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到這期……
是招待唉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3NDgxODAw.html
旁邊還有兩期,一個是火一個是夜上海,沒看到光音樂的
B. 春晚有哪些常用的純音樂
1、《春節序曲》
這是《春節組曲》的第一樂章,經常被抽出單獨演奏。它是我國著名作曲家、音樂理論家李煥之基於延安時期的生活體驗,在20世紀50年代創作的一部作品,展現的是當年革命根據地的人們在春節時熱烈歡慶的場面。
它的旋律曲調雅俗共賞,加之其表現的主題是非常具有群眾基礎的盛大節日,因而從它誕生之後,逐漸演變成了附加在「春節」之上的小傳統。尤其是電視春晚流行後,此曲也更加為人熟知了。
5、《喜洋洋》
這是我國著名民樂,以新板胡為主要樂器演奏。由我國已故民樂大師劉明源先生於1958年創作。
C. 春節聯歡晚會上經常放的背景音樂是什麼
春節聯歡晚會經常放的背景音樂叫做《春節序曲》。
拓展資料:
《春節序曲》是《春節組曲》的第一樂章,經常被抽出單獨演奏。它是我國著名作曲家、音樂理論家李煥之基於延安時期的生活體驗,在20世紀50年代創作的一部作品,展現的是當年革命根據地的人們在春節時熱烈歡慶的場面。
李煥之(1919-2000)先生是我國著名的作曲家、指揮家、音樂理論家。原籍福建晉江,1919年出生於香港。
1936年春入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從師蕭友梅,學習和聲學。
1938年8月到延安,進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學習,結業後又繼續在高級班從冼星海學習作曲指揮。畢業後留校任教員。抗日戰爭勝利後,從延安到張家口,擔任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音樂系主任。新中國成立以來,一直活躍在音樂戰線上,歷任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工作團團長、中央歌舞團藝術指導、中央民族樂團團長等職。
自1954年起,歷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常務理事、書記處書記、副主席,音協創作委員會主任《音樂創作》主編等職務。1985年當選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
D. 2016央視春晚節目主持時播放的背景音樂叫什麼名字
春節組曲》是李煥之的代表作品。
李煥之生於香港,祖籍福建晉江,
1939年進入重慶音樂干訓班學習;
1943年進入重慶青木關國立音樂院作曲系學習,
畢業後留校任教。他的主要作品有《社會主義好》、
《新中國青年進行曲》等。
《春節組曲》作於1955年—1956年,
樂曲以陝北民間秧歌的音調和節奏為素材,旋律明快,
生動地表現了我國人民在傳統節日里熱鬧歡騰、
喜氣洋溢、敲鑼打鼓、載歌載舞的場面
《春節組曲》由四個樂章組成,
第一樂章「序曲」,描寫的是過春節人們扭秧歌的情景,
樂曲里加入了鬧秧歌的鑼鼓節奏,
主題由兩首陝北民間嗩吶曲組成,
樂曲歡快熱烈。中間部分是一首悠揚的陝北民歌,
其主題先由雙簧管演奏,再由大提琴重復,
最後由小號獨奏把音樂推到高潮結束。
第二樂章「情歌」,像抒情詩,
樂曲開始由英國管演奏出一首陝北情歌,
像在月光如水的河邊,年輕人散步談心的情景。
這首情歌反復了六次,由小提琴與大提琴以
對話的形式奏出,最後回到開始的引子。
第三樂章「盤歌」是圓舞曲,
作者根據當年延安的周末舞會的情形,
將民間風格的音樂與現代交誼舞相結合寫出了這首舞曲。
第四樂章「燈會」是用陝北民間嗩吶曲
《大擺隊》的音調創作而成,
這部分音樂表現出嗩吶演奏的高超技巧。
中間部分採用了陝北民歌《摘南瓜》、
《跑旱船》的曲調,兩個曲調交錯出現。
結束部分以熱烈的秧歌鑼鼓節奏再現主題結束全曲。
《春節組曲》集中表現中國人過春節的熱鬧景象,
經常演奏的是組曲的第一樂章,即「春節序曲」。
《春節序曲》是一首明快、粗獷而熱烈的樂曲,開始時的引子由樂隊全奏的宏大音響揭開了民間節日歌舞的序幕,第一段是淳樸、優美的舞蹈性的音樂。中間部分是一個抒情性的對比段落,音樂素材來自陝北秧歌。第三段是第一段音樂的緊縮再現,音樂更為緊湊和熱烈,並在萬民歡騰的氣氛中有力地結束
E. 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的所有背景音樂!
春節序曲
花好月圓
金蛇狂舞
紫竹調
慶豐收
步步高
彩雲追月
F. 春晚背景音樂是什麼就是比較喜慶的那個
您說的應該是每次副台念什麼某某大使館和某某公司給全國人民拜年之類的背景音樂吧?那是我過著名傳統樂曲《喜洋洋》。很很多個不同的演奏版本。【中國傳媒大學團隊】,盡力為您提供最權威專業的答案!有關於廣播電視,播音主持,晚會演出,北京地區等問題歡迎直接致問中國傳媒大學團隊!助人為樂,彰顯中國最高傳媒學府風采!
G. 今年春晚旗袍舞蹈歌曲是什麼
數10位舞者身著旗袍,演繹上世紀30年代的上海風情,共舞《晨光曲》,成為今年春晚的「爆款」。
領舞的小姐姐是國家一級演員、上海歌舞團首席朱潔靜,素色旗袍配黑發紅唇,似江南煙雨中緩緩走來的女子,別有一番韻味。
H. 央視春晚暖場背景音樂是什麼
曲:《漁舟唱晚》 十三億人最熟悉的音樂,二十年不變的背景音樂,這就是央視天氣預報背景音樂——《漁舟唱晚》,它也許是全世界所有電視欄目中播放時間最長的背景音樂。 電子合成版《漁舟唱晚》(即天氣預報背景音樂),是當年在上海頗有名氣的電子琴演奏家浦琪璋根據同名民族樂曲改編演奏的。她原來是上海樂團的獨奏演員,是從「小熒星」藝術團畢業的,在藝術上頗有成就,曾與上海輕音樂樂團合作過許多膾炙人口的曲子,如:《幸福的傣鄉》等等。音樂界的屠巴海經常與她合作。 這首曲子完成後,浦琪璋便退出樂界。但此曲卻因為被黃金檔節目央視的《天氣預報》採用為背景音樂而受到了廣大中國人民的喜愛。當年浦琪璋用「雅馬哈」三排鍵盤的音樂會電子琴改編演奏這首曲子時,也沒有想到此曲會成為黃金時段節目的黃金背景音樂,更想不到它會影響到那麼多國人。 從1984年到現在,還保存著這個磁帶的人是非常了不起的,估計全國沒有幾個了,是貼吧幾位喜愛音樂的網友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找到卡帶做成CD和mp3的,並且反復的修改去雜,音像市場已經基本找不到了。
I. 春節晚會常用的背景音樂有那些
1、《春節序曲》是《春節組曲》的第一樂章,經常被抽出單獨演奏。它是我國著名作曲家、音樂理論家李煥之基於延安時期的生活體驗,在20世紀50年代創作的一部作品,展現的是當年革命根據地的人們在春節時熱烈歡慶的場面。
它的旋律曲調雅俗共賞,加之其表現的主題是非常具有群眾基礎的盛大節日,因而從它誕生之後,逐漸演變成了附加在「春節」之上的小傳統。尤其是電視春晚流行後,此曲也更加為人熟知了。
2、《花好月圓》是一首民樂合奏曲目,由中央廣播民族樂團演奏。
3、《金蛇狂舞》是聶耳於1934年根據民間樂曲《倒八板》整理改編的一首民族管弦樂曲。樂曲的旋律昂揚,熱情洋溢,鑼鼓鏗鏘有力,渲染了節日的歡騰氣氛。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上就是使用的該曲作為背景音樂來烘托奧運會這一全世界人民的節日的歡騰氣氛和濃郁的中國特色。
4、《難忘今宵》是李谷一演唱的歌曲,由喬羽作詞,王酩作曲,收錄於李谷一2013年1月1日發行的專輯《難忘今宵》中。
5、《豐收鑼鼓》是彭修文、蔡惠泉於1972年創作的一首具有鮮明山東音樂特點的管弦樂曲,樂曲借鑒中國民間吹打音樂的鼓點和旋法加以變化發展,推陳出新,充分發揮中國豐富多彩的打擊樂器的表現能力,既有民族風格,又具時代特點。
6、《喜洋洋》是我國著名民樂,以新板胡為主要樂器演奏。由我國已故民樂大師劉明源先生於1958年創作。
J. 春晚的背景音樂叫什麼
春晚的背景音樂《春節序曲》 。
《春節組曲》李煥之作於1955年—1956年,樂曲以陝北民間秧歌的音調和節奏為素材,旋律明快,生動地表現了我國人民在傳統節日里熱鬧歡騰、喜氣洋溢、敲鑼打鼓、載歌載舞的場面。
第一樂章春節序曲,描寫的是過春節人們扭秧歌的情景,樂曲里加入了鬧秧歌的鑼鼓節奏,主題由兩首陝北民間嗩吶曲組成,樂曲歡快熱烈。中間部分是一首悠揚的陝北民歌,其主題先由雙簧管演奏,再由大提琴重復,最後由小號獨奏把音樂推到高潮結束。
春節序曲,是按照秧歌的結構寫成的管弦樂曲。秧歌是我國北方地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民間歌舞形式。舞者通常扮成各種人物,手裡拿著扇子、手帕、綵綢等道具起舞。表演形式分過街、大場和小場三部分。過街是秧歌隊在街上行進時,按音樂節奏表演的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
大場是熱烈火紅的大型集體舞,常常走出各種復雜的隊形來。小場是兩三人表演的帶有簡單情節的小型舞蹈或歌舞小戲。秧歌的開始和結束是大場,中間穿插著小場。春節序曲的引子相當於過街部分。
第一部分是熱烈的快板,描寫大場的歌舞場面。中間部分是抒情的中板,描寫小場的舞蹈表演。接著回到第一部分的音樂,描寫秧歌以大場收束。最後的尾聲重復了引子的後半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