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漢族各節日的風俗、飲食、服裝、活動。(600字)
漢族節日:漢族的主要節日有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
(1)春節:春節是漢族傳統的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舊俗春節臨近,一般人家均買活魚養在缸內,等到春節時食用,寓意「年年有餘(魚)」或「吉慶有餘(魚)」。除此之外,家家還要剪窗花,貼年畫,掛春聯,貼「福」字。貼「福」字講究倒著貼,寓意「福到了」。家家戶戶張燈結綵,喜氣洋洋,過大年的氣氛非常濃。
除夕晚,民間又叫「三十」,除夕的「除」字,原意是「辭別」,也就是辭舊歲迎新年。
除夕之夜,外出的家人要趕回家,與全家人團聚共吃年夜飯,也叫團圓飯。家家都備有豐富的菜品,用雞、鴨、魚、肉、海鮮及各種新鮮蔬菜烹制出各種美味佳餚,這頓飯必有魚(余),預祝「年年有餘」。除夕夜一般要守歲,半夜零點,鍾聲一響,鞭炮齊鳴,迎接新的一年。
正月初一,北方人通常吃餃子,南方人則吃湯圓,不少地區有吃年糕的飲食習俗,寓意一年的好運更比一年高(好)。
春節期間,有相互拜年、饋贈禮物的習俗,人們見面要相互道「過年好」。許多地方還有逛廟會、耍龍燈、舞獅子、扭秧歌等民間活動。
(2)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也叫上元節、燈節。這天要吃江米(糯米)面元宵或水磨面湯圓。餡芯大致有白糖玫瑰、黑芝麻、豆沙、什錦、椰奶等。民間有「正月十五鬧元宵」的習俗,元宵節之夜,還有猜謎語、觀燈等民間活動,更增添了節日熱鬧的氣氛。
(3)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由於五為陽數,所以又叫端陽節,是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粽子多為三角形,品種很多,有小棗粽、豆沙粽、火腿粽、鹹肉粽等。一些地區除了吃粽子外,還有喝雄黃酒,櫻桃的習俗。此外,還有賽龍舟的民間活動。
(4)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人們普遍都很重視這個節日,合家團聚,賞月,品嘗各式月餅,吃應季的水果,如葡萄、石榴、柿子、各種瓜類等。各地區都有傳統月餅,如北京的自來紅等。每至中秋佳節,人們爭相購買月餅,饋贈親友,互祝團圓。
(5)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為傳統的重陽節。
重陽節要吃重陽糕,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講究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做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意。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為重陽糕。另外,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飲菊花酒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
(6)冬至:冬至,又稱「冬節」、「長至節」、「亞歲」。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做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這一天,北方地區有宰羊、吃餃子的習俗,南方的傳統食品有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等。還有一些地區在冬至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習俗。冬至這個節氣經過數千年的延續發展,也形成了它自己獨特的節令食文化。曾較為時興的「冬至亞歲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獻冬至盤、供冬至團、餛面蔽等。曰
(7)臘八節:臘八節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是吃臘八粥。臘八粥作為我國的節令小吃,主要由糯米、花生仁、蓮子、黃豆、赤豆、綠豆、百果、紅棗等乾果熬煮而成。臘八粥其味多樣、清香可口、營養豐富,除含有人體正常飲食需要的碳水化合物外,還含有B族維生素和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蛋白質及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因此在有的地方,臘八粥又稱為福德粥,意思是吃了以後可以增福增壽。除臘八粥外,還有臘八面、臘八蒜等風味食品。它們即可滋補身體,又能增添喜慶。
⑵ 贊美新娘的句子
1、我從沒贊美過人,可我不得不對你說:世界上沒有比你更漂亮的女孩。
2、你其有點像天上的月亮,也像那閃爍的星星,可惜我不是詩人,否則,當寫一萬首詩來形容你的美麗你是一尊象牙雕刻的女神,大方端莊溫柔姻靜,無一不使男人深深崇拜。
3、是那樣地美,美得象一首抒情詩。你全身充溢著少女的純情和青春的風采。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你那雙湖水般清澈的眸子,以及長長的一閃一閃的睫毛。像是探詢,像是關切,像是問候。
4、脾氣好的叫溫柔,脾氣不好的叫潑辣;
5、沉魚落雁,閉月羞花,這都是很老套的說法。"環瘦燕肥,你真是生不逢時啊!不然那有楊玉環和趙飛燕的地啊!"這文縐謅的說法。"你在我心裡是最美!"這是最讓人心暖的說法。
6、多生孩子叫做母親偉大,不生孩子叫響應國家計劃;
7、萬紫千紅百花盛開的時候,正是你唱著歡歌踏著春天的腳步飄飄而來。你動聽的輕快的歌喉伴著那悠揚的笛聲,你飛揚的飄逸的發絲帶著那淡淡的發香,你多情的溫柔的面孔總帶著那新嫁娘的靦腆……讓晚霞久久的不願離去,讓夕陽也羞紅臉的對你張望,更讓成雙成對盤旋的燕子對你低聲的驚嘆:
⑶ 找篇描寫景物的散文
細雨微揚,尋夢江南
清風,從我的耳畔瀟然掠過的時候,踏一隻蓮舟,撐一支竹篙,朝著楚腰纖細、鶯歌婉轉的江南最深處尋夢而去。
我的江南,是打水少女銀鐲的叮咚,是采蓮女子甜美的嬌顏,是賣花阿婆嘹亮的歌喉。
我的江南,是青石板上濕漉漉的溫潤,是荷花池裡輕盈盈的婀娜,是落花風中上下翻飛的翩躚,是杏花深處高高挑起的酒幡,是烏衣巷口斜斜掛著的斜陽。
我的江南,自氳氤似霧的朦朧煙雨中曼舞而來,流盼的美目灼灼照亮十里秦淮繁華的舊夢;我的江南,自淺吟低唱的紫檀琵琶里踏歌而來,悠揚的仙音渺渺撥響吹簫玉人幽婉的心弦。
我的江南,掬一捧晶瑩剔透的春水,簪一朵潔白無瑕的心蓮,靜靜地攏起烏黑盈亮的三千青絲,將旖旎曲折的心事,細細密密地綰結成圓圓的花環。
我的江南,在庄生的蝴蝶夢里輕舞飛揚,在禹錫的弱柳風中獨笑含顰,在杜牡的豆蔻梢頭娉娉裊裊,在姜夔的二十四橋清角吹寒。
我的小舟,輕輕地穿過唐風宋雨漢長廊,在暗香盈袖的姑蘇城外悄然佇立。聽悠長清越的鍾聲,驚破寂寞遊子惆悵的思緒;看槳聲燈影的楓橋,迷朦天涯孤旅憂郁的眼眸;看青衫磊落的書生,橫笛月下,把酒放歌,一樽飲盡千古事。
我的小舟,緩緩穿過粉牆黛瓦楊柳風,在寂寥幽深的雨中長巷默默凝望。看玲瓏馨香的紫色丁香結滿凄婉的清愁,看清雅嫻靜的旗袍女子,皓腕如玉,素手輕揚,裊娜徐行,款款地將手中的油紙傘舞動成一種空靈的詩意。
我的小舟,在江南的懷抱里四處遊走。俯首,湖光山色、水波瀲灧;仰頭,江山如畫、月華如水。
我的小舟,迤行在玉肌水骨、如花精魂的江南水鄉里,猶如沉浸在女兒紅芬芳馥郁的醇香之中,心旌神搖,目眩神迷。
我的江南,是才子的詩情和佳人的笑靨釀成的醇酒,是杏花春雨和曉風殘月交織的景緻,是大江東去和小橋流水輝映的風情。
我的江南,既詩意,又浪漫。我的江南,既柔媚,又熱烈。我的江南,既婉約,又明媚。
我的江南,清麗飄逸得如同娉婷的紅顏,明眸如水,黛眉如煙,妖嬈嫵媚,淺笑嫣然。
三月的煙花,是她深情的呢喃,柔柔,無語也繾綣。七月的流火,是她溫柔的眼神,脈脈,無酒亦沉醉。
而日日打江南走過的我啊,早已醉在我的江南溫柔的顧盼之中了,而且,沉醉,不知歸處……
⑷ 用200到300字介紹無錫的地方戲——戲劇的歷史發展概況和基本特點
錫劇
錫 劇 (Xī Jù)
錫劇 戲曲劇種。流行於江蘇南部和上海一帶。發源於太湖之濱的無錫,常州農村,初為鄉民用當地的民歌小曲說唱故事以自娛,稱為「東鄉調」,後逐漸發展成曲藝形式的「灘簧」。由於語音唱腔略異,分「無錫灘簧」和「常州灘簧」。之後,灘簧吸收了江南民間舞蹈「採茶燈」的身段動作,開始演唱生活中的小故事。多為二人一檔,在農村中活動,所演節目只有一旦、一生(或一丑)兩個腳色,如《雙落發》、《磨豆腐》、《拔蘭花》、《庵堂相會》,稱為「對子戲」。進入城市後,又發展為多至幾十人同場演出的「大同場戲」,劇目也增加了《珍珠塔》、《玉蜻蜓》、《孟姜女》、《孟麗君》、《玉連環》等大戲。辛亥革命前後,無錫、常州的灘簧戲,正式搬上舞台,並先後進入上海,不久逐漸合班演出,改稱「常錫文戲」,1952年定名為錫劇。現江、浙、滬、皖共有錫劇團32個。
錫劇是一個長於抒情,具有江南水鄉情趣和特色的戲曲劇種,它的唱腔曲調基本上是上下句的版式變化體結構,常在上下句之間插入一段或長或短的清板。主要曲調為簧調。20世紀30年代,又吸收了杭州武林班的大陸板,蘇州文書調(由蘇灘和評彈衍變出來的一種說唱曲調)的「玲玲調」,蘇灘和申曲的「迷魂調」與「三角板」,京劇的「高拔子」以及[春調]、[紫竹調]、[九連環]、[綉荷包]等江南民歌小調,使唱腔更加豐富多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音樂工作者與演員密切合作,對錫劇音樂風格進行統一加工,並分清主次,先後改編和創作了多種板式唱腔。改革後的錫劇音樂,面貌一新,曲調柔和、流暢、輕快,具有「江南絲竹」特色。伴奏樂器以正、副二胡為主,琵琶、三弦、揚琴為輔,簫、笛等管樂器也開始伴奏唱腔。
錫 劇
錫劇是江蘇省主要地方劇種之一。迄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它是在太平天
國前後由無錫灘簧和常州灘簧合並發展而逐步形成的。解放前叫「常錫文劇」
,解放後才改成「常錫劇」,簡稱為「錫劇」。
錫劇的音樂,抒情優美、悅耳動聽,具有秀麗的江南水鄉風格。錫劇音樂
是屬於曲牌板腔綜合體,它並有男、女分腔的顯著特點。錫劇的樂隊原來只有
一把二胡,現在除二胡外,還有琵琶、三弦、提琴、笛、簫、中胡和小提琴、
大提琴參加伴奏。打擊樂以四大件為主。
著名劇目有傳統戲《雙推磨》、《庵堂認母》、《庵堂相會》、《孟麗
君》、《珍珠塔》、《雙珠鳳》和現代戲《紅花曲》《海島女民兵》等。
當代錫劇有很多著名演員如姚澄、王影影、梅蘭珍、王蘭英、汪韻芝、王
漢清、楊企雯、吳雅童、薛靜珍等。
無錫是錫劇的誕生地。清道光年間錫劇就流行於無錫農村,民國初年進入城市。錫劇初名灘簧,發源於無錫羊尖、嚴家橋一帶農村,由山歌小調演變而成。早期曾用採茶燈、花鼓戲的方式演出,故又被稱作「花鼓灘簧」。解放後,經錫劇藝人的共同努力和其他文藝工作者的幫助,錫劇在表演藝術、音樂唱腔、舞台美術設計等方面有很大改進和提高,成為江蘇省的主要劇種和華東地區的三大劇種之一。
錫劇,俗稱「無錫灘簧」,( 據文學記載:清代乾隆至嘉慶年間(1736-1820),無錫、江陰、武進等地城鄉已盛行灘簧。)在蘇南地區極為流行。解放後,從原有的太湖地區逐漸流傳至長江三角洲。五、六十年代,是錫劇「黃金時代」,上海的嘉定、金山、青浦、奉賢等縣及浙江的嘉興、安徽的郎溪等地,有錫劇團四十餘個。躍為華東三大劇種之一,列為江蘇主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目前,江蘇省內有錫劇團十多個。錫劇在民國時期稱「新戲」,抗戰時期稱「文戲」,建國前後稱「常錫劇」,至1954年「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後,始統稱「錫劇」。
無錫灘簧原稱「無錫東鄉調」或「東鄉小曲」。無錫縣東北鄉羊尖鎮嚴家橋一帶,擅唱山歌,「東鄉調」本來是農民自唱自樂的山歌、小調,從太湖沿岸傳播開來,受到說唱文學形式的影響,尤其是無錫縣農村中特有的民間舞蹈「調採茶」的影響,初具了「灘簧戲」的雛形。它與吳歌有著血緣關系。當年,葉聖陶先生在北京看了錫劇演出,贊美錫劇是「太湖紅梅」。
錫劇的特點是生長植根在農村,和農民有著密切的關系。具有朴實的感情、生動的語言、濃厚的鄉土色彩,既是地方戲曲之花,也是通俗化的農民戲曲、農民文藝。
無錫灘簧是從山歌小調發展而來,其特點:一是錫劇保留著唱山歌的本色,至今錫劇的演唱辦法,都是用本嗓演唱的,不同於有些地方戲用真假嗓結合的。二是錫劇樂曲的結構,是起調、清板、落調,只在起調和落調時用音樂伴奏,中間全是清唱,不用胡琴托腔,唱句字多腔少,僅在開端和結尾時腔稍多,基本上是敘事山歌的曲體。三是唱詞都是口語化、通俗化的群眾語言,有的則是山歌和民謠的匯合。它起源於山歌,在流傳中又受到「彈詞」、「宣卷」、「說因果」等的影響,逐步發展成為錫劇。
錫劇歷史
錫劇的形式和發展,在灘簧階段,一般都有以它經歷的三個重大演變過程來劃分,即為:對子戲、小同場戲、大同場戲時期。
「對子戲」:演出形式比較簡單,凡由二人一對,一男一女同場演唱的稱「單對子戲」;由二男一組、二女一組同場演唱的稱「雙對子戲」,進而又有一出戲獨立演出的「散對子戲」和合數出為一本連貫性演出的「本頭對子戲」。初時,不設台,不化妝,在田頭或是打穀場上演唱,後來才用四張方桌拼合,或用椿凳、門板、壽材板之類拼搭成戲台,搭後台化妝,略施脂粉,那時,女角都是男扮的,穿臨時借來的新郎新娘衣服。初時不用道具,男旦用手帕,小生用摺扇比劃各種動作。演唱時,旦角先出場,唱四句頭「開篇」,唱時用小步子扭斜角方向,換位走向另一台角,這種變換位置的唱法叫「走四方」,是照顧到多方面的觀眾,至今還保存在傳統表演程式中。「對子戲」都以「小生、小旦」或「小丑、小旦」為主,故亦叫「三小戲」。演出劇目,以反映農村日常生活中故事為主,反抗封建婚姻和舊禮教的居多,也有一部分是對地主階級進行嘲諷的。表演朴實真摯,生活氣息濃厚,語言生動風趣,是無錫灘簧的原始形式。
「同場戲」:到了清代末葉,由於「對子戲」發展,內容增多,事件復雜,沒有三、四、五個演員同時出場,就無法處理和突破,於是,「同場戲」就開始產生。在發展過程中,又可分為「小同場」和「大同場」兩個階段。
前一階段叫「小同場」。隨著出場的演員增多,戲的場次也增多了,劇中的環境、地點、時間轉換上的限制也消除了。到了清末民初,進入了後一階段叫「大同場」,即多數演員同時登台,甚至增加到十多個演員演出。「小同場」是在農村演出時的產物,「大同場」則是進入城市以後的產物。進入城市後,演的戲大多採用宣卷(寶卷)上的故事,對彈詞故事的吸收也很明顯,一方面,城市裡的劇種交流方便,易於接受其他文藝、電影、話劇、曲藝的影響,使灘簧小戲的形式獲得壯大和發展;另一方面,在演出內容上,「對子戲」時期的劇目逐漸消失,農民開始退出舞台,最後完全讓位給公子、小姐、太太了。城市反過來影響農村,這是錫劇發展上的一個重要轉折。
二十年代初期,開始出現「京、簧合班」,即是灘簧班子和京劇演員的合作。出於錫劇藝人的需求,一些從衰落的京劇班子出來的演員,自然地轉向錫劇班裡當起了業務指導,1927前後,已形成風氣,如《秦香蓮》中,陳世美唱京腔,秦香蓮唱簧調;《玉堂春》中,王金龍「嫖院」時唱「簧調」,蘇三「起解」時唱京腔,這稱做「雨夾雪」。三十年代初,宜興人何志尚,曾在京劇草台班中點燃汽油燈,做了二十年,天天看京戲,記住了大量的京劇,後來參加到李庭秀的李家班裡當「大衣箱」(管理服裝的),把《換刀殺妻》、《狸貓換太子》、《胡奎賣人頭》等京戲帶進了錫劇,還首排了《樊梨花》、《封神榜》、《孟麗君》等大型連台本戲。京劇老生黃翠芳,改唱錫劇後,一直從事錫劇工作,解放後成為無錫市錫劇團的錫劇老生。
「無錫灘簧」何時形成,據道光五年(1825)刊印的《履園叢話》中記載,這時的灘簧已以「新奇」替代「老戲」。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蘇南文聯舉辦藝人集訓班,錫劇老藝人周友良說他的父親在十來歲時(指道光十年左右),在無錫農村已看到過灘簧戲。早前,唱灘簧的大都是農村裡的竹匠、木匠、瓦匠、縫衣匠等,農忙時生產,農閑時演唱,他們都是唱山歌的能手,「調採茶」的能手,村中每逢春節和「待秋齋」(慶豐收的活動),都會邀請他們演唱。嗣後,就有了季節性的班子,旺季聚班,淡季散班以及長年不散的四季班,出現了半職業化和職業化的班社。
「灘簧」名稱的說法,《清稗類抄》稱:「灘簧者,以彈唱為營業之一種也。」由此可見,「灘」就是「說」的意思,「簧」應是「唱」的意思,「灘簧」實為指「說唱」而言。
「無錫文戲」的誕生,跨進了錫劇的文戲時期,是又一個重要轉折。1935年,江蘇嚴禁灘簧。偽江蘇省第一區黨務指導員辦事處下令無錫縣黨部嚴加取締「淫劇」。9月27日,無錫第一台、中東、中央、耀記等戲院在報上聯合刊登宣言,責難當局對灘簧「既不改良,又阻止改良,是對不起無錫社會的」,同時,各戲院聯名向偽省黨部、偽省教育廳具呈宣稱:「誓死反抗任何不公道的待遇」,要求「派員來無錫調查處理」。10月5日,偽省黨部派委員潘國俊前來調查觀看,無錫第一台在《人報》、《錫報》上刊登廣告,使用「無錫文戲」名稱「公演《克寶橋》」。潘委員觀後表示「甚為滿意」,並稱「無錫文戲在藝術上、社教上評價都是極高的」「(灘簧)假使都能這樣,是絕無疑異的」,對遞送的一份《無錫文戲改進意見書》表示同意。
當即成立了「無錫文戲改進委員會」,聘請當時在無錫社橋「江蘇省立教育學院」擔任戲劇教授的谷劍塵為委員(谷教授為浙江上虞人,二十年代初,即和應雲衛等在上海組織成立「戲劇協社」,還和沈雁冰、鄭振鐸等成立了「民眾戲劇社」,影響很大)。「無錫文戲改進委員會」在谷劍塵的主持下,討論了「無錫文戲實行徹底改革的方案」,發出了「徵集各界對無錫文戲批評改進之意見」,作出了「訓練灘簧演員的辦法」,規劃了「定期出版研究專刊」`等等措施,使「無錫灘簧」進入了「文戲時期」,也為錫劇開創了新局面。隨後,蘇州成立了「蘇錫文戲改進會」,上海成立了「常錫文戲改進會」,江陰成立了辦事機構。後來,文戲漸衰,錫劇又歸納為「錫幫」(含江陰、蘇州、常熟),「常幫」(含宜興),乃有「常錫劇」之名稱。
錫劇在其發展的各個階段,都產生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劇目。據1961年10月江蘇省地方戲劇院編印的《錫劇老藝人座談會》、《錫劇傳統劇目工作座談會》等有關資料統計,錫劇傳統劇目約計有277個。
一、對子戲時期約有60出,是錫劇在灘簧小戲時期的劇目,其中,有一些「賣」字戲,如:《賣餛飩》、《賣桃子》、《賣湯團》、《賣花帶》、《賣草囤》等,有的自蘇灘中吸收改編的。有一些「摘」字戲,如《摘毛桃》、《摘菜心》、《摘石榴》等,有一些「借」字戲,如《借汗巾》、《借披風》、《借黃糠》等,這些劇目,大都以農村民間日常生活中男女相愛悅的故事為題材,屬農村小戲。這類戲里涉及男女私情,往往佔了很大比重。據女花旦儲素珍稱:有的戲早就受到老一輩藝人的抵制,露演不久即告輟演,如「母女偷情《摘菜心》,父子同科《陸賣餅》」,只聽到說法,內容已不詳,有的則僅存劇名,劇情也難以查考了。也有一些劇目看藝人功力的,如《盤陀山燒香》,燒香路上,一咱遇到三百六十行,便要唱出各行各業的特色,如算命、相面、賣拳頭、剃頭等,並要運用各地方言演唱。
二、大、小同場戲時期約有102出,是錫劇在灘簧戲後期的劇目。其中,「記」字戲特多,如《牙痕記》、《燒骨記》、《咬舌記》、《灰闌記》、《藍衫記》、《金環記》、《鯽魚記》、《紅鞋記》等,這類劇目的題材,已從農村現實生活開始轉向古代生活,人物顯著增加,情節更見復雜,大都系從寶卷中吸收而來,在內容上亦已出現了兇殺、淫穢、迷信等不健康成分,後來在灘簧班子里已很少演出。
三、京、簧合班時期的劇目約計34個。京劇藝人的介入,帶來了一批京劇劇目,錫劇以吸收文戲為主,多從才子佳人及公案戲入手。這類劇目,有《呂布與貂蟬》、《寶蓮燈》、《紅鬃烈馬》、《武松殺嫂》、《薛剛鬧花燈》、《金玉奴》、《斬經堂》等,大都是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的產物。全劇演出時依然充滿錫劇的語言特色和鄉土氣息。例如:《昭君出塞》、《陳杏元和番》(即《二度梅》)、《隋煬帝看瓊花》等,更以穿插蘇南民間舞蹈「調採茶」、花燈、花鼓、小曲為主。另有一些劇目,如《梁祝》、《碧玉簪》等,受越劇影響而移植。
四、連台本戲,約計29個,每個10-20本不等。如《火燒紅蓮寺》、《荒江女俠》、《包公案》、《七俠五義》、《血滴子》等,演出側重點已轉移到機關布景及燈彩上,故通常又稱「彩頭戲」。這類戲中常會出現「空中飛人」、「池女出浴」、「骷髏跳舞」等場面,以新奇取勝。甚至豬八戒與蜘蛛精在盤絲洞中、紂王與妲妃在鹿台之上,邊飲酒取樂,邊觀賞「西洋舞」。其內容均以神怪、荒誕故事居多。但是,其中有一些「征番戲」,它與淪陷時期群眾的心態有關,從側面反映了人民的抗戰呼聲。
五、彈詞戲,約計39個劇目,這些彈詞故事都是民間最熟悉的佚事、傳說和傳奇,演出效果較好。如《珍珠塔》、《雙珠鳳》、《玉晴蜓》、《白蛇傳》、《孟麗君》、《孟姜女》、《何文秀》、《楊乃武與小白菜》、《描金鳳》等,由於彈詞的章體與說表、道白、唱詞和戲曲較為靠近,不必大動故事結構便能搬上舞台,為同場戲吸收。
六、時裝戲,有7個劇目。如《啼笑因緣》、《秋海棠》、《槍斃閻瑞生》、《黃慧如與陸根榮》、《苦命的女單幫》等,都是根據電影、小說改編而成,有的來自滬劇,俗稱「西裝旗袍戲」,有的來自滑稽戲和通俗話劇。
七、鄉土戲,有6個劇目。如《卜靈望》、《陳阿尖》、《一條黃瓜三扁擔》、《顯應橋》等,根據地方實事和民間傳說編寫,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
錫劇唱腔
錫劇是一個長於抒情,具有江南水鄉情趣和特色的戲曲劇種,它的唱腔曲調基本上是上下句的板式變化體結構,常在上下句之間插入一段或長或短的清板。主要曲調為簧調。20世紀30年代,又吸收了杭州武林班的大陸板,蘇州文書調(由蘇灘和評彈衍變出來的一種說唱曲調)的「玲玲調」,蘇灘和申曲的「迷魂調」與「三角板」,京劇的「高拔子」以及[春調]、[紫竹調]、[九連環]、[綉荷包]等江南民歌小調,使唱腔更加豐富多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音樂工作者與演員密切合作,對錫劇音樂風格進行統一加工,並分清主次,先後改編和創作了多種板式唱腔。改革後的錫劇音樂,面貌一新,曲調柔和、流暢、輕快,具有「江南絲竹」特色。伴奏樂器以正、副二胡為主,琵琶、三弦、揚琴為輔,簫、笛等管樂器也開始伴奏唱腔
⑸ 贊美新娘的詞語
飛燕遊龍、丟丟秀秀、婀娜多姿、婀娜嫵媚、閉月羞花。
一、飛燕遊龍
白話釋義:像飛燕一樣地輕快,像游龍一樣地柔曲。形容體態輕盈柔美。
出處:《長生殿·舞盤》:「宛若翾風回雪,恍如飛燕遊龍。」
朝代:清
作者:洪升
翻譯:彷彿那些風和雪,像飛燕一樣地輕快,像游龍一樣地柔曲。
二、丟丟秀秀
白話釋義:形容身軀細小,腳步輕盈。
出處:《播火記》第三卷四十七:「就是二雁,女孩兒不大,細眉窄骨兒,長得乖巧,丟丟秀秀地走到奶奶跟前。」
朝代:近代
作者:梁斌
三、婀娜多姿
白話釋義:形容姿態柔和而美好。
出處:《洛神賦》:「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朝代:三國魏
作者:曹植
翻譯:姿態柔和而美好是我忘記了吃飯。
四、花容月貌
白話釋義:形容女子美麗的容貌,一眼就驚艷到。
出處:《西遊記》第六十二回:「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
朝代:明
作者:吳承恩
翻譯:那公主似花容月貌,有二十分才華。
五、閉月羞花
白話釋義:也說羞花閉月。形容女子貌美,一眼就驚艷到。
出處:《西廂記》:「則為你閉月羞花相貌。「
朝代:元
作者:王實甫
翻譯:被女子貌美,一眼就驚艷到。
⑹ 江南真的結婚了新娘是誰
江南最近結婚的,老婆叫競好。是一個文藝女青年白領。回樓上諸位,江南,暢銷書作家,原名楊治,代表作《此間的少年》、《九州》系列、《龍族》四部曲,目前第三部《龍族3 黑月之潮》正在連載中。
⑺ 漢民的習俗
中國的漢族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古老民族,由於其歷史悠久,文化發達,所以風土人情多姿多彩,豐富異常。
中國漢族的文化豐富多彩,在其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中,開放虛懷、兼收並蓄,形成了齊魯、中原、燕趙、關中、巴蜀、荊楚、吳越、嶺南、滇黔、閩台、松遼、徽贛等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反映了漢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彩性等
⑻ 還有一個星期要訂婚了,迫切需要知道張家港的訂婚風俗!
訂婚風俗一般是男方折禮金過來(禮金多少視男方經濟情況而定)
然後就是男方的擔子(包括煙、酒、喜糖、糕、魚、腿、紅糖、紅棗8樣) 每樣東西都是8件,討個吉利
買金器的錢不規定
當然訂婚當天的叫錢是由男方帶回去
訂婚當天新郎穿的衣服和戒指是由女方買的
就怎麼簡單!
⑼ 女書的起源
關於女書的起源,有不同的說法。
「女書」文字記錄的是江永土話基礎上的婦女群體語,一般人認為它屬漢文異形字。但它是否屬「漢字文化圈」,則有分歧。有人以「女書」有近半數字元是從漢字蛻變而來為據,認定它是借源於方塊漢字的一種「變異」的系統再生文字。反對者則認為,筆畫及其組合結構的異同,是判定不同文字之間有無源流關系的直接依據。「女書」與漢字楷書相比,基本筆畫不同,筆畫結構和語言功能都迥異有別,而且「女書」中遺存的象形字、會意字均與甲骨系文字大相徑庭,因此「女書」文字的源頭絕非普通漢字。
「女書」究竟源於何時,何地,海內外眾多學者的探索勾起人們久遠的聯想。有人根據當地婦女賽祠的花山廟興起在清代中期,結合發現最早的「女書」實物,推測「女書」起源於明末清初。
有人以「女書」中存在與壯、瑤等民族織錦上的編織符號類同的字元為據,認為「女字的構成源於百越記事符號」。有人根據「女書」中大量與出土刻劃符號、彩陶圖案相類似的字元,認為其起源的時間、空間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形成於秦始皇統一中國文字之後。
有人依據「女書」文字與原始古夷文的基本筆劃,造字法類同,認為它是舜帝時代的官方文字。有人根據甲骨文和金文借字在「女書」字匯明顯存在的特徵。認為女書是一種與甲骨文有密切關系的商代古文字的變種。
也有人認為現代「女書」是古越文字的孑遺和演變。這種觀點認為:象形字、會意字是文字體系中最早產生的文化現象,是文字創造者所處生活環境和社會文化的直接反映。根據「女書」象形字、會意字構成中反映的文身習俗、「干欄」住宅建築特色、稻作文化及鳥圖騰文化現象。
此外,一些專家考察「女書」流行地區的地理,歷史,人口民族成份和民風民俗狀況,認為「女書」是受民族融和、移民文化影響的古老瑤族文字。瑤族曾有自己地語言,但是否曾有自己的文字,這正是學術界一直在探討的問題。關於女書的起源,學者眾說紛紜,民間傳說也不是一種,在江永流傳較為廣泛的有四種:
第一種
相傳女書是瑤姬借用天書改編過來的
瑤姬是誰?瑤姬是王母娘娘的幺女,名叫幺姬。後因下凡游覽人間,迷戀上江圩普美村的秀麗風光,便偷偷地住了下來。因王母娘娘的仙境叫瑤池,因此她告訴凡人:她的名字叫瑤姬。
瑤姬不僅花容月貌,而且聰明伶俐,深得王母寵愛。平時瑤姬的言行舉止,活潑任性。她要做的事,誰也不敢阻攔,就是王母也得讓她三分。一天清晨,宮女們都未曾起床,瑤姬卻早已梳洗完畢。掀開霞帳,推窗啟戶,只見人間一派明山凈水,鳥語花香,田園阡陌,泉美林秀,炊煙裊裊,人流熙熙攘攘,比起天宮要自由得多。瑤姬早想離開煩悶的天宮,尋一清靜處逍遙自在。如今下界的美景展眼前,撩得她心神激盪。她決計到那裡去探個新奇。於是瑤姬離開了天宮,足踏祥雲,飄飄然下到一個地方,原來是一個地廣人稀的都龐嶺腹地、風光迤麗的水鄉,這就是普美村。瑤姬與下界的人語言概不相通,可是凡人待客特別講究禮儀。尤其是姑娘們人人心靈手巧,個個聰明能幹。雖然語言不通,但都相處甚好。
人間的姑娘們擅長描花鄉朵,紡織花帶、花被。她們織綉的綉鞋花、衣邊花、頭巾簡直比天上的彩霞還要絢麗美妙。姑娘們穿上自己紡織的五綵衣裳,燦如明霞若天仙。瑤姬佩服得五體投地,於是拜她們為師。瑤姬覺得這里的姐妹什麼都好,就是沒有文化,不識字,言不達意,意不能書。瑤姬想幫助她們提高言情記事的能力,便回到了天廷,把一套復雜的天書搬了下來。姐妹們雖然想學,但一個個目不識丁。瑤姬又把這深奧的天書一一簡化,並與女紅刺綉結合起來,用當地的土語讀唱,使這些貌若天仙的姐妹們一個個能識善寫,作詩繪畫,讀唱自如。自此,這個改變了的天書在女人中間傳遞,男人不屑一顧,也不識用,因此就定名為「女書」。
第二種
傳說很久以前,上江圩一農婦生下一個女嬰,體重九斤,故取名為九斤姑娘。九斤姑娘自幼天資聰敏,紡紗績麻,織布綉花,無所不會,無所不精。她還異想天開地造出了寫土話的女字。所以義年華在回答來訪者時說:「只聽前人講古話,九斤姑娘最聰明,女書本是姑娘做,做起女書傳世間。」
第三種
傳說宋朝時荊田村出了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子名叫胡玉秀(有的說叫胡秀英),後補選入宮為妃。進宮後不久,遭冷遇,苦悶異常。她想寫信回家傾吐苦情,又怕太監發現。於是心生一計,根據女紅編了一套文字,以歌詠體寫在手絹上捎歸,並囑咐親人:要斜著看,要用土話的音來讀。於是這種文字就在婦女中傳開了。
但根據地方誌上所說,胡玉秀並非入宮為妃,而地方誌中提到她的名字,是以她的弟弟的姐姐表述。胡玉秀的弟弟進朝為官,後返老歸隱,朝廷賜一房宅。有傳言說,是為其姐,由其地方誌可看,此說並沒有根據。
第四種
傳說是盤巧創造的。很久以前,桐口出了個心靈手巧的姑娘名叫盤巧,她三歲會唱歌,七歲會綉花。她唱的歌令人陶醉,綉的花能以假亂真。後來她被官府劫往道州。為了向家人報信,她煞費苦心,根據女紅圖案造出字來,寫了一封信讓一條愛犬帶歸。同村的女友費了很長時間才把信解讀出來,從此這種文字就代代相傳下來了。難怪義年華說:「男兒有志在千里,嬌娘豈可讓須眉?」
江永女書作品一般書寫在自製的手寫本、扇面、布帕上,其作用為自娛自樂、歌堂對歌、書信往來、宗教祭祀、結拜姊妹、訴寫苦情、記傳等。江永女書作為婦女的貼身、隱私物品往往是人死書焚或隨葬,所以至今無法找到流傳三代以上或更早的作品,因而女書究竟產生於何時,其真正的淵源何在,女書與甲骨文的關系,女書與瑤族的關系等等,眾說紛紜,沒有定論,成了不解之謎。
據有關考證,「女書」起源於史前陶文,發源地應在黃河流域中、上游地區,尤其陝西省的關中地區或商縣一帶可能性更大。「女書」可能是當年居住於陝西商縣一帶的蒼梧族南遷帶到湖南江永山區的古老文字。那麼,中國文字史至少應從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階段算起,距今約有六七千年歷史,比甲骨文還要早3000多年。可以這樣說,中國史前陶文是世界上最早的古老文字。陶文考古學的年代證明「女書」的起源年代,所以,也可以這樣說,「女書」也是世界上的古老文字,而且是活到今天的文字,這不能不說是文字史上的奇跡。盡管說法不一,但有一點是相同的:江永女書是女子創造的,反映了婦女們的心態。
還有的說法是,女書是漢字和瑤族文字的變形體。由於大部分女書都因書寫者死亡,被焚燒或陪葬,所以女書為及其稀有的文字。 女書的存在,主要是由於中國過去的舊思想使當地女性不可以讀書識字:即她們所謂的「男書」,所以當地的女性發明了女書,以作為姊妹妯娌之間交流的通訊方式。而一般男子亦會把女書當成是普通的花紋而不屑一顧。女書的存在已經超過數百年。
形式和內容
舊時當地不少才情女子採用這種男人不識的女書互通心跡,訴說衷腸,將其刺綉、刻劃、戳印、書寫於紙扇巾帕女紅。搜集到的近20萬字的「女書」作品,絕大部分為歌體,其載體分紙、書、扇、巾四大類。的形式包括女書書法、纂刻、激光微雕、石雕、木雕、竹雕、明信片、女巾、女扇、女書提包等。
女書作品絕大部分為歌體,其載體分紙、書、扇、巾四大類,無論哪種承載方式都十分講究形式美。如寫在紙張上的四角多配花紋,寫於紙扇上的多插繪花鳥圖案,而織綉在巾帕花帶和服飾上的,則是精美的女紅工藝品。雖然載體不同,但字體秀麗娟細,造型奇特,古意盎然,有點、豎、斜、弧四種筆畫,書寫呈長菱形。
其內容多是描寫當地婦女的生活,還用來通信、記事、結交姊妹、新娘回門賀三朝等,文體多為七字韻文。每逢節日,女人便聚在一起,吟誦女書作品。沒有規范的教材,沒有正規的教師和學校,全憑世代用手抄寫,民間又有將之殉葬的習俗。
女書作品主要內容是寫婚姻家庭、社會交往、幽怨私情、鄉里逸聞、歌謠謎語等。也有的編譯成漢字的唱本。女書記載的敘事作品就內容而言,並非女性所獨創,但通過口頭傳承進入女書後,便成了女性心靈世界的投影。作品完全用寫實手法自敘自嘆心比天高、命如紙薄,美好意願在黑暗中化作泡影的悲苦境遇,並請出民間傳說中的神靈幫助逢凶化吉。這些作品的女主人公不僅都是個性張揚的「女強人」,強烈要求和男性地位平等,而且她們極端厭棄鄙視男性所熱衷的功名富貴。 《女書傳奇》,歐陽紅艷編著,永州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長董石桂主編,山東省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是《永州這本書》叢書之一。永州市文聯限量發售。內容如下:
一、「女書」之鄉
(一)江永縣及其「三千文化」
(二)「女書」的分布與發掘
二、「女書」探奇
(一)「女書」的產生及其本質特徵
(二)世界上獨特的女性文字
三、女書習俗
(一)做女紅
(二)坐歌堂
(三)結姊妹
四、「女書」藝術
(一)「女書」的文學特色
(二)「女書」的書法藝術
五、「女書」傳承
(一)「女書」的傳承方式
(二)「女書」傳人
六、「女書」保護
七、「女書」原作
《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女書》,周冶陶、宮步坦編著,明華印書館2009年2月版,本書詳細記錄了女書1982年被發現的經過,女書中的情感、信仰與藝術,女書的傳承與保護,與女書有關的女性習俗等內容,並分篇介紹了著名的女書傳人、著名的女書研究專家和著名的女書書法家,還對湖北新發現的幾種未識別文字進行了介紹。
女書是一種由民間婦女創造的文字,未經規范。《女書通——女性文字工具書》2007年出版,以女書標准字作為規范方案。《女書通》具有女書譯漢字與漢字譯女書兩種字匯的功能:通過女書標准字音節索引可以查出:江永土話的每個音節、每個音調,有哪幾個對應的女書文字,它們中間哪一個是標准字,這個女書標准字的標准書寫方法是什麼;通過女書標准字筆劃索引,可以根據一個標准字查到它所能代表的多種漢字意義,也能夠查到它的多種同音字,還能夠查到它在其他7種女書字典或字匯中的寫法;通過漢字譯女書索引,可以查出與一個漢字相對應的女書標准字怎麼寫,怎麼發音,與這個漢字對應的女書標准字有哪些同音字。
《中國女書合集》趙麗明主編中華書局,所收資料占所能見到的女書原始資料的90%以上。另外一本女書專著《中國女書集成——一種奇特的女性文字資料總匯》十集不分卷 趙麗明主編、周碩沂譯注、陳其光譯注校訂。包括:賀三朝書八十二種、自傳訴苦歌三十六種、結交老同書二十二種、傳說敘事歌三十二種、祭祀歌七種、婚嫁歌五十六種、民歌八十七種、謎語四十七種、翻譯作品二十九種、書信三十種
彭澤潤著作《江永女書文字研究》,嶽麓書社2011年出版。內容簡介:作者長期關注民族地區的語言和文字,並且深入田野做了大量調查工作。這項研究成果針對湖南南部的江永、江華等瑤族聚居地區的女性專用文字,作者經過統計分析,認為這種文字屬於一種不成熟的音節文字,屬於表音文字。以往女書研究成果主要是從女性學和社會學研究,即使做文字研究也多是資料性的,研究者是語言學專業出身的少,因此這是關於女書文字理論研究最專業的成果。 1982年,由武漢大學宮哲兵教授在湖南省江永縣發現。宮哲兵隨即在1983年3期《中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上發表了全世界第一篇介紹女書的學術論文《關於一種特殊文字的調查報告》,並在1983年第16屆國際漢藏語言學會議(美國)上發表了論文《湖南江永平地瑤文字辨析》,將女書介紹到國內外,1986年宮哲兵出版了全世界第一部女書研究著作《婦女文字與瑤族千家峒》。
1983年,江永發現「女書」的消息向全世界公布後,引起轟動。海內外專家學者紛紛深入江永考察、學習、發掘。21世紀初,永州積極實施搶救和保護女書文化工程,通過興建女書文化村,建立女書博物館,組織開發女書工藝品,發展女書文化產業,使女書文化薪火相傳,發揚光大。 就在「女書」在最後只有少數老年婦女才能閱讀和書寫,從20世紀末開始,通過一批學者努力,這種罕見的女性字元才被世界所了解和認識,並引起了海內外的濃厚興趣和廣泛關注。作為一種獨特罕見的文化遺存,中國政府也開始重視保護女書。集研究基地與旅遊於一體的「中國女書」村已於2003年底落戶江永。
2001年5月18日在中南民族大學召開的中國女書文化搶救工程座談會暨全國女書學術研討會提出「中國女書文化搶救工程」。
2004年9月20日,陽煥宜——最後一位女書老人謝世 「女書」是一種獨特的文化「化石」,對研究人類文字和文明的起源、女性文化和民族的起源以及文明的發展歷程等方面,在人類學、民族學、社會學、語言學、文字學、民俗學、考古學等各個領域,都有重要價值。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坐歌堂、女紅、婚禮賀、三朝書等說明,女書具有習俗功能、禮儀功能。禮儀是社會價值觀的規范化、程式化、制度化。這種禮俗化的凝固,使女書文化由女性的需要成為全社區的必要。
農事歌、兒歌等說明,作為母親文化,女書具有教化功能、傳授功能。底層勞動人民的社會歷史知識、生產生活技能以及道德培養,只能通過長輩的口耳相傳、自己的體驗以及民間文藝的欣賞來獲取。女書作品內容的豐富,不僅使婦女的聰明才智得以升華、陶冶。同時,也傳承了知識、倫理。 高銀仙(已去世)
義年華(已去世)
陽煥宜(已去世)
何艷新
何靜華
胡美月
歐陽紅艷
蒲麗娟
林瑩 (目前何靜華、蒲麗娟、林瑩是三代女書自然傳人)
相關電影、歌曲
《雪花秘扇》根據華裔女作家鄺麗莎同名英文小說改編,講述發生在清末和當代兩段女人之間的凄美情感故事。現代戲里,尼娜和蘇菲是很要好的朋友,偶然的機會蘇菲從姑姑口中聽到了一個故事。在很久以前的湖南江永,女人必須纏足,生活與外界幾乎隔絕,但她們彼此間擁有獨特的溝通密碼:女書。有些少女結為「老同」,在扇子或巾帕上綉寫女書互通心跡,她們如同精神上的婚配,情誼可延續一生。在姑姑的組織下,蘇菲和尼娜結為了「老同」。時光回退到1800年的江永,百合與雪花年僅7歲便結為「老同」,在歷經飢荒與叛亂後,她們一同省思媒妁之言的婚姻,以及為人母的悲歡,在彼此身上找尋慰藉。然而一場誤解的產生,讓她們終生的友誼遭到崩解的威脅……
由上海電影集團和福克斯探照燈等聯合出品,傳媒大亨默多克之妻鄧文迪與米高梅主席之妻弗勞倫斯·斯洛恩監制,著名華裔導演王穎執導的影片《雪花秘扇》,已定於2011年暑期檔公映。此前影片一直處於保密狀態,只有外媒曝光過幾張現代戲部分李冰冰、全智賢的劇照。
「女書」作為「老同」交流的工具,只寫在摺扇及巾帕上,只在女性間流傳,不為男性所識。據了解,片中李冰冰、全智賢均有不少書寫女書的鏡頭,因女書字型奇特,實拍前兩人均做足功課,徹夜練字。李冰冰透露,她曾練了數個通宵,只為寫出一手秀麗娟細的女書,「平時我也愛練書法,但女書和漢字書法不一樣,它算是一種『化石』級的文字,看起來有點像甲骨文,光是熟記字形就得花去好多時間。我專門練了幾個通宵,手時刻要端著,每次練完手都會酸到發抖。」
高校女生設計「女書」旗袍獲國家專利
2012年11月15日,5名湖南女子學院的學生身著「女書」旗袍在校園里亮相。據這5套旗袍的設計者周京晶介紹,「女書」旗袍分為紅、黃、青、藍、紫五件不同顏色的,旗袍上有大小不一的「女書」,相互構成精美、秀麗的圖案。經國家知識產權局審批,5件女書旗袍分別獲得外觀設計專利證書。「女書」是湖南省永州市江永縣及其毗鄰的道縣、江華部分地區,歷史上出現過的一種只在婦女之間使用的神秘文字,當地稱之為「女字」。圖為五種不同顏色的「女書」旗袍齊亮相。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女書》由譚盾與費城交響樂團共同演繹完成,5月29日在深圳首演。
湘南古老文化的聲音詮釋
費城交響樂團5月29日首演深圳,恰逢雨後氣溫的報復性反彈,與聽眾的高漲情緒都熱一塊去了。深圳音樂廳外的那條馬路,因大批觀眾驅車前來而出現嚴重的擁堵。音樂廳地面、地下兩個停車場外加一個臨時停車場都已塞滿,很多人被迫繞行至對面的圖書館地下車庫慢慢排隊,造成至少上百人的遲到。他們中半數以上錯過了《女書》。
不管你願意不願意,喜歡不喜歡,《女書:女性神秘之歌》被列入了費交首次深圳音樂會的重中之重。這是最富創意的華裔作曲家譚盾的新作,他將湖南與廣西交界的江永山區一種古老而不可思議的女性文字,升華為一種文化現象,進而用史詩般的音樂語言,創作出一部完全由西洋樂器演奏的大型交響曲。而與之合作的全球首演者,竟是美國享有盛譽的費城交響樂團。
奏完中美兩國國歌後,年輕而充滿活力的音樂總監雅尼克·涅傑-瑟貢再次快步躍上指揮台。他左側的獨奏家位置,端坐著豎琴演奏家伊麗莎白·海儂。這位身著鮮紅抹胸長裙的金發碧眼高挑女郎,懷抱古色古香的琥珀色豎琴,彷彿一尊光彩照人的靈動雕像。接下來的音樂表明,無論是舞台視覺還是音樂構成,她和手中的豎琴,都是作曲家想要特別要強調的一個重要符號。
音樂開始。以小提琴高音區空靈的滑音為背景,豎琴叮咚作響,彷彿一個古老傳說由遠處慢慢飄來。音樂是先鋒的,現代的,旋律一下難以捉摸。但不久豎琴就靠向中國傳統,耳邊響起五聲音階和中國古韻,以及像古箏一樣的「掃弦」和撥奏。這聲音伴著老奶奶的歌聲,和著女人的哭泣,貫穿始終,有時優美動聽,有時只是一個聲音元素。我不由猜想,譚盾用這很少出現在前台的彈撥樂器領銜整部作品,是想用顆粒狀的不連貫音符,去描摹古老女書中的點點墨跡嗎?而被強化了的女性演奏家身份,是否也暗示女性文化的現代化傳承——女書畢竟是世界上唯一標有性別印記、由女性書寫和使用的文字。或許,她就是「女書」的象徵?
這部約50分鍾長度的交響曲,由13個標題樂章組成,樂章之間隱含戲劇性的邏輯聯系,並一如既往地藉助聲光電,構成一組三維空間,意圖通過多種感官刺激,激發和調動聽眾豐富的聯想。與譚盾以往作品最大的不同是,這部作品引入了鄉村原生態歌聲,與大型樂隊的現代曲風形成鮮明的對照和有趣的交融。也虧譚盾想得出,他用舞台上方的三塊小銀幕,播放鄉村老太和女人原唱音像,而讓指揮帶領樂隊去追隨、應和、互襯、交融。為此,指揮面前還特別擺放了兩只小音箱。湘南女性溝壑縱橫的面孔,淚流滿面的表情,淳樸自然的吟唱,蒼涼中浸著喜悅,嘈雜里透出孤獨,形成一種特別的文化感染力。譚盾一個多月前在微博中說,《女書》美國首演時引起轟動,此前還說費交一些樂手在排練時流下了眼淚。這我都相信。這樣一部絢麗作品,本身並存著新奇與感動。
13個樂章中,我個人更偏好《深巷》、《女兒河》、《培元橋》、《活在夢里》等樂章。在我看來,理由很多,如它們更具音樂性,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其和聲、配器及旋律的走向更令耳朵獲得愉悅,主要靠音樂本身具有的感染力打動人等。當然還有「女兒河」里的水。畫面上,那個女書村莊被水環繞,譚盾的獨門樂器「水」便再次發揮用場。兩位美國打擊樂手,全神貫注地遵循樂譜上的節奏,雙手在水盆里整齊劃一地撩動、拍打、滴漏,潺潺水聲與音樂聲,融為一體。
譚盾是聰明且有戰略眼光的。兩年前他決定推動女書「申遺」,構思完成了這部作品,隨後獲得美國費城交響樂團、荷蘭阿姆斯特丹音樂廳管弦樂團和日本NHK交響樂團的委約,又去一些國際藝術節展示,用音樂這最無國界的通用語言,一步步將女書文化推向世界。
下半場是樂迷們殷切期待的柴可夫斯基《第六交響曲》(悲愴),這是最能體現「費城之聲」的費交經典。如果說,在《女書》中,指揮雅尼克還有一點拘謹(在相當多的篇幅里,他只能被動地跟著銀幕走),「柴六」則令他瞬間進入了揮灑自如的自由王國。這位精明壯實、活力四射的小個子,以強大的控制力和煽動力,將老柴音樂的張力揮發到極致,特別是第三樂章。第一樂章的獨奏黑管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音色的微妙變化與氣息的精確控制,賦予這木管樂器一種撼人心魄的力量。
也許期望值過高了點,我對樂隊細膩層次的把握略覺不足,尤其是第二樂章那段著名的大提琴齊奏,我腦子里總不由自主地閃現小澤征爾指揮柏林愛樂的片段。兩相比較,我更喜歡小澤的版本。盡管如此,這個「柴六」還是讓深圳聽眾過了一把頂級樂團的經典之癮。中場休息時,有幾位文化界朋友議論說,費交首次來深,應多演這類經典,這才是人們對它最大的期待。相信這樣的想法頗具代表性。
加演曲目還是老柴作品,選了歌劇《尤金·奧涅金》中的《波羅乃茲舞曲》。這是音樂會最常聽到的保留曲目之一,其輕快優美與《悲愴》形成強烈反差,為當晚這場音樂盛宴劃上圓滿的句號。◎ 辜曉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