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女裝百科 > 旗袍符號

旗袍符號

發布時間:2024-11-08 16:49:38

『壹』 同為國風代表服飾,為什麼知性的女人更愛穿旗袍

同為國風代表服飾,知性的女人更有內涵,當然也就更喜歡穿文雅端莊的旗袍了。

作為一名知性的女人必然是位高學歷的知識分子,才能突顯出女性獨特的魅力。那麼旗袍作為國風代表,是中國博大文化的形象代表,也是民國時期女性喜歡穿的衣服,當然要想穿的好看,也必然得是有內涵有學識的人穿更顯現出獨特的東方魅力!

旗袍雖然貼身,但仍留有餘地,就像是人生一般,看似非常困難的情況下,但堅持下去就會看見餘地,找到辦法。知性的女人喜歡穿旗袍大概也是看上了旗袍所蘊含的一切人生哲理吧!旗袍也是端莊優雅的代表,而這些恰恰又正好是知性女性的形象了!

『貳』 中國旗袍發展史

旗袍作為袍族的一員,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從春秋戰國到漢代,深衣一度受到人們的重視,後世的長袍可能與深衣有一定的淵源關系。事實上,厚衣服和長袍有很大的不同。前者是上下分的,效果相當於把大衣的上下連起來。袍是並駕齊驅,基本上失去了上下裳的意義。後來,長袍逐漸被接受為一種穩定的著裝風格,它與上下襯裙齊頭並進。從漢代開始,官服就開始使用官服,以橫領、直證、身寬體闊、長至附長、袖肥而寬、袖口緊縮、肘肘處呈圓弧形為始,稱為「梅」或「牛胡」。在古代,人們說「美美」是一種陰影。長袍的樣式一代一代地變化著。漢代的深袍、唐代的圓領袍、明代的直袍都是典型的寬體袍,多為知識分子和統治階級所穿,久而久之成為時尚。長袍因此代表了不從事生產的上層階級和知識分子的休閑生活。一件寬大的襯衫和長袍披在連衣裙上。衣帶逐漸成為中原服飾文明的象徵。少數民族地區或游牧民族流行的長袍,一般都比較緊窄,以方便騎射或其他激烈的活動。這類服裝多採用左開衩窄袖,袍身比較合適。歷史上,漢族人曾多次採用這種緊身長袍,趙浩棋武陵推廣的胡夫騎射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胡夫在唐朝也很受歡迎。唐開元、天寶年間,胡庄、胡琦、樂虎等先後向胡夫求愛。可以算是外來文化的大規模流行範例,屬於當年長安街的「舶來品」。遼、金、元、清時期,合身的長袍曾經是服飾的主角,雖然都經歷或表現出越來越寬的過程或趨勢。因為清朝持續時間最長,相對穩定,所以長袍可以算是典型的服飾。順治元年,清世祖領兵入關,定都北京,然後統一全國。隨著政權的初步穩定,服裝制度的改革開始實施,掀起了一股巨大的換裝浪潮。嚴格的法律法規至關重要,有句話叫「不留一毛,不留一毛」。在這一點上,幾乎所有皇冠上的傳統服飾都是禁止穿的。據說千年上衣和裙子的服裝造型只保留在家裡漢族婦女的衣服里。男女出席場合都要穿長袍,長袍種類繁多,有宮廷長袍、龍袍、蟒袍、制服袍等。從詞義上看,旗袍一般是指旗人穿的長袍,但只有八旗婦女穿的長袍與後世的旗袍有關。朝服、綉袍等。作為禮服使用的,習慣上不歸類為「旗袍」。清朝統治者強調滿族騎射,試圖保持他們固有的生活習俗和穿著風格。他們一方面想用滿族服飾同化漢族,同時又禁止滿蒙婦女模仿漢族服飾。從支釘和嘉慶年間多次頒布的禁令可以看出,滿族婦女被禁止模仿漢族婦女的服飾。晚清時期,一些漢族婦女模仿滿族服飾。滿族女性服飾風格的無聲交融,使得兩種服飾的差異越來越小,從而成為旗袍在全國流行的前奏。清末旗女所穿的長袍寬大,線條挺拔硬朗,衣長及踝。「元寶領」應用廣泛。領高蓋腮及耳,袍身綉有各種花紋。領子、袖子、翻領和袖子都有多條寬滾邊。到咸豐、同治年間,鑲嵌和滾壓達到了頂峰,而
在中國的學生和士兵中,最早出現了西式的學生制服和帽子。西方服飾的輸入為評判美提供了另一種參照系,直接影響著社會服飾觀念的變化。未來旗袍將演變成一種融合中西風格的新樣式,其受西方影響的變化可以說是開始。1911年,辛亥革命的風暴推翻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為西式服裝在中國的普及掃清了政治障礙。同時拋開了傳統苛刻的禮教和風化觀念,解除了服飾體系中各種等級森嚴的橘。服裝向大眾化和國際化的自由轉變已經順理成章,旗袍也因此解除了傳統的沉重負擔。由於滿清統治政權的滅亡,此時很少穿旗袍。中式禮服熙熙攘攘,紛繁復雜。舊旗袍被棄,新旗袍在亂世初具規模。此時,時尚的中心已經從蘇和楊轉移到了上海。上海華陽股份有限公司,一個開放的商埠,十里洋場豪華繁華之地。上海也是女性尋求解放的重鎮。傳教士、商人、革命家競相創辦女子學校,掀起了女權運動的浪潮。尋求解放的社會風氣清理了服飾化妝上的陳規陋習。裝飾一掃清代的矯揉造作,趨於簡潔,色調上力求典雅,注重體現女性的自然美。旗袍最初是以馬甲的形式出現的,馬甲達到腳的背面,加在短外套上。把長馬甲改成無袖款式,成了新旗袍的雛形。據說走在時尚前面的上海女學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作俑者。當時,女學生作為知識女性的代表,成為社會的理想形象。她們是文明的象徵和時尚的先驅,甚至還有名人、青樓女子和其他打扮成女學生的時尚人物。20世紀三四十年代是旗袍的鼎盛時期,其基本輪廓已經達到成熟。辛亥革命後產生、北伐時流行的新式旗袍,與旗女袍不同。出現於20世紀30年代末的改良旗袍,在結構上吸收了西式的裁剪方法,使袍身更加合體,這將在後面的章節中詳細介紹。旗袍雖脫胎於大清旗女袍,但與舊款不同。現代中國女性的標准服裝,這是一個結合了中國和西方服裝的特點。作為女性的旗袍,旗女和漢族女性的服飾與旗女有著密切的關系。所謂旗女,是指旗家的女性成員;旗人則是清朝編入八旗的人的名字。清代八旗的構成以滿族為主,包括漢族和蒙古族。八旗除了清朝皇室愛新覺羅的宗室和覺羅,還包括八旗的滿蒙漢軍。八旗漢軍和八旗蒙古分別由漢族和蒙古族組成。清朝八旗有26萬漢軍,是八旗滿洲和八旗蒙古總和的3倍。所以,旗號不僅僅是滿語,還有蒙古語或者漢族。這樣,把旗袍定義為滿族人穿的服裝是不準確的。滿族是生活在北方的少數民族,擅長漁獵,到處游牧。他們穿的長袍四面敞開,有搭扣和腰帶,方便脫下保暖,非常適合他們的生活方式。後來,漢族和加入他們的蒙古族也採用了這種服裝風格。明末清初,八旗制度逐漸確立,旗袍也有所變化和發展,與早期滿洲的樣式也有所不同。這個時候旗女穿的長袍可以說是真正的旗袍嗎?前身,就成了民國時期的現代旗袍,叫新旗袍或者新旗袍。在清初,旗人的長袍與旗人的兩種服飾有明顯的區別
「當官,使婚不從」等等,只有這樣,漢族婦女才能繼續穿著顯示民族氣節的服飾,服飾、婚紗、死者的喪服也允許依仗明式。從清初到清中葉,旗女和漢族婦女的服飾呈現出鮮明的特點。當時區分旗女和漢女主要有三點:看發髻。旗女梳旗髻,即兩個頭,一個叉頭或一個字頭,因插在架子上使之兩角平,故又稱「架子頭」。這種發髻在咸豐以後更加誇張高聳,演變成「達拉翼」,漢人稱之為「旗頭」。漢族女性梳一個扁發髻,喜歡戴黑色絨布帽和眉巾,發式低而緊貼身體,更顯其低眉順眼的含蓄氣質。第二,看裙子或者長袍。旗女穿長袍,長袍是她們最重要也是最常見的服飾。在長袍裡面穿褲子,在長袍上加上馬蹄形袖子和復雜的裝飾和配飾。八旗女子從來不穿裙子,即使把仕女御袍里的裙子也算作裙子,她們仍然很少有機會穿。八旗婦女通常在重大場合穿著正式長袍,包括皇家長袍、吉祥長袍和旅行服裝,而在日常生活中,她們穿著休閑長袍,包括旗袍的原型-襯衫和葬禮。圓領t恤,右下擺,扭翻領,直平袖,無翻領,五粒扣,長外套遮腳。袖子分為袖頭和無袖頭兩種。面料以羊絨刺綉、織花、平金為主,多穿在裡面,有側飾。夏天可以單穿襯衫,秋冬加絨。壽衣穿在襯衣外面,與襯衣相似,只是在丁相城人社的腋下從左向右開口,開口的上方用雲頭裝飾,裝飾華麗典雅。邊緣和紋飾復雜精緻,也有蕾絲、花掛毯、狗牙等裝飾。喪服多在正式場合穿。在《清代文康》《兒女英雄傳》卷中,有許多關於旗女服飾的文字描述,如:「我看見那位妻子穿著一件雪白雪白的蝴蝶衫,一條掛毯,兩件五件隨葬品,窄領,身材瘦削。是什麼豬牙掛毯?」頭上長著兩個短腦袋.「與旗女相反,漢族婦女穿裙子,從不穿長袍,她們仍然遵循舊制度,穿在上衣下面。穿上襯衫,只穿裙子或褲子,上下衣服不相連。穿裙子是漢族女性的一大特色。清代漢族女裙種類繁多,有百褶裙、鳳尾裙、月裙、馬面裙、乾衣裙等。裙子前後都有裙門,裙子裡面穿褲子。也有青樓女子穿褲子不穿裙子或者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寫道,「突然,一個年輕的媳婦走了過來,穿著一件大如意兒的半碼上衣,粉色的里子,西湖色的莆仙絲。她沒穿裙子,露出半截和三條綠縐散腿的褲子;一雙高幫紅緞小鞋在腳下過橋;「漢族婦女穿著紅色的結婚禮服,與石青或鮮紅的刺綉夾克,鳳冠和長袍,遵循舊制度。看這雙鞋。由於旗女沒有纏足的習慣,所以她們穿寬大的高底旗鞋。木質鞋底位於鞋底中間。又叫「花盆底」和「馬蹄底」,因為它看起來像一個花盆和馬蹄鐵。而漢族女性則全是「三寸金蓮」,穿著小巧玲瓏的綉花鞋,鞋後的鞋底很高。旗袍和上衣、下裙的整體風格有明顯的區別。首先,旗女的旗袍上下一體,線條流暢,漢族姑娘的上衣和下裙有很多分割線,很有節奏感;緊身窄小的旗袍露出了腰部,但上衣和下裙卻異常寬大肥大,試圖將女性曲線隱藏在脫去外衣的大袖之下,這反映了宋明理學的一面,即「守天理,滅人慾
基於民族文化的差異,旗語頭重腳輕。發髻雖誇張高聳,袍下遮天足。相反,中國文化致力於「小步快走」,但「三寸金蓮」無論如何要露出裙底。簡單的發髻,肥碩挺拔的著裝,更容易把觀者的注意力吸引到第一步,這也是為什麼漢族人腳重頭輕的原因。旗袍和大衣裙在具體造型上也有很多不同。比如旗袍有各種斜翻領,單翻領,缺翻領。禮服上有馬蹄袖,但大衣裙多為雙翻領。外套上戴領,用的是原生領,而旗袍最開始是沒有領的,只戴圍巾。直到清末,旗袍才有了領子,而且不是領子。從裝飾的兼容性來說,旗袍原本相當簡單,入關後逐漸向復雜的方向發展,甚至大大超過了中國女子的衣裙,鑲嵌、卷制、嵌制、刺綉、擺制、貼制、板釘等各種特徵。而且很多正裝禮服都有袖袖和箭袖,使得整個袖子被分成幾段,每段的圖案、款式、顏色、面料都有。歸根結底,旗人女性和漢族女性在服飾上的差異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內向的漢族文化創造了上襖下裙,外向的八旗文化產生了旗袍。在兩種服飾截然對立的時期,也是兩種文化碰撞的年度比。然而,正如文化之間的沖突會逐漸打破和解決,齊和漢族服飾的差異並不是不可調和的。清朝統治穩定後,社會趨於安定繁榮,民族融合在不知不覺中進行。即使實施了禁令,旗袍也變寬無袖,上衣變長變長,類似長袍。到了清代中期,旗女和漢族婦女的服飾界限已經不那麼分明了,到了晚清,兩者又互相借鑒和利用。以漢族旗袍的吉祥紋飾和刺綉手法,在袖子上用類似半臂的深色裝飾。有穿長馬甲的漢族婦女,也有穿極短長袍、光著腳的旗人婦女。同時期的齊漢服飾也將體現出相同的時尚做法和裝飾手段。總之,旗人姑娘和漢族姑娘的著裝,從最初的對立變成了融合。旗袍和旗袍旗袍不是一個固定的形式,而是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雖然把旗袍當作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似乎沒有錯,但也難免有所期待,意味深長。旗袍的內涵比旗男袍或旗女袍要豐富得多。清代旗人的袍服包括男袍和女袍,旗袍僅指女袍。民國時期男人穿的長袍即使還帶著清朝的遺風,也不是旗袍。在旗人的袍服中,有冠袍和日用袍。冠袍有龍袍、蟒袍、常服、走袍,根據等級不同而穿。一般男人的袍子剛開始還是長的,順治的時候不短到膝蓋,很快就延伸到腳踝了。中後期流行寬松款式,袖子一尺多長。甲午戰爭和庚子戰爭後,受西方合體服裝風格的影響,男式長袍的款式越來越緊身單薄,長蓋於腳上,袖子只蓋手臂,不蓋臀部。穿這種袍子,就算蹲著也會把衣服撐破。有「新衣誇根,極長極窄,洋人穿衣服不能蹲」的描寫,反映了晚清男式長袍的流行趨勢。清代旗女和旗男的長袍差別不大,主要是服飾圖案的差別。女性長袍的發展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在第一階段,旗兵的長袍
民國旗袍也經歷了經典旗袍和改良旗袍。第一階段以傳統的直體平面裁剪為主,並引入了一些西方的技術如省道,使旗袍更合身。第二階段引入了更多的西式剪裁方式,如袖子、墊肩、拉鏈等。清朝旗女袍與民國新旗袍的區別主要有四點。一、旗女袍不顯身,尤其是後期,寬大挺拔;民國旗袍開省收腰,顯姿態。和這兩個時期的觀念有關。中國古代服飾,包括清代的旗人長袍,重文而輕人,重服飾圖案而不重人體曲線。中國一直不贊成太過驚世駭俗的女性,對人體持非常保留的態度。古代以美人臉為主,削肩、平胸、細腰、窄臀、瘦的美人被壓在層層衣服下。旗手袍與歷代中原服飾相比,是合體的,只是拉長了旗女的身材,但還是隱藏了她們的身材。民國旗袍受西方人文主義影響很大。西方服飾充分展現甚至誇大人體線條,往往會採取極端的方法。在這里,重要的是人,旗袍的作用無非是襯托雲彩,托起月亮,忠實地勾勒出人體的輪廓曲線。二是旗女袍內有褲,袍下有時露出綉花褲腿;民國旗袍穿短褲或三角褲,絲襪,開叉露腿。露出褲子和褲子下面的腿,意味著新舊人文觀念的交替。民國旗袍有時候開得很高。1934年,接近臀部,腰部切窄。走路的時候,腿隱約可見,給人一種活潑輕盈的感覺。可見當時對女性的行為約束已經大大放寬,身心發展的文化環境已經得到改善。三是旗袍面料厚重,多提花,裝飾繁瑣;民國旗袍面料輕薄,印花多,裝飾簡單。對裝飾細節的過分追求,反映了晚清封建統治者病態的欣賞水平。清代織物圖案以素描技法為主,如龍獅出百獸、鳳鶴飛鳥、梅花、蘭花、竹子、菊花、花卉、八寶、八仙、福祿犀首等。這些都是常用的題材,色彩鮮艷復雜,對比度高,圖案精緻繁多。此外,旗人的袍服中還使用了大量的蕾絲,多得無以復加。蕾絲最初的作用是增加衣服的牢度,使衣服耐用。所以蕾絲往往附著在脆弱的部位,比如領口、袖口、裙子、下擺。後來逐漸成為一種裝飾品,久而久之,成為一種慣例。到了清代,花邊的裝飾功能取代了它的實用功能。旗女袍俗飾多,咸豐、同治年間達到頂峰。有時候整件衣服都是蕾絲裝飾,幾乎看不出是原來的料子。清末,外國面料開始流入中國市場,民國時期勢頭相當巨大。相比三四十年,國外的紡織印染機械吸引了一大批人。錦緞等提花織物逐漸失去市場,而印花棉、絲、薴麻織物被廣泛使用。在面料的圖案表現上,更多吸收了歐洲的素描技法和光影處理方法,色彩統一?和諧。格子面料和幾何面料也很受國人歡迎。民國旗袍簡化,短領,短袍,剪袖,無裝飾。簡一的時尚是留學女學生帶回來的,廓形的提升也促成了鑲嵌、滾邊等裝飾的省略。第四個區別是,旗人的長袍有明顯的等級和眾多的系統,而天
民國旗袍的生活環境相對寬松。此時,封建統治被徹底推翻,漢服整體擺脫了古典服飾體系的束縛。現代資本主義商業文明風起雲涌,尊卑貴賤的守舊陋習開始被洗去。女性化妝品呈現出誘人的時代色彩。這個曾經被標記的、不可逾越的領域,逐漸淡化為代表消費者品味、衡量消費能力的通用尺度。穿旗袍已經成為彰顯個性的一種手段。民國旗袍的款式、色彩設置、圖案都變得很精彩。求海洋,求改變。旗袍是中西文化結合的產物。它雖然脫胎於清代的旗人長袍,但已經具有了與旗人長袍截然不同的獨立風格和神韻。這是時代的反映。旗袍和旗袍代表了兩個完全不同的時代,一個是緩慢封閉的時代,一個是躁動不安的時代。也許差別就是這樣形成的?民國初年——旗袍在悄然轉型20世紀初,中國政局跌宕起伏。辛亥革命廢除帝制,建立民國,剪辮子,易裝,破壞一切,把屬於封建王朝的皇冠和服飾等級制度送進歷史博物館,都為新旗袍的誕生創造了條件。辛亥革命以「趕走韃靼人」為口號推翻了滿清政權,同時讓旗人?袍子暫時沉默了。經過三百年對滿清統治政權的不滿,「達拉翼」「花盆底」等旗女的特色服飾一夜之間消失殆盡。由於政治原因,旗人大多改漢姓以避風,而旗女則改在漢族的外衣或褲子下裝扮,這在重要的軍事政治場所和工商業發達的大都市如北京、上海、南京、廣州等地尤為明顯。服裝追求新奇和時尚成為當時的社會時尚,時尚女性對政治和時尚有著雙重的敏感和困惑。隨著革命而來的是思想解放和女權運動的浪潮。舊的概念體系被打破,新的思想通過嘗試和碰撞開始形成。西方的傳教士、商人和革命者競相創辦女子學校,向尋求解放的婦女灌輸來自四面八方的時髦思想。當女性徹底從纏足的陋習中解放出來,就被稱為「天足運動」。與此相呼應,一些開明人士曾倡導「天乳運動」和廢除束腹的傳統習俗,但並未得到廣泛響應。新式女性熱衷於參政。他們成立婦女參政團體,主張「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女性已經從閨閣步入社會,活躍在社交、娛樂、體育、新式學校等各種場所。承擔大量社會工作。社會上對女性的各種傳統封建禮儀限制被放寬了,關於著裝的繁文縟節也同時變得簡單了。這一時期的服飾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裝飾不落俗套,各行其是。「西裝、漢服、全服在世界上齊頭並進」。上衣、裙子和褲子已經成為女性的時髦服裝。此時褲子廣受青睞,可視為女性著裝改革的一大成果。在傳統的服裝觀念中,褲子一直很難吸引大眾,好女人一到成年或者正式場合出門就必須穿裙子。舊式旗袍挺拔寬大,袍內穿長褲。在人民文明之初,褲子已經不分等級地穿破了,所有的好人家都願意穿褲子,讓自己動作輕盈,符合潮流。1912年前後,流行的女式上衣配褲子的服裝被稱為「現代服裝」。這時候的裙子,褲子流行大花紋面料,如牡丹、海棠、菊花、荷花、梅花、蘭花等。單色裙也很常見,紅色I
對西方文明的崇拜和嚮往促使人們極力模仿他們的服飾。西式服裝和西方生活方式幾乎同時步入了都市時尚浪潮。通大一引領時尚的女性,往往沉迷於西式化妝。西式外套、西裝、連衣裙和帽子被人們廣泛穿著,長襪也開始流行。時尚是追求新潮流、新時尚的女性自導自演的。當時,國內外的報紙和雜志介紹了時代的新思想和名人的生活。1914年至1915年,上海的流行期刊大多與娛樂和服裝有關,有意無意地在服裝上宣傳偶像形象,為時尚推波助瀾。隨著海上開放,商業貿易日益繁榮,洋貨充斥市場,嗶嘰、羽紗、呢子、洋絲、花布等進口面料充斥市場。西方的縫紉、裁剪等方法也傳入中國,而傳統的手工裝飾方法如鑲嵌、滾綉等費工費時的方法卻很少使用。這種服飾有向西方學習、洋為中用的傾向,直接影響了日後新旗袍的產生和變化,也促成了海派服飾風格的形成。新中國的前10年,人們經歷革命洗禮的時間不長,服裝觀念和生活方式處於新舊交替的大轉折時期。旗袍也在亂世中悄然變化。舊式的女性長袍馬甲的穿著是相當過時的,但是在偏遠的鄉村卻不方便,因為那裡遠離政治中心。信息梗塞導致著裝上的因循守舊,人們還是照常著裝,很大一部分繼承了清式的著裝。總的來說,此時的旗袍已經退到了不顯眼的位置,不再是過去的顯眼位置。此時的旗袍在廓形上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但依然是清末寬大的特點。領子從早期的無領或低領變成了「元寶高領」,最高點可以與鼻尖齊平。袖子略收緊,略縮短,達到肘部和手腕之間;長袍的長度被縮短到膝蓋和腳踝之間。旗袍的線條造型還是比較直的,色調素雅,領、袖、翻領等部位也有卷嵌,但比以前簡潔多了,通常只有幾條線,刺綉圖案也趨於簡單。這時候旗袍已經開始講究了?體現女性的曲線美,追求自然的裝飾效果。地位和身份通過無飾體現,與當時崇尚自然新生活的社會風氣密切相關。時代潮流醞釀著社會服飾的整體風格。當時雖然服裝的時尚款式千變萬化,但並沒有現代意義上的時裝設計師。服裝款式的翻新往往需要千手萬腳才能成為時代的時尚。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此時已經成為全國的時尚中心,一衣一扣一鞋一襪緊隨其後。長期以來,上海的服裝行業造就了一批精明的經營者和能工巧匠。他們敏銳地捕捉到時尚潮流的微妙變化,善於將西方風格與中國傳統風格巧妙結合,使上海成為全國乃至東南亞名副其實的時尚中心。上海作為一個開放的商埠,是富商、軍政名流的聚集地,也是社會名流和娛樂明星的聚集地。因此,上海最有可能在幾年內成為新旗袍的發源地,創造並引領一個旗袍的「黃金時代」。20世紀20年代,辛亥革命後,穿旗袍的人大大減少。1924年,末代皇帝傅儀被逐出紫禁城,清朝的皇冠成為絕唱。1920年前後,新文化運動的大潮喚醒了人們對美的渴望,年輕一代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天真、輕松和愉悅。在此期間,以上海為中心的新一輪女性化妝品展示平台已經悄然開啟。在20世紀10年代和20年代初,出現了一股「文明新裝」的浪潮
?「文什麼時候?當「明新裝」異軍突起的時候,舊式的大衣裙子褲子也是花樣層出不窮。降低衣領高度,露出頸部。把領口剪成圓形、正方形、雞心和阿津鋼鑽形狀。短外套的下擺是圓而尖的,或者六邊形。居心不良的女性,往往會在上衣底部掛上挑逗性的又長又寬的淺色絲綢腰帶,末端飄著流蘇。清代馬面裙逐漸簡化,榴槤越來越少,甚至消失。最後,連馬臉裙本身都不見了。舊衣服消失,新形式產生。從20世紀20年代中期,一種新的旗袍誕生了。上海是當時公認的時尚中心,勢頭遠超全國各地,影響了中國時尚的變遷。旗袍在上海流行之初,是以無袖長馬甲的形式出現的,短外套外面的長馬甲取代了長裙。1926年,長馬甲與短外套合並,民國新旗袍的原始風格就此形成。張愛玲評價說,「第一件旗袍是嚴格的,冷冷的,方方正正的,帶有清教徒的風格。「長袍是寬松和直的,它的長度超過腳踝或小腿。它的袖子很大,領子、翻領、下擺等地方還是喜歡修剪,但是無數床墊的風在減少。」滴水」和寬滾條被視為過時的符號。是秋冬穿的夾子旗袍,大袖子,只有蕾絲裝飾。換了旗袍,已經微微收腰,長到小腿,倒?大袖子。1924年秋,上屆冠軍的女兒劉嫁給了《兒女英雄傳》的作者徐振亞。新娘穿著這件反袖旗袍。20世紀20年代末,旗袍開始收腰。受歐美短裙流行趨勢的影響,擺線抬高到膝蓋,依然是倒大袖。但是袖口變小了,裝飾卷變干凈了,甚至完全取消了。色調也力求優雅和諧,後車身非常簡潔方便。1929年,上海女學生穿的旗袍,擺線及膝,變得合身,部分袖口配上西式福柯,成為流行時尚。20世紀20年代中國女裝最顯著的特徵是倒袖,包括旗袍。倒袖見於旗女的長袍,漢族婦女的單衣也曾流行過一段時間。民國初年的「文明新衣」也有倒袖的。20年代的旗袍一直沿用這種袖型,直到30年代。19世紀20年代,歐美服飾的審美標准對中國女性影響很大。這一時期,歐美女裝主要有三個特點:強調直線造型;經常穿及膝的裙子;連衣裙和短裙的分割線降低到臀圍以下。西方流行女裝的這些特點,在同時期的旗袍上也有所體現。此時的旗袍呈直筒形,幾乎沒有展現出胸、腰、臀的曲線,腰線較低。1926年後,旗袍下擺一次次上揚,1929年漲到膝蓋,女人們大方地秀出美麗健美的小腿,充滿了時代氣息。這一時期國內外貿易交流的機會增多,從歐洲進口的布?羽毛紗、呢子、天鵝絨、蕾絲等紡織品,擴大了中國人的著裝選擇,改變了人們的著裝觀念。人們不再那麼執拗地追求「一件做三代」,從而激發購買慾望,促進旗袍的流行和變化。進口面料也是中國接受西方藝術風格的主要渠道之一。1920年代的旗袍明顯受到迪考藝術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直線、對稱的裝飾和圖案上。進口絲襪的流行是對傳統布襪的一大改革。19世紀末20世紀初,外企一般職員多穿絲襪,銷售網點僅限於條約口岸的少數洋行。據說義和團開始的時候,看到穿絲襪的人,就罵他們是「二毛子」,一怒之下,想用刀把腳背割掉。A
絲襪淘汰了老式的褲子,賦予了旗袍的開叉全新的意義,也就是說,讓女性的雙腿成為時尚的視覺中心。可見絲襪是新旗袍誕生的基礎。高跟鞋的流行要晚於絲襪,因為它可以達到拉長身高的目的,更能體現女性苗條的身材,所以幾乎和旗袍同時成為了現代女生的新行頭。/

『叄』 發微信朋友圈穿旗袍怎麼

1.憶民國之時,品傳統文化服飾之美。
2.第一次穿旗袍嘻嘻(自行可加表情符號)

『肆』 中國符號有哪些

1、中國盆景藝術 2、中國國畫 3、中國書法 4、中國篆刻 5、中國結 6、戲曲

7、皮影 8、武術 9、秦磚漢瓦 10、唐詩宋詞 11、桃花扇1 2、景泰藍 1 3、玉雕

14、中國漆器15、紅燈籠(宮燈、紗燈)16、木板水印17、甲骨文18、鍾鼎文(金文)

19、竹簡20、茶21、中葯22、文房四寶23、線裝書24、剪紙25、風箏26、佛

27、道28、儒29、陰陽30、禪宗31、觀音手32、漢服33、京劇臉譜

34、樂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35、龍鳳紋樣(饕餮紋、如意紋、雷紋、回紋、巴紋)36、祥雲圖案37、刺綉38、彩陶39、紫砂壺40、蠟41、青花瓷42、唐刀43、青銅器

44、鼎45、敦煌壁畫46、石獅47、門神48、年畫49、鞭炮50、燈謎51、餃子52、舞獅

53、中秋月餅(包涵粽子、花饃等等)54、鳥籠55、蒲扇56、白酒57、唐裝58、綉花鞋
59、虎頭鞋60、旗袍61、肚兜62、斗笠63、皇冠64、鳳冠65、泥人麵塑66、花轎
67、水煙袋68、鼻煙壺69、筷子70、牌坊71、園林72、寺院73、古鍾74、古塔

75、亭76、對聯77、井78、中式宅院79、石橋80、金元寶81、如意82、燭台
83、羅盤84、八卦85、禮器86、「囍」字87、象棋88、圍棋89、黃包車90、長命鎖

91、玉佩92、千層底93、紅木傢具94、絲綢95、針灸96、青瓦花窗97-100、四大發明

與旗袍符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油怎麼清洗羽絨服 瀏覽:408
如何用線打帽子視頻 瀏覽:863
米色褲子配什麼大衣好看嗎 瀏覽:351
淘寶女裝送什麼小禮物 瀏覽:258
兒童衣搭配牛仔褲 瀏覽:923
寬松中老年女裝秋裝外套 瀏覽:411
真空少婦透明睡衣圖 瀏覽:498
藍色西裝配格子襯衫 瀏覽:725
東風起亞正時怎麼對皮帶的 瀏覽:134
男女褲子可以互穿嗎 瀏覽:887
藍色褲子卡其色上衣好看嗎 瀏覽:627
穿校服適合扎什麼頭發好看嗎 瀏覽:802
金絲絨男士夾克 瀏覽:827
男士真皮皮帶啄木鳥 瀏覽:546
褲子都脫了是什麼電影 瀏覽:81
粉色搭配軍綠色褲子和鞋子 瀏覽:133
森馬專賣店女裝衣 瀏覽:407
羽絨服四五十歲女裝 瀏覽:844
短款和中長款風衣搭配圖片 瀏覽:396
新疆的帽子有什麼講究 瀏覽:624