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問廣州哪裡有夜市小吃一條街
網上回答了很多,我只推薦一個,那就是黃埔古港(注意,是在海珠區喔!)黃埔古港碼頭所在的黃埔村位於海珠區,北臨新港東路,南隔黃埔涌與侖頭相望,西臨東環高速公路,東隔珠江與長洲、深井相望。黃埔古港見證了廣州「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自宋代以後,黃埔村長期在海外貿易中扮演重要角色。南宋時此地已是「海舶所集之地」。黃埔古港地區分為四個功能區,即紀念展示區、古港公園區、棧道餐飲區及村頭廣場區,集展示、傳播、娛樂、休閑於一體的「文化公園型景區」。
說下美食小吃哈!
老字型大小 「金三角」:附近的村民也有在這里擺喜酒的,更有網評大呼「比大酒樓好吃十倍」。這里的招牌牛蹄軟糯香口,筋燉到熟爛,幾近入口即化;另一招牌菜蓮藕雞腳煲也是大補骨膠原的元氣之物,補腳力什麼的最貼心了。
艇仔粥從貓記、雞記,到貓女、貓叔……沿著這些親切的村名一一試勻也不是容易的事,所幸艇仔粥在這里隨手撿一家都是料足、新鮮、出品極快,5元/碗兼毫無意外的好。大學城的學生專門騎車進村找貓記只為吃一碗粥,也算是樸素的單車覓食黨的一員吧。
推薦1:貓記艇仔粥
地址:海珠區琶洲街石基村東堤67號(近黃埔古港)
推薦理由:去了黃埔古港,就來到了出名的貓記艇仔粥,位置挺難找的。不過這里的出品可以說得上是又便宜又正。艇仔粥分量十足,裡面有炸花生、油條、魚片、海蜇叉燒(或燒鴨)、蝦米、姜蔥、菜絲等等都是非常好吃。還有炒蜆、炒螺、南瓜餅、香芋餅,這餅還可以雙拼喔!每個都是味道獨特而分量足。
推薦2:雞記艇仔粥
地址:海珠區琶洲街新港東路石基村黃埔古港後巷內
推薦理由:古港以前有很多水上人家,艇仔粥自然是村裡最有名的食物之一。貓記和雞記都是馳名的艇仔粥店,不敢說哪一間最好吃,但確實各有特色。
推薦3:石基姑爺瀨粉皇、姑爺手信
地址:海珠區琶洲街新港東路石基村浦南直街5、6號
推薦理由:很多老廣州都喜歡吃用米漿製造的瀨粉,只因為這樣煮出來的瀨粉格外香滑,口感又Q又有嚼勁,米香味分外濃郁。用大地魚加豬骨熬煮出來的湯頭分外鮮甜,煮出來的瀨粉米湯又濃又稠,冬天喝一大口,肚子馬上「暖笠笠」。盤粉也很出名的,是用粘米粉添水和粉,調入鹽油、梘水等物料,以瓦盆盛載,放在灶上,升大火蒸煮至半熟成糊狀時,加入豬油,找一手棍棒長時間用力攪拌,然後再蒸至成糕狀。很多城裡人過來吃飽飯,打包回去明天煮早餐。
推薦4:奶婆姜撞奶(古港碼頭店)
地址:海珠區琶洲街石基村西堤1號(近雞記艇仔粥巷口)
推薦理由:很多人到古港覓食,都沖著小食而來的。奶婆家的雙皮奶很多食客吃過都贊好,因為她家用的是純鮮奶製造,奶香味特別濃郁;姜撞奶是即撞的,新鮮,姜味夠;尤其是燉牛初乳超級滑,凝固得好實,入口不會散,好!
推薦5:燉蛋皇(石基村店)
地址:海珠區石基村黃埔古港新村5巷1號
推薦理由:姜撞奶由店員現場製作,稍等一分鍾後再吃,味道真是很濃很濃的姜味!燉蛋就甜得入心,親子游的一般會點個燉蛋給小朋友吃,適合小朋友。
推薦6:古港人家
地址:海珠區琶洲街石基村楊桃園八巷2號(近黃埔古港)
推薦理由:古港燒雞:招牌菜,每桌必點,上菜速度挺快,燒雞外皮炸得非常香脆,薄薄一層,雞肉嫩滑可口,完全不肥膩。
推薦7: 肥仔庄園
地址:海珠區黃埔區黃埔古港石基村
推薦理由:這里主要吃農家菜。肉類主要有鵝、雞、魚。吃的就是它們不同的烹調方法,不過這里的古法燜鵝很有特色,比較好吃,口感鮮甜、肥而不膩,是用六七斤重的鵝,走油至金黃,避免了把鵝燒煳,換另一大鍋燜大約半小時,整個過程用荔枝木燒制,有特殊香味;再澆上採用傳統生抽王混砂糖、鹽、酒、蒜蓉、五香粉以及其他秘方醬料,在上盤前在碟子下鋪滿土豆、香糥芋頭,又粉又糥滲透滿滿燒鵝汁。這里另一個特色,現摘新鮮蔬菜來現炒,新鮮可口,真的十分好吃。
❷ 在微信小程序中購買了女裝,三天過去了也不發貨,無法查到客服,電話,怎麼辦
沒有別的辦法,那就直接投訴它賬號
直接投訴它賬號
❸ 誰知道《貓女》電影的背景音樂的歌名
http://www.gomusic.ru/album.html?id=36732&ref=5244 第14首
❹ 黃埔古港的實用信息
古港入口:石基村總站——石基路——「哥德堡號」紀念雕塑(古港公園)——古港遺風牌坊——粵海第一關紀念館——古港碼頭——「海傍東約」牌坊——青年地帶社工服務站——「鳳浦」牌坊——黃埔村公園(黃埔村人文歷史博物館、三眼井、清源雅軒、上善木韻、馬路邊士多店、古情懷小屋明信片店)——古祠堂街(韓艷剪紙、印沁堂、谷秋居、一德堂)——姑婆屋——日本樓——北帝廟——黃埔村牌坊。
黃埔村入口:黃埔村牌坊,進入古村裡按照景區的五個功能區,即古村文化區(黃埔村牌坊、北帝廟、姑婆屋、日本樓)--古商業街古祠堂街(韓艷剪紙、印沁堂、谷秋居、一德堂)--黃埔公園區(黃埔村人文歷史博物館、三眼井、清源雅軒、上善木韻、馬路邊士多店、古情懷小屋明信片店)--古港美食區(奶婆姜撞奶、貓記艇仔粥、石基姑爺、古港人家)--紀念展示區(古港遺風、粵海第一關、古港碼頭)的順序依次遊玩。
旅遊線路推薦(古港游必做的八件事):
1、黃埔村牌坊(拍張照)
2、北帝廟(許個願)
3、古商業街——連祠堂街及韓艷剪紙(感受古典魅力)
4、黃埔村歷史博物館(體會古村文化)
5、古情懷小屋(寄張明信片)
6、貓記艇仔粥、奶婆姜撞奶(品味古港小吃)、
7、博物館、粵海第一關、碼頭、哥德堡號(感受古港遺風)
8、坐船到對岸摘水果(體驗鄉間生活)
美食推薦
元氣推薦:老字型大小 「金三角」:附近的村民也有在這里擺喜酒的,更有網評大呼「比大酒樓好吃十倍」。這里的招牌牛蹄軟糯香口,筋燉到熟爛,幾近入口即化;另一招牌菜蓮藕雞腳煲也是大補骨膠原的元氣之物,補腳力什麼的最貼心了。
艇仔粥從貓記、雞記,到貓女、貓叔……沿著這些親切的村名一一試勻也不是容易的事,所幸艇仔粥在這里隨手撿一家都是料足、新鮮、出品極快,5元/碗兼毫無意外的好。大學城的學生專門騎車進村找貓記只為吃一碗粥,也算是樸素的單車覓食黨的一員吧。推薦1:貓記艇仔粥地址:海珠區琶洲街石基村東堤67號(近黃埔古港)推薦理由:去了黃埔古港,就來到了出名的貓記艇仔粥,位置挺難找的。不過這里的出品可以說得上是又便宜又正。艇仔粥分量十足,裡面有炸花生、油條、魚片、海蜇叉燒(或燒鴨)、蝦米、姜蔥、菜絲等等都是非常好吃。還有炒蜆、炒螺、南瓜餅、香芋餅,這餅還可以雙拼喔!每個都是味道獨特而分量足。推薦2:雞記艇仔粥地址:海珠區琶洲街新港東路石基村黃埔古港後巷內推薦理由:古港以前有很多水上人家,艇仔粥自然是村裡最有名的食物之一。貓記和雞記都是馳名的艇仔粥店,不敢說哪一間最好吃,但確實各有特色。推薦3:石基姑爺瀨粉皇、姑爺手信地址:海珠區琶洲街新港東路石基村浦南直街5、6號推薦理由:很多老廣州都喜歡吃用米漿製造的瀨粉,只因為這樣煮出來的瀨粉格外香滑,口感又Q又有嚼勁,米香味分外濃郁。用大地魚加豬骨熬煮出來的湯頭分外鮮甜,煮出來的瀨粉米湯又濃又稠,冬天喝一大口,肚子馬上「暖笠笠」。盤粉也很出名的,是用粘米粉添水和粉,調入鹽油、梘水等物料,以瓦盆盛載,放在灶上,升大火蒸煮至半熟成糊狀時,加入豬油,找一手棍棒長時間用力攪拌,然後再蒸至成糕狀。很多城裡人過來吃飽飯,打包回去明天煮早餐。推薦4:奶婆姜撞奶(古港碼頭店)地址:海珠區琶洲街石基村西堤1號(近雞記艇仔粥巷口)推薦理由:很多人到古港覓食,都沖著小食而來的。奶婆家的雙皮奶很多食客吃過都贊好,因為她家用的是純鮮奶製造,奶香味特別濃郁;姜撞奶是即撞的,新鮮,姜味夠;尤其是燉牛初乳超級滑,凝固得好實,入口不會散,好!推薦5:燉蛋皇(石基村店)地址:海珠區石基村黃埔古港新村5巷1號推薦理由:姜撞奶由店員現場製作,稍等一分鍾後再吃,味道真是很濃很濃的姜味!燉蛋就甜得入心,親子游的一般會點個燉蛋給小朋友吃,適合小朋友。推薦6:古港人家地址:海珠區琶洲街石基村楊桃園八巷2號(近黃埔古港)推薦理由:古港燒雞:招牌菜,每桌必點,上菜速度挺快,燒雞外皮炸得非常香脆,薄薄一層,雞肉嫩滑可口,完全不肥膩。推薦7: 肥仔庄園地址:海珠區黃埔區黃埔古港石基村推薦理由:這里主要吃農家菜。肉類主要有鵝、雞、魚。吃的就是它們不同的烹調方法,不過這里的古法燜鵝很有特色,比較好吃,口感鮮甜、肥而不膩,是用六七斤重的鵝,走油至金黃,避免了把鵝燒煳,換另一大鍋燜大約半小時,整個過程用荔枝木燒制,有特殊香味;再澆上採用傳統生抽王混砂糖、鹽、酒、蒜蓉、五香粉以及其他秘方醬料,在上盤前在碟子下鋪滿土豆、香糥芋頭,又粉又糥滲透滿滿燒鵝汁。這里另一個特色,現摘新鮮蔬菜來現炒,新鮮可口,真的十分好吃。
小店推薦
推薦1:【粵海堂】:
推薦理由:粵海堂位於潮江胡公祠內,它以圖文並茂的展覽方式展出古港當年輝煌歷史;主要是給遊客提供一個幽雅恬靜的休息環境,喝上一杯熱茶,聊一下天,交流一下心得... ...
推薦2: 【谷秋居】:
推薦理由:谷秋居一棟上百年的青磚老屋,內設名家書畫展覽出售,可以體驗一下其中的藝術氛圍,以及工藝品等。
推薦3:【古情懷小屋】:
推薦理由:位於黃埔古港黃埔村公園門口,以「寫意古村」、「寫意古港」、「古村印記」、「古港印記」、「夢中古村」、「夢中古港」等自創手繪明信片受遊客青睞。該店風格與店名非常吻合,雖然很小,但懷古韻味十足。小店除了明信片之外,還有很多復古韻味相當濃的小玩意,包括:80後鐵皮玩具、復古帆船、剪紙、皮影等。
推薦4: 【印沁堂】:
推薦理由:印沁堂位於祠堂街,主要經營中國的傳統年畫及其系列產品,可以現場感受傳統木板雕刻到年畫的印製的過程
推薦5:【馬路邊士多店】:
「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多麼熟悉的旋律,多麼經典的兒歌,多麼美好的童年記憶!在黃埔古村,有這么一家士多店,購物有1953年的分幣贈送!
推薦6:【返璞歸真】:
台灣佬開的一家很有特色的小店,店主留著頭長發,經常隨身帶著個單反相機,很有藝術范。以賣香料和精品為主,裝修得古色古香。夏天的時候外面還有特色橘皇茶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