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張慧敏的代表作品
1983年電影紀錄片《自古華山一條路》榮獲法國盧布爾雅納第九屆國際體育旅遊獎,第三十一屆國際高山探險節特別獎。
1987年電影紀錄片《火的考驗》獲廣電部「優秀影片獎」。
1989年電影紀錄片《我們的鄧大姐》、《難忘的日子》在首屆中國電影節同時榮獲最佳「優秀影片獎」。
1993年電影紀錄片《王震將軍》獲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影片獎」。
1998年大型文獻紀錄片《周恩來外交風雲》獲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影片獎」,第五屆大學生電影節「優秀紀錄片」。「最受大學生歡迎的影片」。「上海影評人獎」。「中國電影金雞獎」等諸多獎項。並得到當年中國電影票房第一名。
1998年大型文獻紀錄片《共和國主席劉少奇》獲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影片獎」「中國電影金雞獎」。並得到當年中國電影票房第七名。
2002年大型文獻紀錄片《國慶記事》獲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影片獎」。2002年「五個一工程獎」。
18集電視連續劇《一畝三分地》在1996年電視劇「飛天獎」評獎中獲優秀電視劇提名。
8集電視連續劇《鐵流西進》獲99年「五個一工程獎」
2001年由獨立製片人執導的電視片《鐵西區》在德國柏林電影節,法國嘎納電影節,日本東京等電影節均獲「優秀紀錄片」。
2005年,8集電視連續劇《鳴沙灣》獲電視劇飛天獎「優秀電視劇」
2005年為紀念中國電影誕生一百周年製作的文獻紀錄片《百年光影》在12月28日人民大會堂紀念中國電影誕生一百周年大會放映,收到良好效果。
近年來在從事影片製作的同時,還從事影視專業學校,學院專科和本科的教學工作,向社會提供了大量的專業人才。
2. 人體模特張慧敏身高155大眾熟悉小個子超模有哪些
在強調氣場的今天,身高這東西有多重要,大家都心知肚明。而在時尚界,沒有177以上的身高,幾乎很難撐起高級時裝。不過今天要介紹的十位超模,卻幾乎都是以氣場著稱的小個子,可見凡事皆有例外,只要你有強大的自信,小個子也能擁有女王般的氣場。
3. 我的女朋友叫張慧敏 請問怎樣寫藏頭詩
我愛你張慧敏(藏頭藏尾)
我
戀依舊詠心
愛
愛
意綿綿思念
你
你
我牽手情唯
一
張
親美眸百媚
生
慧
思竟然意統
一
敏
秀相伴度盛
世
我愛你張慧敏(遞進遞退嵌字藏頭迷)
我
在湖畔等阿
敏
喜
愛
有緣情
慧
生
牽手
你
我
張
口笑
幸
福
相
伴
戀意深
我愛你張慧敏(藏中)
今生有
我
天賜緣
期盼歡
愛
紅燭夜
白首伴
你
敬如賓
想念小
張
思切切
荷花靈
慧
盼月圓
歡慶與
敏
度佳節
我愛你張慧敏(藏頭押韻)
我
與佳人喜相酌
愛
筆揮毫善詩賦
你
的美眸總牽情
張
親嫵媚飲甘露
慧
敏我願廝守中
敏
可知曉牽掛苦
我愛你張慧敏(藏尾)
夢中佳人擁抱
我
提筆揮毫詠摯
愛
心動時刻攬著
你
久別相逢接小
張
歡喜湖邊賞清
慧
盛世昌隆伴阿
敏
4. 蘇軾的孤獨與美麗 張慧敏
蘇軾的孤獨與美麗 作者:永年縣第二中學 張慧敏
中國古代文人大多都希望通過出仕而實現自己為國為民的偉大報負,但因為他們的自我張揚的個性釋放違背了官場權力的運行規則,觸犯了政治家的權力,而受到政治權貴的擠壓和摧殘。蘇軾為保持自己下為國為民、上忠君事主的真摯之心,更由於自己毫不掩飾的真率性情,在復雜的政治斗爭中,得罪了變法派和保守派。他出色的才能本來就惹得周圍的許多人嫉妒,而他無所收斂的個性正好為這些嫉妒他的人提供了整治他的天然的理由。
元豐二年,御史中丞李定、舒亶等人摘取了蘇軾的《湖州謝上表》中的語句和此前所作詩句,以謗訕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蘇軾。雖然蘇軾的詩歌確實有些譏刺時政,包括變法過程中的問題,但這次文字獄純屬政治迫害。如蘇軾《王復秀才所居雙檜二首》之二: 凜然相對敢相欺, 直干凌空未要奇。 根到九泉無曲處, 世間惟有蟄龍知。
這首詩本是贊美王復勁節不屈,毫無對國君的不忠和任何反叛意識,但由於副相缺乏一定的常識,在神宗前告了一狀,經過五個月的長期審訊最終結案,貶蘇軾為黃州團練副使,他在黃州一呆就是五年。
這便是著名的文字獄「烏台詩案」。這次沉重的政治打擊對於早期從政生涯比較順達的蘇軾來說,幾乎是致命的,使他的思想和創作,都有了明顯的變化。蘇軾也由此進入了自己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的反思時期。
這次反思的結果是蘇軾對自己以前某些人生態度的根本否定,他不再飛揚張狂而選擇謙恭淡泊,不再鋒芒畢露而選擇韜光養晦,不再炫耀而選擇蓄勢。但我們應該明白的是,蘇軾決不是在消極退縮,不是厭惡自己,而是太愛惜自己。像陶淵明、李白一樣,他們不願讓官場的齷齪玷污了自己的心靈,不願讓骯臟的道德和權利交易毀壞了自己的名聲,他在純潔著這個世界的不潔,透明著這個世界的不明。
蘇軾的轉變,使我們可以看見那個壓抑時代里文人的無奈;蘇軾的痛苦,使我們可以清晰看見文化產生的艱苦與辛酸;蘇軾的遭遇,使我們可以看見中國古代文人體態羸弱卻死守自己思想陣地決不妥協的執拗。蘇軾的悲劇不是他一個人的悲劇,而是整個時代的悲劇,是我們這個古老國度傳統慣性的悲劇,從這位老人孤獨蹣跚前行的身影中,我們看出中國文人太多的無奈和感傷,太多的孤獨與落寞。
因為,政治,是沒有自由的,快樂的時候不能笑,不快樂的時候不能不笑;悲戚的時候不能哭,不悲戚的時候不能不哭。要想在充滿奴性的官場上游刃有餘就必須放棄自己的個性,放棄自己的真率性情,放棄自己的自然人格。
蘇軾想通這個道理時是在一個夏夜,江上清風與山間明月如一把鑰匙開啟了蘇軾的心智。他艱難地轉過身來,不經意間,山峰之間凸顯瑰麗文字,流水之中盪漾華彩文章。中國文壇,即將迎來兩篇力能扛鼎的詩賦。而千年前蘇軾的那一次轉身,不經意間,已成就千年的美麗。
我們應該明白,像蘇軾這樣的文人實際上都是在追求一種自由的生命狀態。追求靈魂的自由和超脫,是他們至死不變的理念。做官從政,只是他們選擇的實現理想的道路,而不是最終目標。
經過反思後的蘇軾把中國傳統士大夫儒家積極入世的思想和佛道的避世思想徹底融合起來,讓人們在權力與利益的夾縫中尋到一縷溫情與心靈的寧靜,一種對信念和價值的堅持,這便是蘇軾式的哲學。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因「烏台詩案」而導致蘇軾被貶黃州對蘇軾來說反而是一種幸運,使他經過反思後擺脫了思想的桎梏,獲得了一次人性的解脫。
於是便有了蘇軾「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對親人和天下人的美好的祝願;有了「老夫聊發少年狂,……西北望,射天狼」的豪邁與狂放不羈;
有了「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瀟灑與坦然;有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的豁達與睿智;有了「小舟從此逝,江海度餘生」的輕松與自在;有了「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寧靜與淡然……他的太多優美的詩詞篇章被一代又一代人傳誦著,他的從不掩飾的真率性情一次又一次隨意地釋放著。他在美麗中孤獨,在孤獨中更加美麗。 我們說,大宋王朝少了蘇軾這樣一位官員並不可怕,而中國文壇少了蘇軾將會變得黯然失色。
他用坦然無畏的心靈擁抱生活,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人生,他光風霽月,高高超越於苟苟營營的勾當之上。在我們的注視中,一顆曾經鋒芒畢現、激情四射的心漸漸回歸澄明、空靈、淡泊與安然。這便是蘇軾真正意義上的成熟,是一種看透人生後善處人生的成熟,如山間一輪明月,月圓無聲,月虧無言,但把圓潤柔和的清輝灑滿人間。這就是人生的大境界。 蘇軾給我們留下了一筆無比豐厚的文學和文化遺產,以他的親身實踐為我們樹立了一種人格的精神的標准,為我們確立了一種健全的文化人的人格模式。蘇軾的生命終結了,但他在中國的詩歌史上文化史上將像明月一樣光芒長存,久久地影響一代又一代文人。
蘇軾的孤獨和美麗都將永久地留在我們後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