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派與海派代表著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 「京派」與「海派」代表著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海派」風格以吸收西藝為特點,標新立異且靈活多樣,商業氣息濃郁;「京派」風格則大氣恢弘,矜持凝練,但免不了官派風范。 海派 海派文化完成於20世紀30年代,海派服飾也在30年代達到輝煌燦爛的頂峰,而海派旗袍則在30年代的海派服飾中一統天下。現代旗袍,或狹義的旗袍,就指海派旗袍。 近代上海的開埠,「中體西用」、「西學東漸」,促使旗袍西化。海派旗袍的最大的特點在於對傳統樣式與西式服飾的兼收並蓄。當時不僅把西式外套、大衣、羊絨衫穿在旗袍外,更採用洋裝中的翻領、V領、荷葉領,袖型則有荷葉袖、開衩袖等。 到後來出現了改良旗袍,結構更趨向西化,一反傳統的有了胸省、腰省和裝袖、肩縫,甚至加入墊肩以追求完美的身材。舊式的大襟和繁瑣的裝飾則逐漸消失了,旗袍面料中面部、呢類、 莎羅應有盡有。某一段時間旗袍流行「透、露、瘦」,於是就採用鏤空織物和半透明的化纖與絲綢。 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海派旗袍,是一種既穩定又變化無常的時裝。擺線高低來回更迭、稍不留神便會落伍,這種時髦確實是需要「追趕」才能及的。時尚是商業的催化劑,作為商業化大都會的產物,海派旗袍不僅順應社會心理,更切合商業利益。 京派 京派旗袍是旗袍家族中的大家閨秀,任風雲變幻,世風搖擺,它自巋然不動。 相 對於「海派」的開放與創新,「京派」就顯得矜持守舊一些。旗袍的「京派」自是指區別於海派,不為流行所動的傳統樣式。一方面北京的地理位置當時並不有利於 西洋文明的引入;另一方面,舊的官僚軍閥又阻礙它對外來文化的吸收與包容,京派旗袍總是守著它固有的宮廷范,不肯跟風。 京派旗袍的特點不是中西合璧的艷麗,而是本位本土的拙樸。旗袍款型通常平直寬肥,有大襟、面料偏厚重,可單可夾。印花面料比海派要少,花色也未受到西方的影響。相反,旗袍的裝飾卻比海派來的豐富。 海派旗袍由於特別顯示女性身段,因而服裝在於表現人而非衣服本身。京派旗袍衣身的寬大使得人體退居第二位,所以在裝飾上就不得不考究起來,服裝以繁復和刺綉紋樣或織紋為美,充分展示旗袍自身的魅力。 「京 派」和「海派」各有千秋,「京派」猶如名門閨秀,「海派」猶如摩登女郎。「京派」是古典,「海派」就是時尚,「京派」是矜持,「海派」就是浪漫。但隨著歷 史變遷,具有現代特點的「海派」逐漸成為主流。海派旗袍的廓形一直流傳至今沒有什麼改變。中國婦女的傳統形象也與之緊密相連,難以割離了。
Ⅱ 回憶舊上海的「旗袍盛事」
金泰鈞,上世紀30年代出生於上海,14歲進入老鴻翔,成為金家第二代中唯一學習服裝專業的傳人。回憶起那時候的「旗袍盛事」,滿頭華發的他,臉上浮現出一絲溫暖。上世紀30年代的旗袍盛事作為一名中國人,作為鴻翔公司的嫡傳後代,盡管已是滿頭華發,但每每講述起那段歷史,76歲的金泰鈞的眼神里總流露出自豪的神情。「鴻翔是中國人的驕傲」,解放前上海就有自己的服裝品牌,而當時來鴻翔定做衣服的都是政界、文藝界的名人。14歲進入鴻翔,金泰鈞成為金家第二代中唯一學習服裝專業的傳人。辦公室在南京西路上,寬敞而明亮,和他一起辦公的還有一位猶太籍設計師,還有一位試衣模特,金老先生的座位就在落地玻璃窗旁,轉眼就能看到窗外的商鋪和人群。拿著粉筆,從畫、到剪,60年過去了,這些過程依然沒有變。「時裝特別講究造型立體感,男裝一般裁剪完就可以了,而按照規矩,女裝樣版完成後,還需要簡單的縫合,製成樣衣。」通常的裁縫一天可以做兩套,做完之後讓模特試穿,然後進行修正。「我們常常第一天做完後,第二天回來再檢查,主要是看細節是不是到位。」從製作工藝上看,上世紀30年代的旗袍逐步發生了變化,袖口、掛肩改小了,腰部、下擺、胸部位置都收緊了,但是長度都還在小腿以下。此外,裁剪的結構,也從平面變成立體的了。說到這里,金泰鈞伸手比劃了一下:「以前,放在桌子上能攤平的,現在是放不服帖的,最特別的是,當時的旗袍增加了胸省,類似於打了蓋,這是很有標志性的,因為在此之前的女性都是束胸,緊緊綁著胸部,而上世紀30年代受到外國文化影響,女性開始突出胸部曲線。」電影明星紗廠女工都穿旗袍30年代的上海已經非常接近國際時尚,能看到國外的Vogue、Harper's、Bazaar等時尚雜志,還有原版的裁剪書,以及正在上海風靡的好萊塢電影。下班之後,金泰鈞常常提早到電影院,找個沙發坐下,一邊悠閑喝茶,一邊觀察來往客人的穿著,電影里國外演員的服飾裝扮,他會特地記下,回家再把款式畫出來。以前的上海,中西裁縫都是分開的,旗袍本來是中裝裁縫的專利,但是由於旗袍消費量實在太大,越來越多的做西式服裝的專店也開始做旗袍,老鴻翔也是如此。「主要還是為了方便顧客,因為很多人都是裡面旗袍,外面穿西式的外套,到了上世紀40年代中的時候,旗袍已經完全西化,延伸為現在的式樣,當時的名稱為改良旗袍,也叫中西式旗袍,不像現在統稱旗袍。」旗袍消費量大到什麼程度呢?金老先生說:「幾乎所有年齡的女人都穿旗袍,包括小學生,當時的旗袍有棉的、皮的,各種材質,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穿。穿旗袍的不僅是有錢人家,當年,上海的紗廠女工也都穿旗袍多,因為這樣比較涼快。」考究的人家在結婚的時候,也一定會換幾套旗袍穿。金老先生回憶起自己結婚時候,愛人除了兩套禮服之外,中間還換上了4件旗袍,分別綉著梅蘭竹菊的圖案。愛人一直穿旗袍,直到解放。鴻翔師傅按營業額提成做鴻翔的工人是一份十分誘惑又具有挑戰性的工作,一大半的營業員都會說流利的英語,他們先要接受3—7年的培訓,學會裁剪、縫紉,成績合格後才能做營業員。收入是按營業額提成算的,如果賣出100件衣服,那麼月收入就相當於4.5件的價值。如果換到現在的行情,如果每件服裝售價2000元,那麼營業員的月收入就是9000元。
在老鴻翔,有一個小組就是負責專門做旗袍,金泰鈞清楚記得那個巧手張師傅,率領6-7人的小隊專門攻克旗袍。「在鴻翔做衣服,價格很高。」一般的顧客,如果專門做旗袍,會去外面的小鋪子,那時候大部分的小裁縫店都是一個師傅帶幾個學徒的形式,通常沒有像樣的門店,很多時候是提供上門服務。而來鴻翔做旗袍的多是有錢人家,他們通常會配套著做,比如做一件大衣,再加一件旗袍。「當時做一件長大衣,光支付給工人的工資就有20.2元,還不包括面料,所以一件大衣的工錢至少50元,而旗袍價格大概在10-20元,外面的小裁縫店可能只需要4-5元。」雖說在老鴻翔做一件旗袍的價格翻了外面小店幾個跟斗,但那時有一種觀念一直存在,做旗袍不去龍鳳或者鴻翔,那是掉身價的。從做裁縫的父親這里,金泰鈞學習到了扎實的裁剪技藝。他認為裁剪和設計是不可分割的部分。「脫離裁剪與工藝,不可能成為好的設計師,設計師光會畫圖是不行的。」當時中國的裁剪技術已經非常了不得。金泰鈞回憶,有一個英國人前來應聘做裁剪師,還出示了自己在英國獲得的專業文憑,要求工資是鴻翔師傅的三倍,金泰鈞拿了兩張同樣的設計效果圖,讓洋裁縫和鴻翔師傅同台競技,結果鴻翔師傅早就做完了,洋裁縫還在那邊埋頭畫圖。量體步驟:全身上下36處旗袍一定是要純手工量身定製,僅「量體」步驟就要求測量全身上下36處,紐扣花樣更多達數百種。然而隨著批量化時裝的沖擊和生活節奏的加快,目前,傳統的旗袍製作技藝已瀕臨失傳,很少有人再能穿到由傳統工序製作而成的旗袍了。電影《花樣年華》中張曼玉身著20多套旗袍、裊裊婷婷的身影打動了不少觀眾的心。像一陣風吹動人們心中對美的渴求,一襲旗袍總能穿出百樣風情。從那時起,旗袍店又扎堆似的遍地開花。雖然申城街頭不乏旗袍制衣店,但在上海藝術研究所的專家看來,真正的旗袍一定要是要純手工量身定製,僅「量體」步驟就要求測量全身上下36處,紐扣花樣更多達數百種,以這個標准來看,許多旗袍店的做法明顯過於粗糙。鴻翔的老裁縫金泰鈞也告訴記者,常見的裝飾法主要有鑲、滾、嵌、盪、盤、綉、貼等幾種,這和現在使用的手法幾乎完全接近,比如有一種花式叫做如意頭,就非常有技術含量。「我看見過手工最好的衣服,大概有200多個『如意頭』來裝飾,但現在估計已經沒有人會做了,非常可惜。」「旗袍裁剪適體、做工精良、裝飾獨特,最是講究量體裁衣和手工技藝,但因工藝精巧、耗時長久而受到現代成衣化發展的沖擊,傳統工藝已瀕臨失傳。」高春明這樣說道。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辦公室負責人張黎明表示,「要保護的並非旗袍本身,而是其製作工藝。我們再不注意對技藝進一步傳承和保護的話,幾年之後,這些就永遠找不到了。」據了解,為旗袍製作工藝「申遺」的包括上海藝術研究所和「中華老字型大小」企業上海龍鳳中式服裝等單位,最後結果將於6月9日「文化遺產日」揭曉。此外,上海藝術研究所專家也正趁此次「申遺」的機會,再次梳理旗袍的發展史。這交織著近代與現代歷史轉型時期社會風尚、審美心理、文化習俗的旗袍,將通過日後舉辦大型旗袍服飾展的方式,向市民展示蘊涵其中的悠悠文化。據介紹,旗袍原是清朝的旗人著裝,立領、右大襟、下擺開衩等特點,非常適合東方人的體形特徵。而旗袍的發揚光大,則是和上海聯系在一起的。上海藝術研究所所長高春明稱,旗袍因「旗人之服」而得名,雖然出現在北方,但「發祥地」卻是上海。上世紀20年代,經過改良之後的旗袍在上海女性中流行起來。這種旗袍吸納了西式立體剪裁方法,特別加入了連衣裙、晚禮服等巴黎時裝元素,顯示出女性玲瓏有致的曲線和曼妙身材,此時,這種旗袍與最早滿族的寬大袍服已是大相徑庭,除保留原有旗袍的核心元素外,在裁剪、裝飾、質地、趣味上的創新,已使古老的服裝如鳳凰涅槃般煥發出新的生命力。隨著設計和手藝的不斷改進,旗袍樣式日益繁多。三十年代,阮玲玉、胡蝶、周璇等一批電影明星,以及紅極一時的月份牌時裝美女畫、各大報刊雜志的文化傳播中,無一不是以旗袍作為重要元素,無形中大大推動了海派旗袍的發展,甚至風靡全國,幾乎成為中國女性的標准服裝。此後,加上社會審美觀念的變遷和生活節奏的變化,旗袍漸漸淡出人們的日常服飾,僅在一些較為特殊的場合下露露臉,但高貴、典雅的氣質象徵則一直延續了下來。
Ⅲ 旗袍的歷史發展過程
一、旗袍發展的歷史
清朝男人的服飾以長袍馬褂為主,此風在康熙後期雍正時期最為流行,婦女服飾在清代可謂滿、漢服飾並存。滿族婦女以長袍為主,漢族婦女則仍以上衣下裙為時尚。清代中期始,滿漢各有仿效,至後期,滿族效仿漢族的風氣頗盛,甚至史書有「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截作短衣裳」之記載。而漢族仿效滿族服飾的風氣,也於此時在達官貴婦中流行。婦女服飾的樣式及品種至清代也愈來愈多樣,如背心、一裹圓、裙子、大衣、雲肩、圍巾、手籠、抹胸、腰帶、眼鏡......,層出不窮。
1840年以後進入近代,西洋文化浸襲著中國本土文化,許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這樣的大都會,因華洋雜居,得西文風氣之先,服飾也開始發生潛在的變革。
旗袍是中華女性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服裝。說到傳統,人們總要想到封建主義的保守
、
封閉,還有封建主義對婦女的各方面的禁錮。數千年來,中華女性的著裝是嚴肅的。直到現在,嚴肅而正規的「職業女裝」仍然占據著中國女性服裝的主要地位。
二、
旗袍的發展的過程
服裝不能脫離人體而孤立存在,旗袍也一樣。女性的頭、頸、肩、臂、胸、腰、臀、
腿以及手足,眾多曲線巧妙結合的完美整體。旗袍的審美,似乎可以從這里談起
。
(1)旗袍之源~~「棗」(Zao三聲)旗袍,大家族中的一員,其發源有人認為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
旗人之袍與旗袍棗旗袍不是一個固定的形式,而有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把旗袍視為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雖看似無大錯,但卻難免有望文生義之嫌。
(2)民國之初旗袍開始了悄然過渡和發展。
民國20世紀初,中國政治風雲跌宕。辛亥革命廢除帝制,創立民國,剪辮發,易服色,摧枯拉朽,把屬於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級制度送進了歷史博物館,這一切都在為新式旗袍的誕生創造了條件。
(3)民國初期20年代出現的倒大袖與新樣式。
民國20世紀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時興過一陣「文明新裝」。
30年代旗袍迎來了它的第一個黃金時代。
本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國女裝最光輝燦爛的時期,而30年代又可謂這一時期燦爛的頂峰。也就是在此時,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
民國的30~40年代,旗袍迎來了它的第二個黃金時代
旗袍走向經典的過程,可說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而40年代是其黃金時代在時間上的延續。
(4)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50年代裡~~旗袍也有過燦爛的一瞬間,那是因為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如果說服裝也有流行的話,那流行的主導已轉向平民化。
(5)在中國的60年中葉~70年代是旗袍被冷落的20年。
從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對傳統民俗文化的一場浩劫,也是旗袍經歷的災難期。
到了中國改革開放的80~90年代旗袍已是輝煌難再了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經遠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80年代以來開放後的國土上顯得有些落伍了。
Ⅳ 旗袍四大派別有著怎樣的美
旗袍四大派分別是:京派,海派,蘇派,廣派。各派都有各派的美。
四、大膽開放的廣派旗袍。還有一個派別,叫廣派,也有叫粵派的,流行於南方沿海省份,受西方影響較深,廣派強調露、亮、奇,在四個派別中是最不像旗袍的一個派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