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蘇州古典工藝有哪些
太多了,給你說幾個吧!!!!
1、【蘇扇】是蘇州特產,以雅緻精巧,富有藝術特色而著稱,歷史悠久,國外馳名。包括摺扇、檀香扇和絹宮扇三大類,統稱為「蘇州雅扇」。明清以來,主要在蘇州及周邊地區廣泛流傳。蘇州雅扇集各種精湛工藝於一身,包括造型、裝裱、雕刻、鑲嵌、髹漆等工藝。它們把吳地的山山水水、花鳥人物濃縮繪描,其精湛的手藝構成了吳文化中絢爛多姿的篇章。
2、蘇州的香山位於太湖之濱,有2500多年的歷史,這里百餘村莊人多地少,自古出建築工匠,因從業者技藝不凡,人稱"香山匠人"。香山幫是一個以蘇州市吳中區胥口鎮為地理中心,以木匠領銜,集泥水匠、漆匠、堆灰匠、雕塑匠、疊山匠、彩繪匠等古典建築工種於一體的建築工匠群體。他們將建築技術與建築藝術巧妙結合起來,創出了中國建築史上的重要一脈--"香山幫",後來,以香山幫模式建造的房子,就叫"蘇派建築"。
3、【緙絲】,又名刻絲,是中國古老、獨特的一種傳統織造工藝,主要存在於蘇州及其周邊地區。蘇州緙絲自南宋以後,盛名全國,成為主要產地。明清時代,蘇州緙絲仍昌盛不衰。 緙絲素以製作精良、渾朴高雅、艷中且秀的特點,在絲織品中列為最高品第,並是最早用作製造藝術欣賞品的絲織物。
發型:如果是垂腰長發,全部挽起就太過沉重,可以將上半部挽起,下面垂一層在背後或從發束中留出兩縷用卷發棒卷一下垂在前面兩側,如果頭發烏黑,頭飾最好用帶有水鑽或鋯石一類的閃亮飾品。
手飾:如果以發飾為重點,其它手飾可相對簡單一點,可以只在單手帶一隻白玉鐲。
妝容:穿旗袍一定要淡妝,可以用纖長類睫毛膏和亮度較高的淡色唇彩強調一下眼睛和雙唇,指甲油即使有顏色也要用透明度高的,最好帶隱形眼鏡,除非你有上緣細金絲邊且呈雁形的超薄眼鏡。
包包:可在旗袍的顏色中取一種選一款單色絲質或珠片包包
鞋子:白色細高跟船鞋,如果可以的話,鞋頭上面最好有緞帶作裝飾。
如果你的小腿修長,可以配一條帶水鑽的腳鏈。
要是有一把白色檀香扇或紗質披肩就更有韻味了。
祝你艷壓群芳!
❸ 送個一個韓國女生禮物,送什麼呢
送一個陶瓷娃娃。
1,意味著她和娃娃一樣可愛。
2,陶瓷是中國的文化。
3,價位不高。
4,有的地方可以自己做,你可以親手做啊。
希望你能滿意,我保證她會喜歡
❹ 誰能提供點話劇劇本的下載 最好是知名的
《游園驚夢》演出劇本
主要角色
錢夫人:錢鵬志夫人,藝名藍田玉
竇夫人:竇府女主人,藝名桂枝香
蔣碧月:竇夫人之妹,藝名天辣椒
配角
程志剛:竇府隨從參謀
賴夫人:女客
余仰公:男客
徐經理太太 :崑曲名票
顧傳信:崑曲名笛師
錢鵬志:在幻境中出現
瞎子師娘:得月台師娘,在幻境中出現
鄭彥青:錢夫人舊日情人
月月紅:錢夫人親妹妹
劉 福 :竇府老管家
旁白
時 間
深秋,傍晚
(竇府客廳、飯廳)
配樂:崑曲曲牌(萬年歡)
旁白:今日竇府要大宴賓客,傭人們在客廳忙碌。這時,竇夫人與程志剛一前一後地進到客廳,兩人談笑著,程志剛顯得亦步亦趨,恭謹對答。
竇夫人:志剛,我還是有點兒擔心,碧月誇過口,「賞心樂事」票房的那幾位台柱,她都有本事請得到。今天晚上來的客人,全是行家,沒有一個不懂戲的。話都早已傳出去啦,大家都巴望著今天晚上到咱們這兒來聽好戲呢,萬一哪幾位台柱請不到。咱們這場戲可就撐不起來了。
程志剛:夫人請放心,有蔣小姐親自出馬,「賞心樂事」那幾位名票還怕請不來嗎?
竇夫人:別人倒還罷了,我就怕顧傳信老師不肯出山。老先生好幾年沒露過面啦,我聽說,有幾處請他,都給碰了釘子。咱們碧月呀,有時說話,冒冒失失,別把老先生給得罪嘍。笛王不來,咱們今天晚上的崑曲,可就唱不成了。
程志剛:夫人,蔣小姐本事大,招數多,左一套,右一套,顧傳信那位老先生,哪裡擱得住蔣小姐的「連環套」,軟硬兼施,我看只要三個回合,老先生就給逼出山了。
竇夫人:(諷刺)我看你倒挺服她的,對她的信心大得很哩!
程志剛:(陪笑)夫人,我的意思是說,帖子是您下的,又叫蔣小姐親自登門,顧老師不看僧面看佛面,夫人的面子,無論如何,他是要給的。
旁白:竇夫人打量著客廳,覺得諸事已備,打發傭人們都下去了,她搖頭舒了一口氣,與程志剛相視而笑。兩人獨處時,眼神話語突然變得親昵起來。
竇夫人:(用手揉揉額頭)請這么一次客,就鬧得全家人仰馬翻,不請么,實在拖不下去了,白吃了人家那麼多餐。我這個人呀,就是心裡擱不住一點兒事。昨晚心裡盤算了一下今天的菜單子,竟折騰了一夜,早上五點鍾才閉了閉眼睛,這會兒頭又有點疼了。
程志剛:客人還沒來,你先坐下靠一靠,輕松一下吧。
竇夫人:今晚瑞生不在,我一個人當主人,恐怕招呼不過來,你得多幫著我點兒。
程志剛:那是當然,夫人放心,有什麼事,只管交代我好了。
竇夫人:我想著大家都要用嗓子,只預備了「花雕」,不傷喉嚨,我在酒上頭,有限得很。回頭鬧起酒來,你去替我應付吧。
程志剛:沒問題,夫人,都包在我身上,我來替你擋駕。
竇夫人:今晚你辛苦些,不過,也不會叫你白操勞的,這是有賞的。
程志剛:(湊近竇夫人,笑)怎麼個賞法呢,夫人?
竇夫人:(笑)論功行賞,那還要看你今晚的表現如何。
程志剛:夫人,難道我的表現,還不夠好么?
竇夫人:有時候好,有時候兒……不太好。你這個人哪,好挺難捉摸的,變化多端。
程志剛:夫人,那是您對我的了解還不夠深,我一片忠心耿耿,夫人怎麼還會瞧不出來呢?
竇夫人:忠心不忠心,那還得考驗考驗。
程志剛:咳,夫人,日久見人心,我也只好待著接受考驗罷了
旁白:一陣放肆的浪笑,蔣碧月如一團烈火般,卷了進來。
蔣碧月 :好哇!三姐,咱們今天晚上,可真正是「群英會」啦,「賞心樂事」里生旦凈丑,文武昆亂,名角兒、名票、名胡琴、名笛子,整座票房都讓咱家給搬來了。文武場都是全的。今兒您就是要咱們貼一出大軸戲《蠟八廟》,咱們也湊得起來了。
竇夫人:(舉手制住蔣碧月)碧月、碧月,你慢點兒說行不行,我問你:顧傳信顧老師,你到底請了沒有?
蔣碧月:(用扇掩口,吃吃浪笑)那個老頭兒呀,比「三顧茅廬」請諸葛亮還要難請。咱家只好唱「苦肉計」,把混身解數都施了出來。(一面使出花旦身段)我先去跟徐經理太太打聽。她師傅愛吃、愛聽的、愛唱的,都給我說了。我找了半天,好不容易找到一對兒白毛烏骨雞,三斤重一隻,提了去做見面禮。徐太太說,老頭兒有時候喜歡燉只烏骨雞來下酒呢,三姐,那對烏骨雞可花了我好幾百塊,回頭我可要跟你算帳的--
竇夫人:得了,得了,不會叫你白賠的,你呀,一點兒虧也不肯吃!
蔣碧月:你不知道,三姐,那個老頭兒多會拿蹺,一雙眼睛呀,長在頭頂上,什麼人都看不入眼。
竇夫人:人家是笛王嘛,難怪他眼界高。
蔣碧月:所以說呀,我一去,一頂頂高帽子先給老傢伙戴上。我說:「顧老師,我仰慕您的藝術,仰幕了多少年了,打小時候在上海徐園就聽您的笛子啦。」三姐,徐園到底在什麼路啊!
竇夫人:(笑了起來,用手直指蔣碧月)在康瑙脫路!
蔣碧月:我哪兒知道徐園在哪條路呀,是你告訴我的,從前你在徐園聽過顧傳信的笛子。我先道了仰慕之情,老頭兒臉上才露出三分喜色來,我趕緊就上前一拜,說:「顧老師,今天我是來拜師的,您的絕活兒,無論如何要教我幾招!」徐太太也在旁邊替我敲邊鼓,咱們倆兒,一唱一和,總算把老頭兒給逗樂了,我看談得入港了,才不慌不忙,把請帖拿了出來,。老頭兒發覺上當,已經晚了。烏骨雞也收了,禮也受了。咱家一出「苦肉計」,把笛王顧傳信,就這么給誆了來。
程志剛:(笑向竇夫人)夫人,我說的一點兒也沒錯吧?蔣小姐只要三個回合,老先生就招架不住了。
蔣碧月:(轉向程志剛,扇子指到他臉上,念京白)嘟!我把你這--(舉起扇子做打介)程志剛,你從實招來,背底下你又議論我什麼了?到底說了我多少壞話啦?
程志剛:(口白)下官不敢!(雙手作揖)蔣小姐,剛才夫人擔心,生怕您請不動顧傳信,我就對夫人說,別人我不敢說,蔣小姐親自出馬,我敢寫包單,馬到成功。
竇夫人:(諷刺)他哪兒肯說你壞說話呀,他衛護你還來不及。
蔣碧月:(乜斜眼睛,睨住程志剛,道白)哦、哦、哦,如此說來,錯怪你了。
旁白:蔣碧月拿扇子敲了程志剛一下,笑得花枝亂顫,一面捧腹,喘不過氣來,搖搖曳曳,走到旁邊的屏風處,程志剛跟隨,兩人並立一處,喁喁私語,蔣碧月咯咯笑聲不停。竇夫人突然站起,側目怒視。
竇夫人:夠了吧,你們倆兒別盡在那兒演戲了,客人都快來了,程志剛!
程南剛:是,夫人。
竇夫人:你到大門口去幫著劉福,有些客人恐怕他不認識,叫不上名字來。
程志剛:好的,夫人,我這就去。
旁白:程志剛下去辦事了,蔣碧月碎步走來,低頭觀賞自己的火紅旗袍,摸摸腰身,拉拉下擺,顧盼自得。竇夫人歸座坐下,上下打量蔣碧月。
竇夫人:十三,今天你這一身紅,倒真是名副其實的「天辣椒」了。
蔣碧月:三姐,現在的旗袍愈興愈短了。我那個「造寸」上海師傅告訴我,下擺應該再縮一寸。我不幹,我說那還了得,那樣膝蓋兒都露出來了。他說現在時興這種款式呀,短旗袍才時髦。喲,三姐,你今兒個真把這顆鎮山之寶給亮出來了!
竇夫人:平常誰戴這個玩意兒?一直擱在保險箱里,上個禮拜才取出來,拿去洗了一下。
蔣碧月:讓我戴戴看,三姐,鑽戒我也看多了,可是總不及你這顆火油鑽。前天有人拿了一隻方鑽來給我看,還沒有這顆大呢,只有三克拉,而且又有點兒帶黃,我壓根兒也瞧不上。看來看去我還是喜歡你這一顆,顏色又正,還是發藍的呢!
竇夫人:難道我的東西都是好的么?你總要來搶?
蔣碧月:姐姐的玩意兒當然都是好貨嘍,難怪叫人眼紅嘛。
竇夫人:(拍了一拍蔣碧月的大腿)十三,你說到崑曲名角兒,今兒個晚上我倒把一位真正的崑曲名角兒給請出來了。
蔣碧月:(驚訝)哦?是誰呀?
竇夫人:我說的這位崑曲名角兒呀,來頭可大著呢!人家當年是秦淮河上第一人!
蔣碧月:(若有所悟)哦、哦,我猜著了。
竇夫人:(知道蔣碧月猜到了)對啦,十三。今天晚上,咱們的藍田玉錢鵬志夫人要亮相啦。
蔣碧月:(驚喜、興奮,用扇子打手)好哇!今兒個可真把「天字第一號」的頭牌名角兒給請出來啦。
竇夫人:你是知道的。十三,錢鵬志不在了,這些年,五妹妹怎麼也不肯露面了。她現在一個人住在南部,冷冷清清,孤孤單單,我也挺記掛她的。今天晚上,難得有這么個聚會,我作好作歹把她硬邀了上來,要她來這兒散散心,咱們姐妹們,也一塊兒敘敘舊。
蔣碧月:咱們那位五姐兒呀,錢鵬南在的時候,世上的榮華富貴,她也都享盡嘍。錢鵬志疼起咱們五姐兒來的那個勁兒噢,恨不得捧在手上,含在嘴裡。一會兒不見,就急得到處找:「老五,老五。」(學錢鵬志聲音,與竇夫人一起笑)咱們那位十七妹子月月紅說:「五姐,你的辮子也該鉸了,明兒個你跟錢鵬志出去,人家還以為你是他孫女兒呢!(咯咯笑)
竇夫人:(微慍)十七那個刻薄鬼!五妹妹對她那一分兒也算厚的了。難道她姐姐那兒,她的便宜撿得還算少么?人前人後,她總要刺她姐姐兩句。好象她姐姐反而欠了她什麼似的。
蔣碧月:月月紅說的也沒錯嘛,錢鵬志比咱們五姐快大上四十歲了,都好做她的爺爺了哩。
竇夫人:這又有什麼呢?白發紅顏也有的是,只要真心就好。錢鵬志也算是個有情義的人,五妹妹那幾年是享了福的。
蔣碧月:可是咱們那位五姐兒呀,唉,也有她的煩惱噢。
竇夫人:天底下的事兒,哪有十全十美的呀?
蔣碧月:千不該,萬不該,不該半中間兒又跑出個鄭彥青來,那麼個年少風流的鄭彥青。唉,害得咱們五姐兒呀--
蔣碧月:三姐,那次五姐在梅園新村請客,替你做生日,咱們都上去唱了戲,你還記得么?
竇夫人:是呀,那天的堂會南北名票名角兒都到齊了,那種盛況真是再也不會有的了。
蔣碧月:咱們五姐兒的大軸戲,《游園驚夢》,唱到一半,嘎一下,嗓子就啞掉了。(用手扶喉嚨,仿效錢夫人當年倒嗓的情況)
竇夫人:那天她喝多了花雕酒,醉得才厲害哪。
蔣碧月:(哧一笑)她哪兒是喝多了酒呀,我看呀,咱們五姐兒那天八成兒是喝多了鎮江醋!(放肆咯咯浪笑)那天鄭彥青跟月月紅他們倆一對兒,你瞧著我,我瞧著你,眼睛眉毛一直在打架呢!(一面用手比劃)
竇夫人:(伸手制止蔣碧月)噓!碧月!
旁白:蔣碧月將身子揶近竇夫人,唰地一下打開象牙扇,半掩面,湊在竇夫人耳根下,興致勃勃地跟竇夫人耳語,不停吃吃地笑。竇夫人聽得頗感興味,但又一面皺眉搖頭。
竇夫人:是么?--真的么?--有這回事兒?--哎--嘖、嘖、嘖--
竇夫人:(深深嘆子一口氣)害,我說呀,怪來怪去,還是要怪月月紅!我警告過五妹妹,我說:「是親妹妹才會專揀自己的姐姐往腳下踹哩!」
蔣碧月:(跳起身來)喲!三姐,你這句話可不是指著和尚罵禿子了么?你竇夫人站著比咱們高,坐著比咱們大,小的就是吃了豹子膽,也不敢在您夫人太歲頭上動土呀!
竇夫人:(也立起身)我又不是說你,你急什麼!再說,就算我讓你踹了兩腳,我這個當姐姐的,又能把你這個小妹兒怎麼樣呀!
蔣碧月:(撒賴)做姐姐的,本來就該吃點虧嘛!
竇夫人:(感嘆)誰說不是啊。
旁白:這姐妹正談著,程志剛引著客人進了客廳,打頭就是徐太太扶著顧傳信
蔣碧月:顧老師。
竇夫人:顧老師,您今天肯賞光,真是寒捨生輝呀。我還擔心的很,生怕您這位笛王不肯給我面子,所以特別叫碧月到府上去請您的大駕。
顧傳信:夫人太客氣嘍,您下張帖子,我就來了。哪裡還要驚動蔣小姐呢。
蔣碧月:算了吧,顧老師,要不是咱們那出「苦肉計」唱得好,您就這么輕易肯下山了么?
徐太太:夫人有請,實在不敢不到。
竇夫人:徐太太,不是為別的,是為了今晚要唱崑曲,沒有您們師徒兩個崑曲大家來捧場,咱們的戲就唱不成啦。
徐太太:夫人叫我聽戲,學習學習倒還罷了,今天在座都是些行家高手,咱們趁早別上去獻丑了。
竇夫人:顧老師,徐太太,回頭還有幾位真正的行家要來欣賞你們二位的藝術呢,賴祥雲夫人就要來了。
顧傳信:(同聲詫異)哦?賴夫人今天晚上也要光臨了么?
旁白:就在眾人不注意時,蔣碧月走到程志剛身邊,用扇掩口,跟程志剛耳語一番,相約離去,到花園中私會去了。這時賴夫人、余仰公亦到了竇府
竇夫人:賴夫人,今天您肯賞光,是我天大的面子。要是別的聚會呢,也不敢驚動您的大駕了。今天也湊巧,「賞心樂事」的幾位台柱名票都讓我請到了,連笛王顧傳信也出山了。所以一定要請您這位大行家來鑒賞鑒賞、品評一番,才不辜負那幾位台柱的雅興啦。
賴夫人:竇夫人,不瞞您說,要是別人家呢,我也懶得來了,這兩天天氣怪得很,忽冷忽熱。早上起來,還有點頭疼呢,咱們家老爺說:「人不舒服,還要出去,你這是在拚老命嘛?」我說呀:今天竇夫人公館有戲,就是拼了老命也要去的。」剛才在車上,我還跟余仰公說,從前好戲聽多了,什麼名角兒也都聽過了。現在的戲,老實說,實在有點聽不入耳,好多年都沒聽過好戲,耳朵都要生銹了,難得今兒個竇夫人那兒有戲,一定是好的,咱們去聽夠本兒去。
竇夫人:仰公,今天您不來是不成的,咱們什麼角兒都齊了。就還差您這么一位好黑頭哩。
余仰公:(雙手抱拳,呵呵笑)夫人,今天就是天上下雹子,我也會來的。夫人今晚的戲,沒咱們的份兒,咱們來幫著敲鑼打鼓,跑跑龍套總成的吧。
竇夫人:仰公,您別著急,回頭我一定讓您上去唱一出《霸王別姬》,您的拿手好戲么?
賴夫人:您不讓仰公唱一段兒戲,晚上回去他的嗓子包管要癢得睡不著。
旁白:竇夫人引著賴夫人、余仰公進了客廳,廳中客人全部起立候著,竇夫人略為介紹,賴夫人微微點頭,大刺刺地坐到沙發上去。
賴夫人:說到聽好戲呀,民國初年那種盛況,恐怕在座的還沒有幾次趕得上呢。梅蘭芳頭幾次下上海,我就去聽他的戲啦,他在丹桂第一台唱,我就去丹桂第一台,他在天蟾舞台唱,我就趕去天蟾舞台,天天包廂。那個時候,梅蘭芳才二十齣頭,在上海一亮相,整個江南都瘋狂了。杭州、蘇州、常州、無錫,人都趕到上海去看梅蘭芳!(自己說自己好笑)
余仰公:(插嘴)夫人,我在北平的廣和樓就去聽梅蘭芳的戲啦,他那時還沒下上海哩。
賴夫人:(不悅)我知道你資格老,仰公。那種老北京的茶園子是你們老爺們去的,咱們太太們可不作興到那種地方去聽戲。
余仰公:夫人,我倒有一點兒小小的意見。
賴夫人:你說吧,仰公,我看你又要跟我來抬杠啦。
余仰公:(起身)夫人說的話,當然沒錯。梅蘭芳的戲路寬,扮相美,嗓子甜,確實無人能比。他的行腔走韻嘛,好當然是好,可是我覺得,還是有他美中不足的地方。咱們行家聽戲,聽到後來,只講究「韻味」兩個字兒。
賴夫人:怎麼著?難道梅大王的戲還不夠味兒么?
余仰公: 可是比起程硯秋來……
賴夫人:(唰地一打開檀香扇,朝余仰公揮了兩下,打斷他的話)喂,喂,仰公,你又來了!咱們兩個人為了梅蘭芳和程硯秋,吵了這么些年還吵不夠么?難道今天你又想來翻案不成?
余仰公:(陪笑)夫人,論到京劇的藝術,咱們這是據理力爭呀。
竇夫人:(立起身來,打圓場)我來說句公道話吧。咱們還是拿戲來打個比方。譬如說梅蘭芳去楊貴妃楊玉環,程硯秋也只好去梅妃江采萍啦,到底偏一點兒,差了一截,這是不能越分的。仰公,這個比方您服不服?
余仰公: 夫人金口玉言,咱們也只好聽著罷了。
賴夫人:其實呀,我最愛好的,還是崑曲。崑曲到底是雅樂,格調高,皮黃戲嘛,熱鬧是熱鬧,藝術上是不能跟崑曲相提並論的,可是民國一來,崑曲就沒落得不象樣啦。
顧傳信:是啊,夫人。戲院里,崑曲的戲碼都變成冷門兒啦。這要等到梅先生出來,才把幾出崑曲又唱紅了。尤其是他那出招牌戲……《游園驚夢》,讓他唱得大紅特紅,梅先生的崑曲藝術在這出戲里也就達到極致啦。
賴夫人:(大悅,立起身,高談闊論起來)顧老師,您到底是行家。這句話說到咱們心坎兒上來了。梅蘭芳的這出《游園驚夢》,確實是崑曲里的無上珍品!我不知看他演過多少回啦,真是百看不厭!我最後一次看梅蘭芳跟俞振飛演《游園驚夢》,那是勝利後,梅蘭芳回國公演。
余仰公:(插嘴)我也去看啦!
竇夫人:(趕緊起立)我也去看啦!在上海美琪大戲院。
顧傳信:(起身離座)呵,呵,咱們也都去了!
賴夫人: 那次真是盛況空前啊!一連四天,都是崑曲。
余仰公:(搶著講話用手數戲碼)《刺虎》、《思凡》、《斷橋》,還有《游園驚夢》。
賴夫人:唉,仰公,你的記性也不賴嘛!戲碼一點兒也沒錯。那張戲單子,我到今天還藏著作紀念呢。唉,那次的戲,一個人一生最多也只能遇到那一回罷了。真是叫人難忘,叫人懷念啊。
旁白:這幾人說到當年的盛狀,都激動得站起了身,然而在同聲感嘆下,相對佇立片刻,都顯出若有所思的神態來。竇夫人倒底是主人,先醒過神來。
竇夫人:賴夫人,我知道您的趣味高,喜歡聽崑曲,所以今兒個晚上特別邀請了幾位崑曲名票來,這位徐太太的崑腔,是有口皆碑的啦。
徐太太:(惶然起立)夫人謬獎啦。前輩們面前,咱們那一點兒玩藝兒,哪能登大雅之堂呀。
賴夫人:徐太太,您也甭客氣啦,您是後起之秀,已經挺不錯啦。
竇夫人:還有一位崑曲大家,還沒到呢。
賴夫人:哦?是誰呀?
竇夫人:是錢鵬志鵬公的夫人。
顧傳信:(三人驚訝失聲)是錢鵬公夫人么?
余仰公:(轉向賴夫人)夫人,咱們今天晚上可真有耳福啦。錢夫人的崑曲從前咱們欣賞過的。行腔轉調,那真是玉潤珠圓,身段「邊式」,要直追伶界大王梅蘭芳博士啦。
賴夫人:(不服)有這回事兒么?有那麼好么?
顧傳信:夫人,仰公的話,並沒有言過其辭。那位錢夫人的崑曲,十分了得!別出戲不敢說,她的《游園驚夢》,真要跟梅先生不相上下啦!
賴夫人:(猶自不忿)如此說來,今天晚上,咱們倒要好好領教領教啦。
余仰公:那年錢夫人在「勵志社」義演,票的就是《游園驚夢》,唱的一字一彩,把下面那些南北名票角兒都唱服了。(說著自己也沉醉了,不禁手舞足蹈起來)
旁白:就在客人們說到錢夫人的時候,錢夫人已經到了竇府,站在側廳等劉福入內通報,錢夫人象許多貴婦人一樣,舉止矜持、高貴,非常在乎別人與自己地位的比較,然而私下她卻是一個多愁善感,而又熱情奔放的女人。一方面因為自己才貌雙全,自視甚高,但又因為美人遲暮,身分降落,而不禁興起年華消逝,富貴浮雲的感傷。些時獨自一人,她用手摸摸發鬢,不由微微露出緊張不安的神態。竇夫人收到通報,緊著來接,兩人親昵執手,互相凝視打量,無限感慨,千言萬語,一時不知從何說起
竇夫人: 五妹妹!
錢夫人: 三姐!
竇夫人: 唉!五妹妹……
錢夫人:三姐!
竇夫人:(兩人一陣搖頭感嘆,卻又互相會心微笑) 五妹妹!你到底來了!
錢夫人:我來晚了吧?讓你們久等啦。
竇夫人:哪兒的話,你來的恰是時候,我們正要入席呢。五妹妹,瑞生出門有事去了,他知道五妹妹今晚要來,特別交待我,替他向你問好呢?
錢夫人:難為竇大哥還那麼有心。
竇夫人:(又執住錢夫人雙手,語調關切)五妹妹,你早就該搬上來了。我心裡一直記掛著,現在你一個人,住在南邊兒,有多冷清呢?
錢夫人:這些年,清靜慣了,倒也還不覺得怎麼樣。
竇夫人:可是今兒個晚上,你是無論如何缺不得席的。你知道,咱們碧月,十三也來了。
錢夫人:哦?她也在這兒么?
竇夫人:(歪過頭湊近錢夫人,說心腹話)任子久一死,碧月便搬出了任家。你曉得,任子久是有幾分家當的,十三一個人過的也算舒服了。她那種性子,現在沒了拘束,反而自由自在,瀟灑得很。今天晚上就是她先起的哄,把「賞心樂事」的幾位票友都弄來了,連場面都是全的。這么些年來,這還是頭一遭呢。今天來的幾位朋友,都是行家,剛剛還在談起,大家都巴望著你上去露兩手呢?
錢夫人:(掙脫竇夫人,擺手笑)罷了,罷了,哪裡還能來那個玩藝兒呀?
竇夫人:賴夫人,這位是錢夫人,你們兩位大概見過面的吧?
賴夫人:(上下打量,半晌才款款起立)這位大概就是錢鵬公的夫人了?我是說面熟得很!(伸手跟錢夫人握手)
余仰公:(趨上前,向錢夫人行禮)夫人,久違了!
錢夫人:(還禮)仰公也來了?真是多年不見了。
余仰公:剛才咱們還在跟賴夫人談起,(轉向賴夫人陪笑)夫人當年在勵志社義演,咱們有幸,瞻仰到夫人的風采。夫人那一出《游園驚夢》,唱的真是精彩絕倫啊!那出戲簡直給演得出神入化啦!直到今天,行家們談起來,都還在贊不絕不口呢!
錢夫人:仰公說得太好嘍!
竇夫人:五妹妹,仰公說的是真心話,連笛王顧老師剛才也在贊你那出戲呢!
顧傳信:(起身行禮)夫人好。
錢夫人:(驚異)真沒想到,顧師父,今天晚上,您也在這兒。
顧傳信:是啊!夫人,真是人生聚散無常啊,咱們在這兒又遇見夫人了。
竇夫人:詩里頭說的好:「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五妹妹,你跟顧老師最後一次會面,恐怕還是你在梅園新村請客唱堂會那回吧。
錢夫人:誰說不是呢?一晃就那麼多年了。
顧傳信:唉,是啊,日子過的可真快啊!
竇夫人:五妹妹,那次聚會真是難得。咱們幾個人又喝又唱,多麼盡興啊。你還記得么,五妹妹,那是個三月天,你梅園新村那間公館里,花園里那些牡丹花呀,開得多麼茂盛啊!
配樂:崑曲 宴樂《春日景和》
錢夫人:(獨白)是啦!就是那年,在梅園新村,我還明明替桂枝香請過生日酒呢,替她做三十歲生日。得月台的幾個姐妹們差不多都到齊了,大夥兒學洋派,湊份子,替桂枝香定做了一隻三十寸雙層大蛋糕,是在老大昌定的,上面足足插了三十支紅蠟燭。那個時候兒,她還做小。竇瑞生的位置也並不怎麼樣。現在竇瑞生當然不同嘍,桂枝香也扶了正。唉,難為她,熬了這么些年,到底給她熬出頭了。從前那個時候,可憐她,還不敢正式出面呢,連生日酒還是我替她擺的呢,園子里一擺就是十桌,南北名票名角都請到了。還記得,那是個三月天,真是個天淡雲閑的好日子。園子里開滿了牡丹花,大紅大紫。那正是:「奼紫嫣紅開遍」。紫金球呀、碧玉帶呀、太平樓呀,全是小洛陽法華鎮的名稱,起碼有一百株,一片花海似的,那天十七月月紅,穿得一身大金大紅的,在我那些牡丹花里踩來踩去,東抓抓,西弄弄。也虧她會挑,偏偏挑中我心愛的那顆碧玉帶,掐了一朵就往她自己頭上一簪,還要端著一杯酒過來,說風涼話:姐姐,你不賞妹子的臉…
月月紅:姐姐,你不賞妹子的臉!
錢夫人: 十七,你撿盡了便宜,還要說這種風涼話。
月月紅:(用手擁弄鬢邊牡丹,冷笑)哼,也不過采了姐姐一朵牡丹花兒,姐姐心就不自在啦!
錢夫人:十七,你哪株花兒不好挑,偏偏要挑我最心愛的這株碧玉帶。
月月紅:好花兒人人愛,名花共欣賞。姐姐心愛的花兒,偏偏妹子也愛嘛!
錢夫人:十七,你要知道,這株碧玉帶,是我一手栽培起來的,我花了多少的心血,天天灌溉,日日打理,眼看著它抽枝發芽,朵朵盛開。我連碰也捨不得碰一下,你一來就把我最心愛的花兒給摘掉了。
月月紅:(咯咯尖笑)姐姐,你好痴呀!難道你沒聽說過:「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錢夫人:十七……
配樂:驚夢《山桃紅》: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閑尋遍,在幽閨自憐。
鄭彥青:夫人,夫人,夫人……
錢夫人:彥青!你瞧,這些牡丹花兒開得多麼熱鬧啊。
鄭彥青:是啊!夫人。今年您園子里的牡丹花怎麼這么鮮艷,這么茂盛哪。真是一片繁華。
錢夫人:這一百多株牡丹,都是我親手挑的,小洛陽的名稱。這是紫金球,這是太平樓,這……這就是最有名的碧玉帶啦。
鄭彥青:尊貴得很啊,夫人。
錢夫人:可惜最大的一朵,卻讓人家給摘走了。
鄭彥青:夫人不必惋惜,不摘走,過兩天,也就謝掉了!
錢夫人:(聲音顫抖)彥青,怎麼你也說這種話呢?那是我最心愛的一朵花兒,怎麼捨得白白讓人家給搶走了呢?
鄭彥青: 夫人……
錢夫人: 彥青……
旁白:那麼多前情舊事原只是閃念間,一聲尖叫把錢夫人拉回現實,蔣碧月一陣風地卷到她身邊,一把勾住她的手臂
蔣碧月:(尖叫)喲!五姐呀!剛才三姐告訴我,今天晚上你也要來。我就喜得叫了起來:「好哇,這下可真把天字第一號的王牌名角兒給請出來了。」(回頭向票友客人招呼)哪,你們快來
❺ 檀香扇的維護方法
除了旗袍之外,韻味十足的檀香扇也深受外國遊客的喜愛。木質的扇子很有古典的氣質,扇骨上花紋很優雅,扇尾掛件的中國結也是時尚的元素,配上一襲旗袍,彷彿從古典中款款走來,優雅到了極致。難怪美國扇子收藏家霍華德·溫伯格嘆道:「你看到的是歷史,而不是一把扇子。」
檀香扇小巧玲瓏,華美精緻,現代專用於女扇,適宜珍藏或作高檔饋贈禮品。
收藏檀香扇要特別注意溫、濕度,如果濕度低、乾燥、陽光強它就容易裂、變形,反之,溫濕度高則黴菌容易滋生。所以一定要把扇子放入通風,防曬的地方。如果無盒子收藏,可先用報紙包好。報紙透氣,而且時間一長,報紙就會發黃,提醒你及時換新報紙。
❻ 去瑞典送給人家什麼好呢
瑞典人具體喜歡什麼我還不清楚 但以前我在加拿大上學的時候送給homestay的是旗袍跟翡翠手鐲 看樣子他們是很喜歡 送什麼東西要具體看你的經濟狀況了 送個京劇臉譜在國外估計也會很受歡迎 像中國結就算了吧 最好不要送一些很大眾的東西 說了這么多是不是該多給咱點分啊..
❼ 我想收集一些中國古代文學常識(尤其是一些不常見的)
推薦你一本由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的《文學藝術常識》,由尹力強主編,市場價大約為36元RMB,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內容介紹:
文學常識部分:中國古代文學、中國近現代文學、外國文學;
文藝常識部分:音樂、戲劇、戲曲、攝影、電影、廣播電視藝術、舞蹈、美術、雕塑、書法、篆刻;
中國文化常識部分:中國傳統思想、中國傳統美德、中國文物、中國古代建築、中國工藝美術、中國民俗、中國人的生活等。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文學常識
一、中國古代文學
(一)古代文體
詩歌
文筆
散文
韻文
駢體文
語錄體
古體詩
近體詩
律詩
絕句
樂府
賦
詞
散曲
雜劇
諸宮調
筆記
小品文
(二)先秦文學
《詩經》
楚辭
神話
中國古代神話
甲骨卜辭
銅器銘文
《尚書》
《春秋》
《左傳》
《國語》
《戰國策》
《論語》
《孟子》
《莊子》
《荀子》
《韓非子》
《呂氏春秋》
先秦寓言
(三)秦漢文學
《古詩十九首》
《孔雀東南飛》
司馬相如《子虛賦》、《上林賦》
東方朔
賈誼
司馬遷及其《史記》
班固與《漢書》
(四)三國兩晉南北朝文學
建安七子
竹林七賢
陳壽《三國志》
陶淵明
范曄《後漢書》
酈道元《水經注》
木蘭詩
陸機《文賦》
劉勰《文心雕龍》
《世說新語》
(五)隋唐五代文學
李白
杜甫
劉禹錫與《竹枝詞》
白居易與《新樂府》
溫庭筠詞
李煜詞
初唐四傑
杜牧《阿房宮賦》
唐宋古文運動
唐宋八大家
唐代傳奇
敦煌歌辭
敦煌變文
(六)宋元文學
婉約派
豪放派
柳永詞
李清照詞
辛棄疾詞
歐陽修
蘇洵
蘇軾
蘇轍
沈括《夢溪筆談》
關漢卿
王實甫
馬致遠
《三國志平話》
(七)明清文學
八股文
《徐霞客游記》
章回小說
《三國志演義》
《水滸傳》
《西遊記》
《封神演義》
《金瓶梅》
馮夢龍與「三言」
凌濛初與「二拍」
湯顯祖《牡丹亭》
洪升《長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聊齋志異》
《儒林外史》
《紅樓夢》
二、中國近現代文學
(一)中國近代文學
龔自珍
魏源
黃遵憲
曾國藩和湘鄉派
劉鶚《老殘游記》
曾樸《孽海花》
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
(二)中國現代文學
「五四」新文學運動
白話文學
鄉土文學
左翼文學
延安文藝座談會
解放區文學
中國左翼作家聯盟
魯迅
葉聖陶
茅盾
朱自清
聞一多
冰心
郭沫若
老舍
沈從文
巴金
歐陽予倩
曹禺
《嘎達梅林》
阿凡提的故事
《阿詩瑪》
(三)解放區作家
丁玲
趙樹理
周立波
孫犁
李季
《白毛女》
(四)五六十年代文學
五六十年代長篇小說
五六十年代短篇小說
五六十年代散文
五六十年代詩歌
五六十年代戲劇
「文革」期間的文藝界
(五)新時期的文學
社會主義新時期文學
新時期的詩歌
新時期的散文
新時期的戲劇
新時期的小說
(六)港台文學
唐人
金庸
梁羽生
瓊瑤
三、外國文學
(一)日本文學
物語文學
俳語
夏目漱石
井上靖
德永直
川端康成
小林多喜二
(二)俄羅斯文學
普希金
萊蒙托夫
屠格涅夫
陀思妥耶夫斯基
列夫·托爾斯泰
契訶夫
高爾基
法捷耶夫
肖洛霍夫
(三)德國文學
歌德
海涅
格林兄弟
狂飆突進運動
(四)英國文學
莎士比亞
笛福
司各特
狄更斯
蕭伯納
伏尼契
(五)法國文學
莫里哀
盧梭
巴爾扎克
雨果
梅里美
福樓拜
左拉
羅曼·羅蘭
(六)義大利文學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七)希臘文學
伊索寓言
荷馬史詩
希臘神話
希臘悲劇
(八)美國文學
霍桑
馬克·吐溫
傑克·倫敦
海明威
(九)其他
泰戈爾
塞萬提斯
安徒生童話
《一千零一夜》
第二部分 文藝常識
一、文藝綜合
(一)文藝理論知識
文藝
文藝與社會生活
典型
現實主義
浪漫主義
(二)黨的文藝方針
「二為」方向
「雙百」方針
「兩結合」創作方法
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
關於宣傳工作的四句話
關於精品的三個標准
「五個一」工程
三貼近
二、中國文化界部分評獎
(一)新聞出版界評獎
(二)文學界評獎
(三)戲劇界的評獎
(四)電影界評獎
(五)電視界評獎
(六)其他評獎
三、音樂
(一)概述
(二)音樂體裁
(三)中外音樂名家名作
四、戲劇
(一)概述
(二)戲劇的體裁
(三)歐美戲劇
(四)中國話劇
五、戲曲
(一)概述
(二)中國戲曲史
(三)中國戲曲劇種
(四)中國戲曲文學
(五)戲曲音樂
(六)戲曲表演
(七)戲曲舞台美術
六、雜技
七、曲藝
八、攝影
(一)照相機的基本知識
(二)照相機鏡頭
(三)攝影的光學原理
(四)攝影構圖
(五)攝影用光
(六)分析好照片的基本要求
(七)作品分析
九、電影
(一)電影基本概念
(二)電影的功能
(三)影像鏡頭
(四)聲音
(五)蒙太奇
(六)長鏡頭
(七)中國電影類型
(八)西方電影的類型與體裁
(九)中國電影名家名作
(十)外國電影名家名作
十、廣播電視藝術
(一)廣播電視的概念
(二)廣播電視的產生
(三)中國的廣播電視
(四)廣播電視的藝術要素及藝術技巧
(五)廣播文藝的節目分類
(六)電視文藝的節目分類
(七)節目、欄目及作品舉要
十一、舞蹈
(一)舞蹈基礎知識
(二)古典舞
(三)民間舞
(四)芭蕾舞
(五)現代舞
十二、美術
(一)美術概念
(二)美術的社會功能
(三)現代美術門類
(四)中國傳統書畫門類
(五)美術作品構成的要素
(六)中外美術批評與鑒賞
(七)中國美術名家名作
(八)外國美術名家名作
十三、雕塑
(一)雕塑
(二)雕塑的樣式
(三)雕塑的材料和分類
(四)中國古代雕塑藝術
(五)外國雕塑藝術
十四、書法篆刻
(一)中國書法的特點
(二)中國書法的類別
(三)中國書法家
(四)篆刻
(五)文房四寶
第三部分 中國文化常識
一、中國古代文學
概述
孔子
「四書五經」與儒家思想
老莊與道家思想
佛學思想
二、中國傳統美德
概述
孝敬父母
尊老愛幼
「歲寒三友」的高尚情操
誠實守信
尊師重教
三、中國傳統藝術
概述
中國民樂
京劇
地方戲
圍棋
中國象棋
中國畫
四、中國文物
概述
甲骨文
三星堆文化
司母戊方鼎
越王勾踐劍
良渚美玉
曾侯乙編鍾
金縷玉衣
永樂大鍾
五、中國古代建築
概述
宮廷建築
寺廟建築
園林
塔
橋梁
六、工藝美術
概述
唐三彩
瓷器
風箏
燈彩
刺綉
剪紙
玉雕
石獅雕刻
七、中國民俗
概述
廟會
舞獅
春節
八、中國人的生活
旗袍與中國傳統服飾
針灸術麻醉術
鞏固練習
文學常識填空題一
文學常識問答題一
文學常識填空題參考答案
文學常識問答題一參考答案
文藝常識填空題一
文藝常識問答題一
文藝常識填空題一參考答案
文藝常識問答題一參考答案
文藝常識填空題二
文藝常識問答題二
文藝常識填空題二參考答案
文藝常識問答題二參考答案
附錄一:教育部普通高校藝術類專業招生辦法
附錄二:影視傳媒專業都考哪些科目
附錄三:影視傳媒專業解讀
附錄四:影視傳媒專業考生疑難問題解答
附錄五:往年部分院校考試題目
附錄六:藝術類考生需要注意的報考常識
附錄七:名牌藝術類院校優秀學生藝術高考經驗談
附錄八:全國部分院校招生計劃
主要參考書目
http://..com/question/81373372.html?si=3
❽ 從上海回家,帶點什麼好的禮物給女朋友呢,請對上海比較熟悉的朋友們建議一下
從上海回去,可以帶的禮物有:檀香扇、絲綢、梨膏糖、五香豆、狀元糕等。
1、檀香扇
老爸和爺爺不抽煙不喝酒,平時就愛喝喝茶,夏天找個陰涼地兒扇扇小扇兒,悠然自得的。檀香扇由摺扇演化而來,扇骨採用檀香木製成,帶這個回去,對於他二老老說,絕對是寶貝。
4、五香豆
家中小侄子小外甥都親的不得了,禮物必須有他們的。滬語有「勿吃城隍廟五香豆,等於沒來過上海」之說。從上海回去,就帶這個給他們吧,奶油五香豆,雖然禮物簡單,但是接地氣啊。
5、狀元糕
糕以狀元命名有兩種說法:一以狀元糕為饋贈佳品,科舉時考生都帶糕應試,取吉利之意;一說江南地方農歷正月十五舊稱上元節,有賽花燈之舉,人們以火炙糕作夜宵,稱「上元糕」。上海話里,「上元」與「狀元」音同,考生們在考試的時候為了圖個吉利,應考時都會帶上這種點心,聽說這種糕點還有一段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