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上百座外國建築,坊茨小鎮較正宗歐洲式小鎮在哪裡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都想著去世界看一看。領略不一樣的風土人情,感受不一樣的外國風景,旅遊已經不再是奢侈品了,甚至有些人還有說走就走的旅行。很多的國內遊客都希望走出國門去看看外國的世界,增加自己的見識。尤其是去一些位置比較遠的國家,看看完全不同於國內建築的風采。也正是因為風土人情與建築風格的不同,吸引著很多國人去它們那裡。有些人特別喜歡歐洲式的建築風格,而且他們還專門去外面看這些建築,其實大可不必,國內也有很多歐洲式風格的建築。
2. 坊茨小鎮怎麼樣
昔日膠濟鐵路的重要車站-坊子站,由德國和日本相繼修建和經營。分布在車站周邊尚保留近200座德式建築和日式建築,德式建築居多。坊子區將這些尚未拆除的建築逐步修復,建成創意文化街區-坊茨小鎮。這里有獨立的德式小樓,成為創意產業工作室和畫家工作室;高大的廠房變成了美術館,雕塑館。還有酒吧-1898啤酒共和國和青年客棧;室外散落著雕塑,敦實的煙囪是園區的地標。冬日的小鎮,客人不多,大多工作室沒有開放。只是美術館常年展出全國各地的油畫作品。周邊尚有不少建築沒有修繕好;坊子車站尚未利用;周邊環境差,路窄崎嶇。相信隨著整修進一步加強,坊子的798將展現世人!
3. 濰坊旅遊景點
濰坊旅遊景點推薦老龍灣、坊茨小鎮、浮煙山、青州古城、雲門山風景區。
一、老龍灣
老龍灣,山東省臨朐縣歷史名勝地、湖,古稱「薰冶湖(水)」,是中國七十二名泉之一。位於該縣冶源鎮。是由地下泉水湧出地表江流而成,因傳說灣內有泉眼直通東海並有神龍潛居其中而得名,其有三大特點:「泉多、水清、四季恆溫」,有優美的環境和古老的傳說。
老龍灣,是臨朐縣工農業及居民生活用水的重要來源,也是老龍灣風景區的主要組成部分。該風景區是山東省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級旅遊區。
4. 介紹一下坊茨小鎮
規劃面積1.4平方公里,以百年德日建築為項目文化軸心,以膠濟鐵路坊子段為歷史軸心,以修繕這些即將荒廢的歷史文物為動因之一,以為坊子老城區居民提升生活品質為目標之一,以傳承發揚濰坊的工業歷史文化為責任之一.進行修復開發坊子老區,定名為坊茨小鎮。已經得到國內外諸多學者和省市領導的關注和認可,坊茨小鎮即將以其渾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重現昔日的繁華。 至今散落著大量的德日建築,百年前始建的103棟德式建築組成了一個完整的殖民系統,有德軍司令部、德軍醫院、火車站、機車維修段、電報大樓、郵局、煤礦、修女樓、教堂、學校、兵營、水站、高級軍官別墅區等完整建築群落。時光穿梭,廢棄已久的德式建築無人問津,曾經的繁華默默橫陳。直到現在才引起有關部部門的高度重視,人們這才注意到被人遺忘許久的這座建築物具有著極大的歷史、文化、建築、旅遊等開發價值。 坊子政府決定利用3—5年的時間開發,著力打造以103棟德式建築群為核心的萊茵風情小鎮,再現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歷史風貌,修復自然生態和人類文化原生脈絡,使之成為中德首個經濟、技術、文化全方位合作的德意志風情生態小鎮。 編輯本段坊茨小鎮概念性總體規劃項目如下利用的德國修建的鐵路設施沿線在原坊子火車站籌建----膠濟鐵路博物館; 利用德式建築相對獨立的院落創辦山東的「798」藝術區-----開設油畫創作基地; 利用百年歷史的老房子、小巷子。鐵道、舊火車站、小旅館、舊銀行、布店、米鋪等建設近代歷史題材的影視基地,發展文化創意產業。 坊茨小鎮在改造中,充分保留了德國建築特點,體現出更高層次的審美內涵。建築的構造形式,風格,新型材料裝飾表現嚴謹的邏輯關系與秩序,元素彼此之間聯系緊密。注重建築各部分之間的比例關系,注重細節的處理及構造節點的交接。多用虛實、材質、色彩、光影、橫豎線條的對比產生強烈的視覺效果。
5. 山東濰坊最美小鎮免費開放,為啥本地人很少去呢
隨著現在的經濟和科技的不斷的發展,老百姓在節假日或者想要出門遊玩的時候就會選擇一個目的地遊玩一番,而且還會做精心的安排,帶上家人或者是自己獨身走向旅行的路途,這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近些年中國的旅遊浪潮漸漸轉變為中國風,很多的古鎮或者中國古建築走進遊客們的視野,但是有幾個古鎮是真正的古鎮呢?大多數都是後來為了吸引遊客而重建的。今天帶領大家走進的這個百年小鎮,雖說這里並不是中國風的古建築,但是每年來這里參觀的遊客也是絡繹不絕的。
6. 坊茨小鎮主要景觀是什麼
看你想玩哪方面啊~人文還是景觀~有十笏園 楊家埠 坊茨小鎮 濕地公園 金寶樂園 富華游樂園 風箏廣場和人民廣場 或者去海邊玩 風箏節4月19號剛好開幕了
7. 坊茨小鎮觀後感200字
坊茨小鎮中國的另一處798
坊子是世界風箏都----山東濰坊四個市轄區之一,膠濟鐵路橫貫東西206、309、濟青公路穿境而過。近年耒坊子區對有百年歷史的德日式老建築進行保護性地維修、開發、利用,引起世人注目。
1898年3月清政府與德國借簽訂<膠澳租借條約>,取得了膠濟鐵路的修築權和沿線煤礦開采權,通過開採煤礦、修建鐵路及開辦教堂醫院,吸引了大批德國僑民和各地勞工,坊子區日見興盛。而1914年,日本以戰勝國的身份強行接管了德國在坊子的一切權利,隨後設立領事館、建電廠、辦洋行。販煙草鴉片,使坊子成為日本經濟及民族工商業重鎮。在德國和日本占據坊子近半個世紀中所建大量建築保留至今有166座,其中德式建築103座、日式建築63座,錯落分布在坊子老城8平方公里范圍內,這些建築大多保存較好,有的厚重古樸、有的精巧別致,集德日式建築之大成。建築使用之廣,涉及到政治、處交、軍事、文化經濟各個領域,數量多、功能全、分布集中、風格鮮明在全省、全國堪稱一流。
當年自東向西的膠濟鐵因為運煤而在坊子拐了個v型彎,1984年膠濟線改造、因煤礦已停產、鐵路裁彎取直不再繞行坊子,使得昔日商業重鎮日趨冷落;煤礦的采空區地面不堪重負;而且許多老建築由部隊駐防,外人不易介入;以上幾種原因使坊子區沒有搞大規模拆遷重建,使這批老建築奇跡般保留下來。
幾年前,德國給坊子有關部門來函告之:某些德式老建築已過百年保質期,請注意維修。(濟南機車工廠也收到此類來函)。這封來函引起了濰坊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從而聘請來以發掘保護麗江古城、平遙古城、周庄古鎮而聞名的同濟大學阮儀三教授和德國著名規劃設計師西格斯編制完成了坊子區德日式老建築群整體規劃,繼而採用市場化手段進行保護開發:一、利用煤礦采空區,籌建煤礦博物館。二、利用德日修建的鐵路設施籌建膠濟鐵路博物館。三、利用老建築老街區建設影視拍攝基地、發展文化創意事業。四、用相對獨立的院落,吸引專業人士開設油畫創作基地,並把老建築所在處命名為坊茨小鎮。這名稱緣自坊子德語發音的漢語諧音,也使之與德日式老建築更為契合
8. 坊茨小鎮的介紹
坊茨小鎮(Fangtze Eurotown)位於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以膠濟鐵路坊子段為中軸線兩側發展,曾經是德國和日本的殖民地,原來是坊子老區,由於煤礦采空,鐵路改道等歷史原因,近幾年使坊子老區逐漸沉寂,失去了往日繁華,但其中至今散落著大量的德日建築,為了保護象徵著濰坊近代工業文明進步的百年建築,也為了喚醒人們對坊子歷史的重新認知,坊子政府成立山東華德城市投資有限公司傾心打造歐式風情生態小鎮---坊茨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