作為知識女性代表,成為社會的理想化身,她們年輕、時尚,是旗袍流行的先驅者以至社會各行各業、都市名媛、時尚人物紛紛效仿女學生打扮。當時學生女裝流行上衣下裙式,上衣有衫、襖、背心,樣式有對襟、琵琶襟、一字襟、大襟、直襟、斜襟等變化。領、袖、襟、擺多鑲嵌滾花邊或刺綉紋樣,衣擺有方有圓、寬瘦長短的變化也較多。隨著「五四」運動推向高潮,新文化運動如火如荼開展,進一步喚醒人們對美的渴望,提出自由、進步、民主的口號。與此同時,上海服飾首當其沖,走在時代前列,追求服飾的新潮時髦、改良與解放,成為當時的風氣。領子忽高忽矮,腰身裁剪合貼,無袖短袖,開衩的高矮,使旗袍徹底擺脫了老面孔,改變了中國婦女長期以來束胸寬袍裹臂的舊貌,讓女性體態美和曲線美充分展示出來,把歷來飽受封建時代壓制的女性置於服飾藝術的浪尖上,同時非常明確地提出對於禁慾主義的一種反抗,為女性解放立了汗馬功勞。
1956年,據說蘇聯的某領導人到中國訪問時提出,中國人的服裝要體現新中國欣欣向榮的新面貌,於是,我們國家提出口號「人人穿花衣裳」,於是旗袍便一顯身手,但此時的旗袍不妖也不媚,不柔也不剛,增添了一種樸素、自然、健康的內涵,強調實用、大方的原則。爾後服裝設計師對中國的旗袍一直不斷地進行改良,使這種民族服裝既具有東方特色,又符合世界時裝的流行趨勢,具有優雅、賢淑氣質的旗袍,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得到了國際的公認。
近年來,我們的旗袍深受國際時裝界的青睞,無袖、收腰、高開衩、超短、低胸、裸背等各種形式變化無窮。珠片、亮片、閃光、刺綉、緄邊、織物印花、扎染等工藝裝飾大放異彩,顏色濃烈、亮麗、跳躍、濃重、柔和、不對稱,大膽突破了旗袍原有模式,融入了時代創新精神,注入了時代的血液,賦予了青春的活力,用一種嶄新的觀念,抒發著一種嶄新的情懷,展現了東方神韻之美。中國模特小姐選秀比賽,一般都有旗袍禮服表演。歌星影星,也紛紛穿上旗袍秀一秀美腿和窈窕的身段,美女鞏俐連續幾年穿著旗袍式的禮服出席國際影展,襯托出豐滿的身姿;劉嘉玲也在旗袍中演繹國際名牌大腕的豪華風韻;章子儀在穿膩肚兜之後,也開始做冷艷的旗袍造型;萬人迷陳好穿旗袍風情萬種,女人味十足;趙雅之把旗袍穿到極致;趙薇扎著兩根大辮子演繹清純的女學生,一大批明星竟相爭奇斗妍,來一場旗袍pk秀。2004年,在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中國作為下一屆舉辦國,要表演一個節目。中方代表團派出的是——l4名中國女孩,身穿改良的短旗袍,紅底白色大牡丹花為圖案的傳統花色,用傳統的琵琶、二胡等民族樂器共同演奏了中國樂曲《茉莉花》——濃郁的「中國味道」,把「中國風」吹向全世界,東方的魅力顯示她獨到的韻味,全世界眼睛~亮,為之驚嘆、羨慕。
在2008年奧運會上,我們的禮儀小姐身著五色傳統禮服,既有時代氣息,又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實在是相得益彰,絕美無比。你看粉紅色系列的「粉寶花」,用傳統盤金綉工藝製作的寶相花圖案腰飾,分割出完美的人體比例。清新淡雅的「玉脂白」系列,彩綉腰封和玉佩的設計,是中國玉文化的反映又是對傳統旗袍設計的一次創新。綠色與牙白色絲綢面料的完美搭配,突出了中國女性內斂、含蓄的氣質。自然和諧的「國槐綠」系列,洋溢著朝氣蓬勃的生命力和鬱郁蔥蔥的環境,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願望及堅守「綠色奧運」的決心。立體銀線綉制的吉祥牡丹與捲曲花紋,更顯女性娜多姿、柔美曲線的身段和東方女性的恬靜氣質。溫潤典雅的「藍牡丹」系列,中式的立領配以西式的肩部設計盡現中國女性落落大方的高貴氣質。圖案選用江山海牙紋、牡丹花紋,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吉祥紋樣,蘊含了濃郁的中國特色和民族風情還有典雅端莊的「青花瓷」系列,一看就知道設計理念取材於世界聞名的中國青花瓷器。白底藍花,傳統亂針綉形象逼真地再現了青花瓷的暈染效果。「這不僅是奧運精神的風采,更是中國傳統服飾走向世界得到肯定的展示。
旗袍不僅深受國人青睞,現在旗袍已經作為最能襯托中國女性身材和氣質的中國時裝代表。國外,還有不少設計大師以旗袍為靈感,推出了有國際風味的旗袍,是中國旗袍與歐洲晚禮服聯姻的產物。
【旗袍文化思考】
一、旗袍文化具有豐富的審美內涵
服裝不能脫離人體而孤立存在,旗袍也一樣。女性的頭、頸、肩、臂、胸、腰、臀、 腿以及手足,構成眾多曲線巧妙結合的完美整體。旗袍的審美,似乎可以從這里談起。
(一)旗袍的婉約美
旗袍穿在女性身上,體現婀娜多姿的身段,加上袍裙包裹在身上,步子邁不大,只能小碎步走,配上優雅的手勢,扭動的腰肢,款款的前行,女性的柔美就表露無遺。就象水蛇舞動,柳枝飄過,古典婦女的婉約、清麗、內斂,實在精闢。外柔內剛也好,外剛內柔亦罷,都說女人是水做的,柔這一字是女人的專利,怎麼著也要在骨子裡透出那麼一絲絲的柔,才為之精品。而旗袍實在是女性用來表現女人味的絕佳武器,或清純或嬌俏,或古典或性感,或大家風范或小鳥依人,或時代感十足或柔情似水,總之,旗袍的美有目共睹,令人叫絕。
(二)旗袍的曲線美
著旗袍要求女性凹凸有致,該凸則凸,該凹則凹,太胖與太瘦都不適合穿旗袍,它特別適合東方女子的身材。因為東方女子身材嬌小,比起歐美婦女肥臀粗腰,要玲瓏精緻得多。水桶腰、肥屁股,斷然穿不出旗袍的風韻來的。看過外國女子穿旗袍,或是肩膀過寬顯膀,或是手臂太粗顯壯,又或是腿太長顯得突兀,總之不盡完美,感覺不到旗袍特有的美感。《苟子·君道篇》日「楚莊王好細腰,故朝有餓人」,漢人喜歡細腰曲折如此可見。嬌細婀娜的女性,窈窕淑女,長期以來一直成為男權社會的審美傾向。直到唐代轉而喜歡豐腴滿滿,「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煙」。而旗袍含有此兩種遺風,使得女子更加窈窕搶眼、曲線玲瓏。旗袍的特點是上緊下松,這樣的設計正好顯現了東方女人的體態美,又巧妙地掩飾了東方女子體型上的不足。高而緊的立領,突出了中國女子精緻的面龐,纖細的脖頸。而腰身處貼身的線條恰好隱藏了東方人稍窄的肩膀又突出了東方女人特有的圓潤。
(三)旗袍的含蓄美
旗袍的高衩,伴隨著輕盈的步履,搖曳生姿,若隱若現,有時露出女性優美的大腿,有時又象裹了一層綢緞,飄飄渺渺,通過未知使人產生各種奇妙的想像,東方的含蓄、內斂發揮得極致,處處顯得精緻、典雅、溫柔、飄逸,越發顯得神秘與高貴。旗袍看似密實,包裹著本應包裹的,但它又是最性感的,不經意地展現了所有能展示的。蜻蜒形的盤扣,像一把把小鎖,鎖住了身體上的幾處禁區,彷彿在莊重地告知異性:這里是禁區,但卻又明明白白地顯示著它獨特的韻致,無時不透露出女子身體的楚楚動人。
二、旗袍的穿著要領
旗袍穿著既要光鮮亮眼,又要得體大方。服裝不能脫離人體而孤立存在,旗袍也一樣。女性的頭、頸、肩、臂、胸、腰、臀、?腿以及手足,構成眾多曲線巧妙結合的完美整體。旗袍的審美,從頭談起。
首先脖子要細長,高立領襯長脖子,有一種娉婷的美感。其次肩膀要園溜,寬肩闊背穿旗袍會顯得雄壯、偉岸,有了陽剛卻缺少柔美,這是旗袍的大忌。胸部大小要合適,太凸與太平都不適宜,骨感是穿不出旗袍的味道來的。再次,腰身要細,腰身太粗的人穿旗袍不美觀,小肚腩厚脂肪是會影響旗袍的視覺美的。臀部要稍豐滿,略微有點翹才顯得女性的曲線美。還有,身高個頭要適中,1.60~1.70米最合適。過高過矮都會破壞旗袍的整體美及風韻。
三、時尚與古典並存
旗袍美是一種高貴而典雅的美,它以其流動的旋律、詩情的畫意與濃郁的柔情,表現出中華女性賢淑、嫵媚、溫柔、清麗、婉轉的性情與氣質。這種美是由旗袍文化內涵品味所決定的,她對穿著的要求是那麼苛刻,這不僅表現在對身體的要求上,同時也表現在對穿著的內涵及氣質表現上,而且旗袍的出現還對背景環境、氣氛的要求特別講究,也由此限制了普及大眾化。但不管怎樣,旗袍還是中國女人的最愛。旗袍追隨著時代,承載著文明,顯露著修養,體現著美德,演化為天地問一道絢麗的彩虹。旗袍不僅深受國人青睞,現在旗袍已經作為最能襯托中國女性身材和氣質的中國時裝代表。國外,還有不少設計大師以旗袍為靈感,推出了有國際風味的旗袍,是中國旗袍與歐洲晚禮服聯姻的產物。
當今社會,女性在事業、工作上與男性平分秋色,共同承擔經濟建設的重任,女強人不乏其人,由於女性自身的身段優勢,現代女性除具備較強的工作能力之外,還應具備良好的形象與氣質,其中服飾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俗話說「三分相貌,七分打扮」,「人靠衣裝,美靠靚妝」。女性服飾除了上班著職業裝、正裝之外,在正式場合、晚宴、舉行盛大活動時,還可著旗袍展示其迷人的風采。特別是禮儀小姐,身著旗袍款款地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以其獨特的東方魅力吸引無數的目光。
旗袍在中國已有百來年歷史,一直被視為中華民族服飾的典型代表,如今改良後的旗袍更是走向世界,成為時尚的領軍人物和東方璀璨的明珠。總之,旗袍的美是一種距離的美,是一種靜止的不凡的美,是一種高貴的神秘的美。做為女性,不妨在時尚的衣櫃中准備一兩件旗袍,偶爾秀一秀你那典雅的風韻,那可是另一種獨特的女人韻味哦。
⑵ 關於旗袍的作文
夢回旗袍
猶記,夢幻江南,小橋流水。一女子身著旗袍,手持青傘,垂順長發間別著一支精製的發簪。悠然回首,回眸一笑百媚生。。。。。。女子遠去,回盪心中的,不是她如花般安詳的臉龐,而為其身上的精製衣著——旗袍。
很久以來,旗袍一直為女子之摯愛。不為其它,只因那絲綢般柔順的質地,那近乎完美的線條。身著它佇立於人群之中,優美的身段,小家碧玉的氣質盡顯無遺,大老遠就能吸引眾多人的眼球。最愛見江南美女配旗袍。原先就純凈,悠揚的氣質,配上如詩般的旗袍,漫步於江南,這個朦朧而又靜謐的地方。撐傘步過小橋,搖扇走在水邊......旗袍,被江南女子演繹得如詩如畫。看似簡單的旗袍,實際已載滿了歷史的味道。看到旗袍,想起曾經,何年何月在何地,一女子身著旗袍,雙眉緊鎖,站在江邊時刻期盼著郎君歸;想起曾經,有女子安然走過,引起贊聲一片......
旗袍,承載著安寧,承載著思念,承載著眼淚,承載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
在國外,在唐人街,隨處都能見到唐裝、旗袍。外國女人穿起旗袍,想要體會中國的風俗之一。可無論她身材再好,旗袍再合身,也穿不出那麼一個味道。因為她不是中國人,她身上沒有那樣一種感覺。如今,外國品牌風靡大街小巷,旗袍卻沒再,很少再進入人們的視線。何時,才能再見到那種充滿著柔情的旗袍呢?
我夢回過去,只為尋找那絲綢質地的身影。因為我知道,旗袍才是女子最美的語言。
江南,煙雨。笑靨,如花。夢回,旗袍......————後記
⑶ 作文:尋找當年的影子600
旗袍,我曾經愛著,至今,仍然愛著。喜歡穿它,說是出於對古典美的追求,不如說是喜歡它帶來的那份清新高雅。
第一次穿上旗袍,是在我中學畢業第二年春天。轉了好幾家商場,也沒看到一件像樣的旗袍。後來,在一家經營旗袍面料的商店裡,找到了自己找了很久的旗袍。其實,也不是完全的旗袍款式。那是件咖啡色絲絨面料的立領上鑲著金色圓珠,從後面拉拉鏈的收腰上衣,下身是件從旗袍的款式進化而來的寶石藍絲絨面料上有黑色玫瑰的長及腳裸的裙子。不知為什麼,當我第一眼看到它時,腦海里就閃現出它穿在我身上的那種味道。接下來,我毫不猶豫地打開了提包里的錢夾。說實在的,當時買回這身衣服,花了我近三個月的工資。那時候一個月才領五十一塊五毛錢。還好家裡經濟還算富裕,也不在乎我這點兒薪水。第二天穿在身上,母親倒也沒埋怨,只是說這是鄉村,穿出去不太合適。我回頭一笑,轉了個圈兒,徑直夾著書本上班去了。那是我第一次大膽的打扮得跟《幾度夕陽紅》里的女主角一樣。
結婚後,我穿旗袍的次數便多了起來。旗袍,占據了我的衣櫥。一件白色絲光面料鑲黑邊的立領旗袍,我穿得最久。天涼的時候在外面加件黑色網衫,卻也不錯。生下女兒那年,我大膽的量身定做了一件粉色印花鑲白邊的旗袍。高高的立領,一滴水的領口。早上上班路過娘家巷口,被正在小渠邊提水的母親瞅見了。中午我就被母親大人召見了:好看是好看,但你看看村裡誰穿這樣的衣服?我轉了一圈一笑:媽,兩邊的叉口不是開得很高啊,又不失禮,為什麼不能穿啊?母親皺了皺眉:身段兒太顯了。我又一笑:這不是您給的身段兒嗎?這么好!母親不再言語,轉身忙自己的事兒,我自然是開開心心,打道回府。
也不知為什麼,就那麼喜歡穿旗袍。翻年,我又定做了一件寶石藍的絲絨旗袍和一件淡藍色的柔紗旗袍。我一向是個我行我素的人,從不在乎別人的眼光,覺得屬於自己的生活,就應該讓它美好。怎麼美好,就怎麼生活,這才叫幸福。那時候,村裡穿旗袍的女人也就我一個。後來有學生竟然叫我旗袍老師。說實在的,我倒覺得挺好。人為什麼非要活在別人的看法里?這樣會很累的。興許,我這個人性格里就有一種怪異的東西,用母親的話說那就是吃了豹子膽。
偶爾,就想翻閱相冊,看看自己穿旗袍留下的影子,回憶曾經的美好時光,想像當年我臭美的樣子。
我又定做了件白色真絲綉花面料的旗袍。高高的圓立領,後面裝了拉鏈,剛剛沒過膝蓋,兩邊開了小小的叉口。我在尋找當年的影子。當年的影子,就在我鍾愛的旗袍里。白的高雅,藍的清新,粉的浪漫。
⑷ 我穿旗袍經典抒情散文
冬日的夜晚,光陰有些漫長,很多時候喜歡給自己找一些事情做做。晚飯後,打開衣櫃整理那些不常穿的衣物,一股檀香的氣味瞬間彌漫開來……
一件粉白色的亞麻面料旗袍,映入我的眼簾。本就是喜歡懷舊的女子,今日面對這樣一件舊了的旗袍,很難消除我筆下不再感慨。有些東西冥冥中在召喚你,使你不得不擱下一切重新去邂逅它,亦如旗袍。今日閑淡,我便把旗袍一一翻出來,連同一些遠去的日子也一並翻起,在唇齒間咀嚼一份檀香味。
大三的那年,因為一部電影《花樣年華》愛上了旗袍,愛上了這蘊含憂傷與華麗的服飾。於是,跑遍了整個小城,在一個小巷子的拐角處遇到一家即便拆遷的旗袍店,買了一件亞麻面料的粉白色旗袍,幾乎花掉了我兩個月的生活費。那時候真傻,為了這樣一件衣服,我寧願節衣縮食半年,竟然當成減肥。本就是屬於清瘦型的身材,還美其名曰的減肥,女孩子的心事都寫在臉上,矯情。
我穿旗袍,是因為我想在還可以奢華的年紀去溫習那舊上海的風情,雖然我非江南女子,也沒有身處江南的體驗,但我仍舊懷揣一枚江南情結。似乎,在夢里我已是江南小巷裡的娉婷女子,手握詩書,一方閣樓,憑欄而望。倘若淋漓地下一場雨,雨後的黃昏,我更喜歡身著旗袍,把心事寫在一襲衣服上,婉約成一行清淺的水墨素花,在最美的年華里,無休止的開放。每個人都擁有一段翠綠年華,又有誰會忘記那青蔥的時光?
曾經的粉白色亞麻旗袍,至今仍舊紋理平整,不毀一絲一線。那少女時代穿出的味道,依舊會在每個懷舊的夜晚縈繞於窗前,久久無法散去。若說,真正的把旗袍穿出一道風景,那還是多年後的一回。
喜歡懷舊的女子,多少都帶點憂傷的味道,這是別人對我的評價。我穿旗袍不免有了幾份清瘦,因此要真正的量身裁衣,才能穿出一種味道。去一家名為「秋霞布莊」閑逛,看重了他家新來的青花圖案料子,對著鏡子比劃。老闆人很精明,一眼就看穿了我的心思,三言兩語說得我心花怒放,當下訂好了一件青花旗袍。半個月後,取回穿上,當真是合體素雅!連我那一刻都愛上了自己。
那個夏天,我從校園經過,成了一道奇異的風景。不同的人看自然是不同的風景,學生看的是老師的美麗懷古的個性衣服,同事感知的是久遠的年代裡的繁華,或許還是驚訝我還沒發胖的形體,而我想要的是一份平靜、一些記憶里搜尋的'片段,卻記不清是那個時代。
青花素雅的圖案,外加旗袍的風韻,華美了我的表象,讓我多了幾許不為人知的寂寞。愛美的女同事,也大膽效仿,偶爾晾曬一下自己的旗袍,終究女人到了三十幾歲因為腰圍,還是放棄了對旗袍的執著。似乎我和這些旗袍有著不可意會的情緣,歲月在我三十幾歲後,依舊賜我不變的腰圍,那一尺八足以讓櫥櫃里的幾件旗袍輪著換,也絲毫不見緊巴。
時光偷走了我很多東西,可這份懷舊情節卻愈發濃郁,留不住光陰,能夠留下來的只是一些記憶。喜歡讀白落梅的文字,想像中那梅花盛開處,一襲白色長袖旗袍,雅緻的女子從詩書中款款走來,不動聲色就已經令人屏住呼吸,怕世俗的紛擾擾了她的清寧。看她的《我不穿旗袍好多年》,萌發了我平淡文字里的旗袍情節,忽而覺得自己即便是東施效顰也定要為旗袍做一次華麗的落筆,盡管文字平凡的要命。
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句話:穿旗袍的女子,倘若覓不到一個可以為之情深的男子,哪怕她心懷錦綉,哪怕她風姿萬種,也不過是一抹孤獨的風景。那麼,在世人的眼裡,穿旗袍的女子,一定是孤獨的,或許我也是孤獨的。我竟然痴痴地戀上了它,僅僅只是一件服飾而已。不知道我穿著旗袍是否也會打動一個男子的心?只是旗袍里藏著的那顆高傲的心,我沒有。我有的是溫和的心,卻被冰冷的外表遮掩著,也可能會被任性的脾氣耽誤掉,想來倘若真正碰到心儀的男子,也不會有人懂我這不入世俗的衣物里還藏著一顆暖暖的心。
穿上旗袍,我和周圍的人有些格格不入;褪去它,我卻無法演繹我那份深藏的寂寞。感嘆,世間竟有一種服飾可以揣測人的內心。
雪小禪說,我一直以為自己是素著臉不化妝扎著馬尾穿著牛仔褲的女子,穿上旗袍的那一刻,我驚覺我是妖嬈的。
穿旗袍,就像愛上了一個心儀的男人,暗戀的歲月,只屬於自己。別人無法體會你心中的甜蜜,自己知道自己有多愛他。
旗袍是寂寞的,所以我不常穿它。畢竟我是世俗中的女子,太多的東西牽絆著,無法真正讀懂它華麗袍子下面的憂郁。但我依然會選擇一個我行我素的日子,把它重新穿上,那怕只在家裡或者就近的巷子里轉悠一圈,也不枉費我一個女子的華麗美夢。
去年的一件紫色小花盤扣旗袍,給我三十五歲的年華增添了幾許嫵媚。穿它,我喜歡走在五月的渭水河畔,即便引來異樣的目光,我也不會顧及。至少,這種珍貴的情結不虛度我的年華。但那些舊了的旗袍,我不捨得丟棄,存放箱底,隔了時光再看,彷彿完美到胭脂鮮翠。
現在,我還喜歡穿旗袍,倒不是因為我的身材依然可著裝,只是我與它之間像是有了「孽緣」,終究扯不清。今夜,攤開的素紙上,我再敘旗袍情深,不知誰與共鳴?我想有些故事還是在水墨里淡開,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