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件!看完《花樣年華》, 在揮之不去的傷感哀怨氣氛中,張曼玉身著旗袍頷首低眉的形象久久縈繞眼前。旗袍被譽為最能體現東方女性體態美的服飾,可在國內一段時期里,旗袍僅為服務行業的職業裝,張曼玉此次在《花樣年華》里為旗袍之美做了最完整的注釋。
㈡ 電影中的經典旗袍形象,你最喜歡哪位留住她們角色的難忘記憶
旗袍,中國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殊不知許多電影中也有旗袍的元素哦!女星們穿起旗袍來可以說是各有千秋,下面我就跟大家盤點盤點影視中經典的旗袍形象。
1.蘇麗珍——張曼玉
張曼玉在電影《花樣年華》中飾演一名冷香端凝的女子,她穿的旗袍這是中國古典旗袍的代表,令人眩目的旗袍使她時而優雅、時而憂郁,時而雍容,時而悲傷,時而大度,每一件旗袍都代表著女主角的心情,張曼玉不停地換旗袍,換不掉的是身上女人柔美成熟的氣息,這也是影片的一個大亮點。
2.王佳芝——湯唯
在《色戒》中一開始湯唯只是一個愛國的學生,經過數月的訓練後,身穿旗袍的王佳芝裊裊婷婷的走出來,雅緻,精巧,性感,嫵媚,讓人眼前一亮。1930年代是旗袍最光輝燦爛的年代。王佳芝身處的1942年,旗袍仍在其黃金時代上延續,再加上湯唯身材高挑勻稱,穿起旗袍來透著一股古典性感,勾勒出上海女子的一派風情。
3.玉墨——倪妮
沒看《金陵十三釵》之前我一直不看好倪妮的演技,看了之後就感覺打臉了,倪妮的玉墨在電影中一舉一動,一顰一簇都無不透著秦淮河頭牌的風情。旗袍上鮮艷的綉花將玉墨的冷艷襯托得淋漓盡致,露多露少的側面開叉,十足地體現了她女性體形,豐胸、肥臀、纖腰的葫蘆型線條,體態婀娜,妙不可言!
4.縣長夫人——劉嘉玲
在電影《讓子彈飛》中劉嘉玲飾縣長夫人,原是馬邦德在青樓中結識得相好,在攝人心魄的嫵媚容顏下,卻有著一顆男人般的雄雄野心,天不怕地不怕,但外表風情萬種的女媚元素得到完美體現。
最後,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贊、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㈢ 《花樣年華》中張曼玉的旗袍有什麼作用
《花樣年華》是一部由王家衛導演,梁朝偉張曼玉主演的電影,劇中她們兩個因為對方的配偶分別出軌,她們兩個因為調查她們配偶出軌的事情相識,最終因為一系列事情,彼此吸引但最後沒有走在一起的錯愛故事。
㈣ 《花樣年華》少年看旗袍,青年看愛情,中年看蘇麗珍婚姻的酸楚,你怎麼看
電影《花樣年華》不僅是王家衛的經典,也是我國影史上難得的抒情佳作。年少時看這部電影,是奔著張曼玉飾演的蘇麗珍身上的26套旗袍,再長些是奔著張曼玉與梁朝偉飾演角色的愛情,而今人到中年再刷,聚焦點則落在了蘇麗珍身心的煎熬上。
《花樣年華》作為少有的抒情之作,故事極其簡單,若不是情懷、氛圍營造得好以及張曼玉身上穿的那26套量身定製的耀眼旗袍,或許它只是一部如同嚼蠟的電影。
這樣的婚姻狀況著實令人心酸,只是少不更事者不太能體會到蘇麗珍婚姻的苦楚,更偏向於把目光放在蘇麗珍的旗袍和周、蘇的愛情上。電影《花樣年華》中,張曼玉飾演的蘇麗珍一共換了26套旗袍。她平常穿的旗袍顏色多是淡雅、肅靜,甚至有些沉悶。
可是在和周慕雲漸漸熟悉後,她的旗袍顏色開始變得鮮艷起來。影片中有一個特別能證明這一點的地方就是,即使是同一身旗袍,她在見完老闆後,願意為了去見周慕雲穿上一件大紅的風衣。
蘇麗珍沒有等來他的勇氣,可當她自己沖破藩籬之後去找他時,他們又錯過了。此後經年,他們一次又一次地錯過,《花樣年華》是含蓄的,它既是一個故事,也是一首抒情詩,就連「痛苦」都被王家衛拍得很美。
㈤ 花樣年華里張曼玉一共穿了多少件不同的旗袍
23件
想必大家都知道,張曼玉在《花樣年華》中的前後一共換了23件旗袍。一名冷香端凝的女子,從頭到尾被23件花團錦簇的旗袍密密實實地包裹著,令人眩目的旗袍使她時而憂郁,時而雍容,時而悲傷,時而大度,每一件旗袍都代表著女主角的心情,張曼玉不停的換旗袍,換不掉的是身上女人柔美成熟的氣息。這絕對是影片的一個大亮點。
㈥ 電影《花樣年華》中,女主角蘇麗珍的多套旗袍有什麼作用
在這部影片中,最具色彩表現力的就是主人公蘇麗珍身上的旗袍。蘇麗珍身上的旗袍的不斷變化間接的映射著故事情節的發展、人物心情的變化。導演把女主人公的心理變化用旗袍色彩的變化表現出來。就整個影片中女主人公所穿著的旗袍顏色,比如搬家時、在孫太太家裡看丈夫打麻將時、和孫太太他們試電飯鍋時、囑咐丈夫給她老闆帶皮包時,或是去公司上班時,還是其他時候,一般都是以白色加黑色、白色加藍色和淡黃色加白色搭配的旗袍。這幾種顏色搭配的旗袍是蘇麗珍貫穿的。這種幾種素色的衣服於影片的灰暗色調、周圍環境是相協調的。但是片中好幾次出現蘇麗珍提著飯盒去小面攤買飯時,她都是一身顏色很暗的旗袍,暗示了她的孤獨和內心的寂寞;當他們確定自己的愛人發生婚外戀時蘇麗珍去賓館里見周慕雲時,她一身紅色的旗袍,這一反她穿衣的一貫風格,與她一向喜歡的衣服顏色形成鮮明反差。這里其實是隱喻了她們之間愛情的產生。蘇麗珍趁著房東不在去周慕雲家時,一襲黃色的旗袍,象徵了他們在一起的愉快和溫馨。而當蘇麗珍決定要跟周慕雲走時,她身上的衣服變成了綠色。綠色是富於生機、象徵生命的。這就隱喻了蘇麗珍下定決心要和周慕雲開始新的生活。然而,當它趕到賓館時,周慕雲已經走了,代表希望的綠色在紅色的窗簾、紅色的床、暗紅色的牆壁映襯下,讓人感到的是莫大的失落。代表了「色彩是影視畫面的抒情符號,能傳遞感情,表達藝術家所要表達的情緒」。蘇麗珍身上不斷變化的旗袍色彩,不僅反映了人物心理的微妙變化,而且增強了影片在主題表現上的抒情意味。
不斷變化的旗袍顏色與暗淡的畫面色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灰暗色調的映襯下旗袍的色彩變化更加具有了表現力,隱喻作用更加明顯。通過色彩的變化,暗喻了人物心理的變化、情感的變化,間接的而不是直接的深化了主題。暗淡的畫面色調,映襯了主題。使得影片的主題表現更加含蓄朦朧。
㈦ 您知道張曼玉在《花樣年華》里換了多少件旗袍
影片中張曼玉換了三十幾身旗袍
㈧ 電影《花樣年華》里的旗袍在哪裡定製的
為鞏俐縫制銀色旗袍的梁朗光師傅,從業長達50年,曾為電影《花樣年華》、《2046》製作了幾十套旗袍,亦因此與鞏俐、張曼玉、章子怡等一線女星結緣。
梁師傅位於香港銅鑼灣的工作室「朗光時裝」,八十多歲的他如今還在堅持做旗袍,但已有收山之心。這一輩子與旗袍為伴,梁師傅把貢獻給電影的得意之作拍了照片做成集錦。記者一抵達工作室,他就取出寶貝冊子,放在工作台上,邊翻邊聊起往事。
張曼玉在《花樣年華》中換了26套旗袍,每一件旗袍都代表了女主人的心情:憂郁悲傷雍容大度……一場完美旗袍秀令人眩目。梁師傅向南都記者透露,當時製作的旗袍可不止這26套,有30多套呢,「花了很長時間,一點一點地做了有一年。做著,拍著,又繼續做。」那時,該片的美術指導張叔平找到梁師傅,牽系了師傅與電影以及這些女明星的緣分。
㈨ 花樣年華里張曼玉的23件旗袍分別代表著女主人公什麼樣
花樣年華里張曼玉的23件旗袍分別代表著女主人公不同的心情,或者快樂、或者憂郁、或者期望、或者絕望。
張曼玉在片中一共換了23件旗袍,這些旗袍有很大講究,質料和花式都是絕版,在影片中暗含著許多象徵意義,與蘇麗珍的情緒變化緊密關聯,旗袍的更換也使得戲中時間的流程更為清楚。
這23套旗袍顏色不同,款式略有差別,每一個旗袍換上的時候,都代表著這個人物當時的一種心情,不同旗袍映射出蘇麗珍的不同心境,或者快樂、或者憂郁、或者期望、或者絕望,種種的這種心態,都通過旗袍來展示出來了。
比如她幾次提著飯盒打飯的鏡頭中,都是一身很暗的旗袍,暗示了她的孤獨寂寞,當他們確定自己的愛人出軌,蘇麗珍去賓館里見周慕雲時,她一身紅色的旗袍,隱喻了兩人之間萌發的愛情和激情。
《花樣年華》是由王家衛執導,梁朝偉、張曼玉主演的愛情。
影片以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為背景,講述了蘇麗珍和周慕雲在發現各自的配偶有婚外情後,兩人開始互相接觸並隨之產生感情的故事。
該片於2000年9月29日在中國香港上映;隨後,梁朝偉憑借該片獲得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2001年,該片獲得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語片獎。2009年,影片被美國CNN評選為「最佳亞洲電影」第一位。
㈩ 都說花樣年華旗袍妝是民國妝容,民國時有哪些旗袍美人
都說花樣年華旗袍妝是民國妝容,民國時的陸小曼、林微因等,他們都是穿旗袍人的美人。
旗袍在我國已經有很多年的發展歷史,旗袍它不僅僅只是一種服裝的形式,更多的是能夠體現了我們民族的一個發展特色,在很多時代旗袍作為我國的一種國民衣服,受到了很多國家以及人們的喜愛,很多人對於旗袍都進行追捧,他們有的甚至從國外趕來專門定製中國的旗袍,可以說在一定的時期內我國的旗袍都已經得到了非常大的盛行,很多人對於旗袍都獨有情衷,甚至在當代我國的旗袍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大家對於旗袍的喜愛是無法言表的,這更說明了我國的服裝已經走向了國際化。
在旗袍的理解上,我們應該更好的去看重他的優點,利用歷史遺傳下來的一些方法,再結合我們現代的一些手藝,對旗袍進行一些改良,這或許能夠賦予旗袍另外一種意義,讓他能夠更好的展示我們東方女性的美。
很多人對於旗袍都是非常喜愛的,它不僅僅只是一種衣服,更多的是一種歷史文化,它能夠代表我國的時尚以及歷史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