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女裝百科 > 唐綺桑蠶絲長旗袍

唐綺桑蠶絲長旗袍

發布時間:2022-09-11 23:22:25

1. 手工刺綉桑蠶絲旗袍洗後縮水了怎麼

純桑蠶絲的衣服最好是乾洗,水洗都會縮水的。更何況你是機洗!你可真是夠馬大哈的。
沒有辦法了的,二樓的方法只能是死馬當活馬醫,如果是雙縐或者喬其紗的,還馬馬虎虎有可能拉長一點點。如果是電力紡或者素縐緞,基本上沒有效果的。
記住:真絲的衣服盡量乾洗。如果乾洗不方便,就手洗,但一定要選用絲綢專用的洗滌劑,或者用帶有柔順劑成分的洗發水洗。不然縮水是必然的!

2. 桑蠶絲重磅真絲旗袍配啥面料的披肩好

真絲旗袍配一般配那種面紗的紗料披肩的我覺得挺好的。

3. 桑蠶絲旗袍撐變形了還能復原嗎

桑蠶絲旗袍撐變形了就沒有辦法復原了的,材質特性決定的,一但撐變形了就沒有任何辦法來恢復了的。

4. 桑蠶絲旗袍哪個牌子好

順絲牌的 太好了 我買的都是這個 性價比太高了

5. 東方之美,是令人為之沉醉的,如何才能駕馭得了旗袍的古典氣息嗎

每個女孩心中都應該有一個旗袍夢。談到旗袍,人們總是將其與優雅和迷人的詞聯系起來。當女生穿著旗袍時,它就能體現華麗又含蓄的內涵,就像東方女人本身一樣。

提及旗袍的發源還得從清朝入關談起,那時候的滿族人女性衣著以披風為主導,而漢族人女性們依然承襲了左右裝的搭配方法,到了清中後期滿漢服裝逐漸互相結合,逐漸發生一套造型設計二種因素的狀況,而清末期時漸漸地轉變成相互之間仿效的情況,在那時候遭受許多貴婦人們的青睞,這也是旗袍最開始的表達形式。

實際上外國人穿旗袍,非常少會產生較為傳統的旗袍樣式,大部分全是改進款過的「現代中式」設計風格,而對這類改進款的旗袍,新時期的女性反倒更為能接納,因為它不僅有著當代女性所追崇的舒適度、時尚感、應用性,還有著著傳統旗袍所提供的韻味兒,保存了固有的設計風格,在這個基礎上開展提升和自主創新,讓最新款旗袍授予更妖艷的實際效果。

6. 綾,羅,綢,緞,綺,紗,縞有什麼分別請詳細解釋它們的分別

所謂絲綢是由蠶絲或蠶絲與其他纖維交織而成的織物。蠶絲是由十八種a氨基酸組成的天然蛋白纖維,它不同與棉和化學纖維,這些蛋白質與人體皮膚的化學成份十分類似,與人體皮膚有很好的相容性,穿著舒適柔軟,對滋養和保護皮膚有相當重要的作用。絲綢根據其組織規格不同可分為:綾,羅,綢,緞,綃,紗等。
絲綢品種的類別: 絢麗多姿的中國絲綢,自古以來飲譽世界。絲綢品種花樣繁多、色彩斑斕艷麗。按生產加工方法可分為機織物、編織物和無紡織物。按原料可分為全真絲織物、人絲織物、柞蠶絲織物、合纖長絲織物及其交織物。按用途分可分為衣著用綢、裝飾用綢、工業用綢、醫葯用綢和國防用綢。按組織可分為平紋織物、斜紋織物、緞紋織物等普通組織織物和特殊的縐織物、絨織物、紗羅組織織物。按品種可分為如下十五大類:綾、羅、綢、緞、紗、絹、綃、紡、綈、縐、葛、呢、絨、錦、綉。其中:紗、羅、絹、紡、綢、綈、葛、等為平紋織物,錦與緞比較肥亮,呢和絨比較豐厚,紗及綃比較輕薄。
絲綢主要常見品種類型:
縐 緞:
縐緞的經絲為平絲,緯絲為強捻絲二左二右排列,採用緞紋組織交織的絲織品。縐緞有花、素兩種。素縐緞一般採用五枚緞紋組織,織物表面一面為縐效應,另一面為光亮緞紋效應。花縐緞的花地組織為正反五枚緞紋或八枚緞紋組織,在縐地上起光亮的緞花。織物手感柔軟,抗縐性好,宜作襯衣、裙料。縐緞的原料一般為桑蠶絲,經絲大多為23.3dtex(20/22)
桑蠶絲2根合並,緯絲為23.3dtex(20/22)桑蠶絲2根、3根合並強捻絲,織物重量一般為12.5~20m/m。隨著紡織工業的發展除真絲縐緞外,還有真絲與人造絲交織的縐緞、全化纖的模擬絲縐緞等。
織錦緞
織錦緞是:一組經絲(生絲)與三組緯絲(熟絲)交織的三重紋織物,地組織為八枚經面緞紋,花組織為三組緯絲分別起緯花。織物表面呈現三色花紋。織錦緞地部細潔緊密,綢面平挺厚實,緯花瑰麗多彩,紋樣精細,以中國傳統的民族紋樣見多,也有採用變形花卉和波斯紋樣。以清地紋樣為宜,但根據市場流行趨勢也可用滿地、漏地紋樣。根據所用原料不同,織錦緞有真絲織錦緞、交織織錦緞人造絲織錦緞和金線織錦緞等數十種。
雙縐
雙縐經絲為平絲,緯絲為強捻絲的一種絲織物。緯絲捻度一般為22~28/厘米。織造時採用二根s捻和二根z捻間隔排列,按平紋組織交織。織後經煉染,綢面光澤柔和,手感柔軟,有縐效應。雙縐原料以桑蠶絲為主。現在市場上也有很多用化纖原料 制織的仿雙縐。雙縐除染色和印花的以外,還有提花雙縐。
http://..com/question/1332796.html

綾羅綢緞是日常生活中對絲織品的通稱,並非一個完整的分類方法。中國古代絲織品種有絹、紗、綺、綾、羅、錦、緞、緙絲等。今天,絲織品則依據組織結構、原料、工藝、外觀及用途分成紗、羅、綾、絹、紡、綃、縐、錦、緞、綈、葛、呢、絨、綢14大類。
http://www.chinasilkmuseum.com/show_hdr.php?xname=INJD401&dname=VPIN401&xpos=2 染織綉品種

7. 做旗袍的面料怎麼選啊,是真絲面料,怎樣甄別好與次。桑蠶絲和榨蠶絲有什麼區別。

1:鑒別真絲好差:主要看布面平整程度、面料是否緊致、面料光澤性,面料細膩程度。
2:桑蠶和榨蠶是兩種不同的真絲品種,蠶寶寶吃桑葉長大就是桑蠶,吃榨葉長大就是榨蠶。
種就是通常所說的桑蠶絲,就是桑蠶結的繭里抽出的蠶絲,這種蠶絲色澤白里帶黃,手感細膩、光滑,有一股淡淡的動物纖維特有的氣味。用這種蠶絲製作出來的被子特別柔軟、貼身;同時也有一個缺點,就是使用一段時間之後,蠶絲之間的空隙容易收緊,導致被子變薄,保暖的效果沒有以前好。通常經拍打、日曬以後可恢復。

另外一種蠶絲就是柞蠶絲,它是用柞蠶繭生產出來的。柞蠶屬野蠶,主要生活在北方,它由人工放養在野外大山柞林之中,它以柞葉為食。和桑蠶絲相比,柞蠶絲的顏色比較深,其原始顏色為灰黑色。這種顏色的材料做被子,通常無法被消費者接受;因此,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柞蠶絲往往要用酸緘性的化學葯劑進行褪色處理,因而它對人體的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另外,柞蠶絲絲體中所含的「絲膠」比較多,導致它本身手感比較粗糙,不夠光滑,光澤也比較暗淡;而且柞蠶絲的剛性也比較強,不是很貼身。

8. 綺、綾、羅、綢、緞、紗、錦 有什麼區別

1、綺類: 絲綢中的一種,有花紋的,有美麗文彩和彩色絲織品。

2、綾類:按原料分為有純桑蠶絲織品,合纖織品和交織品, 素綾是用純桑蠶絲做原料的絲織品;

常見的綾類織物品種有花素綾,廣陵,交織綾,尼棉綾等,表現在質地輕薄,柔軟,用於裱畫裱圖,可以做四季服裝。市面上也直接稱斜紋綢。

3、羅類:分為橫羅和直羅。傳統品種杭羅為橫羅。外觀表現在質地輕薄,絲縷纖細,經絲互相絞纏後呈椒孔形,質地緊密,結實,紗孔通風,透涼,穿著舒適,涼爽,適於製作夏季服飾,刺綉坯料和裝飾品,它是純蠶絲織物。

4、綢類:是絲織品中最重要的一類,直觀區分的話主要從成品的色澤和手感上區分,純桑蠶絲質地柔滑,反射的光線比較柔和,綢屬中厚型絲織物,其中較輕薄的品種可做襯衣和裙,較厚重的可做外套褲子

5、緞類:利用緞紋組織的各種花、素絲織物。緞類織物俗稱緞子,品種很多;其特點是平滑光亮,質地柔軟色彩豐富,紋路精細, 我們常見的有花軟緞、素軟緞、織錦緞和古香緞等。

6、帛:其本意是頂級絲制布條、白色絲織布條,它的出現與其他織物的用處不同,最早是作為貴族書寫和繪畫使用的,而今出現的比較多的是帛書和帛畫;

泛指具有多種彩色花紋的絲織物,本錦的生產工藝要求高,織造難度大,所以它是古代最貴重的織物這種織物有經起花和緯起花兩種,也叫經錦和緯錦。

7、絹類:在古代,絹絲可以泛指蠶絲。但是現代紡織工業中,絹絲特指蠶絲短纖維,而不是長絲。

絹類織物為平紋組織,質地輕薄,堅韌挺括平整,一般常見的有天香絹、篩絹等,可以做婦女服裝、童裝等,但是絹同其他製成品相比,質地更加輕薄,容易起毛,不宜多洗。

它們都是絲綢中的一種,各有特色,綺的特點唯美,綾的特點是素馨,羅的特點是旖旎,綢的特點是高貴,緞的特點典雅,紗的特點朦朧,錦的特點是華麗;這就是這些絲織品的區別。

9. 錢塘佳人旗袍桑蠶絲我定了你們的一件旗袍,不知什麼時候收到

你可以打個電話問問

10. 中國各朝代的服飾是如何演變的

1、商周

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絲、麻。由於紡織技術的進展,絲麻織物已佔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細織造極薄的綢子,提花幾何紋錦、綺,和絞織機的羅紗。衣料用色厚重。

從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飾裝飾雖繁簡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國服裝的基本形制。

2、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時期的衣著,上層人物的寬博、下層社會的窄小,已趨迥然。深衣有將身體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階層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禮服,男女通用。

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頒秦漢服飾胡服令,推行胡服騎射,便於騎射活動。

3、秦漢

秦漢服裝面料仍重錦綉。綉紋多有山雲鳥獸或藤蔓植物花樣,織錦有各種復雜的幾何菱紋,以及織有文字的通幅花紋。

4、隋唐

隋唐時期,中國由分裂而統一,由戰亂而穩定,經濟文化繁榮,服飾的發展無論衣料還是衣式,都呈現出一派空前燦爛的景象。

彩錦,是五色俱備織成種種花紋的絲綢,常用作半臂和衣領邊緣服飾。特種宮錦,花紋有對雉、斗羊、翔鳳、游鱗之狀,章彩華麗。

刺綉,有五色彩綉和金銀線綉等。印染花紋,分多色套染和單色染。隋唐時期男子冠服特點主要是上層人物穿長袍,官員戴襆頭,百姓著短衫。

直到五代,變化不大。天子、百官的官服用顏色來區分等級,用花紋表示官階。隋唐女裝富有時裝性,往往由爭奇的宮廷婦女服裝發展到民間,被紛紛仿效,又往往受西北民族影響而別具一格。

隋唐時期最時興的女子衣著是齊胸襦裙、高腰襦裙,即短上衣加長裙,裙腰以綢帶高系,幾乎及腋下。

5、宋

宋代漢服大致有官服、便服、傳統服等三式。宋代官服面料以羅為主,政府因五代舊制,每年要贈送親貴大臣錦緞袍料,分七宋代靈鷲球紋錦袍等不同花色。

官服服色沿襲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綠,九品以上服青。

官服服式大致近於晚唐的大袖長袍,但首服已是平翅烏紗帽,名直腳襆頭,君臣通服,成為定製。

6、明

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裝或長、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襲了傳統,且品種十分豐富。服飾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綠、桃紅等色,以免與官服正色相混;勞動大眾只許用褐色。

7、清

清代女裝,漢、滿族發展情況不一。漢族婦女在康熙、雍正時期還保留明代款式,時興小袖衣和長裙;乾隆以後,衣服漸肥漸短,袖口日寬,再加雲肩,花樣翻新無可底止。

到晚清時都市婦女已去裙著褲,衣上鑲花邊、滾牙子,一衣之貴大都花在這上面。滿族婦女著「旗裝」,梳旗髻,穿「花盆底」旗鞋。至於後世流傳的所謂旗裝,長期主要用於宮廷和王室。清代後期,旗裝也為漢族中的貴婦所仿用。


(10)唐綺桑蠶絲長旗袍擴展閱讀:

受西方服飾影響:

或許有人會以現代女性服裝中的旗袍為例,來證明中國女裝也著重表現人體的自然美,其實,這種旗袍是在本世紀上半葉受西方服飾審美趣味影響的結果,直至光緒年間,旗袍還不是目前的式樣。

傳統旗袍在肩、胸、腰、臂、臀等部位的表現與突出人體美的西方女性服裝完全不一樣。

和西方服飾藝術不同的是:中國服飾藝術不是突出人體美,而是充分調動藝術造型等手段追求一種裝飾美,即一種超越形體的精神空間。

從中國清朝以前的服裝款式來看,遮蔽人體的寬袍大袖是中國傳統服飾的主流。即使某些人的形體很美,這種服裝也不去展現這個美的形體。

與唐綺桑蠶絲長旗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兩條褲子顏色不一樣叫什麼名字 瀏覽:421
馬甲女純棉 瀏覽:526
歐美飛行員夾克搭配百褶裙 瀏覽:751
灰色褲子配什麼衛衣女 瀏覽:879
結婚照一定要穿白襯衫嗎 瀏覽:840
中老年女裝加絨運動外套女裝 瀏覽:323
天貓女裝店值多少錢 瀏覽:489
以純旗艦店黑色外套女 瀏覽:79
男綠色風衣搭配什麼鞋子好看圖片 瀏覽:219
ow的衣多少錢 瀏覽:137
潮牌女裝模特 瀏覽:163
長款女士紅色風衣圖片 瀏覽:474
褲子側拉鏈縫紉 瀏覽:2
警察開槍制服暴徒 瀏覽:117
冬季西服外面穿什麼外套 瀏覽:510
歐洲束身馬甲 瀏覽:169
白色紫色衣搭配圖片大全 瀏覽:229
山東臨沂校服 瀏覽:748
品牌男裝加我微信號 瀏覽:226
沖鋒衣外套臟了怎麼洗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