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姐姐穿在身上的旗袍優雅的像一幅水墨畫,這樣的穿搭你們喜歡嗎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女孩子們更多的是追求與眾不同、標新立異,出門絕對不要和別人撞衫。所以許多女孩子都是會選擇一些造型設計與眾不同的衣服褲子出來逛街購物,這類衣服褲子最普遍的都是一些長腿美女在穿,穿著超短裙或緊身短裙這類的,走在這條路上,傲驕的身材足夠令人回味無窮!雖然這些緊身短裙不是那麼好看,但對身材很標準的或者特別好的,穿出來絕對回頭率滿滿,因為有好的身材就可以了。 但今日我們要共享的是一位精明能乾的旗袍漂亮小姐姐,不但身材風姿綽約,氣場也是讓人非常欽佩的,這樣的穿搭方式我非常喜歡,下面咱們來一起看一下吧
最後是衣擺和樣式的配搭,小妹妹這一件衣擺選用單一的開叉式設計方案,提高腳部室內空間,與此同時開叉式設計方案十分顯女人氣質,有一種隱約可見的美感,是不是很漂亮呢?此外便是鞋的配搭,喜愛十分醒目的復古時尚低跟鞋,喜愛性感迷人身材的或是追求完美漂亮小姐姐能夠選擇細高跟鞋,全是非常好的選擇。
㈡ 民國時期的旗袍美女:坐姿風情萬種,站立更顯誘人
民國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時期,是從清朝滅亡到新中國成立這段時間,這段時間中國處於特殊時期,軍閥混戰,但此時的文化發展倒也沒慢下來,還是有許多仁人志士涌現,女性在這段時間也逐漸登上歷史舞台
民國美女穿旗袍,從後面拍著視角,顯得更加誘人,圖為一群穿旗袍的民國美女,個個在江邊眺望,誰能猜到她們都在幹些什麼嗎?
㈢ 中國國畫大師,娶24歲非洲美女,生活甜蜜惹人羨,知道是誰嗎
纖塵墨染,執筆畫流年。在他眼中,一條河是一幅畫,一座山也是一幅畫,甚至一粒沙也是一幅畫。
他以畫訴說衷腸,以畫書寫情長。在他的畫中,山河爛漫、鳥飛魚躍、奇珍猛獸數不勝數。
他提筆的氣勢,氣宇軒昂;揮筆的身姿,英俊瀟灑;落筆的力道,入木三分。觀其畫者,莫不稱絕。
漫漫國畫路,未談兒女情
楊彥,1958年出生,字木一,回族人,祖籍北京。
楊彥自小在畫畫方面便有過人的才華,六歲那年,楊彥隨其舅舅臨摹畫譜,進入畫界。
虎父無犬子,楊彥的兒子在國畫上的天賦並不低於楊彥。四五歲時,在國畫上便初露崢嶸,這份天賦像極了兒時的楊彥。
楊彥的妻子愛達在婚後隨著丈夫學習國畫,由於楊彥的悉心教導,她的進步也是很快,成為了楊彥畫畫時的賢內助。
楊彥對愛達的評價是:「論經驗,我略勝一籌,但若是論才氣,愛達並不輸於我。」
每當有朋友前來拜訪時,不再僅僅看到楊彥獨自揮筆,而是看到有了一個身著旗袍,腦後盤發的黑人姑娘站在楊彥身旁為其研墨,著色。
楊彥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國畫大師,但他卻選擇了一個小他29歲的非洲女子,兩人甜蜜幸福羨煞旁人。
感情的事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只有自己才知道合適不合適,祝願每個人都能在對的時間遇上對的人。
㈣ 繪畫里,有哪些特別好看的穿旗袍的女人
民國月歷里的女的也不錯
㈤ 誰幫我找些旗袍美女的圖片給我。我要很多
http://image..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pv=&z=0&word=%C6%EC%C5%DB%C3%C0%C5%AE&s=0#width=&height=&z=0&fb=0&ic=0&lm=-1&face=0&pn=15
㈥ 求古典圖片!!風景、旗袍美女、最好
我空間有903134437
㈦ 穿著旗袍的民國女人有多美,看了這些照片你就挪
民國就是一個讓人魂牽夢繞的時代,雖已經過去了六七十年,但每每想到,總以為還發生在昨天。尤其是每每到南京食朝匯吃飯的時候,看到店裡面穿著民國學生服裝的服務員,就更有這種體會了。回望民國時,那些身著華麗旗袍的女子,眼角眉梢,舉手投足之處,皆是東方式的嫵媚與溫婉。
▲
杭穉英,我國最早的商業美術家之一,設計的商品包裝、月份牌等多以旗袍美女為素材,這是一幅西湖泛舟圖,確實不錯。
㈧ 旗袍美女大圖,很清晰的旗袍美女大圖哪裡里有呀找了半天都沒找到旗袍美女大圖,旗袍美女大圖還真不好找
美女大圖我知道那裡有,一般都是在旗袍網站里,收藏有很多,比如傾城旗袍網,秀酷旗袍網之類的大網站就比較多了。
http://www..com/s?wd=%D0%E3%BF%E1%CD%F8&word=%D0%E3%BF%E1%CD%F8&tn=sitehao123
㈨ 旗袍越來越受人們喜愛,寫意在旗袍上用得越來越多,寫意有什麼特點與作用
寫意的特點:中國畫因為技法不同分為寫意畫和工筆畫。而寫意畫的技法特點在於用筆,講究「骨法用筆、以書入畫」的技巧。這里的「骨法」是指表現題材的神形結構;「用筆」則是指用筆的方法、技巧和藝術表現。「骨法用筆」的內涵是十分豐富的,不僅要用筆表現題材的基本結構、神韻,還要表現繪畫者的主觀情感和藝術創作風格。在寫意畫中,筆墨的運用還有獨立的審美價值和情趣。
參考《手繪與寫意畫技法在旗袍設計中的創新運用》
㈩ 可以給我一份中國現代女畫家的簡介嗎(當代)
【何香凝】
(1878-1972)國民黨革命派傑出代表、現代畫家。號雙清樓主,廣東南海人。廖仲愷夫人。
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政協會國委員會副主席,華僑事務委員會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名譽主席,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主席、擅畫,所作山水、花哉,筆致圓渾質朴,尤工獅、虎、鹿、鶴等動物畫,意態生動逼真。1961年曾作《萬古長青》圖祝頌中國共產黨建黨四十周年。能詩。著有《何香凝詩畫集》。1972年9月1日在北京病逝。
【蕭淑芳】1925-1928年北平國立藝專學習油畫及中國 畫。 1929-1930年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從師徐悲鴻學素描、油畫。 1937-1940年到英國和法國習油畫、雕 塑,開人個畫展,出版「中國兒童游戲」畫冊等。1940 -1946年在上海師專任美術教員並開個人畫展。1947 -1949年任教於北平國立藝專。 1950-現在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副教授、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1973 -1977年為國賓館、外交部駐外大使館作畫,均收藏於國內外使館中。 1980-1988年與吳作人應邀出訪及 文化交流。先後訪問阿根庭、美國、加拿大、日本、澳 大 利亞、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新加坡及香港等地, 開畫展並講學。 1993年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 畫廊開個人花卉展。創作作品:水彩「丁香」、「少先隊員」、「內蒙人物」等國畫「 欣欣向榮」「山花爛漫」、「萬紫千紅」「展翅青雲」等作品為國內外博物館收藏。
【潘玉良】1895年生於蘇州,原名陳玉清,後改名為張玉良。玉良幼年父母早逝,少年因生活所迫飄泊蕪湖,淪落風塵。一個偶然的機會,潘贊化走進了她的生活,將其救出火坑,並與之結為伉債儷,玉良為表感激之情,遂改為潘姓。
1921年,玉良入法國里昂國立美術專門學校學畫,才藝得到了發揮。潘氏早期作品《春之歌》吸取了印象派的光色變化,營造出詩一樣的畫境。《仰卧女人體》則造型簡潔,渾相厚重,意境甜美沉靜。
1940年後,潘玉良將中國傳統的線描手法融入西方繪畫技巧,作到了水乳交融。她筆下的女人體典雅素靜,高貴脫俗,人體結構與質感用淡彩點染出,其背景則運用點彩和交錯的短線來製造層次,呈現出秀美靈逸又堅實飽滿的極富獨創性和個性化的審美情趣。
潘玉良因久居海外,其作品在中國內地出現較少。佳士得、蘇富比拍賣公司自1995年以來在中國台北與香港舉辦的當代華人油畫、素描、水彩及雕塑拍賣會中,多有潘玉良的作品參拍,頗受收藏界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