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訂婚穿什麼衣服訂婚衣服可以隨便穿嗎
訂婚是結婚前的一個重要儀式。很多事都將在訂婚當天敲定。所以訂婚也是很莊重嚴肅的。那訂婚穿什麼衣服好呢?訂婚衣服可以隨便穿嗎?訂婚和結婚一樣重要,所以也要認真對待。很多人在選擇訂婚當天的服裝時都會很糾結,不知道穿什麼好,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訂婚穿什麼衣服,訂婚衣服可以隨便穿嗎?
一、訂婚穿什麼衣服
1、小禮服。小禮服輕巧、自在,很多場合都適合穿小禮服。不僅好看,也能使準新娘看起來高貴、淡雅。
2、晚禮服。晚禮服是禮服中最有檔次、最有特色的禮服,常與披肩、外套等相搭配,盡顯女性的優雅和高貴。
3、旗袍。旗袍是中國的傳統服飾,很多新娘在婚禮當天也會選擇旗袍作為敬酒服。旗袍可以將女性的身體線條完美展現,盡顯東方美。
4、公主裙。每個女孩都有一個公主夢,身著公主裙,顯得俏皮可愛。
5、抹胸裙。抹胸比起其他裙子多了一份性感。可愛中透著濃濃的浪漫氣息。讓準新娘更顯優雅、美麗。
6、準新郎可以穿西裝、休閑裝。西裝顯得成熟穩重,休閑裝大方隨性,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二、訂婚衣服可以隨便穿嗎
1、如果新人自身覺得訂婚是一場很重要的儀式,那在訂婚當天就應該穿著大方、端莊、得體,盡量選擇正式一點的衣服。如果穿得過於隨意,會顯得不夠成熟穩重,也讓人覺得自己沒有用心對待結婚這件事。
2、訂婚當天的服裝最好以紅色為主,特別是如果訂婚場合在農村,準新娘穿紅色唐裝或旗袍可能更符合大眾審美。切記不要穿著灰色、綠色等顏色。會讓人覺得不吉利。
小結:本文對訂婚穿什麼衣服做了簡單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B. 描寫古代女子服飾的句子要長一點的
一、明代文人對於女子服飾的審美趣味
在明代,「文人趣味」已經滲透到「女子服飾」這一生活層面之中,文人們心目中有其理想形象,並經常在詩文中加以描繪與議論。
服裝配色強調淡雅,不喜濃艷色彩,這是第一個表現。
將「紅裝」作為女子的代稱是自古有之並沿用至今的習慣,從古至今,這類例證簡直數不勝數。僅有唐一代的詩歌中,就可見「開箱驗取石榴裙」的武媚娘(武則天《如意娘》 )、「一枝紅艷露凝香」的楊貴妃(李白《清平調》 )、「紫袖紅弦月明中」的撫琴者(白居易《夜箏》 )、「紅綃帶緩綠鬟低」的閨婦(白居易《閨婦》 )、「血色羅裙翻酒污」的歌女(白居易《琵琶行》 )等等,連狐狸精變為美女媚惑人,都是「頭變雲鬟面變妝,大尾曳作長紅裳」(白居易《古冢狐》 ),在詩歌中,這些身份各異女子的共同之處大約有兩點,一是美麗,再就是均身著鮮艷的紅色(或相近顏色)的衣裙。另外,諸如《步輦圖》、《簪花仕女圖》、《永泰公主墓壁畫》、《阿斯塔那壁畫》等當時寫實的繪畫和出土的實物資料中也證實了這一點,當時的女裝確實以鮮艷的色彩為主流,除了紅色,還有「染作江南春水色」的衣料(白居易《繚綾》 ),「天寒翠袖薄」的佳人(杜甫《佳人》 )等等, 像「麻衣如雪一枝梅」(武元衡《贈道者》 )的形象並非沒有,但比較少見,而且這首點名是寫女道士的詩歌最後還以「若到越溪逢越女,紅蓮池裡白蓮開」來突出主角的美,也從反面說明了當時紅裝的流行。
明代文人的審美趣味較之唐人風貌有了很大變化,主要表現之一就在於對服飾色調的偏好有所改變。如李漁《閑情偶寄》中的表述:「予嘗讀舊詩,見『飄揚血色裙拖地』、『紅裙妒殺石榴花』等句,頗笑前人之笨。若果若是,則亦艷妝村婦而已矣,烏足動雅人韻士之心哉?」
李漁生於晚明而主要活動於清代,博學廣識卻與仕途無緣,入清後更是絕意於做官,專心從事文化活動,很多思想觀點依然與明代文人一致。《閑情偶寄》中重視女子服飾色彩的素淡,如「青之為色,其妙多端,不能悉數」 、「吳門新式,又有所謂月華裙者,一襇之中,五色俱備,猶皎月之現光華也,余獨怪而不取,人工物料,十倍常裙,暴殄天物,不待言矣,而又不甚美觀」 、「蓋下體之服,宜淡不宜濃,宜純不宜雜」 ,連用作首飾的花朵,都是「白為上,黃次之,淡紅次之,最忌大紅,尤忌木紅」 、「玫瑰,花之最香者也,而色太艷,只宜壓在髻下,暗受其香」 ……在唐寅的《秋風紈扇圖》、《李端端圖》、陳洪綬《仕女圖》等明代藝術作品中,也能屢屢發現文人的同聲響應;再如前文之「春服宜倩,夏服宜爽,秋服宜雅,冬服宜艷;見客宜庄服,遠行宜淡服,花下宜素服,對雪宜麗服」雲雲,除了冬裝,無不強調「淡雅」、「端莊」等特點,而與之相應的色彩只能是素色,而且「艷」、「麗」色調的服裝僅限於整體環境偏於黯淡的冬天,「天人合一」的境界其實是比春夏時的風貌更加素凈,作者的審美理想由此可見一斑。
服裝款式講究程式化,突出女性「貞靜」的韻味,這是表現之二。
如前文所引,女服要講究「寬衣闊帶,大袖廣襟」、「儒者氣象」、「詞人韻士婦式」,李漁在《閑情偶寄》中,對女式服裝的論述可以以三點總結,大抵與此異曲同工:一是衣服的裁剪要有整體感,衣縫越少越好,像用成千上萬片碎片拼合而成的「水田衣」應該摒棄 ;二是色彩要統一,尤其是保護衣領的雲肩,務必與衣服一色,「若衣色極深,而雲肩極淺,或衣色極淺,而雲肩極深,則是身首判然……此最不相宜之事也」,又因為「此物在肩,不能時時服貼,稍遇風飄,則夾里向外」,所以「雲肩之色,不惟與衣相同,更須里外合一」 ;三是裙幅應當多褶,因「褶多則湘紋易動,無風亦似飄搖」 。總之,要求「婦人之衣,不貴精而貴潔,不貴麗而貴雅,不貴與家相稱,而貴與貌相宜」 ,其審美效果也以「儒雅」為特色。
若將其與唐代服裝形制比較,相差就更為明顯,像唐人那種坦然接受既有「廣裁衫袖長制裙」又有「回鶻衣裝回鶻馬」的心態,在明代是絕對找不到的;而贊美女性矯健利索,欣賞「傾城最在著戎衣」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小頭鞋履窄衣裳」 等的唐人風情,則更是從來沒有明代文人筆下出現過,倒是對「娘子軍」等的不以為然時可見到 。
首飾、鞋襪等也是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女性的裝扮還少不了化妝,明代文人對此的審美理想依然是雅緻意境為貴。
仍以唐代為對照,唐詩中,「虹裳霞帔步搖冠,鈿瓔累累佩珊珊」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綉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蓋葉垂鬢唇。背後何所見,珠壓腰 穩稱身」 ……都是以首飾、華麗的裝飾等突出美女的姿容;面容化妝也多種多樣,有「春日凝妝上翠樓」 、「雲鬢花顏金步搖」 的濃妝,也有「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 的淡抹,甚至還有「時世流行無遠近,腮不施朱面無粉。烏膏注唇唇似泥,雙眉畫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態,妝成盡似含悲啼。圓鬟無鬢椎髻樣,斜紅不暈赭面狀」 的「時世妝」出現,真令「後現代」扮「酷」的「新新人類」都要自嘆弗如。而時至明代,則轉而推崇「一珠一翠,一金一玉」、「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 等,如果女子佩戴了較多首飾,不是被評價為「簪釵行列,倒插滿頭,何異賣花草標」,就是「但見金而不見人……是以人飾珠翠金玉,非以珠翠金玉飾人也」 ;化妝則務求「微施粉澤,略染猩紅」 ,否則,過分裝飾,如「丹鉛其面,粉藻其姿」 , 或者不講究化妝方法,例如染唇,應「一點即成,始類櫻桃之體,若陸續增添,二三其手,即有長短寬窄之痕,是為成串櫻桃,非一粒也」 則均為不雅。
值得注意的是,明文人對戴珠頂翠的否定並不是因為經濟拮據,李漁就曾說過,「(簪珥)不可不求精善」 、「富之家,無妨多設金玉犀貝之屬,各存其制,屢變其形,或數日一更,或一日一更,皆未嘗不可」 ,至於妝容應該是何種模樣,更是單純的審美問題。可見在其時文人心目中,女子最美的妝飾效果就如淡墨寫意畫一般,重淡雅忌繁瑣。
唐代女性以豐滿、健壯為美,保持天足,而大約從五代、宋以後,興起纏足之風,在明代已經成為約定俗成的社會風氣,文人筆下不時能見到對「三寸金蓮」的描繪與贊美,鞋襪也以烘托、裝飾、強調小腳為目的。如「鞋用高底,使小者愈小,瘦者越瘦,可謂制之盡美又盡善者矣」 等論調,與「婦人之體,宜窄不宜寬」、「婦人之腰,宜細不宜粗」 等審美理想相統一。
C. 兒子結婚媽媽的服裝 兒子結婚媽媽要穿什麼衣服
兒子結婚作為媽媽的你肯定是高興的,那麼在這大喜的日子裡,媽媽要穿什麼衣服出場呢?兒子結婚關於媽媽的服裝問題我們接下來一起去了解了解。
一、兒子結婚媽媽的服裝
1.中式婚禮——旗袍
如果自己兒子舉辦的是中式婚禮,那麼作為媽媽,這時候穿旗袍是最搭的,而且本身中國的旗袍女人穿起來也是非常的好看的得體,都是傳統的中國式的東西,搭配整場婚禮的風格也是非常的合適的。
2.西式婚禮——禮服、套裝
如果是西式婚禮,婚禮上媽媽可以選擇禮服式的裙子,比如一些我們常見的紗裙,或者是真絲裙,當然如果是冬天也可以是大衣,秋天那麼選擇得體的套裝也是非常不錯的。
小結:
當然媽媽在兒子結婚的時候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服飾上如果沒有太多講究的,那麼就買一身適合自己氣質的服裝也是很好的,顏色盡量選的比較喜慶一些解釋可以了。
二、兒子結婚媽媽要穿什麼衣服
1.根據身材
每個媽媽的身體都是不同的,根據自己的身材選擇,比如胖一點兒的媽媽可以選擇寬松式的套裝或者是裙裝,如果身材苗條自身比較有氣質的,那麼旗袍是非常適合媽媽穿的。
2.根據膚色
膚色不同,適合的顏色也是不同的,媽媽的膚色如果比較暗沉即便化妝可能也會有稍微的影響,所以在顏色方面一定要挑選稱膚色的,這樣才能讓自己變得最美。當然如果是皮膚白皙的嗎媽媽那就不用太擔心了,很多顏色都是可以輕松駕馭的。
3.選擇面料
在選擇衣服的時候,特別是在這樣重大場合下,服飾的面料一定要上乘,這樣既能體現自身的尊貴,也能舒適,而且挑選時候著重注意的是不要起皺,如果因為坐下這些姿勢,導致衣服起皺,是非常尷尬而難看的。
小結:
對於服飾每個人因為自身的原因,所以能夠選擇的也是不同的,最好的最合適的就是根據自身選擇最合適的服裝最得體的服飾就很不錯哦。
了解更多關於婚嫁問題的,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花嫁,了解更多結婚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