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喜媽媽穿藍色旗袍寓意
深藍色的旗袍寓意大海一樣,給人深不可測的感覺,看起來更加沉穩,適合想要提升貴氣感的女性。
旗袍從古代流傳至今。我們旗袍流程到現在都是離不開這些人的宣傳、努力和發揚的。我們旗袍體現著一股旗袍的美麗,穿上旗袍,也能體現自己的文化自信,和對美的嚮往和追求。所以旗袍能從古代流傳至今,旗袍能被現代人們的審美接受。
㈡ 描寫「旗袍」的詩句有哪些
若水閑情約楚腰,美人香草錦絲綃。
從來玉骨冰肌靜,能使荷花綠葉搖。
眸上心痕深也邃,夢中藍雨放還嬌。
端莊秀麗龍江韻,腕底流馨詩更豪。
(二)
竹林碧綠生紫煙,妝束湘妃曉亭前。
旗袍彩繪真淑女,媚眼傳情美嬋娟。
明月夢鄉因我趣,春風花影為誰妍。
十里聞香招蜂妒,一聲鶯囀令人憐。
(三)
錦綉旗袍,簇花藍底,韻味幽深。
看玉潤香肌,妙姿高挑,秀腿輕勻。
盡顯露、美女細腰身。水鄉青柳朱門。
盼日落西天,夢圓心事,攜手佳人
贊美旗袍的詩句有哪些
(一)
錦袍素雅身段嬌,春風拂柳展妖嬈。
舞步輕盈驚四座,醉眼周郎矚小喬。
(二)
錦袍華貴淑女嬌,玲瓏曲折現苗條。
媚態橫生銷魂處,飄然漫步飛燕騷。
(三)
36 分鍾前 答題姿勢總跟別人不同
關注
贊美旗袍的詩句有哪些(一)錦袍素雅身段嬌,春風拂柳展妖嬈。舞步輕盈驚四座,醉眼周郎矚小喬。(二)錦袍華貴淑女嬌,玲瓏曲折現苗條。媚態橫生銷魂處,飄然漫步飛燕騷。(三)
㈢ 賣結婚藍色旗袍應該怎麼說
賣結婚藍色旗袍可以說一襲藍色旗袍,優雅永不過時。「一襲藍色旗袍,優雅永不過時」,這句話適合作為推銷藍色旗袍的宣傳文案,藍色內斂穩重,可以襯托出女性的優雅。
㈣ 清朝旗袍的描寫,最好是粉色,藍色,紫色,和白粉相間的
清朝沒有旗袍,旗袍是民國後被定為國民禮服後經歷現代服裝設計師改良後的產物。
順便說一下,收集旗袍最多的人是宋美齡,宋氏三姐妹都有很多旗袍也很愛穿旗袍。而他們都是民國漢人。丈夫都是gmd頂層,包括「驅除韃虜」的孫中山。不過,你說旗袍源於旗裝這倒是事實。
㈤ 藍色旗袍之戀散文
藍色是我的愛好,藍色是我的夢想,藍色旗袍是我一生珍愛的寶……
——題記
不知為什麼,我很喜歡藍色,特別是那種妖艷的、寶石般的藍。這種藍,彷彿已融入骨髓,化為血液,不停的在體內循環;這種藍,有時更象充滿夢幻般的妖氣,在腦海中盤旋。喜歡藍,我甚至把好心情文集的圖標和個性文集的題頭圖,都採用藍色圖畫來做成。但,我的藍色之夢,還是深深地、小心地壓在樟木箱子的最底層,生怕它一碰即碎。哦,那是一件令人心醉的藍色旗袍……
說起買這件旗袍,既是緣分,也是偶然。那天出差歸來,發現樓下新搬來了一家旗袍店,我在門口好奇的張望,老闆娘熱情的邀我進店看看。我猶豫了一下,出於禮節,還是進去了。
首先吸引我的是它那顏色,那是一種晶瑩剔透的藍,看見它恍惚就墜入了夢幻般的仙境。這種藍,猶如雨過天晴般的溫婉清新,充滿快感與絢麗;這種藍,猶如霞光破雲般的柔美夢幻,充滿神秘與深邃。它的畫面由一枝荷花,幾片荷葉,嵌金鑲銀般的盤繞在藍色的水面,一隻美麗的蜻蜓悠閑的停留在荷葉邊上,全神貫注的盯著葉面上那幾顆珍珠般的露珠來回滾動,彷彿稍不留神,那露珠就要滑出荷葉似的'。遠遠看去,這件旗袍好像一隻精美易碎的青花瓷瓶放在那裡,即使走近了看,也不敢輕易取下來捧在手中端詳。它是那樣的精美,瞬間就誘發了我對它佔有的沖動。
老闆娘取下來往我胸前一比,感嘆與我膚色十分相潤,美得我再也不願意拿開它。奇怪的是,一試穿就更不想脫下它。它的大小是那樣的合適,它的長短是那樣的理想,穿上它,鏡中的身影是那樣的妖魅。它就象比著我身體裁剪的一樣:腰圍剛剛好,恰如其分的顯示了我腰姿的線條;長度正好在腳裸,充分展示我的體態修長;無袖的好處,讓我的肌膚與藍色相映成輝。它的圖景新穎逼真,畫面層次分明,綢面閃著珍珠般幽雅的光澤。撫摸它有一種柔和飄逸的手感,感覺是沒有參雜任何其它成分的纖維,無可挑剔的傳統蘇綉工藝把它修煉得更加完美至上。穿上它,當肌膚與滑爽細膩的絲綢接觸時,有一種飄逸、空靈、自戀、完美之感環繞著自己——非常爽意,非常誘惑。
老闆娘說這是一年前替一位顧客定做的,做好後客人就消失了,一直不來取。她想收回成本,掛著出售了很久很久,也沒有找到能穿它的人。我們知道,是旗袍在挑剔女人的身姿,是旗袍才讓女人美到傾城,婀娜的女子遇見心儀的旗袍就是緣分。我在鏡子中故作撒嬌演繹——轉身回眸;移步扭姿;揚手拂柳;嗲聲嘆氣;惹得老闆娘不停的贊許,說我穿上旗袍更顯舉止優雅,氣質大方。在她的誘導下,鏡中的我看上去非常古典雅緻,風情嫵媚,勾起我欲罷不能的慾望。當然,我也知道,她的話水分很重很重。但,聽了心裡就是舒服,讓我不得不心甘情願的掏錢買單。
其實,說實話,不是所有的女人都可以穿旗袍,不是所有的女人都能把旗袍穿出韻味來。但這並不影響我喜歡旗袍,並不影響我愛慕旗袍。可悲的是,這件旗袍買回家後,我也沒有穿出家門幾次,只有進影院或到劇場時才穿上它,穿得最多的時候,也是在家中的鏡子裡面。因為,穿旗袍的女人,一定要有傾世的美麗,一定要有絕世的姿態。我沒有這些,我有自知之明,但,絕不玷污了旗袍。因而,只得把它深深地壓在箱底,小心的收藏著它。
自從有了這件藍色旗袍後,我時常望著飄雨的天空,渴望有一天能穿越戴望舒的《雨巷》。那是一幅清晰柔美的畫面,時時映入我的腦海:一位小家碧玉的江南女子,穿著一身淡藍的旗袍,撐著一把油紙花傘,露著一臉的風情與纏綿的神態,踩著猶豫的碎花細步,寂寞的穿過悠長悠長的雨巷,站在煙雨蒙蒙的石橋上。女子那婉約韻致的神態,令人遐想翩翩,女子那清秀矜持的氣質,令人幽怨夢幻;清新的空氣中,浸潤著一股淡淡的丁香味,隨風飄來,撲面而過;雨絲之下,讓人感覺彷彿飄行在夢景之中。特別是那件迷人的藍色旗袍,把澄凈的、明澈的、深邃的、寧靜的、溫潤的、安詳的、婀娜的女子襯托得非常妖艷,用絕世傾城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俄國著名畫家康丁斯基論顏色時說,藍色是一種誘惑大腦思維的色彩,是一種可聞可聽的色彩,它比紅色更妖艷,比綠色更飄逸,比黃色更神秘,比紫色更俏麗,比黑色更典雅。他在《精神與藝術的關聯》這本書中,深刻的剖析了心理作用和色彩的微妙關系……因而,我是註定逃不過要買這件藍色旗袍之劫。但我還是打心眼裡十時分喜歡,情有獨鍾。
著名印象派畫家梵高在論顏色也時說,藍色是一種充滿生命張力的色彩,過分的眷戀它會喪失性命!難怪,在梵高的星空下,夜色是藍得那麼令人著魔,他的自畫像背景也是藍得無法理喻,其中的美妙只有大師心中明白。大師浸沉在藍色的絕望中,孤寂又迷茫,他把藍色塗抹得是那樣的令人窒息和悲傷,看了簡直讓人不斷的抹淚。最終,他在藍色的誘惑下,遺憾的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因而,我對藍色懷有敬畏與尊崇之心,唯恐將其褻瀆。這件旗袍買回家後,每次穿它,一定都是沐浴焚香後才敢。
自從有了這件藍色旗袍後,我對藍色更為熱戀,更為傾心!喜歡藍色的雞尾酒,令人著迷與醉心;喜歡藍調的輕音樂,令人散漫和小資;喜歡藍色的書刊封面,令人惆悵和濃烈;甚至喜歡藍色的廣告詞語:天之藍,海之藍,夢之藍,令人浮想聯翩……
也許每個女人都愛旗袍,也許每個女人都想穿旗袍。但,旗袍是一種神奇的服飾:能穿它,是一種緣分;穿好它,是一種品味;欣賞它,是一種安慰;收藏它,是一種寄託。沒有哪個女人能夠抵擋得住旗袍的美麗,沒有哪個男子能夠經得住旗袍的誘惑。藍色的旗袍更是讓女人充滿了對旗袍的曖昧與糾纏,即使借錢掛賬,也會毫不猶豫的買下它!
藍色是我的愛好,藍色是我的夢想,藍色旗袍是我一生的珍愛的寶……這件心儀的藍色旗袍,只屬於自己,屬於自己的珍藏的一個夢。
㈥ 描寫旗袍的詩句有哪些
詠旗袍女三首:
(一)
錦袍素雅身段嬌,春風拂柳展妖嬈。
舞步輕盈驚四座,醉眼周郎矚小喬。
(二)
錦袍華貴淑女嬌,玲瓏曲折現苗條。
媚態橫生銷魂處,飄然漫步飛燕騷。
(三)
錦袍炫麗儀態嬌,圓臀玉腿細柔腰。
痴迷竟日旗服美,飽覽娥眉樂陶陶。
五律 · 旗袍
綠柳風中擺,新荷雨里搖。
亭亭長玉頸,款款小蠻腰。
乍現玲瓏態,憑添嫵媚嬌。
從來民國范,大美數旗袍。
錦衣旗袍詩,曼玉花樣時。——巴金《激流三部曲》
㈦ 形容女人穿旗袍氣質優雅詩句
1.描述穿旗袍美女的詩句㈧ 關於古代清朝服飾的詩句
親王親王朝冠,與皇子同。
吉服冠,冬用海龍、薰貂、紫貂惟其時。夏織玉草或藤竹絲為之。
紅紗綢里。石青片金緣。
上綴朱緯。頂用紅寶石,曾賜紅絨結頂者,亦得用之。
知端罩端罩,青狐為之,月白緞里,若曾賜金黃色者,亦得用之。補服用石青色,綉五爪金龍四團,前後正龍,兩肩行龍。
朝服、蟒袍藍及石青隨所用,若曾賜金黃色者,亦得用之。餘與皇子同。
主朝珠朝珠、朝帶、吉服帶、雨冠、雨衣、雨裳,均與皇子同。崇德元年,定親王冠頂三層,上銜紅寶石,中嵌東珠八。
前舍林,嵌東珠四。後金花,嵌東珠三。
帶用金鑲玉版四片,嵌東珠四。順治九年,定冠頂共嵌東珠十,舍林、金花各增嵌東珠一。
帶四片,每片嵌東珠四。服用五爪四團龍補、五爪龍緞、滿翠四補等緞。
知親王親王世子朝冠,頂金龍二層,飾東珠九,上銜紅寶石。夏朝冠前綴舍林,飾東珠五。
後綴金花,飾東珠四。吉服冠、端罩、補服、朝服、蟒袍、朝珠皆與親王同。
主朝帶朝帶,色用金黃,金銜玉方版四,每具飾東珠三。左右佩絛如帶色。
吉服帶與親王同。順治九年,定親王世子冠頂三層,共嵌東珠九。
帶用金鑲玉版四片,每片嵌東珠三。服與親王同。
齋郡王郡王朝冠,頂金龍二層,飾東珠八,上銜紅寶石。夏朝冠前綴舍林,飾東珠四。
後綴金花,飾東珠三。吉服冠、端罩皆與親王世子同。
知補服補服,用石青色,綉五爪行龍四團,兩肩前後各一。朝服、蟒袍、朝珠皆與親王世子同。
齋朝帶朝帶,色用金黃,金銜玉方版四,每具飾東珠二,貓睛石一。佩絛如帶色。
吉服帶與親王世子同。崇德元年,定郡王冠頂三層,上銜紅寶石,中嵌東珠七。
前舍林,嵌東珠三。後金花,嵌東珠二。
帶用金鑲玉版四片,嵌綠松石四。順治九年,定冠頂共嵌東珠八,舍林、金花各增嵌東珠一。
帶四片,每片嵌東珠二。服與親王同。
主貝勒貝勒朝冠,頂金龍二層,飾東珠七,上銜紅寶石。夏朝冠前綴舍林,飾東珠三。
後綴金花,飾東珠二。吉服冠、端罩皆與郡王同。
古補服補服,色用石青,前後綉四爪正蟒各一團,朝服通綉四爪蟒文,蟒袍亦如之,均不得用金黃色,餘隨所用。朝珠絛用石青色。
餘同郡王。朝帶色用金黃,金銜玉方版四,每具飾東珠二。
佩絛皆石青色,吉服帶色用金黃,版飾惟宜。佩絛亦皆石青色。
崇德元年,定貝勒冠頂三層,上銜紅寶石,中嵌東珠六。前舍林,綴東珠二。
後金花,綴東珠一。帶用金鑲玉版四片,嵌寶石四。
順治九年,定冠頂共嵌東珠七,舍林、金花各增嵌東珠一。帶四片,每片嵌東珠二。
服用四爪兩團龍補及蟒緞、妝緞。知貝子貝子朝冠,頂金龍二層,飾東珠六,上銜紅寶石。
夏朝冠前綴舍林,飾東珠二。後綴金花,飾東珠一。
吉服冠頂用紅寶石。皆戴三眼孔雀翎。
孔雀花翎有三眼、雙眼、單眼之分,遇賞均得戴用。端罩制同貝勒。
補服色用石青,前後綉四爪行蟒各一團。朝服、蟒袍、朝珠皆與貝勒同。
知朝帶朝帶,色用金黃,金銜玉方版四,每具飾東珠一。吉服帶與貝勒同。
崇德元年,定貝子冠頂二層。上銜紅寶石,中嵌東珠五。
前舍林,後金花,各嵌東珠一。帶用金鑲玉版四片,每片嵌藍寶石一。
順治九年,定冠頂共嵌東珠六,舍林增嵌東珠一,餘如舊。帶四片,每片嵌東珠一。
服與貝勒同。知鎮國鎮國公朝冠,頂金龍二層,飾東珠五,上銜紅寶石。
夏朝冠前綴舍林,飾東珠一。後綴金花,飾綠松石一。
吉服冠,入八分公頂用紅寶石,未入八分公用珊瑚,皆戴雙眼孔雀翎。端罩紫貂為之,月白緞里。
補服前後綉四爪正蟒方補。朝服、蟒袍、朝珠與貝子同。
知朝帶朝帶,金銜玉方版四,每具飾貓睛石一。吉服帶與貝子同。
崇德元年,定鎮國公冠頂二層,上銜紅寶石,中嵌東珠四。前舍林,嵌東珠一。
後金花,嵌綠松石一。帶如貝子。
順治九年,定冠頂共嵌東珠五,餘如舊。帶四片,每片嵌貓睛石一。
服用四爪方蟒補。餘與貝勒同。
知輔國輔國公朝冠,頂金龍二層,飾東珠四,上銜紅寶石。餘皆如鎮國公。
崇德元年,定輔國公冠頂二層,上銜紅寶石,中嵌東珠三。前舍林,嵌綠松石一。
後金花,嵌寶石一。帶如鎮國公。
順治九年,定冠頂共嵌東珠四,舍林、金花、帶、服色俱與鎮國公同。知鎮國鎮國將軍朝冠,頂鏤花金座,中飾東珠一,上銜紅寶石。
吉服冠頂用珊瑚。補服前後綉麒麟。
餘皆視武一品。崇德元年,定鎮國將軍冠頂上銜紅寶石,帶用金鑲圓版,嵌紅寶石四。
順治九年,定冠頂中節嵌東珠,帶用金鑲方玉版,各嵌紅寶石一。補服綉麒麟,餘與鎮國公同。
知輔國輔國將軍朝冠,頂鏤花金座,中飾小紅寶石,上銜鏤花珊瑚。吉服冠頂亦用鏤花珊瑚。
補服前後綉獅。餘皆視武二品。
崇德元年,定輔國將軍冠頂上銜藍寶石,帶用圓金版。順治九年,定冠頂改銜紅寶石,中節嵌小紅寶石一。
帶如鎮國將軍。補服綉獅。
餘與鎮國公同。知奉國奉國將軍朝冠,頂鏤花金座,中飾小紅寶石一,上銜藍寶石。
吉服冠頂亦用藍寶石。補服前後綉豹。
餘皆視武三品。崇德元年,定奉國將軍冠頂上銜水晶石,帶用玲瓏■J4金方鐵版。
順治九年,定冠頂上銜紅寶石,中節嵌小藍寶石一。帶用起花金圓版。
補服綉豹。餘與鎮國公同。
知奉恩奉恩將軍朝冠,頂鏤花金座,中飾。
1、畫羅織扇總如雲,細草如泥簇蝶裙。
2、揚眉轉袖若雪飛,傾城獨立世所稀。
3、揉藍衫子杏黃裙,獨倚玉闌無語點檀唇。
4、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5、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閑。
6、著我綉夾裙 ,事事四五通 。足下躡絲履 ,頭上玳瑁光。
7、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
8、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9、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羽衣霓裳舞。
10、玉輪軋露濕團光,鸞佩相逢桂香陌。
1、畫羅織扇總如雲,細草如泥簇蝶裙。
出處:黃莘田《竹枝詞》
釋義:女子穿著漂亮衣服,天氣炎熱、自然絲質團扇很多。
2、揚眉轉袖若雪飛,傾城獨立世所稀。
出處:漢無名氏 《燕趙多佳人》
釋義:穿羅裳薄衣隨風飄逸拂動,儀態雍容端坐正錚錚地練習箏商之曲。
3、揉藍衫子杏黃裙,獨倚玉闌無語點檀唇。
出處:秦觀《南歌子》
釋義:衫子是青色的,裙子是杏黃色的,獨自依靠在光潔的欄桿上默默無語地照鏡子打口紅。
4、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出處:白居易《琵琶行》
釋義:打拍子敲碎了鈿頭雲篦,血紅色的衣裙上留下了喝酒時打翻的的酒漬。
5、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閑。
出處:李白《詠薴蘿山》
釋義:她在水邊洗衣擾動著碧綠的河水,姿態與水面的清波一樣和諧。
6、著我綉夾裙 ,事事四五通 。足下躡絲履 ,頭上玳瑁光。
出處:《孔雀東南飛》
釋義:她穿上昔日綉花的裌裙,梳妝打扮時每件事都做了四五遍才算妥當。腳下她穿著絲鞋,頭上的玳瑁簪閃閃發光。
7、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
出處:杜甫 《詠懷古跡》
釋義:只依憑畫圖識別昭君的容顏,月夜裡環佩叮當是昭君歸魂。
8、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出處:蘇軾《定風波》
釋義:竹杖和草鞋輕捷得勝過騎馬,有什麼可怕的?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
9、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羽衣霓裳舞。
出處:白居易《長恨歌》
釋義:輕柔的仙風吹拂著衣袖微微飄動,就像霓裳羽衣的舞姿,裊裊婷婷。
10、玉輪軋露濕團光,鸞佩相逢桂香陌。
出處:李賀《夢天》
釋義:月亮帶著光暈,像被露水打濕了似的。在月宮中桂花飄香的路上遇到了仙女。
優美詩句: 1.一生一世一雙人,半醉半醒半浮生。
2.嗟嘆紅顏淚、英雄歿,人世苦多。山河永寂、怎堪歡顏
3.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4.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5.宮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6.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7.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8.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9.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10.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11.《君生我未生》
服飾描寫: 1.大朵牡丹翠綠煙紗碧霞羅,逶迤拖地粉色水仙散花綠葉裙,身披金絲薄煙翠綠紗
低垂鬢發斜插鑲嵌珍珠碧玉步搖。
2.上身一件玫瑰紫緞子水紅錦襖,綉了繁密的花紋,衣襟上皆鑲真珠翠領,外罩金
邊琵琶襟外襖,系一條粉霞錦綬藕絲緞裙,整個人恰如一枝笑迎春風的艷艷碧桃
十分嬌艷。迎春髻上一支金絲八寶攢珠釵閃耀奪目,另點綴珠翠無數,一團珠
光寶氣。——出自《後宮:甄繯(那字打不出)傳》
3.烏黑如泉的長發在雪白的指間滑動,一絡絡的盤成發髻,玉釵鬆鬆簪起,再插上
一枝金步搖,長長的珠飾顫顫垂下,在鬢間搖曳,眉不描而黛,膚無需敷粉便白
膩如脂,唇絳一抿,嫣如丹果,珊瑚鏈與紅玉鐲在腕間比劃著,最後緋紅的珠鏈
戴上皓腕,白的如雪,紅的如火,懾人目的鮮艷,絳紅的羅裙著身,翠色的絲帶
腰間一系,頓顯那裊娜的身段,鏡前徘徊,萬種風情盡生。
4.長發挽起,梳成流雲髻,再戴水澹生煙冠,中嵌以一朵海棠珠花,兩旁垂下長長
紫玉瓔珞,額際依然墜著那彎玉月,耳掛蒼山碧玉墜,身著一襲金紅色綉以鳳舞
九天之朝服,腰束九孔玲瓏玉帶,玉帶腰之兩側再垂下細細的珍珠流蘇,兩臂挽
雲青欲雨帶
5.身穿鏤空淡紫輕絲鴛鴦錦月牙裙,絳紅色百蝶戲花羅裙,腳穿一雙明艷艷的粉紅
綉鞋,梳著飛月髻,頭插亮晃晃孔雀釵
6.煙蔥綠的薄煙紗小襖,碎花翠紗露水百合裙,頭發蓬鬆如霧還別了一朵小黃花,
淡掃蛾眉薄粉敷面,小臉潤澤艷麗。
7.碧綠的翠煙衫,散花水霧綠草百褶裙,身披翠水薄煙紗,肩若削成腰若約素,肌
若凝脂氣若幽蘭。嬌媚無骨入艷三分。
1、白居易《長恨歌》描寫楊貴妃: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2、杜甫《麗人行》: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綉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闔葉垂鬢唇。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
3、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4、>中描寫羅敷: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羅敷喜蠶桑,採桑城南隅。 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 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 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5、曹植的>中有:
美女妖且閑,採桑岐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攘袖見素手,皎腕約金環。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體,珊瑚間木難。羅衣何飄飄,輕裾隨風遠。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
碩人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碩人敖敖,說於農郊。四牡有驕,朱幩鑣鑣。翟茀以朝。大夫夙退,無使君勞。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鮪發發。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譯文]
窈窕淑女體修長,披風罩在錦衣上;齊侯女兒多嬌貴,嫁給衛侯到吾鄉。
她和太子同胞生,也是邢侯小姨妹,譚公是她親姐丈。
雙手白嫩如春荑,膚如凝脂細又膩;脖頸粉白如蝤蠐,齒如瓜子白又齊;
額頭方正蛾眉細,笑靨醉人真美麗,秋波流動蘊情意。
窈窕淑女身材高,駐馬停車在城郊;四匹雄馬多矯健,馬轡兩邊紅綢飄,
鳥羽飾車好上朝;諸位大夫該早退,別讓國君太操勞。
黃河之水聲勢大,奔騰向北嘩啦啦;撒開魚網呼呼響,鱣鮪跳躍潑剌剌,
蘆荻稠密又挺拔。陪嫁女子服飾美,媵臣英武又高大。
可惜是《詩經》中的,時代不符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綉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頭上何所有?翠為荷葉垂鬢唇;背後何所見?珠壓腰際穩稱身.——杜甫《麗人行》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壚.長裙連理帶,廣袖合歡襦.頭上藍田玉,耳後大秦珠.兩鬟何窈窕,一世良所無.一鬟五百萬,兩鬟千萬余.——漢樂府《羽林郎》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著我綉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漢樂府《孔雀東南飛》。
【暗紅的眸清澈見底又不失明媚,卻透著神秘,另人無法琢磨,如柳般的秀眉,眉宇眼角滿是甜甜的笑,水靈得能捏出水來,小巧精緻的鼻子,如櫻桃般輕薄如翼的小嘴,盪漾在精緻無暇的臉上的笑顏,嫵媚動人,集萬千風情與一身,誘惑著人心,白皙的皮膚有兩團淡淡的紅暈,嬰兒般的皮膚吹彈及破,剎是可 ,絲綢般墨色的秀發隨意的飄散在腰間,身材纖細,蠻腰贏弱,顯得楚楚動人,三千青絲撩了些許盤成發髻,其餘垂在頸邊,更襯那白質修長的勃子。張的傾國傾城,風華絕代,疑是從天而來的仙女清麗出塵,不需粉黛便天姿國色,艷冠群妍。整個人秀美如畫,清麗如仙。粉色繁花宮裝,外面披著一層粉紗,寬大的衣擺上銹著金絲,額前有著一快月形的、雕刻著細細的神秘且古老的花紋的暗紅色水晶,頭上插著紅玉珊瑚簪,蓮步搖微微顫動,襯得別有一番風情美麗可人之姿。】
-【月白色與淡粉紅交雜的委地錦緞長裙,裙擺與袖口銀絲滾邊,裙面上綉著大朵大朵的紫鴦花,煞是好看;腰間扎著一根粉白色的腰帶,突觸勻稱的身段,奇異的花紋在帶上密密麻麻的分布著;足登一雙綉著百合的娟鞋,周邊縫有柔軟的狐皮絨毛,兩邊個掛著玉物裝飾,小巧精緻;玉般的皓腕戴著兩個銀制手鐲,抬手間銀鐲碰撞發出悅耳之聲;左手小指上戴了一枚並不昂貴的尾戒,雖不是碧玉水晶所制但也耀眼奪目;微抬俏顏,淡紫色的眼眸攝人魂魄,靈動的眼波里透出靈慧而又嫵媚的光澤,櫻桃小嘴上抹上了蜜一樣的淡粉紅,好似在誘使人犯罪讓人想一吻芳澤;雙耳佩戴著流蘇耳環;絲綢般墨色的秀發隨意的飄散在腰間,僅戴幾星乳白珍珠瓔珞,映襯出雲絲烏碧亮澤,斜斜一枝紫鴦花簪子垂著細細一縷銀流蘇,額前的劉海處微別了一個銀紋蝴蝶發卡,嬌嫩潔白的小手裡緊攥著一方絲絹,淡黃色的素絹上綉著點點零星梅花,襯得此絹素雅。】
【身著一身淺藍色紗衣,肩上披著白色輕紗,微風吹過,給人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一頭青絲散散披在雙肩上,略顯柔美,未施一絲粉黛,緩緩在御花園散步,看著已經過了花期的牡丹,不禁想到自己,自己現在有著皇帝的寵愛,就如同盛開的牡丹,妖艷,絢麗。如果哪一天自己老了,皇帝的寵幸不在了,是不是自己就和這過了花期的牡丹一樣,沉睡在泥土中,無人問津?想著想著,居然有一種想要大哭一場的感覺,悠悠嘆了口氣】
【淡綠色的繁花宮裝,外面披著一層金色薄紗,寬大的衣擺上銹著紫色的花紋,三千青絲撩了些許簡單的挽了一下,其餘垂在頸邊,額前垂著一枚小小的紅色寶石,點綴的恰到好處。頭上插著鏤空飛鳳金步搖,隨著蓮步輕移,發出一陣叮咚的響聲。襯得別有一番風情美麗可人之姿】
小說人物的外貌描寫中服飾描寫居多,且我國古典小說眾多,對於描寫古代服飾的小說也非常豐富。因此關於服飾描寫方面的內容非常多,以下選取我國古典小說中的四大名著方面關於服飾的描寫:
1、《紅樓夢》是四大名著中對服飾描寫最多也是作為豐富的:
(1)對王熙鳳出場時對其衣著描寫:這個人打扮與姑娘 們不同,彩綉輝煌,恍若神妃仙子。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 鳳掛珠釵,項上戴著赤金盤螭纓絡圈,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雲緞窄褃 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掉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
(2)寶玉出場時對其衣著描寫:進來一看,卻是位青年公子:頭上戴著束發嵌寶紫金冠,齊眉 勒著二龍戲珠金抹額,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絛,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緞排穗褂,登著青緞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 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鼻如懸膽,睛若秋波,雖怒時而 似笑,即瞋視而有情。項上金螭纓絡,又有一根五色絲絛,系著一塊美玉;
(3)第六回對王熙鳳衣著方面的描寫:那鳳姐家常帶著紫貂昭君套,圍著那攢珠勒子,穿著桃紅灑花襖,石青刻絲灰 鼠披風,大紅洋縐銀鼠皮裙,粉光脂艷,端端正正坐在那裡,手內拿著小銅 火箸兒撥手爐內的灰;
(4)一面看寶玉 頭上戴著累絲嵌寶紫金冠,額上勒著二龍捧珠抹額,身上穿著秋香色立蟒白 狐腋箭袖。系著五色蝴蝶鸞絛,項上掛著長命鎖、記名符,另外有那一塊落
草時銜下來的寶玉,等非常多。
2、《西遊記》中對服飾的描寫:
(1)對孫悟空拜師學藝時遇到的樵夫的描寫:身上穿布衣,乃是木綿捻就之紗。腰間系環絛,乃是老蠶口吐之絲。足下踏草履,乃是枯莎搓就之爽。手執衠鋼斧,擔挽火麻繩。扳松劈枯樹,爭似此樵能;
(2)那小妖聽說,疾忙跑入洞里,報道:「大王!禍事了!」魔王道:「有甚禍事?」小妖道:「洞外有猴頭稱為花果山水簾洞洞主。他說你屢次欺他兒孫,特來尋你,見個上下哩。」魔王笑道:「我常聞得那些猴精說他有個大王,出家修行去,想是今番來了。你們見他怎生打扮,有甚器械?」小妖道:「他也沒甚麼器械,光著個頭,穿一領紅色衣,勒一條黃絛,足下踏一對烏靴,不僧不俗,又不像道士神仙,赤手空拳,在門外叫哩。」魔王聞說:「取我批掛兵器來!」那小妖即時取出。那魔王穿了甲胄,綽刀在手,與眾妖出得門來,即高聲叫道:「那個是水簾洞洞主?」悟空急睜睛觀看,只見那魔王:頭戴烏金盔,映日光明;身掛皂羅袍,迎風飄盪。下穿著黑鐵甲,緊勒皮條;足踏著花褶靴,雄如上將。腰廣十圍,身高三丈,手執一口刀,鋒刃多明亮。稱為混世魔,磊落凶模樣;
(3)梅山六弟道:「且休贊嘆,叫戰去來。」那營口小猴見了真君,急走去報知。那猴王即掣金箍棒,整黃金甲,登步雲履,按一按紫金冠,騰出營門,急睜眼觀看,那真君的相貌,果是清奇,打扮得又秀氣。真是個:儀容清秀貌堂堂,兩耳垂肩目有光。頭戴三山飛鳳帽,身穿一領淡鵝黃等;
3、《水滸傳》中有關衣著的描寫:
(1)大尉定睛看 時,但見那一個道童,倒騎著一頭黃牛,橫吹著一管鐵笛,轉出山凹來。大 尉看那道童時,但見:頭縮兩枚丫舍,身穿一領青衣。腰間絛結草來編,腳下芒鞋麻間隔。明眸皓齒,飄飄並不染塵埃;綠鬢朱顏,耿耿全然無俗態;
(2)高俅看時,見端王頭戴軟紗唐巾;身穿紫綉龍袍;腰系文武雙穗條; 把綉龍袍前襟拽起扎揣在條兒邊;足穿一雙嵌金線飛鳳靴;三五個小逼門相伴著蹴氣球;
(3)那太公年近六旬之上,須發皆白,頭戴遮塵暖帽,身穿直縫寬衫,腰系皂絲條,足穿熟皮靴;
(4)見陳達頭戴干紅凹面巾,身披里金生鐵甲;上穿一領紅衲 襖,腳穿一對吊墩靴;腰系七尺攢線搭;坐騎一匹高頭白馬;手中橫著丈八 點鋼矛,等。
4、《三國演義》中衣著的描寫:
(1)其台正臨漳河,中央乃銅雀台,左邊一座名玉龍台,右邊一座名金鳳台,各高十丈,上橫二橋相通,千門萬戶,金碧交輝。是日,曹操頭戴嵌寶金冠,身穿綠錦羅袍,玉帶珠履,憑高而坐;
(2)時孫權正尊讓魏王,便令人於本城選了大柑子四十餘擔,星夜送往鄴郡。至中途,挑擔役夫疲睏,歇於山腳下,見一先生,眇一目,跛一足,頭戴白藤冠,身穿青懶衣,來與腳夫作禮;
(3)中間孟獲出馬:頭頂嵌寶紫金冠,身披纓絡紅錦袍,腰系碾玉獅子帶,腳穿鷹嘴抹綠靴,騎一匹捲毛赤兔馬,懸兩口松紋鑲寶劍,昂然觀望,等。
肌膚微豐, 合中身材, 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第二個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 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
彩綉輝煌,恍若神妃仙子: 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戴著赤金盤螭瓔珞圈,裙邊系著豆綠宮絛,雙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襖, 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 身量苗條, 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聞.
選自紅樓.
清代的〝旗袍〞雖然是滿人帶入關中的衣服,但在國際的場合中,〝旗袍〞早已是代表中國服裝之美的代名詞。
滿族的婦女一般都穿著長到可以掩蓋住腳ㄚ子的長袍,而後來的旗袍就是從這演變而來的。最初的旗袍較為寬大,沒有腰身,後來才逐漸縮小,腰身緊窄,在領子、袖口都綉有花邊,富有著強烈的時代特色。
在長袍的外面,多罩一件坎肩,又稱為馬甲,它的樣式與男子的背心相似。雖然受到外族的統治,清代的漢族婦女在〝男降女不降〞的規范下,仍有較大的穿衣自由。
一般婦女穿披風、襖裙,披風里又有大襖、小襖。小襖是婦女的貼身衣物,顏色多用紅色系。
衣服的下裳,顏色也以紅為貴,但型式卻隨著年代而有所改變。到了清末,還流行穿起褲子,一種是滿襠褲,另一種則是套褲。
婦女的纏足風氣到清朝最盛,但只限於漢族婦女。滿足婦女不纏足,大多穿裝有木底的綉鞋,時稱〝高清末民初中國處於改朝換代的紛亂時刻,新舊思潮呈現強烈沖擊,使得當時婦女在思想上雖已有某種程度的求新求變,但在外表妝扮上仍舊顯得傳統保守。
服飾方面變化不大,一般都保持著上衣下裙的形式,上穿衫襖,下著長裙,袖口窄小且裁製的很短,以方便活動。年輕婦女則穿著窄而秀長的衫襖,領子很高,下穿黑色長裙。
換句話說,均采直線的裁製方法,沒有腰身的曲折變化。底鞋〞,俗名〝花盆鞋〞。
頭發初期受到男子剪辮子的影響,女性也曾流行過剪發,但受社會傳統影響,不久又恢復蓄留長發,再挽成各式各樣的髻,年輕婦女則再前額留下一小撮頭發覆蓋,稱為「前瀏海」,式樣有一字式、垂絲式、滿天星式等多種變化。旗袍 :民國以後,漢族婦女受到滿族服飾的影響,也流行穿旗袍,由於歐美文化在中國掀起熱潮,旗袍的款式吸收歐美服飾的優點,將布料剪裁得十分貼身,襯托出女性的曲線美。
風行於本世紀20年代的旗袍,脫胎於清代 滿族婦女服裝,是由漢族婦女在穿著中吸收西洋服裝式樣不斷改進而定型 的。當時還無專業服裝研究中心,服裝式樣的變化已過千家萬戶,在時代 風尚的影響下不斷變化。
使旗袍成為當時非常受歡迎的服裝,並且成為中國女性的國服。鳳仙裝 :也是民初女性穿的服裝,這種兩截式的衣服,上半身保有旗袍領口的式樣。
下身的裙子輕巧俏麗,更方便行動,富含新時代的氣息。
㈨ 旗袍之韻律陽光之氣息藍錦之天色是一首詩嗎
不是。
旗袍之韻律,陽光之氣息,藍錦之天色,塑造了美的化身桃葉。但是戰爭是美的毀滅。不,戰爭使人從知恥而後勇,到明白師夷長技以制夷,於是攻讀,於是進攻。
在黃埔軍校,老師問及,如何強國。如何實現民族之復興。桃葉滔滔說來竟有班姬續史之姿,謝庭詠雪之態。從中華兒女必捨生忘死,共攘外敵,到隨後,朝野內外,各司其職,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舉國上下,知難而進,博觀約取,居安思危,韜光養晦。
㈩ 形容「穿旗袍」的美的詩句有哪些
1、一襲青衣,染就一樹芳華,兩袖月光,訴說絕世風雅。
出自《文學作品》,作者:月色靜好。
意思:穿著青色衣衫的人,映襯著滿樹的碧綠。寬大飄逸的兩袖,是絕代的優雅美人啊。形容絕代風華,遺世而獨立,不染纖塵。
5、腰瘦襯裙袍,袍裙襯瘦腰。
出自《醉美旗袍美人》,作者:吳雨謙。
意思:腰身很小的人襯得旗袍很美,反過來,旗袍也稱的腰身很小。因為旗袍尤其能掩蓋掉中國女人腰長、胸部不太豐滿等身材缺陷,更能突出中國女性特有的風情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