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女裝百科 > 高中歷史書旗袍圖片

高中歷史書旗袍圖片

發布時間:2024-12-15 09:55:40

① 歷史研究性學習——中國民生百年變遷(服飾)

一、近現代服飾的變化
1.總趨勢(總特點):拘謹、保守、呆板、等級森嚴——美觀、適體、方便、平民化
2.近代:
(1)男子服飾:
①長袍馬褂——流行整個近代
②西裝——鴉片戰爭後傳入,民國流行
(疑難探究)西裝何時傳入我國?為何流行?
(西裝的傳入:鴉片戰爭後傳入,民國初流行。流行的原因:從穿的角度:適體、瀟灑;從社會轉型:是民國成立後剪發易服的產物;從社會思潮:民國初年崇洋風氣的產物。或西方文化對中國的侵略;西學思潮)
③中山裝
A.基礎、時間、設計者
B.造型特徵:立翻領,對襟,前襟五粒扣,四個貼袋,袖口三粒扣。後片不破縫。這些形制其實是有講究的,根據《易經》周代禮儀等內容寓以意義。其一,前身四個口袋錶示國之四維(禮、義、廉、恥)。其二,門禁五粒紐扣區別於西方的三權分立的五權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其三,袖口三粒紐扣表示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其四,後背不破縫,表示國家和平統一之大義。
(疑難探究)從西裝到中山裝你能讀出哪些啟示?(從西裝到中山裝:反映中西文化的沖突與融合)
(2)女子服飾——旗袍的變化及流行:
由寬松肥大到適體、短袍窄袖(20世紀20年代)
(疑難探究)談談你對我國古代服飾的特點的認識。
A.樣式變化不大,寬松肥大,遮蓋了女性的曲線;反映了晚清時期,在封建倫理道德之下,人們的思想拘謹、保守、呆板。
B.服飾和階級身份緊密相連,有著繁復的制度和規定,反映了古代封建社會的等級森嚴,但也反映了當時的民族特色。
C.是手工產品,歷代服飾既體現了我國古代手工業的發展水平。也反映我國的文明文化的歷程。
(疑難探究)認識我國近代服飾變化的特點及原因。
特點:中西並存和中西合璧、不土不洋;從保守、呆板向適體、方便過渡。
原因:①鴉片戰爭打開中國大門,中國社會結構變化,西方文化和西方生活方式傳入中國
②西方民主思想的傳播,中國人開始追求個性解放
3.現代(新中國成立後):
(1)演變①20世紀50、60年代:蘇式服裝(列寧裝、連衣裙)
②20世紀60、70年代:中山裝
③改革開放後:從穿暖到穿好,款式新穎,層出不窮
(2)現代服飾變化的特點及原因
①特點:政治性、保守性——開放性
②原因:①政治因素;②經濟基礎;③改革開放後的觀念變化。

② 95後大二女生痴迷做旗袍,把千里江山圖穿在身上,驚艷時光。後來如何

③ 民國人們穿什麼服裝

《民國服制》規定:「男子禮服分為大禮服、黨禮服2種。

其中大禮服分書用、夜用2種,書用大禮服為西式大氅式;夜用大禮服類似燕尾服,但後擺呈圓形,褲用西式長褲。

常禮服也分2種:一為西式,一為袍褂式,均為黑色,衣料採用國產絲、毛織品或棉、麻織品。

女子禮服則只有1款:上用長與膝齊的對襟長衫,下用長裙;衫裙均加綉飾。

穿著禮服出席喪禮時,男子要在左腕纏上黑紗,女子則在胸前綴以黑紗結。

(3)高中歷史書旗袍圖片擴展閱讀

民國代表性服裝

1、中山裝

直立領,有四個貼袋,袋蓋倒山形筆蓋式,門襟五粒紐扣。這種服裝既是對西式服裝的模仿,吸收了西裝貼身、干練的優點,同時也加入了新的中國元素,如立領、貼袋、及五粒紐扣的設計增添了對稱、莊重的風格。

2、旗袍

旗袍局部被西化,在領、袖外採用西式的處理,如用荷葉領、西式翻領、荷葉袖等,或用左右開襟的雙襟。常見的大紅旗袍,色彩絢麗醒目,款式別致,充分展現出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著重體現東方女性含蓄優雅的魅力。

④ 他收藏旗袍、考據民國時尚史,但他仍是一個亞文化年輕人

博主「@廉子雎」以民國時期的古董衣收藏和近代審美考據而被傳統文化愛好者知曉。

三年間,廉子雎一共收藏了百餘件服飾單品,這一件件跨越近百年的服飾在他的分享中展現著昔日的神采與故事。

無論通過微博上即興式的資料記錄,還是公眾號《創刊號FA》上的服裝史考據文章,人們了解到不少民國時期的著裝、妝容流行趨勢,也記住了當時女星們珍貴的影像瞬間。

從廉子雎的公眾號《創刊號FA》上,人們可以了解到民國時期的著裝與妝容審美

但廉子雎本人卻始終保持堅決不露面的神秘感,有人說他可能是位收藏界的老先生,也有人從他自己創作的復古裝飾畫風格微博頭像先入為主地判斷是位時髦女性。

事實上,廉子雎是一位1994年出生的男青年,大學期間攻讀服裝專業。他並不愛展示自己,唯有在聊到收藏與服裝史時,才特別健談。

廉子雎稱自己的愛好是非常自發的,現在做的事情也不能叫「傳統文化復興」,畢竟這個題目太大。他更習慣稱自己為「民國 時尚 搬運工」,靠收藏把老衣服搬運到自己家裡,再靠寫作把民國資料里的記錄搬運到社交媒體上。

廉子雎繪制的插畫,用於微博頭像

盡管他在喜愛民國 時尚 的過程中發展出了深刻的部分,但一切回歸到起點,這只是一位亞文化年輕人對抗孤獨感的小眾愛好。當越來越多的人產生對傳統審美的興趣,他也為能和更多人分享自己的樂趣而感到開心。

以下,是廉子雎的自述——

2017年我念大四,決定做「民國服飾風尚研究」方向的本科畢業論文。我極愛近代 時尚 ,上高中起,會經常從老家山東坐高鐵到北京,去中國電影資料館看珍貴的民國時期電影放映。播放一開始,我就目不轉睛地盯著看銀幕上那些角色的穿著,比如演員起床的時候穿什麼,在家裡穿什麼、出門換什麼鞋,包括室內陳設和場景構造,看著看著我就忘記了平凡的日常與繁重課業。有一次觀看了1934年的電影《歸來》——一部從未公開資源的阮玲玉存世之作,片中阮玲玉的好多套旗袍造型廉子雎都是第一次見,真讓人心滿意足啊。

為了畢業論文的研究,我在大四時入手了第一件古董衣,此後收藏舊衣服的興趣便一發不可收拾。

印象最深的一件,是2019年一位古董商聯系我說上海一位老人因腎病需要透析,無奈醫葯費昂貴,只能拿出家中保留了戚氏一個世紀的母親衣物變賣。那是一件非常華美的1920年代倒大袖上衣,巨大葉形紋樣鋪滿了冰裂底紋,質感像是散滿了金箔,這是極富張力的設計,可以想像穿著者曾是一位非常大膽的時髦女性。老人也一定是深愛著母親,才會完好地保留著她的衣物。

服裝的做工和美學價值是真實的,其背後的故事似乎也沒有真的那麼不可考。從這件衣服近乎完美的品相里,能感受到老人保留母親衣物時的深情,我也樂於幫助老人度過難關。

廉子雎收藏的1920年代中期織錦緞長馬夾,據說出自李鴻章舊宅,經歷百年,其細節仍舊華美

比起以量取勝,我會比較講究衣服的美學價值。我的收藏主要集中在民國時期,從旗袍、大衣、到男士西服,包括領帶、鞋履、包袋等小件服飾在內,三年間大大小小共收集百餘件單品。從1920年代中期,紋樣受西方Art Deco風格影響的幾何圖案襖裙;到1920年代末30年代初,旗袍與西式連衣裙結合改良的時裝裙;也有「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周瘦鵑先生蘇州宅邸中流出的織錦緞圓擺倒大袖上衣。

通過品相好的古董衣,可以看到舊時人們的 時尚 品位和生活狀態。但想找到理想的的古董,就沒那麼容易了。

先是渠道。西方和日本有「賣家即專家」的體系化Vintage復古衣收藏市場,他們可以根據復古衣的品相、年代給出一個相對標准化的價格。我們的復古服飾收藏主要依託於古董市場,但又不如其他品類受重視。因為缺乏專業的貨源渠道和從業者,目前在中國收民國復古衣比較靠緣分和運氣。

年輕人的不珍視,為收藏和保存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很多後人很排斥家裡老人留下的古董衣,甚至有人叫「死人衣服」,前幾年經常發生好貨賤賣的情況。跨越了近100年的時間,這些紡織品如今大多已經變得很脆弱。還有古董衣因使用了非專業的照明燈,在一個月的展覽後,陵仔罩衣服正面就因為受光產生了明顯褪色。買到的人不懂保存,也讓人心疼。

陌生,是造成人們對民國審美無感的一大原因。尺鬧我在大學念服裝專業時,教科書中國近代服裝史只有2頁紙的內容,很多人還會用「拿來主義」來概括當時的服裝設計。事實上,相比同時期日本和韓國發展出了東、西兩套並行的服裝體系,民國服飾中的中西合璧正好顯示了我們的「現代美學」,這種獨特的審美現象對於闡釋中國近代的思潮、 歷史 都是有幫助的。

建立自己的古董衣收藏體系是我很私人性的愛好,但我希望通過對於舊衣服的展示和相關內容的輸出,和更多人「共享」中式摩登美學。

從民國時期電影中反映出的審美趨勢讓廉子雎為之深深著迷,圖為影星周旋拍攝於1940年代的照片

約2015年起,我開始在微博上記錄關於民國 時尚 的觀察,分享自己喜歡的 時尚 史資料、古董衣收藏圖片等簡短內容。那時的記錄是一種即興式、碎片式的,比較快樂,更像是在建立一個私人的興趣資料庫。

2020年1月我創立了微信公號《創刊號FA》,用長篇幅文章對多年來的興趣點進行整合、延伸。比如我曾討論過1934年五大眉式、1930年代前期長耳墜造型,以及墊肩、美甲、唇妝這類著眼局部的選題。每一次都是小切口,盡量避免泛泛而談。

但長文章的寫作可以說甚至有點痛苦,尤其是 歷史 文獻的查找,特別費功夫。

為了寫一段五千字的公眾號文章,往往需要很多天的努力。比如有一次想要寫關於「墊肩」的內容,從保存下來的古董衣和老資料來看,戰爭時期會比較流行有力量的女性審美,所以很多民國女性喜歡誇張的肩部廓形。但因為舊時描述用詞和現在不同,「墊肩」這個詞在過去的文字資料中很少直接出現,我有次通讀資料幾個小時才找到一段關於「平而闊」的倒三角肩部廓形描述文字。

此外,大眾能夠獲取的有效資料並不多,因為我的合夥人是北京服裝學院的研究生,我可以用他提供的珍貴高校圖書、檔案資源,但一般人卻很難得到。而且,無論是民國期刊還是書籍,多為實體書或掃描件,大多不是可以檢索的游標文字,所以經常要讀完一整本書才知道裡面到底有沒有自己想要的信息。有時還因為古籍的破損,閱讀起來非常吃力。

民國時期,女性流行「平而闊」的墊肩造型

因此,我深感將自己的整理和發掘到的珍貴資料,以大家能夠接納的方式傳達出來是多麼的重要。

好在經過多年來的收集和整理,我在硬碟中大大小小的文件夾里建立了龐大的資料庫。從高質量老照片、月份牌資料、古董服飾藏品,到中西方資料對照,每次在確定選題後,我都會從茫茫的資料中選出需要的部分。如今我的手機里也保存有7萬多張的圖片與素材,坐車的空隙,我就會隨時翻看它們,以此得到新的靈感。

古董衣曾經的主人是真實存在的人,他們的故事構成了民國時期的 歷史 。當時的人是如何穿著的、當時的人是如何生活的,這些現代年輕人不太知道的事,是我想要通過收藏和考據表達的東西。

考據與分享是好的,但我漸漸發現有些事情有點不對勁了。

「傳統審美」開始變成一種很嚴肅的話題,一些有能力考據或是在復原上走得更遠的人很容易產生優越感,繼而排斥那些只是穿穿傳統服飾、趕趕「中國風」潮流的大眾愛好者「不夠專業」。換句話說,單純因為美而被吸引的權力,被剝奪了。

前幾天,我在微博上分享了一張1940年的女性廣告畫。圖中的兩位年輕女性穿著連體泳裝,在海中露出笑容。我評價這張圖片為「 健康 美」,但隨即遭到質疑,因為1940年侵華戰爭已經全面爆發,有人會覺得在這個時候說 健康 美會有種「何不食肉糜」的感覺吧。

不過這也從側面說明讀者對我的要求更高了,下次我在分享的時候就會盡量結合時代背景,再做更豐富一點的解釋。但我同樣在反思,對蓬勃健美的憧憬曾更加強烈地存在於餓殍遍地的戰亂時代。對於美的單純贊揚,難道真的只能是精英趣味嗎。

廉子雎在微博上分享了1940年代杭穉英繪制的月份牌廣告畫,兩位身穿泳衣的年輕女性在海浪中露出笑容,身後是1932年5月8日對外開放的亞洲第一座水族館——青島魯迅公園的水族館,正是這幅畫在評論區引起了爭議

有人認為,能夠保留至今的古董衣與被史料記載的 時尚 風格往往是貴族式的,畢竟華麗精美的 歷史 服飾和期刊封面上的時髦麗人都是高知、高經濟水平的人群,而普羅大眾的真實狀態往往難以考證。這確實是一個問題。

我收藏的大部分古董衣都是來自民間,有些服飾的材質並不一定昂貴,但依然可以看出原主人對 時尚 的嚮往與追求。比如,前面說過戰爭期間人們會追求有力量的墊肩造型,即使那些沒錢購買 時尚 成衣的女性,也會自己動手自製墊肩縫入肩膀位置;一些老衣服還反映出把長旗袍改短的潮流,為了方便戰爭期間的行走和勞動,很多女性會把長下擺剪短或折進去,這種出於實用主義的改良形成了當時的流行款式。

所以盡管 時尚 並非是所有人都在消費的普世必需品,但是一個時代的整體流行趨勢仍然可以很好地反映當時的 社會 特色與生活方式。

我們總是以為傳統審美很脆弱,但我不會擔心它會消失,因為中國人的本土情結是十分濃重的,這在 歷史 中也得到了印證。之前看到一篇文章說民國風尚是「 時尚 混亂期」,幾千年的服裝等級制度在這期間瓦解,人們走向現代化審美的時候也在擁抱西方美學。而回顧民國 時尚 的發展,它在碰撞交融後形成了獨立於西方服飾體系之外的時裝脈絡,在一次又一次通過的自我改造中,適應新的時代潮流,革新著人們的穿衣生活。

從2017年開始,我們的大環境就在宣傳民族文化和傳統風尚,比如《國家寶藏》等節目中總會強調「一帶一路」、「絲綢之路復興」這樣的議題。博物館的織綉文物修復展、杭州絲綢博物館新館的開放,也以完好、現代的方式呈現了服飾的變遷史。這些優秀的展示為大眾帶來了很好的了解契機,繼而引發了當下的復古風、傳統服飾熱潮。

不過確實,盲目的跟風也造成了一些良莠不齊的展現,尤其一些單純覺得有利可圖的商家,在沒有太多了解的情況下就生產出一系列歪曲服裝史的產品,這些錯誤示範的確會影響到缺乏判斷力的嘗試者。

比如提到是民國 時尚 ,很多人會聯想到前凸後翹、雕龍畫風的「古風」旗袍。民國時期的旗袍,其實是對傳統封建制度的一種反叛,加之對於西方審美和圖樣的兼收,形成了非常不同於古代服飾的設計,過於強調「傳統感」的設計是有違旗袍本意的。

1940年代初期漢代車馬人物刺綉雙襟旗袍,民國時的漢墓考古成果被體現在時裝上,讓戰爭時期的「古風」服飾多了點現代的卡通感,廉子雎收藏

但我不覺得了解傳統審美,就一定代表要在現代的服裝設計中照搬。曾經的時裝是在暢想未來的,反倒現在的 時尚 卻常常陷入模仿過去的泥淖。我們有時會被古人的智慧與創新打動,就是這種單純的欣賞,不也挺好的嗎。

所以比起將傳統文化原封不動地「保護」在某個圈子裡,應該鼓勵更多的人參與和討論。能引發一些深刻的部分當然再好不過,但比起冠冕堂皇的理由,能引起大家對 時尚 歷史 的興趣就很好。

如今,一批又批的年輕人活躍在網路社交平台,去分享她/他們對復古文化、時代審美的理解與實踐。我更希望有更多人喜歡復古潮流。即使起初只是享受它的庇護也不錯,興許你也有「反哺」它的一天。

即使現在「中國風」、「復古風」已經成為了新的熱點,但從我一路走來的經歷來說。「復古審美」這個當年的亞文化,是讓我感到不孤獨的小眾愛好。

從小我就是個在常人看來有些孤僻的人。我會為恐怖漫畫家伊藤潤二筆下那種光怪陸離的世界和劇情張力所吸引,別的小孩寫日記時,我喜歡用圖像的形式去記錄與表達。

中學時我就開始畫畫,所有上課走神的時候,都是在畫畫。教科書的空白處、甚至考卷上,都有我隨手塗鴉的插畫。我也會花一整天獨自研究 歷史 審美風格,大概就是因為這樣吧,我顯得與身邊的同齡人格格不入,也因此遭遇過排擠和校園霸凌。

從小喜歡恐怖漫畫家伊藤潤二,廉子雎繪制的插畫「愁容」也有其筆下《富江》的陰郁感

出於對 歷史 和圖像的好奇心,在對於「服裝史」還沒有明確概念的時候,我就對 歷史 服飾表現出很大的興趣,會把古裝劇和 歷史 紀錄片中的造型畫下來,正是這種單純的喜愛促使了我進入服裝專業進行學習。

在大一的服裝史課程中我才接觸到真正的近代服裝史,並被20世紀以來的西方 時尚 文化深深吸引。從咆哮20年代、浮華30年代,綺麗的40年代,還有黃金時代群星璀璨的好萊塢,我痴迷於工業革命到二戰後的大時代的 時尚 資料並開始思考,我們中國人在同一時代是否也有和西方媲美的審美風尚。所有的資料收集也是從此開始的。

但在正式到藝術學院求學之前,沒有人能給我相關方面的引領,我的家庭並沒有充滿藝術氛圍的環境,一路自己摸索的狀態感覺很野生。

不過好在大多數時候,父母雖然不懂我在做的事情,卻仍然願意為我創造條件。

為了保存我的藏品,我通常將每一件都平鋪存放在專屬的盒子里,以使其有支撐,無重力拉扯、無折疊褶皺,還得盡量保持室內的恆溫恆濕。隨著收藏越來越多,這些衣服越來越大地佔據了我日常的生活空間,我很難在維持對衣服的保護和自己的生活質量間取得平衡,父母於是在老家的住處清空一間屋子專門用來擺放我的古董衣。

有一次,我翻到母親年輕時偷偷在本子上畫的畫,原來她一直有未能實現的藝術夢想,但造物弄人,她只能深深埋藏在心底。對此,母親從來沒有說過,但我現在的自我追求可能就是她年輕時候嚮往的生活。這讓我感到拉近了與她之間的距離。

廉子雎自稱這是自己唯一一張照片

因為民國 時尚 這一愛好,我還非常幸運地交到了很棒的朋友,其中兩位成了我的合夥人。

其中一位是認識20多年的小學同學,她是即將讀博士的同聲傳譯者,很有思辨能力和研究興趣,在她的催促和勸說下我才有動力持續產出長文章。另一位是我的大學同學,對男裝製版、剪裁很有研究,我們可以一起對已有的男裝藏品進行整理、斷代,並結合我們梳理的 歷史 資料進行公眾號文章創作。

除了做收藏與撰稿,布置中的工作室也將於不久後開放。工作室可以用來放置收藏的衣服,未來也期望它有一些展示、閱覽的功能。為了在一定程度上順應家庭和 社會 關系的期待,我自本科畢業起一直從事和民國服飾無關的工作,現在也是靠其他工作的收入在支持工作室運營的。

在有關傳統文化的愛好中,廉子雎找到了夥伴,圖為1940年代末穿魚嘴高跟鞋的中國摩登女郎

我沒有運營粉絲群,也沒有加入同好會,這也和我的「非互動式」人格有關,我比較喜歡 「隱身」狀態。前幾天,有一個女孩發微博私信追問我到底是男是女,這讓人感覺無所適從。我更希望能夠就愛好進行輸出和交流,而不是將注意力投射到我這一個體上。

這也是我為什麼更喜歡開放式的社交媒體平台,大家都能從反饋和交流中收獲成長。對於復古 時尚 的發揚,我也是有私心的。當越來越多的人因對民國審美的興趣而加入進來,我可以「躲」在其中,在它的陪伴下對抗孤獨。

與高中歷史書旗袍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esprit牛仔外套 瀏覽:842
夏天校服圖片藍白色 瀏覽:931
網上買旗袍需要注意什麼 瀏覽:750
0碼褲子是多大碼的 瀏覽:404
品牌男士純棉襯衫 瀏覽:780
兩伴娘被扒褲子視頻 瀏覽:87
黑內衣白外套好看圖片搜索 瀏覽:229
蘇仨在yy掀裙子照片是怎麼回事 瀏覽:176
女士西裝外套中長款哪個品牌好 瀏覽:467
墨綠色真絲裙子配啥上衣好看 瀏覽:622
長款衛衣穿老爹鞋好看嗎 瀏覽:601
體重均勻搭配旗袍氣質優雅 瀏覽:336
香芋紫上衣搭什麼褲子 瀏覽:427
白色羽絨服怕臟不敢穿 瀏覽:74
羊帽子變形 瀏覽:153
紅色羽絨服男士圖片 瀏覽:464
女人藍色鞋子褲子搭配圖片 瀏覽:22
睡衣標題怎麼寫 瀏覽:978
羽絨服反季處理 瀏覽:300
送男票睡衣 瀏覽: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