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弘揚傳統文化之「旗袍秀」
華南區: 孔榮 報道
旗袍作為最能體現東方女性美的經典服飾,是中國優秀民族文化中一個璀璨的明珠。將女性賢淑、典雅、柔美、清麗、嫵媚、高貴的氣質和風韻表現得淋漓盡致。旗袍秀,是弘揚傳統文化活動,秀出中老年人獨特韻味,展示優雅幸福的活動。
2020年11月21日下午,陽光明媚,風和日麗。東望廣東深圳寶安寶田課堂志願者,與尚德子課堂的志願者計20多人,應邀來到深圳龍崗五和社區,參加由五和社區黨委主辦的中國紅「旗袍秀藝術節」大型公益活動。
志願者們來到社區就開始忙碌起來,化妝的化妝、換衣的換衣,然後由社區黨委張書記集合綵排。此次活動群英薈萃,應邀參加的有黑玫瑰旗袍隊、紅舞鞋旗袍隊、雅韻夕陽旗袍隊、淸英旗袍隊、古典傘舞隊、旭景旗袍隊、木古風華旗袍隊和媽媽旗袍隊,還有五和新村合唱團,以及東望志願者合唱團。
舞台上,各路旗袍隊表演者,將內與外和諧統一的典型民族服裝,分別以《紅古韻》《我的祖國》《好一朵女人花》《心戀》《又見雨夜花》《秋水伊人》《秋蝶紅》《中國贊》等中國傳統旗袍秀節目,一一呈現在觀眾面前。中國紅大舞台,就是讓普通老百姓展示生活多姿的舞台,表演台上中老年人邁著優雅的台步,盡顯成熟、優雅,大方的古典和妙曼,紅色艷麗又不失妖嬈,黑色神秘又顯性感,白色男士的襯托更顯女性的風姿卓越。
此次旗袍藝術節,不僅展示了女性的獨特氣質魅力,更展示出旗袍作為具有民族代表意義的正式禮服,已出現在各種禮儀場合,在國際舞台上也是頻頻亮相。而東望志願者合唱團帶來的合唱《五和歡迎你》,唱出改革開放以來五和社區的發展成果,一片欣欣向榮景象。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共享、共建、共治的時代,志願者們積極響應配合社區黨群,營造和諧家園。東望志願者別樣的演出,贏得到社區領導和市民的高度贊揚!
群眾的口碑是東望志願者不斷向前的動力和源泉,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時代呼喚。她們不但是一群傳統文化愛好者,也是毛澤東思想的傳播者,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她們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的自我奉獻精神!志願者助力此次中國紅旗袍秀藝術節,在公益付出的路上留下了美好的記憶。
2. 旗袍秀展示的是什麼理念
旗袍秀展現了生動的民族精神,是一種民族文化理念的代表。
旗袍表達的是含蓄、朦朧、婉約,它適度地強調胸、臀和細腰,以造型的自然簡約格調體現服飾的大家品質:典雅、淑秀、端莊,給人以審美的感受。
現在的旗袍已經和流行趨勢相結合,在國際時裝舞台上頻頻亮相,而且被作為一種民族代表意義的正式禮服,出現在各種國際社交禮儀場合。旗袍從流行走向經典,它寄託著民族服飾上的一種家園情結,一種民族精神的再現。
旗袍是滿族的服飾。
旗袍本是滿族的民族服飾,作為一個游牧民族,滿族在入關前主要以狩獵為生。所以,最早的滿族服裝設計要利於騎射。
典型的滿族男性服裝由一整塊環繞全身的直筒型布料製成,衣袍下擺剪裁為四片。衣袍還包括圓領(round collar )、窄袖(narrow cuff)、數枚紐扣(buttons)以及一條腰帶(waist band)。女性服裝基本與男裝類似,但袍服的下擺只剪裁為兩片。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旗袍的流行達到了頂峰。旗袍不再是傳統的滿洲服飾, 它徹底改良為一種凸顯女性窈窕曲線的服飾,設計多樣,材質各異,色彩繽紛。
3. 走旗袍秀的感悟
這一周練習旗袍秀,我們老師是一位優雅漂亮的美女。老師動作優雅,臉上很有光澤,身材苗條柔軟,感覺非常年輕,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小十多歲。這可能與遺傳有關,但我覺得長期練習走旗袍秀,讓老師的動作優雅淡定,心態安靜當下,面容更顯得年輕漂亮、充滿活力。
走好旗袍秀,首先要提氣挺胸、腰板挺直。人的狀態影響人的心理,當站出女人的姿態時,精氣神自然提上來,自信沉穩的狀態呈現出來,心理上隨之感覺自己非常自信。
在行走、表演動作的過程中要定下來、靜下來,跟隨音樂的節拍傳出音樂的韻律。我們平常太注重速度了,在表演過程中往往只注重動作的模仿,而沒有淡定下來與音樂融為一體。要想達到與音樂融為一體,首先要能止住,止住才能安穩不亂,安穩不亂才能心地寧靜,心地寧靜才能安神感受音樂,與音樂融為一體。練習走旗袍秀的過程,也是練習「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的心定的過程。
如果要練成與音樂融為一體,還要練習心在當下的狀態。當心神完全安在當下時,眼隨手動,手隨心動,心隨樂動,身心樂融為一體,呈現靈動美的狀態。人在當下狀態時,沒有擔心焦慮後悔,當下就是最好的發生。
我們練習走旗袍秀的過程,也是展現女性柔美如水的過程。在走的過程中,感受到自己越來越溫柔、心靜如水,平靜的內心能包容一切波瀾壯闊,能撫平一切創傷,也可以柔中帶剛,有自己的原則與底線,這種溫柔的感覺很舒服。
作為女人,可以瀟灑、聰慧、干練、足智多謀、文韜、女強人、會辦事兒,但有一點不能少,那就是溫柔。
溫柔與關心、同情、體貼、寬容、細語柔聲聯系著。溫柔有一種無形的力量,能把一切憤怒、誤解、仇恨、冤屈、報復融化掉。在溫柔面前,那些吵鬧吼叫、斤斤計較、強詞奪理、得理不饒人,顯得那麼可笑可憐。溫柔是一場無風無雷的小雨,淋得你乾枯的心靈舒展如春天的枝葉。
一個溫柔的情緒穩定的媽媽管教孩子,能夠給到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培養出有愛心有人緣的孩子。當孩子善於處理人際關系時,孩子周圍有很多好朋友,就增加了他的人脈資源,未來與人打交道便是建關系的過程,當與他人的關系足夠好了,更容易成功賺取更多的資源財富。
溫柔如此美好,做為女性如何培養自己的溫柔呢?我覺得一是上邊從身體的行動、狀態上練習自己溫柔的動作,帶動心靈的溫柔。二是從心上修,修自己的同情心、慈悲心與愛心。心中有愛,就會以包容的態度看問題,就會有更多的接納允許。三是多與溫柔的女人在一起,她們溫柔的能量場會帶動影響我們的能量,並且時刻起到模範帶動提醒作用。四是提醒自己做一個溫柔優雅的女人,時刻保持覺察,「吾日三省吾身」,我今天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進?每日進步一點點,只要堅持就會有質的飛躍。
當你想做一個溫柔如水的女人時,你一定會做到的。
4. 旗袍秀基本步法
旗袍秀基本步法如下 :
1、挺胸,抬頭,收腹,立腰,提臀,基圓雙肩打開並向下沉,手臂自然放鬆。
2、兩眼平視前方,放鬆眼部肌肉,下巴稍收。
3、大腿內側肌肉、膝蓋夾緊。
4、雙腳向下踩,頭頂用意念向上頂,脊椎一節節撐開,感覺自己還能長高。
旗袍的由來:
旗袍是由滿族婦女的長袍演變而來的。在清朝後期,一些滿族女子效仿起了漢族女子的穿搭,將它們身上穿的衣服進行了改良,然後在上層達官貴族中開始流行了起來,因為滿族被稱為「旗人」,所以大家就將這種改良後的服飾稱作為旗袍。
旗袍是一種極具民族風情的女性服裝,有「中國國粹」的美譽,它是一種形成於民國的女性服裝,它承載著女性身上的優雅與氣質。旗袍的種類非常多,一般的旗袍它的右社大襟是呈開襟半襟的形式,但是隨著時代的改變,旗袍的樣式仍然在不斷的創新和改變。
5. 走旗袍秀怎樣提跨
首先要面帶微笑,雙目平視,目光柔和,精神飽滿並且自然親切,行走的時後,要保持身體舒展直立,重心落在兩腿中間,足弓稍微旗袍秀向前偏,並盡量向上提。走路時要使用腰力,將身體的重心稍微前傾一些。跨步要均勻,跨步的幅度在一腳到一半腳之間。
旗袍秀
著名服裝設計師,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吳海燕,正在准備一場即將轟動北京、甚至世界的,名為「華裝風姿」的旗袍秀。2012年3月5日,北京人民大會堂門口將出現動人的一幕:浙江女代表們將身著高貴典雅的旗袍集體亮相。
30名代表委員統一穿旗袍走秀,這無疑是一道靚麗的風景,一定能吸引全世界的目光。但似乎這次走「旗袍秀」,很像是趙本山小品、電視劇中「植入式廣告」,這是浙江在做旗袍產業的市場營銷!兩會期間,代表委員由於身份最特殊,他們是兩會最大的明星,一舉一動都廣受關注。
特別是女性代表委員,由於人數更少,所以更會被關注。在這個場合,利用女性代表委員來「打廣告」,更具說服力,更具感召力,更有影響力。而且浙江代表團還是「組團」,「植入廣告」式的營銷,說服力、影響力可想而知。
6. 什麼是走秀款旗袍
旗袍秀是一種獨特的表演形式,旨在推廣和傳承旗袍服飾文化。它不僅僅是服飾的展示,更是一種文化表演藝術,體現了深厚的中華服飾文化。這種表演形式融合了舞蹈的身韻與藝術模特的走秀姿態,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表演風格。
在旗袍秀中,演員們需要做到柔而不懈,即在展現旗袍柔美線條的同時,保持身體的自然流動。同時,演員還需要做到挺而不僵,使身體姿態既有力度又不失流暢。演員們需要呈現出婷婷玉立的姿態,彷彿從畫中走出的古典美人。
在旗袍秀中,上身的姿態要求挺拔,展現出旗袍的挺括與挺立之美;腰部則需柔軟,體現服飾的流動感;下身則應放鬆,展現出旗袍的飄逸與輕盈。動作幅度不宜過大,以輕盈、優雅的姿態為佳。旗袍秀不僅要求形體優美,還要求動作流暢、自然。
旗袍秀以民族優秀的傳統禮儀為准則,演員們在表演中需遵循這一準則,展現出東方女性的溫婉與典雅。這種表演形式不僅能夠展示旗袍的美,更能夠弘揚中華服飾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旗袍秀要求演員們掌握一定的舞蹈身韻,通過身體的律動展現旗袍的美感。同時,演員們還需要掌握一定的走秀技巧,通過步態的優雅展現旗袍的魅力。這種表演形式不僅能夠展示旗袍的美,更能夠弘揚中華服飾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旗袍秀是一種融合了舞蹈身韻與藝術走秀姿態的表演形式,演員們需要做到柔而不懈、挺而不僵、婷婷玉立。這種表演形式不僅能夠展示旗袍的美,更能夠弘揚中華服飾文化,增強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