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對當今女裝市場的分析
好看的就行
B. 女裝市場還有前景嗎 什麼牌子女裝會更好賣
女裝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張 行業集中度有望提升
國內人均女裝消費支出仍存至少20%提升空間
女性群體歷來在服飾品類上具備強勁的消費潛力,而中國女性極高的勞動參與率進一步支撐其消費能力釋放。從相對支出水平來看,受益於國內女性較高的勞動參與率,人均女裝支出相對於人均男裝支出處於同比較高階段。2008
年以來,雖然女性勞動參與率有所降低,但在家庭綜合消費水平提升以及女性個人閑暇時間增加的背景下,人均女裝相對消費佔比仍呈顯著改善趨勢。
女裝行業需求
女裝品牌市場按照商品售價區間來分,有大眾品牌、中高端品牌以及奢侈品牌三大類。大眾品牌平均單件定價在500
元以下,主要面向消費能力一般的年輕女性;中高端品牌價位在500-3000
元左右,定位具備一定經濟能力、對衣著設計及質感有較高要求的成熟女性;奢侈品牌女裝的價位則在3000
元以上,主要針對高收入,對品牌歷史、文化內涵、設計風格有高要求的精英富裕階層。
我國女裝行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張,2017年規模近萬億
我國女裝占據整個服裝市場近半壁江山,市場規模持續增長,但增速減緩。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女裝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服裝市場規模高達1.8萬億元,其中女裝市場規模8728億元,佔比近50%。但隨著女裝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張,市場逐漸接近飽和,增速減緩,2016年女裝市場規模同比增長5.3%,2012-2016年的復合增長率CAGR(5)達6.6%。預計2017年女裝市場規模將增長4.9%至9151萬元,較2016年增長423萬元,高基數下增長絕對額仍可觀。
大眾品牌市場主力,前五品牌排名穩定
由於高性價比,大眾品牌是女裝市場中銷售額佔比最大的市場。該類品牌主要面向年輕女性,她們對產品的時尚度要求較高,追逐流行元素,同時比較注重性價比。當下流行的女裝品牌包括:國際大眾時尚與快時尚品牌ONLY、VERO
MODA、ZARA、H&M、UNIQLO、ELand、Teenie Weenie 及Etam 等;國內自主品牌Ochirly、Five Plus、La
Chapelle(拉夏貝爾)、歌莉婭、秋水伊人和COCOON 等。
中高端女裝企業紛紛上市,行業集中度有望提升
高端女裝市場目標群體大多為形成固定穿衣風格的中產階級成熟女性,這部分女性對設計及質感有較高要求,在購買服裝時最關注的是服裝的品質及剪裁。這部分群體具有高消費能力但較為忙碌,對價格敏感度低,品牌忠誠度較高。
我國高端女裝市場增長空間較大,市場集中度較低
2015年我國高端女裝市場規模達1730億元。2012-2015年,我國高端女裝市場年均復合增速達到26%,明顯高於女裝市場整體增長水平。未來隨著人均收入的提高、中產階級規模的擴大及消費升級,預計我國高端女裝市場仍可以保持快速增長。目前我國高端女裝市場集中度仍然較低。2015年我國高端女裝前十大品牌市場佔有率約為9.5%,處於較低水平,市場集中度低於男裝、童裝等細分服裝市場。
C. 什麼是高端女裝
高端女裝,即高檔次女裝,設計款式時尚新穎,做工考究,材質珍貴,價格不菲,針對成功和財富女性。
女裝品牌大致分為設計師品牌、商業品牌、生產品牌。
能被稱為品牌的女裝,都有很高的知名度,非常出名的品牌甚至可以做到人盡皆知,好的品牌不僅有好的設計師,裁剪師,更要用好的原材料,不僅美觀,時尚,設計理念也會更好的符合人體力學,結構學,穿起來更舒適。
D. 服裝行業市場分析是什麼
服裝行業市場分析:
(1)盈利空間較小
我國服裝出口價格今年來有所上升,而這一變化是在生產成本上升、商務成本上升、勞動力成本上升等綜合因素下出現的,可以說服裝出口高增長是以數量快速增長、利潤持續走低的高消耗為代價的。
(2)行業繁榮與虧損企業增多並存
虧損和瀕臨虧損的企業有所增加,約占行業總數的20%左右。企業間的產品質量水平參差不齊,一些企業的產品質量不穩定。從質檢總局對10個省、市的77家企業的77種產品質量抽查情況來看,產品抽樣合格率只有70%。
(3)服裝產品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堪憂
名牌產品的模仿、抄襲、假冒偽劣現象仍相當嚴重。
(4)國外品牌試圖控制產業鏈
後配額時代給我國服裝業帶來商機,也帶來了危機。國際貿易保護的大棒會頻頻舉起;根據中國服裝協會專業委員會的調查分析,國內高端市場幾乎全被國外品牌所佔領;從國際市場看,走出國內品牌很少。
E. 中國服裝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
2020年發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新冠病毒突然爆發,全國上下人心惶惶,人們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嚴重威脅,為響應國家戰「疫」策略,大家不得不宅在家中。國家經濟發展開始緩慢,今年對於大多數行業來說都是艱難的一年。
服裝行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傳統支柱型產業,在我國宏觀產業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服裝產業鏈包括原材料、紡織印染、服裝廠加工生產和服裝零售四大環節。疫情的原因使得消費者購買能力下降,導致市場需求量迅速減少,大量的服裝線下門店銷售業績幾乎為零,只能被迫關店,生產企業面臨資金周轉緊張,經營受阻難以維持企業的正常運轉,服裝行業提前進入了淡季。
特殊的2020年已經走完了一半,未來服裝行業又將迎來哪些發展趨勢呢?
一、服裝產業將加入智能科技元素
如今的服裝行業電商成為了主角,隨著時代的發展,之後將會有更多高新技術的出現運用到店鋪中,例如刷臉支付、3D試衣鏡子、互動電子大屏等。服裝工廠也會有機器人的加入,但機器只能代替製造無法進行設計,意味著以後將會有許多服裝設計師的出現。
二、服裝個性化需求增加
服裝行業已經從產品匱乏階段發展到滿足個性化需求的階段,消費者不單單滿足於產品單一的質量,更多的想要品牌帶來的附加值。以95後為代表的潮牌服飾異軍突起,個性化需求將會隨著人們對自身認識的加深越來越趨勢化。表達訴求、肯定核心價值以及滿足孤獨屬性,將會是下一個服裝業的紅利藍海。
三、可持續時尚將逐步成為主流
服裝紡織行業是僅次於石油業的全球第二大污染環境最嚴重的行業,為了環境和勞工的保護,將會對紡織服裝領域越來越重視。現在行業內對於面料的開發,都非常重視對自然資源的能耗,因此從設計到製造過程中,注重對環境保護的服裝更受歡迎。
四、線上線下相互依存
越來越多的服裝店將會開啟線下體驗線上下單的購買模式,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當屬優衣庫,憑借多渠道線上線下打通的銷售模式,多次獲得雙十一服裝類的銷售冠軍。
五、消費者購物體驗感至上
在消費者為核心的時代,服裝企業要學會快速聚集粉絲,想要顧客對於一個品牌產生依賴感,除了產品質量過關之外,舒適的購物體驗是另一重要因素,服務好顧客才能真正地留住顧客。
我是老趙,一個在服裝行業摸爬滾打幾十年的生意人,以上是我對於中國實體服裝行業的一些觀點,文章不足之處歡迎多多指教。
F. 如何對女性服裝市場進行市場細分
女性品牌服裝的市場與消費趨勢分析
(1)女性的市場分析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女裝已經基本滿足了女性衣著需要,但是卻只有少女裝相對有個性,而現代消費者著裝講究個性化,追求自我風格和完美,各個年齡階段的女性消費者對品牌服裝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使市場產生了分化,不同年齡層次、不同經濟地位、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費者需要不同的服裝。目前,我國老年、中年等各個年齡階段個性服裝都很短缺,很多消費者往往買不到合適的衣服,就近幾年來的市場夾看,女裝市場佔有率前十名的品牌主要以年輕女性服裝為主,尺寸、顏色和款式也不適合老中老年女性。
同樣,目前我國服裝市場對中老年人來講,可選性不大。由於老齡服裝市場過分單調,一些中老年人在市場上買不到合適的衣服,只好到裁縫店量身訂做,大大的延長了購衣時間。隨著新世紀的到來,中國65歲以上的人口已達到9377萬多,將進人老齡社會,服裝企業必定要重視這一潛力巨大的市場。
(2)消費趨勢分析
從近年來女性品牌服裝流行趨勢看,消費將向個性化、休閑化、多樣化、時裝化和品牌化轉變。尤其對有一定經濟基礎和一定消費品位的白領們來說,她們更喜歡的是有個性、有休閑氣質(如職業裝向休閑職業裝的轉變)、時尚而又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服裝。因此,一定時期內的消費市場將會出現兩種趨向:一種是位於高端的國際名牌的銷售將有所上升;另一種是中低檔消費開始漸漸向中檔消費轉變。
此外,隨著服裝行業倡導「綠色」「環保」格調,消費更高檔的「環保時裝」也漸漸嶄露頭角,如價格不菲的納米抗紫外線休閑裝、海洋甲殼質纖維針織品、蘆薈材質內衣等來自大自然的高科技產品,也是今後高消費的一大趨勢。
在風格上來說,今後女性服裝消費在兼顧樸素、大方、實惠同時,還會向自然、舒適、浪漫方向轉變。 質地上,熱銷的服裝「純度」將會更高,純毛、純棉、純麻甚至純絲等會更加走俏。天然原料稍微加工後製成的服裝會大受消費者的歡迎。
G. 中國服裝業發展現狀應該從哪些方面分析
我國服裝發展業目前在世界來說是大而不強,量多質差,根據《2015-2020年中國女裝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分析,近年來,我國服裝高端趨勢明顯。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服裝消費中,高端服裝消費增長31.2%,中端和低端增長分別為19.2%和18.4%。2011年,由於品牌女裝價格大幅上漲35.7%,服裝銷售量增速下降,但高端女裝銷售額仍然達到了20%的增速。
據統計,2008-2011年,我國女裝市場佔有率前十,前二十品牌集中度低,前十市場佔有率基本在24%左右,前二十在35%,其中曾有較大優勢的寶姿,白領,馬斯菲爾市場佔有率都有所下降。
前瞻產業研究院女裝行業研究小組分析認為,這個結果出現的主要原因是成熟女裝行業由於公司成立時間都不長,目前在品牌知名度,市場認可度等方面沒有絕對優勢的公司。各品牌都在各自埋頭競爭,跑馬圈地的外延擴張階段,近幾年資金渠道優勢非常重要,未來的競爭將在外延擴張競爭的同時開始服務,和進一步建立和提升品牌內涵,形成品牌特色的內在實力競爭。
值得注意的是,高端女裝價位較高,其面料、設計、做工、細節處理等要求較高,進入行業有一定壁壘,這也使得網路店鋪和傳統做中低端品牌企業較不易發展高端女裝品牌,網購沖擊對高端女裝品牌影響相對較小。此外,高端成熟商務女裝品牌在國內消費者認知度較高,國際品牌尚無強勢品牌在國內擴張。
綜上所述,我國的中高端成熟女裝行業正處於發展期,尤其是中高端成熟女裝細分行業擁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
H. 女裝的行業現狀
智能服裝將最新科技與傳統紡織及服裝設計與工藝相結合,綜合材料、電子、機械、自動化、計算機、信息、通訊等工業最新技術成果,在多學科技術相互滲透下,內涵不斷延伸,技術快速發展,產業持續升級,促使整個紡織服裝行業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進行轉變。
歐美國家近二十年來對於智能服裝的發展非常重視,心電和呼吸監控智能服裝逐漸應用到醫院護 理和家庭護理當中,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質量,同時也大大降低了護理的成本。由於目前智能服裝還不能很好地將感測器、電子器件、電源器件和導線不顯眼集成到服裝中,因此用於長期健康監控的智能服裝的舒適性有待改進。高穩定性和高精度的柔性感測器技術、超低功耗電子技術和新型服裝加工技術是智能服裝應用和發展的基礎,這些技術部分還處於產業化前期,因此要把這些技術整合實現具備高精度、高穩度性測量、高舒適性和長時間續航的智能服裝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近年來我國在智能服裝領域也取得了一些進步,相關的先進技術具備進入產業化應用和推廣的潛力,但是由於應用智能服裝作為人體健康監控和預警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一個互聯網平台將穿戴智能服裝的個體、移動設備、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這些節 點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為人們的健康監控和疾病預防提供最佳的服務。
長期以來,困擾智能服裝的問題是低電
I. 服裝行業的前景怎麼樣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海瀾之家(600398.SH)、森馬服飾(002563.SZ)、雅戈爾(600177.SH)、太平鳥(603877.SH)、美邦服飾(002269.SZ)、報喜鳥(002154.SZ)、安正時尚(603839.SH)、錦泓集團(603518.SH)、七匹狼(002029.SZ)、朗姿股份(002612.SZ)、九牧王(601566.SH)、地素時尚(603587.SH)等
本文核心數據:政策規劃、服裝行業企業數量、服裝行業營收、服裝產量、服裝行業利率水平、服裝行業競爭格局、服裝產業熱力圖、服裝行業發展目標
產業概況
1、定義
服裝業是指將麻、棉、布、化學等各種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經過生產、加工製得服裝產品的行業。
在國家統計局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GB/T4754-2017)中,服裝製造行業涉及「機織服裝製造業」(國民經濟行業代碼:C181)、「織或鉤針編織服裝製造」(國民經濟行業代碼:C182)、「服飾製造」(國民經濟行業代碼:C183)。
2、產業鏈剖析:中下游延伸融合
中國服裝產業產業鏈主要分為上游服裝原材料及印染;中游服裝設計生產;下游服裝銷售。目前,中國服裝企業大多進行了產業鏈的下游延伸,自產自銷。隨著電商經濟的發展,以淘寶、京東為代表的第三方電商平台成為服裝銷售的重要渠道,大型服裝企業也逐漸建設自己的線上電商平台,但在規模、流量方面依舊有著巨大的差距。
中國服裝行業上游代表企業主要有棉紡企業華孚時尚、魯泰A、百隆東方等;毛紡企業新澳股份、江蘇陽光、上海三毛等;絲綢企業嘉欣絲綢、萬事利、金鷹股份等;印染企業華紡股份、航民股份、富春染織等;服裝輔料企業偉星股份、潯興股份等。
中國服裝行業中、下游代表企業有海瀾之家、森馬服飾、雅戈爾、太平鳥、美邦服飾、報喜鳥、安正時尚、錦泓集團等。各企業旗下品牌按細分市場可分為男裝品牌、女裝品牌、童裝品牌和男女裝兼備的綜合品牌,其中男裝品牌代表有海瀾之家、雅戈爾、太平鳥男裝等;女裝代表品牌有LANCY、VGRASS、玖姿等;童裝品牌有balabala、Annil、拉比等;綜合品牌代表有森馬、美特斯邦威等。
中國服裝行業下游第三方銷售平台中有線上銷售平台代表淘寶、京東、唯品會、亞馬遜、拼多多、抖音等;線下銷售平台家樂福、沃爾瑪以及大中小型服裝市場、店鋪等。
行業發展歷程:發展重點隨時代調整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十多年來,我國服裝產業圍繞「科技、時尚、綠色」新定位,堅持「科技」、「品牌」、「可持續」和「人才」四位一體的創新發展之路,基本實現了服裝製造強國的既定目標。行業發展愈加健康,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增長動力更加多元,創新能力不斷增強,行業素質大幅提升,全行業進入到高質量發展的新軌道。
行業的良好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指引與規范,根據不同時期的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回顧我國服裝行業自「十五」時期至「十四五」時期的政策發展歷程,可以發現,我國服裝行業經歷了從代工到自有品牌生產、出口,再到綠色化、品質化、品牌化的發展路徑,政策的不斷演變反應出了我國服裝行業發展的良好勢頭與強勁動力。「十四五」時期,我國服裝行業將圍繞規劃的發展方向繼續前行,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行業政策背景:政策加持,服裝行業發展更加穩健
自2015年起,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勵和規服裝行業有序、健康發展。「十四五」時期,服裝行業政策規劃頻發,進一步完善了中國服裝行業政策體系,保障了行業的穩定發展和持續動力。
行業發展現狀
1、供給端:企業數量及服裝產量整體有所下降
2013-2021年9月,中國服裝行業企業數量整體有所下降。截至2021年9月,中國服裝行業現存企業12557家,相比2020年末減少了743家。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服裝行業產銷需求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J. 女裝都有哪些重要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