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科學觀察日記400字
科學觀察日記400字
利用科學的方法去觀察一個事物才是最好的方法。下面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出來的有關於科學觀察日記400字,歡迎閱讀!
今天晚上我出去上廁所回來時,突然發現在房檐兒下有四隻小燕子,
我當時就來了興趣,打開了門廳的燈。我暗暗怨自己:為什麼開燈呢,搞得小燕子們睡不好覺。我仔細的看了看,它們並沒有睡覺,他們在捉燈邊上的小飛蟲!過了一會,燕子們好像吃飽了,又好像捉累了,好像犯困了?兩只燕子睡覺了,一隻燕子的頭躺在另一隻的尾巴上,真有趣!那兩只呢?像哨兵似的,在放哨,它們兩個可有精神啦,瞧瞧左,望望右,看看前,看看後,生怕有誰來欺侮它們。
爸爸見我出去上廁所半天沒回來,著急了,出來找我來了,當他看見我獃獃地望著房檐出神的時候,自己也來了好奇心,於是,爸爸站在我的旁邊往房檐上一瞧,“咦,四隻燕子?”他自言自語道,“是啊”我說,“你看,爸爸,那兩只睡覺,那兩只放哨呢!”我用手指了指那四隻燕子。“在打更呢!”爸爸說,我呵呵笑了。
突然,飛過來一隻白色的蛾子,在兩只小燕子面前晃,我看見燕子的頭在跟著飛蛾轉,爸爸說:“把這兩只燕子氣壞了,”“當然了”,我笑道。
時間不早了,我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欠,“小燕子們,晚安”,我和爸爸戀戀不舍的離開了門口,把門燈關上了,“明天早上它們會飛走嗎?”我問,“當然了,啊欠,行了,快點睡覺吧。”爸爸說。明天早上它們會不會飛走呢,我這樣想著,迷迷糊糊的睡著了。
今天,我拿了一塊大蒜,把外表的一層白皮輕輕地剝去;然後找了一個空礦泉水瓶,把上邊那一大塊剪去,只剩下底下的一部分;接著倒了二分之一的水,再把大蒜放進去,知道我在干什麼嗎?對了!我在種大蒜。
3月2日 今天,我發現大蒜的頭兒上,冒出一點點綠色。大蒜要發芽了!我連忙換了一瓶水,發現的根長長了,我拿尺一量,根只長長了一點點,大約有1毫米。
3月4日 今天,我來看我的大蒜,啊,大蒜發的芽在前天才朦朦朧朧的一小點,看不太清楚,而今天綠芽已經鑽出來了,一共有兩根,長約7毫米。我怕水中的養分不夠,又把水換了。
3 月5日 今天,我發現大蒜的綠芽長長了,約有1厘米長,另外一根長的比較快,總共長1.3厘米,
我換水時,經過測量發現蒜根長了4毫米,共長了5毫米。 3月6日 今天,我發現大蒜長得好軟弱。可能是營養不良,我便給它加了二顆復合肥,希望它能快些長大,希望它能長得健壯.3月8日 今天,我發現大蒜的小綠芽真的長高一些了,而且也比較健壯了,我高興極了,連忙再加一粒復合肥去,生怕水中的養分不能滿足大蒜的生長。我又發現那兩根小綠芽又長長了1厘米,長得最高的有2.5厘米,長得有點矮的有2厘米長。蒜根也成了盤旋狀。3月9日 今天,我發現大蒜的綠芽長了3毫米,最高的有2.9厘米,中間的有2.3厘米,最矮的6毫米長。蒜根我無法用尺量,因為根是旋起來的,我估計有6毫米長。3月10日 今天,我發現這3根綠芽中又鑽出了一根還不到1毫米的小綠芽,我又加進去一粒復合肥。我拿尺一量,最長的已有3厘米長,可還是太軟弱了,可能是營養不良和陽光不足的原因罷於是我把它栽在花盆裡,放在陽台上能曬太陽的地方,讓它能有足夠的養分和陽光.有了坭土和足夠的陽光,它一定會長得更快更好!
今天語文課上老師留了一個作業就是種一種植物。回到家後我打算種花生,就問媽媽“花生是怎麼種出來的?”媽媽說“把花生種在土裡在澆上水就行了。”原來種花生這么容易。話音剛落,我就奔向我家的陽台,一個小小的花盆裡立刻多了幾粒“小紅點兒”,我用土把花生米小心的蓋上,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過了兩天清早,我還沒起床,爸爸就驚奇的喊起來了:“哎呀!明明,你的花生芽長出來啦!”我一震,飛身下床跑到花盆邊,哇!土裡真的長出了幾個厚厚的嫩綠的“小不點”,“還不止這些,土裡還有呢,”爸爸把土撥開,土下面竟有四五個只長了一點點的嫩黃色小苗,我又把土輕輕的蓋上了。
過了幾天我那可愛的'花生苗!它們已經長的比原來高多了,還長出了翠綠翠綠的莖和小葉,似乎迫不及待地想把頭伸到花盆外面去瞧瞧,希望它們能把根扎的更深,吸收更多的養分,長的更強壯。花生苗似乎明白了我的心意,那一片片小葉在風中向我點頭。我又給小苗澆了水,又給小苗培了培土。晚上我夢見我的小花生苗正茁壯地成。我也從中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不停的付出和播種希望,人才會生活得更充實和快樂。願我的花生長得一天比一天強壯,一天比一天堅強!
我的花生苗已經比花盆高出很多了,葉子也從翠綠漸漸變為深綠,而且,花生苗的莖上也開始長出了細細的絨毛,在花生苗莖和葉的分叉處,每天總是長出還未打開的小葉片,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花盆,但是這束縛不了小花生苗向上的決心和意志!它們正努力的吸收養分,比誰長的高,長的壯!都不甘示弱,望著一天比一天高,一天比一天壯的小苗,我開心的笑了。現在結不結花生,已經不重要,花生苗們已經盡力了!
今天,奶奶買了一盆花,名字叫“一帆風順”,我問奶奶:“它為什麼叫一帆風順?”奶奶說:“你自己觀察吧!”
我認真的觀察了起來。這種植物是草本植物,它的葉子是從根部直接長出來的,它沒有莖,但是葉柄長而挺拔,托著翡翠似的葉片,葉片是橢圓形的,像小孩子的手掌那麼大,葉脈清晰。
它的葉子有許多,卻只有一朵花,花枝比葉子都高,這一朵白花,晶瑩皎潔,亭亭玉立。奇妙的是,它的花瓣像一隻小船的船身,它白色的花蕊好似小船的蓬,可能因為這才得到“一帆風順”的名字吧。
它玉潔冰心,麗而不媚,我非常喜歡它。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去姥姥家玩了一天,我們剛回到家,我就趕快去客廳里觀察“一帆風順”。
我發現它像船帆似的花瓣從中心開始變成淺綠色的了,它的花蕊也開始變綠了。它的葉柄托著翡翠的葉片,葉尖上下不一,在許多葉柄中間長出了一個幾厘米長的捲筒,我想:這就是它新長出來的葉子吧。
我小心地在葉子上噴了點水,一粒粒水珠在原有的和新長出的葉子上像一顆顆珍珠在滾動。
它素裝淡扮,艷而不俗,我更加喜歡它。
今天早晨,我一起床就到客廳里觀察“一帆風順”。
它的葉子長得很茂盛,以前的捲筒也伸開了,也長成了一片葉子。我驚奇地發現它的花瓣變成淡綠了,顯得更高傲。它的花蕊也變綠了,像一個小小的狼牙棒,它像根電線桿上掛著一隻小船,顯得優雅高貴,更加高傲。這是一盆多麼奇特的花呀!它的形狀、顏色都非常惹人喜愛。
“一帆風順”這是一句吉言,對大人來說:“一帆風順”是指在工作、生活上順利、平安。對我們來說:“一帆風順”是指在學習上要乘風破浪、克服險阻、達到成功的彼岸。
;② 觀察蝸牛日記
一天的時間眼看就要結束了,這一天里,大家身邊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見聞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日記了。怎樣寫日記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觀察蝸牛日記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前天下樓的時候突然發現地上出現了很多的蝸牛,這種久違了的可愛的小動物,連續幾天的雨水給了它們舒適的生長環境,所以都出來活動了,呵呵。於是昨天趴在草叢里抓到了三隻活的帶回了家,嘻嘻。這三隻個頭正好是大中小三個號,我分別給它們取了名字:大牛、二牛和小牛,哈哈。
回家後在網上搜了搜如何飼養蝸牛,原來蝸牛吃的東西還不少呢。蔬菜、水果甚至吃紙。據說它吃的什麼顏色的食物拉的便便就是什麼顏色的,真有意思。我找了個空瓶子,墊了些泥土上面鋪了些葉子,這就是它們的家了。一開始它們還不太習慣,尤其二牛和小牛總是往外爬,大牛比較懶很愛睡覺。我虛掩著蓋子,給它們留些空隙,大概是爬累了,兩個小傢伙都貼在瓶蓋上睡了。
蝸牛觀察日記一
早晨,我在陽台上觀察蝸牛。蝸牛的殼上有小點點,像浩瀚天空中的小星星;它的觸角伸得非常長;我用棉簽輕輕地碰了碰它的眼睛,它似乎看到了壞人,立刻逃了回去,但沒過一分鍾,它又伸出來了。在蝸牛走過的地方像粘了膠水,我用毛巾洗掉「膠水」,結果蝸牛亂爬了,原來它是用「膠水」來認路的。
蝸牛觀察日記二
蝸牛很會吃。我在蝸牛面前放了一片嫩菜葉,只見它慢吞吞地吃起來,我才剛出去拿水回來,菜葉上已經有了好幾個小洞洞。我突然發現,蝸牛的頭部有個很小的洞,原來這就是它的口。蝸牛的口中有三萬多顆牙齒,就是紙盒它也能咬破。
蝸牛觀察日記三
「哇,小東西,你不是在陽台上嗎?怎麼來到桌子上了!」隨著一聲尖叫,在桌子邊的媽媽已經嚇得快五體投地了。可蝸牛正悠閑地吃著它的菜葉,不,應該是全吞了。
10月14日,我們家多了一隻可愛的蝸牛,那是我從林度那裡拿過來的。它的殼是貝殼形的,難怪它屬於貝殼類。它的腹部有粘性。它有2對觸角,2隻眼睛,1隻小嘴。別看它的嘴巴只有1粒小米那麼大,裡面的牙齒就有256萬顆,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這只蝸牛在爬行時像橫「9」,在睡眠時像個「0」。
蝸牛最喜歡吃的食物是菜葉。它先用「銼刀」把菜葉磨碎,再吃下去。蝸牛一般在傍晚吃食。
有一天,我去觀察蝸牛。可是,蝸牛找不到了!我急忙去叫來媽媽,我倆一起找,可還是沒找到。正在這個緊急時刻,媽媽翻開菜葉,發現蝸牛在菜葉的角落裡。我便又開始觀察蝸牛了。
在觀察蝸牛的「路程」中,我寫了一篇科學觀察日記。科學老師徐老師看了這日記,表揚了我,還在日記上加了一顆「☆」。
蝸牛真可愛呀!養蝸牛真是一件快樂的事呀!
9月28日傍晚,科學王老師給大家發了一則信息:為了提前觀察蝸牛,明天帶一個不漏水的小盒子,到西二樓科學室領養一隻蝸牛試著飼養。
9月29日清晨,我一到教室放下書包就捧著透明的小盒子向西二樓科學室走去。當我漫不經心地來到科學室,被眼前人山人海排隊領養蝸牛的情景給「蒙」住了,只見同學們個個捧著打開蓋子的盒子,七嘴八舌地叫嚷著,我只好乖乖地站在最後排隊。不一會兒,「叮叮叮」上課鈴響了,同學們都戀戀不舍地跑回各自的教室上課了。
轉眼間,到了中午大課間。我又捧著小盒子來到科學室,被眼前「搶」蝸牛的一幕給「驚」住了,只見調皮的男同學乘著王老師吃飯不在,從窗戶爬進去捉蝸牛。不一會兒功夫,王老師的蝸牛被洗劫一空啦!
在回教室的路上,同學們都興高采烈地捧著裝著蝸牛的小盒子。而只有我的透明盒子里是空空的,我的心裡有點酸酸的。「喂,看看我的蝸牛!」身後的一位同學一邊拍著我的肩膀,一邊在炫耀她的蝸牛。我看見蝸牛背上有一個硬硬的殼,腹部軟軟的,正背著硬殼靠腹部伸縮,慢慢地一點一點地爬行。
望著小蝸牛,我感覺目前雖然我的學習成績不太理想,但我要向小蝸牛一樣向著自己的目標不停的`前行,正如一首兒歌唱到:重重的殼掛著輕輕的仰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點乘著葉片往前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陽光靜靜看著它的臉。
回到家,我把它們放在書桌上。蝸牛開始緩緩地爬行。它的頭一伸一縮,把沉重的殼遠遠地落在後面。等它的身子長得像一根蹦蹦作響的橡皮筋時,使勁地將後面的硬殼一拉,身子一下子就來到了前面。在它的身後留下了像鼻涕似的粘液。
「天哪!竟然有二萬五千六百顆牙齒!如果被它咬上一口,會怎麼樣呢?」
不用怕,這是蝸牛的牙齒,即使,人被咬了一口,也沒有關系。
這是我在科學課上,關於蝸牛最讓我驚訝的知識,我有點不相信,這芝麻大小的嘴巴里怎麼能長這么多顆牙齒呢?
我去找了很多很多的資料,原來,人們用了荷蘭的列文虎克發明的顯微鏡,來觀察蝸牛,發現蝸牛嘴裡有一條矩形的舌頭,上面長著無數細小而平整的牙齒。
為了了解更多知識,我養了六隻小蝸牛,還觀察到了蝸牛的觸角,我用鉛筆輕輕碰它一下,它就快速縮了回來,然後,慢慢地,它先把短觸角伸展開,再把長觸角慢慢地探出來,這個過程像樹枝抽新芽的情景。
如果你多弄幾次,它會向另一個方向爬行,因為蝸牛覺得前面有阻礙物,觸角對於它是感應器,像盲人的拐杖。
蝸牛喜歡生活在陰暗和潮濕的地方。但又不能生活在水裡。我非常好奇,它在水裡是什麼樣的表現?
我拿了一個紙杯,裝了半杯水,把蝸牛放進去,睡著的蝸牛會立刻醒來,拚命地往上爬。
我又往杯子里加了一些水,比剛開始更快的速度往上爬,好像在說:「氣死我了,氣死我了,快喘不過氣了……」
我趕緊把蝸牛從水裡解救出來。
通過細心觀察,你會發現蝸牛身上的許多秘密。
一場大雨過後,我在我家的院子撿了一隻小蝸牛。突然,一不小心我的手指碰了一下蝸牛的觸角,它的觸角迅速縮了回去。我想這是怎麼回事啊?於是,我把蝸牛放到樹葉上帶回了家。回到了家裡我就迫不及待的去試驗,想弄明白做到怎麼回事。
第一次試驗:我把它放在桌子上,觀察它的一舉一動。一開始它趴在樹葉上一動不動,過了許久,它才慢慢的伸出頭來,觸角也慢慢的伸展出來,左顧右盼的看來看去,好像是在尋找什麼。
第二次試驗:我輕輕的吹了口氣,它的觸角迅速縮進頭里。哈哈,真好玩。經過反復的試探它的觸角,我發現,蝸牛的觸角無論碰到什麼東西,它的觸角都會立即縮進去,但是,我不知道為什麼它的觸角會縮進去。
老師布置給我們觀察蝸牛的日記寫作任務,還發給我們放大鏡呢!
一回到家,我就把作業寫好。可能是我的作業太少了吧,我一會兒就做好了。我急急忙忙拿出蝸牛,把它放在地上。只見它慢慢的爬了起來。我怕它爬到沙發底下,就說:「小蝸牛呀!如果你乖的話,我叫你『乖乖』。如果你不乖的話,我叫你『壞壞』!」我知道這種方法不行,但是我總要試試啊!小蝸牛好像聽懂了我的話,站在原地不動,擺擺觸角,好像在說:「小主人,我很乖,快點叫我『乖乖』吧!」我哈哈大笑著說:「『乖乖』!」「乖乖」爬呀爬,爬到了桌子上,我便拿起放大鏡,看起「乖乖」來。「乖乖」的殼是左旋的,聽說左旋的很少見呢!它的身體軟趴趴的,感覺好像口香糖;「乖乖」還有四隻觸角,有兩只長長的,兩只短短的;它的長觸角上面的黑點,就是它的眼睛了。
3月12日、星期三、晴
這天,我閑著無聊,便拿起放大鏡觀察「乖乖」來。突然,「乖乖」的排泄的地方出現了一根細細長長的,黑黑的長線。哎呀!那是大便!我捂起鼻子,大聲叫道:「媽媽!快過來!『乖乖』拉便便了!急救急救!」媽媽拿起一張紙巾,把紙巾包住手,不緊不慢的把「乖乖」的糞便給抓起來。我說:「惡心死了!惡心死了!老媽,你這都敢碰,你真是太牛了!」「下次自己抓!別指望我!」媽媽不耐煩的說。
其實「乖乖」的糞便不是很臭,可是我為什麼捂著鼻子呢?
今天下午的常識課讓我們這些小朋友都大飽了眼福。
蝸牛這小東西,大家一定熟悉,可在現實生活中卻很少被視為焦點。我也沒有親眼看見過。胡澤平同學在課前抓了許多蝸牛,給常識課更添色彩。
你瞧,那頑皮的蝸牛背著一個重重的殼,頭上有兩對觸角,這對它不說十分重要,就像盲人的拐仗,能夠起到探路的作用。用手輕輕觸碰或用風吹它的觸角,它的觸角就會像含羞草一樣在瞬間縮回去。反應相當靈敏。它的腳很特殊,在殼的底部有兩塊凸起的肌肉,它就是靠這兩塊肌肉來伸縮爬行的。每爬過一處地方,都會留下兩條發亮而濕潤的粘液。它是專吃菜的害蟲,農民伯伯都很討厭它。但是蝸牛是很有韌性的,這點你就不知道了吧!蝸牛每天只活動四到五小時,每分鍾只爬二至三厘米,只能存活六個月,可它卻是第二個赤手空拳登上埃及金字塔的動物。146米高的金字塔路上寫滿了這只小蝸牛畢身歷經千難萬險的足跡。
我想,小蝸牛這種執著而堅忍不拔的精神正是我們在學習上必需具有的品格。
xxxx年x月x日星期x天氣x
今天我觀察了蝸牛,我看來看去,心早想蝸牛是怎麼呼吸的?蝸牛吃什麼?蝸牛沒有腳,它為什麼能爬呢?所以我要好好觀察一下。
首先我想先知道蝸牛吃什麼?我把蝸牛關在一個瓶子里,然後又在瓶子里放了幾只蚊子和一些麵包渣,還有幾片菜葉,這時蝸牛慢慢向菜葉爬去,然後蝸牛開始吃菜葉,我明白了,原來蝸牛喜歡吃菜葉。第二個問題是蝸牛沒有腳,它為什麼能爬呢?我把蝸牛放在一個透明的杯子里,仔細觀察,原來蝸牛是靠腹足爬行的。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蝸牛是怎麼呼吸的?我去問爸爸,爸爸說:「蝸牛身上有個口,它就是靠那個口呼吸的。」我在它身上找到了那個口,原來它就是用那個口呼吸的,過了一會兒,我發現蝸牛睡覺了,我想讓它醒來,可是我不知道怎麼讓它醒來,我又去問爸爸,爸爸說:「你把它放在水裡。」我把蝸牛放在水裡,蝸牛慢慢醒來,然後爬出了水面。
蝸牛真的是很有趣,我喜歡觀察蝸牛!
③ 怎麼寫一篇我了解的科學知識的日記350字
科學知識的日記,你可以寫一寫難忘的科學課,通過一個小實驗來寫其過程
④ 五篇科學觀察日記
觀察日記六則
3月14日 星期二 天氣 晴
我家養了七條生龍活虎的錦鯉。有的是大紅色,如一個個游動的小太陽;有的是橙色,像一個個大橘子;還有的是花色,像一條條變色龍。小魚兒的形狀是流線形,體長在6~12厘米之間。我同時喂給它們魚食和花捲末,它們似乎更愛吃花捲末。它們呼吸和進食時,嘴巴如小喇叭似的一張一合,利用吸力將食物送入嘴裡。
3月15日 星期三 天氣 陰
今天,我家的小錦鯉特別活潑可愛!我餵食時,發現它們個個擺動著長而白的尾鰭和長在腹部的鰭,利用流線形的身子和靈活的尾部以50~60厘米/秒的速度搶食。它們的膽子也很小,一有什麼動靜或聲音,就會滿池子亂跑。有時兩條魚撞上了,還會用尾巴擺動著打對方的背鰭,好像在傳遞什麼信息。它們游動時尾巴在98~180度之間擺動。很悠閑時,它們會一條一條地「躺」在魚池角落裡休息,好像怕影響了同伴似的;生氣或害怕時,回很快「躲」到其它魚中,好像生怕別人看到自己一樣。
3月16日 星期四 天氣 晴
今天,我剛喂完魚食,只見一隻體寬2厘米,體長7~8厘米的花斑錦鯉從口中吐出一條2~3厘米的深綠色物體。它吐完後,用嘴吸了幾口氣,遊走了。其它幾條魚也接二連三地吐出此類分泌物。我想,這種白色和深綠色的分泌物可能為它們不想吃的食物,也可能是胃酸或水中的不良細菌……。看來,沒有豐富的知識無法探索大自然!
3月17日 星期五 天氣 雨轉陰
今天,我將魚食放在一個鉤上,在水中停留了5分鍾,一條貪吃的小魚遊了過來。突然,我將小鉤提起,小魚竟用尾巴以180度的角度擺動,兩個肚鰭用力前後搖動。一轉眼,跳離水平面2~4厘米,然後落入水中,激起一圈圈水渦。我查找了資料:鯉魚(錦鯉)確實會跳,最高跳過1米。在江河湖泊中的鯉魚經常在太陽落山時跳出水面嬉戲。民間也有「鯉魚跳龍門」的傳說。
3月18日 星期六 天氣 晴
今天,我要給魚換水了。換水前,魚兒都靜悄悄的,好像怕誰發現了,「躲」在水深8~9厘米以下。就算有好吃的東西,也「守株待兔」,等著它自己沉下來。可剛換了水,魚兒們都把魚鰭一搖一擺的,互相追逐嬉戲。餵食時,個個爭先恐後地吃著食。為什麼前後變化這樣大呢?我個人認為:鯉魚雖是在河、湖中長大的,習慣了長期不換水的生活。但就像人喜歡干凈的家一樣,魚也喜歡干凈的水。干凈的水不僅「空氣新鮮」,而且沒有滿池的排泄物,魚當然喜歡!
3月19日 星期日 天氣 晴轉多雲
魚兒是很喜歡玩耍的!它們時而向上撲食,時而向下沖擊,時而在水中你追我趕。可是,這些都是魚的正著游,難道它們不會「倒著走」嗎?通過觀察,我的答案是會。不信,看看我家的錦鯉。小傢伙向前游時,肚鰭向後劃,身體和尾巴左右劃動,產生一股旋渦流推動魚向前。所以有時它們可以藉助水流滑行一段。而向後游時,肚鰭向前劃動,像我們劃船一樣產生一股推動力,加上尾巴只向右或向左擺動,魚自然就「倒車」了。
觀察日記兩則
⑤ 小學科學觀察日記
小學科學觀察日記
平時有沒有連續觀察過一些植物?接下來要給大家推薦的是小學科學觀察日記,歡迎閱讀以及參考!
201X年X月X日 晴天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種香草。香草的種子黑色,呈卵形,比蠶籽稍大一點兒。用鼻子嗅,可以聞到一股獨特的香味,沁人心脾。就連碰過它的手,都可以久久留香呢!
這時,媽媽拿起小鐵鏟,把盆里的泥土自上而下,由內而外地仔細翻鬆。接下來,就是香草種子回歸泥土媽媽懷抱的時刻啦!我沿著花盆,把種子繞著圈,均勻地撒在黝黑的泥土上。之後,再用鐵鏟小心翼翼地在種子身上蓋上一層泥土“被子”,這給種子蓋被子可有講究啦:蓋得太厚,種子力量微弱,沖不破泥土;蓋得太薄,種子吸收不到充足的營養,發芽勢必也會受到影響。我用小鐵鏟將撒在香草種子上的泥土一一撫平,之後,開始澆水。
香草耐干不耐濕,所以澆水不宜過多。我按媽媽教的方法,拿起噴水壺不間斷地向泥土噴灑,直到泥土濕潤為止。在泥土中喝飽水的香草種子會自己往泥土裡“鑽”,而後生根發芽。這樣澆水滲透力強,且不會造成水多爛根。
接下來,就只是漫長的等待了,香草什麼時候才能發芽呢?還是個未知數。但我相信,在它長大的時候,一株株碧綠色的香草隨風搖曳,濃郁的芳香填滿房間,飽滿的果實掛滿枝頭,一切是那樣的美好愜意,那樣的安寧快樂。親愛的香草,快快長大吧!快讓我一睹你的'“芳容”!
201X年X月X日 晴天
我家的魚缸里有四條可愛的小金魚,它們每天在魚缸里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我很喜歡。它們中有三隻是紅色的,有一隻是白色的,它們都有剪刀似的尾巴,大大的眼睛,沒有牙齒的嘴巴。看到它們自由地游著,我突然產生了一個問題:魚是怎樣在水中游泳,呼吸的呢?我悄悄地趴在魚缸邊仔細觀察,生怕驚動了它們,終於發現,魚游動時先用腹上的鰭向前滑動,再用尾巴調整方向,它是用腮呼吸的,嘴巴有時一張一合地吐泡泡,當我喂它們時,它們先用嘴巴碰一下,然後馬上吃起食物就遊走了。當它們在睡覺時,眼睛還是睜著的,因為它們沒有眼皮,所以它們在夢游啊!小金魚可真是一群即可愛又充滿秘密等著長大的我們去探索研究呢!
201X年X月X日 晴天
今天的科學課上,老師給我們每個小組都發了一個杯子,裡面有一條美麗的小金魚。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個任務--觀察它的形狀、顏色、呼吸、吃食和活動,並記錄下來。於是我們便圍著杯子,目不轉睛地觀察起來。
這條小金魚是橙色的,身體狹長,有點苗條,小腦袋上長著一張小嘴和一對凸出的大眼睛。兩個腮幫子一張一合,水從嘴裡吸入,又從腮里過濾出來,這是它在呼吸呢!小金魚背上和胸前都有美麗的魚鰭,身後是一條薄薄的散開的尾巴,游動起來時,胸鰭和尾巴不停地擺動,像一位仙女在水中翩翩起舞,非常美麗動人。它吃東西的樣子有點兒可笑,看見食物就游上前,一口吞進肚裡,吃飽了,就呆在水裡一動不動。
通過這次觀察,我發現了金魚的許多秘密:金魚是用鰓來呼吸的,因為它沒有肺。它是靠擺動鰭和尾巴游動。它吃東西從不咀嚼,總是狼吞虎咽的。我還懂得了一個道理:觀察事物,就能增長知識,我們一定要養成觀察事物的好習慣。
201X年X月X日 晴天
今天,我的香草長出了第二對真葉,這可真是一件振奮人心的事!這時,我發現:香草真葉的生長方向與眾不同。它並不像其他植物的葉子那樣依著順序,向一個方向生長。而是在第一對真葉的基礎上,朝相反方向長出第二對真葉,如第一對真葉是南北方向生長,那麼第二對新長出的真葉則是東西方向生長,從而成為一個“十”字形。上網一查,原來香草屬十字花科,怪不得它的葉片生長方向如此特別呢!
此時,原先長出的第一對真葉已搖身一變,從細小變成了寬大,顏色也由淺綠變為深綠,成為這株“香草家族”的“大哥”。想必這一對“大哥”為“新葉小弟弟”的萌發,一定犧牲了許多本應屬於它們的營養吧!快快長大吧,可愛的香草。希望在你變為碧綠成株的時候,是有陽光和鮮花的,到時,我會和它們一起為你祝賀!
201X年X月X日 晴天
為了科學課上用,我同學送我兩只可愛的小金魚,她還把唯一又大又好看的金魚給了我,我非常地高興對著金魚細細觀察,今晚笑得合不攏嘴。有一隻小金魚全身是金紅色的,嘴巴是尖尖的,還帶著銀色的斑紋,圓鼓鼓的小肚皮有一層一層的魚鱗組成的,在水裡顯得那麼閃閃發亮,它的尾巴像銀杏樹的葉子,游的時候像在翩翩起舞的公主我就叫它公主;還有一隻稍微大些的小金魚的頭部是深紅色的,嘴巴鼓鼓的,身體是雪白雪白的它有四條岔開的尾巴攤開時猶如開屏的孔雀,於是我給他取名叫“孔雀先生”。
我想給它們增加一些營養——麵包,它們好象不十分喜歡的樣子,兩只鼓鼓的眼睛好象在說:“我在原來主人那裡吃了好飽啦!”,我發現水有些渾濁,於是我就給它們換了水,可愛的小金魚看到干凈的水就在裡面更加自由自在地嬉戲遊玩……
;⑥ 關於科學的日記
活中處處有科學,只是沒有注意罷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哪裡也離不開科學,至於生產,勞動,體育,衛生,軍事,更是需要科學.」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在日常生活中流傳著許多約定俗成的生活常識,它們都是前人的經驗之談.於是,我們機械地認為這些生活常識理所當然的是正確的和有益的,往往不假思索地照做.久而久之成為習慣,也讓你的生活麻煩不斷,因為這些所謂的」經驗」、」常識」恰恰是與生活常理相違背的,而要相信科學,只有尊重科學,才有可能規避禁忌,少受其麻煩困擾.
冬天,天氣寒冷,玻璃瓶蓋往往擰不開,怎麼用力也不能奏效,有經驗的人只要把瓶蓋放在火上烤烤.就能輕而易舉的擰開.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這就是熱脹冷縮的道理.天氣寒冷時,瓶蓋收縮,緊緊咬住瓶口,就不容易擰開,烤火受熱膨脹後,瓶蓋就鬆了,於是不費多大的力就能打開了.
當老人家穿針費力時,她就把針放在頭發上擦擦,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這其實是在潤滑減少摩擦呢.人的頭發里含有油脂,針在擦頭發時就等於加了潤滑油,因此就能減少摩擦,就能很容易的穿針了.
午餐肉、豆豉鯪魚、茄汁豆……都是美味的罐頭食物,它們都可以存放很久而不易變壞.這因為罐頭是密封的,細菌便無法進入.人們在製造罐頭食品的時候,把罐頭里的空氣全部抽出,然後把它封口.在沒有空氣的情況下,即使裡面的食物沾上少許細菌,它們也無法生存或繁殖啊!這就利用了微生物生存的條件中的空氣.
有些食物不能用高溫加熱,否則會影響它們的營養和味道.對於這些食物,我們可快速將它們加熱至一定溫度(一般為60℃~85℃),持續15到30分鍾,然後迅速冷卻.這樣既能殺死食物中的大部分微生物,又能保持原有的味道.這種加熱法叫做巴斯德消毒法,是法國科學家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發明的,
科學要研究各種自然現象,並尋找它們產生、發展的原因和規律.每一個小小的疑問都有可能引發科學的發現.牛頓(Lsaac Newton)好奇於蘋果落地而發現了萬有引了定律;瓦特(James Watt)好奇於水沸騰後頂起壺蓋而改進了蒸汽機.只要留心觀察,從探究身邊的問題著手,我們都可以進入科學的世界.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⑦ 100字科學日記
2014年 4月18日 星期三 天氣:晴
1 今天下午,我到田老師的養蠶室去看蠶寶寶。啊!它們長得太慢了!都孵化出來兩個星期了,也不過就1 cm左右長。但腦袋變大了,身子也長長一些了,沒以前那麼黑了。它們有的一動不動;有的在紙上爬來爬去,像是「慢蟲國」在舉行賽跑,比誰跑得慢;有的卻在大口大口的吃萵筍葉子。
在那張蠶種上,有的還是小黑點,躲在白色的卵殼里,有的剛出生,大約長5 mm,黑乎乎的,也懶得爬一爬。蠶寶寶真可
2 今天我和哥哥一起給小狗們洗了一次澡,這時水已經熱了,我們把小狗放到盆里,它們有些不情願。我把它們放在里,他們的毛在水裡非常潔白,用水輕輕地洗它那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然後,取出了洗發水,好香啊!是新鮮芒果味的,我們把洗發水擠在臟兮兮的小狗身上,揉啊揉,揉啊揉。調皮的小狗在我手裡撒嬌,我把它的爪子放在水裡,仔細地把它指甲裡面的泥用牙簽挖出來,再把它的臟屁股洗干凈,用水浸一下,這個過程我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然後再用手把它們濕漉漉的毛輕輕的斗干凈,又是一隻干凈可愛的小狗。我都不捨得把它放下了!
這時我感到開心、舒服有成就感,我帶著小狗出去散步,一路上它蹭著我的褲腳,別提有多開心了。愛。
⑧ 科學小日記三百字
衣服沾水以後衣服的顏色變深
我們的眼睛之所以可以看到物體,是因為光照到物體上後,物體表面就會把光反射到眼睛裡。物體反射的光越多,它的顏色就越淺;反射的光越少,它的顏色就越深
我們的眼睛靠反射光線來看東西,乾衣服反射光線能力強,濕衣服反射光線能力弱。
結論:光照到乾衣服上,大量的光被衣服纖維反射出來,只有少許被衣服吸收,浸濕以後,一方面有一些纖維絨毛傾倒不能發射光線;一方面濕衣服表面覆蓋著一層水,很難反射光線。所以,衣服被水浸濕,反射光的能力比它乾燥時反射出來的少的多。因為被水浸濕的衣服比乾燥時反射的光少,因此顏色深。
⑨ 科學現象日記100字日記。
有人說「科學可以解釋一切」,但我卻對這句話產生了許多的疑問。
最近,我讀了一本《科學不能解釋的現象》的書,講的全是科學不能解釋的種種現象。
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金字塔和百慕大三角。
金字塔在古埃及,有好多國家都讓考察隊去那調查和發掘國王的墓,然而這些「無知」的人類並不知道危險正在降臨。等考察隊回國時,全都離奇的死亡了。科學家怎麼也找不到原因。還有一次,英國100名遊客登上發了金字塔,但在10年裡死於癌症。這令科學家們困惑不已。
百慕大三角是個神秘的地方,無論是什麼東西,只要從它的上空或旁邊經過,都會在幾分鍾內離奇的消失的無影無蹤,海底也沒屍體。所以百慕大三角失蹤事件至今還是個迷。
雖然科學不能解釋一切,但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