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你好,6個人可以排列的隊形如下。
六人一排隊形,在舞蹈中遇到一些可以solo的地方可以用這樣的隊形,每個人可以擺出不同的姿勢或者做不同的動作
前三後三隊形,其中兩排的人要岔開站,防止後面的人被擋到。
兩人為一排,站成三排,排成一個梯形的形狀。一般站在前兩個的人是擔當領舞的作用。
個人solo部分,這個需要有一定的基礎的。比如另外5個人在一旁擺出造型並靜止不動,有一個人走出來進行solo。
大概目前是這么多,希望題主採納。
⑵ 十四人舞蹈隊形怎麼排
1、常用舞蹈隊形。
2、舞蹈隊形排練技巧:
要關顧全局群舞舞蹈隊形 編群舞,個人的動作、姿態、熟練,皆如文章的詞藻,運用得好可以增分,運用得差則減分,然而無關乎大局,只是細微末節之事。大局者,似文章的段落,段落條理分明,層次有序,詞藻雖不華美,仍有平易朴實的好處,未必全盤皆輸。所以舞蹈的舞蹈隊形之編排,比細節動機的引發,更為重要,先定舞蹈隊形,再想舞之推演,為編群舞應該的步驟。 況且,舞蹈隊形,可以純粹在形式上考慮,不必問有什麼意義,如文章起始,自然可以先擬個起承轉合順序,不必先想好內容是些什麼,所以更可以優先想好。
⑶ 六個人跳舞有幾種隊形可以排
3種。
1、六人一排隊形,在舞蹈中遇到一些可以solo的地方可以用這樣的隊形,每個人可以擺出不同的姿勢或者做不同的動作。
2、前三後三隊形,其中兩排的人要岔開站,防止後面的人被擋到。
3、兩人為一排,站成三排,排成一個梯形的形狀。一般站在前兩個的人是擔當領舞的作用。
(3)中國旗袍舞蹈編排隊形視頻擴展閱讀:
隊列隊形演化為作戰形式的重要內容,直接成為各國軍隊廣泛採用的進攻隊形或防禦隊形。
隊列隊形通常分為橫隊、縱隊、並列縱隊三種基本隊形,根據不同的作戰編成可以分為班橫隊和班縱隊、排橫隊和排縱隊、連橫隊和連縱隊及連並列橫隊、營橫隊和營縱隊及營並列橫隊、團橫隊和團縱隊等隊形。軍種、兵種、團以下隊形通常根據編制裝備進行調整。
⑷ 11個人的舞蹈隊形怎麼排
一個領隊站在最前面 挑選一些比較好的在第一、二排(共六人) 其他人站在後面,形成一個「中」字。
舞蹈隊形排練技巧:
要關顧全局群舞舞蹈隊形 編群舞,個人的動作、姿態、熟練,皆如文章的詞藻,運用得好可以增分,運用得差則減分,然而無關乎大局,只是細微末節之事。大局者,似文章的段落,段落條理分明,層次有序,詞藻雖不華美,仍有平易朴實的好處,未必全盤皆輸。所以舞蹈的舞蹈隊形之編排,比細節動機的引發,更為重要,先定舞蹈隊形,再想舞之推演,為編群舞應該的步驟。 況且,舞蹈隊形,可以純粹在形式上考慮,不必問有什麼意義,如文章起始,自然可以先擬個起承轉合順序,不必先想好內容是些什麼,所以更可以優先想好。
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A. 一字排列形:每個舞者面對觀眾一字排開,各跳各的,沒有主從之分,這種隊形,優點在人多壯聲勢,不過顯然有些單調,是獨立式的基本型。人 人 人 人 人
B. 雁行式:中間的突出來,其它的依次退後些,如雁飛時的隊形,舞蹈的動作也許仍相似,但是觀眾主觀上認為中間突出的是主,其它是次,於是有了主次之分,只是這種主次之分,可以在舞蹈中輪換舞者,來消除其階序;也可以變換成其它獨立式舞隊,使主次之分不明顯。人 人 人 人 人
C. 散點式:是一種平均分布的隊形,然而其精神是在舞者每個人都同樣重要,不分主次,所以前排不可以擋住後排,前排人數也多,所以也沒有前排較重要的感覺。(許多街舞采這種方式)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D. 圓圈式:這是圍著圈圈跳舞的方式,於現在多是鏡框式舞台的情形下,已經很少見,然而民族舞蹈中,強調參與,而非給人欣賞的舞蹈,這卻是非常多。
○ 獨立式的舞群,強調每一個成員的平等性,每一個成員的表現,都讓人注目,在欣賞這樣的舞蹈時,每一個舞者都可以被視為主角,也同時可以被視為舞群中的一員,這樣看似矛盾的說法,實在是因為每個人都重要,又每個人都與別人一樣的現象造成的。
⑸ 六個人的舞蹈隊形怎麼編排及變換
正三角形、倒三角形,菱形、長方形、圓形
兩橫排交錯,兩豎排相對
兩兩相組合,三三相組合
斜排,或者三人一組一個三角形都是可以的。
⑹ 十二人旗袍走秀隊形。六分鍾的音樂,急用。拜託,幫幫忙。
分享Millenium的單曲《Day After Day (oscar Salgero Edit)》: http://music.163.com/song/28173594/?userid=136845165 (來自@網易雲音樂)
⑺ 中國民族舞視頻~~很簡單的,進來吧
http://you.video.sina.com.cn/b/20319014-1604965497.html是雨竹林啦,還不錯的
⑻ 16人的民族舞蹈隊形怎麼排才好看
如果真的按照漢族古禮,那就是兩列或兩排,一排八個,在論語中二十篇中有記載,叫兩佾。我對現代舞蹈本身並不是很了解,這要看你的民族舞題材,假如是取材於祭祀、慶典、或是古裝打扮建議參照古禮並有所改進。畢竟民族舞蹈追溯淵源,無非是貴族娛樂、民間祭祀或是慶典。有句古語大家時常聽到「是可忍,孰不可忍」,它的前一句就是「八佾舞於庭」,出自《論語·八佾篇》。天子八佾、諸侯六、大夫四,士用兩佾。這就是傳統舞人數基本為八人的倍數的原因。
當然,在現在民族舞中,形式多變、題材豐富,不拘於禮。所以隊形主要以表現力和藝術性確定,面對觀眾以最好的表達舞蹈的本身含義為主。但是,現如今好多旅遊項目,體會民族特色或是傳統文化的項目表演中,還是盡量以最直接最純正的民族氣息展示比較妥當。
多說一句,這兩佾,並不是死守其位的,只是入場或是某些特意(例如敬天之意、祈福之意)的動作的時候保證式樣,中間也是穿梭變化的。另外,中國傳統文化莫不滲透著易經的思維和數術原理,這些數字也都是古人摸索出來的最容易表達的數值關系,並不是隨意而定的。具體,假如研究中國術數,就不難理解。好多關於人數或是其他數值的東西都與之有關。這里不多論。
⑼ 16人的民族舞蹈隊形怎麼排才好看
1、三角(一排兩個,二排六人,三排八人)
2、兩橫排,可先後交換位置
3、兩豎排
4、一豎排(可做交叉動作,如,1、3、5向左2、4、6向右等)
5、等腰三角(三個點個兩人,兩人可豎,可橫)
6、正、倒八字
7、小字(中間四人,兩點各一人)
8、隻字(口四個點站四人,兩點各站一個人)
獨特的隊形,不是擺出來的,而是變換出來的。
例如,從一個基本隊形,通過錯落有致的交叉,替換,變成另一個隊形,再通過旋轉,分離,集中等,變成另一個隊形,使得整個隊伍有流動感,讓人耳目一新。這就要用一些心思,用文字很難表達清楚。
⑽ 8個人的舞蹈隊形,怎麼編排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