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女裝百科 > 旗袍叉腿

旗袍叉腿

發布時間:2022-07-22 09:41:52

旗袍開叉一般在大腿那個部分多高合適呢

現在的旗袍一般開衩到大腿膝蓋上方15cm處到臀部。有的旗袍開衩比較高,開衩到胯部。

旗袍開叉程度是根據身高和衣服的解析度設計的。般旗袍的開衩都會開到膝蓋的位置,但隨著時代和人民思想的改變,開衩的高度亦增加。現今旗袍的衩都非常高,主要是突出女性腿部的線條,尤其是選美時參賽者所穿的旗袍,其開衩特別高,也就是這個原因。

現代旗袍的外觀特徵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徵:右衽大襟的開襟或半開襟形式,立領盤紐,擺側開衩,單片衣料,收腰,無袖或短袖等。開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徵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

(1)旗袍叉腿擴展閱讀

旗袍現代特點:

1、旗袍的京派與海派

京派與海派代表著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海派風格以吸收西藝為特點,標新且靈活多樣,商業氣息濃厚;京派風格則帶有官派作風,顯得矜持凝練。

2、藝術家與旗袍

藝術,是通過塑造形象具體地反映社會生活、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

3、設計師與旗袍

經過20世紀上半葉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經典相對穩定,而時裝千變萬化。但時裝設計師常從經典的寶庫中尋找靈感,旗袍也是設計師靈感的來源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現代旗袍

❷ 旗袍開叉高度有什麼講究

旗袍開叉高度沒有比較明確的標准,一般旗袍的開叉都會開到膝蓋的位置,也有的旗袍開到大腿的位置。

其實,最初的旗袍原型來源於滿族。滿族入關之後,這種衣服就流傳出來了,慢慢的形成了一種新的主流。在清朝倫理道德十分嚴格,雖然已經有了旗袍的雛形,但是並沒有把旗袍的叉開的很高,最多到膝蓋的位置。

到了民國時期,民風比較開放,女性把旗袍都開的比較高,從小腿一直開到大腿的位置,旗袍的這一演變也象徵著女性的社會地位越來越高。

穿旗袍注意事項

穿旗袍不要太胖或太瘦。因為如果太瘦會顯得很骨感,太胖的旗袍則會暴露出身材缺點。

穿旗袍時要淡妝。臉上適當的淡妝可以更好地突出穿旗袍的美感。所謂的淡妝就是通過恰到好處的方法強調人臉的自然美。

手臂太粗不要穿短袖或無袖旗袍。旗袍最能體現身體的美麗,因此必須特別合身。太緊的話移動起來不方便,太松則無法表現出女人的美麗。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旗袍

❸ 在旗袍剛剛興起時,旗袍開叉的高度有什麼講究嗎

旗袍是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傳統服裝,也是中國服裝文化最典型的形式之一。旗袍曾在民國時期作為國家禮服,它不僅襯托東方女性的曲線美,更是顯現出東方女性的獨特韻味,但是你知道為什麼旗袍的兩邊要開叉嗎?

就是為了讓女性可以自由的活動,因為旗袍一般是很修身的衣服,如果沒有兩邊開叉的話,恐怕很多人穿上它在配上高跟鞋,走起路來是估計要摔跤的吧。為了展現女性的優美線條,中國女性講究的是含蓄的美,兩邊開叉的話,女性走起路來大長腿會有一種若隱若現的美麗,女性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合適的開叉高度。旗袍的開叉高度,跟女性的地位有關,地位越低,就開得越高,地位越高則旗袍開叉越低,也就是旗袍的開叉高度跟女性地位高低成反比。固曰:清朝女性的旗袍的開叉高度取決她的地位和幹活的動作幅度。

❹ 躺在貴妃榻上旗袍開叉到大腿根的章子怡有多美

中國風在近幾年是越來越受大家喜歡了,古典大氣的服裝加上充滿故事感的氛圍,讓人能從照片中就能感受到復古華美之感撲面而來,讓人久久不能忘。而章子怡作為高級電影臉,駕馭起中國風來也是得心應手,特別的讓人驚艷,快來看一下吧!



中心構圖更加註重平衡,能夠加深照片的立體感,這張照片就非常的能凸顯章子怡的中心地位。而她穿的這一件深V開叉禮服也非常的嫵媚動人,V領能夠顯得脖子更加修長性感。V領兩側的花朵裝飾讓服裝更加的有特色,也凸顯了大氣優雅的特點。不光照片注重中心構圖,這件裙子的設計也非常對稱,中間的拉鏈拉到大腿部分,秀出了一雙美腿,也映襯得膚色紅潤細膩。

❺ 旗袍為什麼要分叉

正解
旗袍中國民族服裝的代表,能體現出中國女性的嫵媚和文靜,也比較適合中國女性的體型。旗袍最初是清朝男人們穿在身上,在馬上打仗時用的,後來逐步形成現在的女性穿著的樣式。旗袍一般合體度要求很高,所以開叉一來可以方便穿著,另一方面顯示女性的柔美。

外傳
旗袍原是清朝洲旗人婦女的服裝,據考證,滿人的旗袍下擺是不開叉的。最近書店"老照片"系列泛濫,仔細看民國前的旗袍的確不開叉,樣式很土。特別是那領子很特別,立領,極高,高到腮邊,硬邦邦很不舒服的樣子。據我想來,估計是為了約束婦女的頭部運動,使小腳女人更加顯得"端莊"。本世紀初的漢族人相對比較開化,把旗袍領子改低了。特別創意的是把下擺開了叉,那時的漢族男人都說這種服裝很漂亮,很美。可是我在想,開叉無非是為了露出女人的大腿,當時的意識形態中女人的身體絕不是"藝術",民國時的劉海粟幾乎被認為是個流氓。就算今日,畫個女人大腿之類的藝術還未為全體國人所接受。可是為什麼這種服裝在將近一個世紀前就已經是"美"的呢?原因無非是男人喜歡,開叉能看到大腿,我想看旗袍開叉處裸露的大腿的男人,投入視力最多的肯定是開叉的最上方,就是靠近大腿根部的那片,而絕非是腳踝附近。於是就能聯想到那看不到的腿根、私處,進而是床、是做愛。旗袍被認為是時裝,只要穿的起,所有丈夫、父親都不反對家裡女人穿旗袍。但是極力反對自己的女兒或老婆穿開叉很高的旗袍。心裡卻希望的旗袍開叉高一點、再高一點。因為不好意思直接說:"對面的女孩給我看看大腿",只好間接說開了叉的旗袍好看了。

❻ 古代旗袍為什麼要兩邊開叉

說起中國的旗袍,無疑最能體現中國女人的風韻,旗袍往往能將一個女人的線條和身材展示到淋漓盡致,尤其對於東方女人來說,更能體現東方女人的魅力,旗袍也成了東方女人的代名詞。

在很多西方人看來,一個東方女人只有穿上旗袍的時候才是最美的,然而如果你仔細觀察中國古代的旗袍,會發現所有的旗袍都要在大腿位置兩側開叉,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就不得不說到旗袍的起源了,對於旗袍的來源,有一種說法是來源於中國滿族的婦女,當時滿足女人都生活在中國東北,由於天氣寒冷,她們大多都穿著一種直通式的袍子,不過這種袍子卻太過笨重,不便於勞作。
有些婦女為了方便勞作或者騎馬,便將袍子的兩邊開了衩,這樣當她們幹活時,就將袍子的下擺拉起來綁在腰間,當歇息時便將下擺放下來,也能達到保暖的效果,後來滿清施行八旗制度,滿清的女人也被納入了八旗系列,因此她們穿的袍子也被稱作旗袍。

滿清入關以後,對漢族人施行了剃發易服的制度,很多漢族的婦女也不得不得穿起這種旗袍,一般的旗袍都是高領、長袖、細腰。
對於那些身材苗條的女人來說,當他們穿上旗袍後,更能展示她們婀娜的身材,而且走起路來十分得體大方,吸引眼球,於是這種旗袍的裝束很快在全國流行開來,成為一種十分流行的衣服。

到了民國時期,人們開始對傳統旗袍進行改良,從款式、花色到做工等各方面都重新進行了改良,這種旗袍被稱為改良旗袍。

民國的宋美齡就對旗袍情有獨鍾,無論在什麼場合,她都著一身旗袍現身,加上宋慶齡獨有的氣質,更顯高雅雍容,一度成為標志性的中國國服,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到了解放後,這種旗袍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旗袍也一度銷聲匿跡,然而到了改革開放後,旗袍再度成為大眾喜愛的服裝,很多服裝設計師也熱衷於設計各種各種的旗袍。
如今,當你走在大街上,很少會看到身穿旗袍的美女。
那是因為身胚子好的不多,儀式感太強,沒幾個骨子裡淑女的能夠駕馭旗袍。

最後說一句
人漂亮 身材好
才是王道
旗袍是過眼雲煙

❼ 旗袍開叉有什麼講究

旗袍,是一種內與外和諧統一的典型民族服裝,是中華傳統服飾文化的代表。。旗袍的穿著有講究,一是內衣的選擇,是旗袍的款式與尺寸,一定要特別合體。旗袍開叉是為了方便活動自由,再就是為了展現線條曲線完美。一般旗袍的開衩都會到膝蓋的位置。也有到大腿的位置。

❽ 旗袍兩邊為何都要開衩

鄙人學淺,淺陋地認為,之所以兩邊開叉是因為以下原因:

1、方便行走,實用美觀

旗袍兩側開叉,那就是方便女性的行走。眾所周知,滿清入關時,滿清女子尚且可以騎馬涉獵。可以說巾幗不讓須眉,所以褲子對滿清女子的需求就很重要。但是纏足裹胸之風,改變了滿清精英的審美後。褲子更加促進對旗袍的雙開叉。

進入現代社會,審美再次改變,有料才敢露的觀念,變得十分普遍,所旗袍下的美腿,連絲襪也省掉了。故此旗袍的裁製越來越簡約,雙開叉也越開越高。

❾ 旗袍為何上面修身,下面開個叉,這樣不是顯得很怪異嗎

旗袍是清朝的時候一種傳統的服飾,是滿族的一個傳統服飾清朝成立,以後要求所有的人都必須穿著旗袍。

所以現在的旗袍樣式完全的展現了女性的一個魅力,表現出了東方獨有的美,也展現出了女性的身材。

與旗袍叉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老年秋款衣 瀏覽:513
滌綸褲子容易起嗎 瀏覽:425
褲子中間那叫什麼 瀏覽:112
嬰兒睡覺穿睡衣 瀏覽:864
旗艦店女裝長裙子 瀏覽:112
女裝褲子21碼是多少嗎 瀏覽:618
薴麻外套怎麼清潔 瀏覽:123
羽絨服lb是什麼牌子 瀏覽:475
襯衫上的黃斑乾洗能去除嗎 瀏覽:578
黑色牛仔褲上身搭配什麼好 瀏覽:380
定型褲子排冷什麼意思 瀏覽:869
火紅旗袍拍賣會 瀏覽:277
90白鴨絨的羽絨服多少錢一件 瀏覽:972
旗袍表演好樣的 瀏覽:571
為什麼穿牛仔褲老是掉多少錢 瀏覽:122
學生校服定做價位 瀏覽:800
為什麼大多數手套是藍色的 瀏覽:881
女士夏季裙裝女士風衣 瀏覽:750
穿上出汗的褲子叫什麼 瀏覽:362
羊絨衣有汽油味怎麼消除 瀏覽: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