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影評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影評如下: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在以兒童的視角反映歷史慘劇的同時更透露出人性的光輝,那是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姐弟間親情的愛,是小朋友間純真的友誼,是彼此間的關懷與溫暖。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電影的結局恰恰證明了這一點,毒氣房外的長鏡頭以及慢慢變成黑白的場景已然昭示了結局。
電影整體給人的情感由輕松變為沉重,絕望像烏雲籠罩著,卻等不到一陣吹散它的風,以及一束陽光的普照。
劇情簡介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根據愛爾蘭新銳作家約翰·伯恩200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改編。由馬克·赫曼執導,阿沙·巴特菲爾德、維拉·法梅加和魯伯特·弗蘭德等聯袂主演。影片於2008年11月7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二戰期間,八歲的布魯諾是集中營德國司令官的兒子,他與集中營圍欄的另一邊的一個猶太男孩(Jack Scanlon飾)結下了友誼,從而發生了許多令人意料不到的事情。
Ⅱ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觀後感
有人說現在是最好的時代,也有人說現在是最壞的時代,但從來沒有人說過二戰是一個好的時代。如果說二戰是先走進一片黑暗,《鋼琴家》《美麗人生》則帶你走過這片黑暗,迎接黎明充滿希望,而《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則帶你迷失在黑暗裡,將美好的東西撕裂。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以一個納粹家庭的天真孩童的視角來講述這段慘絕人寰的歷史,選取兩個孩童之間的純潔友誼,將殘酷最大化,讓人不敢再去看第二遍。
在電影的第29秒處出現了約翰貝傑曼說過的一句話:「在生命的黑暗滋生蔓延之前,用以丈量孩提時代的是我們的所聽所聞所見。」
與其他戰爭片不一樣,整部電影沒有令人心驚肉跳的情節、沒有炮火連天的戰場、沒有遍地屍體的畫面,展現給觀眾的是藍藍的天空、美麗的母親、幸福的家庭,以及孩童之間純潔的友誼,這部電影擁有講述孩童美好時代的所有要素。
而事實上,它又有著一部殘酷歷史影片所具備的細節:濃煙滾滾在上空、士兵的呵斥聲、狼狗的叫聲。
影片從孩童的視角來看待這場悲劇,一切事情彷彿都映在他那深藍色的瞳孔中。姐姐在被家庭教師洗腦性地灌輸法西斯思想後逐漸淪落的悲劇,母親無法接受這一切日日流淚,使故事的悲劇性氣氛逐漸呈現。
大鐵門內緊握的雙手、大鐵門外散落一地的睡衣、滂沱的大雨,似乎在與時間賽跑的士兵牽著狼狗狂奔而來,終是晚來一步,即使身為軍官的父親也難逃悲劇,讓自己的孩子迷失在黑森林淪為陪葬品。
而小布魯諾和施穆爾的悲劇,大概在故事的開頭就已註定,稚嫩的眼神中總是藏著焦慮,周圍所有的隱瞞幫他們屏蔽了醜陋,讓他們只看到彼此之間的真誠與美好,甚至在踏進深淵的最後一刻,仍以為自己在洗澡。
時代終會過去,但有人永遠留在了那個時代,永遠留在了那片黑暗裡,即使什麼都沒有做錯。
Ⅲ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中有哪些讓你細思極恐的細節
德國男孩問猶太男孩怎麼搞到條紋衣猶太男孩說有一間房子裡面全是條紋衣。那間房子應該就是上一批進入毒氣室的人脫衣服的地方,就像結局的畫面一樣。布魯諾連命運這個詞都讀不準,最後卻死在自己都沒弄清楚的命運之下。最後的三明治掉了。布魯諾的爸爸跑到毒氣室的時候士兵剛剛把毒氣倒進去如果三明治沒掉等小男孩吃完估計布魯諾還能救出來。
Ⅳ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中有哪些引人思考的點
我認為《穿條紋睡衣的男孩》中最讓我引起思考的是,孩子好奇心很重卻得不到家人的認可,比如一開始布魯諾問大人,為什麼屋子旁邊有四個大煙筒,每天還很刺鼻。以兒童的視角問這個問題,就會讓我們無比的難受。
Ⅳ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深度解析是什麼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深度解析如下:
這部影片是一部另類的二戰題材電影,描述納粹暴行的影片早已屢見不鮮,如《辛德勒的名單》、《鋼琴師》、《美麗人生》等。每一部都是經典之作,耐人尋味,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片中的主角都是站在受害者猶太人的角度講述故事。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則不一樣,它以兒童的視角來展現二戰的殘酷、納粹對猶太人的暴行以及集中營的種種,雖然沒有一個屠殺鏡頭,但給予觀眾的血腥感卻絲毫不減,甚至更能體會到戰爭的殘酷。電影中,通過兒童敘事視角的運用,將不同於成人的觀感帶給觀眾,更能夠突出本片的主體,即對人類殘酷而荒謬的戰爭的強烈譴責,以及隱藏在孩童天真之下的對於人性的探究。
無論是布魯諾所看到的「嘿,希特勒」的問候方式,還是家中永遠不能踏足的後花園,或者是希姆爾的那些永遠不能夠走出那道鐵絲網的「農場里的玩伴」,布魯諾將這些問題輕輕抖下,然而這之後卻是了解那段歷史的成年人無盡的深思。
劇情簡介
本片講述了8歲的日耳曼男孩布魯諾跟隨父母遷居到了一個「大農場」附近,他的生活突然變的非常孤獨,布魯諾試圖尋找朋友,結識了在廚房打掃的同齡男孩什穆艾爾,二人很快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友。布魯諾注意到,什穆艾爾總是穿著一件藍白相間的條紋睡衣,但天真的布魯諾並不知道這里就是奧斯維辛死亡集中營,而自己的軍官父親則是納粹的劊子手。
在影片的最後,布魯諾為了幫助什穆艾爾,履行自己作為朋友的責任翻越欄桿進入了集中營,而等待他的卻是擁擠的毒氣室。
Ⅵ 如何評價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前言:一部能夠讓你流淚,悲傷,反思,抗拒,但又不得不想看到結局的二戰背景的電影~
----------進-----------------入--------------------正------------------------題-----------------------
1:條紋睡衣是重點,但又不是重點
《The Boy in the Striped Pajamas》中譯過來就是:穿條紋睡衣的男孩,而此條紋非彼條紋,藍色條紋的囚服,對於電影中小男孩布魯諾來說一直是一種迷,他不懂為什麼一群人要穿著睡衣,在一個地方生活,也不懂另一個在集中營里小男孩悲慘的生活。與其是不懂倒不如說是因為:隱瞞。身邊的所有知道的人若有似無的保護著他,隱瞞著他。這就顯得影片更加的具有張力,似掩非掩。所以說整部電影在藍色條紋睡衣中被貫穿,但條紋睡衣只是其中的一點罷了。
Ⅶ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影評是什麼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透過一個孩子的眼睛來講述二戰中德國集中營中的情景,以一個孩子的視角來審視那個特殊的年代。那些殺戮和令人難以直視的鮮血,在孩子的眼中被折射的是如此光陸怪離和有趣,但越是現實的殘酷就越是讓人心血尤滴。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以孩子的視角來批判大屠殺,問題在於現代觀眾理解起這些隱晦的批判會比較困難,因而這種手法是極其容易誤導觀眾的。
內容介紹:
有一天布魯諾在花園里玩的時候,不小心摔倒把膝蓋碰傷了。在廚房幹活的穿著條紋睡衣的帕維爾趕過來幫助他包紮了傷口。兩人從此結為了好友。在房子周圍晃悠了幾周之後,布魯諾終於決定越過界限來到了一個用電線網製成的圍牆邊,看到圍牆的另一邊有一個穿著條紋睡衣的男孩在用手推車倒碎石子。
他很驚訝終於在這里發現了可以一起玩的同齡人,布魯諾以後每天都要偷偷來這里和新朋友什穆埃爾見面。數周過去,布魯諾對於自己的所見所聞愈加感到困惑,家人教導他所有猶太人都是魔鬼而他與什穆埃爾的關系卻越來越緊密。
另一方面,父親決定把他們和媽媽送到海德堡的姑姑那裡去。一想到從此無法再見到這位最好的新朋友,布魯諾感到很絕望。什穆埃爾告訴布魯諾自己的父親失蹤了三天,布魯諾決定利用最後的時間為他做些事情,於是也穿上了一件條紋睡衣,從一塊松動的鐵絲網下爬進集中營。
Ⅷ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的影評
如奧斯卡經典影片《辛德勒名單》、《鋼琴師》、《美麗人生》等等,但透過孩子的視角來展現此類主題還是頭一次。 透過孩子的視角來看世界無疑是獨特的,類似的作品有如《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影片中通過一個情竇初開小男孩對女主角的窺視開始,一步步地展現那個時代中人物的悲歡離合,縱然解讀的異常「孩子氣」,但反差之下現實的殘酷才顯得更加驚心動魄。《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同樣透過一個孩子的眼睛來講述二戰中德國集中營中的情景,以一個孩子的視角來審視那個特殊的年代。那些殺戮和令人難以直視的鮮血,在孩子的眼中被折射的是如此光陸怪離和有趣,但越是如此現實的殘酷就越是讓人心血尤滴! 近些年來反映二戰納粹題材的電影有這樣一種傾向,從單純的反映德國納粹的殘暴與獸性轉而譴責戰爭對人性的傷害。主題也從單純地同情被納粹蹂躪的人們,轉而反映這樣的病態專權對所有善良人民的殘害——對德國人也是如此!在《鋼琴師》結尾,那位救助過主角和很多猶太人的德國軍官蜷縮在盟軍德國戰俘營里,那如寶石般碧藍的眼睛中寫滿了絕望!縱然他保有良知,冒著生命危險救助猶太人,但等待他的結局依然是屍骨無存!而在家中等待他歸來的妻子和三個孩子,最終連他們的父親和丈夫死在那裡都不知道!這,就是戰爭! 正如二戰結束後德國總理在猶太人紀念碑前感天動地的一跪!殊不知他也是受害者!德國人也是受害者! 為戰爭而瘋狂的永遠是沒有人性的禽獸,不論你站在哪一方!在戰爭中受傷的永遠是善良的大眾,不論你屬於哪一方! 當影片中布魯諾在毒氣室中的牽起施穆爾的手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意識到和平是多美麗的一個字眼,原本世界就應該如兩個男孩間的友誼那麼簡單。不論是文化差異還是種族隔閡,都如兩個人之間那張鐵絲網一樣千瘡百孔,它阻止不了人們交流的進步。但當戰爭的槍口指向無辜的人們時,不論是怎樣的血統還是多麼被推崇的種族崇拜都比不過那一件條紋睡衣,結果都是鮮血淋漓。它將毫不留情地阻隔人類交流的進步,因為它滅絕的是人性! 呼喚和平,不是說說那麼簡單,而是發自靈魂的吶喊! 盡管有些不切實際的幻想,這部電影依舊是一部感人肺腑的佳作! ——《泰晤士報》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極其沉重的結尾將影片上升到了新的水平。 ——《獨立報》 馬克·赫曼透過孩子的眼睛來詮釋大屠殺事件,直到最終大結局的時候我們才被眼前美麗的悲劇驚呆了。 ——《衛報》 馬克·赫曼非常成功地將約翰·伯恩的原著改編後搬到了大銀幕上,片中強烈的情緒感染了所有人。 ——《天空衛視》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以孩子的視角來批判大屠殺,問題在於現代觀眾理解起這些隱晦的批判會比較困難,因而這種手法是極其容易誤導觀眾的。 ——《斜向》雜志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的主題試圖探尋關於人性的難題,然而卻將影片本身放在了搖擺不定的道德天平上。 ——《未來電影》 非常震撼的一部電影,令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那段戰爭的悲劇性。
Ⅸ 誰能例舉一下《穿條紋睡衣的男孩》這部電影里的經典台詞(中文版的) 謝謝~
Childhood is measured out by sounds and smells and sights,before the dark hour of reason grows.
在黑暗的理性到來之前,用以丈量童年的是聽覺、嗅覺以及視覺。
Ⅹ the boy in the striped pyjamas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這本書是講述一個名為布魯諾,喜歡上學或和他的朋友們玩多於一切的9歲男孩。 但是,由於父親的工作,他被迫從在柏林搬到波蘭 。從他卧室的窗戶,布魯諾看到圍牆後面一群穿著條紋衣服的人。 這些都是住在納粹集中營的猶太人 。 有一天,他的父母達成協議,布魯諾和他的妹妹格蕾特爾需要教育輔導,所以他們聘請了杜林李斯特。 對於布魯諾來說,杜林李斯特是天下間最無聊的老師,他教的是社會研究,而不是布魯諾喜歡的閱讀和藝術。 一天下午,布魯諾去四處探險,並遇到一個叫什穆埃爾的猶太男孩,那是一個布魯諾從來沒有聽過的名字。 什穆埃爾很快就成為布魯諾的朋友,即使他們被營地圍欄分隔著,布魯諾依然每天下午都去跟他見和面說話。格蕾特爾告訴布魯諾,在對圍欄另一邊穿條紋睡衣的人是猶太人,他和他的家人是「相反的」。
故事的結束的時候,布魯諾即將因為他父親的命令而要與媽媽及姐妹回到柏林。 作為最後的冒險,他同意穿著一套條紋睡衣並在圍欄的下方挖掘,以幫助什穆埃爾找到他在營地失蹤的父親。 男孩們無法找到他,就在並天色開始變黑而且下雨的時候,布魯諾決定回家了。但他們被一群納粹看守員圍困著並且命令他們向前走。 兩個人都不知道他們要走到什麼地方去。 然而,他們很快被擠進一個毒氣室。布魯諾以為這是一個讓他們避雨的地方。就在布魯諾思考著,但無所畏懼地與什穆埃爾在黑暗中手牽著手的時候,作者就結束了故事。「盡管在隨後的一片混亂之中...,布魯諾發現他仍然拉著什穆埃爾的手,而世界上沒有任何事情可以讓他願意放開。」
在尾聲裡面,布魯諾的家人在他的媽媽和妹妹格蕾特爾回柏林之前,花了數個月時間在他們的住所那裡試圖找到布魯諾,卻發現他並不如他們預期的在那裡。 一年後,他的父親到返回士兵發現布魯諾的衣服的現場(那個布魯諾度過了他生命中最後一年的地方),經過一輪檢查之後,他發現圍欄並沒有完全與地面連接,形成了一個足夠讓一個像布魯諾那樣的孩子通過的缺口。 利用這些信息,他父親最明白他們用毒氣殺死了布魯諾。數個月後, 紅軍解放了營地並命令布魯諾的父親跟著他們走。他沒有抱怨地跟著他們走了,因為「他已經不在乎他們要對他做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