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成熟典雅的改良版旗袍,氣質溫婉又美麗大方,這樣的穿搭你愛了嗎
旗袍是一種獨特的服飾,它專門為女性而設計,在眾多旗袍當中,很多不同款式的旗袍所展現出的形象都是不一樣的。圖中的這位美女姐姐就身穿一條改良版的旗袍,展現出一種與眾不同的優雅氣質,讓人們十分著迷。這樣美麗大方的穿搭你愛了嗎?白色的改良版旗袍穿在小姐姐身上別一番風情,美出了新高度發同時也讓人眼前一亮,再加上她很有異域風情的長相,小編直呼愛了,接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索一些旗袍的服飾搭配吧!
最後小姐姐的腳上穿著一雙白色的水晶高跟鞋,一件溫文爾雅的旗袍,搭配現代最流行的高跟鞋,不僅具有民國時期大小姐的風格,也有現代文明社會的精緻時尚,這雙高跟鞋設計也是很獨特,尖頭部分是白色,腳跟位置是黑色,和白色旗袍上面的黑色小花相互呼應,這樣的搭配深受人們的喜愛,你也趕快來試試吧!
B. 常見的旗袍款式有哪些,該如何根據年齡選擇適合自己的旗袍
常見的旗袍款式有哪些,該如何根據年齡選擇適合自己的旗袍?
3.避免太緊的旗袍。過於緊身的旗袍更容易讓人想起成熟女性的迷人風情。但年輕女孩,大多沒有經驗,清新單純。這種旗袍的迷人風格很難駕馭。如果強行佩戴,很容易弄巧成拙,讓人感受到「風塵」氣息。所以年輕女孩選擇更寬松的傳統旗袍,或者是經過現代技術改造的下擺寬松、更符合現代審美的改良旗袍,會是更好的選擇。繁復的花紋和跳躍的色彩,會大大降低旗袍優雅婉約的風格。
C. 旗袍太有魔力了,不管什麼風格的女明星穿上它,都端莊典雅,你怎麼評價呢
旗袍做為民國女性搭配的新寵兒,許多女星就會有過旗袍造型,穿上旗袍的他們真的是韻味十足,端莊典雅。
說到旗袍你是否會想起《金陵十三釵》里邊的紅塵女子?他們把旗袍的美反映的酣暢淋漓,也把人性的光輝贈給了這個硝煙彌漫的世間,他們擁有非同一般的個人經歷,也擁有平常人效仿不來的氣質,與此同時他們也把那類氣質深深地的滲入了旗袍中。所以說,越發完善有故事的女孩子就越能穿上去旗袍的美。
倪妮的體長就有一種成熟的女人才有的氣質,旗袍穿在她的身上,真的是極致的詮釋了什麼是「萬種風情」。這一件暗紅色的亮面旗袍華麗空氣,加上倪妮極佳的身型,氣質立刻就變的十分的強勁。在再加上這老上海的頭型和裝飾,也是看起來所有人妖艷無比。
在看一下張儷的這一件黑白紅兩色的大花旗袍,復古時尚又空氣,襯得她更為的美麗動人性感迷人。旗袍做為較為懷舊的服飾而言,它沒有漢服男的溫婉如玉,反而是較為有煙火氣息,穿在的身上更有些人自身的那類氣質,如同一盤燒菜加上二兩白酒,會使你品的豐富多彩,更貼近生活。
這翠綠色的半透式旗袍,也是非常美。這類深一點的翠綠色較為的暗,會襯得人的肌膚愈發的嫩白。灰黑色的紋路衣領精美美觀大方,半透的設計又不曝露,穿在的身上令人覺得媚惑而不輕佻。再配搭珍珠手鏈和翠綠色耳環耳墜總體上看上去嬌人十分,動感十足。
D. 改良旗袍的市場優勢
是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中國產業研究報告網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旗袍市場前景研究與投資前景評估報告共十六章。首先介紹了旗袍行業市場發展環境、旗袍整體運行態勢等,接著分析了旗袍行業市場運行的現狀,然後介紹了旗袍市場競爭格局。隨後,報告對旗袍做了重點企業經營狀況分析,最後分析了旗袍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預測。您若想對旗袍產業有個系統的了解或者想投資旗袍行業,本報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E. 古代旗袍和現代旗袍的區別
清代旗袍與民國旗袍的差別[ 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 | 發布日期:2013-06-15 | 瀏覽(2174)人次 | 投稿 | 收藏 ]
編者按:旗袍源於旗人之袍,而北京是旗人聚居最多之地,所以直至清末民初,旗袍是屬於京派文化的。清代的旗人之袍包括男袍和女袍,但由於旗袍是女裝,所以也可以說旗袍源於旗女之袍。清初較為瘦長緊窄小袖素簡的旗女之袍,到了清末已變得寬大繁褥。辛亥革命之後,旗人多棄袍服而著大褂與褲,故20世紀10年著旗袍者極少,20年代才略有回復。鼎革後的旗袍有了質的變化,這個變化的主要發生之地,卻是上海。
清代旗裝與民國旗袍的主要差別有三點:清代旗裝
⒈ 旗裝寬大平直,不顯露形體;民國旗袍開省收腰,表現體態或女性曲線。
⒉ 旗裝內著長褲,在開衩處可見綉花的褲腳;民國旗袍內著內褲和絲襪,開衩處露腿。
⒊ 旗裝面料以厚重織錦或其他提花織物居多,裝飾繁瑣;民國旗袍面料較輕薄,印花織物增多,裝飾亦較簡約。
正是這三點差別,使旗袍發生了質的變化--從傳統的袍服變成可與西方裙服相類比的新品種。袍服是外套,是強調功能(防寒、遮體、表示身份等)的服裝種類,其審美意味是傳統的含蓄。裙服,法語中的robe或英語中的one-piece dress,雖也有著與中國袍服相仿的歷史和強調功能的傳統,但表現女性體態曲線卻也是它悠久的傳統之一;而現代裙裝則加強了這一特點,由含蓄的、理想化的、局部的表現,變為暴露、性感和全身的表現。現代西方裙裝的所有這些表現女性體態細微變化的表現而言,民國旗袍是無與倫比的。新中國成立之後,大陸穿旗袍的女性急劇減少。有一位知名人曾不無遺憾地說:"對身材較好的女子而言,不能穿旗袍實在是一大損失!"
1911年辛亥革命風暴驟起,推翻了滿族統治者,摧毀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為西式服裝在中國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礙,同時也把傳統苛刻的禮教與風化觀念丟在了一邊,解除了服制上等級森嚴的種種桎梏。服裝走向平民化、國際化的自由變革,已經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傳統沉重的負擔。由於滿族統治政權的消亡,旗袍此時穿著者甚少。西式中式裝扮熙熙攘攘紛繁並處。舊式的旗女長袍既被摒棄,新式旗袍則在亂世妝扮中開始釀成。
民國之初——悄然過渡過的旗袍。
20世紀初,中國政治風雲跌宕。辛亥革命廢除帝制,創立民國,剪辮發,易服色,摧枯拉朽,推翻了滿族封建統治者,把屬於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級制度送進了歷史博物館,這一切為新式旗袍的延生創造了條件。
辛亥革命後「達拉翅」、「花盆底」等旗女的特徵裝束在一夜之間銷聲匿跡……
1924年,末代皇帝溥儀被逐出紫禁城,清朝冠服就此成為絕唱。1920年前後,新文化運動的春潮喚醒了人們對美的渴望。
這一時期,上海成為以女性妝飾的新展示台,追求服飾的新穎時髦成為當時的社會風尚,時髦女子對政治與服飾流行有著雙重的敏感。
受日本式服裝影響,20世紀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文明新裝"開始流行,女學生與女教師愛著的黑色裙成為時尚。
20年代——倒大袖與新樣式。
20世紀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時興過一陣「文明新裝」。
30年代——黃金時代
40年代——黃金時代
旗袍走向經典的過程,可說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其黃金時代在時間上的延續。
20年代以後到40年代,是近代中國女裝最光輝燦爛的時期,而30年代又可謂這一時期燦爛的頂峰。也就是在此時,旗袍奠定了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
進入30年代後,旗袍造型完美成熟,堪稱經典之作,使得以後的旗袍始終難以跳出該種廓形,只能在長短、胖瘦及裝飾上略作變化而已……
全世界家喻戶曉的旗袍,被稱作chinese dress的旗袍(海派旗袍),實際上正是指30年代的旗袍。旗袍文化完成於30年代,30年代是屬於旗袍的黃金時代。
可以說到這時中國才有了真正的時裝,現代意義上的時裝。外國衣料的源源輸入,各大報刊雜志開辟的服裝專欄,還有紅極一時的月份牌時裝美女畫,都無疑推動著時裝的產生與流行。由於旗袍的修長適體正好迎合了南方女性清瘦玲瓏的身材特點,所以在上海灘倍受青睞……
而加入西式服裝特點的海派旗袍,也就自然很快從上海風靡於全國各地。這樣,作為海派文化的重要代表,海派旗袍便成為30年代旗袍的主流,我們所講的30年代的旗袍也就是海派旗袍了。
30年代後期出現的改良旗袍又在結構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為稱身合體。旗袍雖然脫胎於清旗女長袍,但已迥然不同於舊制,成為兼收並蓄中西服飾特色的近代中國女子的標准服裝……
建國之初,人們對衣著美的追求已完全轉化成了對革命工作的狂熱。旗袍所代表的悠閑、舒適的淑女形象在這種氛圍里失去了其生存空間……
F. 旗袍越來越流行,旗袍印花圖案和以前相比有什麼變化
印花圖案是民國旗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反映大眾社會的文化變化和審美變化,它的發展也折射出社會的發展。
裝飾藝術的風潮中,藝術家們喜愛用幾何圖形來做裝飾。在西方裝飾藝術中,出現了大量的幾何圖案,這些圖案有陽光放射形及曲折形等。使用廣泛的題材就是幾何圖案,將各種花鳥魚蟲、幾何形狀等美觀的圖案,放在排列有規律的幾何框架內,從而形成有節奏感、層次感的圖案。幾何紋樣是由不同的形狀、大小、色彩、明暗、光感的變化等可以變化出各式各樣的圖案。這些圖案可以是點、線,也可以是菱形、三角形等不同的形狀,通過不同的排列方式,呈現出歡快,簡潔的現代感。這些在旗袍印花圖案中多有出現。這些圖案與旗袍相得益彰,花朵與樹葉交相輝映,幾何圖案更是為旗袍帶來了不規則的整體美。
[1]王玉潔,劉文.民國旗袍印花圖案變化研究[J].紡織報告,2018(6):57-58+60.
G. 旗袍四大派別有著怎樣的美
旗袍四大派分別是:京派,海派,蘇派,廣派。各派都有各派的美。
四、大膽開放的廣派旗袍。還有一個派別,叫廣派,也有叫粵派的,流行於南方沿海省份,受西方影響較深,廣派強調露、亮、奇,在四個派別中是最不像旗袍的一個派別了。
H. 民國時期旗袍的改良與演變過程
1911年辛亥革命風暴驟起,推翻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為西式服裝在中國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礙,同時也把傳統苛刻的禮教與風化觀念丟在了一邊,解除了服制上等級森嚴的種種桎桔。服裝走向平民化、國際化的自由變革,已經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傳統沉重的負擔。由於滿族統治政權的消亡,旗袍此時穿著者甚少。西式中式裝扮熙熙攘攘紛繁並處。舊式的旗女長袍既被摒棄,新式旗袍則在亂世妝扮中開始釀成。
此時的時裝流行中心早已由蘇、揚移至上海。商埠開放的上海華洋並處,五方雜居,成為十里洋場奢靡繁華之地。上海又是婦女尋求解放的重鎮。傳教士、商人、革命黨人競相創辦女學,掀起了一股女權運動浪潮,尋求解放的社會大氣候盪滌著服飾妝扮上的陳規陋習。服裝裝飾一掃清朝矯飾之風,趨向於簡潔,色調力求淡雅,注重體現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馬甲的形式出現,馬甲長及足背,加在短襖上。後將長馬甲改成有袖的式樣,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雛形。據說得風氣之先的上海女學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作俑者。當時的女學生作為知識女性的代表,成為社會的理想形象,她們是文明的象徵、時尚的先導,以至社會名流,青樓女子等時髦人物都紛紛作女學生裝扮。30、40年代是旗袍的全盛期,其基本廓形已臻於成熟。產生於辛亥革命後,北伐戰爭時期始漸流行的新式旗袍,有別於旗女的長袍。30年代後期出現的改良旗袍又在結構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為稱身合體,這在以後的章節中將會詳細介紹。旗袍雖然脫胎於清旗女長袍,但已遇然不同於舊制,成?為兼收並蓄中西服飾特色的近代中國女子的標准服裝。
I. 旗袍是優雅的代名詞,穿旗袍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旗袍是優雅的代名詞,穿旗袍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坐著的時候,你必須坐下。那是因為你穿旗袍時要注意「方式」。同一件旗袍的特點是修身養性,魅力高雅善良,特別是對於穿傳統旗袍的女孩來說,如果不講究禮儀,很容易「降價」。在選擇改善之前,有些人不能太瘦。現在穿旗袍應該注意哪些細節?旗袍是延續中國文化遺產的民族風格服裝。
經過不斷改進,旗袍通常非常貼近身體,突出東方女性的曲線美,這樣,旗袍站著的時候,一定程度上應該收起雙腿,擺出優雅的直立姿勢。除了因為衣服緊貼身體而不讓背部彎曲外,你還應該有意識地挺胸挺胸,雙手自然地放在腹部前面,並將女性的動作范圍與旗袍綁在一起。旗袍坐著的時候,應該用手放一束後裙,給身體足夠的空間折疊,避免因太緊而導致組織撕裂和尷尬。
旗袍的圖案和顏色太多,所以很容易收集花眼,看到別人穿紅色,看起來很經典,很大氣。他們還需要良好的方向感。它們是為東方女性的體形設計的。旗袍就是首先 長款or短款,旗袍的長短款選擇因人而異,身材修長的女性選擇長款或者短款都可以,身材偏矮選擇短款,如果有合適的中長款也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