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女裝百科 > 旗袍豐潤

旗袍豐潤

發布時間:2022-12-10 17:40:58

Ⅰ 選購旗袍需要注意些什麼

旗袍選購

1. 款式:選購旗袍時,要注意穿著後不僅優柔素雅、婀娜多姿,同時線條流暢、瀟灑大方。
2. 式樣:應以大圓襟、立領、裝袖、上身和下擺貼身緊俏的式樣為佳。其身長一般在小腿之下,長袖的長度至於手腕和肘關節中間,中袖長至肘上。
3. 面料:宜選購質地柔軟、色澤高雅的高級面料。可根據自己的喜愛、打扮風格、身材、職業等情況來選擇不同的面料。?採用深墨綠、紫醬紅色縫制的高級花絲絨旗袍,顯得莊重華麗,文雅豐潤。採用針織滌綸縫制的旗袍,則具有挺括、平整、光滑、端莊之感,且價格適宜。用織錦緞、古香緞等面料做成的旗袍,花型典雅,富有民族氣質,是中青年婦最適宜的搶手貨。?真絲印花綢、柔姿紗等面料做成的旗袍,穿著舒適、涼爽、大方,顯得自然、俏麗。

Ⅱ 請教什麼樣的人穿短旗袍好看,什麼樣的穿長旗袍的好看。

恭喜問主是標准模特身材,穿什麼基本都會好看,只是要搭配傳統發型並符合參加活動的場合。

Ⅲ 關於和服、旗袍(或唐裝)和韓服的問題

http://ke..com/view/10208.htm
http://ke..com/view/120447.htm
http://ke..com/view/37326.htm
http://ke..com/view/.htm
都是網路里搜的,我另外整理了一下,已經pm給你了,受到沒有?希望幫到你

Ⅳ 誰能幫我詳細介紹一下旗袍

旗袍有300多年的歷史,和很多中華文化相比,算不上是特別的長。但旗袍在這300多年的時間里,蘊育出了一道享譽全世界的靚麗風景線。我們既然熱愛我們的中華旗袍,對於她的歷史,應當有所了解。

旗袍,是一種內與外和諧統一的典型民族服裝,被譽為中華服飾文化的代表。它以其 流動的旋律、瀟灑的畫意與濃郁的詩情,表現出中華女性賢淑、典雅、溫柔、清麗的 性情與氣質。

服裝不能脫離人體而孤立存在,旗袍也一樣。女性的頭、頸、肩、臂、胸、腰、臀、 腿以及手足,構成眾多曲線巧妙結合的完美整體。旗袍的審美,似乎可以從這里談起。

旗袍之源——棗(zao 三聲)旗袍作為袍服大家族中的一員,其發源有人認為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

旗人之袍與旗袍棗旗袍不是一個固定的形式,而有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把旗袍 視為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雖看似無大錯,卻難免有望文生義之嫌。

民國之初——悄然過渡過的旗袍。

20世紀初,中國政治風雲跌宕。辛亥革命廢除帝制,創立民國,剪辮發,易服色,摧枯拉朽,把屬於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級制度送進了歷史博物館,這一切為新式旗袍的延生創造了條件。

20年代——倒大袖與新樣式。

20世紀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時興過一陣「文明新裝」。

30年代——黃金時代(I)

本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國女裝最光輝燦爛的時期,而30年代又可謂這一時期燦爛的頂峰。也就是在此時,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

40年代——黃金時代(II)

旗袍走向經典的過程,可說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其黃金時代在時間上的延續。

50年代——也有過燦爛的一瞬

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如果說服裝也有流行的話,那流行的主導已轉向平民。

60、70年代——被冷落的20年

從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傳統文化的浩劫,也是旗袍的災難。

80、90年代——輝煌難再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經遠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80年代以來開放後的國土上顯得有些落伍了。

旗袍的審美

近十幾年來,時裝中重新出現的旗袍,在國際時裝舞頻頻亮相,風姿綽約有勝當年,並被做為一種有民族代表意義的正式禮服出現在各種國際社交禮儀場合。

旗袍的京派與海派

京派與海派代表著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海派風格以吸收西藝為特點,標新且靈活多樣,商業氣息濃厚;京派風格則帶有官派作風,顯得矜持凝練。

總之,旗袍是中國婦女的傳統服裝,而並非已經湮滅失傳的歷史服裝。它既有滄桑變幻的往昔,更擁有煥然一新的現在。旗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加之可欣賞度高,因而極富有收藏價值。現代穿旗袍的女性雖然不多,但現代旗袍中不少地方仍保持了傳統韻味,同時又能體現時尚之美,所以也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旗袍款式和面料的選購

——我們要認識旗袍,必須知道旗袍選購方面的知識。待我們了解相關的選購知識以後,在今後選購旗袍的時候,我們就會有自己的見解。

一、款式的選購

旗袍在選購時,要注意款式新奇,穿著後不僅優柔素雅、婀娜多姿,同時線條流暢、瀟灑大方。另外,應從式樣和面料上加以注意:

1、在式樣上,應以大圓襟、立領、裝袖、上身和下擺貼身緊俏的式樣為佳。其身長一般在小腿之下,長袖的長度至於手腕和肘關節中間,中袖長至肘上。

2、在面料上,宜選購質地柔軟、色澤高雅的高級面料。可根據自己的喜愛、打扮風格、身材、職業等情況來選擇不同的面料。

採用深墨綠、紫醬紅色縫制的高級花絲絨旗袍,顯得莊重華麗,文雅豐潤。

採用針織滌綸縫制的旗袍,則具有挺括、平整、光滑、端莊之感,且價格適宜。

用織錦緞、古香緞等面料做成的旗袍,花型典雅,富有民族氣質,是中青年婦最適宜的搶手貨。

真絲印花綢、柔姿紗等面料做成的旗袍,穿著舒適、涼爽、大方,顯得自然、俏麗。

二、面料的選購

旗袍已有300多年的發展歷史,是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體現著中華民放牧 傳統藝術、為國際上獨樹一幟的中國婦女代表服裝。旗袍品種如此繁多,選購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要根據自己穿用需要而定。如結婚禮服(旗袍)不僅面料質地上乘而且色彩鮮艷奪目,充滿喜慶色彩;迎賓赴宴禮服(旗袍)面料應高級華貴,色彩柔和大方,外觀穩重而高雅;便服旗袍可隨心所欲,突出個性及體型美,穿著舒適大方便可。

市場上成衣旗袍的規格是按大眾化的身材體型量制的。由於每個人身材都有自己特殊性,而旗袍又是趨於緊身、抱合性強的服裝,尺寸規格則是選購旗袍的重要指標。所以,購買旗袍必須准確地測量出自己的「三圍」,即胸圍、腰圍、臀圍,並與旗袍:「三圍」相適或略有餘。然後,在更衣室試穿觀其「三圍」是否貼體舒適,其次還要觀領子、衣身、袖子孫的長短與肥瘦等。旗袍尺寸大小的選購非同連衣裙等服裝,要求十分嚴格,否則將會失去其風格和獨到之處。

旗袍面料的選擇:旗袍選料是很廣泛的。日常一般穿用的旗袍,夏季可選擇純棉印花細布、印花府綢、色織府綢、什色府綢、各種麻紗、印花橫貢緞、提花布等薄型織品;自製的短旗袍,輕盈、涼爽、美觀、實用。春秋季可選擇化纖或混紡織品,如各種閃光綢、滌絲綢、以及各種薄型花呢等織物。這些織品雖然吸濕性、透氣性差,但其外觀比棉織品挺括平滑、絢麗悅目,在不冷不熱的季節中穿用很適宜。

禮賓或演出穿用旗袍是十分考究的。夏季穿用,旗袍面料應選擇真絲雙縐、絹紡、電力紡、杭羅等真絲織品。該織品質地柔軟、輕盈不粘身、舒適透涼。春秋季穿用,旗袍面料應選各種緞和絲絨類:如織錦緞、古香緞、金玉緞、縐緞、喬其立絨、金絲絨等等,這些高級面料製做的的旗袍能充分表現東方女性體型美、點線突出,豐韻而柔媚,華貴而高雅,如果在胸、領、襟稍加點綴裝飾,更為光彩奪目。

旗袍的整理、洗燙、收藏

——旗袍的保養對於擁有旗袍的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一、旗袍的整理

現在大部分女性所穿著的旗袍大都為織錦緞的面料,而這類錦緞都是不宜水洗的,所以穿著時應非常小心,尤其要注意不要沾染上油漬、可樂和口紅,因為這類物質最難清洗,就算送去乾洗店也未必能完全清除,所以我們建議:

1·旗袍不要連續穿著好幾天。

2·要留意尖銳的物件,以避免旗袍鉤洞與抽絲。

3·不要為了貪方便將袖子高高捲起。

二、旗袍的洗燙

如果新穿的旗袍不小心弄臟了,可以用塊微濕的布鋪在臟處用熨斗熨燙一下,這樣一些灰塵就會附著到布上,既清潔了旗袍,又起到整燙的作用。

三、旗袍的收藏

旗袍如果不穿了要用衣架(寬寬的那種)把旗袍掛起來,注意肩部要撐妥當。在掛進衣櫥前,還要記得放上防蛀用品。

看體態選旗袍
——我們要根據自身的條件,來選擇一件最適合自己的旗袍。

旗袍是我國婦女的傳統服裝,它的線條明朗,貼身合體,充分展現了女性的曲線美,現代旗袍更是我國婦女最為理想的禮服,甚至連一些外國婦女也爭相穿著。

旗袍緊扣的高領,給人以雅緻而莊重的感覺,微緊的腰身時裝與體型篇體現出腰臀的曲線;特別是兩邊的開衩,行走時下角微輕飄動,具有輕快活潑之感。日常穿用可選用花素全棉府綢或滌棉細布製作的旗袍,既樸素又大方。選用小花、素格、細條絲綢製做的旗袍,可表現出溫柔、穩重的風格。選用織綿緞、絲絨製作的旗袍,是迎賓、赴宴最華貴的服裝,集莊重典雅於一身。近年來,蠟染、扎染、手給等工藝用於旗袍,更使旗袍步入高檔時裝的行列。

旗袍在袖型上有無袖、短袖、中袖和長袖之分;領型上有傳統領和無領之變;經改良的旗袍裙也深受女士們的喜愛。

旗袍的穿著有講究。旗袍是禮儀服裝,做為飯店的工作服顯然是不合宜的;有人穿旗袍騎自行車,很不雅觀;穿旗袍必須穿連褲絲襪,以防襪頭從開袒露出不雅;著旗袍後要站有站像,坐有坐像,翹腿、叉腳、抬腿蹬凳子等都是不雅觀的。

選擇旗袍,要從年齡、體形、季節等多方面考慮。年齡大些的婦女,面料顏色應稍深些,款式要寬松一點,以體現莊重文靜、典雅大方。中年婦女,宜選色彩富麗高雅,乃至綉花、滾邊的旗袍,體現雍容華貴。年輕女性,則宜選用絢麗優美的色澤花式、活潑俊俏的款式,體現青春健美,朝氣勃勃。就季節來說,春秋兩季,天氣涼爽,應選薄毛料或厚實的中長纖維的旗袍,穿著保暖又挺括。初夏天氣漸熱,可選化學纖維面料的半袖旗袍,輕便、涼爽,價格便宜。盛夏時節,燥熱難當,應選薄花布或絲綢製成的無領無袖旗袍,穿上涼爽宜人,如扇在身。冬季也可以穿旗袍,不過得絮上絲棉、駝絨之類,製成旗袍,如鑲上皮毛,就成了皮袍了。

旗袍緊扣高領,顯得莊重雅緻,但要看體態而選。脖子細長的人,用緊而高的領子;會突出脖子的欠缺,領矮些、寬些,才能彌補這個不足,旗袍下擺的開衩,要跟身高成正比,身材修長,開極大些,走起路來風度翩翩,煞是好看,開衩小了,便裹腿難行。矮個短腿,擺衩要開的小些,才能諧調適當。

旗袍是最能展現體形美的服裝,穿著要特別合身才行。挑選現成的旗袍,一定要在試衣室仔細試穿。不僅長短、肥瘦要合適,領圍、肩寬、胸圍、腰圍、臀圍都要合身才行,甚至於腰節長、乳距以及腰到臀部的距離,都要合適,過緊的行動不便,過於寬松的,難以呈現女性的形體美。

旗袍的領,扣,襟,袖,擺,邊

——旗袍的領,扣,襟,袖,擺,邊都有特定的說法,我們不妨也了解一下。

領型:一般領、企鵝領、鳳仙領、無領 、水滴領、竹葉領 、馬蹄領等

開襟:斜襟、 中開襟、半圓襟等

扣型:一字扣、鳳尾扣、琵琶扣、蝴蝶扣、單色扣、雙色扣、單滾邊、另外還有:雙滾邊等

袖型:無袖、削肩、短袖、七分袖、八分袖、長袖、窄袖小、喇叭袖、另外還有:大喇叭袖、馬蹄袖、反摺袖等

擺型:寬擺、直擺、 A字擺、禮服擺、魚尾擺、前短後長、鋸齒擺等

滾邊:雙滾、單滾

旗袍的品牌
——一件旗袍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和做工有關的。定做一件旗袍,工本費占據很大的費用。我們平常看到的旗袍更多的是成品旗袍。一件成品旗袍的質量也是和做工有關的。有些好看的旗袍,中看不中穿的。拿到一件旗袍,仔細觀察一下她的領子,袖以及其他縫合的部分。然後穿著旗袍是否舒適。如果以上這些都到位了,那這件旗袍應該算是比較不錯了。現在國內有很多的旗袍廠商。大家注意一下就會發現,旗袍也是有很多品牌的。

旗袍品牌:

高檔品牌的代表是「楊成貴」。中檔的品牌有南京的「陶玉梅」和「繽紛秀」。 同等價位的中檔旗袍還有「唐錦」、「格格」這些都是內地品牌。我所知道的品牌還有「唐朝服飾」「竹君」「慧霞旗袍」「馮氏旗袍」「東方旗袍」「衣福」「華藝」「伊秀」「匯苑」「唐之戀」「喜得寶」「孫家小姐」等。設計師蔣明也開創了自己的品牌「蔣氏旗袍」。其他還有很多的品牌,由於地域限制,我很多都還不知道。還有一個「古老」的旗袍品牌,就是「月份牌」。這是舊中國的一個品牌。

Ⅳ 海清民國旗袍造型真的是讓人驚艷不已,還有哪些女藝人非常適合旗袍造型

哪些女明星的旗袍造型很好看呢?


倪妮就很適合。她的媚態帶上旗袍,稱之為風情女郎再貼切不過了。
在金陵十三釵當中扮演的玉墨,燙著大波浪卷,兩瓣紅唇,配上紅色旗袍,熟女風味十足。

蔣勤勤穿白色旗袍,端莊柔美,肌膚水嫩,簡直就是貴婦吶。
林志玲穿旗袍,就是中國版的芭比娃娃。


Ⅵ 男生如何優雅的穿旗袍

也許許多愛穿旗袍的人們在容貌上有什麼過人之處,但他們一定都很注重自己的氣質內涵。大家一定都懂一個道理,外在的美麗會隨著時間的流失而慢慢消失,而內在的魅力卻是會永不消逝的!所以,會穿旗袍的男子一定都是注重自己氣質提升的!

Ⅶ 為什麼女人喜歡穿旗袍

當然當今旗袍的款式也越來越多:立領;收腰; 盤扣;腿部兩側開衩。有袖或者無袖。下擺最長不遮蓋腳面,最高在膝上。旗袍簡潔明朗的線條、豐富多姿的款式、質地輕柔的面料,可以襯托出女性的優雅、柔美、典雅與優雅。

Ⅷ 風靡華文世界的才女張愛玲離世:人世間的我們並不是真的懂她

1995年9月8日,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的前一天,當洛杉磯警署的警察打開羅契斯特街公寓一間房間的門時,出現在他們眼前的是一幅他們以前從未見過的凄涼畫面:一位體態瘦小,身著赫紅色旗袍的華裔老太太,十分安詳地躺在屋中一張相當精美的毯子上溘然長逝,旁邊是一疊展開的稿紙和一支未合上的筆。他們更沒有料到的是,這位逝去的老太太就是風靡華文世界的才女張愛玲。

張愛玲的一生,就是一個蒼涼的手勢,一聲重重的嘆息。-- 葉兆言(當代著名作家)

或許在很多人眼裡只有看到的是她的作品,而她本人是個什麼樣子?又有多少人知道?

自古紅顏多薄命,一代才女張愛玲就這么離開了人世間,她的死對文學界來說真是一大損失,可是人們只知道她的作品,對她真的懂么?

童年的陰影

1920年9月30日張愛玲出生於上海麥根路(今泰興路),原籍河北豐潤,原名張煐。

張愛玲的童年並不美好,她的父親張志沂是典型的遺少。而母親黃逸梵是歐化的千金小姐,兩人截然不同的生活觀念使這段婚姻早早地走向破裂。

黃逸梵奔赴遠洋,當時的張志沂看到自己的妻子如此不顧一切拋夫棄子離開了,心中別提有多少怨恨了。

1930年,直入黃氏小學插班讀六年級。張瑛改名為張愛玲,父親一紙休書就結束了和母親兩之間的這段婚姻。

母親留下了她,帶著弟弟去了歐洲游歷,而張愛玲的父親也很快再娶,從她的回憶錄中還寫道,成親當日,年幼的她和弟弟帶著無比復雜的感情去從糖盒裡抓糖吃。他的父親從不關心這姐弟倆,還曾經因一點小事便把張愛玲囚禁在家中,連繼母對兩人也十分苛刻,張愛玲還一直記得繼母讓自己穿的一件碎牛肉色的舊棉袍,使她無比憤恨。

後來她的親生母親回了國,資助了她讀書,但又對大筆的花費多有怨言,這使得她一直把還錢這件事放在心中,時時憂思。

後來在還了錢後,也看透了母親的冷漠,無比的失望。總之張愛玲在成名之前,父母反目,父親絕情,母親冷漠,小小年紀的她便嘗盡炎涼,也看懂了人性,所以在她後來的愛情遭遇背叛時,她不鬧不留也不追,不是她懂男人,是她懂人性。

過早的懂了人性,讓她感受不到愛,也對她的人生產生了影響,是該喜還是該悲?

孩子們是熱愛生活的,這就是他們最初的愛,遏制這種愛是不明智的。——泰戈爾《泰戈爾評傳》

父母的這般絕情和冷漠,讓她過早的知道了人世間的冷暖,這讓她過早的獨立,也給她的童年留下了陰影。

她在世間得不到愛,但她又渴望得到愛,所以她只要在文字里尋找,或許只有文字才能帶給她缺失的愛吧。

才華流露

1931年,張愛玲入讀上海聖瑪利亞女校,1932年張愛玲首次發表短篇小說《不幸的她》於聖瑪利亞校刊。

1933年,張愛玲在聖瑪利亞發表第一篇散文《遲暮》,並開始與父親學寫舊詩。

1936年,張愛玲在《鳳藻》上發表散文《秋雨》。1937年,張愛玲在聖瑪利亞校刊《國光》半月刊發表小說《牛》、《霸王別姬》及評張若謹小說《若馨評》。在《鳳藻》發表《論卡通畫之前途》。

1939年,張愛玲與母親,姑姑遷居靜安寺路赫德路口愛丁堡公寓(今常德公寓)5樓51室。

1940年,張愛玲的散文《我的天才夢》參加《西風》三周年紀念徵文,獲第十三名榮譽獎,並獲學校兩項獎學金。

這就是少年的張愛玲,才十來歲才華就流露出來,這恐怕是很多小孩子都望塵莫及的吧。

小小的年紀太獨立,讓她對生活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她只能通過作品將自己想說的話在裡面展示出來。

張愛玲當然是不世出的天才,她的文字風格很有趣,像是繞過了五四時期的文學,直接從《紅樓夢》、《金瓶梅》那一脈下來的,張愛玲的小說語言更純粹,是正宗的中文,她的中國傳統文化造詣其實很深。-- 白先勇(當代著名作家)

她的才華不僅來自她讀了不少的名著,更多的是她對人性有自己的理解,童年的遭遇讓她對人性有了自己的認識。

她是孤獨的,她渴望愛,想找人敘說一切,沒有人懂她,她只有和文字交朋友。

文字里的世界比現實要精彩很多,能帶給她想要的一切,能安慰她那顆幼小的心靈。

小小的年紀才華就流露出來,只因為她從小便知道人情冷暖,她渴望表白,文字便是她宣洩的窗口。

嶄露頭角

1942年夏她開始了寫作生涯,在《泰晤士報》上寫影評和劇評。在英文《二十世紀》月刊發表《中國人的生活與服裝》、《中國人的宗教》、《洋人看戲及其他》等散文和其他五六篇影評。

1943年5月,張愛玲在該刊物上發表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在上海文壇一炮打響,嶄露頭角。

1943年月6,張愛玲發表續作《沉香屑·第二爐香》。

1943年7月後在《雜志》、《萬象》、《古今》等刊物發表《茉莉香片》、《到底是上海人》、《心經》、《傾城之戀》等一系列小說,散文。

1944年1月,在《萬象》刊登長篇小說《連環套》,共登六期。

1944年2月,在《天地》刊出散文《燼余錄》。後發表《花凋》、《談女人》、《紅玫瑰與白玫瑰》等一系列小說,散文。

傅雷以訊雨為筆名發表評論性文章《論張愛玲的小說》,對張愛玲的《金鎖記》大加贊揚,而對其他小說採取批評態度特別是《連環套》。

她自己說:出名要趁早,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麼痛快。

她做到了,可是她快樂么?她表面上是快樂的,可內心是孤獨寂寞的,她對人性失望,可是又渴望被關愛,周圍的人並不能給予她愛。

有一部電影《當我們離開》,主人公烏馬伊不堪忍受丈夫的家暴,回到娘家,卻同樣遭到娘家人的嫌棄。堅信血濃於水的烏馬伊偷偷看望自己母親,探望病危的父親,卻一直得不到家人溫暖的回報,甚至最後自己的兒子也死在弟弟手上,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卻死在自己最親近人的手中。

烏馬伊是天真的,她至始至終不曾離棄自己的家庭,一直堅信,家人最後還是會選擇自己的,即使她「破壞」了家族的名聲,因為她太孤獨,太需要家庭的溫暖和支持。

家庭應該是愛、歡樂和笑的殿堂。(木村久一《早期教育和天才》

冷漠和自私給只會將人推到絕境,在任何時候每一個人都需要得到家人的關懷和溫暖,希望得到他們的愛。

她在小說《留情》中說:「生在這世上,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的。」每一段或濃或淡的感情總是充滿著幸福、甜蜜、斗爭、難過、心痛等各種復雜情緒。愛不容易,經營愛是一項偉大的工作,耗費我們一生的精力,並且我們不知道這工作成果是好是壞。

面對現實的一切她感覺到無力,她只能通過文字來表達自己想要的一切,她知道只有文字能懂她,不會傷害她。

低到塵埃里的婚姻

在文學的道路上她是很有才華的,可是在感情上她卻走得並不那麼順利,1944年8月,她遇到了傷他最深的男人----胡蘭成。

一向高傲、清冷的她,怎會在遇見濫情的胡蘭成時,竟如此卑微呢?對於粉絲而言,最不能忍受的

大概就是偶像被碾壓了,尤其,她還似乎心甘情願地被碾壓。

張愛玲自己在送給胡蘭成的一張照片背面寫到:

「遇見你我變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塵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歡喜的。並且在那裡開出一朵花來。」

她大概是太缺少愛了,而胡蘭成是情場高手,他當然知道她的心裡在想什麼,也知道她需要什麼,所以可以肆意踐踏她的愛。

胡蘭成逃難,她千里尋夫而來,沒有想到看到他身邊站的卻是另外的一個女人,並和她結為了夫妻,她心裡早已經是翻江倒海般,她沒有想到自己一心痴愛的男人竟然這樣對自己。

1947年6月,心灰意冷之際,張愛玲經過深思熟慮後,終於寫了一封絕交信給胡蘭成,信中她寫道:

「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歡我了的。這次的決心,我是經過一年半的長時間考慮的,彼時唯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難。你不要來尋我,即或寫信來,我亦是不看的了。」

此後甩給胡蘭成30萬現金,並決絕地與姑姑遷居梅龍鎮巷內重華新村2樓11號居住。

這就是她要愛就深愛,要麼就不愛,盡管心裡很痛,但她明白那個男人的心已經不在自己身上了,她只能忍痛割愛。

面對這樣的婚姻,她又能怎麼辦?男人會負她,可是文字不會,她只能在文字中獲得安慰。

忘年的婚姻

遇見了她的第二個丈夫edinand Reyher賴雅先生。賴雅比張愛玲大三十歲(根據1967年賴雅去世,享年76歲,這邊應該是大二十九歲),是一個很有才氣的美國劇作家。

36歲的張愛玲嫁給64歲賴雅,若是放到當今更開明的 社會 ,也是難以接受的。這段震驚世人的忘年之戀,被當時的人們評價為:

「張愛玲這朵鮮花漂洋過海,插在了賴雅這坨牛糞上。」

對於這樣的評價,當事人張愛玲雖不曾站出來反駁,卻可從她的文字中品出對這段不為世人看好的婚姻發自內心的溫暖與忠貞。

她曾經以為胡蘭成是自己一生的歸宿,可以託付終身,可惜他並不是。

她缺少愛,也渴望得到愛,好在她在受到傷害後又遇到了賴雅,盡管年齡相差懸殊,但並不妨礙他們相愛。

1956年8月,張愛玲與賴雅結婚了,雖然沒有出彩隆重的婚禮,張愛玲並不在意。

讓人覺得可惜的事情這段婚姻並沒有維持多久,婚後不久,賴雅兩次中風,後來股骨不幸摔斷。

她始終對他不離不棄,吃喝拉撒,她全身心的照料,她靠著自己的文字支撐著整個家。

在好的年紀遇到對的人,這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她渴望愛,可是兩段愛情太短暫,她還來不及享受愛情的溫暖。

她生前曾坦言,此生最大的遺憾就是二人無法共白頭。相見恨晚,只抓住了緣分的尾巴。

好不容易碰到個知冷知熱的人,可是沒有想到他最終還是離自己而去,現實一次次將她的美夢擊碎,她只好來用文字撫慰自己,來撫慰和她類似遭遇的人們。

幽居的生活

1967年賴雅去世後,她也變了,她習慣了深居簡出,也拒絕給所有熟人回信, 拒絕電話,拒絕見客,對人事也很淡然。

只不過她還是一如既往的喜愛文字,或許對她來說,這個時候只有文字懂她,她只想通過文字來表達自己。

在1984年8月到1988年3月這三年半時間內,她平均每個星期搬家一次。如此算來,三年內的搬家次數:竟多達180多次。

在自己給文學史家夏志清的一封親筆信里,她這樣記載當時的情況:

「我這幾年是上午忙著搬家,下午忙著看病,晚上回來常常誤了公車。」

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在忙著不斷搬家的這段時間里,張愛玲不僅年紀大,而且身體也不好。

這個時候的她已經基本不見客人,不接電話,不論白天黑夜都開著電視和電燈,怕黑怕寂寞卻又拒絕塵世間的一切熱鬧和煙火。

1995年9月8日夜(中秋節)在洛杉磯西木區公寓內去世,享年七十四歲。

最終的她還是走了,帶走了她的一切,不用再忍受人世間的一切,她將最好的作品留了下來,讓熱愛她的人們能通過她的文字去感受她。

張愛玲的小說藝術,像神話一般,過一代代的海峽兩岸作者和讀者的愛戴、詮釋、模仿、批評和再發現而永垂不朽。

-- 李歐梵(國際知名文化研究學者)

她的文字高明自然不用說,可是又有多少人了解她本人的呢?她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女子,渴望家庭的愛,渴望丈夫的愛,渴望世人的愛,可是現實卻總是讓她失望,她只能把自己包裹在自己的世界裡。

文字只她一生的摯愛,不傷她,不負她,不怨她,或許只有在文字的世界裡她才能做那個真實的自己。

結語

我覺得你們都過高看待張愛玲了,我對她有偏見,我的外甥女和張同是聖瑪利女校學生,我的外甥女說張愛玲死要出風頭,故意奇裝異服,想吸引人,但她相貌很難看,一臉「花生米」(青春豆也),同學都看不起她。

我說句平心話,她的文筆不錯。但意境卑下。她筆下的女人,都是性飢渴者,你生活的時期和我不同,你未經日寇侵略的日子,在我,漢奸是敵人,對漢奸概不寬容。「大東亞共榮圈」中人,我們都看不入眼。夏至(志)清很看中張愛玲,但是他後來對錢鍾書說,在美初見張愛玲,嚇了一跳,她舉止不自然,貌又可怕。現在捧她的人,把她美化得和她心目中的自己一樣美了(從照片可證)。我沒有見過她。

——楊絳致鍾叔河的信

這是楊絳先生對她的評價,其實她不過也是個可憐的人,她孤冷高傲並不是錯,錯的只是人世間。

她也是凡人,渴望被愛,渴望溫暖,面對現實她無力改變,只有把自己保護好,這樣才不會受到傷害。

她留給世人的只有文字,她在文字里寫了人性,給世人思考,她懂世人,何時世人又何曾懂她呢?

Ⅸ 為什麽女人穿旗袍要有一點小肚子才好看

穿旗袍,如果沒有一點小肚子,顯得不夠豐滿,旗袍能很好的把女性的身材勾勒出來,如果能有不誇張的小肚子,那就更完美了~

Ⅹ 描寫"女性穿旗袍"的詞語有哪些

1、婀娜多姿

【拼音】: ē nuó ō zī

【解釋】: 形容姿態柔和而美好。

【出處】: 三國·魏·曹植《洛神賦》:「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舉例造句】: 我忘不了她那婀娜多姿的舞姿。

2、千嬌百媚

【拼音】: qiān jiāo bǎi mèi

【解釋】: 嬌、媚:美好。形容女子姿態美好。

【出處】: 南朝·陳·徐陵《雜曲》詩:「綠黛紅顏兩相發,千嬌百態情無歇。」唐·張文成《遊仙窟》:「千嬌百媚,造次無可比方;弱體輕身,談之不能備盡。」

【舉例造句】: 吳衙內在燈下把賀小姐仔細一觀,更覺千嬌百媚。

與旗袍豐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被老婆罰穿女裝 瀏覽:475
鐵路制服大衣價格多少錢 瀏覽:978
軍綠夾克鞋子搭配什麼褲子好看 瀏覽:423
黑褲子磨起了怎麼辦 瀏覽:479
男士商務風衣加羽絨內膽 瀏覽:468
寬松襯衫叫什麼意思 瀏覽:814
怎樣寄風衣上的蝴蝶結 瀏覽:143
1一2歲寶寶織衣 瀏覽:497
軍綠色的褲子怎麼搭配衣服和鞋子 瀏覽:301
品牌咖啡女裝 瀏覽:648
紅色風衣會不會淘汰 瀏覽:975
桐鄉哪兒專賣褲子 瀏覽:646
哈薩克族帽子怎麼戴 瀏覽:286
羽絨棉服和羽絨服有什麼區別 瀏覽:444
哈爾濱防雪風衣多少錢 瀏覽:473
浦東文華東方禮賓制服 瀏覽:370
陌陌主播馬甲怎麼換 瀏覽:435
日本水手服是校服嗎 瀏覽:544
dme羽絨服好不好 瀏覽:721
寶寶連體睡衣的做法 瀏覽: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