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杜甫X李白的耽美文,CP不可逆
千杯與君思年華
『貳』 求一篇老福特的信白現代文,好久之前看的了韓信好像是總裁
這種是現代文而且在這種是現代文,而且這是韓信是一個老總,當然是現在的很好看的一部戲
『叄』 李白戲宰文言文
原文:白,字太白,山東〔山東〕關於李白的籍貫,有很多說法,這是一說。人。母夢長庚星〔長庚星〕又稱為太白金星。而誕,因以命之。〔因以命之〕因此就以此給李白起名字。命,命名。十歲通五經,自夢筆頭生花,後天才贍逸,〔天才贍逸〕他的天賦充盈,超越一般人。贍,充滿。逸,超出、超越。名聞天下。喜縱橫,擊劍為任俠,〔任俠〕以俠義自任。任,承擔、承受。輕財好施。更客任城,〔任城〕現在山東濟寧。與孔巢父、韓准、裴政、張叔明、陶沔居徂徠山中,日沉飲,號「竹溪六逸」。天寶初,自蜀至長安,道未振,以所業〔所業〕所寫的(詩文)。投賀知章,讀至《蜀道難》,嘆曰:「子謫仙人也。」乃解金龜換酒,終日相樂,遂薦於玄宗,召見金鑾殿,論時事,因奏頌一篇,帝喜,賜食,親為調羹,詔供奉翰林。嘗大醉,上前草詔,使高力士脫靴,力士恥之,摘其《清平調》〔《清平調》〕唐玄宗與楊貴妃賞牡丹於沉香亭,曾召李白作《清平調》三首,譜入樂府。其二雲:「一枝濃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其中引用漢代趙飛燕故事,高力士以為李白以「飛燕」比楊玉環,寫其奪寵。中飛燕事,以激怒貴妃,帝每欲與官,妃輒沮〔沮〕阻止。之。白益傲放,與賀知章、李適之、汝陽王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為「飲酒八仙人」。懇求還山,賜黃金,詔放歸。白浮游四方,欲登華山,乘醉跨驢經縣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無禮!」白供狀不書姓名,曰:「曾令龍巾拭吐,御手調羹,貴妃捧硯,力士脫靴。天子門前,尚容走馬;華陰縣里,不得騎驢?」宰驚愧,拜謝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長笑而去。嘗乘舟,與崔宗之自採石至金陵,著宮錦袍坐,傍若無人。祿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永王璘〕唐玄宗第十六子。節度東南,白時卧廬山,辟為僚佐。〔僚佐〕屬官,屬吏。璘起兵反,白逃還彭澤。璘敗,累系潯陽獄。初,白游並州,見郭子儀,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儀請官以贖,詔長流夜郎。白晚節〔晚節〕晚年。好黃、老,度牛渚磯,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初,悅謝家青山,今墓在焉。有文集二十卷,行世。或雲:白,涼武昭王暠〔暠〕音gāo。九世孫也。 下載更多的資源請到:我愛語文。本文章來源於中國最大最全的公益語文網站:我愛語文
譯文:李白,字太白,崤山以東人氏。母親夢見長庚星就生下了他,因而就以此給李白起名字。李白十歲時就通曉五經,他自己夢見筆頭長出花來,此後他天賦過人,才華橫溢。李白喜歡縱橫之術,練習劍術為打抱不平,他不看重錢財,樂於施捨。又客居任城。與孔巢父、韓准、裴政、張叔明、陶沔住在徂徠山中,天天設酒痛飲,號稱「竹溪六逸」。天寶初年,李白從蜀中來到京城長安,當時他的本領尚未施展,就把自己所作的詩歌獻給賀知章看,賀知章讀到《蜀道難》一詩時,感嘆地對李白說:「你啊,是被貶謫到人間的仙人。」於是,解下自己身上的金龜飾物來換酒,(與李白)整天相互歡樂,還在玄宗面前推薦了李白。玄宗在金鑾殿召見了李白,與他談論時局國政,李白獻上頌文一篇,皇上很高興,賜給他飯食,並親手為他調勻肉湯,降旨命李白為翰林供奉。李白曾在皇上面前大醉,起草詔書,讓高力士為他脫靴。高力士以此為羞辱,就指摘李白《清平調》中引用的趙飛燕的典故,用來激怒楊貴妃,每當玄宗要授官給李白時,楊貴妃總要阻止。李白更加高傲放達,與賀知章、李適之、汝陽王李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並稱為「飲酒八仙人」。後來他懇求回鄉,玄宗賞賜給他黃金,下詔讓他回家。李白雲游四方,打算登華山,帶著醉意跨在驢身上,路過縣街門,縣令不認識李白,十分生氣,派人把李白帶到公堂上問道:「你是什麼人,敢這樣無禮!」李白在供詞中不寫姓名,只寫:「嘔吐後曾讓皇上用手巾擦嘴,吃飯時皇上親手為我調勻肉湯,寫字時楊貴妃捧著硯台,高力士幫著脫靴。在天子殿門前尚許我縱馬賓士,華陰縣衙門口,卻不能騎驢而過?」縣令看了,又驚又愧,忙行禮道歉說:「不知道是翰林學士來到此地。」李白大笑著揚長而去。李白曾與崔宗之一起坐船從採石磯到金陵,他身穿宮中特製的綢袍坐在船上,旁若無人。安祿山叛亂時,玄宗避難蜀中,永王李璘統管東南地區,李白當時高卧隱居於廬山之上,被李璘招聘為軍中幕僚。後來李璘起兵造反,李白潛逃回到彭澤。李璘失敗後,李白受牽連關在潯陽的監獄中。當初,李白漫遊到並州,見到郭子儀,感到此人非同尋常,曾解救過郭子儀的死罪。到這時,郭子儀向朝廷申請解除自己的官爵來贖免李白的死罪,於是皇上下旨把李白改判為流放夜郎。李白晚年喜歡黃帝、老子的道家學說,在牛渚磯泛舟,帶著醉意捕捉月亮,就沉到水底去了。當初,李白喜歡謝家青山,如今他的墓還在那裡。李白著有文集二十卷,流行於世。有人說,李白,是西涼武昭王李暠的第九代玄孫。
『肆』 王者榮耀李白x妲己甜文
妲己少女阿狸×李白千年之狐
妲己第一次見到李白還得源於一場戰爭。
「妲己姐姐我們好幸運啊!居然能和李白一起打!」一入場妲己便看到了興奮的小喬,「你看你看!那就是李白!」「唉?李白么?」莫非是新來的,為什麼自己對他一點印象都沒有。她順著小喬指的方向望去,果然有一個藍衣男子執劍而立,還帶著一個大大的酒壺。這就是傳說中的李白?好像,是挺帥的呢。號角響起,她顧不得多想便沖了出去。
一如繼往的中單,妲己身為先手,自然從不懼戰,一套招式一出,人頭系數收下,可卻有一個人比她更快。
「李白第一滴血趙雲」
「妲己擊殺孫臏」
「李白雙殺羋月」
居然又是李白!這個李白竟然這么厲害!未待妲己看清,那人卻早已飛速離去。
「我方防禦塔正在被攻擊」
妲己略一失神,敵方的狄仁傑不知何時已攻到了塔下,她迎上去放了個桃心和狐火,眼看狄仁傑就快不行了,突然飛來一隻鉤子將她勾進了草叢里,有埋伏!草叢里竟藏了三個敵方英雄,妲己還來不及還手就被殺死。
頭像漸漸變黑。
「趙雲擊殺妲己 助攻羋月 狄仁傑 孫臏 鍾馗」
「對面妲己真是垃圾,這么明顯的套都躲不過」趙雲笑著和羋月說道。
「就是就是,讓她只會打輔助」羋月應和道。
剛剛復活的妲己聽到這話,不由垂下了尾巴,突然,卻想起一個聲音。
「誰允許你們欺負小狐狸的?」
是李白。
話音未落,青蓮劍已出,人頭落地
「李白擊殺趙雲」
「李白雙殺羋月」
「李白三殺狄仁傑」
「李白天下無雙孫臏」
「李白五殺鍾馗」
「團滅」
女聲久久回盪在峽谷上方,李白竟練躲在草叢里的鍾馗都不放過。
妲己驚呆了,李白....為了她....將對方團滅?
她好像不認識他吧。
不知所措的小狐狸只好乖乖跟在李白身後。
其實妲己早就忘了,在很久以前,她曾見過李白,甚至,還救過李白的命。
那時候的李白還不如今日強大,前期被韓信連續搶野,發育不好,敵方五個人團的他連還手之力都沒有,眼看只剩一絲血時,草叢里突然飛出一顆桃心暈住了敵方英雄,緊接著的斬殺打的敵方措手不及。為了打李白,敵方英雄紛紛越塔強殺,多半都殘血,一個斬殺立馬有幾個倒下死了,李白則乘機逃跑,不久後天空上便響起了熟悉的女聲。
「妲己擊殺亞索 助攻李白」
「妲己擊殺荊軻 助攻李白」
「妲己擊殺花木蘭 助攻李白」
妲己?是她救了自己?李白看著不斷用愛心攻擊敵人的小姑娘輕笑出聲,原來她也是只狐狸,將進酒到妲己身邊,李白一邊幫她打怪一邊言道:「李白多謝妲己姑娘救命之恩」
妲己看了眼李白,笑了笑後回答:「公子無需道謝,妲己只不過在救同族罷」
略一失神,青蓮劍花挑斷妲己束發的帶子,墨發飛揚,被驚到的妲己對著李白就是一顆桃心,接著跳進一旁的草叢里。
李白啞然失笑,這小狐狸真是霎為可愛。
可是,自此之後,李白在再未見過妲己,即是他成為全民男神,變得越來越強,可那隻羞澀的小狐狸再也未出現過。
直至今天,他終於又看見了他一直在尋找的小狐狸,可是,小狐狸望向他的眼神確是十分陌生
她不認識自己了
李白的腦袋裡閃過這個念頭
看著妲己跑出去的李白苦笑
那就在暗中保護她吧
李白一邊打野,一邊關注著妲己的動向,順便打了幾個搶野的
很突然的,妲己在擊殺完孫臏後瞬間消失在了地圖上。李白大感不妙,急忙奔向妲己最後出現的地方,可終是遲了
「趙雲擊殺妲己 助攻羋月 狄仁傑 孫臏 鍾馗」
接著便看見令他極度不悅的言論
誰允許他們動他的小狐狸的?
劍隨身動,人頭落地
望著身後驚訝的看著自己的妲己,他笑了,轉過身去問道:「這次發帶可曾有扎結實?當心又被劍花挑斷了」
妲己愣在原地,捂著嘴向後退了幾步,言道:「是你....」
彷彿早就猜到妲己會說什麼的李白上前將妲己摟進懷里:「是我,妲己姑娘可想起來了?那在下問姑娘,姑娘可願只做被在下疼愛的狐狸?」
被李白抱著的妲己早就是紅了臉
櫻唇輕吐
By.沈良人
『伍』 李白的《無題》的原文是什麼
無題
作者: 李白
(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懦夫請纓,
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還,留別金陵崔侍御十九韻。)
秦出天下兵,蹴踏燕趙傾。
黃河飲馬竭,赤羽連天明。
太尉杖旄鉞,雲騎繞彭城。
三軍受號令,千里肅雷霆。
函谷絕飛鳥,武關擁連營。
意在斬巨螯,何論膾長鯨。
恨無左車略,多愧魯連生。
拂劍照嚴霜,雕戈曼胡纓。
願雪會稽恥,將期報恩榮。
半道謝病還,無因東南征。
亞夫未見顧,劇孟阻先行。
天奪壯士心,長吁別吳京。
金陵遇太守,倒屣欣逢迎。
群公咸祖餞,四座羅朝英。
初發臨滄觀,醉棲征虜亭。
舊國見秋月,長江流寒聲。
帝車信回轉,河漢復縱橫。
孤鳳向西海,飛鴻辭北溟。
因之出寥廓,揮手謝公卿。
『陸』 找一篇關於信白的文章,兩個都是游戲主播的
你說的應該是LOFTER上面捅刀大大寫的那個短篇叫老公救我啊叭
『柒』 求李白 俠客行 全文
俠客行①
趙客縵胡纓②,吳鉤霜雪明③。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④。
十步殺一人, 千里不留行⑤。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⑥,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⑦。
三杯吐然諾, 五嶽倒為輕⑧。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⑨。
救趙揮金錘, 邯鄲先震驚⑩。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 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⑾。
注釋:
①這是一首描寫和歌頌俠客的古體五言詩,是李白古風五十九首中的一首。行,這里不是行走的行,而是歌行體的行,等於說「俠客的歌」。
②趙客,燕趙之地的俠客。自古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莊子·說劍》:「昔趙文王好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餘人。」縵,沒有花紋。胡纓,古時將北方少數民族通稱為胡;纓,系冠帽的帶子。縵胡纓,即少數民族做工粗糙的沒有花紋的帶子。這句寫俠客的冠帶。
③吳鉤,寶刀名。霜雪明,謂寶刀的鋒刃像霜雪一樣明亮。
④颯沓,群飛的樣子,形容馬跑得快。
⑤這兩句原自《莊子·說劍》:「臣之劍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這里是說俠客劍術高強,而且勇敢。
⑥信陵,信陵君,戰國四公子之一,為人禮賢下士,門下食客三千餘人。
⑦朱亥、侯嬴都是信陵君的門客。朱本是一屠夫,侯原是魏國都城大梁東門的門官,兩人都受到信陵君的禮遇,都為信陵君所用。炙,烤肉。啖,吃。啖朱亥,讓朱亥來吃。
⑧這兩句說,幾杯酒下肚(古詩文中,三、九常是虛指)就作出了承諾,並且把承諾看得比五嶽還重。
⑨素霓,白虹。古人認為,凡要出現不尋常的大事,就會有不尋常的天象出現,如「白虹貫日」。這句意思是,俠客重然諾、輕死生的精神感動了上天。也可以理解為,俠客這一承諾,天下就要發生大事了。這樣與下文扣得更緊。
⑩這兩句是說的朱亥錘擊晉鄙的故事。信陵君是魏國大臣,魏、趙結成聯盟共同對付秦國,這就是連橫以抗秦。信陵君是積極主張連橫的。邯鄲,趙國國都。秦軍圍邯鄲,趙向魏求救。魏王派晉鄙率軍救趙,後因秦王恐嚇,又令晉鄙按兵不動。這樣,魏趙聯盟勢必瓦解。信陵君准備親率家丁與秦軍一拚,去向侯嬴辭行(實際是試探侯嬴),侯不語。信陵君行至半路又回來見侯嬴。侯笑著說:「我知道你會回來的。」於是為信陵君設計,串通魏王寵姬,盜得虎符,去到晉鄙軍中,假託魏王令代晉鄙領軍。晉鄙生疑,朱亥掏出40斤重的鐵錐,擊斃晉鄙。信陵君遂率魏軍進擊秦軍,解了邯鄲的圍。
⑾揚雄曾在皇帝藏書的天祿閣任校刊工作。書閣下,意即寫入正史。《太玄經》是揚雄寫的一部哲學著作。結合全文,這兩句的意思應該是希望寫史的人把俠客的功績記下來流傳後世。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縣)。先祖隋時獲罪徙西域。李白出生於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境內)一個富商家庭。五歲時隨父遷居綿州彰明(今四川江油縣)青蓮鄉。他「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且「好劍術」,遍游蜀中山水名勝,直至二十五歲才「仗劍去國,辭親遠游」,懷「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靖一」的政治抱負,「徧干諸侯」,「歷抵卿相」,希冀與統治階層的人物接觸,從而實現自己的理想。然而現實卻給了李白無情的打擊。天寶初,李白已四十二歲,因道士吳筠及賀知章推薦,被唐玄宗召入長安,供奉翰林,但不久即遭讒去職。安史亂起,永王李璘率兵路過九江,邀請李白參加了他的幕府。李璘兵敗被殺,李白被流放夜郎,中途遇赦得歸。兩年後,李光弼率軍討伐史朝義,李白以六十一歲高齡還決意從軍,終因衰病未能如願,依族叔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便逝世了。
賞析:
李白這一首《俠客行》古風,抒發了他對俠客的傾慕,對拯危濟難、用世立功生活的嚮往。前四句從俠客的裝束、兵刃、坐騎描寫俠客的外貌,第二個四句寫俠客高超的武術和淡泊名利的行藏。第三個四句引入信陵君和侯嬴、朱亥的故事來進一步歌頌俠客,同時也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抱負。俠客得以結識明主,明主藉助俠客的勇武謀略去成就一番事業,俠客也就功成名就了。最後四句表示,即使俠客的行動沒有達到目的,但俠客的骨氣依然流芳後世,並不遜色於那些功成名就的英雄,寫史的人應該為他們也寫上一筆。有人認為這首《俠客行》僅僅是寫朱亥、侯嬴,是不對的。前八句寫的俠客的形象就與朱、侯兩人不符。朱並不會劍術,而是力氣大、勇敢。侯主要是智謀取勝。一句「閑過信陵飲」不過是將俠客與信陵君這樣的「明君」聯系起來罷了,因朱、侯都不是以這種方式結識信陵君的。李白正是想結識像信陵君這樣的明主以成就自己「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靖一」的政治抱負。前人有曰:借他人故事,澆自己塊壘。李白這首詩亦當如是!
『捌』 李白傳(李白字太白)閱讀翻譯
原文:
李白,字太白,山東人。母夢長庚星而誕,因以命之。十歲通五經,自夢筆頭生花,後天才贍逸。
喜縱橫,擊劍為任俠,輕財好施。更客任城,與孔巢父、韓准、裴政、張叔明、陶沔居徂徠山中,日沉飲,號「竹溪六逸」。
天寶初,自蜀至長安,道未振,以所業投賀知章,讀至《蜀道難》,嘆曰:「子謫仙人也。」乃解金龜換酒,終日相樂,遂薦於玄宗,召見金鑾殿,論時事,因奏頌一篇,帝喜,賜食,親為調羹,詔供奉翰林。
嘗大醉,上前草詔,使高力士脫靴,力士恥之,摘其《清平調》中飛燕事,以激怒貴妃,帝每欲與官,妃輒沮之。白益傲放,與賀知章、李適之、汝陽王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為「飲酒八仙人」。
懇求還山,賜黃金,詔放歸。
白浮游四方,欲登華山,乘醉跨驢經縣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無禮!」白供狀不書姓名,曰:「曾令龍巾拭吐,御手調羹,貴妃捧硯,力士脫靴。
天子門前,尚容走馬;華陰縣里,不得騎驢?」宰驚愧,拜謝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長笑而去。
嘗乘舟,與崔宗之自採石至金陵,著宮錦袍坐,傍若無人。祿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節度東南,白時卧廬山,辟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還彭澤。
璘敗,累系潯陽獄。初,白游並州,見郭子儀,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儀請官以贖,詔長流夜郎。
白晚節好黃、老,度牛渚磯,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初,悅謝家青山,今墓在焉。有文集二十卷,行世。或雲:白,涼武昭王暠九世孫也。
譯文:
李白,字太白,崤山以東人氏。母親夢見長庚星就生下了他,因而就以此給李白起名字。李白十歲時就通曉五經,他自己夢見筆頭長出花來,此後他天賦過人,才華橫溢。
李白喜歡縱橫之術,練習劍術為打抱不平,他不看重錢財,樂於施捨。又客居任城。
與孔巢父、韓准、裴政、張叔明、陶沔住在徂徠山中,天天設酒痛飲,號稱「竹溪六逸」。
天寶初年,李白從蜀中來到京城長安,當時他的本領尚未施展,就把自己所作的詩歌獻給賀知章看,賀知章讀到《蜀道難》一詩時,感嘆地對李白說:「你啊,是被貶謫到人間的仙人。」
於是,解下自己身上的金龜飾物來換酒,與李白整天相互歡樂,還在玄宗面前推薦了李白。
玄宗在金鑾殿召見了李白,與他談論時局國政,李白獻上頌文一篇,皇上很高興,賜給他飯食,並親手為他調勻肉湯,降旨命李白為翰林供奉。
李白曾在皇上面前大醉,起草詔書,讓高力士為他脫靴。
高力士以此為羞辱,就指摘李白《清平調》中引用的趙飛燕的典故,用來激怒楊貴妃,每當玄宗要授官給李白時,楊貴妃總要阻止。
李白更加高傲放達,與賀知章、李適之、汝陽王李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並稱為「飲酒八仙人」。後來他懇求回鄉,玄宗賞賜給他黃金,下詔讓他回家。
李白雲游四方,打算登華山,帶著醉意跨在驢身上,路過縣衙門,縣令不認識李白,十分生氣,派人把李白帶到公堂上問道:「你是什麼人,敢這樣無禮!」
李白在供詞中不寫姓名,只寫:「嘔吐後曾讓皇上用手巾擦嘴,吃飯時皇上親手為我調勻肉湯,寫字時楊貴妃捧著硯台,高力士幫著脫靴。在天子殿門前尚許我縱馬賓士,華陰縣衙門口,卻不能騎驢而過?」
縣令看了,又驚又愧,忙行禮道歉說:「不知道是翰林學士來到此地。」李白大笑著揚長而去。李白曾與崔宗之一起坐船從採石磯到金陵,他身穿宮中特製的綢袍坐在船上,旁若無人。
安祿山叛亂時,玄宗避難蜀中,永王李璘統管東南地區,李白當時高卧隱居於廬山之上,被李璘招聘為軍中幕僚。
後來李璘起兵造反,李白潛逃回到彭澤。李璘失敗後,李白受牽連關在潯陽的監獄中。當初,李白漫遊到並州,見到郭子儀,感到此人非同尋常,曾解救過郭子儀的死罪。
到這時,郭子儀向朝廷申請解除自己的官爵來贖免李白的死罪,於是皇上下旨把李白改判為流放夜郎。
李白晚年喜歡黃帝、老子的道家學說,在牛渚磯泛舟,帶著醉意捕捉月亮,就沉到水底去了。當初,李白喜歡謝家青山,如今他的墓還在那裡。
李白著有文集二十卷,流行於世。有人說,李白,是西涼武昭王李暠的第九代玄孫。
出處:《唐才子傳》
作者:元代文學家辛文房,字良史,西域人,曾官省郎。
(8)信白文李白被輪肉旗袍擴展閱讀: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庄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李白
『玖』 信白里李白為什麼是受
因為韓信比李白攻一些,沒白白騷。。。哈哈哈
『拾』 李白的《俠客行》原文。
俠客行①
趙客縵胡纓②,吳鉤霜雪明③。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④。
十步殺一人, 千里不留行⑤。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⑥,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⑦。
三杯吐然諾, 五嶽倒為輕⑧。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⑨。
救趙揮金錘, 邯鄲先震驚⑩。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 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⑾。
注釋:
①這是一首描寫和歌頌俠客的古體五言詩,是李白古風五十九首中的一首。行,這里不是行走的行,而是歌行體的行,等於說「俠客的歌」。
②趙客,燕趙之地的俠客。自古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莊子·說劍》:「昔趙文王好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餘人。」縵,沒有花紋。胡纓,古時將北方少數民族通稱為胡;纓,系冠帽的帶子。縵胡纓,即少數民族做工粗糙的沒有花紋的帶子。這句寫俠客的冠帶。
③吳鉤,寶刀名。霜雪明,謂寶刀的鋒刃像霜雪一樣明亮。
④颯沓,群飛的樣子,形容馬跑得快。
⑤這兩句原自《莊子·說劍》:「臣之劍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這里是說俠客劍術高強,而且勇敢。
⑥信陵,信陵君,戰國四公子之一,為人禮賢下士,門下食客三千餘人。
⑦朱亥、侯嬴都是信陵君的門客。朱本是一屠夫,侯原是魏國都城大梁東門的門官,兩人都受到信陵君的禮遇,都為信陵君所用。炙,烤肉。啖,吃。啖朱亥,讓朱亥來吃。
⑧這兩句說,幾杯酒下肚(古詩文中,三、九常是虛指)就作出了承諾,並且把承諾看得比五嶽還重。
⑨素霓,白虹。古人認為,凡要出現不尋常的大事,就會有不尋常的天象出現,如「白虹貫日」。這句意思是,俠客重然諾、輕死生的精神感動了上天。也可以理解為,俠客這一承諾,天下就要發生大事了。這樣與下文扣得更緊。
⑩這兩句是說的朱亥錘擊晉鄙的故事。信陵君是魏國大臣,魏、趙結成聯盟共同對付秦國,這就是連橫以抗秦。信陵君是積極主張連橫的。邯鄲,趙國國都。秦軍圍邯鄲,趙向魏求救。魏王派晉鄙率軍救趙,後因秦王恐嚇,又令晉鄙按兵不動。這樣,魏趙聯盟勢必瓦解。信陵君准備親率家丁與秦軍一拚,去向侯嬴辭行(實際是試探侯嬴),侯不語。信陵君行至半路又回來見侯嬴。侯笑著說:「我知道你會回來的。」於是為信陵君設計,串通魏王寵姬,盜得虎符,去到晉鄙軍中,假託魏王令代晉鄙領軍。晉鄙生疑,朱亥掏出40斤重的鐵錐,擊斃晉鄙。信陵君遂率魏軍進擊秦軍,解了邯鄲的圍。
⑾揚雄曾在皇帝藏書的天祿閣任校刊工作。書閣下,意即寫入正史。《太玄經》是揚雄寫的一部哲學著作。結合全文,這兩句的意思應該是希望寫史的人把俠客的功績記下來流傳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