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錫伯族人都有什麼習俗
錫伯族,現有人口近十九萬人。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區的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和遼寧、吉林等省。新疆錫伯族人口為4萬餘人(其中查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為2萬餘人),遼寧沈陽約5萬人,其餘主要分散居住在北方各省及全國各地。東北地區的錫伯族已經失去了自己的民族語言、文字,淡化了自己的風俗習慣,而新疆查布查爾地區的錫伯族,至今還完整地保留著自己的語言文字及濃厚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並經過與兄弟民族的長期交往,取長補短豐富了自己、發展了自己。主要從事漁獵和農業。錫伯族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跟滿語很接近。錫伯族兼用漢語、維吾爾語、哈薩克語。錫伯文是民國36年(1947年)在滿文基礎上改變而成的,一直沿用至今。
錫伯族世居呼倫貝爾大草原和嫩江流域。18世紀中葉西遷至新疆察布查爾等地,現多數居住在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和霍城、鞏留等縣,在東北的沈陽、開原、義縣、北鎮、新民、鳳城、扶余、內蒙東部以及黑龍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
錫伯族人喜愛騎馬射箭。因而,錫伯族享有「射箭民族」的美譽。他們能歌善舞,「東布爾」是錫伯族特有的彈撥樂器。在祖國的西北、東北、內蒙部分地區,可以看到一些能騎善射的人們,他們時而躍馬揚鞭進行跑馬競賽,時而開弓搭箭開展射箭比賽,時而三五成群較量一番摔跤,時而興致勃勃練習幾回舉重……他們就是錫伯族。
●民族歷史
1956年包爾漢、馮家升發表論文認為鮮卑郭洛是一種瑞獸,相當於蒙語中的動物(驅),即特殊的五爪虎。後來又有人說鮮卑郭洛是一種飛馬。
在16世紀之前,錫伯族先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松嫩平原和呼倫貝爾大草原上。18世紀中葉,清朝政府從盛京(沈陽)等地征調錫伯族官兵1018人,連同他們的家屬共3275人,由滿族官員率領,西遷新疆的伊犁地區進行屯墾戍邊。這一年的農歷四月十八日,西遷新疆的錫伯人和留居東北的錫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錫伯族家廟——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話別。次日清晨,錫伯族官兵及其家屬,告別了家鄉的父老鄉親,踏上了西遷的漫漫征程。經過一年零五個月的艱苦跋涉,到達新疆的伊犁地區。現在的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就是他們當年的駐地,那裡的錫伯人是他們的子孫。
遠古時代的神秘傳說:在錫伯族民間傳說中說,錫伯族先民——鮮卑,古時南遷時,在鮮卑山(今大興安嶺)中迷失了方向,被困在山裡。後來,有一種神獸在前引路乃得出山,才來到南方大澤(呼倫貝爾草原)。這種獸,狀如虎而五爪,文如狸而色青,大如狗而迅走。錫伯族保留有供奉「鮮卑獸」(瑞獸)的習俗。將繪制的獸形圖案,掛在住室西或北牆上,久而久之就成為錫伯族標志性圖案。
2. 衣冠禽獸的古時含義
延續了將近300年的大清王朝,起步於沈陽城;努爾哈赤、皇太極兩代帝王,曾先後在沈陽建都。於是,沈陽便有了「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榮譽。清兵入關之前,滿族官員都是什麼打扮?2月20日,有關清史專家揭開了其中的奧秘。
穿衣戴帽有規定
專家介紹說,衣冠制度,是奴隸社會、封建社會陳陳相因的典章制度之一,上自皇帝天子、下至黎民百姓,穿衣戴帽的樣式、顏色、紋飾、質料、尺寸等等,都有嚴格規定,以區別尊卑貴賤。
清代的穿衣戴帽也有嚴格規定。據《清史稿》「輿服制」記載:「自崇德初元,已定上下冠服諸制。高宗一代,法式加詳。」可見,清代祟德元年(1636年),便制定了穿衣戴帽的制式;及至清代乾隆時期,衣冠制度更加完善,各種冠服均要「繪成圖式,傳示法守,以垂永久。」
清朝衣冠帶有典型的女真民族特色,同時又吸收了漢族衣冠長處。盡管清朝入關前衣冠制度尚不完備,但卻突出了鮮明的民族、時代特色。
官員百姓難區分
專家介紹說,後金時期衣冠制度,始於天命(1616年)建元後不久。此前,女真人穿衣戴帽十分隨便,為「鶉衣百結」。究其原因,據《建州聞見錄》記載,女真聚集的建州地區,雖然「土地肥饒、禾穀甚茂,旱田諸種無不有之」,但他們不養蠶、不種植棉花,「女工所織只有麻布。織錦刺綉,則唐(漢)人所為也。」可見,當時女真人奇缺錦緞、布匹。
後金時期建國之前,無論尊卑貴賤,女真人均可用人參、貂皮、山果等土特產,與明朝商人交換錦緞、布匹,甚至成衣。所以,當時貝勒、將卒等官員的衣冠,與女真平民衣冠難以區分。
貝勒穿著「披肩領」
萬曆十七年(1589年),明朝封當時的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為「建州衛都督僉事」,後晉封為「龍虎將軍」。努爾哈赤曾多次進京納貢,對漢族文化、明朝典章等均有所領略。建立後金政權後,努爾哈赤為鞏固新政權、發展經濟,曾採取了一系列應急措施。據《滿文老檔》「太祖三卷」記載,後金天命(1616年)建元之初,他一面「布告全國,為繅絲織緞,而飼養家蠶;為織布而種植棉花。」一面一改故道,令眾家貝勒,一律穿用一種帶有「披肩領」的朝衣,藉以區別於諸臣、百姓。於是,便形成了後金時期衣冠制度的雛形。
皇上專用「披肩領」
「披肩領」形同漢族的披肩,也叫「大領」,實際上是附加在朝服領口上的一種衣領。後來,只有皇帝才有資格佩戴「披肩領」;皇後、王公大臣的朝服之上,除非隆重典禮,一般嚴禁亂戴「披肩領」。這—規定,一直保留到清王朝衰亡。與此同時,皇帝賞賜「披肩領」還是—種極高的禮遇,不是重臣絕不胡亂賞賜。努爾哈赤每次賞賜大臣,必須註明有無「披肩領」。
效仿明朝制「被服」
後金天命六年(1621年)三月,後金都城由新賓赫圖阿拉城遷至遼陽,定名「東京城」。
努爾哈赤決定,效仿明代官員的「補服」制度,制定出後金官員的補服制度,規定「貝子穿四爪蟒子之補服;督堂、總兵官、副將穿麒麟補服;參將、游擊穿獅補服;備御、千總穿帶彪之補服。」清朝衣冠制度中的「補服」從此誕生。
補服,為前後均帶「補子」的衣服,「補子」又叫「背胸」,分為圓形和方形。在補子上或織、或綉、或緙絲固定的鳥、獸圖案,以區別文官、武官的品級。
「衣冠禽獸」辨文武
清代順治九年(1652年),福臨皇帝「定諸王以下文武官民輿服制」時規定:文官:一品飾仙鶴;二品飾錦雞;三品飾孔雀;四品飾雲雁;五品飾白鷳;六品飾鷺鷥;七品飾溺鶘(音:西赤,dchi);八品飾鵪鶉;九品飾練雀。
武官:一品飾麒麟;二品飾獅子;三品飾豹;四品飾虎;五品飾熊;六品飾彪;七品、八品飾犀牛;九品飾海馬。
都察院、按察司官員,不論品級,俱飾獬豸補子。
這是清朝衣冠制度中,極常用的禮服制式,直到清朝滅亡,該衣冠制度始終不改。由於清代官服補子上除了禽鳥就是野獸,於是,民間百姓便戲稱、為「衣冠禽獸」。
漢人工匠受重視
由於後金政權逐步膨脹,官員大量增加,對於錦緞、補子的需求量與,日俱增。於是,努爾哈赤決定採用經濟措施,對織錦緞、補子的漢人工匠,給予特殊獎勵,以便鼓勵、刺激大量生產錦緞、補子。
史載,後金天命八年(1623年),督堂官派出73人織蟒緞、補子,然後呈獻給努爾哈赤。努爾哈赤看罷十分高興,嘉獎道:「織蟒緞、補子於不產之處,乃至寶也。」遂下令,漢人工匠「無妻之人,盡給妻、奴、衣食」,並「免去各項官差及當兵之役,就近養之」。努爾哈赤還說:「一年織蟒緞若干,多織則多賞,少織則少賞,視其所織而賞之」。此外「若有做金錢、火葯之人,亦至寶也,即賞其人與織蟒緞者同焉」。同年三月,督堂官又報告了「高家仲等織蟒緞、帛,造金錢,故舉之」。努爾哈赤當即下令,盡給「奴、仆、衣食等」,並且還要「種田則需給穀物,須給焚燒之草木」。
帽子不能隨便戴
除了官員的補服制度外,努爾哈赤又制定了各級官員的「冠頂」制度,要求各級官員用黃金「即行打造帽頂」,在冠頂之上加以金飾,成為清代特有的衣冠制度。後來,結合女真民族特點,逐漸發展成採用「頂戴花翎」作為品級標志,並且沿用始終。
後金天命八年,為健全衣冠制度,對侍衛、護衛以及良民等衣冠,努爾哈赤規定:命有爵大臣,皆冠所賜之金頂大涼帽,衣華服;諸貝勒之侍衛,皆冠菊花頂涼帽,衣華服;無職之護衛、隨侍及良民,於夏則冠菊花頂之新式帽,衣粗藍葛布裙,春秋則衣粗藍布裙;其行圍之兵,冠小雨纓笠帽,戴帽時,禁止來往屯街」。
禁穿黃緞「五爪龍」
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皇太極繼承汗位。後金天聰六年(1632年),皇太極更定、補充了此前的衣冠制度,使其差別更大、等級更加鮮明。
當時,封建化生產關系已初步形成,社會經濟得以發展,錦緞、布匹等紡織品,已不再是稀罕奇缺物品。皇太極先諭禮部貝勒:「凡諸貝勒大臣等,染貂裘為襖,緣闊披領及帽裝菊花頂者,概行禁止,若不遵而服用,則罰之。衣服許緣出鋒毛,或白氈帽可用。」繼而,皇太極再次詳細議定了官員服制,並且甚為重視,並以「法制,昭示國中」,令「使朝野遵守」。
官服顏色,歷朝歷代均有嚴格規定和限制。史載,自從隋文帝聽朝之服採用柘黃紋綾袍以來,唐、宋、元、明各代皇帝相繼因襲,均以黃色象徵中央集權,官民人等一概禁用。所謂「五爪為龍,四爪為蟒」,龍形紋飾,更為皇帝一人獨占。皇太極把漢族傳統封建文化,吸收進後金衣冠制度內,對服裝顏色做出嚴格規定,不準貝勒「擅服黃緞及五爪龍等服」。
高官穿戴分場合
《清太宗文皇帝實錄》記載,皇太極明令貝勒以上諸臣及其眷屬,穿著衣服要分清時間和場合,以便進一步整肅朝綱法紀。他規定:八固山(旗)諸貝勒,在城中行走,冬夏俱服朝服,出外才能穿便服。冬月入朝,可以戴元狐大帽;在家中戴尖纓貂帽及貂鼠團帽。春秋入朝,可以戴尖纓貂帽;夏日可戴綴纓涼帽。素緞各隨其便,不得擅自穿著黃緞及五爪龍等服裝。但皇上賞賜不在此例。平時不準穿緞靴,但夏季入朝時可以穿。
皇太極規定:「八家福晉等,居家服色,如冬夏出外,俱服女朝衣,冬日許戴尖纓貂帽,夏日戴尖纓涼帽。」
下官不準亂著裝
對中下級官員、後金境內屬民的穿著也有規定:至於滿洲、蒙古、漢人,自固山額真以下代子、章京、護軍及牛錄下閑散富足之人以上,冬夏在城內,都穿披領袍,不得穿小袍;貧人穿無開襟袍。皇太極還規定:閑散護衛、章京、護軍以上,可穿緞衣,其餘人等均穿布衣。「凡婦人所服緞布,各隨其夫,又冬間許戴纓綴團帽,夏許戴涼帽。應服緞者,不拘蟒素各隨其便,惟不許服黃及杏黃色、並五爪龍等服。黑狐大帽,大臣不得自製;緞靴不許平人穿用。」等等。
《清太宗文皇帝實錄》卷十五記載,後金天聰七年(1633年)六月,皇太極對衣冠制度再次補充規定:「凡朝期俱用披領,平居只用袍。自八大臣以下,庶人以上,毋得戴尖纓帽,冬則戴綴纓圓皮帽,夏則用涼帽。其黑狐大帽,系御賜者,入朝准戴,平居俱行禁止,即大臣自製者,亦不準戴。至緞靴,惟總兵官以下、旗長以上,入朝許用之;庶人不許;御前侍衛及貝勒下護衛與新附蒙古不禁。凡一應人等錦褂、皮褂無袖者及腰帶之寬者,只渺L出服之,平居不許,其錦帽只許襯盔,行路、居傢俱不許用。」
「衣冠金頂」增新意
清代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定族名為「滿洲」。從此,皇太極從後金汗國汗王,變為清朝皇帝。
皇太極對官制實施改革,在後金天聰五年(1631年)創建的六部「吏、戶、禮、兵、刑、工」基礎上,又改「文館」為內閣形式的「內三院」:國史院、內秘書院、內弘文院,並增設了都察院,以健全政權機構。與此同時,皇太極還吸收漢人知識分子參與朝政,相繼制定了許多典章制度。其中,明確品級標志的衣冠制度,是至關重要的—部分。
清代祟德元年五月,在原有的「冠飾金頂」基礎上,皇太極增加了親王、郡王、官員頂帶的品級制度。
王侯級別頭上戴
史載,親王、郡王、官員頂帶品級制度如下:和碩親王:冠頂飾8顆東珠,寶石頂子;朝帶為金鑲玉,4塊方版上,綴4顆東珠。多羅郡王:冠頂7顆東珠,寶石頂子;朝帶金鑲玉,綴4顆寶石。貝勒:冠頂飾5顆東珠,寶石頂子;朝帶金鑲玉,綴4顆瑪瑙。超等公:冠頂為金頂子,飾1顆東珠;朝帶金鑲玉。世襲公、固山額真、按班章京、六部大臣:均用金頂子,飾各色寶石;鏨金花朝帶。梅勒章京、擺牙喇蠹章京:冠頂飾水晶石,銀鍍金頂子;鏨銀鍍四塊瓦朝帶。甲喇章京、擺牙喇加喇章京:鍍金銀頂子;鐵楞鍍金朝帶。牛錄章京:鐵鍍金園四塊瓦朝帶。侍衛、傳達:冠頂藍翎;鐵鍍金兩塊瓦朝帶。
「頂戴」珠寶分官階
皇太極採用金銀、珍珠、各色寶石裝飾官員們的冠頂,作為品級標志,是清代衣冠制度中所特有的。
據《輟耕錄》記載,以寶石冠頂做法,始於元代成宗鐵木爾大德年間(1297年—1307年)。據載,「有一回回巨商,賣『紅剌』(紅寶石)一塊於官,重一兩三錢,值中統鈔一十四萬。當即,官便獻於皇帝。皇帝把它嵌上冠頂,自此以後,元朝各個皇帝,凡在大朝賀之時,均都戴上。」在元代典制基礎上,皇太極形成了清代冠頂制度。
按照清代《會典》規定,清朝官員分為九品,各個品級的「頂子」各有不同:一品嵌紅寶石,稱為「亮紅頂」;二品嵌紅珊瑚,稱為「涅紅頂」;三品嵌藍寶石,稱為「亮藍頂」;四品嵌青金石,稱為「涅藍頂;五品嵌水晶石,稱為「亮白頂」;六品嵌硨磲(音:車渠),稱為「涅白頂」;七品嵌素金,稱為「金頂」;八品嵌陰文鏤花金頂;九品嵌陽文鏤花金頂。
「花翎」數量標身份
清朝官員「頂戴花翎」十分著名。所謂花翎,指帶有「目暈」的孔雀翎,俗稱「眼」。努爾哈赤時期沒有「頂戴花翎」定製;皇太極曾把孔雀翎作為表示榮譽的物件,賞賜給臣屬。比如,《清太宗文皇帝實錄》卷六十一記載:清代崇德七年(1642年)六月,皇太極賜「總兵官祖大壽,御服五爪龍紗朝衣,嵌雙東珠紅寶石金頂朝帽,並緞靴、緞襪,賜祖大弼,高勛,朝服,系孔雀翎涼帽……等物」。及至清代順治十八年(1661年),「頂戴花翎」才有定製:親王、郡王、貝勒及其宗室等,一律不戴花翎,只有貝子以下才戴花翎;貝子戴三眼花翎;國公戴雙眼花翎;五品官以上可戴單眼花翎;六品官以下則只能戴無暈、鶥羽藍翎。
男人也曾穿旗袍
專家介紹說,在滿族服飾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服裝,莫過於「旗袍」。旗袍又稱長袍、大衫、長衫,滿語稱作「衣介」。滿族旗袍,最早是滿族人騎馬、射獵時穿用的,在長期的狩獵生涯中逐漸形成了旗袍。
最早的旗袍為直筒式,開領或圓領,捻襟、窄袖。旗袍大襟右衽,腰部無曲線,不開衩、帶扣袢,下擺較寬,便於男人們抬腿上馬,適宜於騎馬射獵。男子穿著的旗袍束腰帶,上面懸掛佩刀,以及裝有火鐮、火石、火絨、匙、筷子等小口袋,裝有旱煙、煙袋的荷包等等。
有些男子旗袍,在袖口上端銜接一個半圓形、上長下短、形如馬蹄的袖頭,稱為「馬蹄袖」、「箭袖」。平時,男子們將「馬蹄袖」挽起來,冬季狩獵或作戰時,將「馬蹄袖」放下,既防寒保護手背,又便於射箭。後來,「馬蹄袖」成為清朝禮節中的一個重要部位:行禮時,必須先將兩個「馬蹄袖」袖頭撣拂下來,謂之「放哈哈」,然後再或單膝、或雙膝跪地行禮。後來,滿族男子穿著的旗袍,逐漸由窄袖變為肥袖。
女子旗袍多婀娜
滿族婦女一年四季都愛穿旗袍。這種旗袍捲袖帶大襟,有單、夾、皮、棉等應季款式。滿族女子旗袍講究裝飾性的刺綉、邊飾,滿語稱為「陶罕」,在領口、袖頭、衣襟等處,鑲嵌不同顏色的花邊、彩牙,並以多鑲為美,有的多達十幾道。其中,姑娘穿的旗袍較窄,長及小腿;少婦穿的旗袍稍寬,長及腳面;老婦穿的旗袍更為寬大。不少青年女子喜好將不同顏色、不同滾邊的旗袍套著穿,形成五顏六色的藝術效果。
滿族上層女子的旗袍,袍褂彩滾、釵釧約指、金爪翠擋,著裝均打扮成宮廷女子模樣。另一種旗袍叫「大挽袖」,即將花紋綉在袖子里側,穿著時挽起袖子,露出花綉,異常美觀。清代早期,沈陽地區的旗袍式樣崇尚寬大、禿,即沒有領子、袖寬近尺。清代末年,旗袍式樣祟尚瘦窄,領高達到耳垂。
中華服飾數旗袍
及至上世紀初以來,旗袍樣式不斷改進,一般樣式為直領、高領、右開大襟、胸襟寬松、緊腰身,其長短不定,單大多垂至膝下,兩側下擺開衩,開襟處有嵌、鑲、滾等工藝裝飾。其袖子樣式分為長袖、中袖、短袖、緊袖、寬袖、裝袖等。
如今,滿族男旗袍早已廢棄。而女旗袍樣式則不斷變化、推陳出新,不僅成為代表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 更為東南亞乃至歐美等國家婦女青睞。
3. 沈陽民俗風尚是什麼
常言道,「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說的正是具有十分普遍意義的民俗的地域性。民俗志的一個最基本的特點,便是其鮮明的地方性。地域民俗特點,是當地民俗運動過程軌跡存在於時間和空間上的主要特徵。需要注意,地域主要是個空間概念,但一個地域的民俗特點並非只存在和體現在空間層面。因為,地域空間意義上的民俗,無不有其自身發生、發展以及流變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個時間的過程。也就是說,地域民俗的特點,在時間與空間上是縱橫交錯的,構成其基本特點的各種因素是立體存在、運動著的,而非單一平面的運動和存在。
了解一個地方的社會,主要是了解它的文化,首要的則是了解其風俗。真正深刻地認識一個地方的社會和文化,民俗是最重要的入門證和鑰匙。因為,歷史常識告訴人們,民俗文化處於社會文化的深層結構層面,包括地域民俗在內。若要在其間生活或工作,了解其風俗更是「入鄉隨俗」之首要了。這一點,也足以說明地方風俗志和風俗史類的著作的主要功能和價值。
《沈陽歷史文化叢書》,就其性質而言,當屬於地方史志類著作。
單就個中這本《民俗風尚》卷,則當屬地方風俗志類性質的著作。那麼,地方風俗志或風俗史是什麼?簡而言之,就是一個地方基於當地鄉土社會記憶的基本民眾知識。
有人根據我國的自然環境中地形、氣候、物產的各異,把全國的風俗文化大致劃分為七個風俗文化圈。即:在地理上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北部及內蒙古東部在內的東北風俗文化圈,特點是滿漢民族風俗的大融合。包括內蒙古大部,遼寧、河北、陝西三省的北部邊緣,遼西一角、寧夏北部及新疆在內的游牧風俗文化圈,特點是強悍勇武的民風。此外,大致北起長城,南界秦嶺、淮河,西抵青海湖東,東及黃海的黃河流域風俗文化圈,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發祥地,其特點是重鄉土情誼,崇尚平淡,注重實際,但比較守成趨穩。長江流域風俗文化圈,大致位於秦嶺、淮河以南,西到青海高原東側,東、南均迄於海,具有發展快速突兀起伏的特點,民風朴實而又喜歡溫情、浪漫、靈活和玄想,尚鬼神。青海風俗文化圈特點是藏族風俗同藏傳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富於宗教色彩。雲貴風俗文化圈,這個地區是少數民族聚居之地,風俗文化千姿百態。再即閩台風俗文化圈,這里一海之隔,方言相同,習俗相仿,特點是保留了許多中原古代風俗文化現象,為中國風俗文化的活標本。
按此劃分的話,沈陽自在所謂的「東北風俗文化圈」之中。在撰寫《沈陽市志·社會卷·風俗篇》時,我們曾在無題序言中談到,「沈陽的民俗,是沈陽地區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人口遷移、經濟發展以及政治、歷史等多種因素長期作用、積淀的結果」。個中,我們寫道:
七千二百年前的沈陽新樂文化遺址和五千年前的新民縣偏堡子文化遺址,均展示了新石器時代沈陽地區居民的農耕、採集、捕魚、狩獵等原始生產民俗,以及與當時生產水平相適應的居住、飲食、服飾、喪葬等民俗和圖騰崇拜、信仰等民俗。於洪區鄭家窪子青銅時代文化遺址及墓葬群表明,二千多年前春秋戰國時代沈陽居民的生產、生活和喪葬等民俗文化受到階級分化的制約。其中大小墓藏中隨葬物品精粗豐簡不一,反映了墓主的政治、經濟地位及習俗的差別。迨之遼金,尤其是清代、民國以後,沈陽地區民俗遷徙頻繁,移民大量增加,近代工業的生產使沈陽成為遼沈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城市。民俗的傳承與變異,亦相應活躍,一如《奉天通志》所稱,「近年風尚,日異月新」。城鄉風俗發生明顯改觀,但未失傳統風俗,仍然保持了多民族、多地域文化兼容以及淳樸、豁達、粗獷的文化性格等基本特點。
綜合沈陽民俗文化運動過程存在於時間和空間上的基本軌跡加以考察,顯示了與遼寧地域文化相一致的主要特點。之所以如此,則是從古至今沈陽在遼寧地區所處的政治、經濟、交通、文化的中心城市這一歷史地位所決定的。此亦正是前面說到的「地區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人口遷移、經濟發展以及政治、歷史等多種因素長期作用、積淀的結果」。具體說,沈陽民俗文化大致有三個主要特點。
以滿漢融合為主導的多民族文化聚合在東北地方史上,秦漢時期已經發展起來的遼寧經濟,由於各族統治者的割據戰爭而遭到了相當程度的破壞。於是,各族人民便通過頻繁的遷徙來尋求相對穩定的生息環境。這樣,也促使並增加了各族人民相互接觸的機會。特別是歷史上因一些少數民族政權的建立,高句麗族創造的「高句麗文化」,扶余族創造的「扶余文化」,契丹族創造的「遼文化」,女真族創造的「金文化」,滿族人創造的「滿族文化」等,以及由於宗教傳播的關系而形成的「東藏文化」等,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作為中心城市的沈陽地區,影響著以滿漢為代表的多民族文化聚合結構的形成。
滿族是一個曾經入主中原創造了「康乾盛世」的「馬背上的民族」。遼寧這塊熱土,正是清王朝和滿族文化的發祥地。17世紀的中國明代(1368—1644),以女真人為主體結合其他部落或民族形成的滿族,是個歷史可以上溯至三千多年前周代肅慎的東方古老民族。其直系先人,即明代女真人。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以建州、海西兩部女真人為主體,把這些分散於東北地區的女真人統一而成為共同體。後金天聰九年(1635年) 正式改「諸申」(女真) 為滿洲。1911年辛亥革命後,則簡稱為「滿族」。滿族貴族首領努爾哈赤從遼寧的赫圖阿拉(今新賓縣)興起之後不斷向西南擴張,先後把都城遷到遼陽和沈陽。清軍入關後,仍尊奉沈陽為盛京,把遼寧地區劃屬盛京特別行政區管轄。
滿族在全國各地的分布,以居住在遼沈地區為最多,其他的則散居在吉林、黑龍江、河北、內蒙古、新疆、甘肅、山東等省區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廣州、銀川等大中城市。滿族如此分布特點的形成,顯然是同滿族在清代曾經是統治民族有關。
沈陽是漢、滿、朝鮮、回、錫伯、蒙古等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區,各民族小聚集,大雜居,和睦相處,友好交往,共建家鄉,形成了多民族習俗風尚相互影響兼容的鄉土文化特色。清朝建立後,滿族文化一度幾乎占據主導地位,對沈陽地區漢、錫伯等族居民的習俗產生直接的影響。在少數民族大量吸收漢族傳統文化的同時,漢族居民亦兼容和接受了滿、蒙古等少數民族的一些風俗習慣。滿漢文化融合比較突出,成為多民族文化融合的顯著標志之一。漢族婦女有纏足陋習,滿漢通婚後,由於滿族婦女習慣於天足,便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沈陽地區居民改變纏足風習。滿族婦女的傳統服飾「旗袍」,不僅為沈陽漢族婦女所喜歡,而且風行於關內廣大漢族地區,流行當代。具有滿族風味的白肉血腸火鍋,其輔料酸菜、粉條則采自漢族居民的食俗。以「滿漢全席」為代表的遼寧菜系,尤其反映了滿漢文化的融合與風俗習慣的兼容。至於出自錫伯族的抓(欻) 嘎拉哈、滿族的「老鷹捉小雞」等游戲,乃是沈陽地區婦女、兒童所喜聞樂見的傳統娛樂。
清末繆潤紱《沈陽百詠》竹枝詞中寫道:「虛籠兩鬢作鬅頭,洗手盆圓上綠油;願得庄農豐稼穡,銀釵多綰萬年收。」說的是當時「龍興之地」的盛京,滿漢婦女皆流行一種名曰「萬年收」的發式。在滿族進入遼沈地區之前,原本是個精於騎射以漁獵為生的「馬背上的民族」。兒童在七歲左右即以木製弓箭練習射鵠,女子策馬揚鞭不亞於男子。滿族男女的發型服飾習俗的形成,均與便利漁獵生產相關。為便於騎射,男子都剃去額上頭發,垂辮於腦後,穿著兩側開衩、腰中束帶的馬蹄袖袍褂。女子,則天足,著高底花鞋,頭頂盤髻,佩戴耳環,穿著寬大的直筒旗袍。清朝進關以後,滿、漢服裝逐漸交融一體,趨於一致。清代以來,各地婦女穿著旗袍成為一時的流行風尚,即直接與滿族服飾的風行相關。滿族信仰多神的薩滿教,早期分宮廷薩滿和民間薩滿兩種。清代歷朝皇帝舉行各種祭神祭天典禮,如宮廷薩滿設「堂子」祭天,都用滿語誦經跳神。舊時遼沈漢族地區民間迷信的「跳大神」,主要是受薩滿教的影響。
清代以來,由於大量滿族遷入中原地區和大量漢族移居山海關外,在經濟、文化、生活上交往密切,滿族人民逐漸熟悉漢語文和漢族文化。滿族之所以能在短短的幾百年間就為弘揚祖國文化作出了較大的貢獻,就在於她是一個既善於學習又善於創造的偉大民族。清代以來,由於滿漢長期雜居共處,尤其是滿族積極學習漢族古老的傳統文化,不僅沈陽,就連關內的滿族也已在語言、服飾、習俗等方面與漢族無差異。現在,除了黑龍江等某些比較偏遠的滿族聚居村屯還有少數老年人會說滿語、保持著滿族的一些固有習俗外,遼寧等其他各地的絕大多數滿族居民大都已通用漢語漢字。不過,從包括沈陽方言在內的許多漢語詞彙和漢族習俗中,仍然可以發現一些源自滿語語匯和滿族習俗的內容。
如同高句麗文化、扶余文化、遼金文化,都曾在歷史上成為本地區的主導文化一樣,有清以來,隨著清政權的建立和統治力度的強化,占據了主導地位的滿族文化在推行自身文化影響的同時,積極吸收漢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從而進一步形成了以滿漢融合為主導的北方多民族文化聚合。沈陽地區的這種多民族文化聚合結構,同時也是覆蓋東北地區的文化結構的共同特點。
以「闖關東」為代表的移民文化本土化遼寧地域文化的多元結構形態,主要反映在多種經濟文化的並存,本地鄉土文化與內地文化(主要是中原文化) 的互動,以及多民族文化的並存和兼容。
在歷史上,遼沈地區是漢族在東北地區最早也是最主要的聚居區。然而,後來的遼寧漢族人口,卻主要是關內的移民。遠在夏商時代開始,歷代帝王就已經有意識地通過派員設郡、遷徙移民來治理關東這塊黑土地。早在西晉時期,由於中原地區戰爭連年不斷,許多漢族人口相率逃往遼東避難,與遼寧各族人民雜居。鮮卑族建立前燕之後,又索性把由內地逃來的十萬戶流民,安置在遼西屯種,客觀上促進了本地的經濟開發和漢族與各族文化的交流。大規模地向沈陽等地的關外移民從漢代開始,但由於北宋之後本地少數民族的勢力的發展,來到這里的中原人口開始出現回遷或融入一些少數民族的趨向。
到了明清時期,尤其是沈陽城一舉成為清王朝的「龍興之地」,一股強大的「闖關東」移民潮,源源不絕地湧向山海關外。
明代為了加強對遼東的統治和防禦女真族及蒙古族的南侵,採取了修築邊牆和屯田措施。沿著西起山海關東到鴨綠江口修築了長達一千七百餘公里的邊牆,設有州衛以屯兵實邊,致使移墾人日漸增多。
特別是遼南地區,山東移民經海上過旅順登陸大量北上。這些移民屯邊措施,促進了地區經濟的發展。永樂十七年(1419年) 時,遼東二十五個衛屯田面積已達二點一萬頃,隨後又發展到三點一萬頃。大興移民屯田之舉,豐富了遼東農產品生產,在農業經濟發展繁榮的基礎上,也使得本地以冶鐵、制鹽為主的手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當時,遼東的三萬衛與四川的龍州、順天的遵化一道,被稱為三大冶鐵中心而聞名全國。同時,東部山區的人參、貂皮和北部的馬匹也開始與外地交流,繁榮了商品經濟。
清代以來,不斷涌來的闖關東者,大都並非前來朝聖這「龍興之地」的故都、領略這塞外古城景緻的,他們幾乎都是為了生存而來謀求一塊棲身之處。清末民初,在山東等地掀起了闖頭東的狂潮。可以說,如今遼沈地區乃至吉林、黑龍江兩省的漢族居民,大多數屬於當年闖關東者的後代。光緒二年八月二十四日的《申報》報道說,由於山東發生災荒,「山東避荒之人,至此地者紛至沓來,日難數計。前有一日,山東海舶進遼河者,竟有三十七號之多,每船皆有難民二百餘人,是一日之至牛庄者已有八千餘人」。僅民國時期,山東流入東北的闖關東移民,即達一千八百三十六萬人之巨。沈陽市沿用至今的「山東堡」等處,當年正是山東移民的聚居點。據有關歷史文獻顯示,清代宣統年間,東北人口一千八百四十一萬,移民約佔一千萬,在所有移民中,山東人約佔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九十,據此推算,清代東北的山東人即達到八百萬到九百萬之眾。
明末清初,隨著清軍的南下,遼寧地區人口頓減。清王朝平定中原之後,於年頒布了《遼東招民開墾條例》,條例規定,招至百者,文授知縣,武授守備;……所招民每日給糧一斗,每地一垧給種六升,每百名給牛二十隻,並「免交三年錢糧」。在如此優惠政策的激勵之下,處於貧困之中的山東民眾紛至沓來,盡管後來清政府曾一度實行東北禁封政策,但實際上已經阻擋不住山東等地流民闖關東的步伐。而且,他們不再僅限於「棲息於奉天西南部金、復、海、蓋等地」,而是「擔擔提籃,扶老攜幼,或東出榆關,或北渡渤海,蜂擁蟻聚,而長(春) 而吉(林) 而敖東,以至於圖門江域」,足跡遍及東北各地。鴉片戰爭後,由於國力空虛財政困難,清政府對邊疆的控制日益削弱,便於咸豐十年(1860年) 正式開禁放墾,於是山東移民乃蜂擁北上,致使這一輪闖關東的浪潮一直持續到民國時期。
古代沈陽地廣人稀,土著居民較少。各族人口增長趨勢大都出現在唐代以後,關內的山東、河北、山西等地漢族居民源源不斷地來到沈陽謀生、定居,沈陽鄉土文化同各地移民的風俗習慣相互影響滲透,逐漸融合、積淀,進而形成了兼容多種地域文化的特點。歷史沉重地告訴我們,這里還曾是另種「特別移民」——朝廷罪犯「流人」的流放之地。清代順治年間被清廷流放來沈陽「奉旨焚修慈恩寺」的僧人函可(1612—1660),在一首《初至沈陽》詩中寫道:「開眼見城郭,人言是舊都。牛車仍雜沓,人屋半荒蕪。」真切地記述了當年流人眼裡的沈陽古城。
山東移民入鄉隨俗,在居住上,習慣住南北土炕、一頭開門的「口袋房」以及「馬架子窩棚」;在飲食上,也逐漸喜食高粱米、苞米面、蕎麥面、苞米子及豬肉燉粉條和酸菜餡餃子。沈陽土著居民因受山東移民習俗影響,逐漸改變多輩同居一室、房舍家居簡陋的習慣,接受了山東面條、煎餅等食品,煎餅鋪生意興隆一時,煎餅卷大蔥同蔥花大餅一樣成為沈陽的一種風味小吃。山東的綉花虎枕與土著的搖車、搖籃,往往同見於一戶人家。山東移民的耿直、勤勞,沈陽人的豪爽、樂於助人,合而成為更加淳樸敦厚的民風。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江浙、安徽等地的民工、生意人及打工者大量涌進沈陽城鄉,進一步豐富了沈陽鄉風民俗多域化兼容的特點。黑土地接納了闖關東的移民,闖關東的移民也為本地的經濟文化建設灑下了勤勞的汗水。同時,外來移民及其後代,與本地原住民們共同創造了遼沈地區以山東等地移民風情為基點的,關內外相融合的遼寧鄉土文化。
獨特的鄉土文化人文性格就歷年考古發掘所見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而言,沈陽歷史文化屬於遼河文化的重要節點。主要表現在於大遼河入海口營口距今28萬年之久的「金牛山人」舊石器文化,朝陽喀左境內距今十萬年之久的「鴿子洞」舊石器遺址,遍布省內營口等各地的「石棚」巨石文化,距今8000多年的「中華第一村」查海前紅山文化遺址,距今7200年的沈陽新樂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存,作為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標志之一的牛河梁紅山文化,以及遼陽漢魏古墓、朝陽龍城宮城、葉茂台古墓、建昌於道溝墓地、大連營城子漢墓和北票惠寧寺等一大批分布於遼河流域及其支系的歷史文化遺存。所以,單純談論沈陽文化未免狹隘,更確切地講,應稱之為「遼沈文化」。
南方各地描述遼寧、沈陽人的性格時,往往會用粗獷、豪爽、大氣、仗義之類的形容詞語來加以概括。實質上,這種文化性格正是本地鄉土文化包容性、整合性極強的體現。這種獨特的鄉土文化人文性格,正是移民文化和以滿漢融合為主導的北方多民族文化融合,以及本地特定的歷史地理、自然環境綜合釀就的結果。這種性格,典型地體現本地惡劣自然環境下生存者的堅忍與銳氣,同時又是吸納了北方游獵民族與山東移民鄉土性格混合的結果。
如果說遼沈的鄉土文化人文性格還存在另一側面的話,我想引用作為「東北人寫東北人」的大連女作家素素《獨語東北》這本書自序里的有關看法。她是遼寧人。遼寧文化是東北文化的主幹。她認為:
「東北人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王氣和霸氣,但許多時候,你能看見某些東北人將坦盪和無知連在了一起,將豪勇和粗鄙連在了一起。他們大多是高大的,看上去有力氣,卻不能吃苦,看上去有尊嚴,卻過著苟且的日子。……東北給了東北人懶惰與野蠻,東北又給了東北人落後與滯重。走東北,我常常感到舒展,氣暢,有陽光,有時也覺得窒息,厭惡,焦急。在我的文字里,我有時是樂觀的,有時又是相當悲觀。」為何是這樣,我以為,這位遼寧女作家是看到了本地鄉土文化人文性格的劣根性的一面。
同是東北的一位社會學者在《東北人:關東文化》這部專著中分析道,「關東文化在漫長的形成過程中,形成一些獨特的價值觀念,如勇武好鬥的強悍民風,重實輕文的價值取向;求大尚侈的風氣;艱苦創業的開發精神。這些價值觀念已積淀在東北人心理的深層結構中,並通過若干傳承機制獲得綿延,在當代東北人身上仍會看到它的影子」。所講的,也同樣是遼沈鄉土文化的人文性格。
還是那句老話,「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鄉土文化的人文性格,塑造著一方鄉土的一代又一代。弘揚鄉土文化中的優秀人文性格,汰除其中的劣根性,是現代文明對現代遼寧人的最基本要求。在文化日趨多元化的時代,也為本地鄉土文化人文性格的包容性和整合性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用固有的這種鄉土文化的包容性、整合性品格去接受各種現代文明新事物,當是遼寧人與生俱來的一大優勢。揚長避短,利用這種優勢廣交天下友朋,吸納各種外部先進事物,發展各項地方事業,建設現代文明的新家園,這個過程,也是塑造鄉土文化文明向上的新人文性格的新起點。沈陽的自然環境同古老的農牧漁獵文化傳統渾然一體,構成了沈陽地區民風淳樸、豁達、粗獷的豐富文化底蘊。待人熱誠、樂於助人、性格豪爽、吃苦耐勞,既是沈陽各族居民在長期共同的社會生活中形成的基本道德風尚,也是沈陽人備受海內外贊譽的美好形象。
基於上述,在本書中,我們主要想通過一些內容板塊引導讀者從具體事象上,總括地把握沈陽民俗風尚的主要特點。主要板塊有,人生禮儀——婚喪嫁娶生日壽誕;四時八節——傳統歲時節日;衣食住行——日常生活的細節;游藝娛樂——童年記憶留痕;信仰習俗——心靈中的歷史遺緒。民俗語言和語言民俗,是記載、保存地域民俗文化信息最基本的載體,是地域民俗史的最具「復原性能」的「語言化石」。因而,則力求通過本地形式上五彩紛呈的、大量的民俗語言和語言民俗,生動地展示本地區的民俗風尚及其主要特點。或者說,採用了語言民俗志的方式。另外,清末沈陽名士繆潤紱的百首風俗竹枝詞《沈陽百詠》,一向為研究沈陽鄉土民俗文化的人們所看重,被譽為沈陽文化的「清明上河圖」。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對於一般讀者來講,它又是了解沈陽這方鄉土民俗文化的通俗讀本。但長期以來閱讀到其全部內容的只是很少一些專業人士,所以,根據筆者此前發表在《文化學刊》上面的點校本加以簡化,作為簡明讀本附於卷末。
4. 女真族的風俗,習慣。還沒與漢族同化前。謝謝了
滿族是女真族的後裔,其族源可追溯到公元前中國史籍中所記載的肅慎人,他們長期生活在我國的東北地區,逐漸形成了本民族的風俗習慣。早期女真族的風俗習慣,保留至今載於史書的不多,流傳最廣的當數祭萬曆媽媽、敬狗、祀烏鴉等與滿族「老罕王」努爾哈赤傳奇人生有關的故事了。 傳說努爾哈赤幼年喪母、家道中落,於是投靠到明遼東總兵李成梁部下當差。由於他聰明伶俐,李總兵便將他收在身邊當作戈什哈(親兵)。一天,李總兵突然接到皇上密旨,稱天上紫微星降落人間,東北地方有天子異象,派李成梁速速緝捕。可是一晃過了半年,李成梁仍未發現「天子」蹤跡,因而總是悶悶不樂。這天,他叫努爾哈赤打來洗腳水,為他洗腳,李成梁想開開心,便得意地叫著努爾哈赤的小名說:「小憨子,你知道我為什麼能當上總兵嗎,那是因為我腳上長了七顆黑痣。」小憨子聽了不以為然地說:「不瞞帥爺,我腳上也長了七顆紅痣呢!」李總兵一聽,大吃一驚,按照民間說法,腳踏北斗七星乃帝王之相,但他畢竟歷練多年,老謀深算,於是不動聲色,好像什麼事也沒有發生過一樣。晚上,他興沖沖回到寢室,得意地向愛妾梨花炫耀,准備第二天一早就把努爾哈赤押解進京邀功領賞。梨花明白若是將這個勤快忠厚而又聰明伶俐的年輕人送到京城,肯定就沒命了。於是她假意奉承李總兵一番,待他睡熟,悄悄跑到門房叫醒努爾哈赤,將實情相告,讓他趁深夜趕快逃走,努爾哈赤走前跪倒在地叩謝梨花說:「他年得志,先敬夫人,再敬父母。」說罷,偷騎了一匹大青馬,帶著平時豢養的老黃狗,匆匆向長白山馳去。 第二天,李成梁不見了努爾哈赤,到後院一看,不禁大驚失色,原來梨花已用一抹白綾弔死在柳樹下。他立即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勃然大怒,一面叫人將梨花解下鞭答,一面派人火速追趕努爾哈赤。 據說從此每年黃米熟了的時候,即梨花夫人上吊那天,滿族人都要在門前插上柳枝,以示對梨花夫人救主的敬意。 且說努爾哈赤跑了一夜,人困馬乏,剛要下馬休息,忽聽後面人喧馬嘯,知道一定是追兵上來了,他一拍大青馬,又向前跑去。也真怪,這匹大青馬如有神助,風馳電掣一般,一會兒就將追兵遠遠甩在了後邊。後來,大青馬跑得渾身是汗、氣喘吁吁,活活累死在地。努爾哈赤惋傷地說:「他日若能奪得天下,絕忘不了『大青』!」後來,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即位,遵照努爾哈赤的諾言,真的將國號改為了「大清」。 大青馬累死了,努爾哈赤只好徒步逃走,但是李成梁的人馬緊緊追趕,眼看就要追上了,他急中生智,鑽進了前面的草甸子。追兵趕到,只見無邊無際白茫茫一片,上哪兒去找人?他們犯了愁。其中一個士兵靈機一動:用火燒掉這片草甸子,不就可以燒死努爾哈赤了嗎?於是,不一會火光四起,濃煙滾滾。這時努爾哈赤已經跑得口乾舌燥、精疲力竭,躺在草地上不知不覺地睡著了,哪裡知道大火就要燒到頭上。當他醒來的時候卻覺得自己好像躺在了水泊之中,站起來一看,周圍的草都已燒光了,只有自己心愛的老黃狗累死在身旁。這才明白一定是黃狗跳到水窪將身子弄濕,再回來將草和衣服弄濕,才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他頓時痛哭流涕道:「你救了我的命,我永遠不會忘了你的恩,我要叫我的子孫永遠不許殺狗、吃狗肉,不穿戴狗皮帽子和衣服。」 努爾哈赤掩埋了黃狗,聽見後面人聲嘈雜,回頭一看,原來追兵又上來了。努爾哈赤心中一驚,心想這回可必死無疑了。正在這時,只見滿天黑壓壓的一大群烏鴉向他撲來,他急忙甸旬在地,想躲過烏鴉再跑,哪知道烏鴉卻俯沖下來,叼住他的衣服不放。這時追兵已到,沒辦法,他索性躺在地上裝成死人,一動不動。說也奇怪,許多烏鴉層層落在他身上,似在啄他,卻也不疼。追兵趕到一看,見這么多烏鴉在啄屍尋食,沒有理會又向前追去。努爾哈赤方知是烏鴉有意救他一命,從此,他立下誓言,要讓子孫後代善待烏鴉。現在遼陽以北,有一個地方名叫老鴿灘,據說就是當年努爾哈赤遇鴉得救的地方。 這以後,努爾哈赤雖然又有幾次遇險,但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後來他回到興兵府(今遼寧新賓)扯旗反明,終於擊敗明軍,進占盛京(今沈陽市),完成了統一東北的大業。滿族有什麼風俗習慣
服飾
滿族歷史悠久,文化發達。其服飾高雅華麗,在中國民族服飾文化中獨樹一幟,並對中國的服飾文化發展產生過很大影響。
由於寒冷的生活環境和射獵生活的需要,過去滿族人無論男女,均多穿「馬蹄袖」袍褂。努爾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後,「旗人」的裝束,便成為「旗袍」(滿語稱「衣介」)。
清初,旗袍的式樣一般是無領、大襟、束腰、左衽、四面開衩。穿著既合體,又有利於騎馬奔射。出獵時,還可將干糧等裝進前襟。這種旗袍有兩個比較突出的特點,一個是無領。努爾哈赤為統一衣冠,曾釐定衣冠制,規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領,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帶領子,只有入朝時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領;二是在窄小的袖口處還接有一截上長下短的半月形袖頭,形似馬蹄,俗稱「馬蹄袖」。平時綰起來,冬季行獵或作戰時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類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響拉弓射箭,故又稱之為「箭袖」(滿語稱之為「哇哈」)。滿族入主中原以後,「放哇哈」成為清朝禮節中的一個規定動作,官員入朝謁見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將馬蹄袖彈下,然後再兩手伏地跪拜行禮。
旗袍的外面還習慣套一件圓領、身長及臍、袖長及肘的短褂。因這種短褂最初是騎射時穿的,既便於騎馬,又能抵禦風寒,故名「馬褂兒」。清初,馬褂兒是八旗士兵「軍裝」,後來在民間流行起來,具有了禮服和常服的性質,其式樣、面料也更加繁多。滿族人還喜歡在旗袍外穿坎肩。坎肩一般分為棉、夾和皮數種,為保暖之用。樣式有對襟、琵琶襟、捻襟等多種。
而作為有清一代「時裝」的滿族女式旗袍,則多有發展。當初在北京等地曾盛行「十八鑲」的做法,即鑲十八道衣邊才算好看,樣式也變成寬袍大袖;辛亥革命後,旗袍樣式由肥變瘦;在20世紀30代初受西方短裙影響,長度縮短,幾近膝蓋,袖口縮小;30年代中又加長,兩邊開高衩,並突出曲線美;40年代又縮短,出現短袖或無袖旗袍,外為流線型。繼後,衣片前後分離,有肩縫和裝袖式旗袍裙等。用料廣泛,棉、毛、絲、麻和各種化纖衣料均可。旗袍除有長、短袖之分之外,還分皮、棉、單、夾數種,便於在不同季節穿用。經過不斷改進的旗袍,一般樣式大致為:直領,窄袖,右開大襟,釘扣絆,緊腰身,衣長至膝下,兩側開叉;講究做工和色彩搭配,大多在領口、袖口和衣邊上綉有各色圖案的花邊。如此既襯托出女性身材之美,又顯得文雅大方。具有東方色彩的旗袍現已成為中國婦女普遍喜愛的中式服裝。
旗袍和「旗頭」、「旗鞋」等搭配起來,就構成了滿族婦女典型的傳統服飾裝束。
「旗頭」指的是一種發式,也稱發冠。類似扇形,以鐵絲或竹藤為帽架,用青素緞、青絨或青紗為面,蒙裹成長約30厘米、寬約10多厘米的扇形冠。佩戴時固定在發髻上即可。上面還常綉有圖案、鑲珠寶或插飾各種花朵、綴掛長長的纓穗。「旗頭」多為滿族上層婦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結婚時方以為飾。戴上這種寬長的發冠,限制了脖頸的扭動,使身體挺直,顯得分外端莊穩重,適應於隆重場合。
「旗鞋」款式獨特,是一種高木底綉花鞋,又稱「高底鞋」、「花盆底鞋」、「馬蹄底鞋」等。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達14-16厘米,最高的可達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後鑲在鞋底中間腳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狀通常有兩種,一種上敞下斂,呈倒梯形花盆狀。另一種是上細下寬、前平後圓,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馬蹄。「花盆底」和「馬蹄底」鞋由此而得名。除鞋幫上飾以蟬蝶等刺綉紋樣或裝飾片外,木跟不著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綉或串珠加以裝飾。有的鞋尖處還飾有絲線編成的穗子,長可及地。這種鞋的高跟木底極為堅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無損,還可再用。高底旗鞋多為十三四歲以上的貴族中青年女子穿著。穿這種高底鞋走起路來顯得姿態優美。老年婦女的旗鞋,多以平木為底,稱「平底鞋」,其前端著地處稍削,以便行走。
滿族的帽子種類較多,主要分為涼帽和暖帽兩種。過去,滿族人常戴一種名為「瓜皮帽」的小帽。瓜皮帽,又稱「帽頭兒」,其形狀上尖下寬,為六瓣縫合而成。底邊鑲一約3厘米寬的小檐,有的甚至無檐,只用一片織金緞包邊。冬春時一般用黑素緞為面,夏秋則多用黑實地紗為面。帽頂綴有一個絲絨結成的疙瘩,黑紅不一,俗稱「算盤結」。帽檐下方的正中釘有一個「標志」,稱「帽正」,有珍珠、瑪瑙的,也有小銀片、玻璃的。相傳這種帽最早始於明代初期。因其為六瓣縫合,取「六合」,即天地四方「統一」之意,故盛行起來。滿族入關以後,受中原文化影響,也取其「六合統一」之意,開始戴用此帽,而且頗為流行。現在,在有關清代和民國時期的電視、電視劇中,我們仍能經常看到它的影子。
早期滿族男人多穿雙脊臉的叫做「大傻鞋」的一種便鞋。鞋面多用青布、青緞布料。鞋前臉,鑲雙道或單道黑皮條。鞋尖前凸上翹,側視如船型。婦女除「旗鞋」和平底便鞋(平底鞋鞋面上皆綉花卉圖案,鞋前臉多綉有「雲頭」)外,還有一種「千層底鞋」。「千層底鞋」用多層袼褙做鞋底,故得此名。鞋面多為布料,一般不綉花卉等圖案,多在勞動中穿用。
還有一種很有特點的鞋,叫烏拉(靰鞡)鞋,多為滿族百姓冬季穿用。用牛皮或豬皮縫制,內絮靰鞡(烏拉)草,既輕便,又暖和,適於冬季狩獵和跑冰。
住行
滿族早期多依山傍水而居,以方便和適應他們的生產生活習慣。滿族農村房屋正房一般為三間或五間,坐北朝南便於採光,均在東端南邊開門,形如口袋,俗稱「口袋房」,便於聚暖。東西各有廂房,配以門房,這便構成通常所說的四合院。房屋多為起脊磚瓦房,俗稱「海青房」。房柱皆插地,門向南開,高大寬敞。房內正對門一間謂堂屋,又稱外屋,設廚灶鍋台、水缸,灶通西內室火炕,火炕,滿語稱「土瓦」。從堂屋西牆開門為裡屋,為南、北、西三面構成「萬字坑」或「蔓枝炕」。滿族尚右,西牆供祖宗牌位。西炕為窄炕,不住人,下通煙道。南北對面炕。上鋪炕席,或糊炕紙刷油。炕梢置衣櫃,櫃內裝衣物,櫃上疊置被褥、梳妝用品。夜間長輩居於西屋南炕,北炕分居兄弟子媳。就寢時,頭朝炕外,腳抵牆,對防寒和呼吸新鮮空氣頗為適宜。牆壁多貼有紙畫。為御北方寒冷,有的還建有火地。屋外西山牆頭砌有圓形煙囪(滿語稱為呼蘭),高出房檐數尺。煙囪根底有窩風窠,以擋逆風。南北牆上有窗,窗戶紙糊在窗欞外,多「高麗紙」,紙上淋油或鹽水,免得為雨雪淋濕脫落。窗欞及門上亮子窗欞構成各種圖案,美觀牢固。窗戶分上下兩扇,上窗可用棍支起通風。房樑上常懸有悠車,嬰兒放在悠車里。炕上擺有長方形的炕桌,吃飯時圍桌盤膝而坐,暖和方便。桌的左右鋪有氈褥子以待賓客。房欞、椽、棟多有雕花油彩。廂房則設碾房和倉庫(滿語稱哈什)。房外四周環砌圍牆。院內東南豎「索倫桿」,桿上有錫斗,桿下放三塊石,稱為「神石」。桿後是一面用磚砌成的壁牆,牆頭飾有雨搭。
過去,城中的富貴人家多住四合院。四合院大門多為三間屋宇式建築,正房三至五間,東西廂房一般也是三至五間,四周圍以磚牆,門房兩側設有石礅,稱為上馬石。有的四合院分為前後兩院。滿族的這些民間居所式樣,大部分保留在東北的滿族聚居區。但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除很少一部分人建房仍保留傳統建築方式外,絕大部分已建造成更為寬敞明亮的現代式房屋。
為適應山區和林海雪原居住環境,滿族聚居地區的傳統交通工具主要有馬車、爬犁、獨木舟和樺皮船等。爬犁(滿語稱法喇)是雪上交通工具,將兩根樹干用火烤後彎成弓形,上端翹起,貼地部分寬約1米半,上面鋪板或做成箱式,駕以馬、牛,載人載物極為輕便。目前只在較寒冷的北部山區偶爾使用。滿族的水上交通工具最早是獨木舟(滿語稱威呼),由粗大原木鑿空而成,可容數人。還有一種樺樹皮船,製作較為麻煩。先做龍骨,里外附上樺樹皮,一人可以扛著行走。相當輕便。現在已經不多見,被現代船隻所取代。
禮儀
滿族是一個十分注重禮節的民族。滿族人見面或拜見客人,有各種禮節,其中有打千禮、撫鬢禮、拉手禮、抱見禮、半蹲禮、磕頭禮等。其中,打千禮、抱見禮、磕頭禮主要為男人所用,其他則用於婦女。打千禮用於晚輩對長輩、下屬對長官,形式為彈下箭袖,左膝前屈,右腿微彎,左手放在左膝上,右手下垂,並問安。抱見禮是平輩之間用,晚輩對長輩也可用,不過晚輩要抱長輩的腰,長輩撫晚輩的背,等等。現在,有些繁瑣的禮節已被簡化。
滿族尊老敬上的傳統更為明顯。晚輩每日早晚要向父、祖問安,途中遇長輩人要讓路,吃飯時長輩先坐先吃。滿族重感情講信義,對賓朋真誠相待,有客人必設宴招待,所允諾之事必全力去做。
滿族傳統的婚姻儀式較為復雜,大致經過通媒、放定、納彩、過箱、迎親、拜堂、拜祖、分大小、回門等程序。
通媒即由男方家請媒人向女方家求婚,兩家都同意後便放小定,即男方家贈如意或釵釧諸物為定禮。然後是定婚,即選擇吉日,男方家及其親戚往女家問名,女家設宴款待,男方家長致辭求婚,女方家則推謝再三,男方家堅持求婚,女方家同意後,才算定下婚事。此時男方要拜女方家神位及其長輩。定婚後要過禮,也是選擇吉日,男方家送衣服、綢緞、羊、鵝等禮物。男方家還要贈銀兩錢財。此時要議定婚期。進入迎親階段,女方家在婚期前一天陪送嫁妝,俗稱「過箱」,新郎要往女家致謝。迎親時,新郎在迎親隊伍的陪伴下趕著彩車迎親,在途中兩車相錯時,新娘的哥哥將新娘抱上新郎家的彩車,俗稱「插車」(由於各地區滿族風俗不同,也有新郎與迎新隊伍直接到新娘家迎親的。還有的地方有"旗俗不親迎"之說)。新娘至新郎家,換車乘轎,花轎落地,新郎要虛射三箭。新娘蒙紅蓋頭下轎,與新郎站在事先擺在院中的天地桌前,向北三叩首,俗稱拜北斗,即拜天地。拜完後撤天地桌,新娘進入臨時搭的帳篷,謂之坐帳。坐帳時「開臉」,換頭型。坐帳後,新娘跨過馬鞍進洞房,新郎用秤桿揭去蓋頭扔到房檐上。夫妻飲交杯酒,吃合喜面、子孫餑餑,眾人鬧洞房。在婚日當天晚上,新郎新娘要拜祖宗。婚後第一天,新娘給夫家親戚裝煙敬茶,拜宗族,認明輩分,謂之分大小。一般在結婚三日之後,夫妻同回女方家,拜見娘家人並拜祖宗。婚後一個月,新娘回娘家住一個月,謂之住對月。到了這時,婚娶儀禮乃告結束。
這些繁雜的婚娶程序在今日滿族聚居地區已經簡化,並且融合了現代形式。比如插車,演變為男女青年騎自行車或摩托車,各自由婚慶隊伍陪伴,從自己的家裡出發,行進至中途相遇時,兩人交換自行車或摩托車,再一同到新郎家。還有拜祖宗,有的地方演變為新人拜雙方父母。雖然有變化,但仍然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另外,滿族的婚姻儀式因居住地區不同而略有變化,並非完全一致,但主要程序大致相同。
滿族的育兒習俗比較特殊。生男在門左掛弓箭,生女在門右掛彩色布條,娘家送一個悠車。生兒三天時,親朋送賀禮,俗稱「下奶」。並舉行洗禮,稱「洗三」。滿月時要請客人來「做滿月」,並將弓箭或布條取下掛在「子孫繩」上。百日時,要用從各家要的彩布條編成鎖,稱掛鎖。周歲時要舉行較為隆重的儀式,讓孩子「抓周」。一般在16歲時,男孩剃發,女孩盤發髻。至今在東北滿族聚居區仍然保留「下奶」、「洗三」、「做滿月」、「抓周」等傳統習俗。
葬俗
滿族的喪葬以土葬、火葬為主,土葬和火葬歷史都很久遠。在滿族入關前以火葬為主,這主要是由於他們經常遷移。另外,八旗將士在清初戰死較多,屍骨不便送回故里,所以多用火葬。滿族入關後逐漸發生變化,從火葬與土葬並用發展為以土葬為主。喪葬儀式是,死者臨終前穿壽衣,多為長袍、馬褂,為單數。屋內停靈,一般在7日之內。用木板做成靈床,頭西腳東。靈幡用3尺左右的紅布製成,上綴以黑穗,懸掛在院中高桿上。滿族人用的棺具形狀特別,上部隆起,上寬下窄,稱「旗材」。
停靈期內合家舉哀,舉行祭奠。入殮時棺內放金銀等物,貧者用金銀箔元寶代替,口含銅錢或玉器,靈具放在院內靈棚內。出殯多選陰歷單日,抬靈有16杠、32杠、64杠之分。出殯後要感謝幫忙的人並請吃飯。下葬後,每7天到墳上燒一次紙,連燒7次。百日時要燒百日,周年時要燒周年。滿族燒紙是將紙疊成口袋狀,俗稱燒口袋。清明節要上墳,燒口袋和插佛托。近30年來,滿族的喪葬又改為火葬為主。但祭奠親人的儀式仍然保留了許多古老傳統,如清明節燒口袋、插佛托、燒七、燒百日、燒周年等,都依然如故。
禁忌
滿族禁忌較多。不允許褻瀆神靈和祖宗。比如滿族以西為貴,祖宗匣放在西炕上,西炕不許住人和放雜物,不能有各種不敬行為。不許打狗,更禁忌殺狗、食狗肉、戴狗皮帽子,也不允許外族人戴狗皮帽子進家。傳說努爾哈赤曾吩咐族人"山中有的是野獸,盡可以打來吃,但是,今後不準再吃狗肉、穿戴狗皮,狗死了要把它埋葬了,因為狗通人性,能救主,是義犬。"從此愛犬、敬犬便成了滿族的習尚。另外,滿族人不僅不食烏鴉之肉,還有飼喂烏鴉、祭祀烏鴉之俗。
5. 滿清祖先是什麼地方的
滿族是女真的後裔,祖先居住在東北黑龍江流域。明初為壓制北元殘余勢力,在今中國東北一帶設立奴兒干都司及遠東指揮使司來管理東北,女真各部皆臣服於明朝。
滿族,舊稱滿洲族,屬於中國少數民族。早在周朝,滿族人的祖先就居住在阿什河流域。公元12世紀女真人首領完顏阿骨打在阿城市建立金朝;1635年皇太極廢除女真舊稱,定族名為滿洲。1644年清軍入關,統一全國,大批滿族人隨之進關,隨後建立了清王朝。
明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滿族自治縣)建立大金國,自稱「英明汗」,史稱後金。後在統一女真各部和對明朝的戰爭中,先後將都城遷至遼陽東京城和沈陽。
天命十一年(1626年),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後,改元「天聰」。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在這一時期陸續組建完成。
天聰十年(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大清」,建元崇德。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為鞏固和發展後金政權,進行了堅持不懈的努力,為清朝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6. 滿族有什麼習俗和文化
A滿族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肅慎人,其後裔一直生活在長白山以北、黑龍江中上游、烏蘇里江流域。1644年清軍入關,統一了中國,形成滿漢長期雜居的局面。辛亥革命後,滿洲族改稱滿族。 滿族人孝敬長輩,注重禮節,在路上遇見長輩,要側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長輩走過再行;不但晚輩見了長輩要施禮,在同輩人中年輕的見了年長的也要施禮問候。親友相見,除握手互敬問候外,有的還行抱腰接面禮。 叩頭禮常見於下級對上級、少輩對長輩。表示恭敬、侍奉、懇求之意,或春節拜年,均行叩頭禮。行禮時,先脫帽,跪左膝,後跪右膝,馬蹄袖一彈,雙手著地,連叩三下頭。此俗自建州女真時就有,《建州聞見錄》雲:"將胡(指女真人為官者)之見奴酋(努爾哈赤),脫笠叩頭,卒胡之於將胡亦然。"祭祀時也叩頭。
滿族生活中有許多忌諱,犯忌則被視為無禮貌。滿族不興戴狗皮帽、吃狗肉,最忌諱別族人戴狗皮帽進家來。傳說,當年汗王遭難時,狗有救駕之恩,滿族視之為恩祖而加以保護和珍愛。西炕不許隨便坐人。院中有鎖龍桿,不許拴牲口。
還有尊卑、等級關繫上的忌諱和規矩。新媳婦不能同公公、婆婆、丈夫同桌吃飯。長輩吃飯,媳婦在旁伺候,否則,就視為不敬不孝。大爺伯父輩不得同侄兒媳婦開玩笑。侄兒媳婦不許在大爺面前露胳膊露腿。過去滿族婦女旗袍長至蓋腳背,袖長至手背後,與今日之短袖旗袍大相徑庭。
滿族有敬老尊上的風尚。青年人見了長者要垂手站立並要和顏悅色地回答長者的問話。有人沖父母狀況,子女必須起立回答。對老人,三天請小安,五天請大安。 請安禮,男有"問安"、"打千兒"、"叩頭"。"問安",是請小安,垂手站問好。"打千兒"是請大安,也叫"單腿跪",滿語為"埃拉塔拉米",即先敏捷地撣下袖頭,左腿前屈,右腿後蹲,左手扶膝,右手下垂,頭與身略前傾。"叩頭禮",即磕頭,一跪三叩或二跪六叩,新年請安"首必四叩,至三則跪而昂首,若聽命者然。尊長者以好話祝之,乃一叩而起,否則不起也"(《柳邊紀略》卷四)。
對神佛、祖先、帝王則三跪九叩。女人禮儀不同於男人,有"蹲安禮",俗稱"半蹲兒",即雙腳平行站立,兩手扶膝一弓腰,膝略屈如半蹲狀。婦女平日相見,以右手撫其額,點頭為拜,俗稱"撫鬢兒",即手指從眉上額頭鬢角連撫三下,隨後點頭目視。
婦女相見,興手拉手之禮,俗稱"拉拉禮",與漢族婦女拜見禮有別。至親久別相見彼此抱腰接面,然後執手問安,是謂抱腰接面大禮。如幼輩見長輩,兩手抱其腰,長者用手撫其背。老年夫妻相見有"頂頭禮",老夫婦久別重逢,老伴迎上去用頭頂住老頭胸脯,老頭輕輕撫摸幾下老伴後腦勺或後脖頸。
滿族人,路上遇見不相識的長者,要鞠躬垂手問"賽音"(滿語,好的意思);如騎馬,要下馬閃在路旁讓長輩先行。長者也很客氣地說:"謝謝阿哥,請上馬先行",青年人才可上馬趕路。
兒媳婦對公婆更是恭敬,要端莊恭謹,每日給公婆裝煙三次,一日三餐要站著侍候,早晚還要送上洗臉水和洗腳水。新媳婦頭一年不能上炕吃飯。在公婆面前不許穿短衣服,不許大聲責罵孩子。兒媳婦外出,臨走要給公婆裝煙,說聲"請阿瑪、額娘看家"。 來了客人,兒媳婦要紮上圍裙聽婆母在炕上吩咐,每喊一聲媳婦要答應" ,再去幹活。即使媳婦年歲很大,在年歲小的長輩面前也要恭敬侍候。
滿族有重小姑習俗。滿族未結婚的姑娘地位很高,公婆上坐,小姑側坐,媳婦則侍立於旁謹慎侍候。
滿族人民大方好客、恪守信義。在滿族聚居地方,有人路上拾到東西要設法找到失主,找不到要招失認領。有以"竊人之財為恥"的風習。"鄰里相處,有難必幫",一家缺米大家湊,一人打柴大家燒,為鄉間鄰里平常之事。互相借貸,不需立契,只憑口頭相約,恪守信義。
舊時農村旅店少,過路人只好找民宅投宿。主家熱情招待,酒足飯飽後自然留宿。由於滿族居室一屋三炕,常是同居一室,男女不相迴避。但客人入睡時必須背女主人和衣而卧,方為有禮。
次日客人上路,不需留報酬,只需向男主人行"擦肩大禮"表示謝意即可趕路。如路人入室而主人不在家,可自己動手做飯吃,飯後收拾干凈,物放原處,臨行時拿來草放在門前,草稍朝所去方向,主人回來後會感到很榮幸。
滿族之家,有祭祀或喜慶事,要殺牲吃福肉,要請親朋作客,讓於南炕上坐。家人要將福肉敬獻尊長客人。肉是白煮,不準加鹽,特別嫩美,客人用刀片吃,佐以咸、酸菜、醬。客人進門向神主叩頭,轉身入座吃福肉,吃完就走不準道謝和擦嘴,否則是對主人不尊重。
滿族傳統住房一般為西、中、東三間,大門朝南開,西間稱西上屋,中間稱堂屋,東間稱東下屋。西上屋設南、西、北三面炕,西炕為貴,北炕為大,南炕為小,來客住西炕,長輩多住北炕,晚輩住南炕。
B在文化方面,滿族對中華民族文化做出了重要貢獻。清聖祖玄燁主持編纂的《音韻闡微》、《數理精蘊》、《歷象考成》、《皇輿全覽圖》等書,均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早期滿文著作,除《滿文老檔》、《滿洲實錄》和圖理琛的《異域錄》等,還有大量學習滿文必備之書,如《清文啟蒙》、《清文典要》以至《清文鑒》等等。《清文鑒》經多次增訂,編纂成5種不同民族文字的滿文辭書——《御制五體清文鑒》,對滿、漢、蒙、藏、維吾爾等各民族相互間進行政治、經濟、文化交流,是一種重要參考資料。譯書也很普遍,主要漢文名著,大多有滿文譯本。除官書不計外,民間說部如《三國演義》、《西廂記》、《金瓶梅》、《聊齋志異》等都有滿文譯本。其中以扎克丹譯的《聊齋志異》譯文最好,文字水平很高。同時,涌現出一批滿族文學家。早期著名的詞家納蘭性德著的《側帽集》和《飲水集》,清新婉約,生動自然,足與當時詞壇上負有盛名的漢人朱彝尊和陳維崧媲美合稱「三大家」。乾隆中期,曹雪芹著的《紅樓夢》,是一部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把中國古典小說創作藝術推到空前高峰,成為世界文學名著之一。滿族人,老舍先生不僅是一位著名的小說家、戲劇家,還是傑出的曲藝家。他的作品眾多,而且膾灸人口。不愧為當代的「人民藝術家」。
滿族崇尚理學,滿族大儒曾將《大學》、《中庸》、《論語》、《孝經》等書譯成滿文,以教旗人,其書圓藝術也達到相當高的境地。從皇帝、王公到一般滿族文人有大批人寄情於繪事,出現了許多著名畫家。鎮國愨厚公高塞,自號「敬一道人」,工詩畫。《池北偶談》評他的小景「筆墨淡遺,擺脫畦經,雖士大夫無以蹄也」。慎郡王允禧,他「所作山水花卉,能合石谷、南田為一手,本朝宗藩第一」。另外,象瑤華道人、唐岱、布顏圖、麟慶的夫人等都是當時著名的畫家。鐵保、永理是滿族著名的書法家,與翁方綱、劉鏞齊名,並稱四大家。康熙、雍正、乾隆皇帝的書法,至今為書家稱道。當代的書法大家啟功也是滿族。全國人大常委溥傑的書法也別具風格。
滿族文化非常發達。大量的神話、傳說內容豐富,風格獨特,是薩滿教的精神核心及概括性展示。既有口耳相傳的,又有經文記載的。按內容,滿族神話可分為:①起源神話。包括人類起源、萬物起源、文化事物起源等。②宇宙關系神話。在薩滿族神話中,宇宙是一個喧囂的多層的立體世界,即所謂「登天雲,九九層,層層都住幾鋪神」,每層天中都有人和動、植物、有惡魔和善神,各層間互通。③靈魂神話。滿族神話的特點,是動、植物神話、祖先神話,自然神話共融一處,並有圖騰崇拜的遺跡。
《滿文老檔》:中國清代皇太極時期以滿文撰寫的官修史書(檔冊)它是一部編年體史書,也是一部文學巨著,共180卷。主要記述努爾哈赤、皇太極兩朝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民族關系、宮廷生活、習俗、天文、地理等等。《滿文老檔》史料原始,記事廣泛,內容豐富,對《清實錄》等書的校訂補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研究清史、滿族史、東北地方史和滿族語言文字演進史提供了較系統而翔實的資料。
《八旗通志》:由鄂爾泰等奉旨撰寫。雍正五年(1727年),鄂爾泰等奉命修《八旗通志》初集,250卷。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鐵保等奉赦續修。至嘉慶四年(1799年),歷時12年完成。該書分八志、八表、八列記敘清太祖努爾哈赤至清世宗時八旗沿革、社會及軍事組織、人物傳略等項。對研究八旗制度十分有價值。
《御制五體清文鑒》:清代官修滿、藏、蒙古、漢、維吾爾五種文字對照辭書。成書於乾隆末年。內容豐富,是我國少數民族辭書中的巨著。
《尼山薩滿》:史詩《尼山薩滿》也叫《音姜珊蠻》。滿族著名史詩。流傳於黑龍江流域。講的是一個女薩滿為從陰間救一少年的魂,經歷重重難關的故事。有多種手抄本流傳。
剪紙:滿族喜歡貼窗花。用各種彩紙剪成各種鳥獸花卉,古今人物,貼在窗戶上,栩栩如生,充滿活力。還有另外一種剪紙藝術,就是掛箋,或稱掛錢。過春節時,家家戶戶用五色彩紙,剪成長約40厘米,寬約25厘米不等的紙塊,中間髏刻雲紋字畫,如豐、壽、福字,下端剪成犬牙穗頭,懸掛於門窗橫額、室內大梁等處,五彩繽紛,喜氣洋洋。最早掛箋是祭祖場所的裝飾品,一般都是單數。傳聞自家宗族祖先是從長白山幾道溝來的就掛幾張。黑龍江寧安、海倫等地的剪紙藝術在全國藝壇上享有盛譽。
滿族補綉:滿族民間工藝。或稱「釘線」,主要流行於東北地區農村。以家織布和棉線為原料剪縫而成,黑白色為主調,間用他色。紋飾以榴開百子、吉慶有餘、葫蘆盤長、福壽長春、八寶等吉祥圖案為主,多配以較粗重的黑色邊飾,常綉於枕頂、荷包、幔帳、坐墊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