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想知道服裝製作的工藝單怎麼寫
一、款式圖
1、將服裝效果圖標識出來,要求有正、反面。
2、要注意細節部位要與樣衣相符,不得有出入。
3、右上角處應標明:款號、尺碼(女裝為M,男裝為L)、長度單位(CM)、產品安全類別(根據具體產品而定)。
二、面料信息的填寫
1、貨料型號、型號簡稱、單位、幅寬:根據設計師編制的「商品材料配量估價表」,詳細信息由采購部注冊。
2、成份:依據采購部提供資料(檢測報告、簽字後的內聯單),對於庫存面料,可引用以前資料。
3、用量:依據「商品材料配量估價表」中工藝師(排料)提供的單耗量。
4、備注欄:填寫面料的用途。各個部位填寫要詳盡。
三、輔料信息的填寫
1、貨料型號、型號簡稱、單位、幅寬,根據設計師編制的「商品材料配量估價表」,詳細信息由采購部注冊。
2、輔料應按樣衣審核「商品材料配量估價表」的用量。
3、備注欄填寫輔料使用部位。填寫要詳盡。
4、細節描述:
1)縫線釘制類扣件用量需加備扣一粒。注意有的備鈕可釘在洗嘜反面,有的則需要備鈕袋。
2)汽眼底部、四合扣子扣底部需加相應規格的墊片。旋轉工字扣底部有的情況下也需加墊墊片,具體要根據面料的性能及厚薄來確定,同時影響其牢度的還有扣件本身的質量、扣腳與面料接觸的面積大小。要注意針織面料慎用汽眼等破壞面料組織的輔料。
3)汽眼墊片側面呈梯形,梯形寬面貼於布面,窄面貼於汽眼。常用於汽眼底部,四合扣子扣底部,有的情況也用於面扣,這要根據面料的厚薄及性能而定。
4)定繩器與橡筋、繩、帶規格是否匹配,確認在其在大貨生產中不會出現操作困難,並且滿足質量要求。
5)帶、繩類輔料需加3%損耗。另在縫份外需多加1CM的量作為製作中必要的損耗。繩、帶的毛邊需進行處理的需增加損耗。
6)拉鏈長度的確定要根據實際情況。一般地:上衣門襟拉鏈的長度=衣長 - 前領深 + 前領尖長。要特別注意水洗處理類、棉服類產品拉鏈的長度的確定。
要著重核實樣衣的成衣尺寸是否與工藝單規定的尺寸相符,然後核准拉鏈的長度,這在實際操作中也會出現誤差,因為打樣面料與大貨面料的縮率不同。所以在封樣時,盡量不要輔料代用。
帽拉鏈的長度=領圍 -12~14CM(領貼條位置距前中距離5~6CM,拉鏈位置距領貼邊1CM),同時應相應考慮到帽子的尺寸寬度。帽口毛飾條拉鏈的長度=(帽高 - 一端讓出的量)*2 。
袋口拉鏈的尺寸確定,應符合設計的具體要求,根據上、下止是否需要外露,確定拉鏈長度。在公司的實際操作中,尼龍拉鏈各碼可統一定最大碼的尺寸,而樹脂、金屬拉鏈必需按尺寸要求定出每碼的長度,二碼並一檔,每檔1CM跳檔。
門襟拉鏈的尺寸,規定二碼並一檔,每檔1CM跳檔。例如:M#為12CM,則,M、S為12CM,L、XL為13CM。
7)封膠袋的規格,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一般地: 用於T恤、襯衣類產品,用於褲子、裙類產品,用於女裝單、夾衣類產品,用於男裝單、夾衣類產品,用於棉服、羽絨服類產品
8)有印花的款式,需開免燙吊牌。
9)充絨袋:羽絨服專用。
10)備紐袋:牛角扣等特殊扣件,或洗嘜上無法縫釘的扣件需要用備鈕袋。
四、尺寸信息
1、要註明正確的測量方法。
2、公差的確定要符合款式的要求,不可千篇一律。
3、跳檔尺寸符合規定。
4、尺寸信息詳盡。
五、配色信息
六、配碼信息
七、縫制要求
1、裁剪要求:面料分匹裁剪,同件同向。注意起絨組織的面料倒順應按工藝要求。
2、縫份要求:
1)各部位縫份寬度,根據所採用的縫型確定。
2)縫份倒向,根據款式效果確定。
3)環縫切邊不大於0.2CM。一般地,針織面料四線環縫縫份不小於0.6CM,梭織面料環縫不小於0.4CM。
3、針距要求:厚型織物的平縫機縫跡密度控制在9~10針/2cm,包縫機縫跡密度為6~7針/2cm ,薄型織物的平縫機縫跡密度控制在10~11針/2cm,包縫機縫跡密度為7~8針/2cm;裝飾線針距根據具體效果確定。
4、縫線要求:厚型織物縫線一般選用20支或40支 ,薄型織物縫線一般選用60支。
5、縫跡的選用:
1)針織面料採用的縫跡:三線環縫,用於衣片邊緣的包邊。四線環縫,多用於衣片的縫合。鏈式線跡,多用於衣片的縫合,特別適用於長的縫口。綳縫線跡, 用於折邊縫合,及需要搭縫的部位。根據設計要求可作裝飾效果。鎖式線跡,用於沒有彈性的部位、要固定的部位或裝飾位置。
2)梭織面料採用的縫跡:多採用鎖式、包縫線跡。用襯部位一般在領、袋、腰、袢等部位。根據款式效果的要求確定用襯部位及種類。
7、鋪棉要求:
1)領部位用棉應重於或等於大身。
2)袖、帽部位用棉應薄於大身。
3)貼袋面、袋蓋、外袋牙、搭門應鋪棉。
4)領部位鋪棉應特別注意,貼近頸部一層必須鋪棉。翻領可單層,立領須雙層鋪棉。註:根據實際情況掌握。
8、絎棉線要求:
1)各部位經向絎線時,上衣袖肘部,褲膝部、小襠、後襠須增絎斜或橫趟。起裝飾作用的線條除外。
2)絎線針距,不小於5針/3CM。
3)絎線間距按款式要求。
9、鎖眼要求:
1)薄面料鎖平頭眼,厚面料鎖圓頭眼。
2)帶柄扣應鎖圓頭眼。
3)扣眼大小與鈕扣大小及厚度要配套。
4)有伸縮性(彈性)或非常薄的衣料,要考慮使用鎖眼孔時在里層加布補強。
5)要注意鎖眼針距與寬窄,疏密寬窄適當。
6)設計有特殊要求除外。
10、釘扣、汽眼要求:
1)對眼對正,平頭眼距眼前端0.3CM釘扣。
2)一般地,四眼扣每孔不少於6根線/眼,帶柄扣不少於12根線。反面需留線結0.5~1.0CM。
3)四合扣、汽眼及鉚釘,鬆散組織的面料應在反面加墊組織緊密的墊布加固。
11、套結要求:
1)套結規格,長*寬尺寸。
2)套結針跡密度。
12、牽帶要求:針織面料肩部位需在後片上夾牽彈性牽帶。外套類(帶里料的產品)一般在肩縫、腋下、帽頂開刀縫(2處)、袋布、雙層袖口需要固定。
13、繩、帶類:需預縮。花邊、緞帶的毛邊需要測試是否會脫紗(絲)。
14、錦綸粘扣帶袖袢處:毛面在袖片,刺面在袖袢。口袋;刺毛釘在袋布,毛面釘在袋蓋。註:特殊情況根據工藝要求確定。
15、縫制過程中特別注意事項需重點提示。
16、配色信息(文字表述):應與代碼信息的表述相一致。
1)面料鑲色
2)縫線撞色
3)印花(字)配色:註明底色、配色。
4)橫機類:註明底色、配色。
八、主標、洗標、側標
1、主標:
【a】、T 恤類:商標釘在領後中,領縫向上一針處,號型碼釘在主標下口中心位置。
【b】、襯衣類:商標單層釘在後領中,領座上下居中,號型碼釘在主標下口中心位置。
【c】、風衣、棉服類:
後領貼與肩縫相連,商標釘在領縫向下2CM處,號型碼釘在主標下口中心位置。
後領貼為方形或菱形,商標釘在領縫向下2CM處,號型碼釘在主標下口中心位置。
【d】、褲、裙類:商標單層釘在腰裡後中,上下居中,號型碼釘在主標下口中心位置。
【e】、特殊工藝產品可根據需要設置,放置位置以不影響服裝的穿著和產品的使用為宜。
2、洗嘜:
【a】、T恤、襯衣、單風衣類:洗嘜夾縫在左側縫,女裝距下擺12CM,男裝距下擺15CM。
【b】、風衣(有里料)、棉服類:洗嘜夾縫在里料左側縫,女裝距下擺12CM,男裝距下擺15CM。
【c】、中長、長外衣:洗嘜夾縫在左側縫(衣里),女裝距腋下點40CM,男裝距腋下點45CM。
【d】、褲、裙類:洗嘜夾縫在左側縫,女裝距腰縫(不含腰)向下10CM,男裝距腰縫(不含腰)向下12CM。
【e】、其他:順著縫份倒向,洗嘜有款號一面在表面。
3、側標:
【a】、縫制時要注意其方向性。
【b】、位置按款式具體確定。
九、整燙要求
1、整燙溫度:
品種直接熨燙(OC) 墊干布熨燙(OC) 墊濕布熨燙(OC)
棉 175~195 195~220 220~240
麻 185~205 205~220 220~250
毛 160~180 185~200 200~250
桑蠶絲 155~165 180~190 190~220
柞絲 155~165 180~190 190~220
滌綸 150~170 185~195 195~220
錦綸 125~145 160~170 190~220
維綸 125~145 150~170 180~210
腈綸 115~135 150~160 180~210
丙綸 85~105 140~150 160~190
氯綸 45~65 80~90 不可墊濕布
2、整燙方法:
根據不同的面料和款式選擇熨燙方法。注意毛絨織物的熨燙不可壓倒毛絨。
十、包裝方式
1、標識牌放置:
上裝:商標吊牌處於明顯位置。主吊牌(條形碼)、合格證、免燙吊牌依次用尼龍針釘在尺碼標背面。
下裝:可按上裝釘掛,也可掛於褲袢上。
2、各類產品的整疊方式:
T恤、襯衣類: 兩袖反折,再上下對疊,前片擺在正面。內襯防潮紙。
褲類:左右對折,再1/3折疊,門襟一面擺在正面。內襯防潮紙。
裙類:上下1/2對疊,門襟一面擺在正面。內襯防潮紙。
(1)外套做工工藝制單怎麼寫擴展閱讀:
服裝工藝單製作小技巧:
1、關鍵:主布/配布的顏色搭配與使用部位,要絕對正確且清晰。錯了的話就是整批貨玩完。
2、關鍵:輔料/配飾的顏色搭配與使用部位,要絕對正確且清晰。錯了的話就是整批貨玩完。
3、關鍵:印花/綉花/燙鑽/訂珠的顏色搭配與部位,要絕對正確且清晰。錯了的話就是整批貨玩完。
4、度尺批示圖要給,車間師傅可以以此幫你把關車間的產品尺寸。
5、車縫工藝那一檔,會車縫懂得怎麼做就可以多寫點;不懂就可以寫「做法跟辦」(前提是樣辦做法正確)
6、當然還有訂單數字與包裝方法要清晰不能出錯了。
B. 制衣廠跟單員要怎麼做
一、跟單QC的工作職責
跟單QC的工作職責:代表公司到加工廠根據「加工合同書」及生產制單的安排,提供生產前的准備工作,負責在生產過程中對產品質量進行監控與抽查。及時解決生產現場的各種問題,及時准確的向公司報告生產情況,確保加工產品保質、保量、如期交貨。嚴格地說,跟單QC不只對投產前的准備工作負責(如紙樣、嘜架、原板、主輔料的審核等)也要對生產全過程負責,更要對市場方面的質量反饋負責。
二、 跟單QC必須具備的五大素質
1.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和高度的工作自覺性
2.要樹立牢固的質量至上的意識
3.要有良好的本職技能和豐富的工作經驗
4.要能實事求是,敢於堅持原則辦事
5.要有良好的溝通協調及為人處世能力
三、跟單QC的工作程序
(一)審核生產資料
跟單QC收到生產部下達的生產資料(物料卡、生產制單、嘜架)及生產通知單後,認真對資料進行核對。
1.核對面料
a) 面料的正反面
b) 制單面料布與物料卡的核對和大貨面料的核對
c) 面料數量的核算
2.核對輔料
a) 原板的輔料與物料卡上的核對
b) 制單輔料的說明與物料卡的核對
3.貨期的預算
根據制單數量結合工廠的生產能力估算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能否如期出貨
4.碼比計算
認真計算生產通知單上的碼比與件數是否相符
5.特殊工藝
a) 洗水要求考慮到縮水率,制單要求有洗水前尺寸
b) 綉花、印花要注意位置及線色卡與生產資料核對無誤
(二)大貨生產前的准備
1.做貨前板
為了確保順利生產,工廠在開貨前必須做貨前板(復板),要求如下:
a) 復板時末做完工的程序必須做完成(包括剪線,整燙及後整工藝)
b) 不同性質的面料要分別復板,不同縮水率的面料要分別復板洗水
c) 牛仔,斜紋布等洗水布料有任何返單都要復板
d) 復板超出受控尺寸要查明原因重新復板
e) 特殊布料要做齊色齊碼板
f) 返單在一個月內的,在相同條件下可以不用復板,但是要跟蹤。
2.審核貨前板
a) 工廠根據生產資料做出貨前板,跟單QC必須在所有工藝完成後進行審批,填寫「貨前板批板意見」
b) 跟單QC必須在批板過程中如有疑問或發現與生產資料不相符時,應及時與有關部門溝通到直到問題確定後,並在「批板意見書」中註明結論
c) 跟單QC等到確認產前板合格後通知加工廠方可開裁
d) 產前板如有尺寸或工藝上的嚴重問題,須要加工廠重做,再次審批合格後方可能通知開裁
(三)、裁床方面
1.工作流程
a) 裁床開裁時對拉布進行審查,生產工廠填寫「裁床記錄單」,跟單QC核實並簽名確認,對裁床過程做質量檢查並填寫「裁床報告表」
b) 跟單QC在開裁之前告訴生產工廠要預留一些或多的布頭,以作生產後的有疵點的布片補片用
c) 生產工廠在拉布完成後未開裁前,跟單QC須及時對層件數,布頭尾和短碼進行確認
d) 開裁時如果有綉花、印花的,跟單QC必須核查綉花、印花資料,確保無誤後,並提前通知加工廠主管,由主管安排人員及時跟進綉花、印花
2.裁床的檢驗
a) 面料的色差、經緯彎斜、嘜架的放縮、拉布時的正反面和特殊布料拉布前要松布的時間規定等
b) 嘜架的經緯向、裁片的放縮、剪口及點位的正確性、對條、對格、對花
c) 裁片的面底層互差要打剪口,
d) 捆紮的數量和配答核對或編號
e) 格條布要注意對條對格或者打釘拉線
(四)、車間方面
1.工作流程
a) 跟單QC在跟進車縫車間時遇到重大問題,須要向廠長提出組織並召開質量會議,車間管理人員必須出席;確保及時發現問題,分期填寫「質量檢驗報告表」由工廠廠長、車間主任、車間指導工和負任人簽名確認
b) 生產工廠開貨時,跟單QC必須對前期嚴格把關,填寫初期「質量檢驗報告表」
c) 生產大貨過程中,跟單QC須要不定時的對關鍵工序進行巡查,隨時抽查產生產質量情況,並且填寫中期「質量檢驗報告表」
d) 生產出第一批成品時,跟單QC必須對所有工藝進行檢查,並且全面度量尺寸,填寫尾期「質量檢驗報告表」
e) 車間如遇有半成品綉、印花,或者有洗水等特殊性工藝,跟單QC必須檢查特殊工藝資料,要求工廠嚴格控制好特殊工藝的質量
f) 在生產過程中如果發現工廠操作錯誤或貨品品質低劣時應第一時間要求工廠停工並向公司反映
2.車間的檢查
半成品的檢驗:
a) 針、底面線的配備准確性,針距的核對,駁線是否對針位,線路的均勻程度,間線的寬窄,明暗線等
b) 粘合襯的配答、紗向、顏色和粘牢度
c) 領、袖、口袋的對稱性;尺寸的控制;形狀的完善度
d) 前、後片、袖子等其他的拼縫對條對格及布紋的方向,拼合子口的大小等
e) 中燙的開骨是否開服、角度等等
f) 主嘜、旗嘜、洗水嘜的車法和位置是否正確
g) 綉花、印花的位置、顏色、線跡、線頭及貼紙等
成品的檢驗:
a) 順序
將成品開整放於桌面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前到後,由外到里查驗
b) 核對
做工是否符合原板與制單要求,各主輔料是否正確,位置是否正確一致
c) 尺寸
跟單QC在洗水前,洗水後及燙前、燙後要嚴格按照規定尺寸抽檢
(五).後整理方面
1.工作流程
a) 跟單QC跟進尾部時須要作出有效統計,統計出由縫制車間流至後整的具體數量以及反映產品生產狀態的不合格率產品的動態
b) 檢查打扭、打扣眼、剪線及整燙;並抽度做齊色齊碼尺寸表;及時發現問題並填寫尾期「質量檢驗報告表」
c) 跟單QC如在尾部發現產品不全格時,有權責任生產工廠立即停止產品生產,並通知其廠長召開生產質量會議,直到問題解決可恢復正常生產工作狀態
d) 跟單QC在中燙總查後如發現有不合格的產品中,有權停止對不合格產品的包裝,直到產品返修合格後才可以包裝
e) 跟單QC在檢產品包裝初期須及時通知尾檢QC作尾檢
f) 尾檢QC須在生產工廠完成所有工序後才可以對產品進行檢驗
g) 尾檢QC根據「成品驗收標准」及AQL2.5查驗方法對整批產品進行抽查
h) 尾檢QC檢驗合格後開具「質量檢驗報告表」,由生產工廠負責人簽名後入倉庫
i) 尾檢QC檢驗不合格須由生產加工廠返修作再次抽查,直到返修合格後入庫
2.尾部的檢驗
a) 釘鈕
扣眼的距離,鈕扣的正反面的准確;是否會松線、脫線、落坑;有雞眼的要注意布料是否破裂和在布上的牢度(急鈕、工字鈕、五爪鈕等特別注意)
b) 洗水
洗水的顏色、手感及均勻度和一些特殊工藝(噴貓須、手擦紗、掃描、破洞 等等)的對稱性和尺寸的大小
c) 整燙
各個部位的骨位的倒向,燙斗對毛向的注意以及各個部位的平服;有無燙黃、變形、反光和污漬等
d) 剪線
線頭必須要里外剪干凈;不可有成束,不可有浮線
e) 包裝
要求平整清潔,大小適宜,方向准確無誤;包裝袋要平整無損,碼紙的位置及方向要准確,入箱件數及配答均須按制單要求
(六).開具結算單
a) 產品合格入庫後,跟單QC督促生產工廠退回所有生產資料及應退物料後,及時開具結算單交於生產部主管
b) 如有特殊工藝(綉、印花、洗水等)的產品,由跟單QC負責開具附加工藝加工結算單(特殊工藝的產品須由生產加工廠確認後)交於生產部主管
四、跟單QC的工作要求:
1. 每周上交工作述職報告及工作周的計劃
2. 每月30號提交下個月的工作排期計劃表
3. 每天跟進要有書面報告(質量檢驗報告表、尺寸檢驗報告表)
4. 每周定期聽取生產部的述職生產會議
5. 生產部跟單人員在跟完每一張單時要把所有的生產資料完整上繳存檔(制單、批板意見、主物料卡、彩圖、車印花、查貨報告、裁數對照表等)
C. 男裝西服、西褲、大衣、羽絨服的工藝制單(有工藝描述)
上海有一家叫格尚先生的你可以上他們的官方網站看看很專業的
D. 服裝生產工藝制單
你可以和做樣衣的人溝通,他們應該能知道的比較詳細一點,我是做製版的,具體的我也不太清楚,我們這里的工序都是做樣衣的人弄好的
E. 你好;能給我一份服裝生產工藝制單表, 我要空白工藝單的表格框架嗎謝謝!我的QQ是:33092260
你可以參考一下這個生產制單樣板!雖然是圖片,希望對你有幫助!
F. 服裝工藝制單怎麼做
服裝工藝制單的主要內容以及要求如下:
款號
生產單位
下單日期
款式
制單日期
貨期:
單位:CM
洗水工藝要求和顏色
成衣尺寸
碼數
公差 26 27 28 29 30
印花要求
部位 +/- 155/62A 160/66A 165/70A 170/72A 175/76A
綉花要求
腰圍 1 2.5 5
裁剪要求(面料做好預縮,保證成衣縮率2.5%以內)
臀圍-襠上8cm 1 2.5 5
裁片要編號,注意麵料色差及布疵,所有部位不接受色差。
橫襠-襠底量 0.3 1.3 2.6
前浪-含腰量 0.2 0.4 0.8
車間要求: 成衣製作要求線頭修干凈,不可有油漬,污漬.
後浪-含腰量 0.2 0.5 1
明線不許有接線、跳針。止口要統一。
膝圍 0.3 1.2 2.4
腳口 0.3 1.2 2.4
褲長 1 1 2
註:敲工字扣須加墊片。
(6)外套做工工藝制單怎麼寫擴展閱讀:
服裝外貿工藝單中,經常會遇到各式各樣的縮寫。這些縮寫存在於工藝單的各個環節和步驟中有的是通用的國際慣例,有的是客人自己的表達習慣,翻譯時就要針對不同的上下文或語境來進行理解。
比如說 「The bt are 1」 and SPI should be 13 ~ 14and has bt at side seam」翻譯過來是「下擺卷邊為 1 英寸寬,線跡密度為每英寸 13 ~ 14 針,且在側縫處打套結」。第一個 bt=bottom,第二個 bt=bartack,SPI=stitch per inch。
類似的還有 SS 可能是 side seam的縮寫,也可能是 sales sample 的縮寫,亦可能是 short sleeve 的縮寫,要針對不同的上下文或語境來加以識別翻譯,並對不同的縮寫進行強化記憶。
G. 請問,你們做服裝工藝制單是用的word還是excel,哪種更快更好,還有哪種更容易學會
我也是做服裝的, 我習慣所有文件都用Excel做. Excel有以下幾個好處:
可以關聯
可以求和等自動運算.
很方便地調整單元格的大小與頁面.
H. 服裝的工藝制單一般都是用word還是excel來做,請懂的人告訴我一下,我想學,謝謝大神了
用word和excel做都可以,看你習慣跟喜歡那個
I. 衣服的工藝要求大概要怎麼寫
一:服裝製作的工藝標准:
批量生產前每個定單必須有正確合理的工藝標准。
1.產品名稱、定單號、款式號、客人名稱、生產數量、編制人員、審核人員、實施日期
2.服裝款式結構圖、包括正面、背面成品結構圖,正確面料及輔料的顏色和樣式。
3.成品規格表。(按客人規格擬訂,同時將公差系數列出供檢查人員參考)。
後衣長: 公差 0.7CM (後領口中---下擺邊緣)
半胸圍: 公差 0.7CM (正常平量,棉服\羽絨服須壓低厚度1\2測量)
下 擺: 公差 0.7CM (羅紋下擺須兩手打開後測量).
總肩寬: 公差 0.5CM (左肩點---右肩點
袖長: 公差 0.5CM ( 肩點---袖口中)
袖長: 公差 0.5CM (後領口中點—袖口中)
半袖口: 公差 0.3CM (羅紋袖口按正常放平測量即可)
領 圍 : 公差 0.5CM (正常為領子下口規格)
裁剪工藝要求。
一: 核實樣板是否與生產通知單相符,樣板片數是否與樣品相符
二: 到料後是否按規定時間進行自然通風,保證成品規格正確.
三: 各部位紗向是否按版規定,對格\對條\陰陽格.
四: 各部位訂眼、剪口是否按版規定,
五: 拉布時注意正反面及色差(如發現有色差必須排色差版同時測試實際單耗上報公司).
六: 推刀,訂眼不能有偏離現象上下層不能超過0.2CM,
七: 打號要清晰,位置適宜,成品不能漏號.
5:原輔材料規格及使用部位要求:
一:必須按客人制單規定的部位使用執行如:
面料、里料、配料、商標、吊牌、洗滌襯布、填充物、拉練、繩、卡環等等。
二:原輔材料的樣式、品質、顏色、規格、要認真核對是否正確。
三:具體要求:面料里料是否有色差、中邊差、色杠、斷紗、疵點、污跡、現象。毛皮是否有版寬、版長、顏色、品質、硬度不符合原樣品或要求的現象.
羽絨是否有顏色、氣味、克重、絨質、異物、現象真皮是否有漏洞、薄厚不均、染色不透、皮板過硬、整體顏色不符現象。粘合襯是否有膠粒不均、厚度不一、粘合不順現象。拉練是否有顏色、品質、規格、刻字字母與商標不符現象。其他特殊輔料色顏色、規格、品質是否與定單規定相符合。商標等其他標識是否與制單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